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商品经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

目录

商品经济定义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即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1、社会分工

  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商品经济类型[1]

  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下,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赋予商品经济不同的社会属性。根据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属性的不同,可将商品经济分为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自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后,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缓慢地发展着,并在封建社会末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它始终处于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包围之中,居于从属地位。这种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处于自然经济附属地位的商品经济,我们称之为简单商品经济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使它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显著特点是:第一,它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建立的;第二,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和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但它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劳动者之间地位平等、互助互利、合作生产的经济形式。其次,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物质产品的需要。

商品经济特性

  商品经济一般特性:

  1、市场性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自发性

  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独立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表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

  3、竞争性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然进行市场竞争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作用

  历史进步作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步作用。在历史上,它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建立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确定过程,不断促使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改进生产技术、更新机器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断调节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料,促进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但是,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而逐步消亡。

商品经济基本规律——价值规律[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甩。市场经济要求让市场市场机制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本质上就是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因为市场机制不过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表现的。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因此,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就是说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每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都是完全一致的。在实际的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一致反而是偶然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才是经常的。这是因为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便争相购买,而销售者待价而沽,这必然会使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生产者竞相求售,价格便随之下跌到其价值以下。随着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商品价格不断地围绕着价值发生上下偏离。

  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现象,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①商品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

  ②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期来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其涨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它的平均价格同价值还是一致的;

  ③从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的涨落来看,无论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例如,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总是高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这是因为前者的价值总是高于后者的价值。由此可见,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

  (1)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

  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仅仅看作是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而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同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当然也存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以它最直接、最基本、最原始、最一般的形式--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出来;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就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表现为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在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内涵、产生的条件、解决的途径以及作用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应该从商品生产者、商品交换过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寻找顺利解决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1.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商品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就不能形成市场机制以及发挥它的作用。

  2.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根据。

  3.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只有当商品经济普遍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市场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条件下,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利益和经营活动起直接调节作用,从而市场成为社会资源置的基础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总之,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商品经济。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经济形成在先,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市场经济则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形成的。

  2.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主要表现在产品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尽管离不开市场,但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突出。而市场经济则主要侧重于经济的运行,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形成以后,市场成了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流通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除了要具备与商品经济相同的条件以外,还要求有市场的充分发展,即完备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才称得上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商品经济

  随着手工业和商人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初具规模的商品经济,他们以交换需要的商品或货币而充实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商品经济以及几千年后直至机器化大生产普及之前的商品经济被归为“小商品经济”,以区别于现代的商品经济。 这段时间的商品经济有如下特点:

  1、生产商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现代商品经济那样以不断进行商品交换来获取经济利益而从事商品交换。

  2、商品生产的规模受到风俗文化、自然经济的抵制而难以扩大。从而沦为自然经济的附庸。

  3、大多数商人通过商品交换获得利益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购田置地,阻碍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资本主义诞生后的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以追求剩余价值利益驱动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使得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开始不断扩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的利润大多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一行为成为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下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一时期(包括以后的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以后的商品经济,被称为“现代化商品经济” 与小商品经济有如下区别:

  1、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从而不断进行生产扩展,极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以现代化机器为生产工具,提高了商品的生产率,为扩大的商品交换提供可能。

  3、由于商品的生产与交换需要调动社会大量的资源与部门,出现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这一情况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提高市场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市场经济。

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

  第二,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勋铭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08.
  2. 刘诗白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商品经济"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陈燕珑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0月14日 00:31 发表

(1)社会化生产 (2)等价交换原则 (3)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