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2个条目

能源金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能源金融(Energy Finance)

目錄

什麼是能源金融

  能源金融是通過能源資源金融資源整合,實現能源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不斷優化聚合,從而促進能源產業金融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動

能源金融分析框架[1]

  能源金融是相互聯繫的兩大問題,可以說能源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問題,二者存在很大的互動。從關聯性上看,能源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將極大地刺激經濟的發展,能源產業也成為了金融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金融業的支持,又反過來促進了能源產業的發展。綜上所述,研究能源金融問題即是要明確兩大產業的關聯機理,最終使得兩大產業內各自獨立的經濟組織因同類資源共用或異類資源互補(主要是後者)促進產業內、外部直接或間接的資源配置效率改進,推動產業共同發展。基於此,本文認為,“能源金融”的系統性研究應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金融支持能源以及能源產業作為金融產業利潤來源而構成的機制中,金融信息通過能源產業向實體經濟的傳導,以及能源產業信息對金融產業的影響機理;二是基於兩大產業的正向關聯性研究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徑;三是基於兩大產業的負向關聯性,研究能源金融安全,包括能源金融的產業風險傳染性及風險的預警和控制體系;四是研究促進兩大產業共生金融生態和能源戰略以及其它能源金融政策((見圖1)。

Image:能源金融.jpg

  (一)能源產業與金融產業的關聯機理

  理論上講,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存在相互作用的兩條通路,這兩條通路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產生兩種結果,這兩種結果成為能源產業發展目標和所要控制的重點問題。

  1.在合適的經濟環境和條件下,能源和金融產業相互促進。金融支持能源發展,同時獲取利潤,併在這個過程中有效防範風險,這也是能源金融發展的目標。在這個互動發展的過程中,能源產業發展促進了金融業的創新與合作,也產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這種需求又使金融業面臨對能源產業發展支持力度、金融服務方式、金融產品乃至整個金融市場面向能源產業創新等諸多問題,並最終促進兩大產業的協調發展。

  2.在不穩定、不完善的經濟環境和條件下,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的潛在風險可能會通過產業關聯機製造成風險傳染。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問的信息傳遞涉及到能源金融安全問題。吳軍(2008)t 27j指出,金融危機是金融方面的危機,能源危機是由金融層面傳播到實體方面的一個傳導體,金融的安全性直接影響到能源安全。從實際情況看,20世紀7O年代石油價格上漲引發全球通貨膨脹,導致全球都陷入了因經濟衰退而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高居不下的油價以及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形成的低迷滯漲的格局。這是能源危機向金融危機層面的傳遞。反過來,金融危機又會波及到能源產業,導致能源危機。一個很具體的例子就是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並導致石油價格動蕩。這也是金融危機通過能源向實體經濟傳導的體現。兩者問的作用路徑(以石油為例)主要有:(1)能源危機一原油價格等上漲一運輸、化工等關聯產品價格上漲一價格總體上漲一通貨膨脹一價格危機;(2)金融危機一股市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下降一國際投機資金涌入一油價上漲(短期)一政府調控一投機基金撤離一油價下跌一能源產業不穩定性;(3)金融危機一能源交易的計價貨幣波動一能源價格波動一能源危機。

  在這樣的作用路徑中,當能源危機產生導致金融危機時,必然引發金融體制的改革;當金融危機引發能源危機時,必將引發能源產業的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新能源產業在危機中借勢而起。改革的結果將是良好金融生態的形成和能源政策支持,從而最終促進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的協調發展。

  (二)金融支持能源產業的路徑

  1.多路徑支持的源動力。

  能源戰略的實施需要以強大的資本支持為後盾。中國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2004年11月27日在“中國能源投資論壇”上曾指出,到2020年中國能源工業投資將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加上從國外購買能源方面的投資,總投資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而國際能源署的觀點則認為2001~2030年中國能源部門的投資需要2.3萬億美元。總體來說,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包括能源投資、能源企業創新、能源產業升級等都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目前,國內能源工業融資主要依賴於銀行貸款,這體現了信貸資金對能源產業發展提供的巨大支持,但也反映出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國家大力發展能源產業,進行能源開發建設的背景下,單純的銀行融資和財政支持已經很難滿足能源產業發展對資本的需求。從中國的現狀來看,能源企業上市融資的還較少,發行債券的融資占比小,其它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未被很好利用。同時,金融機構提供的能源金融產品單一,主要局限於中長期能源信貸業務,而在能源期貨服務、能源產品票據貼現、能源企業和能源產品相關資金結算、能源企業利率及匯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金融產品創新明顯不足,很難很好地滿足能源產業迅速發展的多元化的融資要求,從而也制約著金融機構盈利空間的拓展。另一方面,能源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要求融資規模大,融資渠道廣,融資機制靈活。因此,必須加快非貸款融資渠道的建設,創新金融支持能源產業發展的路徑。

  2.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徑選擇。

  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徑可以從兩個層面分析。第一層面強調“金融參與性”,即金融資本如何直接進入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強調兩個產業關聯行為本身;而第二層面強調兩個產業關聯的“介質”,即能源金融產品。

  (1)金融參與性層面。一是體現能源產業的主動性,包括能源企業上市、能源企業發行債券、吸引海外投資三個方面。① 能源企業上市,以股權換資金。能源企業屬於資本密集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能夠提高企業再擴張的能力,同時通過資本市場的監督和規範也可以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提高盈利水平,最終促進產業發展;②能源企業發行債券。能源企業大都為壟斷行業,企業規模大,盈利能力較強,因此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進行短期融資。發行企業短期融資債券程式較為簡單,比通過銀行信貸成本要低;③ 能源企業吸引海外投資。主要來自國外大型的能源企業(國內外能源企業合作,以“市場換資金”)和國際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如通過世界銀行等開發性國際金融組織貸款)。

  二是體現金融產業的“間接主動性”。這裡的“間接主動性”主要是指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支持能源產業,包括:① 引導創投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投資。創投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投資也是能源企業融資的有效路徑。一般而言,國家會給創投行業許多優惠政策,創投資金進入能源領域,投資者和能源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政策。創投資本和產業資本不同,它所經營的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而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從產品、營銷組織管理等方面綜合考察。創投資本一般關註於企業的創業階段,很少停留在一個相對成熟的企業中。因此,從能源產業發展的角度講,可以引導創投資本進入新能源開發過程。這樣一方面能在新能源企業發展過程中獲得企業經營的壟斷利潤;另一方面還能獲得企業快速增長的資本增值;② 開放民企投資能源。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開發、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銀行信貸等融資渠道受限的條件下可以考慮引入民間資本。民問資本具有活躍和自由的特點,不易受到政治等其它因素的干擾。可以通過與政府合作、購買股票或其它資本運作方式參與到能源開發和技術開發領域;③ 建立政策性的能源金融機構。能源金融的核心在於在滿足能源信貸資金的同時有效解決能源金融安全問題。從信貸資金看,目前國家有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但沒有與能源相關的銀行,這已成為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基於此,建立能源金融機構是必要的。一方面能源類金融機構為能源企業服務,將資金用於企業內的新能源開發和自主創新,同時也可以根據各地區能源產業發展的差異,制定有區別的信貸政策,避免商業銀行信貸支持能源產業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具有政策性銀行性質;另一方面,能源產業建設期較長,與其相關的環境治理迴圈經濟等貸款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除了建立能源銀行以外,與之相匹配的能源企業擔保公司也應成立,併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市場化運作,故能源金融機構又具有商業性質。根據中國實際,在政府指導下,有實力的金融家和企業家應聯手申辦能源銀行,由財政和企業共同註資,吸取存款,集中財力,主要用於能源開發、能源企業創新等。

  (2)介質層面。“介質層面”主要是指能源金融產品創新。這是能源金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金融創新產品在能源行業運用推廣,能使能源產業發展與金融業務拓展形成密切的互動關係。如果將能源金融按照能源實體金融和能源虛擬金融進行分類,能源金融產品創新應屬於能源虛擬金融層面。傳統意義上所指的石油期貨以及目前所探討的煤炭期貨等,都屬於該層面。ltl~'b,又如開發多種類的貸款業務品種以及為能源企業提供財務顧問、發債承銷擔保項目融資方案設計等中問業務等。目前來看,能源投資基金應屬能源創新產品範疇。許多學者認為,設立能源基金可以滿足提高中國能源產業集中度的資金需求,也將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能源基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在未來的能源產業發展中,中國將有大量的能源企業面臨重組和佈局調整。而在目前銀行間接融資不暢、股票市場低迷、直接融資受限的情況下,能源基金設立更具有迫切性。能源基金不僅可以解決能源企業的資金缺口;同時也可以作為戰略投資者成為企業的股東,在幫助企業建立現代化的治理結構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在民間,這種產業投資基金的探索已經開始;但由於中國尚沒有產業投資基金的法律,也缺乏體制性的融資渠道和投資者退出渠道,因此無法發揮主導作用。

能源金融風險及控制[1]

  1.能源金融的風險來源。

  按照風險產生的原因,本文將能源金融風險分為環境風險、技術風險、行為風險和介入風險四方面。這些風險會通過能源與金融的關聯機制,在資金、實物、信息等層面在兩大系統之間形成風險傳染 。這種跨系統的風險傳染機制也是能源金融風險的重要特征之一。

  (1)環境風險。

  能源產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與經濟周期的相關性很大,因為其生產的產品供求周期性變化較大。如果出現經濟周期性轉變或其它因素干擾,比如整體經濟運行出現周期性調整或相關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就必然會影響到金融體系的穩定,已投入到能源產業的信貸資金的安全性也就難以得到保障。此外,在能源總體緊缺的背景下,信貸資金大量進入能源產業可以提升銀行的盈利空問。但當能源供給緊張局面得到有效緩解時,如果銀行資金仍繼續進入能源領域,金融風險即被加大。

  (2)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包括兩個層面。其一為貨幣風險,即能源產品究竟以什麼貨幣計價。以石油美元為例,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歐佩克達成協議,將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結算貨幣,使得美元的動向和石油市場緊密聯繫。從實踐來看,雖然油價的波動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美聯儲的行為卻成了決定油價走勢的總閘。在當前國際風險大的環境下,由於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各國股市、大宗商品價格全線滑落,而美元指數在近期與原油價格負相關,這是大多數國際大宗商品用美元計價的結果,從能源價格的角度講,計價特性導致了其價格的下跌。可見單一的計價方式,必然導致風險的產生。因此,要尋求多元化的計價貨幣。其二為能源金融產品風險。上文提到,能源金融研究的一個重要層面即是金融支持能源的路徑,其中能源金融產品創新是重要的一個方面。能源金融產品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一種,衍生金融工具的運用必然伴隨著風險。

  (3)行為風險。

  由於體制等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可能在短期收益效應的誘導下,放貸給高污染與浪費的能源行業,或者是資源型企業的基本建設項目和一次性資源開發。這不僅無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也伴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此外,從能源信貸投放結構看,能源金融一方面強調要建立兩者的互動關係;但另一方面,如果信貸資源向能源產業過度傾斜,由此形成銀行資金與能源產業問的深度依賴關係,那麼一旦資金鏈條中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不僅會危及到兩大產業,甚至可能累計整個巨集觀經濟的平穩與均衡。而對於能源企業來說,輕易獲得的信貸資金容易助推粗放式能源開發,對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同時也不利於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巨集觀調控的有效實施。

  (4)介入風險。

  這裡的介入風險主要指金融支持新能源的開發與能源產業創新層面,帶有“金融投資”性質。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而目前中國能源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是關鍵所在。具體表現在研究開嚴重不足,資金來源渠道不暢;有限的研究開發經費利用效率不高;“資金投入—— 自主創新—— 資金增值—— 再投入”的迴圈提升模式有待完善;自主創新的巨集觀金融保障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等。能源企業強調金融創新,金融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創新的前期投入比較大,持續性比較長,其效應很難在短期內發揮。在投入—— 產出這個時間過程當中,銀行信貸成本相對較大,時間長,風險大,安全性不高。

  2.風險監控機制。

  由於能源和金融關聯機制的存在,風險會在兩大產業之間傳染,並有可能導致危機的蔓延。為保障能源金融安全,需要建立起風險的監控機制。在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形成的共生系統中,廣義上來講,風險的監控機制即是要有效監測和控制能源風險和金融風險的傳遞路徑。根據風險的來源,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1)巨集觀經濟基本面信息監控模塊。

  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的發展與巨集觀經濟基本面有密切的關聯,尤其是能源產業受巨集觀經濟的影響更大。當巨集觀經濟出現波谷,就會引發行業風險,行業風險表現為周期性風險。因此,要密切關註巨集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化,金融機構與能源企業之問的貸、還款機制也要根據巨集觀經濟體現動態性,主要解決能源產業周期與能源信貸投放結構的匹配性問題。

  (2)能源工業景氣及市場信息監測模

  塊。除了巨集觀經濟基本面,還要對能源工業景氣進行有效監測。能源價格與資金利率一樣存在尖峰風險,且比資金價格的波動更為複雜。當市場上出現供給短缺,其價格就會急劇上漲,形成能源價格的尖峰風險。因此,要對能源生產、供給、運輸及關聯性產業景氣狀況進行跟蹤和監測,從而防止由於能源價格風險而引發金融風險

  (3)行為監督和政策誘導模塊。

  “行為監督”包含對金融機構行為的監督和對能源企業行為的監督兩個層面。前者主要是針對資金錯配等問題,關鍵在於解決選擇怎樣的政策誘導資金流向有助於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提高行業長期收益的領域以及能源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和能源資源加工項目。在這個過程中,要重點解決信貸政策、產業政策、能源財稅政策等的對接問題以及監督機制的構建問題,需要合理有效的政策配套和支持,著力點在於採取金融調控措施遏制信貸資金投向資源浪費型和環境污染型的低水平開發項目,加大對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項目的支持,促進能源產業由粗放式向集約式增長的轉化。這個層面的政策配套與支持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信貸政策上。

  此外,要運行金融杠桿,合理配置金融資源,促進能源產業由以依賴耗竭性資源為主的直線型發展模式逐步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為主導,剋制和節約利用耗竭性資源為補充的多元化環狀型發展模式轉化,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後者即監督能源企業對所獲資金的合理運用程度。這其中最主要的是指能源項目風險監督和控制,包括銀行通過積極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合作,向其提供技術援助貸款、跟蹤瞭解行業政策等對項目政策進行的風險控制和引入行業專家參與項目評審機制進行的項目技術風險控制以及項目資金風險控制和項目財務風險控制

能源金融政策[1]

  促進能源產業和金融產業的協調發展需要良好的能源金融政策支撐,這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金融政策及生態。該層面強調金融產業的主動性。金融支持能源產業發展是能源金融體系的重要內容,實踐中需要相關金融政策的配套。如“介質層面”的能源金融產品設計與實施、政策性能源金融機構的運行等,均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這些金融政策與一般意義上的金融政策的區別在於其具有明顯的能源產業指向性。因此,相關金融機構及具有能源產業指向性的金融政策,構成了“能源金融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金融政策研究的重點。二是能源政策及戰略。該層面強調能源產業的主動性。能源金融體系中金融政策的實施目的是為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服務,併在這個過程中使金融產業取得收益。

  因此能源產業的發展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能源金融體系中金融政策的方向。例如,假定能源產業戰略核心定位為能源企業技術升級以及新能源開發層面,則能源金融體系中的金融政策設計更多地偏向於為能源企業技術升級服務和為新能源的開發提供資金、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內容。而另一方面,能源戰略需要通過一系列能源政策來落實。這其中就包含能源金融體系中的能源政策,這些能源政策與一般意義上的能源政策的區別在於,其具有明顯的金融依賴性,同時引導金融政策的方向。基於此,能源企業與具有金融依賴性和引導性的能源政策群,構成了“能源金融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金融政策研究的重要構成。三是其它相關政策。該層面強調政府的參與協調性。主要表現在:(1)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的協調配合。從實踐來看,國家通過貨幣、財政政策等應對能源價格變動對經濟的衝擊即體現了該層面;同時也反映出能源與金融的產業關聯性以及相關能源財稅政策在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與能源金融風險控制有關的信貸政策、產業政策、能源財稅政策;(3)金融支持能源產業路徑中的“金融參與性”層面所涉及到的創投資本的優惠政策、與政府合作投資政策等。

建立能源金融機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當前,我國能源金融發展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利用金融杠桿加強對能源產業的調控和合理配置。從我國實際情況看,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於銀行信貸,能源產業對信貸資金的依賴性很強,同時,能源工業企業對金融機構的利息貢獻大。但總體來看,能源金融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第一、能源產業對金融需求旺盛,資金缺口大;第二、能源巨集觀經濟運行中,還存在投資規模過大,部分信貸資金流向低水平重覆建設領域,產業政策與信貸政策不協調等問題;第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投放的信貸政策制定權和管理權都集中在總行,制定的行業客戶分類標準等信貸政策也是全國統一的標準,沒有考慮各地區具體情況;第四、金融機構貸款的行業集中度過高,能源金融安全問題突出。

  由此可見,能源金融的核心在於在滿足能源信貸資金的同時有效解決能源金融安全問題。從信貸資金看,目前國家有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但沒有與能源相關的銀行,這已成為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基於此,建立能源金融機構是必要的。一方面能源類金融機構為能源企業服務,用於企業內的新能源和自主創新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根據各地區能源產業發展的差異,制定有區別的信貸政策,避免了商業銀行信貸支持能源產業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具有政策性銀行性質。另一方面能源產業建設期較長、與其相關的環境治理、迴圈經濟等貸款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除了建立起能源銀行以外,與之相匹配的能源企業擔保公司也應成立,併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市場化運作,因此能源金融機構又具有商業性質。根據我國實際,在政府指導下,有實力的金融家和企業家應聯手申辦能源銀行,由財政和企業共同註資,吸取存儲,集中財力,主要用於能源開發、能源企業創新等。

全球能源金融發展態勢[3]

  放眼全球,世界能源工業蓬勃發展,能源市場急劇擴張,能源資源的政治經濟地位進一步加強,能源金融一體化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普遍現象。

  1.金融支持能源工業的發展

  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能源的開發建設需要巨額資金,而且能源的勘探與技術研發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因而,能源行業對融資的要求是規模大、渠道廣、機制活。能源工業的傳統融資來源主要是銀行信貸和政府扶持。20世紀30年代,美國西南部石油業興起的項目融資(project finance)作為管理風險、分配風險的新型融資方式促進了能源工業的發展口 。隨著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金融業務的豐富和金融手段的創新,諸如股票市場公開上市發行債券、吸收國際戰略投資與風險投資等方式越來越成為能源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同時,能源工業的發展態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股市行情、利率和匯率水平。

  從世界範圍來看,能源工業融資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而能源行業蘊藏的巨大機遇也吸引了金融投資機構的進入。金融機構的投資領域既包括能源產權市場,也包括能源期貨市場。前者使金融機構可享有由能源資源的“稀缺性”、戰爭和突發事件帶來的溢價,後者使涉及能源生產或交易的金融機構能夠藉助衍生品工具套期保值。由於投資能源產權市場有較高的門檻,能源實物資源也有限,因而大量資金投向能源虛擬資產,而且能源市場因其易受突發事件影響而倍受投機資金青睞。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金融投資者不僅在商品期貨市場(例如金屬、能源、農產品等)之間套利,還在商品期貨市場和金融證券市場之間跨市套利。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巨額資金在不同市場間快速流動,驅使能源與金融一體化

  近年來,伴隨著能源市場與金融市場的發展,建立能源基金越來越成為國際通行的做法。能源基金包括產業投資基金、金融投資基金與綜合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一般由政府以及大型能源公司建立,主要目的是向風險勘探、油田開采權收購、下游項目投資、重大項目評估等提供專項資金,為實施中長期戰略進行基礎性鋪墊。金融投資基金以較高的中短期投資收益資本積累為目標,由專業投資機構利用各種手段在石油期貨期權市場國際貨幣市場以及與石油相關的證券市場上進行套利交易與投機操作。綜合基金的目的是將產權市場和資本市場進行有機聯絡,通過資本運營將能源產業項目培養壯大,獲取利潤。能源基金不僅是個人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而且可以成為機構投資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組合資產。

  在過去的100多年裡,金融資本主要流向傳統的能源工業,如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電力。隨著化石能源的逐步消耗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興起,在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推動下,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資增長迅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表的2007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 表明 ,在2005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達496億美元,到2006年已增至709億美元。其中風險投資、私募股權融資得到極大的發展,從2005年的27億美元增至2006年的71億美元。2006年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公開市場的融資達103億美元,遠遠超過2005年的43億美元。當前,大約180個投資基金控制的180億美元資金正在對可再生能源虎視眈眈。可再生能源市場正在日益全球化,流動性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成為資本投資的熱點。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本特別是私人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和巴西已經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國與市場目標,其中中國在太陽能方面居領先地位,印度和巴西分別在風能和生物燃料方面領先。但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著能源需求快速增長與資本市場不成熟的挑戰,必須繼續在設計金融工具上進行創新工作,以鼓勵投資並管理風險。

  '2.能源企業積极參与金融市場

  自上世紀以來,世界能源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從受管制到自由化,從計劃體制到市場化,從區域市場到全球化,從單純的商品到金融化,能源工業更具有競爭性和效率。能源工業放鬆管制以及能源市場機制發展的一個直接後果是資源流動與價格形成的不確定性增加,給經濟主體帶來了更多的風險。因此,20世紀80年代後的幾十年,是各種衍生工具,如能源期貨期權、互換(掉期)等與交易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生存在動蕩的國際金融環境下的能源企業必須面對和規避商品價格變動、利率變動和匯率變動的風險 。恰當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達到這一目的。衍生金融工具對於石油公司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大型國際石油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活動中。BP、殼牌等跨國能源企業每年參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合約面值達到數千億美元,交易對象包括商品市場、利率市場以及外匯市場的期貨、期權、遠期、互換合約

  能源企業參與金融市場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管理風險,後來隨著能源產業資本的壯大,金融投資越來越普遍。產業資本變為金融資本,有的是為了單純的投資回報,有的是為了達到戰略目的進行多元化經營,有的是為了更好地融資。在歐美髮達國家,產業資本涉足金融十分普遍。世界上大型的跨國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BP等,都有自己的金融投資公司。產業公司通過金融投資,一方面讓自己閑置的資產增值,另一方面可以彌補主業經營增長過慢帶來的不足,分擔和平衡企業風險。

  3.利用能源市場實施金融戰略

  能源與國際金融的關係現在已經密不可分。能源市場實質上已經成為金融市場的一部分,併成為世界大國實現金融戰略意圖的武器。

  “石油美元體制”即國際石油貿易以美元計價和結算,是美國為實現中東石油安全戰略而與中東產油國構建的一系列相互依賴的機制化經濟制度之一 , 這一體制背後隱藏著金融資本家深遠的戰略意圖。通過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可以影響世界對美元貨幣的需求。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的出現,與脫離“金本位”的美元走勢疲軟有一定關係。當時,中東國家石油工業的上、中、下游基本上完全由代表英美金融資本利益的跨國公司控制,因此油價的漲跌不會實質性地影響這些跨國公司的利潤。但是,對其他石油進口國而言,油價的上漲增大了它們對美元的需求,而對美元來說,這是保持世界貨幣地位的必需之舉。20世紀70年代美元的貶值,直接導致產油國蒙受巨大經濟損失,因而油價的上漲符合石油出口國的利益,而中東石油出口國獲得的財富,大部分都投向了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最終以“石油美元”的形式迴流到美國。

  從這一時期開始,石油從一種純粹的商品一躍成為一種能夠實現金融目的的準金融資產,而石油期貨與衍生品市場的出現標志著石油金融市場的崛起。石油市場與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的聯動成為新的金融現象,擴大了傳統金融市場的外延和內涵。

  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性貨幣,一直以來是世界各國主要的外匯儲備幣種,也是外匯市場主要的交易品種。從長期來看,當美元前景堪憂時,資金流向石油期貨市場,推動石油價格上升;而當資金撤出石油市場,外匯市場則出現波動。國際熱錢的投機行為更是加強了這種聯繫。油價走勢與美元匯率的走勢相背離,衍生出新的投機,這已經成為石油商品市場與金融市場聯接的運行規律 。只要國際石油貿易繼續以美元標價與結算,美元匯率與石油名義價格之間的這種負相關性就會長期保持。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美元泛濫,而新興的歐元背後隱藏的戰略意圖之一就是挑戰美元的國際地位阻Ⅲ。美元的貶值和石油價格的高企,卻如同剪刀的“雙刃”,無情地蠶食著發展中國家的財富。

  4.能源效率金融市場發展迅速

  能源效率金融特指能源效率改進項目的融資。“節流”是應對世界能源問題的重要手段,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亟待提高。發達國家早已認識到節能的重要性,在上世紀就開始大力發展節能技術。但是,在能源效率設施與技術的推廣應用環節,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從法律、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的層面加以推動,而真正的驅動力來自金融市場。顯然,如果能夠讓能源效率成為一種可以逐利的資產,那麼金融資本就會毫不猶豫地進入這個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節能服務公司(ESCO,國內簡稱EMCO)在北美和歐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產業。美國有專業節能服務公司2000多家,2005年僅紐約州的營業額就達85.5億美元。加拿大的節電服務市場容量約為200億加元。1999年,日本成立了ESCO協會,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潛在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2.47萬億日元。南韓ESCO在得到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後,年投資額持續增長,2002年491個項目的投資額約為108億美元;2004年已有159家註冊的ESCO,主要實施高效照明、餘熱回收、供暖和製冷系統以及提高工藝水平等方面的項目。

  “合同能源管理”是節能服務公司的主要業務,該機制的實質是以客戶減少的能源成本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它允許能源用戶使用潛在的節能收益,升級現有的耗能設備和技術。在傳統的節能投資模式下,節能項目的全部風險和盈利都由企業承擔。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業自身進行大筆投資。ESCO與用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用戶的節能項目進行投資或融資,向用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項目設計、施工、監測、管理等一條龍服務,並通過與用戶分享項目實施後產生的節能效益來盈利和滾動發展。節能項目的實施需要大量長期資金的投入,這一問題的解決還得益於“第三方融資”,即擁有金融能力的第三方與節能技術提供商以及能源用戶簽訂節能合同,通過改進能源終端效率,根據節約能源的多少而獲得經濟收益¨”。“第三方融資”作為一種金融創新機制,在能源用戶、能源技術方與金融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推動節能項目的開展。在西方發達國家,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來源可能是自有資本,也可能是銀行商業貸款、政府貼息的節能專項貸款、設備供應商允許的分期支付、電力公司的能源需求方管理(DSM)基金、國際資本等。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2006年全球共有1 1億美元投資在能源效率市場,相比2005年的7.1億美元,增長超過50% 。

能源金融發展對我國的啟示[3]

  隨著加入WTO承諾的逐步兌現和能源企業“走出去”戰略的確立,我國參與國際金融市場和能源市場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因此,必須利用能源金融一體化的契機為我國經濟安全保駕護航。

  1.利用能源金融保障我國能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是能源安全的基礎,滿足能源工業融資需求是構建能源金融體系的主要目標。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估計,我國能源工業投資到2020年將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從國外購買能源方面的投資,總投資將達18萬億元人民幣。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01—2030年,中國能源部門的投資需要2.3萬億美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目前我國能源工業市場化程度低,融資渠道狹隘,融資方式落後。因此,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穩步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進程,拓寬能源市場的廣度,消除民營資本與外資進入能源市場的某些限制; 特別要充分調動民營企業與外商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重點支持新能源開發項目與節能投資項目;合理利用銀行信貸資金、國債資金、外商直接投資、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逐步引入各類能源基金,通過企業上市、發行債券、實施資產證券化轉讓經營權等多種形式引入民間資本。

  與大型國際石油公司相比,國內三大石油公司極少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中航油”事件的發生使得國內企業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上變得更加謹慎。相信隨著能源市場化的推進、金融交易能力的提高和風險管理意識的增強,國內能源企業將更多、更深入地參與到國內外的金融市場中。

  '2.利用能源金融體系支持能源企業“走出去”

  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极參与全球石油資源開發,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是“開源”的重要戰略舉措。從國際市場獲取石油的方式有三種—現貨交易期貨交易以及權益油分成。前兩種方式基於市場交易,有很大的市場風險。權益油分成的優點在於保有國內資源儲量,有利於減輕油價波動對我國金融安全的威脅。但是權益油分成需要在海外建立石油基地,一方面受到所在國政治經濟政策的制約,另一方面石油勘探開發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投資u ,企業在海外面臨的投資風險更大。為此,有必要積極推動海外油氣開發基金的設立,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油氣項目補充資本金提供有效渠道。此外,向能源企業提供非傳統金融服務,包括保險可轉換貸款次級貸款可轉換債券等以及全方位的金融中介服務,也是完善能源金融體系的必須之舉。

  3.利用能源金融發展我國能源效率市場,促進節能降耗

  能源利用效率低是我國經濟社會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這一方面與能源價格體系不能反映能源資源的稀缺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能源效率市場不發達,導致節能技術擴散緩慢有關。

  據相關部門統計,2004年我國能源利用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根據“十一五”規劃,中國要在2010年末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潛在的節能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然而節能產業在中國發展非常緩慢,目前全國節能市場的規模僅為4億~5億元人民幣。實際上,目前存在大量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節能改造項目,但由於需要追加投資,而收益在未來逐期體現且具有不確定性,因而我國能源用戶對於能源效率投資並不積極。

  國家發改委在2004年出台的 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 中,將“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市場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保障措施。然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需要巨額資金投入,融資障礙阻礙了中國節能產業的良性發展。迫切需要形成一套能被節能產品供應商、節能服務供應商、能源用戶和投資界所認可的金融模式,藉助能源金融創新,使能源效率成為一種吸引金融資本的優質資產,推動能源效率市場的發展。在能源效率市場中,金融扮演的角色就是將擁有節能技術的節能服務供應商與能源用戶聯繫起來,合理分攤風險與收益,實現“多贏”。在推動能源效率市場發展中,政府應該扮演集大客戶信息提供者和政策制定者於一身的更為積極的角色 ,統籌協調金融、稅務財政等各部門,為能源效率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4.發展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場,規避油價波動風險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由於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缺乏相應的定價能力,我國在日益高漲的國際原油價格面前付出了沉重代價。同時,在動蕩的國內外金融環境下,與石油相關的中國企業大都面臨石油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如油價風險、外匯風險利率風險等。這些企業很少有參與衍生金融市場的意識、經驗、能力,也缺乏制度支持 。隨著石油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國內企業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油價劇烈波動對我國的產業經濟安全乃至巨集觀經濟穩定的衝擊將越來越明顯。

  石油定價權與應對油價波動風險並非兩個孤立的問題。在國內建立全面的石油期貨市場,給國內外企業提供套期保值、投機套利、跨市對沖的機會與場所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共同前提。隨著交投活躍程度的提高以及價格對國內市場供求關係的充分反映,將會逐步擁有一定程度的石油定價權力。以康菲雪佛龍殼牌和BP為代表的大型國際石油公司都是石油期貨市場與其他衍生金融市場的積极參与者 ,它們的經驗為中國提供了借鑒和參考。自2004年8月25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期貨推出以來,其價格指導作用初步顯現。今後我國應進一步開發石油期貨品種,增強我國石油市場在國際石油價格體系中的作用,改善中國企業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地位。同時,加強相關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調整,有步驟地推動石油遠期交易市場等其他石油衍生品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目前的條件下,國家應當鼓勵有實力的金融貿易公司進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進行風險採購,間接地幫助國內石油企業規避國際油價風險。

  5.發展能源金融市場,改善投資組合結構

  能源金融一體化擴大了金融投資的邊界,增加了可供投資者分散風險與獲取收益的備選資產。傳統的金融投資組合的標的物一般只包括股票債券外匯貴金屬等。持有能源資產如原油現貨、期貨及其衍生產品顯然能夠改善投資組合的結構。我國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外匯儲備規模已經達到了1.2萬億美元,主要以美元的形式持有。由於美元匯率與原油價格之間存在負相關性,石油及其期貨資產的金融、戰略屬性日漸突出,而且我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石油,因此,通過持有石油資產改善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不失為一種現實考慮。

  6.利用能源金融市場,建立石油戰略儲備

  石油戰略儲備是發達國家應對石油危機的普遍手段,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涉及一系列制度與技術問題,如規模、選址、資金來源、儲備模式、時機選擇、釋放策略等。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的目的是為了應對暫時性的石油危機。“緩衝器”是石油戰略儲備唯一的功能,耗費巨額資金建立的龐大石油現貨儲備並沒有發揮其金融價值,每年還需要投入各種維護成本。實際上,石油戰略儲備的戰略意義在於政府能夠在危機時刻控制一定數量的石油現貨以保障石油市場和經濟的穩定。在這樣的原則下,通過制度創新將石油現貨的經濟屬性與戰略屬性分離開來,使得戰略儲備的經濟屬性證券化為一種金融資產,並能在市場中流轉。這一方式將最大程度地發揮石油戰略儲備的功效,為我國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廣泛利用社會資金,建立多主體的石油戰略儲備開闢一條新路。政府可以協調能源企業、銀行、外匯儲備機構、投資基金等,設計一系列約束與激勵制度,鼓勵和支持石油企業或金融機構出資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允許它們在石油戰略儲備的物質基礎上發行證券,這些證券可以作為資本金,也可以作為抵押貸款的標的物,甚至可以在市場上交易。這一機制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即不經國家批准不得動用石油戰略儲備的現貨,政府有權在特定條件下回購或徵用石油戰略儲備現貨

  能源金融一體化是正在興起的國際金融發展趨勢,它是能源與經濟相互融合的必然產物,對於我國實現能源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何凌雲.劉傳哲.能源金融:研究進展及分析框架.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9年9月
  2. 劉傳哲,何凌雲,王艷麗,何麗娜.能源金融:內涵及需要研究的問題.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3. 3.0 3.1 佘升翔,馬超群.能源金融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國際石油經濟.2007年8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9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能源金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2.178.216.* 在 2010年9月9日 23:04 發表

資料很全啊,怎麼沒人頂!

回複評論
58.218.185.* 在 2010年12月7日 10:04 發表

頂,絕對要頂

回複評論
124.117.241.* 在 2010年12月11日 21:33 發表

頂了

回複評論
60.166.208.* 在 2011年8月30日 08:57 發表

確實不錯,謝謝

回複評論
119.53.51.* 在 2012年8月8日 15:40 發表

剛剛接觸,不是太懂,但是覺得,挺好深奧地,頂

回複評論
120.128.1.* 在 2012年10月28日 10:40 發表

回複評論
120.128.1.* 在 2012年10月28日 16:07 發表

謝謝

回複評論
114.242.127.* 在 2020年7月16日 10:23 發表

頂!

回複評論
102.131.57.* 在 2022年1月28日 00:40 發表

很全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