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差距分析 (Gap Analysis,又稱差異分析)
目錄 |
差距分析是指在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將客戶實際業績與戰略期望的業績進行對比分析,進行戰略的評價與修訂。
實際與期望的業務績效相比通常會產生差距。差距分析主要是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並提出減小或消除差距的方法。這可以通過改變目標或者改變業務層的戰略來實現。最初提出的預測依賴於四個假設:
1.公司的業務組合保持不變。
2.在公司的產品和市場上取勝的競爭戰略將繼續一如既往地發展。
4.公司自身對各個業務採取的戰略將會沿著歷史演變模式發展。
差距分析的第一步是考慮修改公司戰略。如果期望業績超過目標,可以將目標定得高一些。當目標大大超過可能取得的績效時,也許必須將目標修改的低一些在做出這些調整之後,如果仍然存在顯著差距,就需要提出新的戰略來消除這種差距。由於為每一項業務引入了備選擇增長戰略,經理人員可能預測銷售將增長,他們能夠通過以下指標估計市場結構:
1.行業市場潛力(1MP)
2.相關行業銷售額(RIS)
3.實際的市場份額(RMS)
下圖是對行業市場潛力(IMP)的估計。首先,它假設所有可能合理使用產品的顧客都會這樣做。其次,產品會被儘可能的經常使用,因此,IMP表示某一特定產品最可能的單位銷售額。例如上海大眾汽車銷售公司預計市場潛力,根據預計的達到要求的人員或家庭單位都會購買汽車這一原則,可得出背景市場的潛力(IMP)而這一數據與實際存在差距,這差距主要表現在四種可能上,分別是產品線差距、分銷差距、變化差距、競爭差距。
這一銷售額與目前銷售額的差額表明瞭每種產品的增長機會。相關行業銷售額(RIS)等於公司目前的銷售額加上競爭差距,而實際市場份額(RMS)等於銷售額除以相關行業銷售額。造成公司潛在銷售額與實際銷售額差距的四個因素如下:
1.產品線差距。縮小這一差距需要從寬度或深度方面完善產品線,並引進新產品或改進產品。如產品線的生產能力不能夠滿足北京汽車市場的需求。
2.分銷差距。可以通過擴展分銷覆蓋範圍、提高分銷密集程度和商品陳列縮小這一差距。
3.變化差距。客戶使用這一戰略的目的是鼓勵沒有使用過該產品的人試用,而鼓勵現有的使用者消費更多的產品,較多購買者在考慮購買‘別克’公司的汽車
4.競爭差距。可以通過從現有競爭者手中奪取額外的市場份額,改善公司的地位,從而彌補這種差距。
如果預期的差距不能通過降低行業的市場潛力或得到額外的市場份額來彌補,就應將註意力轉向評價公司的業務組合,目的是修改公司業務組合,增長成長率更高的業務,並剝離成長率低的業務。
多元教學評價差距分析[1]
傳統的教學評價結果一般是單一的數量化結果,能為教學改進提供的信息有限。多元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為各評價主體提供了一個統一的評價指標,對同一評價對象採用統一的評價指標,不同的價值判定依據可視為各層次上的標桿。教師和學生都可通過對方或專家的視角,找出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本文取學生評價、同行專家評價和教師自我評價三種評價方式建立差距分析模型。評價指標為Xi,其中;對學生、專家和教師給出量化賦值分別記為XSi、XPi和XTi。
1.學生評價與教師自我評價差距為D1,則:
D1=
D1=
2.教師自 我評價與專家評價的差距記為D2,則:
D2=
3.學生評價與專家評價的差距記為D3,則:
D3=
教學評價差距分析模型剋服了傳統教學評價以單一的數量化結果作為價值判斷依據的弊端, 通過教師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同行專家評價的對比分析,促進了教師對自己教學的客觀認識,有助於使教師瞭解學生的需求和自己與高水平教學的距離。
4應用案例
本研究隨機選取了某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3位教師,對其在3門課程(即高等數學、人力資源和戰略管理)上的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問卷設計參照多元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學生、教師和教學督導評價結果見表:教學評價表。3位教師的三方教學評價差距分析見圖2、圖3和圖4。
表:教學評價表
圖2:離等數學(教師A)教學評價差距圈
圈3:人力資頤(教師B)教學評價差距圖
圖4:戰略管理(教師C)教學評價差距圖
異,但對教學相對優劣的識別基本一致。
比較以上3個差距圖可發現:
- 教師A在教學互動指標(鼓勵討論、鼓勵提問、關註學生)上與學生評價和督導評價差距較大,表明教師A的教學方式距離學生期望和同行比較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教師A應該進一步反思總結,進行改進;
- 教師B在教學組織指標(講解清楚、易於做筆記、完成教學目標)上的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和督導評價差距較大,進一步調查發現教師B是新進教師,還未完全適應課堂教學,因此應對其進行培訓;
- 學生、專家對教師C的各項評分都較平均,且其總體分值最高,說明教師C的教學能力較高,但在教師的自我評價和督導評價中,學生學習主動性指標的得分都很低,應該進一步分析原因。
高校多元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涵蓋了影響教學績效的所有層面,彌補了當前教學評價只評“教”、不評“學”的不足,使教學評價不僅能促進教學的改進,而且有助於挖掘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差距分析模型簡單易行,物理意義明顯,尤其適合尋找教師的改進點,對高校教學管理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 ↑ 張林英,韓之俊.高校多元教學評價及差距分析模型研究[J].技術經濟,2008,27(3)
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