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企業創新系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企業創新系統

  企業創新系統是指一個國家或區域內以面向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為目的通過一定的機制和制度模式等關聯方式.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中介服務機構.以及政府等各類主體要素構成的網路。這一系統的本質特征是系統結構和功能目標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企業創新系統的特征

  企業創新系統的特征主要有整體性、動態性、開放性、層次性等幾個方面。

  1.整體性。企業創新系統的創新和發展過程,是整體系統作用的結果。系統中某一項技術和制度的創新,不儀使創新者本身受益,還可以通過企業內部或企業之問的模仿或學習等方式在系統中迅速擴散,促進技術和制度的創新發腮。

  2.開放性、企業創新系統是由企業內外部各個行為主體的相互作用、相互協作而構建的。同時,各個行為主體還會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不斷擴大外部的創新網路,並通過勞動力、技術和資金生產要素的流動和交換,獲得遠肼j離的識和補性的資源、資產,並不斷開拓新的市場。從某種程度t-說,企業的創新,越來越依賴於企業與外部交流。

  3層次性特,所謂層次性指的是由企業創新個體構成的結構關係.創新個體及其相曩關係對整個創新系統起著肇礎性的作用。如電腦技術的創新是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出現的前提。另一方面,整個創新系統也只能以創新個體及其相互關係為存在基礎,蚪對其具有支配涮節作用。

  4.動態悱特征,由於企業發展的外部技術或市場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的特點,企業創新系統必須適時變化,不斷地維護和更新系統的聯接,從而可以保持系統的活力及其外部適應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創新系統內部各要素及其相互關係也在不斷變化。

企業創新系統的目標

  企業創新系統的發展方向和功能發揮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相一致。具體來說要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創新系統的目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用知識和制度創新促進經濟體制創新.產業結構創新,市場結構創新用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技術創新促進經濟質量的提高。其中經濟結構包括經濟體制結構、體現地域特點和平衡發展的佈局結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的市場結構和產業結構等;經濟質量的改善包括註重經濟效益,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資源能源減少廢棄物排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施清潔生產等。

  2.創造保護生命支持系統的技術知識開展以維護生態安全為使命的技術活動,包括開展以保護生物多樣性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以可持續方式使用資源的R&D活動等。

  3.創造包括關於自然的、社會的和思維的知識,使人們認清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樹立公平意識.引導人們確立科學的消費意識.建立適度的消費模式。運用技術的力量來改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增強抵禦各種災害的能力等。

  4.各個層次的創新系統應以保持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的諧調發展為己任,以支撐全球、國家(區域)、城市,以及各類社會組織的持續發展,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

企業創新系統的具體內容

  (一)促進知識創新

  知識創新是指具有創新能力的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運用智力和先進知識進行科學研究,進而獲取可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在知識領域獲得首次革命性突破的基礎科學知識和技術科學知識的全過程。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展,探索新規則,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知識創新主要是科學技術知識的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源泉,它不僅伴生於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還發生在一切科學研究活動中,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而且與國家的興旺發達密切相關。

  (二)大搞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主要包括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新材料與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與運用,以及針對上述各方面的細小的更新與改造。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命的源泉,一次新的技術的創新將同步予企業一次新的生命,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是企業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通過技術創新能改善企業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

  (三)尋求市場創新

  市場創新指在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指導下,通過改變原有的經營要素或新的市場要素的引入以求開拓市場、占領新的市場,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它主要是指創新市場,而非分享市場,著眼於開拓新領域,創造新需求。市場創新是企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企業的各種創新,都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最後的落腳點,企業創新的效果也必須由市場來檢驗。

  (四)狠抓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是指採用新原理,新技術,新材料等對未曾有過的產品進行研究開發和製造生產或對原有產品在材質、結構、技術、工藝等某一方面或某些功能的明顯改進,是一個以從新產品構想出發到市場成功實現為基本特征的經濟活動的過程。產品創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是企業鞏固自己市場領先地位的必然選擇。產品創新不是消極的滿足市場的需要,而是主動出擊,創造新產品,滿足顧客的新的需求,開拓、創造新的市場。

  (五)突破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社會規範體系的選擇、創造、新建和優化的通稱。包括制度的調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進一步講指為建立新的要互組合方式或新的產權制度,即創建在生產激勵方式,產權組合,資源利用效率從根本上實現其經濟福利改善目標。它的原動力在於:作為國家和社會主體的個人,社團和政府都企圖在這一過程中減少實際成本和摩擦成本,從巨集觀上謀取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最大收益,從微觀上對不同主體的行動空間及其權利、義務和具體的責任進行界定,有效地約束主體行為,緩解社會利益衝突,制度創新的實質就是生產關係的變革,要求不斷完善適應現代化生產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生產關係條件,或者說制度創新就是要創造一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發展環境。

  (六)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是創造一種新的有效的方法來整合企業內外資源,以實現既定管理目標的活動,企業的管理者不斷根據市場和社會變化,利用新思維、新技術、瓣方法、新機制,創造一種新的更有效的資源組合範式。以適應和創造市場,促進企業管理系統綜合效益的不斷提高,達到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獲得儘可能多的綜合效益的目的具有動態反饋機制的全過程管理。

  (七)組織創新

  組織創新是指創建適應環境變化與生產力發展的新組織形式的活動,它意味著資源組合方式的改變。主要表現為企業功能的完善,即引入許多新的組織因素,進行一些內部結構的調整,以形成較為完整的企業功能,使各種社會組織之間的橫向聯合,使企業內部結構的不斷優化。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通過適時地組織創新,使企業組織結構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八)戰略創新

  戰略創新是一種“靈魂”的創新。戰略創新是關註現實導未來的,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整體懷、長期性、基礎性的安排和謀劃。成功的企業決策者,必須以全新的理念、全新視角、全新的方法、全球化的眼光和戰略家的勇氣來抓戰略,來加快“靈魂”的創新。戰略創新的核心問題是重新確定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確定的經營目標會決定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顧客、競爭對手、競爭實力,也會決定企業對關鍵懷成功因素的看法,並最終決定企業的競爭策略,成功的戰略創新者會採用與所有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競爭策略和經營目標。戰略創新是企業領先他人的基本條件,當今世界經濟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網際網路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觀念,企業家若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沒有創新的理念,就沒有市場立足之地。

企業創新系統中主體的關係

  在企業創新系統中為完成系統目標.每個主體都在其確定的位置,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用比較簡單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企業是系統的動力源,是其它主體行動的動力源泉大學和科研機構是系統的知識庫.為其他主體的行為選擇提供理論指導和依據中介組織是系統中建立其他主體間相互聯繫的橋梁或傳聲筒;政府則是系統的調控器.引導其他主體的行為方向。各個主體通過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完成系統整體目標。

  任何一個創新系統都是由系統要素和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所構成的。在一個動態的創新系統中,系統要素也是不斷變化的,舊有的機構關閉或退出.新的機構組織不斷建立。企業創新系統包含三個主要的主體:大學、企業和政府。企業創新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與主體是科研機構,但在美國科研機構在創新系統中的作用顯得不是十分重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大學作為研究機構的作用則不像發達國家那樣突出。因此我們可以將中國的科研院所納入到大學或者企業中進行討論。如在本模型下,中科院科研院所可以歸人大學的範疇,而另外一些轉製為企業的科研院所則歸入企業範疇討論。

  在傳統的創新理論中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而創新過程的主導則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完成,大學僅僅提供教育的功能。而在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知識成為創新活動中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作為知識的創造和擴散機構.在企業創新系統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政府應為企業創新系統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創造良好的環境,企業應與大學加強聯繫進行廣泛的合作。同時.應該充分發揮創新中介機構的作用,更好地推動可持續創新活動的開展。

  企業創新系統的運行及其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我們應從微觀創新機制入手,著重分析創新的動力.進而研究創新的擴散機理.目的是希望通過人為的干預和調控,提高企業創新系統的整體效率。從一個企業的技術創新入手進行研究我們發現,企業創新的根本動力是節省勞動,追求利潤。創新的方向是如何更經濟地利用那些價格變得相對昂貴的生產要素。一項獲利發明產生後會引起一個衝擊.在利潤上升的同時會引起某種要素的稀缺,進而引致為節省那種稀缺要素而進行的發明,從而形成了源源不斷的創新。當我們進一步研究整個創新系統時會發現,其創新的誘導機制不僅僅是要素的稀缺.還有技術發展的不平衡、生產環節和資源供給的不確定性。總之,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其創新的產生均源於某種不協調。

  企業創新系統中的各種創新也是來自於創新體系內部的不協調,主要是技術、知識、制度、服務等因素髮展的不協調。隨著一種或幾種因素創新的嚴重滯後.系統內部的不協調會愈演愈烈,對其他因素的創新產生強大的阻礙作用,形成瓶頸效應。反之,其他因素的作用力也加速了該瓶頸因素的更新.使其成為一定時期企業創新系統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一旦這種更新完成,企業創新系統會處於暫時的協調運行狀態,這種狀態最有利於創新成果的產生和經濟的發展。同時創新系統內部又會開始孕育新的不協調。企業創新系統就是在這種“不協調——協調一一不協調”的過程中螺旋式上升和發展的。

企業創新系統的動力機制

  創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交織著多種動力,創新行為的產生是是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外部動力的作用為創新提供適當的環境而由於內生動力的存在,促使企業創新系統內部各要素主動地積累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產生創新行為.否則我們就難以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獲得經濟的發展。其中內部動力包括企業利潤、創新瓶頸、政府推動等因素.外部動力包括市場需求、競爭、國家創新引導等因素。創新的整個過程都是在這些力的合力作用下進行的而且各種因素動力在不同的創新過程中表現出的動力大小也有所不同。

  從技術推動的角度來看在技術的多種發展方向中並不是所有的技術方向上都產生推力而是只有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方向成為技術創新並且,即使在發展成為創新的技術方向中,技術推力的作用大小也有著大小的差異。而對於市場需求的拉力大小不同的最突出的表現在於技術發明在一國產生,卻在別的國家實現商業化。環境影響力的差異則表現為在相同的創新環境中有的企業進行了創新有的卻沒有。

  所以.我們認為在創新過程中.企業是技術推力、市場拉力以及其它創新環境影響力的”集中受力點”。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則通過企業家的認知和運作,將上述各種動力轉化為現實的推動技術創新的動力。這些動力通過企業家的能動性、創造性而作用於創新過程。由於企業家的眼光、膽識、魄力、經歷、性格和能力的不同,以及對企業發展目標、最大利潤的期望值等諸多因素的認識的不同,造成企業家對選擇的技術方向、所預期的市場利用以及所處的環境的評價不同從而使上述諸力的推動作用呈現出大小不同的差異。企業作為上述動力的“著力點”和“轉化器”,直接推動了創新的進行,併在創新的各個環節起主導和控製作用。因此,在企業創新系統中,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居於最重要的主體地位。

  作用於創新的另一重要的力量是環境的影響力。由於創新活動和環境的協調程度不同,環境的影響力也有著正負、大小的差異。但這種影響是客觀的,不以企業家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雖然創新主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和影響創新的環境,但技術創新活動在更大程度上卻表現為對環境的適應。環境影響作用於技術創新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創新活動受到環境影響的剛性約束。綜上所述.我們將企業創新系統的動力機制概括為:產生於特定方向上的技術的推動力,源於巨大市場利益的拉引力以及來自環境的影響力,通過企業主體的轉換作用,成為作用於企業創新系統的動力源泉環境的影響力制約著創新活動的進行;在諸種動力源的作用下,產生了創新活動創新活動反作用於技術、市場、環境,激發新的創新需求新一輪創新推動企業在更高層次上發展:創新活動因此呈螺旋上升地不斷進行。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創新系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