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交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等价交换(exchange of equal value)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值量相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物物交换中,交换双方总是能大体地估算出对方的劳动耗费,从而实现等劳动耗费的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商品和货币的交换成为普遍形式,因而等劳动时间交换体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实际上,商品的价格并不总是同价值相一致的,只有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才与价格相一致。在商品交易竞争中,商品的供求不断变化,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求过于供时价格上涨。这种由市场调节的价格升降又反过来引导生产和消费,从而影响市场供求,驱使供求趋向一致,导致商品价格向该商品的价值靠拢。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的运动,使价格在趋势上与价值趋于一致,使等价交换原则得以表现出来。
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它保证各物质部门的生产耗费从商品的出售价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如果价格长期低于价值,企业出售产品所得不足以弥补原材料和人工耗费,或不能取得利润,企业就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将中断。如果价格长期高于价值,企业轻易获得超额利润,则会影响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
评论(共5条)
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是共识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一般理解为两种商品价值量相等的交换。这俗称物物交换。物物交换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货币时代的商品交换主要指的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人类进入货币时代很早,商品交换也早已经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令人奇怪的是,经济学家们却去研究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 商品与商品之间如何交换?有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商品中凝结了劳动,劳动就是交换的标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只有商品生产者才知道自己生产的商品凝结的劳动,别人并不知道。那么,两种商品怎么根据劳动交换? 人类终于发明了货币,于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进化到了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人类还建立了市场,商品在市场中交换。在市场中商品还标明了单位商品量卖多少钱,价格应运而生了。价格产生后,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更迅速快捷了。当然,在市场中的商品也有不标明价格的,买方只好进行询价。 商品和货币的交换是怎么进行的?卖方有商品有价格,买方有货币。买方可能还要和卖方讨价还价,最后买方与卖方就价格达成共识,卖方愿意卖,买方愿意买,交换就达成了。这里面没有等价交换这回事,只有达成共识交换这回事。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实际是共识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我们在回过头来说说早期没有货币的商品与商品交换,那时的商品与商品交换其实也不是什么等价交换也是共识交换。双方达成共识就可以交换。有了货币以后,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倒是有了点等价交换的意思。交换双方都会根据市场价格计算交易的总价值,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有了货币标准。 等价交换不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共识交换才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
MBA智库是共同分享和学习的平台,不是相互攻击的场所,请勿使用不文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