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數理經濟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數理經濟學(Mathematical Economics)

目錄

什麼是數理經濟學

  數理經濟學是指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理論研究中運用數學方法進行陳述和推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在經濟思想史上把進行這樣研究的人叫做數理經濟學家,並且歸為數理經濟學派,簡稱數理學派。

數理經濟學的產生和早期發展

  西方第一個把數學用於經濟問題的是義大利的G.切瓦(1647~1734),他於1711年寫了一本關於貨幣價值的書。但首先比較系統地運用數學的是1838年法國A.A.庫爾諾(一譯古諾,1801~1877)的《財富理論數學原理的研究》,這書常被當做數理經濟學的開端;只是由於使用當時經濟理論權威們不熟悉的數學推理而無人問津,直到40年後受到英國W.S.傑文斯和法國L.瓦爾拉斯的高度推崇,才知名於世。現在都把19世紀70年代傑文斯和瓦爾拉斯極力提倡並且實行以數學推理為經濟理論研究的唯一方法,當做數理經濟學和數理學派的正式形成,而把此後到20世紀初,英國F.Y.埃奇沃思(1845~1926)、A.馬歇爾、美國I.費希爾(一譯費雪,1867~1947)、義大利V.帕累托等在經濟學里進一步運用數學推理當做這個學科和學派的發展。

經濟學分支學科
部門經濟學
比較經濟學
保險學
不確定性經濟學
保險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
財政學
產權經濟學
畜牧業經濟學
傳媒經濟學
供應鏈物流學
第三方物流學
燈塔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
服務經濟學
非生產領域經濟學
分銷物流學
風險經濟學
法律經濟學
房地產經濟學
非稀缺經濟學
古典經濟學
公共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
規模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
公司金融學
工程經濟學
規制經濟學
工業經濟學
國土經濟學
國防經濟學
規範經濟學
國際統計學
過剩經濟學
國際金融學
公共管理學
巨集觀經濟學
海洋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
後勤學
混沌經濟學
護理經濟學
巨集觀信息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
結構經濟學
教育經濟學
經營經濟學
經濟動力學
公共財政學
計劃經濟學
經濟預測學
基本建設經濟學
激進派經濟學
金融學
金融工程學
實驗金融學
金融市場學
經濟控制論
價格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
交易成本經濟學
建築經濟學
金融經濟學
經濟倫理學
近代統計學
經濟地理學
經濟社會學
家庭經濟學
軍事經濟學
經濟政策學
家政經濟學
科學經濟學
凱恩斯經濟學
空間經濟計量學
快樂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
開發經濟學
會計公共關係學
理論經濟學
旅游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
勞務經濟學
流通經濟學
林業經濟學
勞權經濟學
馬歇爾經濟學
民生經濟學
民族經濟學
描述統計學
農村經濟學
農業經濟學
能源經濟學
農業生產經濟學
新經濟地理學
品牌生態學
品牌經濟學
品牌學
區域經濟學
窮人經濟學
企業物流學
企業經濟學
契約經濟學
歧視經濟學
氣象經濟學
人口經濟學
人事管理經濟學
生產力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
世界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
數理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
神經元經濟學
商品運輸學
商業經濟學
社會經濟統計學
生物經濟學
商品學
數理統計學
水利經濟學
商業地理學
投入產出經濟學
推斷統計學
統計學
土地經濟學
圖書館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文化經濟學
衛生經濟學
物流管理學
物流學
物流技術學
物流會計學
物流經濟學
維基經濟學
物資經濟學
污染經濟學
微觀信息經濟學
消費經濟學
心理經濟學
信息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
現代物流學
憲政經濟學
行為金融學
現代金融學
心理統計學
新貨幣經濟學
新政治經濟學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
信息系統經濟學
運輸經濟學
演化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郵電通信經濟學
漁業經濟學
藥物經濟學
語言經濟學
中觀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制度經濟學
電子商務物流學
資源經濟學
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
戰爭經濟學
知識產品經濟學
轉軌經濟學
綜觀經濟學
自然資源經濟學
質量經濟學
自然災害經濟學
知識經濟學
[編輯]

  庫爾諾並沒有用過“數理經濟學”的名稱,他採用的書名用意不僅在於理論研究,而且在研究中要運用數學分析的形式和符號。他認為在財富理論中運用數學分析不是非導向數學計算不可;光靠理論,即使運用符號和公式也確定不了價值的數值;但運用數學分析還要探索不能用數字表現的數量之間的關係和不能用代數表現的函數之間的關係;即使不需要精確數字,只要能更簡明地陳述問題、開闢研究途徑、避免脫離主題,數學也有其有用之處。僅僅因為部分讀者不熟悉或怕用錯而拒絕數學分析,是荒謬的。他批評D.李嘉圖在企圖精確地解決抽象問題時,由於用算術計算代替無法避免的代數問題而陷於冗長迂贅。

  傑文斯1862年提出的論文標題《略論政治經濟學的一般數學理論》是數理經濟學的最早名稱,到1879年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經濟學理論》一書再版時,附上1711年以來的“數學的經濟的”文獻目錄,等於公開宣稱數理經濟學的存在。他認為經濟學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是一門數學的科學,簡單原因就是研究數量和數量之間的複雜關係,必須進行數學推理;即使不用代數符號,也不會減少這門科學的數學性質。

  瓦爾拉斯在1874年出版的《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一書中認為,純粹經濟學實質上就是在假設完全自由競爭制度下,關於價格決定的理論;價格,即商品用貨幣表示的交換價值,具有自然現象的性質,因為它既不取決於一個買者或一個賣者的意志,也不取決於兩者的協議,而是因為商品具有數量有限和有用的自然條件,只要有交換就會有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是個可計量的數量,正是一般數學的研究對象,所以交換價值的理論應該是數學的一個分支;數學方法並不是實驗方法而是推理方法,經濟學的純粹理論也象“物理-數學的”科學一樣,從經驗的真實概念中抽象出理想的概念作為基礎,可以超出經驗範圍進行推理,在建成這個科學後再回到實際,也不是為了驗證,而是為了應用。

  費希爾在1897年為庫爾諾的著作《財富理論數學原理的研究》英譯本作序時才正式使用數理經濟學(原意數學的經濟學)的名稱,並且把傑文斯的文獻目錄增補到當時。但是1927年譯本再版時,費希爾認為數學方法在經濟和統計研究中的應用如此普遍,其價值已很少受到懷疑,所以未再繼續增補目錄。實際上數理經濟學和經濟學並未合成為一體,目前還有人在經濟學研究中堅持不用和反對運用數學推理;同時,經濟學也還有不能運用數學方法的領域。

數理經濟學的學科研究的主要問題

  由於數理經濟學只是在理論研究中運用數學推理,所以歸入這一類的經濟學並不意味著都以某種特定的經濟事物作為共同的研究對象,也不一定在理論上和觀點上彼此完全一致,數理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也因人因時而異。

  例如:庫爾諾的著作問世正是資產階級在英國和法國取得政權,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份被抹殺的時代。他指責政治經濟學理論所研究的關係,不是難以簡化成確定的術語,就是太複雜無法處理,以致對改善人類命運的目標無所進展。他認為把財富的概念定義為物品在交換中的價值,才是確定的關係,可以當作理論推演的對象,這樣推演的結果多了,集成體系,既可以獨立存在,也可應用於政治經濟學有關部門,這就是他要建立的財富理論。他最早用商品需求量(或銷售量)取決於價格的函數形式表示需求規律,並且利用微積分求極值的原理和均衡分析法,推演出能使商品總交換價值最大的價格,以及在壟斷、雙頭壟斷、寡頭壟斷和無限制競爭等情況下決定產量和價格的規律,對後來資產階級微觀經濟學和數理學派的影響很大。他雖然反對把財富和主觀效用聯繫在一起,但卻同意J.-B.薩伊的大部分庸俗經濟學觀點。

  傑文斯的目的是要為價值的最終理論以及建立在這個理論之上的市場規律提供數學解說。他的理論中心是“價值完全由效用決定”。他把商品對所有者的效用分為總效用和最後程度的效用(即後來的邊際效用),後者是商品擁有(或消費)總量增加時,總效用增加量對商品增加量的比率。他認為隨著商品擁有量的增加,最後程度的效用會逐漸降低,並據此用數學方法推出:一種商品所有者和另一種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換商品可以增加總效用,交換要進行到兩種商品的最後程度效用相等、總效用最大、達到均衡時才停止,這時兩種商品在兩個所有者之間的交換比率應該等於交換完成後兩種商品的最後程度效用的反比。瓦爾拉斯的主要理論是建立在邊際效用價值論之上的一般均衡理論體系。庫爾諾雖然也考慮過個別商品的產、銷、進出口對其他商品生產者的收入會產生反作用,但仍然限於局部分析,沒有同時照顧全局。

  瓦爾拉斯企圖用數學方法加以補救。他設計了四個互相依存的方程組進行分析,即各種生產勞務的總供給函數、各種產品總需求函數、每種生產勞務用於各種產品生產的消耗總和等於該種勞務的總供給量、每種產品的售價等於該種產品在生產中需要的生產勞務的費用。他認為,由於四個方程組的方程式總數等於未知數(各種生產勞務的價格和總供給量、各種產品的售價和總需求量)的總數,所以在理論上可以得出均衡解。

  埃奇沃思最早研究商品各種議價的經濟後果,並且提出無差異曲線的概念以便避免用貨幣作為計量邊際效用的固定單位,後經帕累托改進,用以代替邊際效用,作為一般均衡的理論基礎。馬歇爾的理論核心是認為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就是在其他情況不變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供給價格達到一致時的價格,所以又稱為局部均衡論。費希爾對傳統的貨幣數量論作了新的表述,提出後來在西方經濟學里廣泛採用的交易方程式,即

  貨幣流通量×流通速度+支票存款數量×流通速度=商品平均價格×商品交易量

數理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

  數學在西方經濟理論中的應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還在不斷發展,一方面運用數學方法研究的理論領域還在擴大;另一方面,對前人研究過的問題還不斷運用更深奧的數學方法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前者如:英國J.M.凱恩斯和各派凱恩斯主義的各種巨集觀經濟模型;個人偏好如何彙總為社會選擇及其與社會福利函數的關係;最優增長理論等。後者如瓦爾拉斯首創的一般均衡體系就不斷成為理論上繼續研究的重點,因為他只把方程式和未知數個數相等作為得到均衡解的條件,同時卻忽視均衡怎樣實現和是否穩定。

  從30年代起英國的J.R.希克斯(1904~1989.5.20)和美國的P.薩繆爾森就此進行精密的數學分析和求解,但仍以微積分為主要工具,要受連續函數的不切實際假定的限制,所以J.馮·諾伊曼(1903~1957)、K.J.阿羅(1921~ )、G.德布魯(1921~2004.12.31)等先後用集合論線性模型展開新的探索。60年代以後數理經濟學和微積分、集合論、線性模型結合在一起,同時數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遍及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每個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濟生活的需要和電子電腦的發明,促使與數理經濟學有關的經濟計量學得到迅速發展,它反過來又推動數理經濟學繼續前進。

  數理經濟學雖然對分析經濟事物的數量關係取得一些成就,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經濟事物的質的方面,特別是忽視對生產關係的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對揭露社會經濟關係的規律和實質的研究沒有多少應用的價值。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數理經濟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