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擴大再生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擴大再生產(Expanded Reproduction)

目錄

什麼是擴大再生產

  擴大再生產是指因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和生產場所的擴大,或者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使生產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的再生產。擴大再生產以簡單再生產為基礎和起點,是簡單再生產的繼續和發展。

  擴大再生產是指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的再生產過程。其基礎是剩餘價值中的一部分用於生產性積累。擴大再生產可以分為外延型擴大再生產和內含型擴大再生產兩種。外延式的擴大再生產是通過增加生產要素的數量而實現的擴大再生產。內含式的擴大再生產是通過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實現的擴大再生產。

擴大再生產的分類

  擴大再生產按擴大的方式又分為外延型擴大再生產內涵型擴大再生產

(1)內涵擴大再生產是指依靠改善生產要素的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擴大生產規模的再生產。企業內涵擴大再生產是通過改善人力要素質量和物質要素質量,優化要素組合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的。這種擴大再生產方式,可以使企業以較少的資源消耗生產更多的產品,從而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

  (2)外延擴大再生產是指單純依靠增加生產要素數量擴大生產規模的再生產。企業外延擴大再生產是通過單純增加生產要素的數量實現生產規模擴大的,增加生產要素數量的多少取決於社會的資源總量,而社會資源總量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當有限的社會資源分配給那些符合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經濟效益好和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進行外延擴大再生產時,才能有效地利用資源,才能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否則只能降低資源配置效率,造成資源浪費。

  外延型和內涵型的區分是純理論性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要素的數量增加與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是同時顯現的。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1]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1、I(v + m) > IIc,第一部類為第二部類提供的生產資料,除了滿足第二部類簡單再生產對生產資料的需要外,還必須有餘額用來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要。

  2、II(c+m-\frac{m}{x})>I(v+\frac{m}{x}),第二部類為第一部類提供的消費資料,除了滿足第一部類簡單再生產時工人和投資者個人消費的需要外,還必須有餘額用來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追加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要。

  根據上述前提條件,假定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圖示如下:

  Ⅰ: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1500c + 750v + 750m = 3000

  同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一樣,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情況下的社會總產品也是通過三方面的交換實現的。只是多了積累因素,社會總產品要提供追加生產資料和追加消費資料,從而必須重新組合。假定第一部類積累率為 50% ,且原有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兩大部類的產品價值按照它們在擴大再生產中的最終用途就會重新組合為:

  Ⅰ:(4000c+400\triangle c)+(1000v+100\triangle v)+500\frac{m}{x}=6000

  Ⅱ:(1500c+100\triangle c)+(750v+50\triangle v)+600\frac{m}{x}=3000

  通過第一部類內部的交換、第二部類內部的交換和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社會總產品全部得到實現。下一年的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得以進行。這一實現過程的圖示如下:

  Image: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jpg

  圖:擴大再生產的實現過程

  可見,擴大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公式:

  I(v+\triangle v+\frac{m}{x})=II(c+\triangle c)

  表明:第一部類為第二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必須同第二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要相一致;第二部類為第一部類生產的消費資料必須同第一部類對消費資料的需要相一致。

  由這一基本實現條件還可以派生出另兩個實現條件公式:

  1、I(c+v+m )=I(c+\triangle c)+II(c+\triangle c)

  表明:第一部類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必須滿足兩大部類維持原有生產規模所需的生產資料和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的生產資料的需要。

  II(c+v+m)=Ia(v+\triangle c+\frac{m}{x}+(v+\triangle v+\frac{m}{x})

  表明:第二部類生產的全部消費資料必須滿足兩大部類原有工人以及擴大再生產追加工人和投資者對消費資料的需要。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實現條件[2]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1、I(v + m) > IIc ,第一部類為第二部類提供的生產資料,除了滿足第二部類簡單再生產對生產資料的需要外,還必須有餘額用來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要。

  2、II(c+m-\frac{m}{x}) > I(v+\frac{m}{x} ) ,第二部類為第一部類提供的消費資料,除了滿足第一部類簡單再生產時工人和投資者的個人消費的需要外,還必須有餘額用來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追加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要。

  根據上述前提條件,假定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圖示如下:

  I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II1500c + 750v + 750m = 3000

  同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一樣,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情況下的社會總產品也是通過三方面的交換實現的。只是多了積累因素,社會總產品要提供追加生產資料和追加消費資料,從而必須重新組合。假定第一部類積累率為 50% ,且原有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兩大部類的產品價值按照它們在擴大再生產中的最終用途就會重新組合為:

  I (4000c+400\triangle c +1000v+100\triangle  v +1000m/x=6000

  II 1500c+100\triangle  c +750v+50\triangle  v +600m/x=3000

  通過第一部類內部的交換、第二部類內部的交換和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社會總產品全部得到實現。下一年的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得以進行。

  可見,擴大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公式:

  I(v+\triangle v + \frac{m}{x})=II(c + \triangle c)

  表明:第一部類為第二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必須同第二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要相一致;第二部類為第一部類生產的消費資料必須同第一部類對消費資料的需要相一致。

  由這一基本實現條件還可以派生出另兩個實現條件公式:

  1、 I( c+v+m )= I( c+\triangle c )+ II ( c+\triangle c )

  表明:第一部類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必須滿足兩大部類維持原有生產規模所需的生產資料和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的生產資料的需要。

  II(c+v+m)=I(v+ \triangle v + \frac{m}{x}) + II(v + \triangle v + \frac{m}{x})

  表明:第二部類生產的全部消費資料必須滿足兩大部類原有工人以及擴大再生產追加工人和投資者對消費資料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政治經濟學》第六章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2. 張維達.政治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Cabbage,连晓雾,赵先生.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擴大再生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6.52.10.* 在 2009年11月29日 14:54 發表

太難了

回複評論
124.127.123.* 在 2010年1月18日 00:23 發表

為何不在全面一點?應該包括名詞的名詞解釋、實現條件和意義的,為何少了意義

回複評論
Dan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月18日 16:16 發表

124.127.123.* 在 2010年1月18日 00:23 發表

為何不在全面一點?應該包括名詞的名詞解釋、實現條件和意義的,為何少了意義

已對相應內容做了補充,希望對你有幫助。

MBA智庫百科是大家可以參與編輯的百科,期待你的加入哦~

回複評論
221.238.159.* 在 2010年12月24日 00:08 發表

真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