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商业地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业地理学(Commercial Geography)

目录

商业地理学概述

   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商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早的分支之一,从学科发展过程来说,也是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它主要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分布;商业活动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商业活动的空间组织或地域结构规律等商业活动的地域特点。

商业地理学发展简史

  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古代商业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直接联系。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就开始有关于商业的零星地理记载。如中国战国时代的《尚书· 禹贡》已对主要商品的产销区域和运输路线作了记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东汉班固的《汉书·食货志》,对人口、经济、物产、交通、商业和城市的分布和地区差异,已有详实的记述和评论。

经济学分支学科
部门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保险学
不确定性经济学
保险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财政学
产权经济学
畜牧业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供应链物流学
第三方物流学
灯塔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分销物流学
风险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
非稀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规模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公司金融学
工程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国际统计学
过剩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
公共管理学
宏观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后勤学
混沌经济学
护理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结构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经营经济学
经济动力学
公共财政学
计划经济学
经济预测学
基本建设经济学
激进派经济学
金融学
金融工程学
实验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
经济控制论
价格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经济伦理学
近代统计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社会学
家庭经济学
军事经济学
经济政策学
家政经济学
科学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空间经济计量学
快乐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开发经济学
会计公共关系学
理论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务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
劳权经济学
马歇尔经济学
民生经济学
民族经济学
描述统计学
农村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
农业生产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品牌生态学
品牌经济学
品牌学
区域经济学
穷人经济学
企业物流学
企业经济学
契约经济学
歧视经济学
气象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人事管理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神经元经济学
商品运输学
商业经济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生物经济学
商品学
数理统计学
水利经济学
商业地理学
投入产出经济学
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
土地经济学
图书馆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物流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技术学
物流会计学
物流经济学
维基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污染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
心理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现代物流学
宪政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
现代金融学
心理统计学
新货币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信息系统经济学
运输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邮电通信经济学
渔业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电子商务物流学
资源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知识产品经济学
转轨经济学
综观经济学
自然资源经济学
质量经济学
自然灾害经济学
知识经济学
[编辑]

  15世纪以后,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使得欧洲(特别是西欧)许多国家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不断扩大商品的对外输出,商业活动相应地扩及到海外广大地区。从而吸引了西欧许多学者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物产、经济分布、交通运输和商业中心等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以记述世界各国、各地区物产分布、贸易关系、城市港口以及运输线路等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先后纷纷问世,大大丰富了世界商业地理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古代地理学开始分化,最早分化的学科之一就是商业地理学。

  早期的商业地理学主要解答何地可以廉价购进和高价售出何种物品,即商品的地理。不少地理学家编著了许多以商业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地理著作,其中比较系统的是1989年英国奇泽姆的《商业地理学手册》,多次再版,成为这一学科的代表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世界很多国家工业、农业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关系日益扩大,加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方面的推广应用,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密切依存的性质,并扩展到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消费、贸易、运输等一系列经济现象进行综合研究的领域,于是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20世纪30年代初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学说,阐述了聚落和市场分布的关系,使传统的商业地理学开始转变为现代地理学的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区位理论、地理学的数量方法以及行为科学陆续引入商业地理研究,出现了大量有关商业、服务业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其中重要的如贝里对于商品流、市场中心和零售商业的研究;墨菲对于中心商业区的研究,万斯对于商业结构和市场分布的研究;威尔逊对于零售模式的研究;莫里尔对城市商业的研究;博热·加涅埃对于市场地理学的研究;波克希舍夫斯基对于服务圈地理的研究,以及麦凯等对于意境地图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等。

商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 理论商业地理:研究商业活动空间组织基本模式;
  • 部门商业地理:按照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分别探讨其具体的布局类型;
  • 城镇商业地理:研究具体区域的商业点、线、网;
  • 区域商业地理:进行综合研究。

  商业地理学目前除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探索世界性的国际商品流通,及其贸易关系的地理问题外,更着重于国家内务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商业活动空间组织基本模式的理论商业地理;按照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分别探讨其具体的布局类型的部门商业地理;研究具体区域的商业点、线、网和城镇商业地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区域商业地理

  商业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参与生产布局和区域规划工作,合理选择商品流通渠道,合理组织城市商业网点,选定最优或适宜的批发、零售商业及仓储设施的区位,根据居民消费水平和行为设置商业、服务中心等。

  商业活动受到自然环境、地域经济结构和布局以及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商业地理学与研究这些内容的人文地理诸学科关系密切。而生产和交通运输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使商业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关系更为密切。此外,商业经济学市场学等学科对于商业地理研究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

商业地理学相关名词

  商业中心Commercial Center)包括两重涵义:一指担负一定区域的商业职能的中心城市;另指一个城市内部的商业活动集中地区。担负商业职能的中心城市,按其规模有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的等级差别,它们一般都是由小城镇逐渐成长起来的,其共同特点是具有易于成为商品集散中心的优良的地理位置。如:河流的汇口,如天津,汉口;河流入海的口,如上海、伦敦;铁路的交点,如郑州、芝加哥;海陆运输的中转港口,如大连、金山;国际上的自由港,也往往因交通位置及自由贸易条件而成为超越国家范围的商业中心在香港、新加坡。

  集市(Fair)主要是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的一种相当普遍存在的贸易组织形式。至今,在世界一些经济不很发达而交通运输又较困难的地区和国家,商品交换仍保留定期的,或在传统节日。以集市形式进行。

  腹地(Hinterland)指位于港口城市所赖以提供出口物资和销售进口商品的背后内陆地区。腹地面积的广度及其经济潜力的大小,通常受背后内陆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中国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一、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阶段的划分

  中国商业地理的记录比较早,但是商业地理学研究究竟开始于什么时间呢?有学者认为应该以西汉时期司马迁纂写的《史记·货殖列传》为序[1],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以《禹贡》作为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开端[2],作者以战国时期作为研究阶段划分的起点。

  1)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启蒙期(战国时期~1840)

   中国早期的商业记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其对九州主要产品给予了记述。其后的《易经》还通俗地说明了当时的商品交换的过程:“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西汉时期司马迁纂写的《史记·货殖列传》对中国及各地区的主要财物的生产、流通的自然禀赋地域分工和商业中心也多有论述。但是这个时期的商业地理的论述多为物产地理结构的论述上,对物产的成因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剖析比较少,而且缺乏必要的商业地理理论,只能说是商业地理学的启蒙时期。

  2)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形成期(1840~1949)

  鸦片战争后,世界殖民地的开发及列强的商品倾销活动,促使物产地理向商业地理迈进。同时由于改良派、维新派等的思想运动的影响,加上洋务运动、实业运动等促进了中国商业地理学的发展,1910~1936年出版了9本影响比较大的商业地理学专著[3]。直到50年代,商业地理学的主要成绩还仅仅主要体现在商业学校教材的出现和出版上。但是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商业地理学研究范围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商业地理学开始形成。

  3)商业地理学研究的消沉期(1949~1984)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发展受前苏联的影响很大,当时前苏联以经济地理学代替人文地理学,商业地理学重视不够,同时这段时间后期也处于中国的文革时期。因此国内商业地理学进展十分缓慢,可以说研究成果凤毛麟角,成果的影响力也不大,没有能够掀起相关的研究热潮。整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商业地理学的消沉期。

  4)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酝酿期(1984~1998)

  中国商业地理学发展的春风开始于1984年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会的成立。1988年,中国商业地理学委员会加入了当年刚成立的国际地理学委员会,成为其中的成员。受国外商业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受国外城市结构理论和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的影响,在随后的几年中,有关中国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有一个小高潮。这段时间我国商业地理学出版了一些专著,研究层次一般集中于国家和地区。如杨吾扬等最先引进西方市场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北京、华北地区若干城镇的商业中心地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随后中国学者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国内一些大城市进行研究,使商业地理学逐渐向城市内部商业活动研究转移。其间也有相关的理论介绍,包括国外的商业地理学研究进展和方法、中国学者对商业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应用前景的介绍和探讨。但后期的研究成果则比较少。总体而言1984~1998年有关商业地理学的论著在中国与年俱增,大约有70多种,研究视角开始有新的突破,因此作者认为其处于发展的酝酿期。

  5)商业地理学研究的活跃期(1999~至今)

  从1999年开始,商业地理学开始升温,是发展的活跃期。主要标志就是这段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大增,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博、硕士学位论文约有百多篇,而且还有数十种相关的著作。同时这个时期,商业地理学研究的视角也大幅度拓宽,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商业地域结构和商业网点布局方面,向多学科交叉、计量地理、信息化等领域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商业地理学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作为发展的活跃期基本上是合理的。

  二、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回顾与评述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根据各理论发展时期、研究方法等,国外商业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3大理论流派:

  一为50年代以前,以中心地理论为取向的新古典主义学派,以克里斯泰勒为代表;

  二是50、60年代,数量革命引导下的空间分析学派,以贝里为代表;

  三是60、70年代,以消费者行为、认知研究和社会经济阶层研究为导向的行为学派,以赖斯顿为代表。

  中国商业区位的研究,受新古典主义学派影响最大,因为中心地理论是直接关注商业结构的,较后两种学派比较全面的提供了一个了解商业、零售及服务业的优势和卓越位置的理论借鉴。当然利用后两种学派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国内商业研究也是存在的。根据对中国相关论著的统计,以研究热点突现的大致先后顺序,作者对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领域的5个主要方面做以下评述。

  1、商业区位与地域结构

  1)宏观研究

  当1964年严重敏把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介绍入中国之后,很快被中国学者引入到宏观区域实证方面研究中去,如杨吾扬对北京、华北平原的小城镇商业中心的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出版了一些商业地理学专著,但是这些研究的地域层次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区性上。如王希来、崔家立的《中国商业地理学》以中国商品生产地域的分布规律、商品空间位移的网络分布规律、商品销售地理位置的区域组合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商品生产地域分布的因素和商品流通空间形态的布局模式,但在内容上更多的是区域描述和分析。陈福义对湖南省内商品流通及产品的地区分布给予的研究。杨吾扬等的《商业地理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商业地理》则强化了包括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以及商业服务业空间布局模式在内的商业地理学研究理论基础的系统论述,但在主要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又重复了王希来、崔家立的工作。隋锡山、汤勇的《商业地理学》强调了商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增添了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专门性论证部分,但是理论方法体系还没有形成规范。陆大壮主编的《中国商业地理学》没有在理论和方法上重复以前的工作,而是在内容上强调了中国商业中心城市及其辐射经济区域。王希来、乌兰主编的《商业地理学》一改以往类似教材与经济地理教材内容的弊端,专门以商业经济活动的布局或空间组织为主体,在研究范围上进入中观地域乃至微观。同时,该书汇总了中西方商业地理学在理论的成果,结合了“数量革命”分析方法,转移到城市内部空间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的布局研究中,并首次涉及到不同商业业态形式在城市商业布局中的一般特点(仵宗卿.北京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之后商业地理学理论开始向专项领域和区域方向拓展,如石忆邵对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宏观商业地理研究中,近年来商业市场地理研究逐渐升温。如石忆邵曾阐述了中国集货市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地理分布差异,指明了市场布局和管理是科学运营商业市场的两个着力点,也有学者对地方市场的历史演变给予类似的研究。之后又对商业市场群落的形成发育、特点、演化机制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研究,得出市场群落与区域产业企业群落、城镇网络、市场体系城市规划等有较大关系,并指出市场规划、市场管理和建设在商业市场合理分布和经营中的重要性,并得出商人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对商业市场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对商人的地域迁移感兴趣,包括商人的人口特征和空间分布、流动的原因及特征等,并探讨了流动商人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2)中观、微观研究 

  1984年有学者开始利用“中心地理论”对大城市内部商业服务地理给予分析,列出了商业中心的总便捷度指数,并首先对北京商业中心区给予5级划分。同年宁越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区中心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各类商业中心的结构、规模、等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商业中心区成因,城市各部分发展的时间和功能、人口密度、地点接近度与地价、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居民收入分布等5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其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影响,1980年代有学者分别对广州和长春的商业地域结构进行了探讨,对城市商业空间分级和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不过他们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商业中心的一般景观,强调了大型商场、大饭店和大宾馆在接近商业中心中的作用,并有意识地将商业中心与中心地理论六边形模式结合起来。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者又继续对北京、昆明、广州、上海]、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商业服务业地域结构进行了实证探讨,探讨不同历史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地域结构的特征,如北京大学仵宗卿的博士论文,他构建了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框架和技术方法路线。首次建立了商业活动多维度分类体系,重构Parato公式,建立了“均衡度”和“结构容量”商业活动单位规模等级分布双向指数。而且考虑到了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等方面,为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开辟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在中国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也有部分外国地理学家到中国介绍国外相关理论和发展情况,如1988年法国波尔多大学地理系的皮埃尔·巴赫在昆明人文地理专题讲座中对城市中心及其演变的阐述,其中大部分涉及到商业地理学中的中心商业活动情况。之后学术界翻译了大量外国相关的文献,包括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的商业地理学发展进程与出现的新现象。同时通过学习和国际交流,向国内介绍了相关的西方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特点。受西方理论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区位论、数量地理和行为地理理论和方法在商业服务业的网点设置中给予利用,并指出了以后中国的商业地理学研究的一些方向,同时有的学者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地域结构和理论前沿等方面的研究,在商业结构调整、GIS在商业地理的运用以及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中国商业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虽然重复研究的内容比较多,但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出现。如有学者利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上海商业空间结构和北京市场变迁给予分析,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空间分布的中心地结构的演变和当时影响市场区位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学者的研究在认识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同样是北京市的商业中心地结构,高松凡(1989)尝试将中心地论运用到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去,倾向西单、王府井作为两个平等的一级商业中心来构建正六边形,而杨吾扬(1990,1994)则强调了故宫博物院对当代商业服务中心的影响,指出了西单、王府井和前门三个一级商业中心是相对的一级中心,事实上的中心在故宫博物院,因此得出了不同高松凡的商业中心地等级结构模型。也有学者把计量地理学方法用到研究中,如对人口和商业分布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受数量地理学派影响的商业空间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由文字描述转为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去分析和说明问题;其次是研究结果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抽象化的研究方法又容易使研究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实际,使一些学者迷恋于技术和逻辑理论系统。

  随着其他研究领域和学科的发展,商业地理学者敏锐的视角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方向。有的学者注意到了商业设施边缘化[35]现象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对中国商业郊区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有学者进行了社区商业布局和经营的研究,还有的学者把商业空间与城市游憩空间结合开发,实现商业和旅游的双赢。结合城市物流业的热点研究,商业地理学者也加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物流业的商业地域结构研究。在“以人文本”和“特色设计”等思想影响下,有的学者提出了商业布局应该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和注意内外部形态,针对中国商业用地比较混乱的情况提出了商业用地优化配置的考虑。

  虽然以中心地理论导向的商业研究取得的成绩比较明显,但是其理论根源的不足也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中心地理论完全从理性经济观点出发,不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差异,只是从规模及设施功能数量出发划分层次导致了理论的局限性;二是中心地理论认为中心地产生与存在来自于周边地区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其发展也来源于服务地的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中心地理论的封闭性。因此,仅仅从商业区位来看,所研究的内容就比较单调。

  2、消费者行为及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开始,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组织的重要性逐渐为国外学者所认可。行为学派认为计量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的作用,强调了分析空间形态应该首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考虑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80年代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学和心理学开始在商业地理学研究中得到运用。在理论方面,有人分析了城市消费特点与零售商业发展的模式的相关性,得出不同时期城市居民消费特点的差别对商业布局的影响。在实证方面,有学者结合消费者出行行为对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本身特征,包括人口特征,如年龄、职业、学历等的影响,并且对商业网点选址和零售业的发展提出良好的建议。还有学者把行为方法引入到农村市场研究中去,揭示农村市场消费者和商人的行为特点和偏好。1992年也有学者利用零售引力模型熵最大化模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数量方法,集中对东北地区消费者行为地理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同时有些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实证性的消费行为调研。近几年相关的国家基金项目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得到了支助。使行为学派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商业地理研究中呈现繁荣的景象。但受行为学派的影响,商业研究都是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认为商业空间层次结构不仅来源于经济法则,还来自消费者行为及社会经济属性,这正是这个学派理论最大的贡献,但他们把商业空间看成了一个自足的封闭的空间体系,忽视了外在自上而下的发展动力的影响,是行为学派研究商业地理的一大局限。

  3、商业中的商圈理论及方法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大增,商业繁荣促使中国商业地理学进一步转向实用。1992年在介绍日本商业地理学研究进展时,指出商圈是日本主要研究的两个领域之一。于是商圈理论开始步入中国,但是影响较小。可贵的是有的学者开始提出了商业企业布局应该重视商圈理论的应用。早期商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圈的理论和方法测定上,理论上涉及到商圈的性质、功能,分析了商圈的构造和类型。方法上受空间学派的“计量地理”的影响,吸收了国外的几种方法,如市场饱和度雷利法则等等。在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下,商业业态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商圈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研究发展到利用GIS技术构件商圈分析的模型。有学者利用商圈理论对商业网点的布局进行试探性研究,如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业和零售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但是目前有人将商圈与商区相混淆,即把商店的地理吸引范围与商业集中的地理区域相混淆,不利商圈研究的发展。

  4、中心商务区(CBD)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初,又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中后期,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内。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城市土地是无偿使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规律地租理论没有能够有效体现,因此这个时期CBD研究很少。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的影响,特别是1992年土地有偿使用开始,CBD地价飞速增长,中国学者开始意识到CBD将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加上受国外CBD研究,特别是R.E.墨菲、J.E.范斯、爱德华·乌尔曼和霍默.霍伊特的影响,开始从理论上探讨中国CBD的发展机制、空间演化规律、中心商务区的交通组织等。同时也有学者对广州、上海、北京、西安、重庆和杭州等城市的CBD功能特征、结构成因、空间结构转移及其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研究的技术路线比较相似。具有创新的是通过CBD典型区域的调查,通过计算中心商业高度指数CBHI和中心商业强度指数CBII来确定中国实际情况的CBD的范围,当然不同城市这两个指数也不一样。也有学者对新旧商务中心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差异性给予探讨,在方法上通过建模分析CBD的城市土地均衡价格结构。近年来规划界对城市中心区商业步行区的结构空间、布局等进行了关注,同时也出现了介绍国外CBD的规划与发展问题的论著为中国CBD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总体而言,国内CBD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对中国城市CBD特点的系统性的理论总结,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研究的深度。

  5、零售业理论及其网点布局

  20世纪末中国加入WTO,作为入世的一个重要条件,必须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并按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有关条款对待外商投资,这样中国商业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对外开放时期。外国企业特别是国外零售业,如台湾的“好又多”,美国的“沃尔马”,法国的“家乐福”等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加上国内大型超市以及原有的大型百货业态等多种形式的零售业同台竞技,最终促进了零售业理论和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热潮。开始涉及到一般商业业态的经营组织及模式选择、大型零售商场、零售商店的选址,零售商业网点的市场组织、发展规模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后来受“计量革命”的空间学派的影响有的学者运用计量地理的方法从人口与商业网点的关系出发对连锁超市等业态选址的销售模型给予探索。期间也有学者对城市零售网点分布进行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对广州、上海、北京、西安、苏州、青岛和哈尔滨等城市的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和空间演进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受国内郊区化研究的影响,有学者开始介绍了美国购物城郊区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在这样的影响下,学者注意到了如何适应郊区化的连锁店的发展策略,并有学者对北京中心零售商业区的“中心空洞化”和重庆商业零售网点的离散化给予了一定的分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零售网点的郊区化,但是为其以后的国内零售业郊区化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案例分析。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手段的更新,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三、结论

  1)中国商业地理学发展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启蒙期、形成期、消沉期、酝酿期和活跃期5个阶段,经历了由热变冷,又逐渐升温的过程。整个研究的历史过程显示出中国商业地理学处于一种波动前进状态。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也开始向多领域拓展,从最初的描述性研究,到简单商业地域结构和布局研究向计量化、多学科交叉化、人文化等方向发展;

  2)商业地理学从早期的宏观(区域)视角开始向中观(城市)和微观(社区)视角转变,但是研究得还很不足,特别是中观方面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商业区位,特别是城市内部的商业空间结构是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主体,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处于一种封闭的系统中,滞后城市经济的开放性和消费者流动性的发展;

  4)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理论总结不够,部分文章仅仅对商业地理现象给予描述,针对性不强;

  5)商业空间研究与业态结合研究不够,根据不同业态而细化研究其空间布局的成果不多。研究中过多沉迷于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引用,缺乏商业本身经济理论、公司经营和购物者行为方面的考虑,所以就其商业地理现象还论述得并不充分;

  6)商业地理学研究的资料十分匮乏,首先是统计工作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统计指标,再则相关的资料也很少公布。商业普查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商业活动的类型、规模、效益、区位等等都缺乏现存的资料,而需要研究者自行调研,增加了研究的成本和难度。

四、展望

  中国在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和城市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其新的特点和现象也层出不穷。商业地理学在这领域里有不可推卸的研究责任和广阔的研究前景。首先,传统的城市商业区位和地域结构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地域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实证研究、商业网点特别是大中型的零售网点的分布和选址、社区商业和中心商务区(CBD)相关的研究方面上。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中国商业业态特别是零售业业态逐步增多,从早期的百货店便利店发展到超市、仓储式超市和大型商场等不同业态;如何迎接新时期的商业发展特点和在竞争中取胜,商业各业态特点、经营机制、商店选址和商圈等问题的探讨就成为商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次,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新方法的运用。包括行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交叉、渗透的研究;同时随着因特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导致如何开发这种虚拟的顾客范围,结合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GIS技术的推广,在商业布局与商圈分析方面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再次,大城市商业郊区化或离散化的研究。国外郊区化主要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经历了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和办公郊区化4个阶段。目前国内已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城市已有前两种的郊区化现象出现。虽有学者已经对商业郊区化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但很不深入;最后,随着全球化、国际化、区域化和大交通等的进一步发展,区域与城市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目前物流地理研究还相当缺乏,这为以后的商业地理学研究提供了较大的余地。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商业地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58.242.158.* 在 2010年8月30日 11:02 发表

有道理

回复评论
222.89.100.* 在 2011年3月16日 07:51 发表

太有才了,太感谢了,好好学习了!!!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