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高等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目录

什么是高等教育[1]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目标。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有综合性大学、单科大学、短期大学等;有国家办的、地方办的及民办的高校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的高校类型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四种类型。

  (1)研究型大学。明显特征是学科综合性强,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多,培养的人才层次为本科及本科以上,满足的是对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成果的需求。研究生至少占到20%~25%,每所学校每年授予博士学位数至少50 个。

  (2)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的教学层次以本科生、硕士生为主,个别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可招收部分博士生,但不培养专科生。

  (3)教学型本科院校。这类学校的主体是本科生的教学,特殊情况下有少量的研究生或专科生。

  (4)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这类学校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学校、专业设置上最为灵活的部分,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结构

  1.结构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从世界上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来看,研究生、本科、专科这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其中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近几年来尤为受到重视,并获得了很大发展。如目前美国的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已发展到1500多所,学生注册人数达650万,约占全美大学学生总数的50%以上,是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学校。德国的初级技术大学发展也很快,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德国共有850所初级技术大学,占其高等学校总数的一半左右。日本的短期大学从1980年的270所、在校生30万人,增加到1994年的625所、在校生190万人。由于各国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都以培养目标明确、学制短、收费低、区域性强、就业容易而见长,因而颇受各企业生产部门和人才劳务市场的欢迎,促进了其自身的规模和数量的迅速发展。

  2.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美国主要是以政府法令形式将课程的综合化确立下来的。199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质量方案》。该方案认为:“加强专门人才在生产和科技部门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此,“要求在课程改革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比如,在工程教育方面,美国不少大学都注重工程对社会的服务,利用工程理论解决现代都市管理和建设问题,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从而使工程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建立起以往从未有过的密切联系,导致许多新兴边缘综合性课程的产生。例如,环境工程学、地震工程学、交通工程学、商业工程学、教育工程学等等。这类课程突破了传统专业领域的局限其内容是多学科综合性的。

  日本筑波大学把综合科学纳入教学计划,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这已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现在,日本其他大学也纷纷仿效,大搞课程综合化的改革

  3.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

  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宏观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对新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科技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就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

  (1)近几年来,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办学体制逐步找破政府包揽办学的旧格局,正在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新格局。

  (2)投资体制改革革逐步改变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旧体制,正在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

  (3)管理体制改革在共建共管、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协作办学和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形式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正在逐步加强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

  (4)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已开始起步,目前已普遍实行3+x的考试改革方案,高考录取工作也将实现网上录取,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及录取工作将更科学、更公正、更公平。

  (5)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主动适应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有所增强。 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也逐步趋向合理。本科专业总数在1993年的调整中由813种减少为504种,1998年又调整为249种,拓宽了专业面,增强了适应性。教学改革不断全面深入开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时入实质性阶段,许多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试点走向推广应用,预计到2002年将推出100种新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编写出版1000种“21世纪课程教材”;一批文、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科基础课基地正在重点建设和深化改革,为新世纪输送优秀的基础人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取得可喜成果, 1999年初,教育部在全国确定了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增强质量意识和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在持续健康进行;教学合格评价和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价试点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质量宏观监控体系;所有这些,将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正式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该《计划》共提出了11方面的规划和要求。与《计划》有关的“211工程”建设、“长江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春晖计划”等一列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已经有效地展开,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放与国际交流合作逐渐扩大。1978年以来,国家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各类留学人员27万余人,已有9万多人学成回国;接收各国来华留学生21万余人;高等学校聘请外国专家、学者和教师来华任教或短期讲学4万多人次。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又以新的姿态,加快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全面适应,迈向21世纪。

参考文献

  1. 王伟宜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 社会阶层的视角.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刘维燎,苏青荇,上任鹅陈.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高等教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上海之光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0月27日 19:15 发表

居然连教育学第知识都有哈哈哈,厉害了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