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創新能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集成創新能力是原始創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創新能力向經濟領域、市場領域延伸的能力,是對各種技術集成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的能力。而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企業集成創新能力是指通過企業從事集成創新活動,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的能力總和,其能力建設歸根到底取決於對企業及其集成創新系統的科學管理。
對於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構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比較常見的是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分解為集成外部資源能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企業制度創新能力。這三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首先,集成外部資源能力要素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結構系統中的基礎要素,是對企業集成創新活動影響最大的環境背景要素;其次,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最後,企業制度創新體系是促進技術創新能力要素與集成外部資源能力要素形成良性互動與有效組合的必要保障。可見,在企業的集成創新結構系統中,集成外部資源能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企業制度創新能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集成外部資源能力集成外部資源能力,是指企業除了優化內部的創新資源以及引進利用現有的創新成果外,更要突破自身體制、機制及觀念上的束縛,同其他企業相互合作,共用資源,共同進行技術創新活動,從而提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一般把集成外部資源能力分解為整合資源能力和企業合作交流程度兩個方面。
2、企業制度創新能力企業的技術創新需要有一系列的誘導機制,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將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這兩大系統合理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高的現實力量。企業制度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企業外部制度創新;企業內在的制度創新。其中,企業內在機制創新則是企業制度創新的主體。
3、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根據企業技術創新的特點,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資源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技術創新擴散能力。企業創新資源投入的多少對創新產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是技術創新活動得以進行的先決條件,也是衡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創新產出是企業創新系統的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投入所帶來的結果,是對企業過去的創新要素組合的有效性檢驗,也是決定企業未來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把它作為衡量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來考慮。技術創新擴散能力反映了企業創新產品的市場化能力和創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滲透能力,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又一重要要素。
1、現代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產業關聯度日益提高,技術的相互依存度增強,單項技術的突破再不能獨柱擎天,必須要通過整合相關配套技術、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式才能最終形成生產力和競爭力。在這種背景下,從某種程度上講,集成創新更具有持續的優勢;在現代科技發展中,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競爭優勢,往往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突破的意義。
2、技術層面意義
從技術層面來說,集成創新可以是縱向的。在產品的生產鏈中,幾個環節的整合或位置的調換就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集成創新也可以是橫向的。在施樂公司發明複印機之前,幾乎所有相關的技術都是已知的,卻從來沒人想到要把這些技術從不同領域挑揀出來,整合在一起。施樂公司的神來之筆,說到底不過四個字——集成創新。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學科、各領域間的融合越來越普遍,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選擇併為我所用,實在需要領導者高瞻遠矚、費心思量。
3、管理層面意義
集成創新更應該體現在管理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沒有一種管理模式是普適的。如何把管理中的各個環節組合成一個適合自己的、嶄新的模式,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認真對待的創新課題。戴爾公司建立之初,幾乎沒人相信這個沒有多少專利的企業能在IBM、蘋果的夾擊下突圍而出。然而,戴爾重新整合了管理方式和銷售渠道,就這樣把自己的業務在全球鋪展開來。戴爾的成功,並不是指靠新技術的發明,而是創造了全新的管理和銷售模式。
集成創新能力的演化機理[1]
要對集成創新能力作較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首先必須討論其機理。所謂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演化機理,就是把集成創新能力看作是一個有機動態的演進過程,研究其機理,可以探討其內在的形成規律,識別關鍵的影響因素。企業集成創新能力是一個時間性的變數,任何企業並非一開始就具備集成創新能力,並且任何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並非一蹴而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萊士(Wallas)在對作家和自然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過程的大量研究後,於1945年提出創造過程四階段說(The Art of Thinking),即創造過程分為準備期(Preparation stage)、醞釀期(Incubation stage)、頓悟期(Illumination stage)、驗證期(Verification stage)四個階段。同樣,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也需要若幹有序的過程。鑒於此,本文藉鑒華萊士的創造過程四階段說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演化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如圖3-1所示):一是創新準備期;二是創新醞釀期;三是創新頓悟期;四是創新驗證期。
(一)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內部運行機制
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內部機制,是指在企業內部,以企業集成能力的演化過程為主線,企業內各種創新要素對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方式。具體來說是,企業通過集成創新的戰略管理來加強企業戰略與技術創新的良性互動、相互匹配,以保證技術創新的方向與企業的發展方向相一致;企業的研發部門、生產部門、營銷部等企業職能部門,通過企業集成創新的組織管理來合理優化配置企業有限的集成創新資源(人力、財力、信息等),以提供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原動力,並且在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中,不斷適時調配各種外部資源,為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持續性提供保障。
(二)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外部運行機制
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外部機制,是指企業外部的各種影響因素和各種資源,如何作用於企業集成創新過程,最終促使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企業處於市場的大環境中,市場需求、市場競爭以及市場利益是企業進行集成創新活動的動力。但是光有這些誘因作為集成創新的動力還是不夠,還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財政支持等,這樣才能為企業的集成創新活動提供保障。但是,企業在進行集成創新能力建設過程中,僅僅靠自己的力量還是不足以促成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因此還需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用戶、供應商、合作企業的大力支持。
(三)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演化機理
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內部運行機制與外部運行機制進行有效地整合,就構成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演化機理(如圖3-2所示)。並不是說市場驅動、政府支持和社會支持等影響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因素作用於企業集成創新系統上,就能促使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這還需要企業集成創新系統內部要對上述因素和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這就好比一顆大樹,雖說有陽光雨露和肥沃土壤的滋潤,倘若大樹的內部機能不能對這些有益於成長的因素進行吸收的話,大樹也不會健康成長,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也是如此。
集成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1]
(一)外部影響因素
1、政府。
政府對研究與發展的支持政策是技術創新制度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Nelson,1993)。從目前各國的實踐來看,政府支持技術創新的政策和制度大體上包括以下同個方面:
(1)政府在資金物質的投入。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需要政府在資金等物質方面的支持。當今世界,由於技術創新的前期投入比重越來越大,技術創新投資風險也越來越高,政府在研究經費方面的支持強度(研發支出占本國財政支出的比例)在不斷攀升。如歐盟2001年裡斯本會議提出,將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從2001年的占GDP的1.93%提高到2010年的3%。
(2)政府的統籌規劃與協調。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出面組織實施大型的科技計劃,組織全國性的科技創新信息平臺,建設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園區、孵化器等科技創新服務基地。如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推出《為了21世紀的科學》的研究報告,加緊推行一系列被稱為“美國創新的基礎”的重大研究發展計劃。
(3)政府在政策法規方面的保障。技術創新需要政府實行有利於企業創新的法律保障機制,完善財稅、金融機制和創新激勵機制等政策,從而加大對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促進力度。美國1986年制定的“國內稅收法”,對個人、公司和機構的研發活動給予大幅稅收優惠等都體現了政府在政策方面對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巨大支持。
2、市場。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強調以市場為導向,因此,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的集成創新也必須遵循以市場為導向這一原則。市場因素主要包括:市場需求、市場競爭和市場利益。
(1)市場需求。任何脫離了市場需求的創新都是毫無意義。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占領市場。當企業意識到一種全新的需求出現,企業會設法滿足這種需求,由此派生出企業對技術創新的要求。
(2)市場競爭。當一種新的技術出現時,所有與此有關的企業都會面臨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激烈的競爭迫使落後的企業必須追隨率先進行創新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以求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即使沒有創新壓力的企業,也會“居安思危”,對競爭者保持警惕,以潛在的競爭對手為對象開展創新活動,以此來保持競爭的主動地位[2]。
(3)市場利益。市場利益對集成創新活動有一種導向和激勵作用,這種激勵是通過市場對集成創新效果的檢驗來實現的。如果集成創新的成果能滿足市場需求,則集成創新主體就可以從創新中獲得相應的豐厚回報,進而維持創新主體的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企業在創新利益的驅動下,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內部資源並廣泛吸納外部資源,不斷謀求創新發展。
3、社會。
企業要提高集成創新能力,一方面需要立自己的技術創新基地;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社會主要包括: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用戶、供應商、相關企業。
(1)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主要從事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其在創新系統中的目標是開發新的知識和技術資源,為企業創新提供知識供給。企業與高校、科研所合作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對6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科技合作的調查表明,有合作可使項目成功率提高69%,比同期總的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20%。
(2)用戶。由於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技術創新活動的日益複雜,深入瞭解市場潛在或正在出現的市場需求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來。研究表明,企業產品創新的基本依據,主要是從用戶(尤其是領先用戶)那裡得到的需求信息反饋,用戶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的設計、功能、質量、價格和交貨期等。用戶對創新項目有重要貢獻,起著發明者或合作開發者的作用,這一現象在許許多多領域被證實(Lee,1996;Luthje,2004;lettletal.,2006)。
(3)供應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全球製造的出現,技術變革和國際競爭壓力迫使企業更好地利用供應商的技術能力。供應商早期參與能提高創新績效,被視為企業維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的來源(Hagedoorn,1993)。供應商與製造商互補的技術知識和能力相結合以及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對多種思想的評估,能大大地減少開發時間,縮短產品交付周期(Clark,1989;ClarkandFujimoto,1991;Nishiguchi,1994)。
(4)相關企業。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分工,某一企業的外圍技術可能正好是另一家企業的核心技術。因此,同行業的競爭者之間也有可能進行廣泛的合作。與競爭對手的合作可視為一個相互學習和獲取自身不具備的技術、技巧和知識的途徑。具有互補技術資源的企業相互合作,形成技術組合優勢,發揮創新資源的協同效應和R&D規模效應,實現技術突破(Bayonaetal.,2001;MiottiandSachwald,2003)。
(二)內部影響因素
1、戰略。
集成創新能力建設不是企業內部孤立的行為,是企業的整體行為,需要企業的戰略引導。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建設,不僅受到企業經營戰略的影響,而且也受到技術創新戰略的影響。沒有企業戰略、技術實現的戰略路徑分析,企業集成創新能力難以真正形成。
(1)企業經營戰略。KennethR..Adrews在《公司戰略概述》一書中將戰略定義為“一個公司對能夠做什麼和可能做什麼進行權衡;一個公司能夠做什麼決定於組織的力量和組織的弱點,一個公司可能做什麼決定於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企業經營戰略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由一系列的子系統構成,諸如目標系統、研究與開發系統、組織系統、執行與控制系統、財政支持系統等。其中研究與發展系統確定企業發展何種經營及其最佳時機。因此,企業經營戰略決定技術的發展方向,什麼時候發展等問題,對企業的技術創新有著重要的影響。
(2)技術戰略。技術戰略是指企業在技術領域的基本政策框架,它為企業的各項技術活動提供指導。按照企業技術依靠力量的不同,可以將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劃分為自主創新戰略、模仿創新戰略和合作創新戰略。企業技術戰略的選擇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密切相關的。一般情況是,當企業擁有充足的技術創新資源和條件時,主要應選擇採用自主創新戰略,但創新資源和條件不足,自主開發和設計能力還不強時,主要選擇模仿戰略和合作戰略。
2、組織。
對於集成創新而言,組織是影響企業創新項目有效實施的核心因素,也是制約企業創新速度的關鍵因素。影響企業集成創新的組織因素主要有組織結構與組織溝通。
(1)組織結構。組織結構作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而確立的關於內部權力、責任、控制和協調關係的基本形式,它與企業創新特點的匹配程度直接影響到企業創新的成功與否。現有的組織結構不能與企業技術創新相互協調甚至阻礙創新的進一步發展,則企業組織模式就必須進行變革,從而促使組織結構向更高層次的進化。
(2)組織溝通。組織溝通包括企業內部溝通和企業與外部溝通。企業內部溝通主要體現為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有效的組織溝通有利於信息在組織內部的充分流動和共用,可以提高創新的工作效率。企業與外部溝通主要表現為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客戶、供應商、其它相關的企業等發生以獲取和轉移知識和信息為目的而建立的聯繫。企業與外部的有效溝通,可以廣泛地利用社會資源,提高企業的創新效率。
3、資源。
任何創新都需要有大量地投入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一系列有形與無形的資源。資金投入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前提,人才儲備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關鍵,技術投入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保障,而信息管理則是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形成的動力。
(1)資金。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就難以保證持續的創新。當前,科技發展呈現科學技術交叉融合加快、科技發展呈現群體突破態勢和技術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等新特征,科技資金投入在技術創新中作用顯著提高。一個企業的R&D經費的投入規模與其經濟的發展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企業的科技水平、創新能力以及經濟增長後勁。
(2)人才。知識經濟的核心是人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在一定意義上,創新人才是潛力無限的生產力,是最有發展前景的綜合國力。如美國本土培養的大批人才和外來的優秀人才已成為支撐其國家發展的基本力量。集成過程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的發揮,而創新性思維來源於人的智慧,因此,在集成創新企業中人才的支撐是整體運作的關鍵。
(3)技術。企業的技術是企業集成創新的源泉,決定了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高低。日本著名專家齋滕優把企業技術分為產品技術和製造技術。在企業集成創新過程中,企業的技術主要反映為研發技術和生產設備技術。研發技術是企業技術的源頭,研發技術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技術的高低。生產設備水平也是企業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生產設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生產製造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技術的發揮。
(4)信息。21世紀是基於知識的信息社會,企業集成創新競爭優勢建立在信息資源基礎上。信息作為企業的一種稀缺的社會資源,已經成為繼資金、人才之後影響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現代社會信息已滲透到各個領域,技術進步發展的趨勢,使企業利用信息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增強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增強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一條捷徑。
集成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2]
通過對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理論內涵分析,可以將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分解為4項集成能力:技術集成能力、戰略集成能力、知識集成能力、組織集成能力(江輝等,2000;李文博,2004),如圖1所示。由於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導致了整個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在這些集成能力中,技術集成能力是技術創新的核心和基礎;戰略集成能力是進行集成創新的推動力;知識集成能力是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保證;組織集成能力則是落實技術集成能力、戰略集成能力、知識集成能力的關鍵。
1、技術集成能力
Iansiti教授(1998)在實證的基礎上,提出了技術集成的策略,並將技術集成定義為產品開發過程中企業對多種技術選項(Technology Option)進行評估和選擇的過程。作為技術管理的新範式,技術集成近年來備受關註並得到廣泛應用。技術集成開發實際上就是根據企業現有的技術,抓住產品的市場特性,同時引進已有的成熟技術或參照技術資料進行學習,並依據產品的自身特性,使各項分支技術在產品中高度融合,在短時間內進行集成開發,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充分獲取市場占有率的手段和方法。慕玲等(2003)的研究表明,技術集成要以需求為起點,通過開放的產品建構和企業互動模式來集成技術資源,以提高企業產品技術開發績效及生產率。張米爾等(2004)通過研究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大連機車車輛廠等企業的建構能力、技術監測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的成長機制,表明技術集成不僅有助於企業利用外部技術源掌握產品開發主動權,而且能有效地促進自主技術能力的成長。
綜上所述,培養企業技術集成能力,應從技術系統整合能力、自主研發能力、外部技術購買力3個方面入手。
(1)技術系統整合能力。技術集成需要多種分支技術的融合,這就需要提高技術系統的整合能力,以提高技術集成力度。技術系統整合能力由技術系統匹配度、技術系統冗餘度這兩個指標來體現。
①技術系統匹配度。是指產品的各分支技術在結合後是否互相衝突和矛盾,是否發揮了應有的整體功能,特別是是否已發揮出最重要的功能。
②技術系統冗餘度。是指技術系統內各分支技術集成後可放棄的技術所占的比例,其中可放棄的技術針對最終產品來說,包括對產品產生負效果的技術、不產生任何功能的技術或可以用其它簡單技術代替的分支技術等。
(2)自主研發能力。自主研發能力的強弱體現為技術系統自有核心技術的多少。技術系統自有核心技術是指企業依靠自身力量,通過獨立的研究開發活動而獲得的來源於企業內部的突破性技術。只有具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當然,擁有與產品相關的核心技術越多,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就越強。自有核心技術包括know-how、專利等。
(3)外部技術購買力。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其技術產品的產生並不意味著要獨立研發所有的分支技術,只要擁有與產品相關的核心技術,其技術創新就是成功的,這就意味著企業可以通過向外界購買先進技術以整合內部技術系統。外部技術購買力的強弱由技術引進經費支出、購買國內技術支出能力等指標來體現。
2、戰略集成能力
張煒(2004)認為,第五代技術創新過程模式的核心在於戰略集成,即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提高開發效率、減少開發時間、降低開發成本和提高可持續競爭力的一組戰略。集成在戰略層面上主要解決一個選擇問題,在一個共同發展戰略的基礎上進行戰略的組合和協調,如技術創新戰略與企業經營戰略的整合、技術創新戰略與市場戰略的整合、企業經營戰略與組織管理戰略的整合等。
(1)技術創新戰略與企業經營戰略的整合。企業能力發展規劃的執行需要企業經營戰略和技術創新戰略的整合,兩者缺一不可。在企業經營戰略驅動的整合模式中,企業經營戰略提出的技術需求和為能力發展而提出的技術發展規劃,共同決定了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如何制訂。當技術創新戰略獨立發展產生能力突破,需要企業進行經營戰略的創新以抓住有利商機時,企業經營戰略和技術創新戰略之間的整合是由技術創新戰略驅動的(許慶瑞等,2003)。
(2)技術創新戰略與市場戰略的整合。現代企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日益豐富與複雜的技術資源,強調技術與市場的緊密聯繫性,在符合需求的產品與豐富的技術資源供給之間尋求匹配,即一方面通過市場預測提出技術發展戰略,開展未來技術的預研和儲備;另一方面,在預測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同時,同步策劃創新產品的市場戰略。
(3)企業經營戰略與組織管理戰略的整合。企業的組織形態、管理體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會隨企業經營格局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並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保障和推動的作用。因此,企業在制定經營戰略時,應整合組織管理戰略,使二者較好地適應與配合。尤其是民營企業,在其生產效益增長的同時,更應重視企業組織管理戰略,飛龍集團、巨人集團的失敗以及海爾集團、春蘭集團的成功均是很好的例證(鄧志陽,2004)。
3、知識集成能力
知識作為重要的技術創新資源,理所當然地成為企業集成的對象。企業知識集成的理論核心是通過知識的共用和集成,對企業知識資源進行創造性的融合,實現知識創新,進而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史憲睿,2005)。
按照知識管理理論,王娟茹等(2005)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從知識型企業中收集數據,驗證出了對知識集成能力影響顯著的3個因素:關係資本、知識共用水平和吸收能力,其構成如圖2所示。
(1)關係資本。企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獨特的專門技術、優勢和知識。當這些成員組成項目團隊時,他們有效地形成了一個關係網,而且其關係可以延伸到成員所在的單位、組織,這種關係的集合以及成員間的信任和互惠形成了知識集成的關係資本。通過對Kale、Pennings、Inkpen、Kogut&Kulatilake、Kogut&Zander等人的理論研究,可從成員信任程度、互惠程度、尊重程度、交流程度和組織網路化程度5個維度來衡量關係資本。
(2)知識共用水平。知識共用是指個體知識、團隊知識、企業知識通過各種共用手段(如電話、口頭交談、網路等)為組織中其他成員所共同分享,從而使每一個成員都能接觸和使用知識,使組織內的知識能夠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進而轉變為組織的財富。因此,本研究用6個指標來衡量知識共用的程度:項目正式研討的每月頻度、非正式研討的種類、知識共用的激勵、溝通渠道的豐富性、技術訣竅的共用性和企業的文化氛圍。
(3)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成員識別、評價、吸收項目中其他成員和外部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具有積累性發展、路徑依賴、基於以前經驗的特點。吸收能力可分為團隊層面吸收能力和個體層面吸收能力,它們各自的衡量指標是不同的。本研究著眼於企業層面的吸收能力,其能力大小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T”型人才(有著深厚的專業技術及其它方面廣博知識的人才)充足度、成員學習意識和行為、R&D投入強度、項目開發經驗、成員知識和技能的聯繫性以及對他人潛在價值的認可情況等。
4、組織集成能力
在新經濟時代,創新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企業原有的封閉結構已經被打破,技術創新已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獨立創新活動,其必須在創新網路中進行,創新項目已經穿越企業固有的邊界,用戶、供應商、高校、研究院所、政府、其它企業甚至競爭對手都有可能成為創新網路的重要成員。因此,一個良好的組織必須具備“溝通”的特性,集創新網路成員於大成。通過優化企業資源,與用戶建立有效的信息聯接,與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創新,協調企業內各職能部門的關係,與其它企業協商合作,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促進技術創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1)與用戶有效的信息聯接。通過與用戶進行有效的信息聯接與交流,隨時掌握用戶需求,可以使得企業所開發的產品讓顧客滿意,並加快開發速度和降低成本。
(2)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創新。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開展合作研究、合作設計和合作開發,實現與科研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連接,可以促進雙方的信息交流,從而促使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企業通過產、學、研聯合,實現生產、教育、科研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以及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使企業科技行為得到優化;通過與多家高校舉辦各種培訓班,聯合培養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
(3)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企業不同職能部門之間常有矛盾和衝突,例如營銷部門和研發部門之間常常在新產品選擇上存在分歧,製造部門和採購供應部門也經常發生衝突,R&D、市場和製造部門之間的失調則更為常見,往往導致創新效率低下。儘管各個部門擔負的職能迥然不同,但其最終目標卻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要經濟、高效地實現技術創新目標,最終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因此,這就需要提高各職能部門間的協作能力,從而實現企業增效。
(4)與其它企業協商合作。創新企業通過與其供應商開展協商合作活動能夠形成真正的供應商—生產商伙伴關係。供應商在新產品開發早期就充分瞭解創新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對於元器件的具體要求,可以儘早動手設計、開發和生產出符合質量標準的元器件並占領市場,而生產商可以從元器件選購、產品定型、質量改進、減少元器件數量、降低成本和加快進入市場等諸多方面受益。通過與分銷商的協商合作,企業能及時掌握整個銷售網路的信息以及分銷商的銷售情況、回款情況及存貨狀況,以便各部門合理地制定生產、銷售計劃,準確調配貨物,及時安排發送,按期結款,減少庫存積壓,主動供貨,防止斷貨發生。由此可見,企業與供應商、分銷商的協商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以上對企業集成創新能力構成要素的分析,評價企業的指標體系按結構性指標劃可分為:技術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集成外部資源能力,每個指標再細分為若幹小指標。比較典型的還有將集成創新能力分解為技術集成能力、戰略集成能力、知識集成能力、組織集成能力四分法以及人才素質、產品結構、運行機制、技術開發、適應市場、獲獎榮譽六分法,等等。在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後,還要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對企業集成創新能力進行評價。評價方法不同,結果往往大相徑庭,因此評價方法的合理選擇對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在選擇評價方法時,應結合實際充分考慮被評價對象的特點和評價任務的要求,做出科學的選擇。根據已獲得的文獻資料,發現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方法涵蓋面廣,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因數分析法、聚類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AHP層次分析法、秩和比法、灰色關聯分析法、BP人工神經網路評價法、EDA數據包絡分析法,集對分析法等等。
1、多元統計分析方法
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在企業集成創新評價中比較常用,主要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因數分析。聚類分析和判別分析也有不同程度的應用。主成分分析是把各變數之間互相關聯的複雜關係進行簡化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原始變數相關矩陣或協方差矩陣內部結構關係的研究,利用原始變數的線性組合形成幾個綜合指標(主成分),在力保數據信息丟失最少的原則下,對多變數的截面數據表進行最佳綜合簡化。使得在研究時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因數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廣和發展,它也是將具有錯綜複雜關係的變數綜合為數量較少的幾個因數,以再現原始變數與因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根據不同因數還可以對變數進行分類,它也是屬於多元分析中處理降維的一種統計方法。聚類分析根據一批樣品的許多觀測指標,按照一定數學公式具體地計算一些樣品或一些參數的相似程度,把相似的樣品或指標歸為一類。而判別分析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已知歷史上用某些方法把研究對象分成若幹組的情況下,來判定新觀測樣本應歸屬的級別。這類方法一般是利用指標的相關性,篩選出少數綜合性的指標,然後確定權重,最後對評價對象進行綜合評價。優點在於定量化的數據處理,合理科學的計算方法,避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美中不足的是對數據要求比較高,樣本容量不能太小,資料要求服從一定分佈,大大限制了此類方法的應用範圍。
2、數據包絡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1986年由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pper創建的。以凸分析和線性規劃為工具,對多投入、多產出的多個決策單元的進行效率評價,它是研究具有相同類型部門的相對有效性的有力工具。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是一種非參數估計方法,適於處理多指標數據,並且不需要數據本身滿足一個明確的函數形式,因此,該方法在很多領域被認為是一種主要的評估工具。
3、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托馬斯?塞蒂提出的,它是將決策相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整個過程體現出分解、判斷、綜合的系統思維方式。由於它在處理複雜的決策問題上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範圍得到重視。尤其適合於對決策結果難於直接準確計量的場合。
4、模糊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1965年由美國控制論專家首次提出的。它是利用模糊數學理論對現實世界中廣泛存在的那些模糊的、不確定的事物進行定量化,從而為決策者提供可以進行比較和判別的依據,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進而解決具有模糊性的實際問題。是一種較科學和很有價值的方法。
5、灰色綜合評價方法
灰色系統理論和方法是20世紀80年代,由中國學者鄧聚龍教授首先提出來的。灰色系統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即系統的關聯度分析法。對兩個系統或兩個因素之間關聯性大小的量度,稱為關聯度。如果兩者在系統發展過程中相對變化基本一致,則認為兩者關聯度大反之,兩者關聯度就小。其基本思想是依據關聯度對系統排序,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新方法。主要用於解決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領域的問題,它廣泛應用於農業、地質、氣象等學科。優點在於對樣本數據沒有特殊的要求,計算方法比較簡便。
6、集對分析理論
集對分析(Set Pair Analysis)是我國學者趙克勤先生於1989年創立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對系統作同異反定量刻劃和研究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統一處理模糊、隨機、中介等不確定性系統。所謂集對,就是具有一定聯繫的兩個集合所組成的對子,集對分析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從同、異、反聯繫的角度辯證和系統地研究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聯繫、可變與轉化。體現了系統、辨證、數學三大特點。主要優點是系統全面的研究問題,把定量與定性方法相結合,同時考慮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適用範圍更廣。目前,集對分析理論已在自然科學、社會經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集成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方法原理各異,各具特點。在選用綜合評價方法時,應當註意根據研究目的和所收集數據的特點,靈活選擇,合理運用,才能有效地發揮綜合評價方法的作用,才能最真實地對企業集成創新能力做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