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商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認識商業(Understanding Business)- 作者:(美) 威廉·尼科爾斯、詹姆斯·麥克修、蘇珊·麥克修
- 書號:978-7-5062-9531-4/C·50
-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 印張:36 插頁4
- 字數:750千
- 版次:2009年9月第1版
- 印次:2009年9月第1印刷
- 定價:68.00元
《認識商業》是一本獨特的教科書。它以全球化的視野,將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經典理論融為一體,將理論和案例分析相結合,深入淺出,幫助我們理解全球時代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和管理實踐。——張維迎(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從常識開始傳授知識,這就是《認識商業》的作者們的寫作原則。……一部優秀的經濟學或管理學(或管理經濟學)教科書和它的教師,應當既講授工具理性也講授價值理性。——汪丁丁(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其實這是一部教初入社會者如何與這個時代對接的圖書。它按照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大學生,從求職或立志創業開始,如何理解企業的原理與運作規則。與一般意義上的教材不同,本書拋棄了枯燥的理論與公式,以儘量幹練的文字,和大量豐富的案例組合,完成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商業普及教育。——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認識商業》可以提升企業在管理和運作經營上的水平,幫助職業經理人重新審視自身商業定位、開拓職場視野;輔助創業者瞭解商業環境,認清機遇與風險。——唐駿(著名職業經理人,福建新華都實業集團總裁)
作為一本入門教材,本書可以作為管理類商科本科生的初級必修教材,同樣,也適用於那些希望瞭解最新的企業管理知識並渴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成為企業管理領域的專家,但是我們必須對此有所瞭解,否則無法趕上當今商務活動迅速發展的步伐。——魏傑(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認識商業》是全美高等院校採用量最大的商業入門教材,出版三十多年來,在西方國家長銷不衰,並被全球幾百所大專院校列為企業管理課程、MBA教程的必選教材。歷經七次修訂,作者通過各種渠道徵集大量學者、教師和學生對本書的反饋意見,以腳踏實地的教學實踐檢驗本書的結構性和條理性,堪稱一部真正的動態式教學講義。
本書包羅商業萬象,從商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學,到決策制定、財務管理等,娓娓道來,清晰透徹,引領讀者全面掌握商業管理和運作知識。各種專欄貼近現實,特別是“中國視角”和各種企業家、大小企業的案例分析,延伸了讀者的視野和思考,助有志商場者審視自身定位,認清機遇與風險。無論是進修商業的莘莘學子,還是沉浮商場的企業人士,均可通過本書提高自己的商業競爭力!
威廉·尼科爾斯(William Nickels) 美國西儲大學企業管理碩士,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現在馬利蘭大學帕克分校商學院任副教授,教學經驗超過30年,四度獲頒“傑出教師獎”。著作包括一本營銷溝通、兩本行銷原理、多篇公開出版論文,以及一本《贏得快樂比賽》,和大家分享其均衡生活的秘訣。威廉經常前往不同的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演講,內容包括營銷和一般企業議題。
詹姆斯·麥克修(James McHugh) 美國聖路易市森林公園社區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他從林登沃德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擁有教育、企業、政府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同時也是林登沃德大學的客座教授,在大學部和研究所都開有營銷和管理課程。詹姆斯在企業界辦過無數場研討會,同時擔任大大小小企業顧問,也熱衷於公共服務。
蘇珊·麥克修(Susan McHugh) 一位學習專家,在成人教育和課程發展方面擁有豐富訓練與經驗。她從美國密蘇里大學取得教育碩士學位,也完成教育管理博士課程,主修成人學習理論。蘇珊是專業課程發展家,指導過無數課程項目與教育家訓練計劃。曾擔任過政府及民間顧問,負責員工教育訓練。
陳智凱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現任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及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知識經濟、社會資本、策略營銷和消費心理。
黃啟瑞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現任致理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臺北大學合作經濟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企業和財務金融。
- 詮釋商業用語,開拓職場視野,商業知識的全方位博覽。從經濟周期迴圈到產品營銷的不同方法,再到管理員工的形式、融資的註意事項甚至貸款申請表的格式,一應俱全。讀者可獲得商業知識直觀而整體的認識,並找到自己職業前途的定位和方向。
- 三十年智慧與經驗的提煉,動態教學方法的最完美呈現。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作者通過各種渠道徵集大量學者、教師和學生對本書的反饋意見,以腳踏實地的教學實踐檢驗本書的結構性和條理性。本次修訂第8版,更是海納500多位教師和數百位學生參與各階段的研究與寫作,堪稱一部真正的動態式教學講義。
- 全美高等院校採用量最大的商業入門教材。本書出版三十多年來,始終是美國最暢銷的商業課程教材,被全球幾百所大專院校列為企業管理課程、MBA教程之必選教材。
- 緊跟時代變化,風格深入淺出,充分貼近生活的實用性。本書沒有繁複晦澀的概念定義,沒有讓人頭暈腦脹的數據,用深入淺出的筆法講解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從不同角度帶領讀者對企業管理產生全新的認識與瞭解。細微之處如穿著打扮、預防詐騙、商品廣告等等,本書都給予了建議和指導。
- 獨特的章節欄目設計,採用本土事件,理論案例相結合。每一章節的小版塊,通過不同方面的事例,引導讀者思考與章節主題相關的內容。其中,每章開始的“人物側寫”選取某位商場上的成功者,講述他(她)的事跡,內容均與接下來章節中將要講述的商業原理有關。“倫理抉擇”欄目則探討了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方面可能會面臨的難題,往往並沒有顯而易見的結論,而是讓讀者自行思考,通過兩難的選擇明瞭自己的方向。“面對變革”通過高新技術發展、國際局勢變化等近期焦點所帶來的變化,培養讀者隨機應變的能力。“聚焦小企業”可以說實用價值十足,對於希望自己創業的讀者來說,提供了很多開辦小企業的新奇點子與註意事項,無論是在激發創意上還是細節指導上都效用顯著。“跨越疆域”專欄探討了國際上的商業信息,在全球化日益完善的現在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最後我們依據翻譯版加入了“中國視角”欄目,選取中國近期管理案例,結合正文內容進行了探討,這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更具參考價值。
- 圖文並茂,版式新穎,結構明晰,製作精良。廣告、海報、漫畫、圖表生動地穿插在行文之中,配以雙色印刷突出重點、裝幀美觀。各章節內容自成一體,章節之間按照一定邏輯順序排列,讀者可以挑選其中任何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輕鬆閱讀。章節的設計和內容的編排上處處從教學情境出發,非常適合作為商學院企業管理本科基礎課教材、學校經濟管理類公共選修科教材使用。
- 管理學院、商學院企業管理初級教程、MBA教程;
- 從事商業活動的初級經理人,渴望自己創立企業的人士;
- 對企業管理、商業運作、實用商業術語等感興趣的人群。
- 經管學院、商學院給全校開的管理類公選課教材
身處現代社會,商業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從本書入手,將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理解商業運作背後的邏輯,啟發對當今社會經濟熱點的興趣。本書對應課程在國外為“商業第一課”(Business 101),面向商科入門的學生和非經管專業的學生,旨在通過全景式掃描商業領域的各項功能和商業世界的基礎概念,向同學們介紹現代企業及其所處環境。
本書緊跟時代變化,用深入淺出的筆法講解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內容上包羅商業萬象,從商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學,到決策制定、財務管理等,娓娓道來,清晰透徹,從不同角度帶領讀者對企業管理產生全新的認識與瞭解。所涉及內容較普通《管理學》寬泛,涵蓋營銷、財務、法律等知識,第一篇即引入經濟學基礎,重點在構建商業意識,引導學生建立真正的商業基本理念和精神。
- 經管學院、商學院通選基礎課教材
本書可用於《管理學基礎》、《創業學》、《企業經營》等課程的教材教輔。本書為所有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商業知識的全方位博覽,包括生產、營銷、財務、會計、管理、經濟等相關知識,從經濟周期迴圈到產品營銷的不同方法,再到管理員工的形式、融資的註意事項甚至貸款申請表的格式,一應俱全。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市場營銷、會計金融等專業的同學均可通過本書獲得商業知識直觀而整體的認識,開拓視野,並找到自己職業前途的定位和方向。
- 經管學院、商學院MBA/EMBA/管理培訓類教育課程教材
本書的一個信念是“重建商業信念,推動古老文明的現代化進程”,中國企業目前處於一個轉型期,管理將成為企業最關鍵的要素,中國企業特別需要職業經理人的時代到來了。實現現代商業夢想,離不開的是管理,而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在於建立商業基本理念和精神。在全球化浪潮到來時,中國應該懷抱一種怎樣的意識去迎接這個時代?我們是應該沿襲草莽的發展,還是應尋找更加商業、更加理性的道路?這是擺在所有中國人尤其是企業家面前的歷史問題。“美國的事業就是企業”,這句美國前總統柯立芝的話,讓美國找到了通往現代的道路。這本引進自發達商業社會美國的商業教科書,帶給我們的經驗就格外地具有深刻意義與使人警醒的價值,可供進修MBA/EMBA/管理培訓生的在校人員參考與借鑒。
- 企事業單位、管理咨詢企業、商業培訓機構課程用書
激烈的競爭環境已成為這個時代商業社會的特征,人們必須保持彈性,才能為嶄新機會作好準備,終生學習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經驗可以在工作中積累,人才本身的學習能力則更為可貴,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讓人的能力和技能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保持優勢。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來自於對其基本原則的瞭解,以及有效運用這些原則的技能。本書正是幫助我們理解全球時代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和管理實踐的好書,無論你將來是當老闆,還是受雇於人,讀這本書都會使你受益匪淺。
- 創業人士、普通讀者的自修讀物
本書是為滿足緊跟時代步伐研習管理學的讀者準備的一本經典商業課程教材。市面上的商業類書籍不可謂不多,但是少有如本書一樣平易近人又不失權威性,帶領讀者全方位瞭解如何創建和管理一個企業,將商業世界的奧秘娓娓道來。本書不僅教給讀者關於企業管理的觀念和思考方式的最好方法,同時鼓勵讀者去進行探索並與真實的商業世界互動。因此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本書事無巨細的探討和深入淺出的寫作,均讓其成為對企業管理、商業運作感興趣的讀者最好的自修讀物。
作者簡介 2
張維迎序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企業家 3
汪丁丁序 常識,經濟學和管理學 7
吳曉波序 透過美國的眼睛認識我們的商業 9
唐 駿序 職業經理人時代的到來 11
譯者序 13
前 言 14
目 錄 16
專欄目錄 27
圖目錄 29
表目錄 30
教輔配件 32
序曲 擁抱黃金時代 1
第一篇 商業趨勢:在多元全球化環境中管理企業
第一章 動態的企業環境:風險和獲利 26
第二章 經濟學如何影響企業管理:財富的創造和分配 50
第三章 在全球市場上競爭 74
第四章 展現倫理行為和社會責任 104
第二篇 企業所有權:創辦小企業
第五章 選擇一種企業經營模式 128
第六章 企業家精神與創辦小企業 158
第七章 管理、領導力與員工授權 188
第八章 讓組織適應當今市場 212
第九章 打造世界級的產品與服務 238
第四篇 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員工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
第十章 激勵員工和建立自我管理團隊 264
第十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找到並留住最佳員工 292
第五篇 營銷:發展及實施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計劃
第十二章 高效率地分銷產品 326
第十三章 營銷:建立客戶關係 354
第十四章 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和定價 378
第十五章 運用有效的促銷技術 406
第六篇 管理財務資源
第十六章 瞭解財務信息和會計 430
第十七章 財務管理 458
重要辭彙 520
出版後記 539
專欄目錄
人物側寫
聚焦小企業
跨越疆域
倫理抉擇
面對變革
中國視角
法律專欄
圖目錄
表目錄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
常識,經濟學和管理學
二十年前,我的老師對我解釋過:或許與學術分工和專業競爭的激烈程度有關,在西方社會,經濟學教科書的作者們多數是教學高手但不是科研高手——薩繆爾森是例外。後來,我的觀察是,越來越多的科研高手,諸如曼昆、米什金、邁爾斯、魯賓斯坦,也寫教科書,或許是版稅足夠豐厚,或許是寫書不再如以前那樣費時費力,還或許是出於對經濟學教育的深切擔憂和由此而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我們的西方同行相比,在中國境內,一方面,經濟學家們仍無暇(或無能力)撰寫優秀的教科書。另一方面,我們深知,中國學生們需要的是另外一類優秀教科書——他們既要瞭解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又要熟悉這些原理在中國社會裡的 運用,並由此而開發一種本土的創造能力——非如此而不能使社會科學真正成為“中國的”。
社會科學知識,或任何“知識”,如許茨在半世紀前論證的那樣,是基於常識的“二次建構”(Alfred Schutz,1954,“concept and theory form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Journal of Philosophy,vol. 51,issue 9,pp. 257-273)。此論於中國經濟學教育者及更一般而言對中國的社會科學教育者尤為重要。因為,在經歷了至少兩代人之久且在心理深層與科舉制歷史密切相關的“應試”教育之後,主要由於社會轉型期的應試教育不再能如科舉教育那樣提供與社會實踐或多或少關聯著的“小學”(灑掃進退、接人待物、學有餘力而習文),“大學”(義理、詞章、考據),以及“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其他部分,我們看到,常識正迅速消失,不僅從學生那裡,而且從老師那裡。
今天的中國社會,處於傳統與現代之間,而且,中西社會演變的路徑使然,代表著“現代中國”的生活方式主要地是西方的和工業的。於是,在當代中國社會積累的常識和知識,一方面與傳統有關,另一方面還與現代有關。假如,仍以“應試”教育為例,學生所學僅僅是“技能”或技術性的現代知識,那麼,畢業之後,他們便要在傳統的“小學”和“大學”方面補課——常識的和知識的,否則就難以應付他們在中國社會裡可能遇到的工作問題和生活問題。
從常識開始傳授知識,這就是《認識商業》的作者們的寫作原則。例如,在“序曲——擁抱黃金時代”的開篇處,你可以讀到“非讀序曲不可”的理由,它們都是基於常識的,由淺入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應學會尋找工作機會、撰寫簡歷並掌握面試技巧,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只是提高你的工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在未來的生活中增強你“自我實現”的能力,為你的職業生涯作好準備,……
遵循這一原則,第一章的主題是“企業環境”——兩個關鍵詞“風險”和“利潤”,以人物和故事開篇,引出諸如“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利益相關者”和“非營利性組織”這樣的概念,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又與我們的理想生活相關。
繼續講述基於常識的知識:為什麼企業家的活動對於財富的增長至關重要?為什麼當代富國之所以富有,關鍵在於企業家精神與知識的有效整合?為什麼缺乏自由被認為是不發達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為什麼資本主義體系非常依賴於誠實、正直及諸如此類的道德規範並且近年來這些要素的缺失嚴重地動搖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通過“表1.2”提供的示例,我們看到“世界級企業”與“傳統企業”之間的一項重要差別在於,前者實行的是“主動倫理”——這意味著在被告知之前做正確的事情,後者實行的是“回應倫理”——這意味著在被告知之後糾正錯誤的事情。
上述問題,與基本概念相互作用,可使讀者充分意識到諸如“效率”和“企業”這類抽象語詞的真實含義。為探討這些真實世界里發生的問題,效率不能再僅僅是由“阿羅—德布魯”模型界定的全部假設之下“存在”但甚至難以計算的“一般均衡”的資源配置狀態,企業也不能再僅僅是由某一甚至難以計算的“生產函數”界定的表現出“利潤最大化”行為的“黑箱”過程。
與這本書的寫作思路相似的,或可直接將這本書歸入的那一類別,我認為是通常稱為“管理經濟學”(managerial economics)的教科書。不過,這本書所講的,是“初階”,為大學低年級或職業學校中級學生準備的內容。按照常規,這些學生的年齡在16—22歲之間。在人生的這一時期,常識特別重要。由此出發,逐漸展開各篇章的主題,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第11章)、營銷技巧(第15章)、財務管理(第17章),……
布坎南(James Buchanan)——因“公共選擇”理論的貢獻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多次提醒經濟學家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能:經濟學家可以做好的事情不是為政府制定經濟政策,而是教育民眾。因為,經濟學是關於“理性選擇”的社會科學。因為,民主生活——市場的和政治的——全部優越性不可或缺地依賴於民眾的理性程度。此處的“理性”,既包括“價值理性”也包括“工具理性”。
一部優秀的經濟學或管理學(或管理經濟學)教科書和它的教師,應當既講授工具理性也講授價值理性。
汪丁丁
2009年6月9日
(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透過美國的眼睛認識我們的商業
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1923—1929)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總統,人稱“沉默的卡爾”(Silent Cal),儘管如此,他依然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總統,在他的任內留給了美國兩大財富,一是他讓美國實現了“咆哮二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其二是他的一句話:美國的事業就是企業。也正是這句近似宣言的話語,讓美國找到了通往現代的道路。其後,創辦了《時代》雜誌的傳教士之子——亨利·盧斯在研究美國商業史後進一步指出:“商人必須被當做最偉大的職業。商業是一個充滿榮譽的職業,是創造財富和通過商業擴展財富的職業信念的最好途徑……我們必須代表和為之奮鬥的是自由市場——不僅僅是一個對歐洲而言的自由市場,而是一個對全世界而言的自由市場。”現代商業就在這樣一種意識覺醒的浪潮中,成為推動這個星球進步的主旋律。寫作出《影響歷史的商業七巨頭》的理查德·泰德羅後來說:“他們(企業家)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的秩序、制度和文化。”
美國商業的這種覺醒意識,一直在半個世紀以後,才緩慢的傳導到太平洋對岸的中國,成為推動古老文明巨變的動力。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如今已被確認為中國巨變的起源,而那個起源,最初憑藉的只是一種草莽的萌動——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如果回顧過去30年,主導中國變革的思想,其實正如鄧小平留下的兩句話:“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便是好貓”以及“摸著石頭過河”,它同樣是鄧小平留給中國的歷史財富。 30年以降,中國已非昔比,在全球化浪潮到來時,中國應該懷抱一種怎樣的意識去迎接這個時代?我們是應該沿襲草莽的發展,還是應尋找更加商業、更加理性的道路?這是擺在所有中國人面前的歷史問題。
我研究中國企業史,同時也關註世界商業的發展變化。在我看來,中國只有迎接來商業意識全民覺醒的時代時,才可能到達世界舞臺的最中央。過去30年,儘管多數人是被動接受的,但畢竟我們已完成了商業的啟蒙教育,而在未來,我們需要做的,則是更加清楚的認識我們所處的商業時代,我們生存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本身。也因了這個想法,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吳興元先生找到我,要我為威廉·尼科爾斯等人所著的《認識商業》(Understanding Business)一書作序時,我欣然應允了。
其實這是一部教初入社會者如何與這個時代對接的圖書。它按照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大學生,從求職或立志創業開始,如何理解企業的原理與運作規則。與一般意義上的教材不同,本書拋棄了枯燥的理論與公式,以儘量幹練的文字,和大量豐富的案例組合,完成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商業普及教育。在書中,你能讀到久遠的美國精神的含義,比如書中說道:“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中,提到美國是‘自由的樂土和勇敢者的天堂’,其中的自由,部分就體現在可以擁有自己的企業並享有自己的企業並享有其利潤的自由上……”而除此之外,你也能看到它將安然破產、金融危機等新案例納入了所在的原理之中。
事實上,要想做到真正“認識商業”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在過去的時間里,美國人曼昆、薩繆爾森,英國人馬歇爾等都做過諸多努力,也形成了極具分量的歷史巨著,《認識商業》從當量上無從超越,但它卻能擔當起普及的工作,部分原因便在於它的淺顯易懂。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商業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經濟學也是日常中的生活原理,它只有與日常大眾無縫對接,才可能真正的達到普及作用。因此,本書依據“商業趨勢”、“企業所有權”、“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財務資源管理”等模塊展開記述,是一個非常適合閱讀、也很實用的架構。
另一方面,儘管它能讓眾多初入社會的初學者獲益匪淺,但同時也能讓久經沙場的先行者更好認識自己的事業。比如它在分析企業家精神和知識對現代商業的影響時指出:“傳統上,生產要素只會強調四項,便是土地、勞動、資本和企業家精神,卻經常會忽略知識才是生產中最重要的要素。”認識最基本的原理有助於企業家認識自己,否則我們永遠無法明白,為何我們付出了辛勤勞動、投入了大量物力與資金,卻依然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而更大的方面也無法說明,為什麼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卻貧窮;而日本缺乏土地跟天然資源,卻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些問題的答案,便在《認識商業》之中。
吳曉波
2009年3月26日
身為本書作者,我們為自己的努力成果感到興奮,特別是能被美國及全球數百所大專院校所採用。《認識商業》(Understanding Business)不僅是最常被採用的企業管理課程教材,並且經常在課堂上被反覆使用。一旦你採用本書,將會對本書的相關內容及補充教材產生極大的興趣。
雖然我們在發展本書內容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完成這項工作的樂趣還是來自許多人,他們對這本獨特創作貢獻良多。在使用過本書的老師與學生當中,有超過250位老師及數百位學生正式參與了第八版各階段的研究與寫作。全國各地師生不斷通過電話及電子郵件提供批評與建議。我們同樣如此鼓勵你,這是很好的互動。
撰寫第八版之前,我們在全美各地舉辦了多場“接近顧客”(close to customer)焦點團體座談。感謝與會的所有老師和學生熱情協助,讓我們瞭解這個課程的教學師生如此多元,也因此更能掌握他們的需求。另外,有超過20位老師為我們深入評估了第七版,提供了專業而中肯的見解,你將在本版各處看到這些改進。初稿完成之後,另一群老師為我們辛苦進行評估,並且提出更多的改善建議。
許多人認為在同類書籍當中,以上過程就像是一場大規模的產品研發。確實如此,有機會和全國師生交換意見讓人樂在其中。
*跟上時代*
《認識商業》的讀者一向喜歡本書及時豐富的案例說明,包括了美國及全球各地大小企業及產業(例如,服務業、製造業、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組織)。簡單瀏覽本書各章重點,我們將為你介紹2005至2006年幾則重要事件。第八版納入企業界新近發展及活動包括:
卡特裡娜颶風和其他天然災害的影響。
身份盜用。
博客和播客。
境外外包以及內包。
一個素食店的新個案研究。
社會安全發展。
中美洲自由貿易協議。
企業社會行動。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平披露原則。
國土安全發展。
信息科技的隱私和安全。
企業和其他醜聞。
倒閉的企業,例如安然和世界通訊。
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
電子商務對中介的角色衝擊。
最新人口趨勢。
下一代互聯網。
XM衛星廣播公司。
儲存和挖掘數據。
最新的質量標準。
其他更多的資料。
總而言之,我們相信企業管理是最重要的大學課程,因此對於教學工作,我們始終樂在其中,也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協助其他老師提升教學。我們為本書的整合教學測驗系統感到驕傲,它在各界多年來的協助下更趨完善。我們感謝許多使用者這些年來的支持,也歡迎新近教師加入團隊。我們期待繼續與各位合作,一同分享最棒的課堂經驗:教授《認識商業》。
威廉·尼科爾斯 詹姆斯·麥克修 蘇珊·麥克修
Managing within the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 Taking Risks and Making Profits
企業不只為企業家提供獲利的機會,同時也提供人們必需品,包括食物、衣服、房屋、醫療保健以及運輸等其他產品與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
成功的企業經營有兩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在IBM或通用電氣(GE)之類的大型企業中工作並獲得擢升。受雇於人的優點在於,經營企業的風險由他人承擔,受雇者由他人提供報酬、休閑時間和健康保險。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這種方式,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而富足的生活。
企業在健全的環境中會成長得比較好,最終會帶動工作機會的增加、財富的增加、社會生活水平的改善。反之,惡劣的企業環境將導致企業失敗、工作機會減少,以及低水平、低質量的生活。總之,創造正面的企業環境是社會進步的基礎,有了它,社會各方面才能進步,包括良好的學校、潔凈的水與空氣、完善的醫療保健與較低的犯罪率。
How Economics Affects Business: Th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Wealth
不同於秘魯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美國屬於富裕的國家,企業家可以輕易取得資金進行創業。反之,南美洲相對較為貧窮,無法提供豐沛資金達成企業家夢想。為何南韓如此富裕,而北韓如此衰敗呢?這些問題都是經濟學中重要的一環。本章將探討全球各種經濟體系,以及它們如何協助或阻礙企業成長、財富創造,以及讓人們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貧富不均一直都存在,並且越來越懸殊;商人住豪宅、開名車,而工人居住環境寒酸不堪。儘管如此,情況仍有好轉的希望。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自行創業,不過成功創業並不容易。你必須籌資買下或創立一家企業,然後長期經營讓它成長。無論如何,創業的機會始終存在。
下一節我們將介紹一些專有名詞和觀念,它們對於當前的政府和企業領導人非常重要。例如,成為一位信息公民(informed citizen)對於協助創造與提升全球經濟福祉很有幫助。
Competing in Global Markets
目前,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進出口國。進口(importing)指從另一個國家購買產品;出口(exporting)指將產品銷售到另一個國家。出口方面的競爭相當激烈。美國企業必須面對全球的激烈競爭,包括德國、中國和日本等雄心勃勃的出口國。
本章旨在讓你熟悉全球市場的潛力和將會面臨的問題。由於全球市場的競爭與日俱增,企業對於經過國際業務方面訓練的學生的需求自然提高。
貿易關係是一種利益互換的關係,讓每個國家都能生產其最擅長的產品並且購買其所需的產品。這個過程就叫做自由貿易。自由貿易(free trade)是指在沒有政治或經濟阻撓的情況下,產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流動。
那些有意在全球性企業中工作的人,可能通常會考慮波音(Boeing)、福特或IBM這些擁有多國大客戶的企業。然而,全球市場中真正潛在的工作機遇可能是在小型企業之中。
一個企業可以有很多種途徑進入全球市場,包括授權、出口、特許經營、 合同製造、國際合資企業和戰略聯盟、設立海外子公司,以及進行外商直接投資。每種策略都是企業投入全球市場的機會和方式,當然也都伴隨著義務約束與風險。
要成功經營任何企業,都必須用心剋服市場上的各種挑戰。前幾節討論的社會文化、經濟與金融、法律管制以及物理環境因素,對於全球貿易都是挑戰。然而,很多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才是全球貿易中的更大阻礙。
Demonstrating Ethical Behavior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當今社會上道德淪喪的情形非常普遍,如何恢復對自由市場體系及企業領導人的信任呢?首先,違法亂紀者必須受到適當的法律製裁。倫理與合法基本上是兩回事;守法是極為重要的第一步,但是倫理道德所要求的不只如此。倫理道德反映了個人操守及人際關係: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其他人?應該對其他人負什麼責任?
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都必須基於公平、誠實、公開與道德正直;同樣地,企業之間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企業管理秉持道德的理由有很多:維持良好聲譽,留住當前客戶,吸引新的客戶,避免法律訴訟,降低員工離職率,避免政府干預(通過立法控制企業活動),滿足客戶、員工與社會,以及僅僅是應該做正確的事情。
倫理問題與社會責任議題並非只在美國才有,日本也有企業及政府高層領導人被控收賄。南韓、義大利、巴西、巴基斯坦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同樣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評論政府領導人道德和倫理的最新標準是什麼?較之以往,這些標準都嚴厲得多。現在,大家都採用更高的標準來評判高階領導人。
Choosing a Form of Business Ownership
構建企業的不同方式與未來的長期成功有極大關聯。組成企業的形態有很多種,其中三種主要的企業所有權形態為:(1)獨資企業;(2)合伙企業;(3)公司制企業。
創立自己的新公司其實也很容易。你可以在家中設立文書處理服務公司、汽車修理中心、餐廳、成立網站,或是著手滿足當地社區中其他人的需求。由一個人獨有並且通常也由該人管理的企業被稱為獨資企業(sole proprietorship),這是最常見的企業所有權形態。許多人沒有金錢、時間或欲望來經營自己的事業,他們偏好與其他人或其他團體一起來組建企業。當兩個或更多的人在法律上同意成為一個企業的共同所有人時,這個組織就被稱為合伙企業(partnership)。成立一個獨立的不受所有者控制的企業是有好處的。被授權經營並且擁有獨立於所有者的債務的法律實體被稱為公司(corporation)。
本章我們將為你分析各種所有權形態的優缺點,在嘗試建立企業之前,瞭解這些優缺點是非常重要的。切記,雖然一個企業必須要以某種形態的所有權形式開始,但並不表示它必須要一直保持這種形態。許多企業以某種形態開始,然後增加(或減少)了一兩名合伙人,最後變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是特許經營商。
除了三種基本形態的企業所有權之外,我們還會討論所有權的兩種特殊形式:特許經營及合作社。
Entrepreneurship and Starting a Small Business
現今有1,400萬名美國人創業,其中大約有20%年約16到34歲。“現在的年輕人大多認為,在諸如IBM這樣的公司擁有一份超過30年的工作,已經顯得不切實際。”美國聯邦獨立事業研究基金會的資深研究人員布魯斯·菲利普(Bruce Phillips)說道:“因此,在小公司工作或自行創立小公司已成趨勢……讓人覺得較能掌控自己的命運。”許多美國大學都提供企業家精神課程,來響應這股新興的時代趨勢。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指接受創業與經營企業風險的精神,請認真學習本章並思索自己將來成為企業家的可能性。
接受創業的挑戰既可怕又刺激,一位企業家將它比喻成“笨豬跳”。 你可能感到害怕,但假如你看到六個人都做了並且毫髮無損,那麼你就可能有勇氣去嘗試。
假設你擁有一個絕佳的創業點子,你有企業家的特質,並且已經準備全心投入經營自己的事業,那麼你將如何開辦一個企業呢?會涉及多少文書工作?本章後半段將對此進行討論。我們將探究小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和小企業管理等。
小企業管理局報告指出,90%失敗的小企業都是因為管理不良。不過切記,“管理不良”這個短語覆蓋了很多缺點。它可以指差勁的規劃、差勁的記賬、差勁的存貨管理、差勁的晉升制度或者差勁的員工關係,當然最有可能的是差勁的資本運作。以下幾節之中,我們將會探討小企業中的各種企業職能,幫助你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Empowerment
管理者必須練習通過充分利用組織資源(例如工作者、財務資源、信息及設備)來完美的完成工作的藝術。在過去,管理者被稱為老闆,他們告訴員工做什麼,並監督員工完成工作。老闆傾向於嚴厲斥責那些沒能按照要求做好事情的員工。
當今的管理正面臨一場變革。未來的管理者傾向於融入團隊,在企業中扮演全新的角色。這對你和其他未來的畢業生而言意味著未來的管理需要一種嶄新人才:一位具備技巧的溝通者、團隊者、計劃者、聯繫者、組織者及監督者。我們將在下麵幾章探討這些趨勢,協助你決定管理是否是你期望的職業。
管理者給組織制定方向,提供領導,並決定如何運用組織資源來完成目的。現在的管理者還要負責解決衝突,在信任已經被動搖的環境中建立信任,幫助員工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管理者必須具有遠見,做出的決策應該讓組織變得更好。以下定義可以作為本章的綱要:管理(management)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及控制人員和其他組織資源來實現組織目的的過程。
在商業文獻中有一個把管理的概念同領導的概念區分開來的趨勢。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見得是一位好的領導人;同樣,一位優秀的領導者也未必是一位好的管理者。管理者與領導者之間的區別之一是管理者致力於維持組織的秩序與穩定,而領導者則熱愛並管理變革。領導者創造組織中其他人願意遵循的願景,建立企業價值觀和倫理道德標準,並且改變組織經營的方式以改進公司的效益和效率。好的領導者善於鼓勵員工並創造讓員工自我激勵的環境。管理則是實現領導力的願景。
Adapting Organizations to Today’s Markets
如果你不知道美國的失業率在5%以下,可能會很擔心:“美國製造商到底發生什麼事?”但事實上,適應變化的市場是資本經濟的正常功能。在德國,電子大廠西門子(Siemens)也正經歷類似的過程。市場有像谷歌一樣的大贏家,也會有大輸家。成功關鍵是保留彈性和適應變化,通常這意味著回歸到基本法則,並且在健全基礎下建立組織。本章將討論這些基本原則,目的是讓你通過瞭解過去,以預備未來。
回顧過去商業歷史,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如此快速的變革——有時快速得過分了。一如先前各章節所描述,許多變革皆因企業環境改變所致——更多的全球化競爭與更快的科技改變,尤其是來自網路商務的嶄新挑戰。其中一項對許多企業而言同樣重要,意即消費者期望的改變。今日消費者期望高質量的產品以及快速、友善的服務——不過價格必須合理。因此,管理變革成為重要的管理功能,有時甚至包括改變整個組織結構。過去,組織設計旨在促進管理,而非滿足消費者。公司設計了許多規章,賦予管理者控制員工的權力。本章稍後你會學到,這叫做官僚制。2005年8月卡特裡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當時美國似乎陷入癱瘓,無法響應。各界責難於聯邦、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官僚制,在此同時,災區內那些不那麼官僚制的企業針對當時的情境進行調整、重新開張,並等待政府單位跟上腳步。官僚制究竟從哪裡來?可替代的選擇是什麼?瞭解現狀有助於理解過去以來的發展。
Producing World-Class Goods and Services
生產(production)是指使用生產因素來製造產品和服務,而生產因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精神及知識。生產在過去一向與製造(manufacturing)緊密關聯,然而,企業的本質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有了顯著的改變。服務部門(包括網際網路服務)的成長幅度龐大,但製造部門卻沒有什麼成長。美國現在擁有的是所謂的“服務經濟”(service economy)——一種由服務部門主導的經濟。這對於未來的大學畢業生可能很有利,因為許多高薪的工作都是法律服務、娛樂、廣播、醫療服務,以及會計、金融、管理顧問等商業服務。
服務部門的運作管理包括許多和製造部門運作管理相同的功能,兩者一樣之處包含了設施選址、設施佈局、物料需求計劃、採購、存貨控制及質量控制。服務部門與製造部門所使用的資源可能不同,但管理功能是相似的。
美國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國,但是每年的競爭都變得更加激烈,這表示企業需要為保持競爭力而奮鬥,因此在運作管理方面還有許多事業發展機會。現在,很少有大學生主修產品設計、生產和運作管理、庫存管理以及其他與服務業製造和運作管理相關的科目。這表示可以預見未來的趨勢是,有能力在未來高度自動化、高效率工廠、礦場、服務設施,以及其他生產地點工作的學生,將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Motivating Employees and Building Self-Managed Teams
喜劇演員馬克斯(Groucho Marx)曾經諷刺道:“如果工作好玩,有錢人為什麼不做?”有錢人其實也工作,比爾·蓋茨可不是玩玩電腦游戲就變成億萬富翁的。不過,工作者也可以擁有樂趣——如果管理者能激勵他們的話。員工滿意度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有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顧客,有快樂的顧客就有成功的企業。相反的,不快樂的員工可能會離開公司,進而造成公司的損失。失去一名有價值、有技能的員工可能得損失10萬美元,其中包括離職手續、遣散費、招聘新人、失去生產率(新人適應期間),但無形的損失(如失去人才、士氣低落、員工壓力增加、形象受損等)更為嚴重。正如章首人物側寫中,“熱點話題”的首席執行官麥克勞林所強調的:招攬適當的人才,並且激勵他們留在組織內,是管理者的主要職責。
那些員工激勵程度較高的公司通常都有幾個共同的特色,最重要的因素包括:開放式的溝通系統和自我管理團隊。開放式溝通可協助高層管理者和團隊成員瞭解目標,並且攜手合作完成。當團隊被授權制定決策時(不能在真空狀態下做決策),組織內部必須溝通順暢。有一點對員工而言很重要:無論何時,員工都能夠取得所需知識。
現代的顧客期望高質量、客戶定製式的產品和服務,這意味員工必須提供廣泛的個人服務,並且非常註意細節。員工要努力工作,也要聰明工作。再嚴密的監督也無法強迫員工微笑,或盡全力幫助顧客。管理者必須知道如何激勵員工去滿足顧客的需求。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inding and Keeping the Best Employees
長久以來,很多學生都說想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工作,因為他們想“與人接觸”。的確,人力資源管理者是與人接觸的,但他們也深入參與計劃、檔案管理及行政職責。要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你必須要有比“我想要與人接觸”更好的理由。本章將會討論人力資源管理的各種層面。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指評估人力資源需求,然後招聘、篩選、開發、激勵、評估、報酬並安排工作時間,以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讓我們來探討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趨勢。
在對於管理者和員工在工作上所要求的彈性和響應性的趨勢有些概念後,從這些趨勢中,瞭解幾種新的概念,像是彈性工作時間、居家辦公及工作共用。
法律讓雇用、升職、解雇及管理員工關係變得非常複雜,而且會隨著許多法律的複雜性和挑戰而改變。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法律的改變是如何擴展和考驗人力資源管理的角色的。
Distributing Product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營銷中,分銷和倉儲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大多聚焦於廣告、促銷、營銷研究等功能,卻沒有花太多時間去體會分銷的重要性。以天木蘭的鞋子為例,公司將原料組合起來,每年生產1,200萬雙鞋子,然後銷售到世界各地。這是數以千計的製造商(從汽車到玩具)每天要處理的工作。有數十萬個營銷中介負責將原料送到生產者,再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另外,就如同克帕特二手車公司的案例,是從消費者到回收商再到製造商和零配廠。通過中介管理物流,已經是許多成功企業重要的管理事項。我們將詳細討論一些相關的組織。
批發商和零售商的角色常常會讓人混淆。區分批發商和零售商,並清楚地定義他們的功能,將有助於企業設計更有效的分銷系統。
未來營銷最重要的議題是:如何以較低成本、最快速度、利益均沾來進行跨市跨國的運輸?跨國運輸應該採用何種交通工具?其中大型商品面臨的挑戰更高。若需要越洋就無法用卡車或火車,空運又非常昂貴,海運可能就是最佳選擇。但是如何將貨物裝船?如何將貨物從船上送到買方手中?如何處理國際貿易關稅與相關稅收?
現在你瞭解到了一家企業的存亡取決於各項能力:訂單取得和處理、讓客戶瞭解訂單處理的進度、將產品快速地送達客戶手中、處理退貨和回收等事宜。一些在股票市場上表現很好的企業,就是大力投入協助推動供應鏈管理的公司。
綜合來看,新興成長的供應鏈管理將會帶來許多新的工作機會。這些工作可能是來自提供不同配送模式(火車、飛機、卡車、船舶和管道)的公司,也可能是在不同公司間處理信息流動的新工作(例如網站研發)。還有些工作則是處理訂單、記錄存貨、追蹤產品由賣方到買方的流程、回收產品等。
Marketing: Build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s
許多人認為營銷就是“銷售”或“廣告”。的確,銷售與廣告是營銷的一部分,但營銷的範圍還要更大。營銷(marketing)包括了計劃和執行理念、定價、促銷,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分銷,以滿足個人與組織目標的交易過程。
營銷商在任何時間點的作為,均取決於客戶需求的滿足。消費者的欲望與需求不斷地改變。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變革是如何影響營銷的發展的。
營銷過程中可控制的管理部分,包含:(1)設計滿足需求的產品;(2)制定合理的價格;(3)將產品運到正確的地點;(4)發展有效的促銷策略,它們是完成營銷規劃的四個要素,通常稱為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
全球有超過60億人的潛在消費者市場。消費族群的年紀、受教育程度、收入與喜好存在很大不同,企業很難滿足所有消費者群體的需要。因此,你必須先決定客戶群,然後針對他們的需要發展產品和服務。
Developing and Pric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如同我們在本章中將要學到的一樣,消費者決定產品是否具有最高價值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他們追求的利益和得到的服務。為了滿足消費者,營銷商必須學習更好地聆聽消費者的心聲,並且適應經常變化的市場需求。
產品差異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指創造真實或感覺上的產品差異。實際的產品差異有時候相當微小,所以營銷商必須使用一些技巧將定價、廣告和包裝等價值提升因素組合起來,創造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形象。
我們先前提到消費者會從許多方面來衡量整體產品價值,其中也包括品牌。令人訝異的是,包裝在衡量時是如此重要。
和包裝有很緊密關係的就是品牌。品牌(brand)是名稱、標誌或圖案(或上述元素組合),可用來辨識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者,並表明與競爭者產品和服務之間的差異。
一旦產品通過開發和測試之後,就會在市場上推出。產品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的生命周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就是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定價對營銷和整體產品價值的發展很重要,因此在營銷組合4P(其他三個是產品、地點和促銷)中,它單獨被提出來討論。對於經理人而言,它是4P里最難操控的一項。在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中,價格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Using Effective Promotional Techniques
促銷(promotion)是營銷商在一個目標市場上展示自己的產品並引起註意,以實現銷售的行為。廠商使用許多不同的工具來進行產品和服務的促銷。傳統的工具包括廣告、人員推銷、公共關係和促銷等。一套使用各種不同促銷工具的組合,稱為促銷組合(promotion mix)。產品位於圖的中央,代表產品設計(本身)也可以是促銷工具(通過贈送免費的試用品)。本章將會討論所有的促銷工具。
整合營銷溝通(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是將所有促銷工具結合成一個全面性的綜合促銷策略,目的是要運用所有的促銷工具和公司資源,創造出正面的品牌形象,滿足戰略營銷和企業營銷目標的實現。最近,許多公司都將網際網路加入到了促銷組合中。
本章探討各種促銷工具及本領域發生的變革;緊接著將討論最新的促銷策略,以及如何將之有效整合,以和客戶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建立良好關係。
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需要不同的促銷組合。例如,如果營銷對象是人數眾多、需求相似的消費群體(也就是群體成員具有類似特性),則通過廣告促銷的效果最好。大型組織最好採取人員推銷。為了鼓勵人們當下消費勝過於延後消費,你可以使用的銷售促進方法包括免費試用品、折價券、折扣、特別展示和贈品等。宣傳可以輔助其他方法,併在消費者心中創造良好形象。口頭促銷通常是最有效的促銷工具,通過聆聽、響應和創造值得報道的形象進行促銷。另外,“博客”和“播客”對於口頭促銷也有正面效應。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小企業常常因為不能維持良好的財務流程而出現經營衰退甚至倒閉的情況,有時大企業也會如此。財務管理是優質企業的心跳中樞,而會計制度則負責維持中樞運作正常。
如果你想發展成功的事業,就必要具備一些會計學的相關知識。學習基本會計學的專有名詞是絕對必須的。你也要知道簿記與會計學的關係,以及如何整理記錄賬冊。會計報表和財務報告反映著企業的健康狀況,就像脈搏和血壓顯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一樣,如果沒有閱讀、瞭解並分析會計報表和財務報告的能力,就無法經營任何規模的企業或理解企業運作。
本章旨在介紹用基本會計準則和會計中的重要財務信息。讀到本章的結尾時,你應該會瞭解會計學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及它為什麼重要。你也應該會知道一些會計學名詞,以及理解會計學上各種報表的用途。瞭解如何編製各種報表很重要,但瞭解它們對企業的意義更重要。當你進一步參與企業或投資,或者只是單純地想瞭解企業和金融的狀況時,花幾個小時來研讀這些信息可以獲得莫大助益。
Financial Management
本章著重在兩個主要的議題:“什麼是財務?”以及“財務管理者的職責是什麼?”
財務規劃是財務管理者的重要職責。規劃是本書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題,我們一直強調規劃是管理的重要職能之一,對於個人的生涯規劃也能有所幫助。財務規劃包括公司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的流入與流出。財務管理自始至終的唯一目的,是使公司的利潤最大化,並充分利用資金。
在企業經營中,對營運資金的需求永遠不會停止,這也是健全的財務管理對所有企業均不可或缺的原因。如同個人的財務需求一般,公司對資金的需求也會隨時間而改變。
財務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不在於取得長期資金。事實上,小型企業不易取得長期融資,所以必須在日常營運中小心管理短期資金需求。公司需要借入短期資金來購買額外的存貨,並應對突發性的支出。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公司也會面臨現金儲備不足、需要短期融資的情況,這在小型企業中非常普遍。
大部分的小型企業必須有能力建立資本和信用價值,才被認為可以順利運營。公司可以通過幾種方法取得短期融資,同時,短期資金的提供者可以要求擔保或無擔保。以下將檢視短期融資的方法,以及有擔保和無擔保融資分別指什麼。
財務預測能幫助公司制訂財務規劃。財務規劃會列出公司所需的長短期資金,以及資金取得的渠道。
Securities Markets:Financing and Investing Opportunities
紐約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與納斯達克(NASDAQ)美國科技股市等證券市場都是股票、債券交易的場所。這些機構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幫助企業尋找長期資金來滿足大量的資本需求,例如開始營運、擴展事業版圖,或購買主要產品及服務;二是提供私人投資者買賣證券(例如股票、債券及共同基金)的場所,幫助他們獲利。本章中,我們將從企業與私人投資者的角度來觀察證券市場(如紐約股票交易所與納斯達克)。
債券(bond)是表明個人貸款給企業的公司憑證。公司發行債券後便有法律義務支付利息給投資者,並於債券到期時償付本金。以下將更深入地探討債券的語言與內涵,讓你對此有一個更清楚的瞭解。
第十七章介紹的股權融資是另一種長期融資方式。股權融資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出售企業所有權(股票)取得資金,以下將學習股票的語言。
投資債券、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並不難。對於那些追求風險低又有保障收入的投資者來說,美國政府債券是很安全的投資方向,因為其有雄厚的財力支持和聯邦政府的信譽保證。由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市政債券通常也很安全,而且有免稅的好處,有些甚至還有保險。相較之下,公司債的風險就比較高。買股票使投資者可以成為公司的股東。股票提供投資者參與新公司成立或擴展公司的成功機會。共同基金提供專業的投資管理,幫助投資者多樣化投資,而且通常手續費低廉。就像賭馬一樣,有些人總是選擇穩健的常勝軍,而有些人則將賭註都押在不被看好的冷門註。投資市場也是如此:有些人偏好高利率的公司債,而另一些則願意承擔較高的市場風險。
當今之世,我們的生活已與商業緊密相連,面對日新月異的管理思潮與變化莫測的世界局勢,《認識商業》正是為滿足緊跟時代步伐研習管理學的讀者準備的一本經典商業課程教材。市面上的商業類書籍不可謂不多,但是少有如《認識商業》一樣平易近人又不失權威性,帶領讀者全方位瞭解如何創建和管理一個企業,將商業世界的奧秘娓娓道來。
《認識商業》從內容上是一本商業知識的通覽,從經濟周期迴圈到產品營銷的不同方法,再到管理員工的形式、融資的註意事項甚至貸款申請表的格式,一應俱全。就“博”這一點來說,讀者完全可以依此書對商業知識有一個直觀而整體的認識,並找到自己職業前途的定位和方向。更重要地是其貼近生活的實用性,沒有繁複晦澀的概念定義,沒有讓人頭暈腦脹的數據,作者用深入淺出的筆法講解了許多在平常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從不同角度帶領讀者對企業管理產生全新的認識與瞭解。細微之處如穿著打扮、預防詐騙、商品廣告等等,本書都給予了建議和指導。 《認識商業》的一大特點是,每一章節都有很多小版塊,通過不同方面的事例,引導讀者思考與章節主題相關的內容。其中,每章開始的“人物側寫”選取某位商場上的成功者,講述他(她)的事跡,內容均與接下來章節中將要講述的商業原理有關。“倫理抉擇”欄目則探討了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方面可能會面臨的難題,往往並沒有顯而易見的結論,而是讓讀者自行思考,通過兩難的選擇明瞭自己的方向。“面對變革”通過高新技術發展、國際局勢變化等近期焦點所帶來的變化,培養讀者隨機應變的能力。“聚焦小企業”可以說實用價值十足,對於希望自己創業的讀者來說,提供了很多開辦小企業的新奇點子與註意事項,無論是在激發創意上還是細節指導上都效用顯著。“跨越疆域”專欄探討了國際上的商業信息,在全球化日益完善的現在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最後我們依據翻譯版加入了“中國視角”欄目,選取中國近期管理案例,結合正文內容進行了探討,這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更具參考價值。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服務熱線:010-6401-3086 139-1140-1220
- 服務信箱:onebook@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