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供應鏈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供應鏈(Knowledge Supply Chain Mode1,KSCM)
目錄 |
知識供應鏈(Knowledge Supply Chain,KSC)是由美國的“下一代製造項目”(Next GenerationManufacturing Project,NGMP)提出的。知識供應鏈是指通過需求與供應關係將知識的供應、創新、傳播、使用等過程的相鄰知識結點聯繫起來的,把概念轉換為知識化產品,再到最終用戶的一個功能網鏈J.Rechard Hall& PierpaoloAndfiam從供應鏈的角度提出知識鏈的概念,認為知識鏈是一種管理供應鏈隱性知識的方法。知識鏈的管理過程其實就是核心能力的識別、培育和轉換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美國學者C·W ·Holsapple和M.Singh提出了一個系統的知識鏈模型(Knowledge Chain Mode1),該知識鏈是從組織內的知識和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的關係出發構建的,包括了知識鏈的主體部分和知識鏈的產出,知識鏈的主體部分包括了五種初級活動和四種高級活動。五種初級的知識活動:知識獲取、知識選擇、知識生成、知識內化和知識外化。四種高級的知識活動:領導、合作、控制和測量。知識鏈的產出就是知識。在兩者的基礎上通過提高競爭能力,組織敏捷性,商業名譽和創新來構建企業的競爭優勢¨ 。
知識供應鏈是指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導向,通過知識創新,將知識的供應者、知識的創新者、知識的使用者連接起來,以實現知識的經濟化、整體最優化以及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網路結構模式。這一概念強調以下幾點:
1.知識供應鏈的驅動力主要源自市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是需求拉動式供應鏈模式。
2.企業的經營活動,特別是知識型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再是以物流為中心,而是以知識流的活動為中心,圍繞知識創新活動而展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知識供應鏈是對傳統的實物供應鏈即物流管理的擴展與深化。
3.在知識供應鏈上必存在一個核心主體來管理鏈上的創新活動,核心主體的創新能力對整個知識供應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知識供應鏈的實質是知識創新,其管理目標是追求知識的經濟化與實現整體最優化和利潤最大化。
5.對不同企業而言,輸人的新知識在組織內部或直接被應用於生產經營中,提高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和組織管理水平;或經消化、吸收與組織儲備的知識存量高度集成和有機整合,又產生新的知識。創新能力越強的企業整合知識的能力越強。對知識鏈中的知識價值的貢獻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6.知識供應鏈呈網鏈結構模式。孤立的知識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組織均呈輻射狀與外部眾多組織發生基於知識流的密切聯繫,聯繫越廣,知識流動的水平越高,越有效。
基於以上對知識供應鏈的理解,建立知識供應鏈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知識在知識供應鏈模型上的流動主要包括知識積累、知識創新、知識轉移和經濟化三個階段。在知識的積累階段,知識供應鏈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業知識庫這個創新平臺。知識的來源有企業內部已有的知識與外部知識兩個方面。在知識的創新階段,主要完成知識形態的轉化,最終形成新的生產技術,這是知識供應鏈上最關鍵的環節,它直接決定著產品的價值結構即物化勞動的比例與知識成分的大小。在知識的轉移經濟化階段,生產製造出知識的載體——產品,經過分銷,最終流向用戶手中,在顧客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企業的知識創新得到了回報。
知識供應鏈與物料供應鏈不同,它是抽象的、動態的和複雜的。但是,知識的價值與物質資源一樣,在實現生產對時間、質量和成本效益的過程中是不斷增值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物料供應鏈的管理原則來管理知識供應鏈,促進技術創新的過程,使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知識供應鏈的管理原則如下:
1.技術創新過程是一個集成化的系統,只有將所有涉及這一過程的伙伴捆綁在一起,有效地發揮團隊的協作精神,才能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2.所有伙伴都應明確什麼知識內容才能滿足最終用戶需求,知識轉移的特征和形式,最終用戶是誰,他們何時需要使用這一知識;
3.信息流和通信流對所有伙伴是開放的,每一個伙伴都能夠瞭解使知識供應鏈實現最大增值的信息及其特征;
4.在每一個知識供應者和使用者之間建立信息反饋,使信息交換更為有效;
5.知識供應鏈中的每一個伙伴能夠感受到整個系統和他們自己都從中獲得巨大利益,認識到自己是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知識管理與知識供應鏈
1.知識管理與知識供應鏈的契合
知識供應鏈的管理過程其實質就是組織核心能力的識別、培育和轉換的過程,知識管理應用到知識供應鏈中就是對知識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使組織的知識在運動中不斷增值,進而為組織帶來持續不斷的競爭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與知識供應鏈的契合之處就在於二者的融合及它們所形成的共同之處:註重知識的共用與創新;目標都在於提高組織的競爭優勢;知識鏈是核心要素;從整體出發系統性地考慮問題,實現組織效益最大化。知識管理與知識供應鏈的契合模型如下圖:
知識獲取、知識存儲、知識傳遞與知識應用是知識管理在微觀層面的四個組織部分,在圖1中,知識供應鏈上的組織可以通過互動獲得鏈上其他成員擁有的知識,同時傳遞自己的知識,知識傳播就是組織在知識供應鏈中轉移和擴散自己的顯性和隱性知識的過程,這種傳播在知識供應鏈企業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最後,通過知識的應用達到知識創新的目的,並取得螺旋式上升的效果。知識維護和合理化貫穿於知識管理整個管理過程,它不僅是更新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它是知識供應鏈成員問知識水平的協調過程。包括成員間的知識存量、知識的吸收能力、知識的利用能力的協調。其目標是保證最終產品在各個環節上能在知識上得到保證,實現其功能的協調和優化。知識管理的實施與知識供應鏈的有效運轉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技術基礎也貫穿於這一過程的始終。
2.知識管理在知識供應鏈中的應用
從知識的層次面來講,知識供應鏈中的知識可以劃分為個體知識、團隊知識、企業知識、供應鏈知識四個層次 (如下圖)。其中,下層的知識在適當的條件下通過合適的方式可以轉變為上層的知識。供應鏈企業之間不能只停留在一般信息的共用,而是要實現最高層面,即供應鏈層面知識的共用。
從知識的轉化層面來講,知識供應鏈中的知識可以劃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如下圖)。顯性知識為客觀的理性知識、順序性知識與數字知識,是經過編碼化的、可以清楚辨認,保存於產品、程式、手冊等具體形態中,且可以透過正式形式及系統性語言傳遞的知識。顯性知識是不依附於員工個人而存在的企業結構的全部知識技能,包括組織結構、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營銷流程、商譽和發展戰略等知識資產。隱性知識通常無法直接辨認,難以透過文字、程式或圖形等形式向外傳遞,此類知識傳遞較為費時。
最早提出隱性知識這一概念是哈耶克(Hoyek.RA),他認為隱性知識是“特定時間、地點和環境下的知識”;日本學者野中和根野認為隱性知識是“一套很重要、但沒有組織起來的知識”,“是高度個性化、難以形式化或溝通、難以與他人共用的知識”。隱性知識既包括個人主觀的經驗、技能及個別情境特殊性知識,也包括隱含在機械設備、精密儀器內的核心技術知識。企業通過對其內部及知識供應鏈上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相互轉換促進知識的創新,並實現知識創新的螺旋式上升。在知識供應鏈中,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存在於同一共同體中,互為補充的不同知識,並通過相互轉化達到在供應鏈中共用知識的目的。
1.不確定性
供應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確定性,牛鞭效應就是這種不確定性的表現,企業一般通過設立倉庫,以庫存對抗不確定性。但是,與傳統的供應鏈相比,知識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不只是來自市場競爭,而是與知識供應鏈有關的知識風險。當掌握企業核心技術知識的人離開企業時,儘管企業用法律手段來保護知識產權,但是仍無法彌補或很難彌補,由此帶來整條知識供應鏈中斷的損失。組織的學習應具有連續性,重建知識供應鏈的核心環節比資本的擴張更困難。
2.動態複雜性
節點組織因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在不同時期調整發展戰略,從而其知識管理戰略也會發生相應改變,組織輸人與輸出的知識也隨之動態變化。另一方面。知識鏈中的知識的層次、水平本身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同時知識鏈往往由多個不同類型的組織構成,組織在作為知識的消費主體的同時又可能成為另一主體的知識供給者。而且,節點組織可以是這條知識鏈中的成員,同時又是另一條知識鏈中的成員,眾多的知識鏈形成網路交叉結構。隨著信息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節點企業間的空間跨度不斷增大,故知識鏈的結構模式較為複雜。
3.價值增值性
傳統供應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用系統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進人市場的成本,通過成本的最小化來獲取利潤最大化;而知識供應鏈管理不僅僅強調成本的 最小化,同時更重要的是創造新的價值,來降低產品中物化勞動比例,提高新增價值的份量,為顧客創造價值,真正做到物美價廉、物有所值,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節點組織中,輸人的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有機整合而產生出新的知識,應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得巨大收益,既實現資產的價值增值,又促進了知識的發展。因而,組織的成功不僅依棘於它從外部知識中獲取價值的能力,還依賴於它將新增知識與現有知識相整合進行知識創造的能力。並且隨著知識供應鏈的良性互動,這種基於知識的收益具有遞增性。
4.顧客是知識供應鏈的一部分
與傳統供應鏈即實物供應鏈並行的知識供應鏈將顧客納人其中,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知識創新的界面後移,企業的創新活動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中心,為顧客創造更多更好的價值,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而不是以企業為中心去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來擊敗競爭對手搶占市場。最好的產品不是企業為用戶設計,而是企業與用戶一起設計,讓顧客通過Internet等途徑對產品提出具體要求,參與企業的知識創新活動,成為創新小組的一員,真正實現“我的產品我設計”。
5.共事、學習性
知識鏈的形成是基於節點組織的知識需求而發生、發展的。企業的知識需求或是為了彌補知識差距,或是為了獲取互補性知識資源。總之,節點組織的知識需求是知識流擴散和轉移的動力源。知識鏈可以延展到企業各個部門和產品,使得企業內部和與合作伙伴之間能夠實現知識共用。知識鏈的共用可以使知識鏈的價值得到提升。同時,基於知識供應鏈的知識管理能使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使企業每一個成員不是從個體利益出發,而是從整個知識供應鏈的角度去理解和企業相關的知識,拓展知識空同,加強知識的交流與共用。促進知識的學習、積累、再生與共用,提高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
知識供應鏈的提出豐富了供應鏈理論的內涵,開拓了供應鏈理論研究的視角。成本管理是傳統供應鏈管理的關鍵環節,知識供應鏈理論在承認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的同時,強調知識的增值,使人們開始關註無形的知識與信息在企業經營管理與創新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知識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已進人關鍵性階段,知識供應鏈研究將有助於改變一部分“大而全”、“小而全”的國有企業構造模式,要求企業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資源,合作創新,生產那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有技術優勢與市場的產品,而不是一味追求完全生產,擁有整條知識供應鏈。當前,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人。大多數科研機構分漉與企業化,將有助於實現R&D能力企業內化。大大提高國有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知識供應鏈模型案例分析[1]
知識供應鏈模型案例一[2]
- 案例:高校知識供應鏈模型
(1)高校知識供應鏈特征。高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優勢和學術環境等優勢決定了它是生產新知識新理論的沃土和溫床。據國家統計局的科技年度數據表明,2004年高校基礎研究經費占全國基礎研究經費的比重為40.9%,基礎理論成果占43%。高等學校專利數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發明專利數的增長。2004年高等學校專利申請數中發明專利占74.5%,與上年基本持平;專利授權數中發明專利占63.3%,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論文篇數,其中在總的論文數量中,高等院校占69%,最反映知識創新的基礎學科領域,高等院校發表論文數占76.5%。這無疑說明,高校是知識創新的核心地帶,也是國家知識資源重要的基地。高校在國家知識創新工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時由於高等院校自身的特點,其內部知識供應鏈體系又有著自身的諸多特點。
高校知識供應鏈是指圍繞高校教學、科研等知識創新活動而產生的知識獲取、選擇、加工、共用以及輸出的鏈式結構,是高校知識創新的基礎活動。高校知識供應鏈不僅具有“不確定性、複雜性、動態性、價值增值性等一般知識供應鏈鏈特征”,還有其獨特的特征:
①學科交叉性。高校是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與實踐研究於一體的組織,這種多學科、綜合性使其知識供應鏈形成交叉頻繁的特點。
②較好的延續性。教學和科研要求教師和科研人員有著深厚的知識背景和開拓精神,因此知識供應鏈必須保持較好的延續性和拓展性。
③結果的不對稱性。在基礎科學領域,知識供應鏈產生的成果更多是向科研和教學的再迴圈,間接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應用科學領域,知識創新成果更多是向社會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④擴散性。由於高校人才教育的特性,知識供應鏈的成果以及其運行體制會隨著人才走向社會而形成“知識基因”的攜帶和擴散。
(2)高校知識供應鏈一般模型。我們根據高校知識供應鏈的特征以及相關知識服務的理念構建瞭如下圖所示的高校知識供應鏈,其中虛線框架標志著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重點領域。可以說這一模型內嵌了知識服務的涵義,也進一步說明知識服務與知識供應鏈是不可分割的關係。
高校知識供應鏈模型
首先,該模型是一個開放的螺旋上升的迴圈體系。在知識環境中,它從既成的知識產品出發,經過智力活動進而產生知識資源,再從知識資源到知識創新,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識產品,如此迴圈構築了知識的無窮進化。
其次,知識資源池是知識創新形成的知識彙總,它既包括抽象的科學理論,也包括形象的實物產品;既包括個人的隱性知識,也包括形成於文字的顯性知識。總之,它是一切知識創新的成果。
第三,區分外部知識資源與內部知識資源的標準是知識創造的成果所有人。外部知識資源是非高校內部科研人員智力活動的一切知識資源總和,其獲得主要以顯性知識為主。自主知識資源主要是指高校內部相關人員從事科研、教學等知識創造活動中的成果和產物,主要以隱性知識為主。最後,在特定技術條件和特定目標作用下,自主知識資源與外部知識資源可以相互轉化。
(3)高校知識供應鏈與圖書館。知識鏈管理強調各成員都專註於自身獨特的知識資源,通過成員之間的知識流動獲取或創造新知識,鞏固和發展其核心能力,實現“共贏(win-win)”。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是保證高校知識供應鏈有效運行的制度基礎和設備基礎。由傳統的信息服務正向知識服務過渡,它更加關註知識供應鏈運轉過程中的知識資源建設和知識組織、轉化等功能。圖書館是高校知識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環節,通過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成為知識供應鏈體系中的協調者和領導者角色。知識供應鏈理論為圖書館構建知識服務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知識服務不再僅僅是信息服務的延伸,而是知識經濟下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和水平的蛻變。
知識供應鏈模型案例二[3]
- 案例:基於“分散式異地知識協調中心”的知識供應鏈模型
- 建立知識供應鏈的步驟是
(1)企業進行市場調研並分析現有產品的生命周期後,認為有必要開發新的產品;
(2)企業向代理機構遞交項目申請,由政府與各科研機構組成的評定小組進行初步評審,如不符合要求(如產品的可設計性、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等)則拒絕;。
(3)代理機構向大學和科研機構發佈消息,公開招標;
(4)如有單位投標,則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選擇,以組成動態異地設計聯盟,併在代理機構立項;否則拒絕項目申請;
(5)由製造企業擔任盟主,協調知識供應鏈與製造網路、銷售網路、供應網路的通訊;由協調機構監控企業資金的註入與科研機構設計任務的完成進度;。
(6)設計完成,由企業驗收,合格則項目結束,動態聯盟解散,並把完成情況記入協調機構的資料庫;否則重新設計。
每次知識供應鏈的形成及運行都是並行、動態和複雜的過程,若直接由企業與科研機構通過Internet操作,勢必造成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低信任度、低敏捷性、衝突協調困難等。我們參考傳統供應鏈中銷售商的地位和作用,構造了“基於分散式異地知識協調中心的知識供應鏈”模型,如下圖所示。
其中“,分散式異地知識協調中心”起到了“翻譯”與“經濟法庭”的作用,保證了企業與科研機構間信息的流暢,同時對各方面衝突起協調、管理的作用,確保知識供應鏈能良好、持續地運轉。“基於分散式異地知識協調中心的知識供應鏈”的成功運作,要解決觀念上、技術上及管理上的三個問題,三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如下圖所示。
這種金字塔模型準確地反映了三者的關係:下一層是上一層建設的基礎,而上一層是下一層建設的目的。但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包括了諸多社會和人為因素,而技術的提高更多地靠利益驅動,所以在“知識供應鏈”建立初期,必須依靠政府的參與和支持,解決好管理上的問題,促進“知識供應鏈”的正常運轉,而市場的驅動也必然引起技術的進步,整個“知識供應鏈”會形成一種正反饋機制,使其進入良性迴圈。“知識供應鏈”處於建設初期,管理上的問題顯得更加緊迫和突出:這主要包括知識產權問題;法規、責任問題;一個企業對多個研究機構和一個研究機構對多個企業問題;而企業間又存在競爭等實際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已成為知識供應鏈實現的關鍵。
用“分散式異地知識協調中心”來解決現存的問題,此協調中心由國家和市場雙重機制來操縱,應屬於當前正在重建的國家創新系統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轉變政府職能。政府對知識創新的干預方式將從直接組織知識創新活動為主,轉向以巨集觀調控、創造條件和環境、提供服務為主。政府的參與是必須的,只有政府才能在整個系統中起裁判員的作用,公正地解決企業間的競爭衝突;但政府又應最大限度地調動市場自發調節的作用,給各企業以最大的靈活性,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2)重塑創新主體。企業是知識創新、技術開發和科研投入的主體,政府應大力推進企業的改革,推進技術創新工程的實施,建設企業創新系統,使企業成為知識供應鏈中研究開發、技術創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
(3)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當前國家科研院所的現行體制,不但要有基礎科研意識,同時也要有市場意識。主動轉型為事業型實體,不再以國家財政為主要資金來源,發揮自己的科研優勢,積极參与知識創新活動,成為知識創新的源泉。
(4)創造良好環境。創造良好環境是知識供應鏈正常運轉的基礎,包括完善法律體系,制定國家產業政策,加強技術類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尤其是對知識產權方面法律的制定可參考國外的成功經驗,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相關法律的制定應快速出台,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同時政府應加強知識供應鏈網路運行所需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不同企業、不同科研院所組建虛擬創新組織,合作開發新產品,快速占領市場提供硬體上的保障。
(5)加強橫向聯繫。知識供應鏈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促進與知識創新活動相關的各個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當前我國在不同行為主體的橫向聯繫中,首先應重視強化中央政府與創新活動直接相關的各主管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協調;其次,建立政府與企業的新型關係;最後,重視加強產學研之間的合作,促進各種要素的有機集成和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