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知識社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知識社會概述

  知識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社會,是一個社會的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的社會,信息技術發展使得更多的大眾作為用戶也能深深的參與到科技創新的進程進一步帶動創新形態、社會形態的嬗變,知識社會是一個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社會。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在知識社會,知識成為社會的核心。然而知識社會又不是一個僅僅崇尚精英的社會,“知識社會的社會形態越來越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流體特性,傳統的社會組織及其活動邊界正在“融化”。創新也不再是少數被稱為科學家的人群獨享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的主體,生活、工作在社會中的用戶將真正擁有創新的最終發言權和參與權,傳統意義的實驗室的邊界以及創新活動的邊界也隨之“融化”了。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模式轉變,創新正在經歷從生產範式向服務範式轉變的過程,正在經歷一個民主化的進程。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面臨著挑戰,以用戶為中心、社會為舞臺的面向知識社會、以人為本的下一代創新模式,即創新2.0模式正逐步顯現其生命力和潛在價值”(《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

知識社會的溯源與發展

  “知識社會”的概念誕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學習型社會差不多同期產生,最早使用者是大學教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相對於信息社會而言的,信息社會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知識社會的概念則包括著更加廣泛的社會、倫理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信息社會僅僅是實現知識社會的手段;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社會形態的變革從而推動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在知識社會裡,每個人都要學會在信息海洋里來去自如,培養認知能力、批評精神、創新能力,以區分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擁有新知識;知識社會也使得創新不再是少數科技精英的專利,而成為成為更為廣泛的大眾參與,推動了創新的民主化進程[1];知識社會作為網路社會必將更加關註全球問題:通過國際合作和科學協作,環境破壞、技術風險經濟危機和貧困等問題有望得到更好的解決;知識共用是知識社會的拱頂石,以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是知識社會的實質,而知識社會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知識社會英文語境中的四種表達[2]

  在英文語境中,知識社會有四種表達: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Knowledge Societies,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據知識社會理論專家尼科·斯特爾的考證([3],p.64),最早提出“知識社會”術語的社會科學家是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萊恩。在1966年發表的《知識社會中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衰落》一文中,萊恩通過說明科學知識的日益增長的社會意義而證實對知識社會概念的使用是正確的,[4]他當時採用的是第一種表達(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1968年,在《斷裂的時代》一書中,為了說明知識是現代社會的中心以及經濟和社會行為的基礎,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使用了知識社會術語。[5]同年,為了說明知識在創新中的源泉作用和知識領域在國民生產總值及就業中日益增加的份量,社會學家和未來學家丹尼爾·貝爾在“知識和技術的測度”一文中也使用了知識社會術語,並且認為後工業社會就是一個知識社會。[6]德魯克和貝爾提出“知識社會”時採用的都是第二種表達(The Knowledge Society)。如果說第一種表達強調的是社會的知識化趨勢及其意義,那麼,第二種表達則將關註的焦點直接放在了知識本身,放在了知識資源和知識活動的價值。這種表達方式突出了自主創新的經濟價值。

  1986年,斯特爾傑諾特·彪姆一起主編了第一部《知識社會》文集[7],書名採用的是第二種表達,但他在1994年出版的第一部《知識社會》著作及在2002出版的另一部著作《知識和經濟行為》中卻都採用的是第三種表達(The Knowledge Societies)。這樣做並非是一種文字游戲,斯特爾指出:“知識社會並非是作為一個簡單、單峰展現的結果而發生的,也不是以某種明確的方式出現的。知識社會並沒有變成某種單向度的社會結構。各種知識社會通過保持不變、甚或變得不一樣而成為相類似的社會。”([8],p.10)這意味著,通向知識社會的道路並非是機械決定的單線行程,知識社會也並非只有遵循固定模式的單一類型。這種表達方式也強調了不同國家走向知識社會應當有自己的特色。

  在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報告以後,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研究知識社會問題的重要性,並且認為知識社會似乎比知識經濟的含義更為廣泛,同時更富有想像力和吸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知識社會的論著大量涌現,出現了對知識社會的第四種表達(The Knowledge based Society),如:影響巨大的《大學與全球知識經濟》一書的主編之一、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科學與技術動力學系高級講師勞埃特·雷德斯多夫的專著《溝通的社會理論:知識社會的自組織》[9]等。第四種表達強調社會結構、社會行動、社會發展的知識基礎,要求對社會與知識的演化關係及其機制進行動力學分析。這種表達方式反映了走向知識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知識社會的出現[10]

  ①歷史上,任何世紀都沒有發生過如此眾多、深刻的社會變革,這些變革,改變了我們所生存社會、經濟、團體和政治形態。德魯克認為,這一系列社會變革孕育著一個新的社會形態的出現,即知識社會的誕生。

  ②從生產力角度來講,未來社會是知識社會,而從生產關係上分析,未來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繼續。

  ③知識社會的誕生源於知識自身的種種變化。由於知識應用於工具、生產過程和產品從而產生了工業革命,當知識應用於工作的時候,開創了生產力革命,而當知識應用於知識的時候,知識迅速成為唯一的生產要素,社會轉變為知識社會。

知識社會的概念辨析[2]

  “知識社會”已經不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概念,社會各界已經對“知識社會”這個字眼耳熟能詳。然而,學術界迄今仍然沒有一個嚴格界定、獲得公認的“知識社會”概念,對“知識社會”還存在著諸多不同的理解和判斷。就學術界對知識社會概念已有的定義和理解而言,其主要的觀點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一)知識社會是一種其成員的思想和行為“知識化”的社會

  萊恩最早給“知識社會”術語下定義,他寫道:“知識社會是這樣一個社會,其成員

  • 探究他們關於人類、自然、社會的種種信念的基礎;
  • (或許是無意識地)為真實真理的客觀標準所引導,並且,在較高層次的教育中遵循證明和推理的科學規則;
  • 將相當多的資源投入到探索中,因此而具有大量的知識;
  • 經常努力收集、組織和解釋他們的知識,為當前的目的而從中汲取進一步的意義;
  • 既運用這種知識來倡導他們的價值和目標,也運用這種知識來闡述(或許還修正)他們的價值和目標。”([4],p.650)

  顯然,萊恩是從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為“知識化”(或“科學化”)的視角給“知識社會”下定義的,他受到了當時流行的實證主義科學理論的深刻影響。實證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知識會取代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其他形式的知識,科學推理即使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樣,萊恩在其定義中強調,知識社會的成員的行為由真實真理的客觀標準所引導,他們的價值和目標為遵循科學規則而系統地獲取的知識所倡導、闡述和修正。

  (二)知識社會是一種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知識價值的社會

  貝爾曾經強調知識是後工業社會的“一種基本資源”。日本著名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用“知識價值社會”取代“後工業社會”的重要認識。他指出,現代社會的變革既不是單獨的技術革命,也不是臨時性的潮流。它是人類在產業革命200多年後迎來的將產生“新社會”的巨大變革,即“知識價值革命”。通過這一革命,將產生一個“知識價值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們將著力追求時間和智慧的價值即“知識價值”的大量消費,人們將認為“知識消費得越多越體面”。([11],pp.4-6)我國學者金吾倫直截了當地指出:知識社會是知識為主要資源、知識工作者為主導的社會。([12],p.5)龐躍輝進一步明確提出:“知識社會是建立在對知識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上的一種社會形態,它以知識型人力資源為社會主體,通過大力學習、傳遞、利用、創造、共用知識的社會取向和社會機制,深入開發、利用知識價值,以實現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加快發展。”[13]以上定義基於知識價值論的視角,深化了對知識價值的認識,突出了知識價值的創造主體,強調了開發利用知識價值對加快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性。

  (三)知識社會是一類以知識為主要驅動力的社會

  斯特爾將正在出現的那種社會稱為“知識”社會,是因為現代社會的主要機制或特性正日益受到“知識”的驅動。([8],p.9)斯特爾指出,選擇“知識社會”而不是諸如“信息社會”、“後工業社會”、“科學社會”等其它術語來稱呼正在出現的這種社會,其主要理由是([8],pp.17-18):關於信息社會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對相當大批量的信息之生產、加工和傳遞的關註所激發的,人們較少談及、或幾乎沒有談及信息、傳播媒介的本質,通常也不涉及現代社會的一致性和統治等;而“後工業社會”的範疇不是十分恰當,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使人產生誤解的範疇,因為“工業”或製造業並沒有消失,而只是被改變了。正如“工業”或製造業的改變一樣,現代社會的那些各種各樣的深刻變化是與知識本身的諸種形式和統治相關聯的。之所以沒有採用“科學社會”,是因為斯特爾分析的重點不僅僅在於科學,還在於科學知識和日常知識、陳述知識和程式知識、知識與非知識之間的關係,在於作為社會行為的一種能力的知識。

  (四)知識社會是一種以信息與通信技術為變革驅動器而改造出的新社會

  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委員會(UNCSTD)專門成立的工作組認為:近來,“知識社會”一詞用來強調由以信息與通信技術為變革驅動器而改造出的一種新前景。([14],p.9)他們指出:無論在工業化國家還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先進的微電子學為基礎的信息與通信技術都是處於近來所發生的社會與經濟轉型的中心位置。向21世紀的轉型過程中,人們將會目睹信息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組織、環境、文化及全球基礎設施變化所產生的巨大促進。這種理解實際上基於信息技術發展與社會經濟轉型關係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是科學技術革命觀在當代的最新反映:科學技術代表著一個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學技術代表著知識社會的生成。

  已有的知識社會的定義和理解是十分複雜的,除了上述觀點,典型的看法還有:“知識社會是與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社會形態”;“知識社會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它意味著一種極其深刻的根本性社會變革”;“知識社會就是學習型社會、創新型社會”;“高級知識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等等。

知識社會的知識價值觀[10]

  傳統的商品價值主要體現在土地、勞動和資本上面。這種價值形態往往表現出流動性差,獨占性強,而且易損耗。而知識社會中知識是無國界的重要資源。它可以流動,不受限於國家,並且能在任何地方迅速、便宜地被創造。由於知識的可獲取性,知識社會將沒有貧困的國家,只有無知的國家。

知識社會中的組織與管理[10]

  知識社會是個流動的社會,人們不再有根。一些老的機構——家庭、村莊、教區等將幾乎消失,它們被社會集合的新單元取代。知識社會是個有組織的社會,它的核心且富有特色的組成部分是管理。所有管理者都需要工作紀律的管理知識以及對組織本身的瞭解和知識。離開管理知識也就沒有管理。

  德魯克認為,知識社會中任何組織的表現能力都將取決於知識的質量與生產率,個人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系統地研究知識的質量與生產率。

知識社會的特征[15]

  目前,要對“知識社會”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還不可能、不現實,甚至是冒險的,而儘可能詳細地預測性探索其特征,並由此來把握它的可能形態,這卻是我們應該和必須做的。我們將以丹尼爾·貝爾、彼得·德魯克以及尼科·斯特爾對知識社會特征的有關論述來展示知識社會的可能圖式。

  1.丹尼爾·貝爾,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未來學家。他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主要向我們預測了未來知識社會的種種可能狀態。貝爾認為,即將來臨的後工業社會與以往工業社會有著很大的不同,從總體的廣泛特征上說:“如果工業社會以機器技術為基礎,後工業社會是由知識技術形成的。如果資本與勞動是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征,那麼信息和知識則是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征。”(貝爾,1997:9)

  面對“後工業社會”這樣一個未來學的概念,貝爾概括性地描繪了其五個基本特征:

  1.經濟方面: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為服務性經濟;

   2.職業分佈: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於主導地位;

   3.中軸原理: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它是社會變革與制定政策的源泉;

  4.未來發展方向:控制技術發展,對技術進行鑒定;

  5.制定決策:創造新的‘智能技術’。

  (貝爾,1997:14)其中,他認為,最顯著和最簡單的也是他書中最主要闡述的是理論知識的首要性和服務業部門的擴張性這兩點。就社會結構的變遷而言,貝爾特別強調了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即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或製造業,而是從事諸如貿易金融、保健、研究、教育和管理等行業。但是,貝爾認為,服務業的不斷擴張正是理論知識在後工業社會中獲得首要性和核心地位的表現,因而最值得他在書中論述的還是“理論知識”在後工業社會的中心地位問題。他知道,知識在以往任何社會的運轉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以往任何社會都沒有像後工業社會這樣“給予”知識以如此高的核心地位,即都沒有如此地依賴於知識。“後工業社會是圍繞著知識組織起來的”(貝爾,1997:21),知識在社會中的“組織”作用使得其本身的性質由此而發生了變化,由邊緣轉向了中心;知識的發展日益成為各領域發展的先導,也日益成為一個社會發展的戰略源泉與動力。

  而且,貝爾對自己的“後工業社會”概念有這樣的一些概說,即:

  (1)它是用於表徵著社會發展轉型中的一個過渡。在他看來,後工業社會之“後”並不是指稱某種新的社會形態,而是象徵著一種過渡。

  (2)它是用於強調“理論知識”的中心地位和中軸原理;

  (3)它是用於描述和說明社會轉型中的一種“範式”變遷。在他那裡,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並不是一幅完整的社會秩序的圖畫。

  (4)它是用於理解和把握轉特征及價值挑戰的知識社會型中社會結構複雜性的一種方法。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概念就是使西方社會結構的複雜變化更易理解的這樣一種方法。

  可見,貝爾對後工業社會的說明既是一種社會特征的描述,也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和路標。

  2.彼得·德魯克,美國當代資深經濟學家、管理學家。他主要是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一書中闡述了他對知識社會的看法。德魯克認為,西方歷史表明,每隔幾百年社會就會發生急劇變化。自二戰以來,我們現在又一次處於這樣的變化時期,但這次變化已經不再局限於西方的地域,而是在世界範圍內展開。當然,這個“世界”也首先是“西方化”了的。這個處於變化與轉型中的新社會就是現已存在的“後資本主義社會”。

  對於該社會的基本特征,德魯克認為,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將是知識”,“基本經濟資源——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就是‘生產資料’——不再是資本、自然資源(經濟學家的‘土地’)或‘勞動力’,它現在是並且將來也是知識。”“主要社會團體將是‘知識工作者’”,“他們是知道如何把知識用於生產的知識經濟人員、知識專業人員、知識雇員。”因此,德魯克預測,後資本主義社會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將是知識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即工作效率問題,其所面對的“社會挑戰,則將是該社會中的第二階級的尊嚴:服務工作者”,因為他們缺乏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必要教育程度,因而可能成為社會的反抗者。後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在“知識分子”和“管理人員”之間“將用一種價值觀和美學概念的新的兩分法來劃分”,所以如何調和並“用一種新的綜合法來超越這種兩分法,將是一次哲學上和教育上對後資本主義社會最主要的挑戰。”(德魯克,1998:4、8-9)。

  由於知識是後資本主義社會的最主要資源,它根本地改變了整個社會結構,即不僅創造了新的社會動力,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動力,而且創造了新的政治模式與動力。因而,德魯克認為,它也必然引起整個管理範式(management paradigm)的根本性革命,即“知識正被應用於知識”。“提供知識以找出應用現有知識創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實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管理部門是知識社會的通用機構”(德魯克,1998:45-46)。它不僅限於經濟領域,還將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於是,與貝爾的觀點相似,知識在德魯克這裡,在知識社會中,也進入了核心地位。

  3.尼科·斯特爾,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從其《知識社會》一書就可看出他對未來知識社會的直接關註。斯特爾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之所以被稱為“知識社會”,是因為它的發展是受著“知識”驅動的。當然,這種社會的到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發。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經濟領域是首發的敏感區。

  對於知識社會所具有的特征,斯特爾在考察了包括貝爾、德魯克等學者對未來知識社會特征的論述後,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1)在科學和技術的幫助下,“社會作用於它自身、作用於它的各種機構和它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等方面的行為能力”的提高;

  (2)充分就業成為歷史,“恢復充分就業……在知識社會是不再可行的了”;

  (3)“知識社會的主要特性是知識價值論,而不是勞動價值論”(贊同貝爾的觀點);

  (4)知識社會是一個可以控制的社會,因為“一旦社會按照知識而被組織起來時,它就成了可以控制的了”;

  (5)社會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即“社會結構和人類建構物的脆弱程度在知識社會中普遍上升”;

  (6)伴隨著社會自製力的增強,自毀性也增大,“知識社會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是以當然包括摧毀其自身的能力在內的自製的社會關係和自製的未來為特征的”;

  (7)未來知識社會將是更難預測的,即由於“存在著(a)知識本身的偶然性和(b)作為知識向社會的日益滲透之結果的社會關係的更大的偶然性。……未來比起以往任何時候來都更加難以想象”(斯特爾,1998)。因此,在斯特爾看來,可以用不可預測性、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來概括知識社會的總體特征。

  可見,知識在未來知識社會之包括經濟活動在內的一切活動中的決定性作用已成為這些學者不爭的共識,只是他們對知識社會之特征的預測性描述略有差異,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即便是對現實社會的特征的概括都尚存歧義,更何況是對一個未來社會的概括。

知識社會的價值挑戰[15]

  那麼,未來知識社會將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儘管對未來知識社會的預測是抽象的和模糊的,但以上學者所提出的和我們在他們的描述中所預感到的種種問題卻不能不令我們深思,這些問題向我們提出了以下幾方面具有價值性的挑戰:

  1.如何把握知識的挑戰

  在知識經濟時代和知識社會中,知識的重要性已是眾所周知的。當人們認識到知識具有“組織”和“創造”一個社會的至高“權力”時,人們難免又要為這種“權力”的絕對性而擔心,對可能出現的“知識異化”而顧慮。於是,對知識的管理(亦稱“知識管理”)問題就彰顯出來,成為我們必須直面的挑戰了。在此,我們意識到,知識經濟時代和知識社會,雖然是一個“人”的自主性更高體現的時期,但是,未來知識社會的發展狀態已經取決於我們對知識之創新的把握和駕馭。而這種把握和駕馭實質上既是一個價值活動問題,也是人類應該擁有怎樣的價值觀來駕馭這一價值活動,以對自己未來之發展前程的終極關懷的問題。

  2.人該如何生存與發展的挑戰

  知識固然是知識社會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資源,然而,人在該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會怎樣呢?知識社會中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否會出現“人”被知識化,即“人”成為被知識“造就”、“訓練”的存在“物”?是否會出現“人的異化”和新形式下的人的被奴役?於是,在知識社會裡,人該如何生存與發展、該如何體現自身的存在價值等問題就成為人類必須思考的又一價值挑戰。

  3.關於社會的本質、建構與發展的挑戰

  貝爾認為:“後工業社會是圍繞著知識組織起來的,其目的在於進行社會管理和指導革新和變革。”(貝爾,1997:21)然而,由此導致的社會的不確定性也產生了,而德魯克把社會的創造“權”賦予了知識這個偶然因素。斯特爾則認為,社會將成為一個實驗廠,它將按照知識而組織起來,因而將成為可以控制的了。種種言說都在喻示和表明,知識社會可能將更加脆弱、不穩定和難以預測。於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將是:首先,該如何消解這種脆弱和不穩定,增加其穩固性呢?這或許又是一個價值觀問題。即倘若人類能夠有一種普遍一致的和最根本的價值觀,社會的穩固性必將會大大加強。

  其次,一旦社會被知識所“組織”、“創造”和“控制”,哪怕這些是掌握在“有知識的人”手中,是否還有社會規律存在?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規律實質上也是人的活動規律,但其中總有超越人的活動意志之外的必然性和歷史的“合力”存在。在知識社會中,是否還有這種必然性和“合力”存在呢?當前國外有些學者從科學技術對社會基礎的“深刻干預”中提出了“或許是‘社會發展規律’的馬克思主義老概念不再有效了”(貝爾,1997:119)的說法,這不能不令我們深思。其實,無論知識社會中人對知識有多高或多大的組織、創造和控制能力,它依然是人類共同“合力”的結果,而且這種“合力”的作用更加明顯。

  因此,社會的規律性依然並且更加體現出人的活動規律。然而,以怎樣的價值觀滲透於人類社會發展的組織、創造和控制的“合力”中,這倒是人類應該認真思考的有關人類發展方向的關鍵問題。

  最後,一旦社會被普遍的知識所“組織”、“創造”和“控制”,在知識的一致性和趨同化中,各國各民族獨特的價值性還會存在嗎?換言之,社會的發展是否將全球化?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全球化首先是以經濟的形式出現的。隨著經濟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其背後隱藏的知識也逐漸被人承認,並逐漸掩蓋民族的價值觀和知識。換句話說,在知識社會中,知識的整體趨同、整體價值性將可能遮蔽民族的個體價值性。

  可見,一旦知識一體化,則距離社會的全體化就不遠了,這是一個用民族主義和民族情感所不能阻止與反抗的趨勢。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民族性的差異。早在一百多年前,面對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出現和迅速發展,馬克思就說過,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大工業到處造成了社會各階級間相同的關係,從而消滅了各民族的特殊性”。(馬克思恩格斯,1995:114)那麼,在知識社會,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生產力高度發達,諸如網路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普遍交往,就必然會出現馬克思所說的:“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濟上普遍的個人所替代。”“而各個人的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歷史直接相聯繫的各個人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1995:86、87)當然,地域性的國家與社會比地域性的個人的世界歷史性存在的實現更需要歷史過程和歷史時間,只是該歷史呈加速度趨勢而已。

  知識社會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因而需要我們思考的地方也是很多的。知識社會將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它是否也將面臨著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如吉登斯所說的:“全球化不僅產生向上的拉力,而且也產生向下的推力,給地方獨立帶來新的壓力。”“全球化並不以公平的方式發展,而且它所帶來的結果絕對不是完全良性的。”(吉登斯,2001:8、10)因而,他認為,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失控的世界”。對此,我們不敢肯定未來的知識社會必然就是全球化的時代,但我們可以肯定,未來所面臨的將是類似的價值挑戰,這些挑戰完全需要我們認真地思考和麵對。否則我們就會在新的壓力中向下沉淪,在結果的良性化中繼續承受著非良性的結果。

知識社會的社會形態[16]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奠定了知識社會的經濟基礎,與新生產力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係、與新的經濟基礎相對應的新的上層建築也將形成。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1.勞動者知識化,創新人才成為社會中堅

  工業社會初期和中期,產業工人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而知識分子則處於次要的地位。而知識社會中,社會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知識成為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公民受教育程度和勞動者的整體知識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較發達的知識社會,成人中大學教育程度者將達到80%以上,甚至大學成為義務教育的重要目標。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工人———體力勞動者的比例大大減少,絕大多數勞動者成為“知識分子”,成為社會的主體力量。知識勞動者又可進一步分成知識擁有者、知識應用者、知識創新者。

  然而,知識勞動者的作用和地位也不盡相同。其中,正如前所述,各類創新型人才,包括知識和技術創新人才、經營管理創新人才、政府管理創新人才、文化及其他領域的創新人才,將是經濟發展、社會前進的領導和中堅力量。創新人才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擁有創新人才,就能創造更多財富,贏得更大的競爭和發展優勢。這些人在勞動者中占的比例雖小,但其決定性作用無法替代。因此,社會的許多活動、社會制度的設計往往都是以他們的意志為主。而創新性人才,又將是國與國、地區與地區、單位與單位競爭的焦點。但是,社會的發展必須體現絕大多少人的根本利益,如何在激勵和發揮創新人才積極性的同時,又實現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是知識社會必須解決的矛盾之一。因此,那些思想境界高遠、品德高尚,胸懷天下,以人民利益為己任、以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為理想的創新型人才,必將贏得社會的領導地位。

  2.健康和文化精神生活成為人們主要需求

  進入知識社會後,物質財富相對工業社會更加豐富,基本解決了物質短缺的矛盾。作為一個重要標誌,恩格爾繫數(食品和服裝占總消費比例)一般將下降到20%以下;較舒適的現代化住宅、汽車、家電及家庭信息設備等基本擁有。因此,關註健康和較高水平精神文化生活,將成為絕大多數人們的主要需求。

  ——健康。隨著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深入發展,對原來一些危害人們健康的疑難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艾滋病等有了治愈的更有效方法;對疾病早期診斷能力大幅提高,醫療技術更加發達、設施更加完善。最關鍵的是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將進一步提高,保健設備和技術更加先進,保健產業將更加發達。人們更註意科學營養,更多地參加各種體育健身活動。隨著人們的健康長壽,老齡化將成為世界的共性問題,這一新社會特點將影響許多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導向。

  ——旅游。今後的工作時間將進一步縮短和富有彈性化。人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物質條件去旅游休閑。藉助於現代交通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旅游全球化必然成為大趨勢。旅游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將進一步增加。而且,旅游的形式和內容將更加豐富多彩,與知識社會相伴隨,旅游的文化和知識含量將提高。人們不僅把旅游當作休息的一種形式,更作為增長知識的一種手段,當作陶冶情操、精神休息的活動。這要求旅游設施要更加完善,功能多樣化,導游旅游服務也將成為知識含量較高的行業。

  ——文化娛樂。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一是家庭娛樂設施的多功能和便捷的娛樂方式,現代信息網路和多媒體信息終端可使人們的娛樂有更多的選擇。二是社會的文化娛樂設施的完善和多元化。三是各種形式的媒體更加發達,及時提供人們所需的各種信息服務。除了欣賞外,親身參與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人越來越多。

  這必將促進整個社會文化品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豐富知識社會的文化內涵。

  ——社交。知識社會發達的信息設施和技術,可以使遠隔萬里的人們通過網路召開遠程會議,“促膝交談”。然而,現代化的手段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情感交流。隨著工作之餘時間的增多,加之交通的快捷便利和公共設施的發達,各種頻繁的社交活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並將加快各種社區組織、不同群體的組織和協會等機構的快速發展。

  3.更加個性化和民主化的社會

  隨著整個社會信息化、知識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個性化將進一步突現。知識社會必然是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的社會。首先,社會的組織結構將有重大改變,從工業化社會專業化分工、流程化和社會化大生產中形成的龐大的、等級性組織結構,變成更具靈活性、多樣性、扁平式、網路化的社會組織結構。每個組織具有充分的自主靈活性,不同組織間又通過不同的機制相互聯繫,而且這種聯繫柔性十分強。組織間不是一種等級式的從屬,而是平等地位上的合作。很多組織將成為虛擬型組織,為了某一項工作進行聯繫合作。無論是企業、政府、非營利機構還是社團等民間組織都將體現這一特征。因此,社會在此情況下如何有效甚至高效的運轉,的確是需要深切關註的問題。凝結社會網路將有幾個關鍵因素,一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規則,人們必須在規則框架下運行社會方可有序;二是利益,雖然是利益的多元化,但共同的利益往往是聯繫和合作的最好紐帶,把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有機統一,將是社會有序、高效運轉的最有效機制;三是信息,信息的交流溝通和共用成為人際關係的重要橋梁。

  還由於知識獲取和擁有的公平性和社會信息的透明性,更增加了人們社會地位的平等意識。

  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將更加註重其自身價值的社會體現,更加追求社會認同感、成就感和榮譽感,具有更強烈的參與意識。因此,知識社會是更加民主的社會。若使公共利益與個性化、多元化的利益基本一致,各種決策更需要民主、透明,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量的豐富,大大提高了公眾的民主素質,也提供了更加通暢的民主渠道。這種基礎上的社會治理,需要更高超的智慧和政策工具。政府的結構也將變的更加精簡和靈活,政府的職能需要大的轉變。通過向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協調社會的有序運轉,將是政府的主要使命。

  政府成為社會分工的一個重要部分,社會網路中的關鍵節點。作為知識社會的政府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人物,更是需要知識、智慧超群的創新型人才。

  然而,知識社會絕非太平世界。正義與非正義的鬥爭仍舊長期存在。知識是一個典型的雙刃劍。此情況下,社會矛盾仍將十分突出,並呈現許多新的特點。很多社會矛盾仍會演化成激烈的衝突和對抗。網路信息的廣泛高速傳播性,信息的公開透明,自然會對個人信息的秘密性帶來新的挑戰。“人肉搜索”即對個人信息的挖取曝光的倫理問題更加突顯。利用網路造謠生非、泄私憤、搞誹謗等不道德行為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利用網路信息製造動亂和恐怖尤其要重點防範。知識型犯罪、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將成為知識社會的一個大毒瘤。越是高知識水平的人犯罪,對社會的危害性就越大,對此更難防範。社會各階層的相對平等,知識文明的進步,絕對不可能消除甚至緩解不同民族、宗教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矛盾衝突一旦與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就有釀成人類悲劇的危險。

  4.終身學習型社會

  知識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新知識增長得快、更新得快。真正成為知識的擁有者就必須不斷的學習。學習必將成為人們謀生的基本需求。

  知識社會,就業崗位變化的將更快。一些傳統的行業的就業崗位逐步減少,新興的知識型崗位逐步增加,人們更加期望自己具有終身就業的能力。

  再之,社會的競爭日益加劇,無論是就業、報酬還是社會地位,競爭的優勢必然向知識占有多、創新能力強者傾斜,這必將激勵和驅使人們終身學習。

  除了謀生的需要外,另一動機是,學習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

  當然,學校的教育是學習的重要渠道。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所用到的大部分知識需要繼續學習。知識社會中人們的基本能力是學習和更新知識。既要不斷更新專門知識,又要廣攬博學其他知識。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學習的方法,善於科學的學習和高效掌握自己所需的知識,善於從實踐中、從書本中、從眾多的信息渠道、從與別人的交往中學習新知識。既然學習知識占有如此重要地位,作為一個科技單位、企業、政府機構及其他社會機構就必須真正成為學習型組織。善於組織學習的機構,必將成為最具創造力、活力和競爭力的組織。整個社會將成為學習型的社會。

知識社會與創新

  知識社會環境下的下一代創新推動了創新民主化,知識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社會主要驅動力的社會,也是一個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成為常態的社會[1]。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一個形象而不准確的比喻:農業社會發展,像牛拉木輪車,在漫長曲折的歷史之途緩慢地前行;工業社會發展,象蒸汽機、後來又更換為內燃機的列車,沿著歷史軌道不斷加速前進;知識社會發展,則好比是磁懸浮高速列車或太空梭,在疾馳,在騰飛。而資源、知識就好似燃料,而創新則是發動機。知識社會經濟和社會特征都清晰地告訴我們,知識社會的最鮮明的特點和最具主導性的因素是創新。創新是產生知識、創造財富的源泉,是知識社會之靈魂。

  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也就是創新的能力。 在推崇知識精英培育的同時,業界也註意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和知識社會所帶來的更深刻的社會形態、創新形態變革。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將Web 2.0“全民織網”、“草根創新”的理念帶入了大眾視野。Web 2.0正是知識社會下創新2.0理念在互聯網領域的生動體現。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強調公眾的參與,倡導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用和擴散。如果說工業社會環境下的創新1.0是以生產為導向、以技術為出發點,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2.0則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以應用和價值實現為核心的創新[1]。在這種視角下,Web 2.0實際是創新2.0模式在互聯網領域的典型案例。創新2.0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放源代碼、自由軟體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微觀裝配實驗室(Fab Lab)、歐盟Living Lab等。

創新——知識社會的靈魂[16]

  在知識社會中,創新能力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要素。因為生產力發展變革的太快,存量財富不能持久,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就失去擁有財富的資格。即便一時沒有多少資本,所在地沒有所需的資源,但只要擁有知識、新技術成果,特別是有創新才能,就可能獲得財富和事業的成功。

  資本、資源都將向創新能力強的地方集中,圍繞著創新人才而配置。全球化的知識流動資源配置,沒有國界的市場一體化條件下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加速的創新相互促進,將導致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

  生產力的發展猶如人類歷史前進的火車頭,科技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其創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知識創造作為原始創新,是一切創新和發展的源泉。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將由此產生。然而,創新並非僅僅限於知識的創造和技術發明,它貫穿於從一個新思路或新思想產生到實現市場價值的整個價值鏈、遍佈整個相關係統。作為企業,無論其組織形式管理模式如何變化,它都將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接受新知識需要創新,應用新知識需要創新;改進、開發新產品要創新,改進工藝和生產方法要創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要創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要創新;採購、銷售和服務都要創新;組織形式、管理要創新,與外界合作要創新。民用技術快速創新,軍事技術和裝備也必將加速創新。

  大學、科研機構、其他社會機構、政府等都將圍繞著企業的創新而互動,進行著有效的合作。無論是可導致重大革命性變化的創新,還是帶來微小改進的創新,都是龐大社會機器上的部件、零件,共同驅動著先進生產力的產生和發展,為社會前進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生產力的創新必然要求生產關係與之相適應,知識和技術的快速創新必須要求制度創新作為重要保證。適應技術創新的企業制度是體制創新的重要內容。更重要的制度創新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這是融經濟、科技、教育、政府管理等體製為一體,從國家層次上推動科技創新的社會系統,主要功能是保證從知識創新知識擴散、技術創新、市場價值實現整個鏈條的連續,實現系統中各要素的互動,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勢集成,促進整個社會系統的有效創新。為保證國家創新系統的有效運轉,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等都必須不斷創新,真正成為柔性、開放的管理體制。特別是政府管理體制更應適應創新的要求,為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平臺。

  制度創新決定了知識和技術創新的成效。制度創新的優勢,比任何資源都更加重要。創新人才在全球流動,基本趨勢是向創新軟硬環境優勢的地方集中。有了制度的優越性,就能聚集創新人才,就有了創新和發展的優勢,有了創造財富的一切資本。

  知識創新和制度創新都離不開文化創新

  特別是理論與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先導和前提,這更要求始終把思想與時俱進、領先潮流,善於吸取和創造一切有利於先進生產力發展和先進生產關係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論,敢於打破各種舊的束縛和固有模式。在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上更加提倡推陳出新、百花齊放,以創新促進文化繁榮,生產出更多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

  總之,知識社會是企業、行業、部門、區域、個人竟相創新的社會,是各種創新要素聯動、相互促進的社會,是迅速發展和變化的社會,領導社會前進潮流的必是勇於並善於創新者,強盛的民族是創新占有優勢的民族。

知識社會的本質特征[17]

  關於知識社會的認識,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具有深廣的社會根源。早在1912年,德國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就明確指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就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18]

  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魯普也詳細地分析和論證了知識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他根據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至50年代末的社會生產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背景、提出了“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18]概念。他發現:美國在1947一1959年間,知識產業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遞增,是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的2倍。1982年,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從十個方面論述了社會發展的趨勢。他認為,知識和信息“是我們經濟社會的驅動力”[18]。進入90年代後,知識、技術和信息對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革優化作用更加巨大。對此,知識社會理論家彼得·德魯克指出,人類正進入“知識社會”[19]。他認為,知識社會是以高科技知識和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一體化社會。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知識社會”取代“後工業社會”的重要認識,指出現代社會的變革既不是單獨的技術革命,也不是臨時性的潮流,它是人類在產業革命二百多年後迎來的將產生“新社會”的巨大變革,即“知識價值革命”[20]。通過這一革命,將出現一個“知識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們將著力追求時間與智慧的價值,即“知識價值”的大量消費,人們將認為“知識消費得越多越體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與巨大推動,知識社會的特性更加明顯。正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數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所指出的:“長此以往,能夠在互聯網路上投入時間與智慧的人將會越來越多,互聯網路也將成為一個人類交流知識與互助的網路。”[21]通過有效地利用互聯網路,人們可以直接跨越時空限制,及時、準確、綜合性地學習、傳遞、利用、創造、共用知識。

  從以上關於知識社會的重要論述中可以看出,知識社會是建立在對知識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基礎上的種社會形態,其本質是以知識型人力資源為社會主體,通過積極營造學習知識、傳遞知識、利用知識、創造知識、共用知識的社會取向和運行機制,大力提高社會知識水平,合理配置社會知識資源,充分開發社會知識效能,有力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加快發展。知識社會與其他社會形態的顯著區別,在於明確地提出了全方位開發利用知識價值的新認識,把知識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源泉,改變了傳統社會形態主要依據一般勞力、資金、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為最重要資源的運行模式,而是以越來越依靠知識和信息,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核心資源及加速力量。在知識社會中,無論是生產的自動控制還是金融信貸,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國家政策法規的制定和監控,無論是重大疾病防治還是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的開發利用,無論是地球資源的深度開發還是宇宙空間的資源利用,無論是軍事較量還是文化交流,等等,都無不強烈顯示出知識的巨大能量和效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文化消費遠程教育終生學習等新型生活方式,是人們追求現代生活方式的主流。因此,知識的學習、傳遞、利用、創造、共用的程度,是衡定個人、組織、國家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標準,也是決定能否積极參与競爭、謀求更大發展的重要潛質。

  知識社會的重要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知識經濟一體化。在知識社會,經濟發展表現出知識化特征。也就是說,以知識和信息作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改變以自然資源、資金、一般勞力等有形資本投入為主的方式,而以知識和信息等無形資本的投入為主。以教育產業、信息產業、設計與創意產業、媒介與咨詢產業等一系列知識產業為標誌的新型產業在知識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充當了知識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橋梁。人力資源的高素質和高技能,為知識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先決條件。數字化、網路化、虛擬化等高科技手段,為知識經濟一體化創造了有力保障。二是知識普及大眾化。在知識社會,知識的普及決不僅是少數專門機構的工作,而同時也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知識的提高也決不是少數人追求的目標,而是人們普遍追求的願望。

  社會也為知識的普及提供必要的投入,不斷建設和改善普及知識的設施和條件。知識的普及不僅在學校,同時也在機關、工廠、農村、社區、家庭等全面展開。同時,社會成員對科學的極大興趣與探索精神,濃厚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自覺摒棄違反科學的愚昧觀念與反對濫用科學的行為,也是知識普及大眾化的重要體現和積極成果。二是知識學習終身化。在知識社會,由於社會成員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如何,越來越取決於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因此,知識學習的過程決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學習過程。也就是說,知識學習決不僅是社會成員某一階段的需要,也是社會成員的終身需要。把學習當做一項自覺的、持續不斷的行為,是社會成員的一種基本的行為方式。

  知識社會為社會成員的學習需求提供了多種保障,不僅在學習內容卜具有r更大的自主性,而且在學習方式__七也具有了更大的選擇性,特別是“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為形成開放式教育網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滿足社會成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四是知識創新加速化。由於知識的學習、傳遞、利用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更加密切相關,因而直接導致了知識數量的成倍增長和知識創新速度日益加快。據專家測算,近50年來,人類所獲得的科學新發現和技術新發明的數量,比過去兩乾年的總和還要多。現在,全世界發表科技論文的數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每年批准的專利技術達120萬件以上。伴隨著知識創新速度的日益加快,產品創新也呈日益加快態勢,具有較高知識含量和附加值的新產品,才能贏得社會成員的青睞。

知識社會的生成環境[17]

  由於知識社會是建立在對知識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基礎上的一種社會形態,是以知識型人力資源為社會主體,通過大力營造學習知識、傳遞知識、利用知識、創造知識、共用知識的社會取向和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知識價值,因此,知識社會的生成必須具備相應的環境及條件。從知識社會的本質特征上看,知識社會的生成環境及條件,主要體現為如下三個重要方面:。

  一是知識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知識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是知識社會得以生成的重要條件。知一識產業又稱“頭腦產業”,主要以信息產業、教育產業、科技產業、媒介產業、設計與創意產業、策劃與咨詢產業等新興產業為代表。知識產業的興起與規模的不斷擴大,是現代人類社會文化和經濟全方位進步的結果,是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經濟升華、知識物化的結晶,也是推動知識社會生成的極大動力。在知識社會,由於社會文化生活的全面進步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知識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文化知識消費像日常生活品一樣進入千家萬戶,精神產品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接受社會和公眾的挑選。知識物態化、精神產品產業化促進知識全方位生長入經濟領域,形成系列的信息商品、科技商品、文化商品以及文化產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設計產業、創意產業、策劃產業等。

  此外,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在審美文化的引導下,社會成員的生活品位不斷提高,生活個性不斷優化,形成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表現個性生活理念、實現美好生活願望的基本態勢,這就促使經濟不斷地向文化時尚靠攏,不斷地向文化藝術回歸,促進商業文化提升、物質產品審美化,形成一系列新型的商品文化、市場文化、消費文化,也極大地推動了知識產業的快速興起與持續發展。在知識社會,人們以充分展示知識價值為自豪,以大量消費知識產品為時尚,因此,人們對知識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大都抱以熱烈擁護的態度,並積極投入知識產業化的行列。也就是說,廣大勞動者不僅是知識產業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產業的創造者;不僅是知識產品的生產者,也是知識產品的消費者。特別以專業技術人員和“白領”、“金領”人員為代表的社會新興階層,更是知識產業的擁護者和創造者,是知識產業化的社會中堅力量。

  二是獲取信息的技術手段不斷優化。知識社會的生成,與廣泛、快速獲取信息的技術手段不斷優化密切相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途徑和許多先進手段。

  以往的信息傳輸主要依靠作為交換手段的印刷、通信、廣播、電視、郵件等技術來實現。從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光纖通信,開闢了以視像為人機主要介面通信的最有效途徑,使人類信息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從根本七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輸手段。光纖通信已發展到第四代,已經實現頻分多路、外差接收、500公裡無中繼通信,容量可達10吉拉/秒。目前,正在向2500公裡以上無中繼通信的第五代光纖通信技術發展。與此同時,衛星通信、激光通信、、超導通信、“藍綠通信”、流星通信等信息傳輸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隨著智能控制信息技術的出現與發展,大大加速了信息傳輸向數字化、綜合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的步伐,實現丫語音、數據、圖像多種通信方式使用同一網路,為人們及時、準確、綜合性地學習、利用、創造、共用知識,創造了更加便利、快捷、寬闊的信息通道,為知識社會的生成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撐手段和條件[22]

  三是知識價值的社會認同不斷加深。知識社會的生成,也是與人們對知識價值的社會認同不斷加深密不可分的。由於現代社會演進過程中,出現r知識經濟化、經濟知識化的新趨勢,因而形成廠知識經濟一體化的結構形態,知識和信息成為了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核心資源及加速力量,特別是高科技知識技術已成為帶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發動機和推進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達成了這樣的共識:隨著知識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日益顯著,現代知識和信息必然在更加深廣的層面釋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深刻地影響著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因此,在以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為主要內容的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能否在知識、技術和信息領域搶占制高點已經成為競爭的焦點,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命脈所在。

  目前,許多國家都把創造和運用高新技術知識放在十分顯赫的地位,以保持或爭奪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強化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實力。此外,按知識貢獻價值來進行分配的新機制也開始被人們所認同。在現代社會,由於創造價值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知識成為了人們創造價值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徑,因此,按知識貢獻價值來進行分配的機制才能更加合理地體現時代的必然需求。按知識貢獻價值分配的新機制,就是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開發和使用為分配的核心要素,並以此衡定其所創造價值與所獲相應回報的一種新型分配模式[7j。

  如今,已有不少企業和組織開始實行知識貢獻價值分配的新機制。比如,有的實行知識報酬激勵(ESOPESOS)計劃、技術股分配、科技投入分紅、科技成果“期權收入”分配,有的則實行“重大技改項目特殊獎勵”、“專利成果實施轉讓獎勵”以及“重要信息及時採集獎勵”、“重大攻關協作獎勵”等價值分配的新機制。當然,知識貢獻所獲得的價值回報,不僅意味著崗位高薪水,還意味著良好的工作環境及為個人提供的發展條件,是對知識貢獻所創價值的全方位衡量與首肯,是對知識貢獻者再創新價值的巨大驅動與激勵。

知識社會的創建途徑[17]

  由於知識社會對人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運行機制的更新,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時代要求和目標,因此,創建知識社會必須針對加快變革人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運行機制的新需求,提高認識,制訂規劃,精心組織,廣泛動員社會成員融入到創建知識社會的隊伍中來,充分發揮社會成員參與創建知識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推進創建知識社會的進程,不斷取得創建知識社會的成果。為此,尤需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所突破,抓出實效。

  其一,積極樹立個人和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新理念,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導。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表明,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而人類智慧和能力的發展決定著對物質資源開發的深度與廣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物質資源作基礎,更需要人的知識和能力作支撐。如今,人類已邁入21世紀,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著深刻變革,知識經濟浪潮撲面而來。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及其智能、知識是社會經濟的第一資源、第一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然而人才及其知識、智能並不是自然生成的,必須通過教育、培訓,特別是學習而獲得。正如世界經合組織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中所指出的:“教育是知識經濟的中心,而學習將成為個人和組織發展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學習是極為重要的,可以決定個人、企業乃至國家經濟的命運”〔“〕(P346一”47)。當代社會中那些具有優勢的個人、企業和國家、民族之所以能夠快速、持續發展,其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些個人、企業和國家、民族能夠保持高度的學習精神和創新精神。所以,必須深刻把握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樹立“要發展,必重學”、“工作學習化,學習持續化”、“知識創新無限,繼續教育終身”等新理念,充分認識學習知識、創新知識、利用知識對促進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決定性意義,把提高知識水平與開發知識效能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導。

  其二,大力拓寬教育層面和積極更新教育內容,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由於不斷接受教育既是人們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人們學習和掌握新鮮知識的重要途徑,因而大力拓寬教育層面和積極更新教育內容,對於滿足人們學習知識、更新知識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對此,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拓寬教育層面,切實加強基礎教育,進一步擴大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範圍,不斷提高國民教育普及程度。要進一步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規模,加快在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採取多種形式積極發展普通高等教育,不斷擴大培養規模,同時積極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和各類職業培訓,發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繼續教育,建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溝通的現代教育機制,加快形成大眾化、社會化的終身教育體系。與此同時,要積極更新教育內容,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將相近的學科和專業進行合併重組,加強文理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填補不同知識領域之間的鴻溝,突出科學本身的整體性,形成綜合化的新的課程體系,以擴大學生學業的知識面,儘可能地減少過分專業化所帶來的缺陷。總之,要根據現代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趨勢及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大力拓展教育層面和調整教育佈局,併在優化學科和專業結構、更新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其三,積極普及信息網路和不斷優化學習手段,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現代信息網路集現代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為一體,它的合理和有效運用不僅有利於拓展人們的學習渠道,而且也有利於優化人們的學習手段和提高學習效率,因而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信息化建設,把積極普及信息網路的工作與努力創建知識社會緊密聯繫起來。對此,要進一步發揮衛星電視教育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現有廣播電視教育傳輸網路,建設高水平中央站,並與各地教育科研網進行高速連接,加快遠程辦學點的聯網改造,進一步擴大傳輸容量和聯網規模。要運用優秀師資力量和現代網路教育手段,把網路教育電視節目辦好,重點滿足邊遠、海島、深山、林牧等地區的遠程教育需求。要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設繼續教育課程,建設繼續教育基地,依托現代信息網路提供高質量的網路課程,向社會各行業人員提供多種繼續教育課程,不斷滿足社會成員持續學習的需要。要改變落後、低水平重覆的遠程教育軟體開發製作狀態,積極發揮政府巨集觀調控作用,利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勢,通過競爭和市場運作機制,開發高質量的網路教育軟體,重點建設全國遠程教育資源庫和若幹個教育軟體開發生產基地,同時註意引進國外先進遠程教育軟體和傳輸技術設備。

  其四,充分調動社會成員自覺持續學習的積極性,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廣大社會成員主動、自覺、持續學習的積極性,既是推動創建知識社會的重要動力,也是體現知識社會特征的重要標誌,因而必須充分調動社會成員主動、自覺、持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社會成員保持熱愛學習的精神和熱情。對此,要大力營造“人人是學習之人”的社會風尚,引導創建知識社會從每個社會成員做起,樹立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講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工作、生活,在工作、生活中學習。要努力創造有利條件,大力構築終身教育體系,形成“處處是學習之所”的良好環境,保障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人都有適合自己需要的學校或學習組織,以切實滿足人們主動、自覺、持續學習的需要。要進一步開發利用社會教育力量,有效整合社會教育資源,積極打破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各自為政的格局,促進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使不同年齡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要積極通過社會號召、輿論宣傳等形式營造濃厚的學習風氣,並切實建立健全學習成果的社會考核、評估、認證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對學習成績、成果、成就進行考核、評估、發證的權威機構,同時建立健全促進學習的社會激勵機制,如建立政府和社團的學習獎勵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評選優秀學習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總之,要積極採取多種途徑和有效手段,充分調動社會成員自覺持續學習的積極性,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其五,廣泛深入和卓有成效地積極塑造知識型組織,為努力創建知識社會奠定重要的社會基礎。

  “知識型組織”既是知識型個人的成長環境,也是知識型社會的生成基礎。積極塑造知識型組織,不僅有利於更好地促進個人的持續學習,提高個人的知識與能力,而且有利於推動群體形成良好的學習風尚,提高群體知識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快創建知識社會的進程。因此,要在大力塑造“知識型個人”的同時,大力塑造“知識型組織”,積極創建知識型政府、知識型企業、知識型社區、知識型家庭。積極創建知識型政府,要針對適應現代行政管理髮展的需要,以大力提高公務員的理論政策和行政管理知識水平為目標,切實促進政府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積極創建知識型企業,要針對適應現代社會生產和消費變化的需要,以大力提高企業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的能力為目標,切實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效益的不斷提高。積極創建知識型社區,要針對適應改善和優化社區環境的需要,以建設學習氛圍濃厚、文化設施完善的新型社區為目標,切實促進社區成員整體素質的大力提高。積極創建知識型家庭,要針對適應現代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變化的需要,以建設和睦相處、比學趕幫的新型家庭為目標,切實促進家庭成員整體素質的大力提高。

知識社會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於知識社會企業生態系統的管理變革[23]

  一、知識社會企業生態系統的特性

  企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典型和開放的複雜系統,是由種類繁多、數日龐大的企業與大量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生態因數相勻_作用而形成的。生態因數的多樣性以及企業與生態因數之問廣泛而大量的聯繫是導致企業生態系統複雜性的根源,系統中每個因數的變化都會受到其它因數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其它因數的變化。知識社會企業生態系統,不僅是複雜的,而且是動態的。它始終處於不斷的演化之中,具有很強的自適應能力和進化能力。企業生態系統內部眾多生態因數與企業之問的作用是非線性的,這種非線性相勻-作用必然會促使企業生態系統突現出許多新的特性。

  1.進化特性

  即企業生態系統由簡單到複雜的漸進式演化特性,這是所有複雜系統得以產生和存在的根源。企業生態系統作為具有生命特性的、典型的複雜系統就更會表現出它的進化特性。大約200多年以前,企業剛剛誕生之際,企業的數日還較少,企業之問根本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企業生態系統剛剛形成,相對來說整個系統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各種類型企業不斷涌現,市場環境逐步形成,任何一個企業都希望成為行業的老大,都極力爭取更高的企業生態位,甚至想獨占市場。可是,企業的競爭策略由超低價格策略演變到產品創新策略,丙發展到營銷組合策略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所以,企業生態系統也逐漸由簡單向複雜進化。這種進化特性造就了企業生態系統的動態性和複雜性。

  2.人類理性與非理性的參與

  由於企業的核心是人,企業的一切活動是在人的支配下進行的,所以,在企業與生態因數相紅作用、相紅影響過程中,都離不開人的參與。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管理制度的改革、功能特性的設計和經營戰略的制定等,無不打上人理性與非理性的烙印。在競爭性口趨激烈的企業生態系統中,博弈者的理性必然在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由於人的情感、偏好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必然導致企業生態系統中經濟生態因數、社會生態因數、自然生態因數和企業之問的關係更加複雜化。

  3.企業生態系統的自適應性和系統進化特性

  在系統內部,企業與生物因數一樣都處於不斷進化的過程中,但是他們有著根本性的差異,生物因數的進化是隨機變異和被動地接受自然環境的選擇,在進化過程中,自然環境只能保留生物的變異特性,而不能引發生物的變異.因而不能形成強烈的正反饋過程所以.生物因數的進化過程是緩慢的。然而,企業的進化並不是隨機的,是由於企業之問的競爭壓力、市場選擇與市場需求的誘導和反誘導,而產生的主動行為結果,最終形成強烈的正反饋迴圈過程(如下圖)。在此過程中,企業之問的競爭必然導致企業與其它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生態因數之問的協同進化。由於系統內部各生態因數與企業之問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促使企業生態系統呈現出十分明顯的自組織、自催化和系統進化的特征.最終形成自適應系統

企业进化过程

  4.企業生態系統的層次性和多樣性

  首先,企業生態環境是由大量不同種類和處於不同層次的生態因數相紅作用而構成的,而企業又是一個複雜的開放系統,由許多不同的戰略單元或部門構成,所以,企業與生態環境構成的系統必然呈現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的特征;其次,從巨集觀視角看,企業之間可以建立各種戰略聯HJ}m,_,企業的上下游又可以構成企業生態鏈,相同性質的企業形成行業群落,同一地域的企業構成企業群落企業群落與區域生態環境又構成區域企業生態系統,各個區域企業生態系統相勻_影響、相勻_作用才構成完整的企業生態系統。企業生態系統中生態因數、企業群落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便造就了企業生態系統結構的複雜性和動態性。

  5.遺傳與變異

  處於生態系統中的企業和自然生態中的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生物的遺傳受到遺傳基因的控制;而變異是隨機的,並且被動地接受自然環境的選擇。但是,企業的遺傳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繼承的基質,在此過程中,企業的遺傳因數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企業的變異是企業為了能夠適應其生態環境,達到與生態因數協同進化之日的而主動採取的自適應行為。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企業創新,特別是1990年哈默提出企業丙造工程以來,企業變革與創新已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主題內容。但是,企業的變革與創新始終受到企業遺傳因數的控制與約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的發展不可能完全脫離原有產品與服務的基質,也不可能徹底改變企業的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在大力推進企業變革與創新的同時又強調“共同經營主線”,這就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遺傳與變異。自一日冒進的全新式企業創新,將使企業完全喪失原有的技術與產品優勢、銷售與服務優勢以及原有的管理文化優勢,這是絕劉一不可取的“創新”行為。科學、合理的企業創新不是對過去的完全否定而是一種“揚棄”。系統內部其它生態因數和企業一樣都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因此,整個企業生態系統在自組織、自催化、自適應的協同進化過程中,表現出顯著的遺傳與變異特性。

  6.生態環境承載力的擴張性

  企業生態環境的承載力,指在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企業生態環境劉一企業發展支持能力的閾值。如果在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由於企業的發展,劉一企業生態環境的利用和反作用超過其承載力,那麼整個企業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導致企業生態鏈的斷裂,就會有大批企業倒閉甚至暴發經濟危機。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態環境承載力是有一定穩定性的,即在某一生態環境中所能維持的生物童的鬧值在相當長時間內基本不變。而在企業生態系統中,企業可利用的資源不丙局限於物質與能量,知識資源信息資源已成為企業生態系統進化的主要推動力。

  所以,企業通過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信息資源的無限性利用,使得企業生態環境的承載力迅速得以擴張。這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態系統的顯著特征。

  7.生態環境的複雜性

  企業生態環境是指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企業的發展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而且越來越受到變化莫測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企業和生物因數同樣對其生存環境產生影響,但是企業對其生態環境的反作用更加強烈。企業的發展不僅在於適應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主動改造其生態環境。企業在一個地域的發展,必然產生聚集效應,並且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同時使得交通、通訊和教育等社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企業的生存競爭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發展。企業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與其生態環境發生著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這種相紅作用的結果必然使得生態環境異常複雜。此外,企業生態系統中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的轉化過程離不開人的參與,人的活動劉一企業生態系統的影響相當顯著。例如,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各種體制的改革等,都會促使企業生態環境發生極其複雜的變化。

  8.區域生態系統發展的不平衡性

  許多區域生態系統之問在進化程度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這主要是由於各區域的自然環境、社會政治環境和技術環境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例如,有些區域生態系統的進化與發展主要依靠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能源和大量信息資源的迅速弓I人,因此,企業生態系統的進化與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正反饋。而在另外一些區域,由於區域生態環境中的社會生態因數長期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自然生態環境惡劣以及勞動者素質極其低下等原因,必然造成企業生態系統的進化和發展比較緩慢。隨著交通、通訊等事業的飛速發展,區域之問的各種交流也逐漸加強,但是由於區域生態系統之問的不平衡性,必然使得各區域之問的交流表現得異常困難與複雜。

  二、知識社會企業生態系統演化的新現象

  1.邊際收益遞增與遞減規律並存

  在工業社會,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物質、能量的輸人,由於物質、能量資源的相劉一有限性,技術進步的相劉一平穩性,市場容量的相劉一飽和性.在仟何企業中.企業的生產規模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隨著資源投人的繼續增加而企業的邊際收益會呈遞減趨勢。這種邊際收益遞減現象在工業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知識社會中,知識和信息已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一方面,由於知識和信息的可重覆性利用,所以它的成本不隨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且新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企業的市場容量迅速擴大。這就導致了企業邊際收益遞增現象的出現,在信息產業中表現得更加顯著。邊際收益遞增的出現並不是劉一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否定,在許多領域邊際收益遞減規律仍在起作用。所以,在知識社會中,這兩種規律不僅並存,而且在交叉起作用。

  2.企業進化向深度合作邁進

  知識社會中企業的進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進化就是產品創新,即在一個已經確定的企業生產過程中進行產品創新,改進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這是一種產品知識的進化。例如,企業開發出一種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某種獨特價值的新產品,使企業取得競爭優勢

  第二層次進化是過程創新,即進行生產工藝創新和營銷策略創新等,不斷改進與選擇製造優質產品、提供滿意服務的方法。這是一種劉一知識學習和傳遞過程的進化。日前,企業中實施的精益生產企業重組等都是屬於該層次的進化。

  第三層次進化就是企業合作進化。

  合作進化是一種知識共用、交流和優勢互補的進化。合作進化不僅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而且對推動整個企業生態系統的進化發揮著巨大作用。當今,合作進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並產生了多種深度合作的形式,諸如利益共同體、模塊化企業、區域性創新網路和知識聯盟等。企業是一個開放系統,企業的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進化,必將產生協同效應,促進企業生態系統的共同進化。

  3.企業生態環境中信息的識別成本逐漸增大

  在知識社會中,雖然我們還離不開物質、能量、資本、土地的利用,但是推動企業及企業生態系統進化的動力已轉向知識和信息,所以劉一知識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定能增加企業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這就使得有限的生態區域內能夠容納更多的企業量(以該區域所有企業的凈產值計算),或者說可供企業發展的生態空問擴大了。雖然電腦在企業中的廣泛使用迅速提高了企業的信息管理效率,但是由於Internet的開通及其迅速擴展導致大量網l:的涌現以及大量虛假、過時、模糊、殘缺的信息得以出現,這就迫使企業為識別和獲取有用信息而增加成本。即使是正確有效的生態環境信息,也因為其數量之龐大而大大增加了企業劉-信息的處理和濃縮的難度。

  4.企業生態系統日益複雜化

  自然生態系統中某個物種之所以能夠生存、繁衍,不是因為它更強大、更機智,而是因為它更能適應環境的變遷。同理,一個企業能否在企業生態系統中持續地生存與發展,關鍵在於其能否適應企業生態環境的變化。因此,企業要想提高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適應度,持續不斷地適應迅速變遷的企業生態環境,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以便創造新市場和新需求。例如,眾所周知的可口可樂西門子通用電器等國際知名企業,雖然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但是仍具有生機勃勃的發展前景。然而,也有許多企業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便進人了衰退階段。當然。在強調企業劉一生態環境適應的同時,我們也肯定企業對生態環境具有強烈的反作用。很顯然,一個企業劉一另一個企業來說就是其生態環境的一部分。企業與其生態環境的相勻_影響、相勻_作用使得整個生態系統的演變速度愈來愈快,反過來又要求企業持續不斷地適應迅速變化的生態環境。這種企業生態系統內部的自催化、自適應、自組織過程,使得處於知識社會的企業生態系統變得日益複雜化了。

  5.隨著菲利普斯理論的失效而誕生了新的規律

  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A·E·菲利普斯根據前工業社會的歷史經驗提出了失業率通貨膨脹率(或物價上漲率)之問存在著負線性相關關係;即低失業率與高通漲率相伴隨;高失業率與低通漲率並存。如果用橫、縱坐標分別表不失業率與通漲率,那麼二者的關係就可以用一條自左上向右下傾斜的曲線來表不。隨著前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知識社會)邁進,這一理論多次失效。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導致了高失業率與高通漲並存的“滯漲”;而20世紀90年代後美國經濟經歷了十年之久的持續增長,在1996年和1997年失業率為24年來最低點的同時,創造了通貨膨脹率30年來的最低點。在菲利普斯理論處處碰壁的時候,產生了新規律和神奇現象。在前工業社會,總是“大魚吃小魚”。然而,在知識社會中,小資本最終“吞掉”原來的大資本卻是屢見不鮮,當今國際上許多巨子過去均是無名小卒,而許多過去的巨無霸卻成了昨口黃花。其原因就是知識社會中,企業生態系統演化的核心資源由過去的自然資源轉向了掌握新知識、創造新技術的智力資源,科學技術與創新人才已成為推動企業進化與發展的根本動力,成為小資本“吃掉”大資本的神杖。

  6.薩依定律“東山再起”

  20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否定了“生產創造需求”的薩依定律,提出市場需求推動生產與經濟增長的凱恩斯理論,隨後幾十年凱恩斯理論及新凱恩斯主義等有關主張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進人知識社會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等不斷創造出新需求和新市場。當凱恩斯主義越來越遠離知識社會現實的時候,我們將清晰地日睹“創新生產創造出了新的市場需求”的新薩依定律在知識社會中漸漸“東山丙起”。

  7.企業對生態環境的邊界條件極為敏感化

  在知識社會中,企業與企業生態環境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化,導致整個企業生態系統日趨複雜,最終,生態系統的進化與發展表現出劉一邊界條件十分敏感,微小的初始差異將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就系統中的某個企業而言,企業生態環境邊界條件的細微差別將導致企業進化結果的巨大差異。例如,企業經營模式的確立,表現出極強的時間敏感性和空間敏感性,即企業對其生態環境的敏感性表現為:處於不同生態環境中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模式。如果不顧企業自身所處生態環境的邊界條件而自日模仿其它生態環境中企業成功的經驗.最終可能會遭到徹底失敗。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宋剛,張楠. 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J].中國軟科學,2009,(10)
  2. 2.0 2.1 吳永忠.知識社會的概念考辨與理論梳理[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30(3)
  3. Stehr,N.Knowledge and Economic Conduct:The Social oundations of the Modern Economy[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2
  4. 4.0 4.1 Lane,R.The decline of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a knowledgea blesociety[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6,31(5):649-662
  5. Drucker,P.The Age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M].New York:Harper &Row,1968
  6. Bell,D.The measurement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A].Eleanor B.Sheldon,Wilbert E.Moore.Indicators of Social Change:Conceptsand Measurements[C]. Hartford,CT: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8.145-246
  7. Bohme,G.,Stehr,N.The Knowledge Society:The Growing Impac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n Social Relations[C].Boston:D.Reidel PublishingCompany,1986
  8. 8.0 8.1 8.2 尼科·斯特爾.知識社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9. Leydes dorff,L.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The Self Organ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d Society[M].Parkland, FL:Universal Publishers,2003
  10. 10.0 10.1 10.2 陸曉藝.德魯克知識社會觀初探[J].科技信息,2008,(29)
  11. (日)界屋太一.知識價值革命[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9
  12. 金吾倫.知識管理[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
  13. 龐躍輝.從哲學視角透視知識社會[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3):8-13
  14. 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委員會(UNCSTD).知識社會——信息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15. 15.0 15.1 許鬥鬥.知識社會的特征及價值挑戰[J].社會,2002,(5)
  16. 16.0 16.1 尚勇.論知識社會[J].中國軟科學,2009,(8)
  17. 17.0 17.1 17.2 龐躍輝.知識社會的本質特征、生成環境與創建途徑[J].河北學刊,2002,22(5)
  18. 18.0 18.1 18.2 陶德言.知識經濟浪潮[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8
  19. 遠見.巨人論談知識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20. 界屋太一知識價值革命[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9
  21. 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2. 胡鐵成.知識經濟全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
  23. 張成考.基於知識社會企業生態系統的管理變革[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26(2)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社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0.141.194.* 在 2021年10月23日 13:20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