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运输经济学(transport economics)
目录 |
所谓的运输经济学是指研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旅客和货物借助各种运输工具进行位置转移的经济问题的学科。
运输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运输的性质和特征,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②运输与生产力布局的关系,运输与流通的关系,运输业的管理体制。③运输合理化的经济效果,运输业采用新技术的经济问题,各种运输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计算及评价。④运输业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及其理论依据。⑤运输业的劳动组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制度。⑥运价形成,运输成本分析及运输业的经济核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运输经济学在上述研究内容中,重视运输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如运输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评价,运输业与工农业的发展比例,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合理分工和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经济管理等。
随着社会生产和商品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大批量运输的需要。在18世纪中期,运输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运输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城乡经济的发展、新区的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都有赖于运输。运输业成为投资的一个特殊领域。运输经济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19世纪,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作了大量论述,并出版了专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引用了俄国A.H.楚普罗夫(1842~1908)的《铁路业务》(1875)一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运输的性质、运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运输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价值和运输费用等重要经济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在近现代,美、苏等国都出版了运输经济学著作。美国D.P.洛克林、L.F. 马文、R.E.韦斯特迈耶等人都各著有取名《运输经济学》的著作。他们着重论述政府的运输法规和政府对运输业的控制,以运价和成本为重点,兼及财务和劳工问题。苏联运输经济学的代表著作在30~50年代推T.C.哈恰图罗夫(1906~ )的《运输配置》、《铁路运输经济原理》和《运输经济学》; 60~70年代推Ε.Д.哈努科夫主编的《铁路运输经济学》。苏联早期的运输经济学著作主要描述经济地理和阐述运输经济政策,后期转向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着重运输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经济分析和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定量研究。
在中国,1949年以前曾出版过关于交通财政、运价以及论述运输经济问题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经济学者对运输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编写了《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经济》、《水运经济》、《公路运输经济学》等教材和专著。中国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在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加强运输设施的技术改造和新建,改善运输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扩大运输能力、增进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治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是运输经济学的理论原则,运输经济学研究这些规律在运输业的具体表现。运输经济学同技术科学和运输组织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但它不研究运输工具、运输设备的具体构造和运输组织的具体工艺过程,而是研究运输技术和运输工艺的经济效果,为制定运输技术政策、选择运输组织工艺,以及论证它们的优化,提供经济理论上的和计算方法上的依据。运输经济学同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价格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经济学科都有交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