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课程体系[1]
课程体系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
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
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
普通课程包括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军训课等,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需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集中体现某一专业特点的课程,又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用应用课程。前者是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而后者则是带有较明显的职业倾向。
跨学科课程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的,以促进学生在高等专业化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不至于学习专业课程以后株守一隅,而能横跨几科,融会贯通。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习某一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而选修课程则可以比较迅速地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课题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活跃学术空气,也可以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题内容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学生,以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3.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理论性课程是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它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实践性课程是指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例如理、工、农、医的各专业要搞好实验、实习、计算机应用、绘图和某些必要的工艺及有关现代技术的训练;师范要加强教学实习;文科要搞好阅读、写作、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使用工具书的训练等。
4.大、中、小课程
提倡课程的小型化,可以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压缩教学内容,削减教学时数,可相应地增加课程的门数。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发30学时以下的微型课,及时将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以及教师自己从事科研的成果及时转变为教学内容,这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常规课程或正式课程。关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是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的。他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
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
布卢姆强调,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
及时转变为教学内容,这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应全面体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即:培养适应2l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1.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以社会发展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学科自身变革为目标,以适应学生发展为重点,进行知识系统的重组与整合,形成知识逻辑和问题创新相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将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格品质的塑造,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要构建创新课程体系,在观念和实践上都要坚持三个转变的原则。
第一,从传授型课程向创造型课程转变的原则。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课程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的创造型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创造型课程与传授型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出发点及学习者的心理水平不同。创造型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高度。主要特征是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着重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第二,从专业化课程向综合化课程转变的原则。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实施综合型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有助于应付知识的激增,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第三,从单一化课程向多样化课程转变的原则。传统的课程强调整齐划一,同一专业的学生都修习同样的课程,结果造成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单一化的课程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创造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应尽可能开设较多的课程,除必修课外,要使选修课模块化,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既可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第一,课程弹性结构的建构。课程的设置根据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需要而建构。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围绕该目标设置课程。
课程计划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僵化的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课程计划。要注意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开设微型课程,以利于课程体系的灵活调整。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避免课程结构的松散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要注意课程之间纵向的相互衔接和横向的相互联合。要改变课程体系僵化和固定不变的局面,开设新兴课程,淘汰已陈旧落后的内容,建构一种具有弹性的课程结构。
第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尽量避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在于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建立和培养上,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教学、实际案例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课程综合发展的改革。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强调科学本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组构建,形成新的创新课程体系。突出科学本身的整体性,为学生提供超越某一学科或领域局限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形成整合的视野和价值观。
但不宜过分追求课程的综合化,综合课程应是建立在分科课程基础之上的,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分科教学。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互为补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综合化课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种是合并数门相临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叫做广域课程(broad fields curriculum)。
第四,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单一教学形式。
课程的组织可以以讲授、专题研究与讨论、案例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利用CAI课件或其他工具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
教学的重心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训练学生利用文献和在Internet上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要尽量鼓励采用先进的工具,这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效果,又可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工具,学会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等课程,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第五,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课程实践环节是创新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要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要得到切实加强。实践环节不只是验证所学,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自主确立研究方向,带着问题思考、学习、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把获取知识与思维的丰富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4.课程体系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第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我们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
第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学安排上,重课内,轻课外,课内总学时安排偏高,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
第五,专业定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过早的专业定向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的专业面过窄,同时要实现专业间的流动难度极大。
- ↑ 虞国庆,漆权主编. 高等教育学. 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