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環保。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目錄 |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環保(簡稱環保)是由於生產發展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發達國家的重視而產環保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約束和輿論宣傳而逐步引起全社會重視,由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興起的一場保衛生態環境和有效處理污染問題的措施。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寂靜的春天》,書中闡釋了農藥殺蟲劑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保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由於此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誌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保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保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佈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DDT。
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保辦公室,後來改為由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保總局。在2008年“兩會”後,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部”。並對全國的環保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
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保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保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環保,在我們的生活中極為重要,我們要盡我們自己的所能,保護環境。
環保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
包括,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 環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範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
環保包含至少三個層面的意思:
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裡就涉及到了不能私採(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巨集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
使之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於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依靠社區的組織教育來引導,要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齊抓共管,才能解決。
對地球生物的保護
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保護瀕臨滅絕生物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別、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這3個層面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側重而又統一的。3者並不矛盾、更不對立。
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於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環境,就會間接或直接地破壞了自然環境。
作為政府來說,既要著眼於巨集觀的保護,又要從微觀入手,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環保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環保”這一術語被廣泛的採用。如前蘇聯將“自然保護”這一傳統用語逐漸改為“環保”;中國在1956年提出了“綜合利用”工業廢物方針,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三廢”處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紀70年代改用“環保”這一比較科學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的規定,環保的內容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掌握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的保護環境,恢復生態,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中國重視環保還比較晚,現在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還有差距,能夠稱得上環保政府的並不多見。所以談環保市民還為時過早。
環保又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保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 三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幹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佈、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保的內容。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中國則把環保宣佈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佈了一系列環保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液、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幹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 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佈、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保的內容。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中國則把環保宣佈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佈了一系列環保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