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化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场化效应。
一个个体本来并不具有某些个性特征,但一旦进入这一群体后就会被这一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不具有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这种现象犹如物理中的磁场,铁本身不具有磁性,被磁石磁化后铁也具有了较强的磁性了。这种场化效应,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例如赌博现象,有些人对赌博并不感兴趣,但由于许多人都在赌,从而不知不觉中自己也被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交通堵塞,有些人等不耐烦,开始滋事生非,有些人本身胆小怕事,有些本身具有自律道德,但在这种心理场的影响下也参与滋事,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场化效应呢?理论界对此研究颇多,主要有下述观点:
一是集体意向说,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他们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代表人是法国心理学家勒温。
二是精神感应说。它认为群体中的人,因集中注意于一个对象,所以情绪高昂,行动越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处,而且认为群体的要求也总是对的。
三是模仿说。它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代表人是社会学家布鲁迈。他曾研究过社会传染并指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
四是循环反应说。它认为主要是一个循环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在其他人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另外人的情绪。这种传染不仅在情绪上,而且在行为中也会传染,例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其他的观众也会扔东西喝倒彩,形成一阵暴雨似的骚乱。
五是责任扩散说。它认为在群体中行动,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许多胆小、怕事、保守的人在这种群体中也会被群体行为所影响而做了本身平时一个人不会做的事。可见,这种群体心理均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
六是从众说。它认为,在群体中存在着一种压力,不按群体规范行事,就有可能被群体冷落、责难、孤立、开除等可能,从而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行为。
从上可见,产生场化效应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把上述理论归纳一下,可得出如下方面的产生原因。
一是群体中人的模仿心理。
二是群体中人的行为暗示。
三是群体中人的行为传染
四是群体中人的心理感应。
五是群体中人的心理循环反应。
六是群体中人的责任意识下降。
七是群体中人的从众行为增强。
八是群体中人的认同作用。
九是群体中人的法不责众观念影响。
十是群体中人的统一意向(或幻觉或错觉)。
这种场化效应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例如歌星与歌迷的互动,使整个现场更加激情万分,心理共鸣达到极点,给歌迷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如果歌星假唱被歌迷发现,也可能产生骚动,引起不必要的冲撞,甚至斗殴事件发生。因此,在学校导学育人中,我们学校教师也要引以为戒。下列方面的对策应加以运用。
首先,学校教师要积极参加并创设社会活动情境,促进场化效应积极作用的发挥。社会互动情境颇多,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一是教师积极与专家学者互动。教师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管理专家来校讲学并相互探讨问题。二是教师要积极参加课题性互动。教师自己要设立课题,以课题的形式与学生或其他教师一起展开探讨研究,实现互动。三是教师可以在校内结对拜师。新老教师拜师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动,整体前进。四是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基本功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优质课比赛等都能起到场化效应。五是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内参观、国际交流。与国内、国际上的著名教师建立互动互助关系,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六是教师要积极参与家庭沟通、社区联动。把学校导学育人活动构建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模式,拓展教师的互动空间。
其次,学校教师要禁止一些易于引发消极场化效应的因素,如下方面就要加以严禁:一是聚众酗酒。为了谁的生日、为了庆贺学习进步等大家聚在一起庆贺一下是可以的,能起激励与感情笼络作用,但是,不能过度,特别是有酗酒的学生在场时,事先就要约法三章,其他学生也不能起哄,否则,很可能起到消极的场化效应作用。二是班集体中有不良情绪时。学校教师应主动劝其班级同学散伙,以免造成不良情绪的“社会传染”,造成群哄。特别是我们学校教师此时要压住火,不能作“导火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对少数人有意煽动闹群架的要给予严厉警告,并耐心加以引导,特别对那些非正式群体的头头要加以诱导,为正式群体即班集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