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產品創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目錄

產品創新的內涵

  創新作為一種基本的企業行為,其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涉及企業活動的所有方面。根據其場合的不同,可分為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

  1、產品創新。改善或創造產品,進一步滿足顧客需求或開闢新的市場

  2、工藝創新。改善或變革產品的生產技術及流程,包括新工藝和新設備的變革。

  3、市場創新。改善或創造與顧客交流和溝通的方式,把握顧客的需求,銷售產品。

  4、管理創新改善或創造更好的組織環境制度,使企業的各項活動更有效。

產品創新的原理[1]

  1.產品基因原理

  生物基因是存在於細胞內有自體繁殖能力的遺傳單位,其作用是對生物物種的遺傳和對生物成長的控制,生物基因的本質是具有生理功能的DNA片斷,DNA分子由含有鹼基的核苷酸所組成。對比生物基因,產品的基因是指產品更新換代發展中所繼承的標準化信息,即產品信息基因,包括典型戰略、典型產品、典型零件、典型工藝、典型服務等。產品信息是產品創新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技術經濟信息的總稱,它們來源於人設備、組織系統、現有產品和工藝等產品創新的最基本要素。產品基因原理主要表現在產品信息優化、信息基因生成、信息基因的繼承三個方面。

  只有經過優化的信息,才有可能成為基因信息,產品信息優化過程是運用各種技術經濟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使其規範化、模塊化的過程。伴隨著信息的優化,產品信息不斷由單個信息向模塊信息轉變,由模塊信息向典型信息轉變,從而生成產品信息基因。如運用現代產品設計方法、成組工藝,使產品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簡化,生成典型產品、典型零件、典型工藝;通過產品品目、產品線產品結構的優化組合,戰略模式選擇等,生成典型戰略;通過市場細分定位營銷系統分析,新產品成敗分析,生成典型服務。產品創新是按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優勝劣汰的方式對產品信息基因的繼承和發展。

  2.產品生物原理

  在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下,生物具有高度適應環境、最有效地進行能量轉換等功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的新產品在其優良的遺傳基因控制下,也表現出這方面的明顯特點:

  (1)開放性與自組織性。產品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面向市場需求,廣泛吸收用戶、中間商、推銷商、供應商的信息;面向技術進步,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與環境的信息交流和能量轉換任務由產品創新的組織單元完成。產品項目組是基本的組織單元,多種類多專業的眾多項目組構成企業巨大的產品創新組織系統,使產品創新具有自組織性和對環境的自適應性,從而不斷實現產品創新過程的吐故納新。

  (2)相似性與多樣性。生物的相似性說明瞭生物規則的存在,生物的多樣性展現了世界萬物的豐富多彩。產品相似表現在:各產品的功能、形式、服務的三維整體概念相似,各產品作為企業的利益載體和用戶需求的統一性相似,各產品的創新機理、路線相似。另外,由於產品要素差異及不同程度的組合,使產品在功能、結構材料、造型、包裝、圖案,銷售、運輸、安裝、服務等方面千姿百態、多種多樣。

  (3)生命階段性。任何生物都有其生命的始終,產品也表現出極強的誕生、成長、成熟、衰老四個階段的特征,產品壽命周期現象表明瞭產品更新換代是必然規律,產品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活動,且必須註意創新對象、創新時機、創新策略的合理選擇。

  3.產品群落原理

  生命是有機體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過程。各生物體在與環境的抗爭生存中,逐步形成了生物鏈生物圈的有序系統企業產品結構通過有序的縱橫關聯,表現出明顯的生物群落特征。

  (1)品種的有機組合。在自然界,生物為生存既相互競爭又相互依賴,每種生物都以自己的特長在生物圈中得以生存和繁衍,這種特長是在殘酷的優勝劣汰的競爭中磨煉出來的。企業的每一種產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市場定位,從產品品目到產品線、產品網鏈結構,各產品既有廣泛的市場分工又有嚴密的配套協作。產品的優勢互補結構有利於企業經營彈性和穩定性。

  (2)數量的自動平衡。生物群落中生物的數量比例始終保持動態平衡,某種生物的迅速發展會造成自己的食物匱乏,繼而又導致該種生物數量的急劇下降。為了追求利益擴張,企業產品產量開始時持續上升,但由於市場需求和企業資源的限制,最終停留在一個合理的規模上。通過產品項目決策、產品線擴展與填充、產量優化安排、結構調整等一系列機制運轉,從而實現企業產品結構協調平衡發展。

  (3)首領的實力產生。在一些獅群、羊群、馬群等動物群落中,都有它們自己的首領,首領憑藉其彪悍勇猛在與同類的較量中獲勝產生。企業的產品群落不是一個平均結構,它有主要產品線、產品群,有主導產品、先導產品,主導產品為企業贏得市場、創造效益,支撐起企業的主要品牌。明確了主導產品,其他產品的組合就有了依據,結構的優化與控制就可以有重點有次序地進行。

  4.產品生態原理

  生物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物質流的迴圈性。在生物生態系統中,生命體所產生的每一種東西都為另一種生命體的新陳代謝所耗用,自然界的生物種群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利用或參與了物質流的運動,一般不會破壞物質流的迴圈,也不會造成使自己及後代不利的污染。物質流的迴圈性是生態系統保持較長時期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把自然過程變為工業過程,然而工業產品廢棄物的大量增加與能源的巨大消耗,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性問題,生態序的降低證明瞭對自然過程機理的拋棄是一個重大錯誤。產品創新的生態系統強調應使產品日益協調地匯入自然過程,使社會和自然形成統一的新的物質自然迴圈,確保可持續發展。產品創新首先要儘可能以環保產品、綠色產品為目標,減少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的廢品與污染;其次應充分考慮新產品使用後廢物回收利用問題,將產品的迴圈利用納入產品創新的內容。因此,產品創新是對產品設計、製造、使用及廢物利用的綜合創新、全面創新

產品創新的分類[2]

  根據創新對原消費模式的影響,產品創新可分為如下幾種:

  (1)連續創新。此種模式下的創新產品同原有產品相比,只有細微差異,對消費模式的影響也十分有限。消費者購買新產品後,可以按原來的方式使用並滿足同樣的需求

  (2)非連續創新。是指引進和使用新技術、新原理的創新。它是創新的另一個極端,要求消費者必須重新學習和認識創新產品,徹底改進原有的消費模式。比如,汽車電子電腦、電視機等都是20世紀典型的非連續創新。

  (3)動態連續創新。是指介於連續創新和非連續創新之間的創新,它要求對原有的消費模式加以改變,但不是徹底打破。比如,洗衣機、微波爐、VCD等產品的產生就屬於動態連續創新。

  企業開發新產品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如果沒有取得企業所希望的成果,不僅不會促進企業的發展,反而還可能給企業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這也就構成了一定的風險。因此,企業的創新活動既需要合理組織,又需要明確方向。換句話說,企業產品創新活動需要專門的戰略來指導。要有效地制定指導戰略,就要先從分析產品創新的特征這一基礎性工作人手。

產品創新的方法[3]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也稱集體創造性思考法,其實質就是召開一種特殊形式的小組會,在小組會上廣泛地徵集想法和建議,然後加以充分討論,鼓勵提出創意,最後再進行分析研究以及決策

  2.逆向思考法

  逆向思考法亦稱破除法或反頭腦風暴法。其出發點是認為任何產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存在缺陷,可以加以改進,提出創新構想。逆向思考法的關鍵是要具有一種“吹毛求疵”的精神,善於發現現有產品的問題。

  3.科學創造法

  科學創造法也稱綜攝法。綜攝法是利用非推理因素通過召開一種特別會議來激發創造力的一種創新方法。綜攝法的基本特點是,為了拓寬思路,獲得創新構想,就應經過一個“變陌生為熟悉”而後“變熟悉為陌生”的過程,即在一段時間內暫時拋開原問題,通過類比探索從而得到啟發。

  4.戈登法

  戈登法又稱教學式頭腦風暴法。其特點是不讓與會者直接討論問題本身,而只讓討論問題的某一局部或某一側面;或者討論與問題相似的某一問題;或者用“抽象的階梯”把問題抽象化向與會者提出。主持人對提出的構想加以分析研究,一步步地將與會者引導到問題本身上來。

  5.檢驗法

  檢驗法亦稱為檢驗表法或提問清單法。所謂檢驗表是指為了準確地把握創新的目標與方向,既能開拓思路、啟發想象力,又能避免泛泛地隨意思考,而設計的一份系統提問的清單。奧斯本設計出了一種適用於新產品開發的檢驗表,稱為“奧斯本6M法則”。

  6.屬性列舉法

  屬性列舉法也稱為分佈改變法,特別適用於老產品的升級換代。其特點是將一種產品的特點列舉出來,製成表格,然後再把改善這些特點的事項列成表。其特點在於能保證對問題的所有方面作全面的分析研究。

  7.仿生學法

  仿生學法是通過模仿某些生物的形狀、結構、功能、機理以及能源和信息系統,來解決某些技術問題的一種創新技術。

  8.形態學分析法

  形態學分析法又稱形態方格法。它研究如何把問題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因素、特性等儘可能詳盡地羅列出來,或者把不同因素聯繫起來,通過建立一個系統結構來求得問題的創新解決方案。形態學分析法認為創新並非全是新的東西,可能是舊東西的創新組合。因而,如能對問題加以系統的分析和組合,便可大大提高創新成功的可能性。

產品創新的方式

  在產品創新的具體現實中,主要有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兩種方式。自主創新是指企業不是對外有技術被動依賴與購買,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產生技術突破,攻破技術難關,達到預期的目標。合作創新是指企業間或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院之間的聯合創新行為。當今全球性的技術競爭不斷加劇,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面對的技術問題越來越複雜,技術的綜合性和集群性越來越強,即使是技術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也會面臨技術資源短缺的問題,單個企業依靠自身能力取得技術進展越來越困難。合作創新通過外部資源內部化,實現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有助於攻剋技術難關,縮短創新時間,增強企業的競爭地位。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選擇適合的產品創新方式。

產品創新的形式

  產品創新是指創造某種新產品。它有兩種形式。

  後向創新(backward invention)是指對老產品的翻新,把以前國內的某種產品形式加以適當的改變,從而適合某國現在的要求。

  前向創新(forward invention)是指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以滿足另一個國家的需求。

產品創新的策略[4]

  (1)搶先策略

  是指在其他企業尚未開發,或尚未開發成功,或者開發後尚未投入市場之前,搶先開發、搶先投入市場,從而使企業的新產品處於領先地位。敢於採用搶先策略的企業,一般要有較強的研究與開發能力,還要有足夠的資金、物力和人力,並要勇於承擔較大的風險。

  (2)緊跟策略

  當企業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很有競爭力的新產品,或發現剛投放市場的暢銷產品時,不失時機的進行仿製,並迅速將仿製的產品投入市場。採用這種策略的企業,一是要能夠對市場信息收集迅速、處理快、反應快,並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研究開發能力;二是要有一個高效率的研究與開發新產品的機構。緊跟策略的採用還受到專利技術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制約,其適用的對象和時間有限。

  (3)最低成本策略

  是指採用減少產品成本的手段,以降低銷售價格,來爭取用戶,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減少產品成本的主要途徑是在製造方法、原材料利用及生產組織等方面挖掘潛力。

  (4)擴展產品功能策略

  這種策略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功能、新的用途,使老產品能繼續獲得消費者的歡迎。

  (5)周全服務策略

  實施更全面、周到的銷售服務,取得用戶的信任,以達到提高市場競爭的目的。周全的服務包括幾個環節。一是售前工作,包括廣告宣傳技術培訓、允許試用等;二是銷售中的工作,包括檢查產品質量,配齊備品配件,裝箱發貨,以及必要時分期付款等;三是售後工作,包括安裝調試,指導操作或使用,登門檢修,提供配件,通過電話徵詢意見等。

  (6)挖掘用戶需求策略

  用戶的需求可分為當前的需求及潛在的需求兩類。一般地,產品創新是開發那些能滿足用戶當前需求的產品。但有遠見的企業家,也應註意捕捉、挖掘市場潛在的需求,開發出新產品,引導新的消費需求

  (7)降低風險策略

  依據降低風險所採用的措施或手段不同,降低風險策略可分為如下幾種。

  ①轉移風險策略。為轉移新產品開發的部分風險,常可採用兩種具體的措施:一是在新產品投產品前與用戶簽訂供貨合同,以減少企業因市場銷售不暢所承擔的風險;二是在企業開發和生產新產品所需成本基礎上,再加一定比例作為銷售價格,使企業用於產品創新的費用由用戶承擔。

  ②降低投資風險策略。即儘量利用企業現有設備和技術力量,以減少設備投資,降低產品創新投資風險

  ③減少資源投入策略。是指產品創新的一些實驗和試製等工作,通過外單位進行或委托其他單位進行,以使產品創新投入的資源降為最小。

  ④試探風險策略。是指從別的國家、地區或企業,引進本企業準備開發的新產品,但使用本企業的廠名、商標銷售渠道,試探市場需求情況。必要時再投入力量批量生產,以減少盲目性。

  (8)聯合策略生產企業與科研、設計單位聯合,或者同行業企業或不同行業企業聯合協作,共同進行產品創新,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快新產品開發的進程,提高創新水平。

產品創新的途徑[5]

  一、內部研發

  內部研發是指企業主要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研製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內部研發絕對不是閉門造車,實際上,企業的科技能力是通過與相關方合作而長期積累的結果。正如帕維特(Pav爪,1986)所指出的,公司技術積累的源泉反映了諸如供應商、用戶、生產工程以及政府出資的研究等來源的相互依賴性。

  (一)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由企業自己的研究與開發部門發明新產品或對老產品進行改良。不少大企業都有自己的科研部門,從事有關產品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能夠積极參与市場的新潮流。在全世界各類日用品生產企業中,寶潔公司在產品研究與開發方面投入首屈一指。公司每年投入資金17億美元,有8300多名科學家,其中有2000名具備博士學位的研究員,在全球範圍內18個大型研究中心專門從事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工藝設計、工程與設備研製等工作,平均每年申請專利達20000餘項。寶潔進入中國後,與清華大學合作,於1998年4月在北京成立了大型的技術研究中心,專門研究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諾基亞一貫認為,要在高科技領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惟一途徑就是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為此,公司第一個打破了每兩年發佈一個新產品的業界規律,而代之以平均一個多月就有一個新品種問世。

  它的系列行動電話在優化基本功能的同時,從小處著眼不斷創新,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市場空白,並且總是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因而掀起了一輪輪手機銷售的熱潮,在市場競爭中占儘先機。諾基亞公司猶如一個極富天賦的創造者,總是生氣勃勃且不斷創新。它的技術和產品代表的是創新和未來,領導了整個行業界的潮流。例如,它研製的用於提高話音質量的增強型話音編碼器被GSM移動通信行業採用,成為行業的規範;將紅外線裝置內置於手機,無需聯線即可完成手機與傳真機、電腦等設備的聯繫;諾基亞公司積极參与第三代無線通信技術的開發和研製,在整個第三代無線通信技術的規範制定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諾基亞公司已與日本DoCoMo公司達成協議,共同開發第三代無線通訊的終端產品,並且已經成功進行了首次WCD-MA(寬頻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終端通話試驗。

  (二)逆向研製

  逆向研製也屬於內部研製的一種形式,也稱作技術破解,是指企業對其他公司的產品就性能、構造等內容進行研究,從中破解其製造工藝和技術配方,以期仿製和改進。之所以稱之為逆向研製,是因為正常的產品創新是將新的配方和工藝轉化為新產品,而技術破解是反其道而行之——從現有的產品中探索其內含的技術成分。技術破解涉及到商業倫理和法律問題,但是它仍然被作為企業間在市場之外進行競爭

  (三)委托創新

  委托創新是指企業把開發新產品的工作通過契約的形式交由企業外部的人員或機構去完成。產學研相結合,是國家大力提倡的科技創新方式。許多企業將某一新產品項目或課題委托給高校或專門的科研機構進行研究開發。黑龍江省近年來涌現了大批富有實力的中醫葯企業,這與該省企業積極委托高校和科研機構創新有直接關係。肝脾康、排石飲液、前列閉爾通、珍芪降糖膠囊、刺丹沖劑、腦供氧含片等就是中龍醫葯集團、地王藥業、濟仁藥業、世一堂藥業、威格藥業、康寧藥業等企業委托黑龍江中醫葯大學研製成功的新藥品。對於那些內部科研人員不足、研究基礎薄弱或資源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委托創新是最佳新產品開發途徑。

  (四)聯合創新

  聯合創新是指企業之間將資金、技術力量等資源聯合起來,共同攻剋技術難關,共同分享研發成果。對於大型的研發項目,聯合創新可以解決單一企業無法實現的技術突破。據報道,10多家日本公司,包括索尼NEC等公司將成立一個社團,共同出資200億日元,聯合研製新一代半導體晶元生產設備,目標是在2003年推出聯合研製的新設備上市。此舉旨在與在開發晶元生產設備方面都走在前沿的美國和歐洲公司,如美國的因特爾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和德國的Infineon技術公司展開競爭。日本公司希望通過聯合能夠在全世界250億美元的先進晶元生產設備市場上占據最大的份額。②為了提高國內信息應用產品的研發能力,應對國際競爭,中國的信息產業,包括研究院所及電腦、信息服務通信、網路、家電、微電子及軟體企業開始聯合起來,於2003年6月份共同組建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數字化(3C產品)產業聯盟,該聯盟將按照不同的產品將硬體、軟體等相關廠商聯繫在一起,組成不同的開發群體。這樣可以避免國內廠商單槍匹馬地在市場上競爭的局面,做到“產學研”優勢互補。

  二、外部獲取

  外部獲取是指企業不通過自己的研究和開發,而直接從企業外部獲取某種新技術、新工藝的使用權或某種新產品的生產權和銷售權。其形式有三:

  (一)創新引進

  創新引進是指企業直接購買新技術或者購買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權。我國在引進技術方面提倡“一學、二用、三改、四創”的原則,即在學習和運用的基礎上,對引進的技術進行改造,使之更適應本國的生產和市場條件,在積累了足夠的技術經驗之後,實現技術和產品創新,創造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鑒於現代人講求個性、追新求變的心態,歐典企業在2003年春天決定將業已在德國、西班牙以及丹麥、瑞典等西歐、北歐流行的彩色強化地板,引進國內市場。首先,這類地板多達十幾種的時尚色彩,消費者既可以選其中一種顏色,也可用多種顏色“拼盤”;其次,這類產品可以通過鎖扣強化其穩定性,降低噪音分貝;再次,這類地板基材密度高,可以有效地適應地熱採暖系統,既保證熱量散髮,同時在高溫下不開裂、不變形,吸水膨脹率僅為2%,甲醛釋放量極低。不難想象,這類新產品的引進立即贏得了市場的歡迎。

  (二)企業購併

  企業購併是指企業收購兼併其他公司股權,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取得對該公司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占有權、使用權或控制權。寶潔公司進入其他國家市場時,除在少數國家採取新建企業外,大部分採取收購與兼併的方法。20世紀70年代,寶潔公司在進入加拿大、英國、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後,收購日本太陽屋公司,建立寶潔太陽公司,開始在日本生產和銷售寶潔產品;80年代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在德國推出可重覆灌裝的液體保潔產品;90年代,收購捷克斯洛伐克的RAKONA公司,並迅速推廣到匈牙利、波蘭和俄羅斯。90年代後期進入墨西哥等拉了美洲市場。在多元化經營方面,寶潔公司在1982年收購NorwichEaton藥品公司,進入非處方和處方藥品市場和健康護理領域;1987年收購Blendax系列產品生產線;1989年收購Noxell公司和其著名化妝品牌Clarion產品,由此進入化妝品和香水市場;1990年收購Shulton的產品線,拓展了男性個人護理市場;1991年收購著名的化妝品品牌MaxFactor和Beatrice,進一步在國際範圍內拓展其化妝品市場;1996年收購著名的美國嬰兒尿片品牌BabyFresh,鞏固了其在嬰兒保潔用品市場上的地位;1997年收購Tambrands公司,拓展其在女用保潔用品領域的全球業務。日本三菱化工公司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媒介產品製造商沃玻梯姆公司,利用其技術優勢於2003年初推出了第四代可存儲DVD。

  (三)授權許可

  授權許可是指企業從其他企業那裡獲得生產和銷售某種產品的許可,這種方式不涉及技術所有權的易手。授權協議通常規定授權的範圍和期限,在此之外,授權方仍然有權利對其他企業發放同樣的授權許可。外部獲取策略的好處在於,企業不必花費巨大資金開發新產品,省卻了研製開發資金,並爭取了時間迅速參與新的市場。其次,新產品開發的失敗率極高,許多新產品的概念在實驗室階段就被否定了,此策略可以避免新產品開發的風險。再次,企業通過購併目標市場的同類企業,可以將競爭對手轉換成自身的力量,從而維護了企業的市場份額。但企業必須時刻關註科技發展動態,以便瞭解國際最新的科技發展水平

產品創新的基本模式[1]

  與企業產品創新密切相關的主要因素是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競爭態勢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據此,現代企業的產品創新的主要模式包括,消費者驅動模式、技術驅動模式和競爭驅動模式。

  1.產品創新的消費者驅動模式

  從事創新工作的人都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即市場需求是產品創新之母。因此,企業在開發新產品之前,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確定創新的課題,發掘新產品,這是體現企業經營觀念是否以市場為導向的一個根本問題。產品創新的消費者驅動模式是指新產品設想來源於市場的需求,所形成的概念、樣品等,再經消費者鑒別和篩選,最終開發出市場歡迎的新產品模式。這是一種最普遍的產品創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技術開發和工藝開發都圍繞著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展開。由於這種創新的目標明確,創新的過程清晰,因此,消費者驅動模式風險較小,應用面極廣。當然,來自市場的創意一般只是改進型和完善型創意,創新的新度多為適應,首創較為少見。消費者驅動模式所創造出來的新產品是需求拉動型新產品。

  2.產品創新的技術驅動模式

  技術創新是產品創新的基礎,即使新產品設想來源於市場需求,要把設想變為現實,把概念轉化為新產品都必須以技術的某種形式的創新為支撐。可以說,沒有技術創新就不可能出現產品創新。如果產品創新過程起源於某種技術變革,那麼,這種創新就屬於技術驅動的創新模式。產品創新的技術驅動模式是指創新設想來源於新技術,來源於實驗室,通過篩選評價,尤其是商業前景的分析後,進而開發出具有先驅性的新產品的創新模式。由這種模式創造出來的新產品的新度一般是首創,投放市場的時機總是選擇率先進入。技術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技術驅動模式也是產品創新的最基礎的模式。由該模式創造出來的新產品屬於技術推動型新產品,其所冒的風險較大,開發中可能碰到的困難最多,一旦成功,能夠獲取的收益也最大。這裡所說的技術主要指科學技術,同時也包括生產技術、營銷技術等。不同技術的開發難度不同,如果是科學技術驅動,必然涉及產品的原理、結構的改變,開發困難不僅在企業內部,不僅僅是技術和生產方面的問題,而且要擴展到市場上,涉及創造市場需求的問題。因此,運用技術驅動模式的關鍵,是要在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要讓新產品去發掘潛在的市場需求,去創造新的市場需求。

  3.產品創新的競爭驅動模式

  產品創新是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運用產品創新參與競爭有兩種思路,一是主動出擊,即通過主動創造新產品來奪取市場份額,取得期望的發展水平。動用產品開發的消費者驅動模式和技術驅動模式都屬於主動出擊模式。二是被動適應,即為了不致被競爭對手擠出現有的市場而開發新產品。這裡所談的產品創新的競爭驅動模式就是一種被動適應的開發模式,但有時也是極為奏效的創新模式。產品創新的競爭驅動模式是指創新設想來源於競爭對手,通過對競爭對手的新產品進行模仿或改進而開發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的模式。這也是常見的一種新產品開發模式,從內容上看,競爭驅動模式並無特殊之處,無非是創意來源不同。它要求把競爭對手作為學習的楷模,強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本人在運用這一模式方面堪稱絕妙之至,電視機、照相機、電冰箱等許多現代科技產品都起源於美國和歐洲,但完善於日本,併為日本的經濟騰飛做出了巨大貢獻。

產品創新的動力機制

  產品創新可分為全新產品創新和改進產品創新。全新產品創新是指產品用途及其原理有顯著的變化。改進產品創新是指在技術原理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基於市場需要對現有產品所作的功能上的擴展和技術上的改進。全新產品創新的動力機制既有技術推進型,也有需求拉引型。改進產品創新的動力機制一般是需求拉引型。需求拉引型,即:市場需求一構思一研究開發一生產一投入市場。

  產品創新源於市場需求,源於市場對企業的產品技術需求,也就是技術創新活動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明確產品技術的研究方向,通過技術創新活動,創造出適合這一需求的適銷產品,使市場需求得以滿足。在現實的企業中,產品創新總是在技術、需求兩維之中,根據本行業、本企業的特點,將市場需求和本企業的技術能力相匹配,尋求風險收益的最佳結合點。產品創新的動力從根本上說是技術推進和需求拉引共同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1.0 1.1 何穎,唐葆君,孫星.創新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11.
  2. 呂叔春.破解企業市場營銷風險.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01月.
  3. 陳作炳,馬晉.工程訓練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0.
  4. 宋航,付超.化工技術經濟 (第二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6.
  5. 劉寶成.現代營銷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年04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品創新"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62.110.* 在 2016年3月9日 17:46 發表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此文必讀,此文創新理論完全符合企業發展需要,同時還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

回複評論
M id 9c02e0db473a1d78198dc9feea37af98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月4日 22:56 發表

好多新概念。

回複評論
125.228.59.* 在 2021年8月22日 16:24 發表

可不可以有實際案例

回複評論
M id 754f65829d01fa9a9443b4e9c6e76a71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1月21日 22:21 發表

與時俱進 非常有幫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