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世界工廠是指在製造業領域有一批企業群和一系列在世界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工廠的概念[1]
1.呂政提出,根據英國和日本工業發展的歷史經驗,世界工廠即一個國家的製造業已成為世界市場重要的工業品生產供應基地。具體地說,成為世界工廠應當達到下述要求:在製造業領域,不只是少數產品和少數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是有一批企業群和一系列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2.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既表現為占有世界工業品的相當份額,也體現在擁有相當多的創新產品,領導世界製造業潮流。王志樂提出,從日本和英國的案例來看,成為世界工廠不是一毗而就的,它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過程。一個國家必須占有世界工業品製造的重要份額,成為世界主要的製造基地和對外出口基地。此外,該國還要在製造業領域擁有相當多的領導世界製造業潮流的創新產品。
3.世界工廠有兩層意義。世界工廠最初被用來特指I820-1880年的英國,當時英國的製成品產量占全球的40%左右,一度控制了世界貿易。今天我們所談論的“世界工廠”,其含義已有所不同,至少包括兩層意思: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國經濟融於世界經濟,並參與了國際分工;其次,世界工廠意味著該國在國際分工中扮演了“工廠”的角色,其製造業生產相對其他國傢具有比較優勢,生產規模和進出口規模處於領先地位。
4.吳敬璉認為,加人WTO以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有別於19世紀的世界工廠英國、20世紀的世界工廠美國和日本,因為當年的英、美、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業主是本國人。而中國目前只是成為生產加工的集散地,並非由自己人經營且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5.信息化時代的世界工廠與工業化時代有所區別。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專家判斷世界工廠的概念已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個國家孤軍奮戰,而是許多國家一起共同打造世界工廠。信息化時代的世界工廠與工業化時代世界工廠的延伸和擴展相互關聯,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時代的世界工廠並不意味著一個國家整體製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充當世界工廠“車間”的角色。世界工廠不完全基於國內市場的培育,而是以全球性的網路化生產、網路化採購為特征,是委托加工的製造基地。
一般來說,只有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後來的美國和日本,人們並不稱之為“世界工廠”,而是稱之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心”。
- 英國
早在18世紀,英國就在殖民地貿易和航海方而確立t世界霸權地位。英國憑藉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木,發展I木國的工場手工業,成為工業革命的先驅。19世紀中葉,隨養工業革命的完成和機器大工業的普遍建立,英國就以其發達的紡織業、採煤業、煉鐵業、機器製造業和海運業確立了它的“世界工廠”地位和世界貿易中心地位。1760-1820年的110年間,英國的工業增長了23倍,國民收入增長了10倍,而人口只增長了3.5倍,進出口額增長了7倍多。在19世紀的前70年裡,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國,一直把世界工業生產的1/3-1/2和世界貿易的1/5-1/1掌握在自己手中。
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表現為英國成為世界各國工業品的主要供應者,世界各國則在不同程度上成為英國原料供應地。例如,英國棉紡織品的出口值占總產值的比重1819-1821年為66.6%,1829-1831年為67.1%,1811-1816年上升到71.1%。而英國所消費的棉花則完全依賴國外進口。這些棉花大部分來自美國南部,其餘來自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島等地。英國不僅是世界各國工業消費品的主要供應者,而且也是生產資料的主要供應者。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煤、鐵、機器的輸出不斷增加。這一時期先後發生在美國和歐洲大陸各國的工業革命,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靠從英國輸入的技術裝備進行的。
- 美國
美國以及德國都是後起的資木主義強國。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比美國早,一度霸占“世界工廠”的地位,但是它在擁有廣大海外市場、廉價的勞動力來源以及獲利豐厚的資木輸出的條件下,經濟便缺少I競爭的活力,企業的技術和設備也越來越顯得陳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英國在傳統的基木工業方而的優勢己經喪失,新興工業方而則明顯處於劣勢,“世界工廠”的霸主地位終於喪失了(參看表1)。與此同時,自南北戰爭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空前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帶動t美國的工業和交通進入t飛躍發展時期。1860年美國製成品在世界上占第四位,18世紀80年代初升為第一位。1891年,美國製造業總產值等於英國的2倍,等於歐洲各國總和的一半。此後,美國工業長期保持t世界第一的地位。到1913年,美國工業生產產量相當於英、德、日、法四國的總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1911年的工業生產總值為210億美元,比南北戰爭爆發前1859年的不足20億美元增長了12倍以上。
美國工業騰飛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條:全國統一的政治前提使全國性的市場得以建立起來,同時政府多支持少十涉的政策對資木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木主義工業的發展起t很大的推動作用;美國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發展工業所需的人力和資木也很富裕;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也是促進工業生產的因素之一。實際上,美國和德國取代t英國成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工業技術革命的帶頭羊,而運輸革命在美國的這次技術革命中起了先行作用;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同時美國又涌現出了一批有經營管理才能的優秀的企業家來對創新的科學技術加以應用。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這次範圍更為廣泛的技術革命帶動了美國經濟跳躍式的向前發展,但是美國的農業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有力地促進了美國工業的發展。農業的繁榮使得對工業品的國內需求增加,這與其他資木主義強國有些不同,比起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歐洲國家,美國經濟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另外,綜觀美國工業化的整個過程,大規模引進外資,尤其是英國資木,是它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僅1911年,美國吸收的外資就達67億美元。
在所有這些因素的作用下,美國工業以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加發達,並長期保持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 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的增長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1965一1980年,日本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6.3%,經合組織國家只為3.6%;1980一1991年日本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1.2%,經合組織國家只為2.9%。在戰後的第一個1/4世紀中,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先後超過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木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在戰後的第二個1/4世紀,日本又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在整個戰後年代,日木逐步縮小同美國的經濟差距。1992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摺合36709.8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62.0%。
日本經濟的成長與製造業的成長密切相關。1965-1971年日木主要製成品產量增長占全球產量增長的比重依次為,鋼鐵占51%,造船占51%,汽車占16%,電子機械中的民用產品占90%。1953年美國轎車生產量為612萬輛,占全球的75%,日本為1萬輛01971年,美國為850萬輛,日本為372萬輛,為美國的11%。1980年日美轎車產量分別為,701萬輛和638萬輛,1990年則分別為995萬輛和605萬輛。日本占全球轎車產量的比重接近30%。
日本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過程同時也是日本成長為重要的技術創新大國的過程,80年代初期,日本的總體科技水平己經領先於西歐,接近美國。1983年,據日本《通商白皮書》統計,在159項關鍵技術中,日本同時領先於美國、西歐的有39項,與美國、西歐接近的有38項,落後的為16項。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在鋼鐵、石化、汽車製造方而引進、發明、應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到80年代己經全而地超過歐洲,趕上美國,併在鋼鐵、汽車等重點產業形成了遠高於美國的競爭優勢。80年代中期,在新興的半導體產業技術方而日本超過了美國,贏得了占全球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確立了美國之後新的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
需要說明的是,與美國全而取替英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不同,上個世紀80年代,當日本成為新的全球製造中心以後,其製造業占全球的比重從未達到英國相對優勢的地位,更沒達到美國製造業曾經是絕對控制的地位,日本製造業的絕對規模以及占全球的比重甚至也從未超過美國。也就是說,日本作為新的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重點表現為在重點行業、重點技術領域取得領先於美國的競爭優勢,而不是取而代之。
從英國、美國、日本的案例看,成為“世界工廠”所必需的條件,一是資源的比較優勢,_是對外開放的市場環境,三是金融實力的堅強支撐,四是技術創新的能力,五是政府有效的政策。
第一種觀點,從英國、美國、日本案例來看,成為世界工廠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資源的比較優勢。工廠離不開勞力和資本,相對低廉而且富餘的勞力、充足的資本對成為世界工廠至關重要。自然資源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因為它提供了工廠所需的原材料。二是對外開放的市場環境。只有開放的原材料市場、工業品市場,甚至技術市場才能保證世界工廠的正常運行。國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貿易帶來開放,開放帶來資本、技術的自由流動,而資本和技術是成為世界工廠、發展經濟必不可少的條件。三是金融實力的堅強支撐。有了強大的金融力量,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才有雄厚的基礎,也更有可能引進資本。四是技術創新的能力。世界工廠必須能夠有效地推動技術創新,有效地將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尤其是對於後起國家,惟有技術創新,才能發展出新的優勢產業,同時改造一些傳統產業,進而成為世界工廠。五是政府有效的政策。英國和美國鼓勵生產、鼓勵國際貿易的政策,以及更為明顯的日本政府對經濟進行的產業扶助政策,對它們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舉足輕重,因而構成必要條件之一。現代政府尤其應該鼓勵創新,大力支持教育、科技事業。
第二種觀點,新的世界工廠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生產要素的成本必須相對較低;二是勞動者的技術素質不能太低;三是需要一定的市場和制度條件作為支撐。
衡量世界工廠的標準[2]
- 1.量的標準。
製造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一國作為世界工廠,其製造業相對於別的國家來說應該有相對優勢,規模經濟效益更為明顯。工業產品進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份額,在一定的時期內占有絕對優勢。並且製造業產成品主要用於出口,而不是以用於國內消費為主。這一點相當重要,否則絕不能稱之為世界工廠。
- 2.質的標準。
作為世界工廠的國家不僅僅是生產製造中心與加工生產基地,還應該成為引領世界製造業潮流的領頭羊,左右世界製造產品的時尚,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製造業技術,具有自主開發創新製造業產品的能力、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等。擁有領導世界製造業潮流的技術創新能力,才能為作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奠定發展的基石,並且提供強大的後續發展支持和保障。
- 1.推動開放和貿易。
現代經濟增長從結果看,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總量的增加,是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加的經濟成長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傳統農業經濟要走出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與地區性、全國性市場相聯繫,而且要吸收歷史的和各國的技術並使之應用於生產過程,進行產業革命,實現工業化經濟起飛,使工業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和經濟增長中居於主導地位,使社會經濟經過持續增長的成熟發展階段,進入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使各國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繫,形成世界性的大市場開放促進商品的國際大流通和國與國之間經濟上互相聯繫的加強。沒有技術的橫向擴散和}流動,沒有國與國之間的開放,就不可能有第一次產業革命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也不可能有以後一批又一批的國家和地區進入現代經濟增長過程。反過來看,一個國家擁有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必然帶來開放程度的加大,國際貿易額和國際市場的擴大,從而推動木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極大增長。
- 2.產業結構升級。
從一國產業結構的角度來看,由於產業結構的演進是經濟發展的條件,而產業要從推動產業結構的轉換中求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非常關鍵的一環就是要具備適時適宜地推動產業結構轉換的能力。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這種產業結構轉換能力的高低決定養各國經濟的盛衰,決定養各國之間經濟實力對比關係的變化。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確立,日本“經濟大國”地位的取得,無不證實了這一點。18世紀中葉以瓦特蒸汽機的問世為標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極大地提高f英國紡織業的生產效率和擴大f其生產規模。這不僅使紡織業雄踞英國“主導產業”地位達數十年之久,而且極大地推進了英國的工業化進程與經濟發展。爾後,通過使用蒸汽機驅動熔鐵爐鼓風機及新式熔鐵爐、酸性轉爐和反射爐煉鋼技術的發明應用,致使鋼鐵工業在18世紀末逐漸成為英國的主導產業。從而使英國的經濟與產業結構再次發生了重大變化,即鐵路運輸業和機械製造業的迅猛發展。同樣,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取得與以電力的應用為標誌的第_次工業革命緊密相關,20世紀40年代以電子電腦問世為標誌的第三次產業革命對產業結構演進的作用為日本的騰飛提供了契機。另一方而,產業結構的演進也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一國能成為世界工廠,必然意味養它能推動產業革命(或者技術創新),從而發展出一些新興的優勢性產業,改造原有的傳統產業,自然也就使得該國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和深化。
- 3.市場容量增大。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世界工廠”的地位必然意味養該國擁有廣闊的國內國外市場,相應地,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可以使該國的就業壓力至少在一定時期內得到緩和。
統計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增長是全球最快的。其中,1985年一1990年的工業生產指數上升了1.86倍,1991-1996年中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製造業大國如美國、日本的增長相對較低,日本在90年代後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由於中國製造業生產快於世界平均水平,導致中國製造業的全球份額呈不斷增加之勢。從1980-1997年的17年間,從占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1.1%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約0.26個百分點,表明中國製造業日益成為世界的新生力量。然而,與北美(27%)和日本(15.8%)比,中國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中國實際上還遠遠稱不上“世界工廠”。
除了從份額(總量)上講,中國離世界工廠還有很大的距離外,中國還談不上是“世界工廠”的理由還在於:一是企業規模偏小,反映出整體實力較弱。比如在整機方而,中國最大的冰箱、洗衣機廠商的年生產規模才200萬台左右,而惠浦的全球洗衣機產量在1999年就高達710萬台,其在美國的一家全自動洗衣機生產廠一年的產量就是300萬台。在關鍵零部件方而,中國最大的壓縮機廠規模僅250萬台,而恩布拉科集團的年生產能力高達2300萬台。至於營銷規模方而的差距就更加明顯:跨國公司年銷售額高達數百億美元,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海爾的銷售額僅數百億人民幣。_是技術水平低下。我國鋼鐵、有色金屬、電力、機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多數大中型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能力相對不足,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僅占1/10,機械產品達到當代國際水平的不到5%;產品結構不合理,國際達標優質產品僅占1/10,不少高技術產品及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需進口,2000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逆差達155億美元,高技術品種鋼材每年尚需進口700-800餘萬噸,高檔合成樹脂自給率不足50%;我國單位能源每千克油當量的使用所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為0.7美元,而美國為3.1美元,德國為7美元,日本為10.5美元,主要工業產品能耗遠高於發達國家,冶金重點企業噸鋼可比能耗比發達國家高20-10%;我國傳統產業勞動生產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發達國家的1/10。從反映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看,我國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產業規模小,技術基礎薄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1%,遠低於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水平。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工藝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自主知識產權和自行開發的高新技術成果,商品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低,分別隻有20%和5%-7%左右。而且,高新技術的發展問題還反映在擴散性弱,同其他產業的關聯度低,改造傳統產業的作用不夠顯著。三是我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創新成果產業化退緩,技術開發與創新經費投入低,大大制約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1999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為0.6%,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為5%-10%以上,電信、醫葯等行業甚至達到20%。我國目前甚至還沒有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多數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木依賴國外。消化吸收能力不強,缺乏對引進技術的系統集成、綜合創新。化工、醫葯產品大部分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技術中有57%使用國外技術。我國多數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中國在製造業方而的優勢目前主要只是在某些產品特別是非科技創新類產品上具有優勢。例如,鋼、煤、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水泥等產品中,“中國製造”均己占世界市場占有額的第一名。但即使在這些產品方而,中國廠商也更多地處於組裝和製造環節,普遍未掌握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主要依賴進口。例如,中國的格蘭仕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商,但關鍵件磁控管仍然依賴進口;中國止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但高性能櫃機仍要採用美國谷輪公司的渦旋壓縮機,而變頻空調統統要依賴日本技術。除此之外,中國企業還存在養供應鏈管理方式較落後,跨國經營能力差等問題。另外,隨養世界大牌的手機製造商將大量的製造業務轉移到中國,中國止日益成為世界手機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從產業上看,中國的產業更多地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在機械運輸設備方而和其他製造業方而明顯地占有優勢(表5)。
過去的20餘年中,外商包括跨國公司大量對中國進行投資,加上中國豐富廉價的人力資源,使得中國工業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使得國際上有關中國將成為“世界工廠”的議論日多。
跨國公司發現,中國的勞動力不僅廉價,而且受過良好教育並遵守紀律。中國年輕一代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止在快速增長。因此,D88首席經濟學家馬俊指出,在過去三年間,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超過了1123億美元,在未來兩年間還將吸引860億美元。他說:“這些投資越來越多地來自於大筆的戰略性投資,目標包括中國市場和高科技產品出口市場,而不僅是尋求廉價勞力。”中國擁有大量受過高中教育的年輕工人,他們每天的收入大約只有不到20元人民幣,每年還以百萬計的數量進入勞動力市場。中國很多大學和研究所止在培養訓練有素而工資較低的工程師。中國的工業用地在世界也屬於最便宜行列,即使在上海,每平方米只有25美元,是吉隆坡和曼谷的一半,比日本工業城市橫濱便宜60倍。
中國將成為亞洲乃至全球加工製造中心,其基木原因便在於新一輪全球經濟轉移浪潮中,製造業產業止向中國轉移。世界的製造業中心自蒸汽機發明後就一直立足於歐洲,後來轉移到美國,_戰後又轉移到以日韓為首的東南亞諸國。20世紀90年代後,隨養日韓等工資成木的加大以及其他供求因素的影響,世界製造業中心又從日韓開始向中國轉移。中國加入WTO,將大大加快這種轉移。中國在吸收大型外資製造業方而具有很多獨特優勢,同時,中國自己的而向全球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己初具規模。聯合國貿發會議委托進行的《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的調查數據表明,目前《財富》500強公司中己有近100家在我國投資了2000多個項目。世界上最主要的電腦、電子產品、電信設備、石油化工等製造商,己將其生產網路擴展至我國。另有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己經連續八年成為發展中國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年有100億美元以上的國際資金流入我國。我國加入WTO之後,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會把我國作為其市場銷售、原料採購、價格制訂乃至新品研發、人力資源開發等方而的基地,為所屬的亞洲各地的生產性子公司提供協調管理和綜合服務。這無疑將促使我國加速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利弊[2]
中國還不是世界工廠,這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在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中,在跨國公司把許多生產製造基地向中國轉移的全球性的調整戰略中,中國應不應該抓住時機,與世界接軌,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工廠了自古就難兩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工廠有利也有弊,必須在比較孰輕孰重、利弊得失後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跨國公司把生產製造產業向中國轉移是經濟利益驅動所致,客觀上加快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進程,這符合其自身利益,同時也符合中國的利益,是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相應地非農人口比重隨著這個進程不斷提高,並且,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造、改組、改革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大量失業、下崗的人員。中國如果能夠成為世界工廠,成為跨國公司的生產製造中心,對解決中國的就業壓力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完成工業化的任務,又面臨著要趕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己實現的信息化。如何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利用信息化提高工業化的效率,便成為中國當務之急要完成的任務。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會帶來資金、技術、人才、先進管理經驗的輸入,有利於加速中國實現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進程,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參與國際分工,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躍式發展的趕超戰略,分享國際化、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而且,伴隨著先進技術、人才的引進,中國工業可以通過消化、吸收,進而自主開發創新體系,提高創新技術能力。創新是國家強大昌盛的基石,是企業充滿不竭活力的源泉。唯有創新,才能實現國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可以通過吸收外國投資來解決就業、引進技術、創造稅收。
當然,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所帶來的弊端也不能視而不見。人們擔心的是經濟殖民”的威脅。如果中國有一天真的成了世界工廠,這個工廠是中國的還是外國資本的y這個問題很重要。在成為世界工廠的發展過程中,美國大規模引進歐洲資本,尤其是英國資本,建立的是美國自己的企業。而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加入WTO後加快了與國際經濟接軌的步伐,控制外資在企業的投資比例和某些行業限制進入方面的措施己經放寬或者取消了,導致外資控制了外商投資企業的經營控制權,這樣下去可能發生中國全民淪為世界藍領”的危險。這就要求中國企業調整發展戰略,不斷發展壯大自己,提高核心競爭力,走出這樣的陰影。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後,外貿順差會有更大的增加,有可能面臨著承受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施壓,貿易摩擦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引起經濟、社會、政治關係的一系列變化,這也是中國政府應該關註的。
綜上分析,中國應不應該成為世界工廠,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中國完成工業化,發展信息化的必然選擇。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只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才能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後盾來發展高附加值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藉以提升中國行業、企業、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把中國建成為科技創新大國,走上富民強國大道,躋身世界民族強國行列!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對策[2]
世界工廠由美、日向中國轉移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既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跨國公司利益驅動的結果。跨國公司在選擇生產加工地時會綜合考慮到政治穩定性、制度條件、通訊傳輸條件、基礎設施、產品和部件的物流、部件採購、高素質的勞動力、人工費等綜合因素。從世界經濟發展史的規律看出,任何一個國家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都不是一獄而就的。需要政府進行長期的規劃,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發揮自己的綜合優勢,實行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化戰略。需要從產業、行業、企業三個層面上來系統組織,進一步改善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政策、制度和社會環境。主要對策有:
1.融入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體系,併成為其重要的加工鏈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前提。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在競爭中獲勝,跨國公司紛紛行動起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進行全球性的戰略調整。它們紛紛把製造業轉移到中國,並且更加重視價值鏈的整合,註重上下游企業的投資或者合作。中國在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調整下能否有所作為,使自己成為跨國公司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是關係中國能否成為世界工廠的關鍵。中國企業應該把自己融入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體系中,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和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優勢,註重規模化經營,走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樹立自己的品牌意識,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要註重強化持續技術市場化創新,改革主要作為跨國公司低附加值產品加工工廠的現狀,爭取成為產業鏈上與上游核心技術相關的、不可替代的一個環節。
2.通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降低加工成本,並使加工水平高於發展中國家,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發展空間。跨國公司紛紛來華進行投資,建立生產製造基地,主要是因為中國有比較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日本的1/20,聯合國發佈的X002年貿易和發展報告》認為,中國的平均工資甚至低於肯亞與辛巴威。實際上這個成本是絕對價格,如果用相對價格來比較,中國並沒有名義上與周圍發展中國家這麼大的差距。中國一般技術工人的熟練程度比較差,加上中國眾多人口,勞動力嚴重供過於求,所以才具有這種絕對的價格優勢。如何把這種優勢變成比較優勢,還需要各方的努力。中國的生產加工水平高於別的發展中國家,這也是中國能夠吸引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因素。中國還應該在提高生產效率上下功夫,進一步不斷提高工人熟練程度,註重職業和技能培訓,加大教育投入,用科學技術來提升整個製造業的生產能力。
3.吸引跨國公司的中長期戰略性投資,使國際加工業在中國落地生根,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途徑。2002年外資企業的產品占了中國出口額的半數以上,可見外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吸引跨國公司靠的不僅僅是硬體環境,更重要的還是投資的軟環境。中國日益完善的工業基礎設施己經不再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中國的能源、交通、通訊、電力等配套基礎設施完全可以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中國政府更應該在改善吸引外資的軟環境上下功夫,鼓勵更多的外商前來投資辦企業。目前,中國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審批手續繁瑣複雜,不久前己經取消了789項行政審批,國家經貿委主動放棄了30類項目的審批許可權。加入WTO後中國政府加強了法制建設,政府在制訂相關的政策之前要有長遠的考慮,保證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儘量減少因政策的頻繁變動而使外商造成的損失,同時要及時公佈有關的政策法規,實行外資企業管理中的透明度操作,以便於外商瞭解相關的政策並及時採取措施來適應,只有不斷改善對外資企業的管理服務水平,才能在吸引國際資本時取得競爭優勢。
4.行業準入、市場準入、取消對外資進入的限制性措施和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條件。中國己經加入WTO,就必須在WTO的規則下運行,全面接受市場經濟的規則,創造中外企業在公正、公平、公開的環境中競爭的局面。外商投資企業己經獲得國民待遇,行業準入、市場準入的門檻不斷降低,服務業、金融業、保險業等越來越多的行業允許外資涉入,加快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速度。並且關稅的大幅度下降,進口設備成本降低,外資的贏利空間擴大,這些條件極大地加速促進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進程,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