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理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業地理學(Commercial Geography)
目錄 |
商業地理學是研究商業活動地理現象和規律的學科。商業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中發展最早的分支之一,從學科發展過程來說,也是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它主要研究商業活動的地理分佈;商業活動與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關係;商業活動的空間組織或地域結構規律等商業活動的地域特點。
商業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與古代商業經濟的出現和發展有直接聯繫。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商品交換,就開始有關於商業的零星地理記載。如中國戰國時代的《尚書· 禹貢》已對主要商品的產銷區域和運輸路線作了記載;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和東漢班固的《漢書·食貨志》,對人口、經濟、物產、交通、商業和城市的分佈和地區差異,已有詳實的記述和評論。
15世紀以後,地理大發現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出現,使得歐洲(特別是西歐)許多國家隨著生產力的迅速增長,不斷擴大商品的對外輸出,商業活動相應地擴及到海外廣大地區。從而吸引了西歐許多學者對世界各地的地理環境、資源物產、經濟分佈、交通運輸和商業中心等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以記述世界各國、各地區物產分佈、貿易關係、城市港口以及運輸線路等情況為主要內容的著作先後紛紛問世,大大豐富了世界商業地理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古代地理學開始分化,最早分化的學科之一就是商業地理學。
早期的商業地理學主要解答何地可以廉價購進和高價售出何種物品,即商品的地理。不少地理學家編著了許多以商業地理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地理著作,其中比較系統的是1989年英國奇澤姆的《商業地理學手冊》,多次再版,成為這一學科的代表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世界很多國家工業、農業發展迅速,世界經濟關係日益擴大,加之由於現代科學技術在生產方面的推廣應用,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間密切依存的性質,並擴展到對各國和各地區的生產、消費、貿易、運輸等一系列經濟現象進行綜合研究的領域,於是商業地理學逐漸成為部門經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20世紀30年代初瓦爾特·克裡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學說,闡述了聚落和市場分佈的關係,使傳統的商業地理學開始轉變為現代地理學的範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區位理論、地理學的數量方法以及行為科學陸續引入商業地理研究,出現了大量有關商業、服務業空間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其中重要的如貝里對於商品流、市場中心和零售商業的研究;墨菲對於中心商業區的研究,萬斯對於商業結構和市場分佈的研究;威爾遜對於零售模式的研究;莫里爾對城市商業的研究;博熱·加涅埃對於市場地理學的研究;波克希舍夫斯基對於服務圈地理的研究,以及麥凱等對於意境地圖和消費者行為的研究等。
- 理論商業地理:研究商業活動空間組織基本模式;
- 部門商業地理:按照商業和服務業部門分別探討其具體的佈局類型;
- 城鎮商業地理:研究具體區域的商業點、線、網;
- 區域商業地理:進行綜合研究。
商業地理學目前除了從巨集觀的角度分析、探索世界性的國際商品流通,及其貿易關係的地理問題外,更著重於國家內務地區之間商品流通的研究。其主要內容是研究商業活動空間組織基本模式的理論商業地理;按照商業和服務業部門分別探討其具體的佈局類型的部門商業地理;研究具體區域的商業點、線、網和城鎮商業地理;進行綜合研究的區域商業地理。
商業地理學的基本任務是參與生產佈局和區域規劃工作,合理選擇商品流通渠道,合理組織城市商業網點,選定最優或適宜的批發、零售商業及倉儲設施的區位,根據居民消費水平和行為設置商業、服務中心等。
商業活動受到自然環境、地域經濟結構和佈局以及社會、文化、民族、宗教和社會行為的影響,因此商業地理學與研究這些內容的人文地理諸學科關係密切。而生產和交通運輸對商業活動的影響尤為重要,使商業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和交通運輸地理學關係更為密切。此外,商業經濟學和市場學等學科對於商業地理研究起到指導和參考的作用。
商業中心(Commercial Center)包括兩重涵義:一指擔負一定區域的商業職能的中心城市;另指一個城市內部的商業活動集中地區。擔負商業職能的中心城市,按其規模有全國性商業中心和地方性商業中心的等級差別,它們一般都是由小城鎮逐漸成長起來的,其共同特點是具有易於成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優良的地理位置。如:河流的匯口,如天津,漢口;河流入海的口,如上海、倫敦;鐵路的交點,如鄭州、芝加哥;海陸運輸的中轉港口,如大連、金山;國際上的自由港,也往往因交通位置及自由貿易條件而成為超越國家範圍的商業中心在香港、新加坡。
集市(Fair)主要是指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和地區的一種相當普遍存在的貿易組織形式。至今,在世界一些經濟不很發達而交通運輸又較困難的地區和國家,商品交換仍保留定期的,或在傳統節日。以集市形式進行。
腹地(Hinterland)指位於港口城市所賴以提供出口物資和銷售進口商品的背後內陸地區。腹地面積的廣度及其經濟潛力的大小,通常受背後內陸地區的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等自然條件的影響。
一、中國商業地理學研究階段的劃分
中國商業地理的記錄比較早,但是商業地理學研究究竟開始於什麼時間呢?有學者認為應該以西漢時期司馬遷纂寫的《史記·貨殖列傳》為序[1],有的學者則認為應該以《禹貢》作為中國商業地理學研究的開端[2],作者以戰國時期作為研究階段劃分的起點。
1)商業地理學研究的啟蒙期(戰國時期~1840)
中國早期的商業記錄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其對九州主要產品給予了記述。其後的《易經》還通俗地說明瞭當時的商品交換的過程:“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西漢時期司馬遷纂寫的《史記·貨殖列傳》對中國及各地區的主要財物的生產、流通的自然稟賦、地域分工和商業中心也多有論述。但是這個時期的商業地理的論述多為物產地理結構的論述上,對物產的成因及其所處地區的經濟結構剖析比較少,而且缺乏必要的商業地理理論,只能說是商業地理學的啟蒙時期。
2)商業地理學研究的形成期(1840~1949)
鴉片戰爭後,世界殖民地的開發及列強的商品傾銷活動,促使物產地理向商業地理邁進。同時由於改良派、維新派等的思想運動的影響,加上洋務運動、實業運動等促進了中國商業地理學的發展,1910~1936年出版了9本影響比較大的商業地理學專著[3]。直到50年代,商業地理學的主要成績還僅僅主要體現在商業學校教材的出現和出版上。但是總體而言,這段時期的商業地理學研究範圍得到了較大的進步,商業地理學開始形成。
3)商業地理學研究的消沉期(1949~1984)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學術發展受前蘇聯的影響很大,當時前蘇聯以經濟地理學代替人文地理學,商業地理學重視不夠,同時這段時間後期也處於中國的文革時期。因此國內商業地理學進展十分緩慢,可以說研究成果鳳毛麟角,成果的影響力也不大,沒有能夠掀起相關的研究熱潮。整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商業地理學的消沉期。
4)商業地理學研究的醞釀期(1984~1998)
中國商業地理學發展的春風開始於1984年中國商業地理學研究會的成立。1988年,中國商業地理學委員會加入了當年剛成立的國際地理學委員會,成為其中的成員。受國外商業地理學理論和方法的影響,特別是受國外城市結構理論和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論的影響,在隨後的幾年中,有關中國商業地理學的研究有一個小高潮。這段時間我國商業地理學出版了一些專著,研究層次一般集中於國家和地區。如楊吾揚等最先引進西方市場地理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並對北京、華北地區若幹城鎮的商業中心地進行了開拓性的嘗試。隨後中國學者利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對國內一些大城市進行研究,使商業地理學逐漸向城市內部商業活動研究轉移。其間也有相關的理論介紹,包括國外的商業地理學研究進展和方法、中國學者對商業地理學的學科性質和應用前景的介紹和探討。但後期的研究成果則比較少。總體而言1984~1998年有關商業地理學的論著在中國與年俱增,大約有70多種,研究視角開始有新的突破,因此作者認為其處於發展的醞釀期。
5)商業地理學研究的活躍期(1999~至今)
從1999年開始,商業地理學開始升溫,是發展的活躍期。主要標誌就是這段時期相關的研究成果大增,公開發表的論文和博、碩士學位論文約有百多篇,而且還有數十種相關的著作。同時這個時期,商業地理學研究的視角也大幅度拓寬,而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商業地域結構和商業網點佈局方面,向多學科交叉、計量地理、信息化等領域發展。因此可以說中國商業地理學出現了新的研究熱潮,作為發展的活躍期基本上是合理的。
二、中國商業地理學研究內容的回顧與評述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根據各理論發展時期、研究方法等,國外商業地理學研究可以分為3大理論流派:
一為50年代以前,以中心地理論為取向的新古典主義學派,以克裡斯泰勒為代表;
二是50、60年代,數量革命引導下的空間分析學派,以貝里為代表;
三是60、70年代,以消費者行為、認知研究和社會經濟階層研究為導向的行為學派,以賴斯頓為代表。
中國商業區位的研究,受新古典主義學派影響最大,因為中心地理論是直接關註商業結構的,較後兩種學派比較全面的提供了一個瞭解商業、零售及服務業的優勢和卓越位置的理論借鑒。當然利用後兩種學派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國內商業研究也是存在的。根據對中國相關論著的統計,以研究熱點突現的大致先後順序,作者對中國商業地理學研究領域的5個主要方面做以下評述。
1、商業區位與地域結構
1)巨集觀研究
當1964年嚴重敏把瓦爾特·克裡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論”介紹入中國之後,很快被中國學者引入到巨集觀區域實證方面研究中去,如楊吾揚對北京、華北平原的小城鎮商業中心的研究。同時也有學者出版了一些商業地理學專著,但是這些研究的地域層次主要集中在國家和地區性上。如王希來、崔家立的《中國商業地理學》以中國商品生產地域的分佈規律、商品空間位移的網路分佈規律、商品銷售地理位置的區域組合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了影響商品生產地域分佈的因素和商品流通空間形態的佈局模式,但在內容上更多的是區域描述和分析。陳福義對湖南省內商品流通及產品的地區分佈給予的研究。楊吾揚等的《商業地理學-理論基礎與中國商業地理》則強化了包括商業地理學的發展、商業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及其與相鄰學科的關係以及商業服務業空間佈局模式在內的商業地理學研究理論基礎的系統論述,但在主要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方面,又重覆了王希來、崔家立的工作。隋錫山、湯勇的《商業地理學》強調了商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與矛盾,增添了理論、方法和應用等方面的專門性論證部分,但是理論方法體系還沒有形成規範。陸大壯主編的《中國商業地理學》沒有在理論和方法上重覆以前的工作,而是在內容上強調了中國商業中心城市及其輻射經濟區域。王希來、烏蘭主編的《商業地理學》一改以往類似教材與經濟地理教材內容的弊端,專門以商業經濟活動的佈局或空間組織為主體,在研究範圍上進入中觀地域乃至微觀。同時,該書彙總了中西方商業地理學在理論的成果,結合了“數量革命”分析方法,轉移到城市內部空間商業街和商業小區的佈局研究中,並首次涉及到不同商業業態形式在城市商業佈局中的一般特點(仵宗卿.北京市商業活動空間結構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0)。之後商業地理學理論開始向專項領域和區域方向拓展,如石憶邵對中國農村集市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在巨集觀商業地理研究中,近年來商業市場地理研究逐漸升溫。如石憶邵曾闡述了中國集貨市場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和地理分佈差異,指明瞭市場佈局和管理是科學運營商業市場的兩個著力點,也有學者對地方市場的歷史演變給予類似的研究。之後又對商業市場群落的形成發育、特點、演化機制等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踐進行研究,得出市場群落與區域產業、企業群落、城鎮網路、市場體系和城市規劃等有較大關係,並指出市場規劃、市場管理和建設在商業市場合理分佈和經營中的重要性,並得出商人的可持續發展才是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對商業市場研究的同時,也有學者對商人的地域遷移感興趣,包括商人的人口特征和空間分佈、流動的原因及特征等,並探討了流動商人對當地帶來的影響,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2)中觀、微觀研究
1984年有學者開始利用“中心地理論”對大城市內部商業服務地理給予分析,列出了商業中心的總便捷度指數,並首先對北京商業中心區給予5級劃分。同年寧越敏運用聚類分析方法,對上海市區中心進行分類,進而探討了各類商業中心的結構、規模、等級及其相互關係,認為商業中心區成因,城市各部分發展的時間和功能、人口密度、地點接近度與地價、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居民收入分佈等5個因數綜合作用的結果。受其研究理論和方法的影響,1980年代有學者分別對廣州和長春的商業地域結構進行了探討,對城市商業空間分級和空間分佈差異進行了實證研究,不過他們依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商業中心的一般景觀,強調了大型商場、大飯店和大賓館在接近商業中心中的作用,並有意識地將商業中心與中心地理論六邊形模式結合起來。1990年代中後期中國學者又繼續對北京、昆明、廣州、上海]、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商業服務業地域結構進行了實證探討,探討不同歷史和發展背景下的城市商業地域結構的特征,如北京大學仵宗卿的博士論文,他構建了城市商業活動空間結構研究的框架和技術方法路線。首次建立了商業活動多維度分類體系,重構Parato公式,建立了“均衡度”和“結構容量”商業活動單位規模等級分佈雙向指數。而且考慮到了城市居民出行行為等方面,為城市商業活動空間結構開闢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在中國學者進行實證研究的同時,也有部分外國地理學家到中國介紹國外相關理論和發展情況,如1988年法國波爾多大學地理系的皮埃爾·巴赫在昆明人文地理專題講座中對城市中心及其演變的闡述,其中大部分涉及到商業地理學中的中心商業活動情況。之後學術界翻譯了大量外國相關的文獻,包括法國、日本、英國、美國的商業地理學發展進程與出現的新現象。同時通過學習和國際交流,向國內介紹了相關的西方商業地理學的研究進展與特點。受西方理論的影響,有學者提出了區位論、數量地理和行為地理理論和方法在商業服務業的網點設置中給予利用,並指出了以後中國的商業地理學研究的一些方向,同時有的學者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商業地域結構和理論前沿等方面的研究,在商業結構調整、GIS在商業地理的運用以及城市內部商業空間結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對中國商業地理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不管在理論上還是實證上,雖然重覆研究的內容比較多,但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出現。如有學者利用歷史地理學的方法對上海商業空間結構和北京市場變遷給予分析,提出了不同歷史時期市場空間分佈的中心地結構的演變和當時影響市場區位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學者的研究在認識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同樣是北京市的商業中心地結構,高松凡(1989)嘗試將中心地論運用到歷史地理學研究中去,傾向西單、王府井作為兩個平等的一級商業中心來構建正六邊形,而楊吾揚(1990,1994)則強調了故宮博物院對當代商業服務中心的影響,指出了西單、王府井和前門三個一級商業中心是相對的一級中心,事實上的中心在故宮博物院,因此得出了不同高松凡的商業中心地等級結構模型。也有學者把計量地理學方法用到研究中,如對人口和商業分佈模式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受數量地理學派影響的商業空間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由文字描述轉為數據處理,運用統計學和數學分析方法去分析和說明問題;其次是研究結果有一定的預測性,但是抽象化的研究方法又容易使研究脫離了城市發展的實際,使一些學者迷戀於技術和邏輯理論系統。
隨著其他研究領域和學科的發展,商業地理學者敏銳的視角拓展了研究領域和方向。有的學者註意到了商業設施邊緣化[35]現象併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對中國商業郊區化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有學者進行了社區商業佈局和經營的研究,還有的學者把商業空間與城市游憩空間結合開發,實現商業和旅游的雙贏。結合城市物流業的熱點研究,商業地理學者也加強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業的商業地域結構研究。在“以人文本”和“特色設計”等思想影響下,有的學者提出了商業佈局應該體現當地文化特色和註意內外部形態,針對中國商業用地比較混亂的情況提出了商業用地優化配置的考慮。
雖然以中心地理論導向的商業研究取得的成績比較明顯,但是其理論根源的不足也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中心地理論完全從理性經濟觀點出發,不考慮消費者行為的差異,只是從規模及設施功能數量出發劃分層次導致了理論的局限性;二是中心地理論認為中心地產生與存在來自於周邊地區對商品和服務的要求,其發展也來源於服務地的發展,這種自下而上的發展方式造成了中心地理論的封閉性。因此,僅僅從商業區位來看,所研究的內容就比較單調。
2、消費者行為及對商業佈局的影響
20世紀60年代開始,消費者行為對商業空間組織的重要性逐漸為國外學者所認可。行為學派認為計量學派將人地關係物化,忽視了人在塑造空間結構的作用,強調了分析空間形態應該首先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考慮消費者行為差異對商業空間組織的影響。80年代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行為學和心理學開始在商業地理學研究中得到運用。在理論方面,有人分析了城市消費特點與零售商業發展的模式的相關性,得出不同時期城市居民消費特點的差別對商業佈局的影響。在實證方面,有學者結合消費者出行行為對廣州、上海等城市的商業空間結構進行了研究,充分考慮到了消費者本身特征,包括人口特征,如年齡、職業、學歷等的影響,並且對商業網點選址和零售業的發展提出良好的建議。還有學者把行為方法引入到農村市場研究中去,揭示農村市場消費者和商人的行為特點和偏好。1992年也有學者利用零售引力模型、熵最大化模型、相關分析、聚類分析等數量方法,集中對東北地區消費者行為地理進行相對系統的研究。同時有些學者也做了大量的實證性的消費行為調研。近幾年相關的國家基金項目也有類似的研究課題得到了支助。使行為學派相關的理論和方法在中國商業地理研究中呈現繁榮的景象。但受行為學派的影響,商業研究都是從消費者行為方式和社會經濟屬性角度來理解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的形成和發展的,認為商業空間層次結構不僅來源於經濟法則,還來自消費者行為及社會經濟屬性,這正是這個學派理論最大的貢獻,但他們把商業空間看成了一個自足的封閉的空間體系,忽視了外在自上而下的發展動力的影響,是行為學派研究商業地理的一大局限。
3、商業中的商圈理論及方法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投資大增,商業繁榮促使中國商業地理學進一步轉向實用。1992年在介紹日本商業地理學研究進展時,指出商圈是日本主要研究的兩個領域之一。於是商圈理論開始步入中國,但是影響較小。可貴的是有的學者開始提出了商業企業佈局應該重視商圈理論的應用。早期商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圈的理論和方法測定上,理論上涉及到商圈的性質、功能,分析了商圈的構造和類型。方法上受空間學派的“計量地理”的影響,吸收了國外的幾種方法,如市場飽和度、雷利法則等等。在信息化發展的影響下,商業業態和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商圈理論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研究發展到利用GIS技術構件商圈分析的模型。有學者利用商圈理論對商業網點的佈局進行試探性研究,如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業和零售網點佈局的實證研究。但是目前有人將商圈與商區相混淆,即把商店的地理吸引範圍與商業集中的地理區域相混淆,不利商圈研究的發展。
4、中心商務區(CBD)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始於1990年代初,又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中後期,研究學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地理學和城市規劃學領域內。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中國城市土地是無償使用,土地的經濟價值規律和地租理論沒有能夠有效體現,因此這個時期CBD研究很少。改革開放後,受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的影響,特別是1992年土地有償使用開始,CBD地價飛速增長,中國學者開始意識到CBD將有較大的變化和發展,加上受國外CBD研究,特別是R.E.墨菲、J.E.範斯、愛德華·烏爾曼和霍默.霍伊特的影響,開始從理論上探討中國CBD的發展機制、空間演化規律、中心商務區的交通組織等。同時也有學者對廣州、上海、北京、西安、重慶和杭州等城市的CBD功能特征、結構成因、空間結構轉移及其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但是研究的技術路線比較相似。具有創新的是通過CBD典型區域的調查,通過計算中心商業高度指數CBHI和中心商業強度指數CBII來確定中國實際情況的CBD的範圍,當然不同城市這兩個指數也不一樣。也有學者對新舊商務中心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差異性給予探討,在方法上通過建模分析CBD的城市土地均衡價格結構。近年來規劃界對城市中心區商業步行區的結構空間、佈局等進行了關註,同時也出現了介紹國外CBD的規劃與發展問題的論著為中國CBD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但總體而言,國內CBD的研究還處於初步階段,缺乏對中國城市CBD特點的系統性的理論總結,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證研究的深度。
5、零售業理論及其網點佈局
20世紀末中國加入WTO,作為入世的一個重要條件,必須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並按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等有關條款對待外商投資,這樣中國商業領域進入了一個新的對外開放時期。外國企業特別是國外零售業,如臺灣的“好又多”,美國的“沃爾馬”,法國的“家樂福”等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加上國內大型超市以及原有的大型百貨業態等多種形式的零售業同台競技,最終促進了零售業理論和網點佈局的實證研究熱潮。開始涉及到一般商業業態的經營組織及模式選擇、大型零售商場、零售商店的選址,零售商業網點的市場組織、發展規模及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等方面。後來受“計量革命”的空間學派的影響有的學者運用計量地理的方法從人口與商業網點的關係出發對連鎖超市等業態選址的銷售模型給予探索。期間也有學者對城市零售網點分佈進行實證研究。到目前為止,學者對廣州、上海、北京、西安、蘇州、青島和哈爾濱等城市的商業網點空間佈局和空間演進等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受國內郊區化研究的影響,有學者開始介紹了美國購物城郊區化的現狀、特點及其原因,在這樣的影響下,學者註意到瞭如何適應郊區化的連鎖店的發展策略,並有學者對北京中心零售商業區的“中心空洞化”和重慶商業零售網點的離散化給予了一定的分析。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零售網點的郊區化,但是為其以後的國內零售業郊區化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支持和案例分析。隨著網路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手段的更新,零售業的電子商務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視。
三、結論
1)中國商業地理學發展至今,基本上經歷了啟蒙期、形成期、消沉期、醞釀期和活躍期5個階段,經歷了由熱變冷,又逐漸升溫的過程。整個研究的歷史過程顯示出中國商業地理學處於一種波動前進狀態。商業地理學的研究視角也開始向多領域拓展,從最初的描述性研究,到簡單商業地域結構和佈局研究向計量化、多學科交叉化、人文化等方向發展;
2)商業地理學從早期的巨集觀(區域)視角開始向中觀(城市)和微觀(社區)視角轉變,但是研究得還很不足,特別是中觀方面更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3)商業區位,特別是城市內部的商業空間結構是商業地理學的研究主體,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處於一種封閉的系統中,滯後城市經濟的開放性和消費者流動性的發展;
4)在實證研究過程中理論總結不夠,部分文章僅僅對商業地理現象給予描述,針對性不強;
5)商業空間研究與業態結合研究不夠,根據不同業態而細化研究其空間佈局的成果不多。研究中過多沉迷於地理學相關理論和方法的引用,缺乏商業本身經濟理論、公司經營和購物者行為方面的考慮,所以就其商業地理現象還論述得並不充分;
6)商業地理學研究的資料十分匱乏,首先是統計工作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統計指標,再則相關的資料也很少公佈。商業普查工作做得不夠深入,商業活動的類型、規模、效益、區位等等都缺乏現存的資料,而需要研究者自行調研,增加了研究的成本和難度。
四、展望
中國在經濟體制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軌的過程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區和城市商業的發展越來越快,其新的特點和現象也層出不窮。商業地理學在這領域里有不可推卸的研究責任和廣闊的研究前景。首先,傳統的城市商業區位和地域結構仍然是研究的熱點。這方面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城市商業地域結構和空間佈局的實證研究、商業網點特別是大中型的零售網點的分佈和選址、社區商業和中心商務區(CBD)相關的研究方面上。隨著中國加入WTO,外國跨國公司的進入,中國商業業態特別是零售業業態逐步增多,從早期的百貨店、便利店發展到超市、倉儲式超市和大型商場等不同業態;如何迎接新時期的商業發展特點和在競爭中取勝,商業各業態特點、經營機制、商店選址和商圈等問題的探討就成為商業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其次,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和新方法的運用。包括行為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旅游地理學、交通地理學和商業地理學的交叉、滲透的研究;同時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化的發展,導致如何開發這種虛擬的顧客範圍,結合電子商務方面的內容也將成為一個研究熱點。隨著GIS技術的推廣,在商業佈局與商圈分析方面也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再次,大城市商業郊區化或離散化的研究。國外郊區化主要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主要經歷了居住郊區化、工業郊區化、商業郊區化和辦公郊區化4個階段。目前國內已有學者提出中國大城市已有前兩種的郊區化現象出現。雖有學者已經對商業郊區化進行了試探性的研究,但很不深入;最後,隨著全球化、國際化、區域化和大交通等的進一步發展,區域與城市物流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目前物流地理研究還相當缺乏,這為以後的商業地理學研究提供了較大的餘地。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