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企業行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企業行為(enterprise behavior)

目錄

什麼是企業行為

  企業行為是指追求一定目標的企業社會活動。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本活動單位,在內在動力結構驅使下,對來自外部環境的刺激作出反應。企業內在動力結構表現為企業目標企業外部環境則表現為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外部條件。工業社會學研究企業行為,就是分析企業在內部動力和外部約束的作用下,追求企業目標的經濟活動,探索影響企業行為的各種因素。

企業行為的種類

  企業行為從動機上來劃分,有4種類型:

  ①目標合理行為,即為達到企業目標經過科學決策行為

  ②價值風險行為,即為企業獲取更多價值的冒險行為;

  ③日常經營行為,即滿足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需要的行為;

  ④傳統行為,即沿襲傳統上業已習慣的行為。

  從判斷企業行為是否合理的標準來劃分,有正常企業行為和不正常企業行為。

企業行為的影響因素[1]

  企業行為同任何經濟主體的行為一樣,它的發生需要滿足以下一些條件,或者說企業行為受以下一些基本因素的制約。

  (一)市場環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企業之間的社會分工協作關係,是通過市場交換活動實現的。市場體系的發育狀態直接決定著企業能否有效地獲得資金勞動力原材料生產要素,決定著整個供、產、銷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所以,市場環境決定著企業的行為目標。市場環境包括市場態勢、市場結構以及市場的發育程度這三個主要外部因素,它們制約或決定著企業行為。其實,影響企業行為的外部環境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計劃、政策環境、市場發育和動態情況等等,但市場環境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企業行為產生影響的最基本的環境條件。在市場發育良好的環境中,企業才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要素的投入組合和產品的投放,較好地實現企業的行為目標。

  那麼,什麼是市場態勢呢?市場態勢就是市場上供求關係的總體格局,是較長時期表現穩定的一種常態供求總體狀態,而不是瞬間的或某一時點的現象。市場態勢一般可以分為:買方市場態勢(供給大於需求的市場態勢)、賣方市場態勢(供給小於需求的市場態勢)和供給與需求平衡的均衡市場態勢。

  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企業行為是不相同的。因為企業在不同的市場態勢下,他們作為買者和賣者的地位是不同的,經受的市場競爭壓力和麵臨的經營環境也是不同的。首先我們以買方市場為例,在買方市場上由於供給總量大於需求總量,所以,此時不僅產品難銷,而且交易的條件很苛刻,這樣作為賣方企業是處於不利地位的,企業會很重視市場需求反饋信息,同時,由於面對強大的市場壓力,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就會不斷進行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以滿足市場需求;與此相反,作為買方的企業處於有利的地位,面對寬裕的市場環境,企業往往對產品的價格質量、品種、供貨條件進行仔細選擇,而對供貨數量信息反應程度弱。那麼在賣方市場條件下,企業又將足怎樣一種行為呢?在賣方市場條件下,需求總量大於供給總量,此時的企業行為會呈現出以下特征:由於供給總量小於需求總量,作為賣方企業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由於面對需求很大的巾場,賣方企業往往對質量、品種、供貨條件等信息反應微弱,而受到重視的信息是與增加產出數量有關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投入量;相反,作為買方的企業則要經受等待、排隊的磨難甚至必鬚根據市場的供給情況去修正自己的購買意願。同時由於作為買方的企業面對的是供貨緊張的市場,所以,無法貨比三家,不能很從容地進行篩選,在這種條件下,他們惟一能採取的措施就是搶先購買。因此,買方企業具有對價格信息反應程度低而對供貨數量信息反應程度強的行為特征。可以說,在賣方市場態勢下,外部市場壓力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刺激和催化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弱化了。因為產品只要生產出來就會被等待已久的買主(客戶)提走,不存在銷不出的後顧之憂,陳舊技術工藝即使不改進也能安然無恙地生存下去。所以,賣方市場態勢是造成企業技術創新動力和壓力雙重弱化的重要原因。

  那麼什麼是市場結構呢?市場結構就是市場的組合方式。企業的市場地位和分佈、產品的性質以及企業間的競爭關係等是劃分市場結構的主要依據。現代經濟學通常將市場劃分為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寡頭壟斷等四種類型。完全競爭市場具有這樣的特點:市場上有眾多企業,而且企業一般都比較分散,企業生產的產品同質或極其相似,同時每一個企業都不能控制市場、左右價格;完全壟斷市場的特點是:一個企業高度集中,該企業的產品是市場上沒有合適替代品的特殊產品,該企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市場、決定價格;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是:市場上有較多企業,並且企業的產品間存在差別,但企業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場和價格;寡頭壟斷市場的特點是:市場上企業很少,集中度高,產品有一定差別或同質,能在較大程度上控制市場和價格。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企業的分佈,產品性質和企業市場地位等不同,從而企業在產量和價格決定、供給與需求競爭策略交易方式、進入與退出,以及追求效率與技術進步的動機、途徑諸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行為差異。

  對企業行為產生重大影響的市場環境因素就是市場的發育程度。市場的發育程度較好,市場信號就能很好地反映商品的供求關係市場規則可以健全通行,企業行為就正常有序。市場發育的不完善則市場信號不能靈敏地反映商品供求關係的變化,市場規則不能健全通行,可能造成市場競爭不足與過度並存等,最終導致企業行為的扭曲和混亂。

  (二)所有制結構

  如果我們深入地瞭解和掌握了企業行為這一概念,就會發現企業行為的發生要受到利益及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權力、信息等三個基本因素的制約。企業不是一個利益單體,而是由不同的當事人組成的,並形成了各個不同的層次。雖然這些層次之間的利益有一致的方面,但又不完全相同。企業從事某項活動總是出於一定的目的,或為了滿足一定的利益,如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職工收人,提高企業盈利等等。企業要發生行為,要有一定的利益動機,缺少這一動力機制,企業對外部信號就不會做出或不願做出反應。決定企業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就是這些不盡相同、有所摩擦的利益多元集合、定向形成的;主導利益的方向和強度決定於多元利益的差異程度及結合方式。另外,要對外部信號做出反應就必須具備相應的權力,否則,即便企業願意有所作為,也可能由於缺乏權力而無法實現。實際上,所有者的權力是企業主導權力,但是,由於在現代企業內部所有權的多元性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非所有者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行為。如果利益因素和權力因素都使企業願意有所作為,這時信息因素成為決定企業如何行動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在滿足利益與權力因素的條件下,企業能否對外部環境做出反應,反應速度如何完全取決於能否得到事件變動的信;息以及信息接收的速度。在這裡把制約企業行為的因素抽象為三個基本因素,而這三個基本因素卻取決於所有制結構。

  所有制內部結構是指一定形式的所有制內部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相互的利益和權力的關係。任何企業無論是個體家庭企業,還是古典資本家所有制企業,還是現代股份公司,雖然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之間的合一程度不同,但都由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三個經濟主體所組成。個體家庭企業是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三者合一;而古典資本家所有制企業,資本家一身兼三任,既是資本所有者,又是掌握經營大計決策權的“董事”,也是從事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經理,或至少一身二任——既是所有者,又是經營者即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合一,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對立,資本家在企業中居支配地位,資本家以及企業的動機和追求是利潤最大化,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本增值資產收益的增加,由此決定了企業的行為。而現代股份公司,則是三元主體的徹底分離。經理在企業中地位越來越重要,經理目標在企業目標中的成分越來越多,企業行為有所變化,企業權力已經轉入經理手中,經理以“增長”為第一目標,而把獲得最低限度利潤作為實現目標的戰略手段,故企業目標不再是利潤最大化。這三種不同的經濟主體的利益指向和權力形式已經不同了。所有者的行為動機是利潤的增加和財產的增值,而所有者地位賦予了他決定企業經營大政方針的權力。所以,所有者的利益和權力的合成在決定企業行為的主導利益和主導權力中起著主要的作用。經營者的行為動機是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由此而帶來的薪水的增加,而所有者把日常管理權交給了經營者,所以,企業經營者階層的利益和權力對企業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勞動者的行為動機是工資增加,這是一個制約所有者利潤增加的因素。同時,現代社會勞動者可以用某些形式左右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權力,所以勞動者的利益和權力也是制約企業行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企業的行為也有所不同。在個體家庭企業中,企業以盈利增加和資本增值作為它的行為目標;在古典資本家所有制企業中,企業的所有者、經營者及勞動者三者存在利潤目標和工資目標的衝突;在現代股份公司中,經理目標的出現開始影響企業行為。由此可見,不同的所有權結構導致利益結構的差異,出現了各經濟主體支配地位的變化,影響著企業目標的方向,決定著不同的企業行為。毫尤疑問,所有制結構是企業行為的一個制約因素。

  (三)企業規模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往往是規模巨大的企業與小企業共存於同一市場體系之中,市場關係和市場結構已不是亞當·斯密時代的由“看不見的手”控制的完全競爭市場,而是不完全競爭市場或壟斷競爭市場。不同規模的企業的市場地位和市場行為是極不相同的。那麼,什麼是企業規模呢?企業規模就是指勞動者、生產資料和產品在企業中的集中程度。實際上,企業規模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根據規模經濟的原則,一般來說,大規模生產有利於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增加生產要素投人量會帶來產量超比例增加,生產規模經濟。但企業規模也不宜過大,因為規模超過一定限度,也會導致單位產品成本上升,出現所謂“效果衰減”現象,從而產生規模不經濟。然而,企業的規模大小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一個市場上總是有大小不一的企業存在的。在社會經濟史上,不同規模企業的財產關係,隸屬關係及所處的經濟體制環境有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必然會導致企業行為的差別。與小企業相比,大企業有著優越的市場地位。這是因為大企業能夠控制供給,能夠控制價格。大企業擁有規模和技術上的優勢,產品供給在本部門本行業中往往占很大比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很高,在決定市場結構和供求態勢方面處於明顯的支配地位和壟斷地位。另外,大企業的規模優勢和資金技術方面的特點造成進入壁壘使該行業中少數大企業處於壟斷地位,這類企業產品供給的價格彈性比較小,在價格上升時,供給受到資源和再生產周期的時間制約不能很快增加。市場價格機制在調節這類企業投入產出方面是受到限制的。也就是說,大企業對市場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弱,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市場機制對其生產的調節功能部分地失靈。與此相反,小企業的生產規模小,它們提供的產品量在該種商品總供給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小企業不能獨立構成左右供求態勢的市場力量;而且小企業不能控制市場價格,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場價格。相應地,小企業對市場價格的反應最為靈敏,在競爭市場上,小企業產出的供給彈性很高,當市場價格上升時,增大產出意味著邊際收益的增加,從而可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小企業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去調整投入產出規模,按照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原則來確定產量,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小企業在壟斷競爭市場上是壟斷價格的服從者,並根據壟斷價格來調整自己的經營規模。

  (四)政府行為

  政府與企業的關係直接影響企業行為目標和行為方式。政府對企業的干預方式因企業的形式不同而不同:①政府對國有企業進行的干預有這樣幾種:如在改革開放以前的傳統體制下政府對企業進行直接干預的形式就是國家直接經營企業,擁有企業的投入、組合、產出的決策。這樣,企業必然在追求政府機關偏好的經濟目標和政治目標的前提下追求企業自身的利益目標,並由此決定著企業的行為方式是行政化的。還有一種方式是:政府通過財政稅收利率經濟杠桿實現對企業的調節。政府目標主要是通過利率誘導影響企業而得到實現的。這時企業目標由企業內在決定,企業的行為方式也是市場化的,而政府目標只是實現企業目標的手段、途徑。同時,政府對企業的預算約束硬度也直接影響企業的行為。硬的預算約束意味著企業的財產邊界是明晰的,企業行為具有了財產約束,企業就會以是否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取捨決策,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來調節。軟的預算約束意味著企業的財產邊界是不清晰的、模糊的,企業的盈餘可能被政府無償占有,企業的虧損可以通過國家財政、信貸手段給予彌補,企業的生存發展不直接取決於企業自身經營成果。這樣的結果使企業的行為必然是非規範化的,甚至是短期化的。②政府對非國有企業的干預主要是通過財政、稅收、利率等經濟杠桿實現對企業的調節。政府目標主要是通過利率誘導影響企業而得到實現的。這意味著非國有企業的企業行為更多的是由企業自身自主決定的。

企業行為的稅種[2]

  主要有: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契稅車輛購置稅證券交易稅

現代企業的行為[3]

  現代企業的行為是指企業作為經濟主體,在一定經營目標支配下,對經濟環境的變化所作出的現實反應,包括生產行為、分配行為、企業金融行為、企業重組與併購行為和企業創新行為等五方面。現代企業的行為構成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

  (一)企業生產行為

  現代企業的生產行為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按照投入產出相抵收益最大的原則,對發生在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要素投入和產品產出進行決策的行為。它主要涉及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短期最優產出決策和長期最優產出決策三個方面的內容。

  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指的是在成本約束條件下,企業所做出的與實現產量最大化生產要素組合相關的決策行為。生產要素組合有兩種基本實現形式:一是固定比例組合,就是生產某種產品所需的各種生產要素之問不能相互替代的情形。這種固定的比例關係通常是由生產的技術條件決定的,其經濟上的最優組合也就是技術上的最優組合;二是可變比例組合,即生產某種產品所需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可以按某種方式相互替代的情形。此時,生產要素組合的價格和生產要素組合的產量成為制約生產要素最佳組合能否實現的兩個決定因素,即要使生產要素的價格最低和與生產要素組合對應的邊際產量最高。邊際生產力理論認為在其他生產要素投入不變情況下,增加某種生產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因此,任意兩種生產要素邊際產量之比(技術替代率)等於這兩種生產要素價格之比時生產要素組合達到最優配置。

  短期最優產出決策指的是與企業短期內的最優產出相關的選擇行為。短期最優產出則是指在固定投入一定的條件下,能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水平。經濟學上短期和長期的內涵除了包含時間因素之外,還與牛產的技術條件相關。短期是指來不及變更固定投入的時間限度;長期則是指同定投入可以變動的時間限度,由於生產不同產品的生產技術條件存在很大差異,其變更固定投入所需的時間長短有很大差別。根據微觀經濟學廠商理論可知,當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企業在短期內可以實現最優產出。不過,這隻是企業實現短期最優產出的一個必要條件,產品價格大於平均成本才能保證企業盈利。

  長期最優產出決策指的是與企業長期內的最優產出相關的選擇行為。企業長期最優產出則是指企業可以變動固定投入來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經營規模。內部規模經濟與內部規模不經濟的交叉點決定長期最優產出產量。內部規模經濟是指企業規模擴大後引起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情況;內部規模不經濟是指企業規模擴大後引起成本增加、收益減少的情況。那麼,企業規模擴大後哪些因素會影響內部規模經濟呢?概括起來有:分工細化引起的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管理人員數量減少引起的管理費用下降,高效率設備和班次增加引起的設備利用率的提高,產品種類增加引起的營業收入上升,產品質量提高,以及由大批量採購和銷售便利引起的交易費用的降低等。同樣,企業規模擴大後影響內部規模不經濟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生產效率下降,內部組織成本的增加,人際關係複雜化引起的內耗增加,質量管理難度加大導致的質量下降,營銷機構增設增加的交易費用等。導致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因素在企業規模變化時會同時發生作用,其規律性是企業最優產出決定時要著重考慮的。通常而言,初始階段影響內部規模經濟的那些因素的作用明顯,而影響內部規模不經濟的因素作用不明顯;在規模繼續擴大時,二者的作用更加趨近並可能發生逆轉。

  (二)企業分配行為

  工資性收入分配和利潤分配構成現代企業的分配行為。工資性收入分配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作為勞動力生產要素支出進入成本,而利潤分配發生在生產經營過程結束之後,是對企業盈利進行的分配。企業盈利分配與個人分配的區別就在於它涉及在國家、企業所有者、作為法人的企業及職工等多個經濟主體之問進行的利益分割。

  1.企業對國家的納稅行為

  按照統一的國家稅法納稅是所有企業法人的義務。企業向國家繳納的稅收主要有三類:一是收益稅類(流轉稅),如增值稅。這類稅收是按照一定稅率,以企業收益為計稅基數計算的稅收,特點是無論企業盈利與否,只要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就必須繳納稅金。二是所得稅類。這類稅收是按照一定稅率,以企業利潤為計稅基數計算的稅收,其特點是只有企業在盈利條件下,才必須繳稅。三是其他稅收,如資源占用稅、專項基金稅等。

  2.企業稅後利潤的分配

  企業稅後利潤的分配發生在現代企業完成國家規定的稅收之後。稅後利潤分配發生在企業所有者和職工(包括經營者)之間。首先,企業出資人要從稅後利潤中實現所有者權益。如果所有者是國家,那麼它就以所有者的身份參與利潤分配,是作為國有資本的所有者而獲得利潤;其次是在企業職工中進行利潤分配。職工獲得作為職工公共消費支出的集體福利基金,這時分配的集體福利基金與職工的工資、津貼不同,工資和津貼在經營期間已經作為要素成本計入總成本。最後剩餘的利潤則形成企業的生產發展基金,用於企業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三)企業金融行為

  廣義上的金融行為指的是經濟主體與資金融通相關的活動,這裡的經濟主體既可以是金融機構,也可以是工商企業。企業金融行為指的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進行的資金籌集資金運用等活動。企業金融行為是企業財務金融化的產物,其原因在於現代市場經濟是貨幣化的經濟形態,金融市場在市場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金融活動引導著商品的交換和生產要素的配置,制約著經濟發展的進程和速度。現代企業的財務活動逐步由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外部,與金融市場交融在一起,這與企業組織形式和金融市場的演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企業金融與企業財務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企業金融與企業的資金籌集、資金運用相關,而企業財務是企業對資金流動的管理活動,與企業資金的收支活動相關,其主要任務是按財務計劃有效地組織企業資金的流轉。二者的相關之處就是都圍繞資金運營展開。那麼,企業金融與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有哪些異同呢?金融機構是以聚集、貸放社會閑散資金為工作目標,服務於全社會的經濟發展和運行,以運營資金、獲取利差為目的的貨幣資金中介機構;企業金融則是為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服務的,為了自身的再生產或商業活動籌集資金,它的資金運用不是為了生息,而是謀求更高的收益。現代企業金融行為與專業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存在互補性,企業金融構成現代銀行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金融行為的職能主要包括從事財務分析預測計劃預算,進行與資金籌集和使用相關的金融決策,開展金融行為控制和金融行為監督,參與金融市場,防範資金風險等。

  現代企業的金融行為主要分為企業融資行為和企業投資行為兩類。

  1.企業融資行為

  企業融資行為是指企業從自身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經營策略與發展需要,經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通過一定的渠道,採用一定的方式,利用內部積累或向企業的外部資金供給者籌集資金,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經濟行為。通過融資行為,企業在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資金盈餘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企業融資的方式按照有無金融中介分為兩種:直接融資和問接融資。直接融資是不經過任何金融中介機構,而由資金短缺的單位直接與資金盈餘的單位協商進行借貸的行為,或通過有價證券及合資等方式進行的資金融通,如企業債券股票、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內部融資等;問接融資是通過金融機構為媒介進行融資的行為,如銀行信貸、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貸、委托貸款融資租賃、項目融資貸款等。直接融資方式的優點是資金流動比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點是對交易雙方籌資與投資技能要求高,而且有的要求雙方會面才能成交。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充分利用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實現多元化負債。但直接融資又是發展現代化大企業、籌措資金必不可少的手段,故兩種融資方式不’能偏廢。企業融資的過程就是資金資源再配置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而且還會促使資金從低效率部門向高效率部門的流動。

  2.企業投資行為

  企業投資行為是企業以自有的資本投入,承擔相應的風險,以期合法地取得更多的資產或權益的一種經濟行為。企業投資行為可作如下分類:①按投資與企業生產經營的關係,可劃分為直接投資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把資金投放於生產經營環節中,以期獲取利益的投資。在非金融性企業中,直接投資所占比重較大;間接投資又稱證券投資,是把資金投放於證券等金融性資產,以期獲取股利利息收入的投資。②按投資回收時間的長短,可劃分為短期投資長期投資短期投資是準備在一年以內收回的投資,主要包括對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短期有價證券等的投資;長期投資是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資,主要包括對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能夠形成生產能力的物質技術基礎的投資,也包括對無形資產和長期有價證券的投資。③按投資的方向和範圍,可劃分為對內投資對外投資。對內投資是把資金投放在企業內部,購置各種生產經營用資產的投資;對外投資是指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或者以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④按照投資對象的形態,可以劃分為金融資產投資實物投資金融資產投資是企業購買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行為;實物資產投資又分為擴大經營規模的生產性投資非生產性投資生產性投資又分為固定資產投資和非固定資產投資。現代企業在確定投資項目時必須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所選定投資項目的盈利性,二是在若幹項目中對最佳方案的篩選。

  (四)企業重組與併購行為

  企業重組行為是對企業的資金、資產勞動力、技術、管理等要素進行重新配置,構建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使企業在發展中保持競爭優勢的經營活動。企業是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機組合,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最佳組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是企業的基本功能。在外部競爭Et益加劇的情況下,由企業重組來實現企業要素的再組合就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企業重組行為主要包括兼併、合併與收購三類:①兼併是一個企業通過購買等有償方式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失去法人資格或雖保留法人資格但變更投資主體的一種行為。②合併是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原有所有企業都不以法律實體形式存在,而建立一個新企業的行為。企業合併可分為吸收合併與新設合併兩種。一個企業吸收其他企業為吸收合併,被吸收的企業解散並取消法人資格,吸收方存續;兩個以上企業合併設立一個新的企業為新設合併,合併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資格。③收購是一個企業以購買另一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或資產的方式獲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的行為。收購的目標是獲得對方企業的控制權,對方企業的法人地位並不消失。收購的對象一般分為兩種:股權和資產。其區別在於收購股權為購買一家企業的股份,同時承擔相應的債務,收購方將成為被收購方的股東;收購資產僅為一種資產買賣行為,收購方並未獲得被收購方的股份,因而不用承擔起債務。

  企業併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致使其他企業喪失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並取得對這些企業的決策控制權的經濟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活動。企業併購從行業角度劃分,可將其分為以下三種方式:①橫向併購橫向併購是指同屬於一個產業或行業,或產品處於同一市場的企業之間發生的併購行為。橫向併購可以擴大同類產品的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消除競爭,提高市場占有率。②縱向併購縱向併購是指生產過程或經營環節緊密相關的企業之間的併購行為。縱向併購可以加速生產流程,節約運輸、倉儲等費用。③混合併購混合併購是指生產和經營彼此沒有關聯的產品或服務的企業之間的併購行為。混合併購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按企業併購的實現方式劃分,併購可主要分為以下五種方式:①用現金購買資產。這一方式是併購企業使用現款購買目標企業絕大部分資產或全部資產,以實現對目標公司的控制。②用現金購買股票。這一方式是併購企業以現金購買目標企業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以實現對目標企業的控制。③以股票購買資產。這一方式是併購企業向目標企業發行併購企業自己的股票以交換目標企業的大部分或全部資產。④用股票交換股票。此種併購方式又稱“換股”。一般是併購企業直接向目標企業的股東發行股票以交換目標企業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通常要達到控股的股數。通過這種形式併購,目標企業往往會成為併購企業的子公司。⑤債權轉股權方式。債權轉股權式企業併購是指最大債權人在企業無力歸還債務時,將債權轉為投資,從而取得企業的控制權。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控制的企業大部分為債轉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階段性持股,並最終將持有的股權轉讓變現。

  從併購企業的行為來劃分,可以分為善意併購惡意併購。①善意併購主要通過雙方友好協商,互相配合,制定併購協議。②惡意併購是指併購企業秘密收購目標企業股票等,最後使目標企業不得不接受出售條件,從而實現控制權的轉移。

  企業重組行為和企業併購行為涉及的都是企業產權關係的變動,但它們所指向的側重點則有所不同:企業重組側重於由各項生產要素變動而引起的企業資產關係的變化,通過實業資本、金融資本產權資本無形資本的重新組合,實現優化企業資產結構,提高企業的總體質量,最終建立起在市場中具有強勢地位的資產組織體系,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資產重組後,企業所占有的資產形態和數量通常會發生改變;而企業併購則側重於企業股權、控制權的轉移和變動。對於企業來說,即使企業的控股權發生了變化,只要不發生資產的註入或剝離,其所擁有的資產總量並未發生變化,變化的只是企業的所有權結構而已。在現實的經濟活動當中,企業重組與企業併購常常是交互發生的,先收購後重組,或先重組、再併購、再重組在資本運作中是經常發生的,這些行為之問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市場經濟中,企業重組和企業併購都是服從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經營目標和適應競爭需要的市場化的產權交易行為。

  (五)企業創新行為

  企業創新行為是企業通過引進新產品或提供產品的新質量、引進新技術或採用新的生產方法、開闢新市場、獲得一種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給來源、實行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等方式而獲得超額利潤、贏得競爭優勢的經濟活動。企業創新行為可以概括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種類型。技術創新是運用新技術以開發新資源、創造新產品為內容的活動,它與技術變革有密切關係,但也不僅僅限於技術變革本身。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來源就是依賴於技術改變的結果,技術創新強調技術變革的商業價值的實現;制度創新是對企業組織形式的變革,它包括企業制度、企業組織方式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創新。實行新的企業組織形式是由適應技術變化而發生的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引起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主要推動者都是企業家,而不是工程技術人員。

  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範疇,一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同時開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並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動。否則,只有技術創新沒有制度創新,就會使技術創新出現“閉鎖”效應;只有制度創新而沒有技術創新,又會使制度創新的意義無法彰顯。激勵現代企業不斷創新的動力是對利潤最大化的追逐,企業在進行創新之前需要對創新帶來的創新成本和創新收益進行權衡和對比,尤其是要獲得超額利潤往往需要巨額創新成本投入。技術創新的成本和收益還與創新周期聯繫在一起。它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發明階段,即開發或購買新技術階段,這一階段構思或引進對生產活動有用的新產品或新的生產方法以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這一階段往往只有成本而沒有收益。二是成熟階段,即新技術應用於批量生產階段。由於這時沒有競爭對手,創新收益大大超過生產成本,它不僅可以彌補初始階段支付的創新成本,而且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創新利潤。三是擴散階段,這時由於創新技術的擴散效應,更多的競爭者的紛紛仿效致使企業自身的超額利潤逐漸消失,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的優勢逐漸消失,創新技術隨之成為一般技術。技術創新在企業中更多的體現為人與物之間關係的調整和變革。對於現代企業而言,新的創新行為要不斷地發生。技術創新需要企業先期支付巨大的創新成本,使創新成為一種風險很大的經營活動。而且技術創新所具有的顯著特點就是非獨占性,技術創新容易被效仿,這會削弱創新企業的積極性。為了鼓勵技術創新和保護創新積極性,避免創新衰退的過早到來,人們設計了專利保護、技術有償轉讓、商標註冊等制度。但是,這種保護也不能過度,過度保護會阻止新技術的推廣和擴散,不利於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社會的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可以通過變革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來達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在企業當中更多的體現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調整和變革。只是制度創新較難像技術創新那樣在事前進行周密的成本收益核算和實施有效的制度保護,但是,企業的制度創新更具有基礎性作用。

判斷企業行為合理的標準

  判斷企業行為合理的標準,是在平等競爭條件下,實現企業利潤,增加積累,擴大再生產,以滿足社會的需要。凡是符合這一標準的,為合理的、正常的企業行為;違背這一標準的,為不合理、不正常的企業行為。從盈利與否來劃分,有盈利性企業行為和非盈利性企業行為。盈利性企業行為表現為生產、流通或服務方面的行為;非盈利性企業行為表現為保護資源、防止污染的活動,社會管理與協調關係方面的活動。

參考文獻

  1. 周揚明等著.中國企業行為的經濟分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 張曉農著.現代企業稅務管理 面向企業 面向決策.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05.
  3. 羅潤東主編.政治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行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5.41.202.* 在 2013年12月22日 09:51 發表

好文章。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