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規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企業規模(Enterprise Scale)
目錄 |
企業規模是指勞動者、勞動手段、勞動對象等生產要素和產品在企業里集中的程度。
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素[1]
一、收益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1.技術決定論。有關企業存在與擴張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斯密和馬克思。他們主要是從分工深化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帶來規模效應的角度來解釋企業的存在和擴張的。斯密以制針廠的例子說明分工所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報酬遞增現象。技術進步引起勞動分工的深化,由於分工所形成的一些工序、工種是密不可分的,必須在同一組織中進行,因此企業規模隨著分工的深化而擴大。他還指出“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因而分工深化的邊界就是企業規模的邊界。由於斯密時代的企業規模小,市場範圍有限,因此市場成本和企業管理成本都比較小,所以斯密只強調了市場功能而未考慮市場成本。馬克思也認為“協作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協作的經濟效果會大於單個生產者的經濟效果之和。協作的不可分性決定了協作的規模就是企業的最小規模。此外,馬克思認為,技術的變革會突破生產所需資本的下限,使協作規模擴大,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同亞當·斯密一樣,馬克思也是著力從技術角度分析企業規模影響因素,而對生產成本以外的市場成本、管理成本因素缺乏考慮。
特雷西和大衛也提出了技術進步論的解釋。他們分析了技術變化時企業對投入品是自己生產還是由分包人生產的選擇。他們在模型中考慮了各種形式的技術進步,包括企業和分包人固有生產成本一致地減少,減少成本的努力功效一致地提高和所耗努力成本一致地降低。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在這些技術進步的形式下,企業內部供應投入品的可能性增加。
2.利潤決定論。基於完全競爭假設的馬歇爾經濟學中,企業在市場與技術的約束下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的規模是由長期平均成本決定的。長期中所有要素都是可變的,平均成本曲線(IAC)呈U型,市場競爭的結果使最終生產規模處於平均成本的最低點上。對於LAC曲線的前半部分向下傾斜的原因,馬歇爾的解釋是:外在規模經濟和內在規模經濟使產品單位成本不斷下降,表現出規模效益遞增,使LAC曲線向下傾斜。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增加,效率下降。馬歇爾在堅持規模經濟效益決定企業規模這一觀點的同時,也試圖把它與穩定的競爭均衡條件相協調。斯密之後的古典經濟學家都忽視了對穩定的競爭均衡條件的分析,因此分工深化帶來的壟斷問題被放在一邊,普遍接受分工的規模經濟效益決定企業規模這一觀點。馬歇爾通過引入外部經濟、企業家生命有限性和居於壟斷的企業避免競爭的困難性這三個因素,把穩定的競爭均衡條件與企業規模擴張理論協調起來。他認為企業規模擴大會導致企業靈活性下降,從而競爭力下降,企業擴張的負面效應最終會超過正面效應,使企業停止擴張行為,企業家能力限制也會制約企業規模擴張,此外,新企業加入競爭會對原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形成挑戰,從而制約了行業壟斷結構的維持。
3.效率決定論。錢德勒在對史實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效率最終決定企業規模的觀點。不少學者認為壟斷是企業規模的最終決定因素,但他認為,如果沒有效率的提高,無論是已有的壟斷力量,還是追求壟斷的行為都不能導致企業規模的擴張。效率提高與否是企業能否成功進行一體化的關鍵標準。由此可知,錢德勒主張企業的規模邊界是由其效率決定的,當企業規模邊界的擴張不能產生效率時,企業應停止擴張活動,從而,其規模邊界也就被確定
二、成本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1.交易費用決定論。制度學派的奠基人科斯1937年在(企業的性質>中開創性地提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協調生產的手段,市場中的資源配置通過價格機制完成,而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是通過權威實現的。市場交易需要費用,企業存在是因為企業可以節約交易費用。然而企業的運作也是需要組織管理費用的,其組織管理費用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增加。因此,“企業將擴張到企業內部組織一筆額外交易的成本等於通過公開市場上完成同樣一筆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業中組織同樣交易的成本為止”。科斯的理論為企業規模理論納入了一個重要的新因素——交易費用。但是由於交易費用的概念過於含糊,並且他將企業擴大的因素全部歸於交易費用而無視企業的生產功能,無視分工、協作、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對企業擴張的影響,因此其理論是不完整的。
威廉姆森發展了交易費用的內涵,將其進一步細分為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後交易成本。事前的成本包括協議的起草、談判和保證實施所需的成本;事後成本則包括(1)當交易偏離契約時引起的錯誤應變成本;(2)矯正事後錯誤序列時產生的爭吵成本;(3)糾紛發生需要訴諸某種治理結構時,這種治理結構的建立和運轉成本;(4)為了兌現承諾所需的約束成本。威廉姆森認為,由於“經濟人”具有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因此通過有效的治理結構,即創建企業可以降低資產專用性限制,減少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風險。威廉姆森構築了較為完善的交易費用理論體系,並說明瞭企業組織內“交換”本身具有其不同於市場“交換”的特殊作用,從而組織自身的內部結構和組織能力也將直接影響企業組織的規模。
但威廉姆森的理論仍然過分強調企業的交易功能,忽視了企業的生產功能。此外,其理論框架主要採取的是相對靜態的分析方法,對企業邊界的相對靜態現實情況有較強的說服力,但未考慮經濟環境的複雜變動性。
2.信息成本決定論。阿羅在1974年出版的<組織的界限>一書中,認為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市場失靈”決定了企業存在的必要。他強調了上游產品供給的不確定性和下游企業未來需求信息的不確定性激勵了企業的縱向一體化。但阿羅並未解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優於市場信息系統的原因。
羅伯茨和密爾格羅姆進一步發展了阿羅的思想,他們認為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市場交易雙方要耗費更多的信息搜尋、甄別成本,同時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多個均衡點而無法思想最優。通過建立企業可減少市場成本,但企業也會產生集權組織成本,特別是“影響成本”,即下級總是傾向於向上級反映有利於自己的信息從而影響上級的正確決策。因此,企業規模的大小由“市場失靈成本”與“中央集權組織成本”的大小決定。阿羅等人否定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假定,提出“信息成本”,使得現代企業理論的研究更接近現實,但從以上分析看,信息成本類似於交易成本。
3.管理成本決定論。阿爾欽和德姆塞茨將人們對交易費用的關註轉移到企業的管理成本上來。
他們認為企業是一種“團隊生產”,由於產品是協同勞動的成果,個人的努力程度難以衡量,因此就會導致“偷懶”問題。監督工作成為必要。監督也有成本,提高監督效率的有效措施就是讓監督者參與剩餘利益分配。不同的監督和激勵方式導致了不同的監督計量成本,同時也影響了產量的高低和企業規模擴大的可能。阿爾欽和德姆塞茨解釋的是古典企業,1976年詹森和麥克林則解釋了當管理人員不是企業完全所有者的現代企業存在的原因。他們提出的代理成本是對監督成本的發展。
三、資源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1.內部資源決定論。彭羅斯(Penrose,1955)認為,對企業規模的研究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平衡某一特定規模的優勢與劣勢來解釋企業規模;二是將企業規模看作是企業連續性和不可逆轉性的成長過程的附帶性結果。她關註於企業自身的成長過程探究了決定企業成長的因素和企業成長的機制,建立了一個企業資源一一企業能力一一企業成長的分析框架。彭羅斯認為,企業擁有的資源狀況是決定企業能力的基礎,物質資源所能提供的服務及其質量取決於人力資源的知識擁有量。企業內部的未利用資源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來源,企業的產品創新和組織創新推動企業成長即推動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能力特別是管理能力決定了企業成長的邊界,管理資源無法通過市場交易獲得,而是源於管理團隊的專業化經驗和能力。針對傳統理論強調需求對企業產出增加的限制,彭羅斯持不同觀點。她主張將企業成長的失敗歸因於企業資源屬性的限制,因為企業自有資源的適應性和多用途是主導可能擴張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當企業的管理具有想象力、靈活性和野心的時候。
2.企業家才能決定論。x效率理論認為,優秀的企業家能夠藉助併購活動將管理的高效率輸送到劣勢企業中,從而有效地利用劣勢企業資源,成功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在這裡,企業家才能是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源存在的。企業家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維繫企業的組織運作,每一次決策的成敗都決定著企業成長的成敗。但是個人的有限知識決定了無論是多麼出色的企業家,他的知識完備性、有效管理程度、行為理性度都是有邊界的,因此,企業家的有限才能就決定了企業的擴張邊界。
四、風險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卡爾頓對其以前有關縱向一體化的文獻進行總結髮現,要素供給的不確定性產生了縱向一體化的激勵。正如錢德勒在討論美國最大公司形成的理由時說,擴張的策略產生於擁有確定的原料、粗原料和其他供給品的供給願望,許多文獻也贊同這種觀點。
但對於為什麼要素供給的不確定性會產生縱向一體化的激勵卻始終缺乏解釋。卡爾頓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不確定性下單個市場和不同市場間的狀況,指出縱向一體化可以看作是從經濟中的一個部分向另一個部分轉移風險的一種方法。在具有不確定性的市場中,外部性充斥,不能依賴市場得到社會企望的風險和產品的配置。此外,縱向一體化還有一些良性屬性,比非縱向一體化更可能促進社會福利技術,因此,縱向一體化的激勵總會存在。
五、公共權力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公共權力是影響企業規模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存在於政府和社區,通過政策、法律法規或行政手段來實現。公共權力往往對企業產生強制性的約束力。雖然在市場經濟中強調的是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反對政府對企業活動的直接干預,但政府肩負巨集觀調控的職責,需要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因此公共權力仍然會對企業規模的擴張產生重大影響。現實經濟中,政府可能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企業行為,影響企業的擴張;政府可能運用經濟手段(如貨幣政策、稅收政策、價格管制)和法律手段(如頒佈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間接影響企業行為,從而刺激或制約企業規模的擴張。企業行業性質歸宿於國家扶持或保護的行業,則企業規模可能順利擴張;如果是國家限制發展的行業或國家產業調整的對象,其規模的擴張則會得到較大的限制。除了政府權力外,社區權力也可能通過社區文化建設、行為規範和輿論監督對企業規模產生約束作用。
六、經營者利益因數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在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現代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這一命題之後,人們開始考慮經營者利益對企業規模的影響。因為在古典企業制度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集中在企業所有者手中,企業所有者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擴張企業規模。隨著現代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身份的分離,以及相應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企業的經營者掌握了企業的實際控制權。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對經營決策承擔不同風險,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所有者不可能實現對經營者的完全監督,而且監督成本也是極其昂貴的,這就使得經營者的目標函數與所有者的目標函數產生背離。所有者的經營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經營者所追求的是約束條件下個人效用函數的最大化。擴大企業規模實現企業市場份額的最大化可以為經營者更好地滿足個人利益提供便利,如擴大權力範圍,增加在職消費和隱性收入等等。對此,一些學者也進行了分析:錢德勒認為,經理式企業的目標不是追求企業所有者的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經營者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由於經營者的利益不與利潤直接相關,而是與企業的規模或增長密切相關,這就導致經營者為滿足自身效用函數最大化而追求企業規模擴張。
鮑莫爾構建了銷售收益最大化模型,他認為,經理式企業的經營者在所有者可接受的利潤水平約束下,追求銷售收益最大化,這會使企業的產量規模大於利潤最大化目標下的規模。因為所有者可接受的利潤率表示的是可能利潤水平的下限,同時利潤最大化(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的產量或銷售量不是最大水平,最大化的銷售量是在邊際收益等於零時達到的,因此經營者就可以在所有者可接受利潤率水平的約束下,在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銷售水平與邊際收益等於零的銷售水平之間選擇一個產量或銷售量水平,這個水平肯定大於利潤最大化時的銷售規模。
威廉姆森構造了一個經營者效用函數模型,即經營者的效用水平取決於雇員數量(以雇員開支額表示)、經營者的貨幣收入(以工資和津貼表示)和可支配的投資(以稅後利潤減去可接受的最低利潤表示)這三個因素,這些因素並不與企業利潤水平直接相關,而是更大程度上與企業規模相關,因此,經營者將追求企業規模的擴大。
七、信息化對企業規模的影響
1.信息化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企業管理組織方式的變化,扁平式的企組織結構下,信息流傳遞路徑縮短,價值耗散減少,組織管理成本得以節約;企業資源資料庫的建立幅度地改進了企業資源信息的收集處理,資源管理成本得以節約;信息革命導致網路經濟迅速發展,網路交易費用低廉且不受時空限制,因此能夠降低信息成本,加速信息傳遞,實現企業交流、協商、合作過程的數字化,企業外部交易成本得以節約。
2.信息化推動了新型企業的產生。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一批半一體化企業、連鎖企業、虛擬企業等新型企業的產生。這些企業以網路化、專業化、微型化為特征,突破傳統企業經營模式。如虛擬企業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企業基於信息網路技術而組成的臨時性網路組織,其實質是突破企業的有形邊界來延伸企業功能。虛擬企業的網路成員在網路中的分工不同,互不競爭,互相依賴,共同構成條完整的產業鏈。它的競爭優勢不在於企業規模的大小或單個企業的優勢,而在於通過專業化企業的縱向聯合,整合相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虛擬企業內部組織之間存在複雜的委托一代理關係、利益分配關係等,是個維數高、空間大、影響因素多、隨機性強的開放系統,信息技術的發展降低了信息成本,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從而為虛擬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3.信息化模糊了企業邊界。信息經濟下所產生的新型企業組織形式往往介於市場和傳統企業之間。企業的邊界趨於模糊。現代經濟中企業為強化其在產業鏈中的優勢環節,逐步放棄非關鍵環節,從而產生了業務外包和戰略兼併。業務外包使社會分工更加細化,戰略兼併使企業間同質業務橫向聯合,它們的出現使企業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而信息技術則解決了業務外包和戰略兼併過程中的信息流通障礙,降低了企業監控和評判的成本,因而加速了企業變革。
4.信息化下知識型企業的本質及其邊界。德姆塞茨認為,企業是協調整合企業成員所擁有的特殊知識的機構,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他們在企業中的傳遞都是有成本的。隱性知識更為缺乏流動性,因而傳遞成本更為昂貴。企業要獲取和利用知識就必須管理知識。市場不具備管理企業知識的功能,企業作為管理組織內成員及其所擁有的知識的機構而存在。同時他認為,知識的利用效率是企業邊界的決定因素:在市場能有效地轉移知識這一假設前提下,如果在生產階段B需要使用階段A所利用的知識,則生產階段A、B將被垂直整合在同一個企業中;如果在生產階段B不需要使用階段A所利用的知識就可以完成生產任務,則階段A和階段B能有效地通過市場交換相聯繫,即生產階段A、B可分為兩個獨立企業。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規模的決定因素是多元化的,既有出於收益成本的考慮,也有企業資源限制和公共權力制約,還要受到風險因數、經營者利益因數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突破了傳統的規模經濟觀念,企業規模呈現趨大和趨小“雙向協同”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企業面對的是來自世界範圍的競爭,應當樹立科學的企業規模觀,綜合考慮企業規模的多元決定因素,確定適當的企業規模,著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的關係[2]
企業規模是指勞動力、生產資料和產品在企業集中的程度。生產要素組合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類型的企業規模。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按職工人數,生產能力,固定資產價值等標準),可以把企業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規模經濟”或“規模收益”,是現代經濟學的鼻祖A·馬歇爾首先倡導韻,指的是企業在投入增加的同時,產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規模收益(或規模報酬)遞增;反之,產出增加的比例小於投入增加的比例,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規模收益(或規模報酬)遞減;當規模收益遞增時,稱作規模經濟,當規模收益遞減時,稱作規模不經濟。
從以上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的定義,我們可以籠統地認為企業規模與規模經濟問的關係,是反映某個企業或某一行業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問的關係。這兩者往往互為條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轉化。企業追求規模擴張.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企業內部成本,以獲得規模經濟收益,另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一般觀點認為:大規模生產通常具有優越性。因為較大的工廠可以達到較高程度的分工和專業化,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體體現在:當生產達到一定規模時,生產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企業在按部門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時,獲得超額利潤,同時也是企業奉行低價競爭的物質基礎.以低價來擴大銷量,增加利潤總額。簡而言之,生產規模擴大可以使企業獲得成本領先的優勢,使企業的生產成本處於行業最低水準。那麼,我們是否就可以說只要擁有足夠大的企業規模,就一定能實現其規模經濟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行為的目的是實現利最大化。因此。當某一企業憑藉成本優勢而獲得高於行業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時,其他企業就會設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使整個行業的生產成本普遍降低。
原來處於成本領先地位的企業為了繼續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就會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尋求縮短與對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據生產成本理論,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平均單位產出成本趨於下降(見圖1),但這種下降不是無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長期平均費用曲線逐漸變平,此時,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平均單位產出成本不變,若再擴大,平均單位產出成本轉而逐漸上升。如圖,BC區間為企業的最佳規模。
如果用制度經濟學觀點分析,企業並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條件下,企業的規模是存在極限的,超過這個極限,會導致企業運行效率的下降。我們可以用圖2來表示這種情形。
在圖2中,在企業規模擴張的初始階段,其規模收益是比較明顯的,但擴張到一定階段即A點時,在各種內外製度環境不變的條件下,企業的規模達到了它的頂峰,如果繼續擴大,會導致收益下降,即出現規模不經濟狀態。
事實上,決定這個點位於橫軸的何點,取決於企業追求規模經濟道路上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那個臨界點上,超過這個臨界點,即成本大於收益,企業的規模應該穩定在這個臨界點上。其實在圖l中,Bc區域對應圖2中規模效益增大從D到A點這個區間。這兩幅圖從不同角度共同說明瞭一個問題——企業追求規模擴張要參照的因素:成本與收益的比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科斯的觀點認為:企業是市場的替代。企業的建立發展要考慮交易費用。企業是有邊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業應根據行業、市場、地域等不同而選擇其最佳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從企業經營實踐看。企業盈利能力與其生產和資本規模並非一定成正比例關係。生產規模小的企業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競爭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產業領域,小企業的盈利能力比大企業還高。例如,美國的製鞋,紡織行業,甚至某些機械電子行業的分支部門,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於大企業。在辦公和電腦部門,大企業最高的投資收益率為26.6%,而小型企業為88.1%;在數控機床部門,大企業最高的投資收益率為25.8%,小企業最高達126.9%。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盈利,規模經濟是企業追求的目標,而企業規模的擴張在一定條件下是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手段。然而,生產成本理論,規模經濟理論,交易費用理論都說明企業規模的擴張是有邊界的,企業規模的擴張並不一定會使企業取得規模經濟效益,衡量企業規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標準應該是成本最小化,企業進行規模擴張應把握經濟效率提高的原則。因此,與其說企業的規模擴張是促使企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條件,不如說它是規模經濟的結果和表現。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