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產業技術創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產業技術創新[1]

  產業技術創新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技術創新為基礎,以提高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在企業與企業、產業與產業之間的擴散為重點過程的從新產品或新工藝設想的產生,經過技術的開發(或引進、消化吸收)、生產、商業化到產業化整個過程一系列活動的總和。

產業技術創新的特點[2]

  產業技術創新的特點和創新的形式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中將產業技術創新的特點和創新的形式共同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產業技術創新具有系統性的特點,需要相關企業協同創新

  由於產業技術是企業技術的有機統一,因此產業技術創新需要以某些骨幹企業為核心,聯合產業內外相關支持企業共同參與,協同地進行新技術的研製和開發。

  第二,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共同創新。

  任何產業的技術不管是通過多少企業技術實現的,是何分工,都必然存在著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產品技術與生產技術是相互聯繫的整體,設計完美的產品技術離開了生產技術就只能是潛在的技術。產業技術發展必須是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齊頭併進,平衡發展。日本產業是因生產技術發達才使日本一度成為技術大國的,而中國傳統產業生產技術落後的現狀長期沒有得到解決,既制約著產品競爭力,也影響著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制約著產業技術持續發展。

  第三,產業技術創新是新舊技術的整合過程。

  為實現產業技術發展目標,各種有用的新舊技術被重新組織起來,通過整合,技術關係得到重新調整和優化,落後技術被淘汰,新技術通過選擇和進一步開發進入產業(即實現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引進技術得到消化吸收,產業技術的整體功能因此得到增強或升級。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和企業技術都會有變化,一些企業因技術落後被淘汰或轉向,也因新技術得到應用而誕生新的企業甚至新的產業。

  第四,產業技術創新是各種創新手段如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合作創新等綜合運用的過程。

  由於創新方式和模式各有側重,因此,並不是單一的一種創新模式。產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創新難度和技術密級不同而有所側重,最終,自主創新是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

  第五,產業技術創新是產業共性技術開發、擴散及個性化過程。

  一個產業及不同層次的行業中都會有許多同行企業,同類企業共有的技術即是共性技術,如冰箱行業中,以壓縮機為核心的製冷技術即是共性技術。產業及行業的技術發展狀況常常通過共性技術的發展表現出來,產業技術創新就要使共性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產業技術的發展最終又是通過企業技術的發展來實現的,各企業還應根據自己的技術狀況和市場定位,在共性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具有個性特色的產品,這即是共性技術的擴散和個性化過程。

產業技術創新的動態模式[3]

  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創新理論,之後的研究者註重對技術創新過程的研究,以及技術創新產生的經濟基礎、技術軌跡、技術創新集聚與擴散等的研究。美國學者阿伯納賽(Abernathy)與厄多伯克(Utterback)最早對美國汽車工業中的技術創新的動態變化作了研究,得出了產品創新工藝創新速率隨時間而變化的規律,從產業組織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技術創新的動態模式進行了探討。產業技術創新的動態模式又簡稱為U-A模式,該模式認為技術創新包括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產品創新是指尋找生產某種新產品的技術,而過程創新是尋找生產某種新產品的成本節約型技術所進行的投資。前者強調技術上有變化的產品的商業化,如全新的產品或改進的產品,後者更強調產品生產技術的重大變革,如新工藝、新設備、新的管理和組織方法。

  1.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

  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在產品未基本定型之前,特別是基本設計出現以前,產品的創新次數多,變動頻率高,而且包括更多重大的創新,一直到眾多的產品型號、模型中產生基礎設計後,產品創新的速度才會降低,產品創新的頻率便成直線下降。在新產品技術的形成期間,工藝一般因陋就簡、不講求效率,只求能最經濟地把產品樣品試製出來,這時並沒有專用的設備和工具,也沒有精心的工藝,在組織管理方面也沒有形成系統化管理。而過程創新可以通過成本降低而獲得競爭優勢,併成為一種阻止進入的手段,如圖。

Image:技术创新动态模型(A-U)模型.jpg

  2.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的階段特征

  為了更好地瞭解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的相互作用和動態特征,可將兩者的變化放在同一時間尺度下,以不同階段來衡量。技術創新動態的過程從其狀態特點總結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變動階段、過渡階段和固定階段。

  (1)變動階段。該階段是一個變動較為頻繁而且具有突發性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產品創新的頻率較高,工藝創新較少,企業往往以潛在需求為市場目標,通過產品原理、結構等方式的改變使產品設計相應的功能不斷完善。該階段進入市場的產品類型、功能差異性較大,製造工藝和生產組織不穩定,企業的研發支出較高,但經濟效益往往不顯著。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產品創新變化極其迅速,產品在目標和技術上都存在不確定性,而過程創新剛剛開始起步,投入的材料大多數是現成的材料,製造過程使用的是通用設備和高級技工,在小規模的接近技術源的工廠中生產,組織結構和管理方面也都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在這一階段,主要以產品創新為主,過程創新處於從屬地位。

  (2)過渡階段。新產品需求上升時,開始進入過渡階段。此階段市場上的產品設計已基本定型,產品的功能和基本結構經過市場和生產實踐後已趨於成熟,產品的創新頻率大大下降。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企業技術創新的重點也從產品的研發轉化到對產品的大批量和低成本生產上。在這個階段,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根據定型的產品設計和製造專用的設備和工具,材料改用專用的材料,適用於大量生產組織形式,管理和控制也非常重要。

  (3)固定階段。這一階段可以說相對應於產品生命周期的中後期,相當於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在該階段產品和技術均已成熟,創新頻率都很低,市場需求穩定,企業創新的目標在於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滿足各類用戶的差異性需求。穩定階段的創新大多數為產品和過程的漸進性創新

  為了更好地體現技術創新的動態特征,可使用下表更加清晰地說明。

變動階段過渡階段固定階段
創新類型頻繁的重大產品變革上升的需求導致的重大工藝變革產品的漸進性改進和質量效率的提高
創新源行業領先者,產品用戶製造商,用戶經常是供應商
產品多樣化,經常是定製的至少穩定一種產品設計以保證足夠的產量大部分為標準產品
工藝靈活但效率不高,能適應大改變比較固定,僅在主要工藝上作一些改進成本大
研究與開發由於技術的高度不確定性,故不集中於特定技術主導設計出現,集中特定的產品特性集中於逐步改進的產品技術,強調工藝技術
設備通用設備,需要熟練工人某些子工藝過程自動化,建立獨立的“自動化小組”使用專用設備,大部分自動化,工人主要進行監督和控制
工藝小規模,接近用戶或者創新源普通工廠,設有專門部門大規模,對特種產品實行高度專門化
工藝變革成本
變動階段過渡階段固定階段
競爭者很少,但隨著市場份額波動在增加很多,但隨著主導設計的出現而減少很少,處於市場份額穩定的典型的壟斷階段
競爭基礎產品功能的性能產品多樣化,適用性產品的價格
組織管理強調非正式的企業家式的組織管理採用項目組或工作組的形式組織管理中強調結構、目標、規則
行業領導者的弱點模仿者、專利的挑戰;成功的產品突破型創新更加有效和高質量的產品製造商技術創新導致更優的替代品

  上述由阿伯納賽與厄多伯克所闡述的技術創新動態模型(U-A模型)揭示了在大量生產的裝配型產品條件下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相互作用過程中,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之問的權衡和變換。到了固定階段,效率為先、創新退居第二位。在一個創新產品從變動階段再到過渡階段再到固定階段的過程中,產品的生命周期即將結束,但也意味著下一個創新波的到來,技術創新仍以同樣的軌跡在運行,這也正是創新規律性的體現。儘管A-U模式為我們理解企業個體技術創新之間的關係、創新與組織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線索,但該模式未能回答企業在成熟階段後如何進一步創新的問題,要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生存,就必須實現持續的技術創新。

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的升級[4]

  經濟學家們在論述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的升級關係中有各種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關鍵生產要素模式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時期,往往存在一種或幾種對產業成長和產業結構起關鍵作用的生產要素。這些關鍵要素的擴散應用,會引起相關領域的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進而引起產業結構向更高層次的演變。

  克裡斯托弗·弗里曼和卡洛塔·佩雷斯在《結構調整危機:經濟周期與投資行為》中,曾經分析了“關鍵生產要素”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他們首先把創新活動分為四種類型:增量創新——由工程師完成的經常性發明和改進;基本創新——由國家實驗室和大學完成的科研成果;技術體系變革——導致形成新產業的技術創新;技術經濟模式變革——由技術體系變革引起的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在四種類型的創新活動中,技術經濟模式變革會產生非同尋常程度的投資和盈利機會。因此是最重要的創新。他們認為,導致技術經濟模式變革的原因是“關鍵生產要素”的擴散應用。這些關鍵生產要素在經濟模式變革之前已經存在,但是應用的範圍較小。當上個經濟周期的關鍵要素出現邊際收益遞減時,新的關鍵要素投入使用打破了原有技術經濟模式的限制。新的關鍵要素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引起連鎖變革,推動一個技術經濟模式向另一個技術經濟模式演變。

  歷史上的每一次新技術革命都為社會生產提供了新的生產要素。新的生產要素投入使用以後,在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組合過程中,不斷尋找最佳的組合應用方式,當顯示出有利於大幅度降低成本、有利於迅速增加產量、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的時候,其應用範圍迅速擴大。新生產要素的擴散應用,推動了相關新興產業的成長,並引發生產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原有的產業結構被打破,在新要素應用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按照“關鍵要素——擴散應用——結構變革”的模式,演進到更高的層次上。

  例如,初期煤的直接生產應用領域主要是蒸汽機、制鐵和鐵路運輸。隨著煤被大量擴散應用於電力生產等領域後,改變了水力發電受地點限制的不足,火力發電使電力工業、各種電氣設備製造業、重型工程業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也促進了鋼鐵業的發展。

  當鋼作為一種關鍵生產要素,被擴散應用後,又為飛機製造業、汽車業、石油開采等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關鍵生產要素被不斷更新,在新的關鍵生產要素的擴散應用中,孕育著新的結構模式,這樣,新的關鍵生產要素的誕生和擴散應用使產業結構保持了一個連續向高級化演變的趨向。

  2.非均衡演變模式

  多西和奧爾森尼戈的論文《協調與轉換:對演進環境中結構、行為和變革的概觀》,細緻分析了產業間比例關係不協調導致的結構演進。他們認為:中觀經濟的重要中間環節是產業之間生產和技術的相互依存性。產業之間以投資、需求和就業為紐帶,形成縱向與橫向關係。技術創新機會在產業之間的配置是不均等的,有些產業是技術發展的源頭,而有的產業是技術的吸納部門。技術成果沿著技術的投人產出關聯在縱向生產部門之間擴散和傳輸,形成動態反饋、有差別的和相對有序的產業結構。在技術傳遞過程中,產業間的技術差異的存在使原有的依存關係發生變化,促使瓶頸產業通過學習和進一步創新趕上來。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的擴散,引起價格、生產率和收人的變化,進而推動需求和投資增長。產業資源在創新—非均衡—創新的過程中重新配置,併在對非均衡的不斷調整過程中,由以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組合轉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組合,由以傳統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轉向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結構。

  多西和奧爾森尼戈闡述了這樣一種思想:產業經濟的良性運行建立在各產業間比例關係均衡的基礎上,但是,各種技術經濟因素對相關產業群的影響,使產業間比例關係的不均衡成為常態。產業結構變動是為了改變不均衡狀態,但是結構變動的結果又往往產生了新的不均衡。

  技術創新是導致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一次創新活動的成果,一般只對少數產業的成長產生巨大作用,而對其他產業成長的影響較小,技術創新對各產業的作用差異,使產業間比例失衡,失衡成為後進產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在新一輪創新活動中,後進產業追趕上來,產業結構的整體技術水平向前發展。

  3.主導產業轉換模式

  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在經濟發展的任何時期,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於一組主導產業的帶動和刺激。主導產業的迅速成長,創造了新的技術發展空間和新的需求,從而推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他指出:經濟起飛的決定性因素是在一個發生擴散性效果的環境中引進新的技術,而新技術總是被吸收在特定的工業部門之中。由於這個工業部門採用新技術、降低了成本,擴大了市場,增加了利潤和積累,擴大了對其他部門的產品需求,擴大了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從而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個起帶頭作用的部門稱為主導部門。經濟成長階段的交替表現為主導部門順序的變化,現代經濟增長實際上是部門的成長過程。當主導部門的先進技術及其影響已經擴散到各個有關部門和地區之後,它的歷史使命也就完成了。這時就會有新的主導部門代替舊的主導部門。主導部門的不斷更替,帶動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羅斯托認為,能夠發揮上述作用的產業具有一些共同的素質,它們通過技術創新引入新的生產函數,保持著超過平均水平的經濟增長率,對其他產業的成長具有誘導和帶動作用。

  獲得主導地位的產業都具有以下特征:①符合技術發展方向。主導產業往往誕生於重大技術變革的基礎之上,並且不斷吸收技術創新的新成果,具有較高的產業比較進步率,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主導產業保持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②市場需求增長的潛力大。相對於國民收入增長率,主導產業的需求成長率較高,社會經濟發展對主導產業的產品或勞務的需求不斷擴大,因而主導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③與其他產業有廣泛的技術經濟聯繫。主導產業的投入產出與其他產業有密切的關聯,主導產業的發展對前向、後向和旁側等相關產業有較強的影響力,可以帶動和刺激其他產業共同發展。

  上述三個特征是主導產業發揮帶動作用的基本條件,尤其是技術水平特征,決定了主導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能力和推力。所以,當主導產業的技術創新速度減緩,進一步提高生產率或創新的需求的潛力已接近極限時,適時讓位於新的主導產業,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國家產業序列中的主導產業轉換遲滯,長期衰退產業占據主導位置,整個產業向高級化的演進就失去了引擎和核心,就會出現發展方向分散等無序現象。而主導產業先進的產業序列,則具有資源有序配置、產業之間協調發展、技術持續進步的優勢。

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組織變革[4]

  1.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組織的演化路徑

  從各國產業組織的發展和演進歷程中可以看到,在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組織變化,基本是循著縱向一體化——集中化與專業化——集團化與多元化的路徑演進的。產業組織是在經濟資源配置和利用過程中形成的生產關係市場關係。為了實現經濟資源配置和資源利用的有效性,經濟主體必須按照技術變化和環境變化的要求確定組織形式,並且依據生產力的發展調整組織形式。而個別經濟主體為實現自我效益而採取的組織方式,在技術發展共同規律的作用下,會呈現出一致變化的趨勢

  工業化早期存在的跨產業縱向一體化生產,與技術水平制約著的供給能力有直接聯繫。由於首先發展最快的產業是輕紡工業,而機械製造技術、冶金技術等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後,滿足不了輕紡工業發展對機械設備的大量需求,機械設備的價格上升,吸引了紡織等產業資本向機械製造業和冶金業、採掘業轉移,自己辦機械製造企業、鋼鐵企業和採掘企業,從而可以獲得超過成本部分的超額利潤

  到工業化的中期,煉鋼技術、焦炭技術和標準化機器製造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後,更多的生產企業加入到這些產業中來,先進人者的技術壟斷被打破了,生產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使原來供小於求的機械鋼鐵及焦炭價格逐漸下降,超額利潤消失。同時,新的技術創新更多地產生於專門從事某種產品生產的企業,進一步突顯了專業生產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因而專業化生產方式成為工業化中期的主要生產組織形式

  20世紀初,生產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機器生產體系和自動化流水生產線的出現,使工業化過程中出現了生產集中化的趨勢,即,以大型、高效率設備為主要加工手段的產業越來越多。例如,冶金、化工石油、航空、船舶製造等產業,要求密集地、連續配置大型生產設施,否則,不是喪失設施的有用性,就是降低運行效率,只有進行集中的大規模生產,才能充分利用高效率生產設施,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另外,大企業型產業的初始投資規模大,技術成本的水平高,存在著較高的進入壁壘。有能力剋服資本規模壁壘和技術壁壘進入產業的企業,都是資本雄厚的大企業。工業發展進人以重化學工業為主導的階段以後,大企業型產業在產業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工業生產集中也隨之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20世紀中期以後,技術結構不斷向高級化的方向轉換。高技術具有異常複雜和高知識密度的特點,而且,高技術應用提高了各產業技術之間的互相依賴性。例如,冶金生產自動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了電腦技術,新型家用電器廣泛應用了微電子技術。技術結構的新變化,要求分別處於不同產業和不同技術層次的企業,以某種形式聯合起來,突破專業技術的限制,互為技術來源和技術應用對象,共同協作,形成適應技術綜合發展的再生產體系。在工業化國家,大企業之間、金融企業與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之間,通過不同內容的投入,共同開發大型電腦,開發核能技術,共同建設高速鐵路等大型項目,這是社會生產進人高技術發展階段的一個普遍現象。

  技術結構的變化必然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技術進步推動了許多新產業形成,如電子工業、核能工業、合成化學工業等,這些新產業將新技術成果迅速地應用於生產過程,開發出極具市場潛力的新產品。汽車、冰箱、電視機、攝像機、合成化纖等產品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都成為大批量消費商品。新產品和新技術間的競爭,要求採取更靈活和更有彈性的組織方式,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變化。製造汽車和家用電器等生產可分性強的產品的企業,以急劇擴張的市場為凝聚劑,集合起大量的生產協作企業和銷售企業,高度分工,同步發展,形成了以核心企業為頂點的系列生產企業集團。

  現代新技術的發展加劇了產品更新換代的過程,新推出的產品在不長的時期內,就會被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優良的產品取代。為了在產品有限的周期內最大限度地擴大市場份額,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些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在迅速變化的市場中很容易受到衝擊,同時,技術發展的多樣性,提供了更多的經營空間,消費需求也日益趨向個性化和多層次。70年代和80年代企業經營多元化的潮流,正是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和市場背景下形成的。通訊設備製造企業向電腦製造業和微電子產業拓展;食品生產企業滲透到製藥業、餐飲業;家電製造企業購併了電影製片廠和音樂公司等等。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力圖通過發展多元化經營,平衡收益水平,分散技術和市場變化帶來的經營風險

  除了技術變革的影響以外,產業組織有序變化中出現的集團化和多元化浪潮,還受到市場範圍擴大、經濟制度調整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只不過技術變革是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實行不同經濟制度和政策體系的國家,在相同的技術發展階段,產業組織趨同的事實證實了這一點。

  20世紀後期開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過程不斷向縱深拓展,生產技術和產品結構越來越複雜,它要求企業儘可能地集中資源,才能滿足技術發展高度和加工深度的要求,才能保持穩定發展。在現代技術結構中,數字電子技術、基因工程、新材料生產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都具有創新難度繫數大、系統發展要求高的特點,知識更新非常頻繁。同時,由於這些技術領域蘊藏著巨大的未來發展商機,因此,這些技術領域的競爭十分激烈。進人高技術領域發展的企業,如果多跨產業、多元化經營高新技術產品和傳統技術產品,就很難深入所有的業務領域,掌握各項技術的關鍵環節,很難在所有的業務領域都達到頂點水平。

  在高新技術領域,能否及時地推出新產品,是否具有技術領先地位,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及市場擴展潛力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就要求知識密集型企業儘可能地集中智力資源資金,沿著企業主要技術所導向的路線,進行持續的和系統性的研究與開發,不斷推出最新技術成果,保持企業在主要業務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在國際性的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中,出現了精簡業務內容,由多元化經營向以核心業務為主的專業化經營回歸的熱潮。國際化大企業開始對經營結構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它們紛紛把熱衷多元化經營時購併的非技術相關子公司轉讓出去,放棄過度膨脹又效益不佳的產品,集中力量進行核心業務的經營。一些多元化企業,通過子公司拍賣和分立,使主營業務與邊緣業務脫鉤,突出了企業經營結構中的發展重點。事實也證明技術結構複雜、知識高密度投入的產品,對研究開發的專業化和生產加工的專業化程度都有較高的要求。凡是在這一領域發展迅速、取得了成功的企業,幾乎都是專業化程度高、核心業務明確的企業。例如,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瑞典的愛立信公司、芬蘭的諾基亞公司等。這些企業從事專業化經營的成功經驗,對掀起歸核化運動具有顯著的示範效應

  2.產業技術創新與自然壟斷產業

  所謂自然壟斷產業,是指生產、配送方面的規模經濟效益、網路經濟效益、範圍經濟效益、沉澱成本、資源稀缺性等原因,使企業僅被限定為一家或極少數幾家企業的產業,如電力、煤氣、自來水、電信和熱力供應等產業。

  在自然壟斷產業,由於沒有競爭者,企業不進行生產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自然壟斷企業往往缺乏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他們可以漠視消費需求變化,產品更新緩慢,使新的生產技術不能被積極採用。在自然壟斷產業,完全壟斷企業內部低效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可以替代其產品的其他產品或勞務,缺乏同業競爭壓力。近幾十年隨著世界範圍的技術創新規模擴大,產生了許多在使用功能上可以替代完全壟斷產品的新產品,完全壟斷企業開始面對替代技術的競爭壓力。

  例如,移動通信技術的出現就是對固定通信網路最有力的挑戰。移動通信技術建立在半導體新材料應用和微電子技術、電腦技術等新成果的基礎上。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在許多國家實現了全國聯通,成為一種覆蓋範圍廣,使用靈活的通信工具。完善的性能幫助行動電話打開更大市場,服務價格不斷下降,降價後的行動電話成為可以替代固定電話的產品,而且由於行動電話能夠在旅行的過程中通話聯絡,所以,對某些職業人群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因此,目前移動通訊工具直接與固定電話網爭奪用戶市場。

  電腦網路是固定電話網路的又一個競爭對手,現在,有大量的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在電腦網路上交流,成本低廉的電子郵件已經代替了部分電話聯絡,正在發展的電腦網路電話將使長途固定通信的費用大幅度降低。這一切都將瓜分固定電話通信的原有市場,使固定電話通信的自然壟斷市場轉向多種通信技術之間交叉競爭的市場。

  供水與煤氣供應網路領域也出現了競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熱水管線進人家庭的區域不斷擴大,甚至在有些國家出現了潔凈水供應管理線網路。凈水機和瓶裝凈水進人家庭後,人們對供水公司管線的依賴程度在逐漸降低。與煤氣供應網路構成競爭的產品有電熱設備、太陽能設備和微波爐、電磁竈等等,新的更潔凈、更安全的加熱設備及產品,可以替代煤氣的使用。

  技術創新也抑制了發、供電產業壟斷勢力的成長,核電技術、風電技術等新型發電技術的平均成本均低於傳統的火電技術。為了鼓勵應用新技術,降低電價,美歐等國包括我國,改革了發電、供電一體化的管理體制,發電與供電分離管理,發電企業獨立經營,競價上網。競爭迫使所有的發電企業必須改善管理,更新技術,向社會提供更低廉的電力。同時,供電網路也出現了替代產品。小型發電機技術的創新,已經降低了小規模獨立發電的成本。現在,在美歐等國,居住在遠郊或鄉村的消費者,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向供電企業申請鋪設供電線路,而是自購小型發電設備,自己發電,因為鋪設線路的費用加上電費遠高於自己發電的成本。新型發供電技術的廣泛應用迫使供電系統提高經營效率,使近百年來不斷上漲的電價穩定下來。美國的一些區域電網已經連續幾次降低電價,這是自然壟斷產業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鐵路是傳統運輸業,也是受到技術創新影響最早的產業。工業高速發展時期建成的高速公路網路和航空運輸網,使鐵路的作用大為下降,在經濟發達國家,近幾十年來,鐵路貨運量和客運量一直在減少。目前,高技術新型運輸設備,氣動集裝箱運輸等等,載重量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型運輸工具的出現,將使鐵路的運量進一步下降。

  技術創新徹底改變了自然壟斷產業缺乏替代產品的狀況,大量具有相同或相近使用功能的產品被研究和開發出來,產業市場的邊界逐漸向外移動,高新技術企業加人了通信、電力、煤氣、供水等原來的完全壟斷領域,競爭性因素不斷增加,在這種條件下,原來的完全壟斷企業在確定產量時,不得不考慮市場占有率;在與政府管理部門協商價格時,不得不考慮競爭能力,從而自然壟斷產業被技術創新造就的可替代產品打開了缺口

  技術創新成果的廣泛應用,豐富了社會生產結構和需求結構,增加了市場中的競爭因素,動搖了自然壟斷賴以存在的條件。

  3.產業技術創新與模塊化製造網路

  在工業化初、中期,工業品市場快速橫向擴展,單一品種的需求量很大,產品結構和製造技術相對穩定。企業採取大批量生產體制,有利於充分利用規模經濟,降低平均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滲透能力,所以,集中、大量生產成為那一時代的主要生產方式。然而,在信息爆炸和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知識積累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和需求水平都達到了較高的層次,建立在這一技術經濟基礎上的產品更新加快,消費潮流也瞬息萬變,任何產品都不可能長期盤踞市場。因此,必須儘可能縮短新產品的生產周期,把新的創新和新技術快速推向市場,增加新產品的收益機會。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和電腦製造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產業組織形式——模塊化製造網路,在經濟發達國家被作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得到廣泛的應用。

  模塊化製造網路由許多生產模塊化加工單元的企業組成。這些企業生產的標準化零部組件或軟體,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可以按不同的技術關係組合到各種相關產品上,具有良好的編程性。

  模塊化製造網路以合同的方式同時為多家企業承製模塊化零部組件,或者承包由零部件生產到最終產品裝配的整個生產過程。網路中的每個企業都是標準零部組件製造或軟體設計的專業化企業,網路企業之間密切合作,並且與網路用戶企業之間建立起互相依存的生產關係。

  模塊化製造網路中的企業所生產的零部件或軟體系列,具有標準化和品種規格化的特點,並且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作少量調整。研究開發新產品的企業利用電腦網路,可從屏幕上看到零部組件的圖像,並且獲得相應的技術性能資料;同時,可以按照新的設計要求,模擬組裝零部件模塊,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採購需要的零部件模塊,或委托模塊化製造網路按照新產品的設計完成組合裝配。

  利用模塊化製造網路,企業不僅減少了產品性能開發以外的設計,而且,壓縮了產品研製和試生產周期,縮短了產品從完成創新到投放市場的時間,使企業掌握了市場開發的主動權。近年來,美國有許多電腦生產企業、通信設備生產企業等,直接向模塊化製造網路定購名牌現成部件。例如,美國戴爾公司經常在收到訂單後,才通過網路購買電腦部件,然後組裝起來。戴爾公司認為,電腦更新的速度很快,市場價格經常在變化,如果企業自行生產或委托加工,會延誤交貨時間。同時,當價格不斷下降時,企業庫存會帶來較大的損失。直接購買標準模塊化組件,減輕了自己的工作量,又提高了產品上市的速度,還降低了生產成本。由於收益水平較高,戴爾公司的股票曾在12個月里上升了540%。美國其他電腦公司,如康柏公司IBM公司惠普公司蘋果公司等著名電腦企業,也在藉助模塊化網路的製造能力,完成自己的敏捷製造目標。它們向英特爾公司、AMD公司訂購主微處理器和晶元主板,在英格拉姆等企業的生產線上組裝整機,安裝微軟公司的軟體,從而節省了大量研究與開發費用,實現了快速向市場推出新品的目標,提高了美國產電腦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 莊衛民 龔仰軍主編.產業技術創新.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05月第1版.
  2. 李艷華著.中國民航產業技術創新系統及路徑研究 兼論新一代民航運輸系統的建設.中國民航出版社,2008.4.
  3. 劉志迎主編.現代產業經濟學教程.科學出版社,2007.4.
  4. 4.0 4.1 莊衛民 龔仰軍主編.產業技術創新.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05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Yixi,连晓雾,Gaoshan2013,寒曦,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技術創新"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