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瓦伦达效应(Karl Wallenda Effect),也叫华伦达心态、瓦伦达心态
目录 |
瓦伦达效应来自于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瓦伦达的故事。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一般钢索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自然风雨、太阳光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险象可见一斑。
但是,瓦伦达每次走钢索,都不会被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所向往或期待,而是排除一切与走钢索有关的杂念,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的结果自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令人羡慕的眼光。
而在瓦伦达73岁那年,他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他要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为重要的客人表演时。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瓦伦达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但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华伦达发挥失常,表演失败,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在事后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瓦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而患得患失的心理现象命名为“瓦伦达心态”。[1]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只想做好当前事从不考虑此外的一切其他事而所取得成功的现象,称之为“瓦伦达效应”。不为当前活动以外的杂念影响而使当前活动顺利完成的现象就是典型的瓦伦达效应。[2]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的心态。
华伦达家族是美国一个杂技世家,这个家族的开山鼻祖就是著名的高空杂技人卡尔·华伦达。在他73岁那年,他来到了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市。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他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为了在空中保持平衡,卡尔手中还拿了一根近20公斤重的横竿。当时的风速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
表演开始了,卡尔做了一下深呼吸,两手掂了掂横竿,他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就在此时,一阵强风吹了过来,年老力衰的卡尔有点站不稳,他弯下腰,想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重心,但是,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他没能控制好平衡,一头从20层高的楼顶摔了下来,当场气绝身亡。
而在这次意外发生前的三个月,卡尔不慎扭伤了颈部。但尽管有人一直劝他放弃这场表演,自恃艺高的卡尔并不在意这一切,在当地电视台的撺掇下,卡尔居然不顾自己已经73岁的高龄,可以说,发生意外,电视台难脱干系。
对于华伦达家族来说,这次意外不仅失去了一位领袖,更意味着这个家族的一世美名毁于一旦。为了挽回祖辈的荣誉,18个月后,卡尔的孙子高力安。华伦达在他祖父失事的地方重新展开了一场表演,这次表演很成功。当时的风速仍然非常大,而卡尔的孙子那年才20岁。
赫尔曼·华伦达(卡尔的哥哥)在他死后说:他要死的话,就要这样死。卡尔·华伦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只有在钢索上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人生,其余的都叫做等待。
如何避免瓦伦达心态呢?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专心致志的结果。瓦伦达的成功是与瓦伦达专心致志是相关的。专心致志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这里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 (1)与有意注意能力有关。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人的意识控制和支配的。瓦伦达这种有意控制注意的能力特强,它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而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走钢索上。
- (2)与生存刺激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刺激物强度越强引起人的注意也越强。走钢索在毫无安全保护的情况下,这对人的生存来说是说一个巨大的刺激,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瓦伦达在这种情况下其注意力活化了。
- (3)与注意稳定性好有关。注意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一良好的注意稳定性确保了瓦伦达走钢索这段时间的高效率、高质量。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注意稳定性,是与他对走钢索这项活动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抱有积极态度、而且有浓厚的兴趣有关。
- (4)与体质心情等有关,如果他睡眠不好、心情不佳、十分疲倦,还患有感冒、咳嗽,那么,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走钢索就十分危险。可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乃是瓦伦达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技能熟练之故。平地上我们一般人都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到高空的钢索上就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了。这与一个人的技能有关。这里最重要的是二种技能。一是平衡能力,一是注意分配能力。这些能力就要靠后天的训练,以致成为技巧,达到有意后注意的水平。这就可以减少注意的紧张性。
三是不为其他干扰因素干扰,也就是与抗干扰能力强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脑子里一直想着成功的喜悦与表扬,或失败后的痛苦与冷眼,那么,这一活动就很难顺利完成。考试时越想考好越考不好,越怕考不出来越考不出来,这是多少人经历过的事实。
四是有一颗平常心。他不会以此论英雄,也不想借此扬美名,而是与平时那样有一颗平静之心,至于美名、金钱那是不索之事,这样,反而都取得了成功。一心想扬名、挣钱的人,由于动机强度太强,行为往往会出问题,要么不协调,要么出偏差。只是把心放在一种平静悠然之中,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发挥出来。现实中的大量赛事,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有了平常心,才有可能产生瓦伦达效应。
庄子也讲过类似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下注,则大失水准。庄子把这称之为“外重者内拙”。在竞技体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失常,大多因为失去了“华伦达心态”。
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转播国足比赛时解说员描述某球员的射门:“中国队射门,打在对方守门员身上;再射,打在立柱上;再射,偏了…… ”为什么必进之球没踢进?过于注重动作的结果,过于考虑结果的意义,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使最简单的技术动作走样变形,心理的失衡导致比赛的失败。
曾经有一个神射手,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有一天,有一人就给大王说,你给他一万两黄金,如果他还能射中那个他平常很容易射中的靶心,那就说明他真的很厉害。大王说好,就让他试着射射看。结果,这个神射手因为有这一万两黄金,东瞄西瞄就是射不中。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个射手有了得失心。以前内心没有黄金,是平静的。现在心里有了黄金,内心就起了波澜。越紧张,越害怕失败,就一定会失败。
有的同志在处理问题时缩手缩脚,有的同志在迎接挑战时畏首畏尾,有的同志在作出决定时怕前怕后,有的同志在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问其原因往往是:“这项工作太重要,我不能失败。”这些同志重视工作、认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称道,但如果将结果的好坏、决定的对错、选择的得失看得太重,忽视了工作本身的进程,迟迟不能进入正常的“ 行动状态”,最后反而会事与愿违。“华伦达心态”的典型表现一般是指挥员“ 指挥若定”,领导者“从容不迫”,决策人“举重若轻”等等。
要避免“华伦达心态”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不纠缠结果的胜负成败,专注于工作本身,精心考虑工作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很快使自己进入这种比较理想的心理状态。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华伦达心态”因华伦达的失足殒命被赋予了一种沉重的内涵。成功和胜利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如果将未来的成功和胜利当成包袱捆缚在身上,就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阻碍和羁绊。运动员有心理医生帮助调整心态,我们则要靠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把胜负和成败看得太重要,保持自信,保持从容,不懈努力,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瓦伦达效应在教育中的运用[3]
班级中的各种各样的上课、考试、竞赛、活动,等等,处理的不好就会产生瓦伦达心态,。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瓦伦达心态的管理与开发,下列对策就要加强注意运用。
首先,学校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对班级的发展要循序前进,不要有一下就想出名、就想成功。世界上没有这样轻松的事等着你。因此,心不要太急,也不要无所谓,而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等强度的动机状态,这样,会发挥出最佳的实力出来,否则,就会“卡壳”。同时,也要把这种平常心传染给学生,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强培训。这样,无论是自己参加教学竞赛、公开教学,还是学生参加升学考试、学科竞赛,都可能会有好成绩。因为它能把你和学生的实力发挥出来,不至于遗憾后悔。
其次,学校教师一定要学会耐挫,提高耐挫力,以避免受挫所带来的后续心理干扰。这里特别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绝不能有“我是失败者”的概念,要有“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最终我是胜利者”等理念;二是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我是去成功的”、“我不成功谁还能成功。”等一类的心态,就能激发出无穷的行动力;三是要善于抛弃过去的失败阴影,不再留在心中;四是不理会与当前事无关的因素,专心一志于当前事;五是也不沉醉于以往成功、胜利的喜悦的后续心理之中,以避免分心。
第三,学校教师要抓好班级的常规工作,只有把班级的常规工作做好了,开拓创新的局面才有可能顺利到来。基础工作不抓好,即使上了钢索,也会左右摇摆,甚至摔下钢索。因此,学校教师要向瓦伦达学习,先学好走钢索的基本功。否则,要想在高空娴熟地走起钢索来,那真是天方夜谭。
跟我以前了解的瓦伦达效应所说重点不在一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