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老鹰效应:发光要趁早,至少要让别人以为你行!
目录 |
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适者生存”的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
老鹰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社会要进步就免不了要有激烈的竞争,而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领导者就要在下属的使用上不仅不能太“公平”,而且在管理上还要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当然,这种淘汰机制不是要下属下岗或失业)。只有让高素质的下属成为企业工作的主角,企业下属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才能够不断攀登新的台阶。否则,企业就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到自然淘汰。
案例一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可以说,主人成功了,他的方法达到了所要的效果。但是,他的这种孤注一掷的方法,又有多少人敢于尝试呢?不成功,便成仁,假如这只鹰没有悟到自己的能力,没有扑打翅膀,主人失去的何止是这只鹰的生命,更是自己一直以来迫切要实现的愿望。主人的这种做法,可能在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也正是这种方法,使主人走上了成功。
案例二
“80后”青年基础教育经历中的问题,从学校和教师的方面看,主要是:学校的公益活动重捐款捐物而轻志愿服务,对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更显不足;教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处理方式不当甚至错误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学生日后的自信心和身心素质烙下阴影;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对新生适应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明显欠缺。
调查发现,“80后”职场青年与用人单位对基础教育的反思差异较大,前者认为中小学阶段最需要培养的是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而后者却认为是团结意识和道德观念。无论如何,“80后”在职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惑都亟待重视,“只有关注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并努力弥补这种缺陷,才能够办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