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經濟學(The Knowledge Economics)
目錄 |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態,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知識經濟應該以其它各種生產要素為基礎;二是其它經濟形態仍是知識經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事實上,知識作為一種非獨占性和可重覆利用的社會資源,其生產、擴散和應用,自古以來就是以社會的經濟運行為基礎的,只是在以前的各種經濟形態中,知識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往往為人們忽視罷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功能的增強,特別是隨著現代通訊產業的迅速發展,知識在經濟生活中的基礎地位才開始真正為人們所認識。知識,尤其是科技知識,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用鄧小平的話來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可是當知識以獨立的經濟形態出現時,就標志著信息社會的來臨。與此同時,一門新的學科門類——知識經濟學也就應運而生了。
知識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知識價值的產生、轉化和應用過程,探索知識的經濟屬性和商品化途徑,確定知識經濟價值的標準和方法,以及研討知識發展對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等問題的新興學科。
知識經濟是一種歷史範疇和現實存在,那麼建立一門以知識經濟為研究對象的新興經濟學科——知識經濟學(The Knowledge Economics),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知識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與經濟規律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其對象是建立在知識生產、擴散和應用基礎上的經濟問題。國內外經濟學界曾涉足這方面的問題,如新增長理論、人力資本、創新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等等,並取得不少成果,但總體說來,還是零散的,至今尚無對知識經濟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更談不上完整的知識經濟學體系了。
為了使知識經濟學建立在可靠的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我認為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為指導,在對現實的和歷史的知識經濟現象開展廣泛的研究過程中,逐步地形成知識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而不宜匆忙地構造龐大複雜的理論空架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應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本思想與方法,以及有關科技知識對經濟活動的作用的有關論述,吸收西方經濟學特別是創新經濟學、教育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及有關新增長理論等方面的積極成果,對知識經濟學理論框架進行嘗試性探討。然而,由於現代知識經濟的實際活動及其行為結果,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對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深刻的挑戰,無論是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典理論,還是從西方經濟學理論,都難以找到現成的答案。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實知識經濟活動中的最新現象和實際問題入手,重新加以整理和分析,進行理論的概括和科學的總結。這應當是探討知識經濟學問題的一個基本思路。
按照一般經濟學的分類方法,知識經濟學一是可以分別從微觀和巨集觀兩個層次來研究知識經濟;二是可以分別從理論和應用兩個層次來考察知識經濟。由此可以大致構成知識經濟學體系的框架(圖1)。
微觀知識經濟學主要從事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的活動主體,包括科研機構、教育部門和企業及其人員為基率單位、探討知識的投人與產出,價值與產權,市場與競爭,擴散與應用,轉換與創新等微觀經濟同題。巨集觀知識經濟學主要以世界、國家及地區為對象,探討知識對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的影響,知識經濟結構與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巨集觀經濟政策等問題。
理論知識經濟學主要是研究知識活動的經濟問題及其經濟規律。它把知識的生產、分配和應用看成一種經濟現象,用經濟學的方法來探討科學、技術、信息、知識的活動過程及規律,既研究知識活動的經濟問題,又研究經濟活動的知識作用問題,既分析知識活動的經濟因素與經濟後果,又考察經濟活動的知識動因與知識效應。在一定意義上,理論知識經濟學是理論科學學與理論經濟學的交叉邊緣學科。應用知識經濟學主要把理論知識經濟學的原理及方法應用於與知識經濟活動相關的知識部門和知識產業部門,如研究開發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高技術產業等,探討這些知識經濟產業部門的基礎、結構、測度等問題。
此外,知識經濟學必然包含著若幹基率理論同題,各門知識經濟學分支共同的問題,並形成若幹分支學科。如知識經濟現象學(運動學)、知識經濟動力學(機制問題)、知識經濟計量學和知識經濟預測學(未來學)等=這些學科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納入理論知識經濟學的範疇內,但它們作為一般方法性學科,對於應用的、微觀的、巨集觀的知識經濟學等學科也是適用的。
還須指出,知識經濟學與蓬勃發展並漸趨成熟的信息經濟學,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二者的區別和聯繫,根大程度上取決於知識與信息,知識經濟與信息經濟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人們通常認為,知識的涵義比信息的涵義寬,所以知識與信息之間是一種包含從屬關係。也有人認為,信息比知識的內涵寬,似乎知識又被信息所包容。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片面性 因為,某些知識,如顯性知識(know-what,know-why)可以編碼化而成為信息;而另一些知識,如隱性知識(know-how,know-who)則難以編碼化,至少其中部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隱性知識無法轉化為信息,就是說存在著信息化的知識與非信息化的知識。同樣,某些信息傳遞的各種知識內容,屬於知識性信息;而另一些信息僅僅是符號、數字或無意義的數據、圖形,並無什麼知識內容, 及類似生物之間的信息傳遞等,則屬於非知識性信息。因此,知識與信息之間存在著部分交叉重疊的關係(圖2),因而知識經濟學與信息經濟學也存在部分交叉的關係。
在某種意義上,將知識經濟活動抽掉其內客,而當成一種信息過程,來探討其經濟規律,知識經濟就成為信息經濟學研究對象。同樣。信息經濟就其實在的經濟過程,又有著具體的經濟知識內容,我們又可以將信息產業與信息經濟納入到知識經濟學的研究範圍。特別是由於信息經經濟學這門經濟學科早已建立並且頗有成效,因此建立知識經濟學無疑應參照、借鑒和吸收信息經濟學的成果與方法。
知識經濟學思想的誕生,對於知識體系的進一步發育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歸納和概括起來,知識經濟學有以下七個原理:
1、知識的縱向繼承原理。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曾經提出了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他認為,如果物質世界可以被定義為世界l,而精神世界可以被定義為世界2的話,那麼知識從本體論的角度來說,是另外一個不同於上述物質世界1和精神世界2的亞世界。卡爾·波普爾把它定義為世界3。知識一旦被知識的創造者創造出來,就立即脫離了創造者精神活動的領域,“外化”為獨立的知識形態,並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向外傳播。卡爾·波普爾把這種現象稱為“鳥巢”現象。這就是說,知識一旦被產生出來,就像小鳥飛出了自己過去的“鳥巢”一樣,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思想的空間翱翔。知識還可以通過教育等社會傳承方式,不斷地由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因此,繼承和創新是知識進化發展最基本的形式,新的知識總是在一定的知識背景上,在廣泛繼承前人和吸收今人認識成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認識的突破和知識的創新。沒有知識縱向的歷史繼承,人類的認識就總是要從零開始,也就不可能產生有效率的現實的知識創新。
2、知識的價值凝結原理。知識是有價值的。這是知識經濟形態和其他經濟形態最顯著的區別。知識的價值形成,從“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來說,是由於人類腦力勞動的凝結。知識的價值形成,是一個世代延續的緩慢推進過程。人類的認識運動是一個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的辯證發展過程,它顯示出認識和實踐之間無限的迴圈往複和螺旋式上升的規律性。因為知識發展的規律是一個逐步深化和不斷積累的過程,所以知識價值的凝結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漸進過程任何知識形態,總是凝結著先驅者的勞動價值。
3、知識的橫向相關原理。現代知識體系已經發育成一個以各大知識領域為綱領,各學科體系問相互依存、滲透和交叉的網狀結構。知識之間的直接聯繫和間接聯繫是知識體系內部相對獨立的各級學科間橫向聯繫的基本形式,各種知識都是人類知識系統中的組成部分。我們通過各種知識對於基礎知識領域的復歸,總可以找到學科間相互溝通的具體環節和途徑。因此,一門學科的進展,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其它學科的發展。這就是不同知識形態之間的橫向關聯性。
4、知識的價值結構原理。按照認識活動的邏輯順序,知識體系可分為what(是什麼)、why(為什麼)和How(怎麼樣)等層次。各個知識單元之間是由一種內在的邏輯結構相互聯繫起來的,這是知識價值結構的客觀基礎。從價值論的角度看,各個知識單元所具有的價值是密切相關的。它呈現出倒金字塔型的結構。在知識的價值結構中,知識的認識價值和實踐價值成反比 這就是說,如果知識單元的認識價值越高,那麼它的實踐價值就越低從知識所具有的經濟價值的角度來看,知識的經濟價值呈現出遞增的態勢。這就是說,經濟越是發展,知識的經濟價值就越大。知識要能夠充分發揮它的經濟價值,既要看它技術知識部分的經濟價值,還要看技術知識與科學知識的內在聯繫;既要看到科學技術知識的經濟價值,又要看到人文知識潛在的、間接的經濟價值。從知識的價值結構原理來理解,主張“技術立國”,只能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才是最具有遠見的戰略方針。
5、知識的價值轉化原理。知識的價值轉化有兩重涵義:一是認識價值與實踐價值在層次問的縱向轉化;二是不同價值形態之間的橫向轉化。就知識價值的轉化途徑和條件來說,不但取決於主體的創造和選擇,而且也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如製造永動機的嘗試之所以總是以失敗而告終,就是因為這種所謂的“創造”違反了相應的物理學定律。當人的認識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如果人們可以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的創造性,那麼在知識的價值轉化過程中,技術的負效應會逐步減小。
6、知識的價值外化原理。作為價值載體的知識,其價值外化的途徑概括起來有二點:一是通過實現主體的需要將其潛在的價值顯示出來;二是通過實現主體認識和實踐活動的需要途徑來體現知識的價值。因此,知識的價值,除了那些能夠簡單外化為商品形態(如軟體、專利、版權等)的知識可以直接進入社會經濟生活領域外,其他形態的知識,都必須先轉化為能夠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而升華為主體的實踐能力,井滲透到生產力的各要素之中,才能提高社會經濟活動的效率,產生出間接經濟效益。推進以知識的傳播為主要內容的信息產業的發展,是知識的價值直接外化為經濟效益的表現;而提高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率,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則是知識的價值間接外化為經濟效益的表現。從根本上來說,知識的價值外化是促進知識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手段。可是在知識的價值外化途徑中,最基本的並不是直接的經濟外化.而是通過人的主體思想和行為具體轉化的間接的經濟外化。
7、知識的市場價格原理。同其它商品一樣,知識的經濟價值,在社會的市場體系中,歸根到底也應該表現為價格形態,即也應該可以通過貨幣的形式來加以衡量。而知識商品價格的高低,又與知識的普及程度直接相關。隨著新知識的不斷擴散、轉讓以及認識活動的深化,原來還屬於前沿性的知識,會被更新的知識形態所取代,並逐步轉化為人類共同的財富。這時,它的市場價格也就會呈遞減趨勢。因此,同一般的商品一樣,知識的市場價格也是時問的遞減函數。專利、版權等知識形態的產權,法律都有非常明確的期限限定,就是知識的市場價格遵循遞減原理的具體表現。
上述原理並未窮盡知識經濟學的所有基本原理,其問的關係也不是不可筒約的。但不論如何簡約,知識經濟作為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態而出現,標志著信息社會的來臨,標志著今後社會發展的新方向。
知識經濟學作為一門新的經濟學科,至少要包含以下內容:
第一部分。知識經濟學的一股問題,這裡需要討論知識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方法與意義,知識經濟的產生與發展,知識經濟與非知識經濟的關係,知識經濟的價值與價格,知識經濟的費用與效用分析,等等。
第二部分。知識經濟的生產要素,包括知識經濟的勞動者,知識經濟的投資及其回報率,知識經濟的勞動對象與勞動手段,知識經濟的效益等。
第三部分。知識經濟的生產與再生產,包括知識產品的生產(人腦的知識生產能力、內在與外在的激勵、學習與創新的關係),知識產品的傳播,知識產品的應用(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等。
第四部分。知識產業分析,包括五次產業的劃分及其變動趨勢,知識產業的內容(直接與間接知識部門),知識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等。
第五部分。知識產品、企業與產業的定量研究,包括投入產出分析,產品、企業與產業知識含量的測度等。
第六部分。知識經濟的管理、核算、發展戰略與政策。
以上僅僅是知識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很不全面的大綱,今後隨著知識經濟及其理論的發展,這個大綱將會得到不斷的完善、細化與深化。
知識經濟學是很複雜的,在研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難題,其中主要有:
1.如何建立知識經濟的核算體系。目前採用的SNA體系是針對物質與能量生產建立起來的,基本上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核算的要求,需要另外研究、制定一套指標,構造符合知識經濟的核算體系。目前對這個體系沒有進行多少研究,基本上是一個空白。
2.測度產品、企業、產業的知識含量,這裡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直接知識部門,它們的特點是已經市場化,有價格系統為依據,比較容易測度;另一種情況是間接知識部門,它們包含在第一、第二、第三(服務業)、第四(信息業)產業的內部, 測度的困難在於:知識“影響的質和量是事先不能預料的。……。知識與通常的資本貨物不同,沒有固定的能力”。第三種情況是如何測度知識的擴散與溢出效應,如何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開展定量研究。
3.如上所述,人腦是知識的唯一創造者, 它是如何生產出知識的,內在與外在激勵分別起什麼作用,學習與創新、人腦與電腦之間是什麼關係;知識生產的最大特點是複雜性、隨機性、突然性,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從這種複雜關係中找出其規律性,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4.如何確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投資比例,大學教師如何在知識生產與知識傳播上分配時間,使兩者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干擾。
5.發展中國家如何正確處理工業化、信息化與知識化的關係,如何確定它們之間的投資比例,使它們走上相互促進、良性迴圈的軌道,而不是顧此失彼、相互牽制。
6.知識是分等級的,如初級、中級與高級。OECD對l970-l980年將技術等級劃分為高技術、中技術和低技術,1980-1995年將它們劃分為高技術、中高技術、中低技術和低技術。要在這種劃分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使知識等級的劃分既具有科學性, 又具有適用性。
7.信息與知識的傳播都需要利用基礎設施(國際國內網路),將信息與知識分開後,如何分別計算它們的流量、收益,如何分別測算各種網路的經濟效益。
8.知識與知識產品的價值與價格。這些是建立與發展知識經濟學的基礎,但它們比物質與能量商品要複雜得多。例如,由於知識生產的隨機性,有時投入很多,但沒有產出}有時投入很少,但產出很大。一篇學術論文或一本科學專著的價值與價格偏離很大,如何確定它們的價值,是沒有解決的問題,它們的價格基本上是指知識載體的價格,與物質與能量商品的唯一區別,是價格中包含了少量的稿費。
研究知識經濟學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給經濟學大家族增加一個新的成員;其次,為知識產業奠定理論與方法論的基礎;第三,測度產品、企業、產業和GDP中知識的含量及其貢獻率,為劃分勞動密集型 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的產品、企業和產業找到標準}第四,為加強知識產業的管理與核算提供依據。
研究知識經濟學除了上述意義外,這裡我們著重討論它的理論與社會意義。迄今為止,經濟學都是以研究物質與能量為對象,形成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內容,隨著信息化、知識化時代的到來,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即主要研究物質與能量轉向主要研究信息與知識,從主要研究硬產業轉向主要研究軟產業。具體來說,經濟理論將發生以下變化:
第一,知識是唯一的,其產品的價值取決於個人的勞動消耗,而不是取決於社會平均勞動消耗,這樣我們所熟知的一套社會平均勞動決定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理論將會徹底失效。同樣,知識是唯一的,重覆的知識毫無價值,無論需求有多大,供給只有一個,這樣我們所熟知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價格的理論與方法會徹底失去意義。無論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他們的知識是不完壘的,收集、加工知識需要成本,其數額可能超過產品的價格,由此得到的結論是,生產者的利潤最大化和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原理不再成為理論分析的基本假設,需要放棄一般均衡論,著重研究非均衡理論。在知識經濟中,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它們不可能是簡單的線性關係,而是非常複雜的非線性關係。在物質與能量的生產過程中,隨著資本與勞動投入的增加,存在規模效益遞減規律,而在知識生產過程中,由於知識是唯一的,新投入的知識在水平上一定超過原有的知識,無論前者取代後者還是不取代後者,知識增加的結果不是規模收益遞減,而是遞增,這將改變一系列經濟學原理。
第二,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生產過程中體力勞動的人數減少,作用下降,而腦力勞動的人數增加,作用上升。在物質與能量生產過程中,體力勞動是生產剩餘(剩餘價值)的主要創造者(源泉),而在知識生產過程中,腦力勞動是它的主要創造者。知識勞動者的生產率比體力勞動者高許多,他們不僅獲得的報酬高於後者,而且他們提供的生產剩餘大大超過體力勞動者,資本家與勞動者在分配新價值的過程中能使前者向後者作出一定的讓步,使資本主義國家有可能向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障。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與繁榮的奧秘,也是這種社會制度能夠基本上保持穩定的根本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累進所得稅和財政轉移支付,這種制度創新也是建立在知識勞動能夠創造大量生產剩餘的基礎上。
第三,物質與能量生產的物質消耗高,而信息與知識生產的物質消耗低。
第四,調整投資方向與結構,改變經濟發展戰略。勞動資源豐富、資本稀缺,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一項研究成果證明,投向人力的單位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於投向物力的單位投資,也就是說,增加人力資本可以提高經濟的增長速度。選就要求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加教育和科技投資,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提高壘民族的素質,培養科技人才,加快科技事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戰略轉變。
第五,研究物質與能量的經濟學是複雜的,但與研究信息與知識的經濟學相比,它又顯得比較簡單,我們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將討論研究知識經濟學的難題,從中可以看出它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