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商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圈(Trading Area)

目錄

什麼是商圈

  商圈就是指店鋪以其所在地點為中心,沿著一定的方向和距離擴展,那些優先選擇到該店來消費的顧客所分佈的地區範圍,換而言之就是店鋪顧客所在的地理範圍。

  店鋪的銷售活動範圍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也即有相對穩定的商圈。不同的店由於經營商品、交通因素、地理位置、經營規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商圈規模、商圈形態存在很大差別。即使是同一個店,在不同時間也可以會因為不同因素的影響,而引致商圈的變化,比如說原商圈內出現了競爭,吸引了一部分的顧客,商圈規模時大時小,商圈形態表現為各種不規則的多角形。為便於分析,通常是以商店設定地點為圓心,以周圍一定距離為半徑所劃定的範圍作為商圈設定考慮的因素。

  但是對一家大型店而言,其商圈範圍則除了周圍的地區之外,對於交通網分佈的情形變化必須列入考慮,顧客利用各種工具即可很容易來店的地區也應被納入商圈。

商圈的構成[1]

  商店的商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這是最接近商店並擁有高密度顧客群的區域,通常商店55%~70%的顧客來自主要商圈。

  (2)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這是位於主要商圈之外、顧客密度較稀的區域,約包括商店15%一25%的顧客。

  (3)邊際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這是指位於次要商圈以外的區域,在此商圈內顧客分佈最稀,商店吸引力較弱,規模較小的商店在此區域內幾乎沒有顧客。

店鋪與商圈的依附關係

  1、以店鋪緊密度而言,是集市與分流或錯位與競爭

  2、以商業街步行街而言,是購物瀏覽或大眾休憩

  3、以區快(或整條街)行業別而言,是合理;是鶴立雞群或相輔相成

  4、以進入時機而言,是開發期或成熟期或飽和競爭期

  5、以店鋪規模大小而定,是自成商圈或單打獨鬥

  6、以店鋪業態別而言,是必需消費或專程消費或購物消費

  7、以歷史的市場檔次而言,是因地適應或引導消費

  8、以經營定位而言,是業態不清或定位不明

影響店鋪商圈大小的因素

  (1)店鋪的經營特征

  經營同類商品的兩個店鋪即便同處一個地區的同一條街道,其對顧客的吸引力也會有所差異,相應地商圈規模也不一致。那些經營靈活,商品齊全,服務周到,在顧客中樹立了一種屬寄生性質的店鋪,本身並無商圈,完全依靠因其他原因或前往其他店鋪購物而隨機光顧的顧客。

  (2)店鋪的經營規模

  隨著店鋪經營規模的擴大它的商圈也隨之擴大。因為規模越大,它供應的商品範圍越寬,花色品種也越齊全,因此可以吸引顧客的空間範圍也就越大。商圈範圍雖因經營規模而增大,但並非成比例增加。

  (3)店鋪的商品經營種類

  經營傳統商品、日用品的店鋪,商圈較經營技術性強的商品、特殊性(專業)商品的店鋪要小。

  (4)競爭店鋪的位置

  相互競爭的兩店之間距離越大,它們各自的商圈也越大。如潛在顧客居於兩家同行業店鋪之間,各自店鋪分別會吸引一部分潛在顧客,造成客流分散,商圈都會因此而縮小。但有些相互競爭的店鋪毗鄰而設,顧客因有較多的比較、選擇機會而被吸引過來,則商圈反而會因競爭而擴大。

  (5)顧客的流動性

  隨著顧客流動性的增長,光顧店鋪的顧客來源會更廣泛,邊際商圈因此而擴大,店鋪的整個商圈規模也就會擴大。

  (6)交通地理狀況

  交通地理條件是影響商圈規模的一個主要因素。位於交通便利地區的店鋪,商圈規模會因此擴大,反之則限制了商圈範圍的延伸。自然和人為的地理障礙,如山脈、河流、鐵路以及高速公路會無情地截斷商圈的界限,成為商圈規模擴大的巨大障礙。

  (7)店鋪的促銷手段

  店鋪可以通過廣告宣傳,開展公關活動,以及廣泛的人員推銷營業推廣活動不斷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邊際商圈顧客慕名光顧,隨之店鋪的商圈規模會驟然擴張。

店鋪商圈的調查

  1、店鋪所在地區平面圖。以店鋪為圓心,半徑分別為1公裡、3公裡、5公裡範圍內各居委會所轄區、各居民小區、村鎮、各大機關團體單位、學校、各業態競爭店、農貿市場、餐飲業所在地,交通狀況。

  2、各商圈內居委會所轄區、居民小區、村鎮家庭數、人口數、就業人口數、外來人口數、大致收入水平。——常住人口數、戶數、人口來源、收入水平、就業位置、主要職業、主要購物場所

  3、新建小區規劃情況、入住率、大致收入水平、未來發展趨勢。

  4、各商圈內機關團體、學校人數、集體就餐人數、收入水平、以往購物去向。——行業、占地面積、企業性質、職工人數、平均收入、食堂就餐人數、企業效益情況、距離

  5、各商圈內競爭店、農貿市場、餐飲業營業面積、銷售額、經營品類、基本特征。——業態、營業面積、結構、客流量、客單價、日均銷售額、價格水平、企業性質、經營項目、距離、收銀機、停車場規模、

  6、店鋪營業面積、現有經營品類、歷史銷售額、各大類所占比重、停車場面積。

  7、店鋪客流情況、門前客流、車流情況、各時段客流的構成、購買商品構成及大體客單價。

優秀的店址的特點

  (1) 商業活動頻度高的地區。在鬧市區,商業活動極為頻繁,把店鋪設在這樣的地區營業額必然高。這樣的店址就是“寸土寸金”之地。相反如果在客流量較小的地方設店,營業額就很難提高。

  (2) 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居民聚居、人口集中的地方是適宜設置店鋪的地方。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們有著種種各樣的對於商品的大量需要。如果店鋪能夠設在這樣的地方,致力於滿足人們的需要,那肯定會生意興隆,另外此處店鋪收入通常也比較穩定。

  (3) 面向客流量多的街道。店鋪處在客流量最多的街道上,可使多數人購物都較為方便。

  (4) 交通便利的地區。比如在旅客上車、下車最多的車站,或者在幾個主要車站的附近,也可以在顧客步行距離很近的街道設店。

  (5) 接近人們聚集的場所。比如電影院、公園、游樂場,舞廳等娛樂場所,或者大工廠、機關的附近。

  (6) 同類商店聚集的街區。大量事實證明,對於那些經營選購品耐用品的商店來說,若能集中在某一個地段或街區,則更能招攬顧客。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店面眾多表示貨品齊全,可比較參考,選擇也較多,不怕價錢不公道,是有心購物時的當然選擇。所以創業者不需害怕競爭,同業愈多,人氣愈旺,業績就愈好,因此店面也就會愈來愈多。許多城市已形成了種種專業街,如在廣州,買服裝要去北京路,買電器要去海印等,許多精明的顧客為了貨比三家,往往不惜跑遠路也要到專業街購物。

商圈分析

  商圈分析是經營者對商圈的構成情況、特點、範圍以及影響商圈規模變化的因素進行實地調查和分析,為選擇店址,制定和調整經營方針和策略提供依據。

  1、商圈分析是新設零售店進行合理選址的前提;

 新設零售在選擇店址時,關係力求較大的目標市場,以吸引更多的目標顧客,這首先就需要經營者明確商圈範圍,瞭解商圈內人口的分佈狀況及市場,非市場因素的有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經營效益的評估,衡量店址的使用價值,按照設計的基本原則,選定適宜的地點,使商圈、店址、經營條件協調融合,創造經營優勢。

  2、商圈分析有助於零售店制定競爭經營策略

零售店為取得競爭優勢,廣泛採取了非價格競爭手段,如改善形象,完善服務,加強與顧客的溝通等,這些都需要經營者通過商圈分析,掌握客流性質、瞭解顧客需求、採取針對性的經營策略,贏得顧客信任

  3、商圈分析有助於零售店制定市場開拓戰略;

商業企業經營方針、經營策略的制定或調整,總要立足於商圈內各種環境因素的現狀及其發展規律、趨勢。通過商圈分析,可以幫助經營者明確哪些是本店的基本顧客群,哪些是潛在顧客群,力求保持基本顧客群的同時,著力吸引潛在顧客群。制定積極有效的經營戰略。

  4、商圈分析有助於零售店加快資金周轉。

零售店經營的一大特點是資金占用多,要求資金周轉速度快。零售店的經營規模受到商圈規模的制約,商圈規模又會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商圈規模收縮時,零售店規模不變,會導致流動資金積壓,影響資金周轉。因此,經營者通過商圈分析,瞭解經營環境及由此引起的商圈變化,就可以適時調整,積極應對。

參考文獻

  1. 邵仲岩主編.商業企業經營管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9.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胡仕伟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3月20日 08:43 發表

現代商圈理論在不斷的擴張,但是真正瞭解本商圈的實質內容的微乎其微,如何在受到走下滑趨勢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客戶眼球將是每個老闆不斷的需要思考的。

回複評論
124.160.56.* 在 2021年9月18日 11:46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