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課程體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課程體系[1]

  課程體系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各種課程類型及具體科目的組織、搭配所形成的合理關係與恰當比例,是由各類課程構成的、有機的、完整的統一體。

高等學校的課程體系

  高等學校各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比例關係上:

  1.普通課程、專業課程、職業課程以及跨學科課程

  普通課程包括政治課、外語課、體育課、軍訓課等,是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必須學習的,雖然與專業沒有直接的關係,卻是今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全面培養人才所必需的課程。

  專業課程是集中體現某一專業特點的課程,又可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和專用應用課程。前者是學習某一學科或某一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課程,而後者則是帶有較明顯的職業傾向

  跨學科課程是建立在其他課程學習基礎之上的,以促進學生在高等專業化基礎之上的高度綜合,不至於學習專業課程以後株守一隅,而能橫跨幾科,融會貫通。

  2.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必修課程是學習某一專業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以保證所培養人才的基本規格和質量。而選修課程則可以比較迅速地把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新課題反映到教學中來,有利於學生擴大知識領域,活躍學術空氣,也可以把不同專業方向及側重的課題內容提供給不同需要的學生,以增加教學計劃的靈活性。

  3.理論性課程和實踐性課程

  理論性課程是指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課程。它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基礎理論。實踐性課程是指加強基本技能訓練的課程。例如理、工、農、醫的各專業要搞好實驗、實習、電腦應用、繪圖和某些必要的工藝及有關現代技術的訓練;師範要加強教學實習;文科要搞好閱讀、寫作、資料收集、調查研究和使用工具書的訓練等。

  4.大、中、小課程

  提倡課程的小型化,可以在不增加總課時的前提下,壓縮教學內容,削減教學時數,可相應地增加課程的門數。同時,教師應積極開發30學時以下的微型課,及時將學科發展前沿的信息,以及教師自己從事科研的成果及時轉變為教學內容,這也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5.顯性課程隱性課程

  我們通常的學校課程,是指明確的、事先編製的課程,也稱顯性課程、常規課程或正式課程。關於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這對概念,是布盧姆(B·Bloom)在《教育學的無知(Innocencein Education)》(1972)一書中使用的。他指出歷來的課程研究忽視了隱性課程。

  布盧姆認為,隱性課程的主要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有關,也與學校所強調的品質以及社會品質有關,學校的組織方式、人際關係等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的因素對於學生的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強有力的持續影響。這是因為學校是一種特殊的環境,生活在其中的學生負有相互支持、關心和尊重的責任。學校的學習不可能是學生的單個學習,它是集體的活動。在這種集體活動中,有時要強調控制、等級、競爭,有時要強調鼓勵、平等、互助。各個學校還有各自所強調的主要品質。

  布盧姆強調,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同樣重要,隱性課程能很好地達到某些教學目標(特別是在品質、習慣、態度方面)並比顯性課程的明確目標能保持得更久。學生在學校中形成這些社會性品質,以後走入社會所起的作用與學生形成的學習技能對以後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樣重要。

  及時轉變為教學內容,這也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課程體系的改革

  課程體系是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的具體化。因此,學校的課程體系應全面體現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即:培養適應2l世紀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1.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

  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是以社會發展需求、學生個性發展:學科自身變革為目標,以適應學生髮展為重點,進行知識系統的重組與整合,形成知識邏輯和問題創新相結合的創新課程體系。優化的課程體系將有利於學生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增強有利於人格品質的塑造,有利於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

  2.課程體系改革的原則

  要構建創新課程體系,在觀念和實踐上都要堅持三個轉變的原則。

  第一,從傳授型課程向創造型課程轉變的原則。與工業經濟相適應的高等教育,課程傳授“有用”的知識、技能及行為規範,學生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創造性的構想及技術更新構成了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為宗旨的創造型課程必將成為學校課程改革的方向。創造型課程與傳授型課程的主要區別在於課程的出發點及學習者的心理水平不同。創造型課程將學生的學習由感知、記憶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維高度。主要特征是學生在課業學習過程中著重創新意識、態度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第二,從專業化課程向綜合化課程轉變的原則。現代社會,各行各業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局限於某一狹窄專業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創新往往產生於各專業之間的交叉處。因此,實施綜合型課程是現代科學向協同化和綜合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實施綜合課程,有助於給學生提供完整的知識結構,可以消除課程繁多、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有助於應付知識的激增,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的發展。

  第三,從單一化課程向多樣化課程轉變的原則。傳統的課程強調整齊劃一,同一專業的學生都修習同樣的課程,結果造成人才培養的單一化。單一化的課程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及其創造力的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就應儘可能開設較多的課程,除必修課外,要使選修課模塊化,保證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既可保證學生形成比較系統、完整的知識結構,又可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3.課程體系改革的措施

  第一,課程彈性結構的建構。課程的設置根據專業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生應具備的素質需要而建構。要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索,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並圍繞該目標設置課程。

  課程計劃要改變傳統的單一僵化的模式,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志趣,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課程計劃。要註意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開設微型課程,以利於課程體系的靈活調整。

  為保證教學內容的整體性,避免課程結構的鬆散和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完整,要註意課程之間縱向的相互銜接和橫向的相互聯合。要改變課程體系僵化和固定不變的局面,開設新興課程,淘汰已陳舊落後的內容,建構一種具有彈性的課程結構

  第二,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要儘量避免過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化和完整性,改變把知識傳授作為課程教學重點的做法。教學內容選擇的標準在於對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建立和培養上,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的理論框架和邏輯框架。註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理論教學、實際案例和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註意對學生思維方式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課程綜合發展的改革。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強調科學本身的綜合性和整體性,打破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突破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體系,將相近的學科知識內容進行重組構建,形成新的創新課程體系。突出科學本身的整體性,為學生提供超越某一學科或領域局限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形成整合的視野和價值觀。

  但不宜過分追求課程的綜合化,綜合課程應是建立在分科課程基礎之上的,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分科教學。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互為補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綜合化課程一般採取兩種形式,一種是將有內在聯繫的不同學科的內容整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門新的學科,叫作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如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一種是合併數門相臨學科的內容形成的綜合性課程,叫做廣域課程(broad fields curriculum)。

  第四,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改革傳統的以學科知識體係為線索、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灌輸式的單一教學形式。

  課程的組織可以以講授、專題研究與討論、案例教學、課程設計以及利用CAI課件或其他工具進行自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

  教學的重心要從知識的傳授轉向思維方式的培養上,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與內化。訓練學生利用文獻和在Internet上查閱資料,進行學習和科學研究,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

  在教學手段上要儘量鼓勵採用先進的工具,這既能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和教學效果,又可以讓學生熟悉和掌握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工具,學會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同時,開設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技術遠程教育等課程,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進一步促進創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

  第五,課程實踐環節的改革。課程實踐環節是創新課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等實踐環節要發揮其應用的作用,要得到切實加強。實踐環節不只是驗證所學,更重要的在於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要把科研活動引入教學之中,鼓勵學生儘早參與科學研究,鼓勵學生自主確立研究方向,帶著問題思考、學習、查找資料、進行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把獲取知識與思維的豐富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統一起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

  4.課程體系改革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第一,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的關係。

  第二,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第三,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在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上,我們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還需要加強。

  第四,課內與課外的關係。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在教學安排上,重課內,輕課外,課內總學時安排偏高,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處於一種被動應付的局面。

  第五,專業定向與分流培養的關係。過早的專業定向以及相應的課程設置,使得學生的專業面過窄,同時要實現專業間的流動難度極大。

參考文獻

  1. 虞國慶,漆權主編. 高等教育學. 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Mis铭,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課程體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