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經濟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安全經濟學(Safety Economics)
目錄 |
安全經濟學是研究和解決安全經濟問題的,因而它首先是一門經濟學,但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學。安全經濟學以安全工程技術活動為特定的應用領域,這決定了安全經濟學又是與自然科學結合的產物。它是研究安全活動與經濟活動關係規律的科學;它以經濟科學理論為基礎,以安全領域為陣地,為安全經濟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因此,安全經濟學可以說是一門經濟學與安全科學相交叉的綜合性科學。
從學科的地位來說,安全經濟學既為安全科學豐富基本理論也為安全科學增添應用方法;
從學科的屬性來看,安全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與安全科學相交叉的綜合性科學。
從學科性質和任務的角度,安全經濟學可定義為:安全經濟學是研究安全的經濟(利益、投資、效益)形式和條件,通過對人類安全活動的合理組織、控制和調整,達到人、技術、環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學。
這一定義具有如下幾點內涵:
①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安全的經濟形式和條件,即通過理論研究和分析,揭示和闡明安全利益、安全投資、安全效益的表達形式和實現條件;
②安全經濟學的目的是實現人、技術、環境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
③安全經濟學的目標是通過控制和調整人類的安全活動來實現的。
發展安全經濟學的目的是與發展安全科學的目的相一致的。研究安全經濟的分析理論和方法是安全經濟學最基本的任務。
安全經濟學的起源與發展[1]
20世紀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和進步最為快速的百年,同時也是安全科學技術發展和進步最為快速的百年。從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從安全技術到安全工程,從安全科學到安全文化,針對生產事故、人為事故、技術災害等工業社會日益嚴重的問題,勞動安全與勞動保護活動為人類的安全生產、安全生存以及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發展創造了閃光的、不可磨滅的一頁。
然而,近年來,全球的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發生的各類傷亡事故大約為2.5億起,這意味著每小時發生2.8萬起,每分鐘發生475.6起。全世界每年因工死亡人數約為82萬人,每天死亡約2200人。各種事故除了給人類帶來生命和健康的損失外,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國際勞工組織編寫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百科全書》提出:可以認為,事故的總損失即是防護費用和善後費用的總和。在許多工業國家中,善後費用估計為國民生產總值的1%—3%。事故預防費用較難估計,但至少等於善後費用的兩倍。1980~1986年,全世界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為2.6%,其中發達國家除日本外,均在2%左右徘徊。這一比率大大低於因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比率。所以國際勞工組織的官員驚呼:事故之多,損失之大,真使人觸目驚心。
據聯合國有關資料統計,世界各國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大約相當於國民生產總值(GNP)的2.5%~4%。若按此測算,目前我國每年因各類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 000億元左右,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三峽工程。1990~2002年,我國國民10萬人事故死亡率每年平均增長近5%,如果按國際勞工組織專家分析的中國與職業有關的意外死亡人數每年為46萬人,則我國的國民10萬人事故死亡率近40人。當今,我國嚴峻的生產安全問題還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部分省市日益增多的勞動爭議案件中涉及安全健康條件和工傷保險的已超過50%。這反映出我國一方面存在安全事故現實的嚴重性,另一方面則是在安全投入保障或安全投入方面的嚴重不足。
調查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的安全投入水平很低。以安全人員為例,我國的安全監察人員萬人(職工)配備率相當低,2001年前後僅為0.2人/萬人。這一指標,美國是中國的10餘倍,英國是中國的22倍,日本是中國的7倍,德國是中國的16倍,義大利是中國的6倍。如果以我國目前從業人數約2.4億人計,按英國的水平,我國應有監察人員10萬餘人,按德國水平應有8萬餘人,按美國水平應有5萬多人,按日本水平應有3.5萬人,按義大利水平應有3萬多人。這樣,若要達到發達國家的較低水平,我國的專職安全監察員人數至少需配備3萬人,而現在不足1萬人。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以及經濟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各國都面對嚴峻的安全形勢,安全生產和安全研究面臨著諸多挑戰:①安全需求越來越高,社會和公眾對安全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用合理、高效的安全投入和方式達到令人滿意的安全水平和實現可持續發展;②安全投入不足,鑒於社會資源有限的客觀性,投入安全活動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要求研究安全活動的投入產出規律與命題;③安全活動不符合經濟原則和規律,我國社會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新的轉變,即從計劃經濟模式轉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市場經濟要求各類經濟活動按價值規律辦事,講求效益原則、效率原則,因此安全活動也必須符合併遵循這些原則和規律,這就要求用經濟規律指導人們的安全生產活動;④安全活動應當講究效率與效益,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的轉變和世界職業安全健康的發展潮流,要求提高安全活動的效率與效益,從而引出了研究安全經濟的命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安全經濟學才得以提出並逐步得到發展。
安全事故是在生產活動、生活過程中,由於人們受到科學知識和技術力量的限制,或者由於認識上的局限,當前還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未有效控制而發生的違背人們意願的事件序列。安全工作的基本任務是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避免或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眾所周知,無論是社會發展、企業生產,還是家庭、個人生活,都需要安全,安全無處不有、無時不在。為了保證安全、預防事故和控制事故的損失,需要進行安全投入,因此,有必要研究安全投入與事故發生、發展及其損失的規律,這就是安全經濟問題。安全經濟事關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的切身利益,從而成為人們密切關註的問題,更是安全工作者和企業經營者關心的主題與重要課題。正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系統思考和深入研究,構成了安全經濟學研究的內容和範疇。
安全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義大利社會學家兼經濟學家帕累托(V.Pareto)曾經從經濟倫理的意義上探討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並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適度”理論。由馬歇爾(A.Marshall)提出,庇古(A.C.Pigou)等人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外部性理論,為安全經濟學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些早年的經濟學家甚至引用了一個典型的安全問題來說明外部性的具體表現:一臺在鐵路上行進的蒸汽機車冒出的火星,引燃了路邊農民成熟的麥田(外部不經濟性)。然而,這些新的理論觀點在經濟學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同大多數經濟學分支一樣,安全經濟學不是一門先驗的科學,而是因為問題而誕生的科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各國忙於經濟重建,經濟學家得以一展身手。此時,人類面臨著嚴重的安全事故問題。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著名的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W.H.Heinrich)總結了當時工業安全的實際經驗,在《工業事故預防》(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一書中提出了所謂的“工業安全公理”。其中一條安全公理指出,除了人道主義動機外,還有兩種強有力的經濟因素也是促進企業事故預防工作的動力:①安全的企業生產效率高,不安全的企業生產效率低;②事故後用於賠償及醫療費用的直接經濟損失,只不過占事故總經濟損失的1/5。
20世紀80年代前後逐步出現以安全經濟學為命題的各類文獻,比較有名的是義大利著名學者D.安德列奧尼撰寫的《職業性事故與疾病的經濟負擔》(The cost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nd Diseases),該書主要研究企業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後果,並首次分析了職業傷害費用在不同社會成員間的分佈規律。這些成果對安全衛生立法以及企業組織的安全衛生運作具有積極的影響,但其內容主要集中於關於安全事故實務的解釋與說明,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因此還不完全是真正科學意義上的安全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以後,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世人關註的焦點。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於是開始嚮往和追求安全、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實際上表明,當溫飽問題解決之後,安全問題就成為一種更高層次的需求表現。在這樣的社會發展背景之下,從經濟學角度思考安全問題的經濟學家、安全工程師們顯然會得到十分重要的啟示,發現需要深入研究的領域和問題。這個時期,國內一部分專家學者開始研究安全經濟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羅雲教授於1993年出版了《安全經濟學導論》,原國家經貿委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宋大成研究員於2000年出版了《企業安全經濟學(損失篇)》等,標誌著安全經濟學在中國的提出和發展。正是這些學者的努力,把安全經濟學帶人了經濟科學的殿堂。當然,這些研究仍處於對安全經濟學研究的初始階段,尚未形成比較完整、系統的安全經濟學理論體系,更沒有形成完備的安全經濟科學。
安全經濟學在創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既從新古典經濟學獲得了大量理論支持,同時也融合和借鑒了與安全問題相關的自然科學中的概念和方法。今天,當我們論及安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時,面臨的可能會是一個綜合了經濟學和數學等自然科學概念的體系。
科學是人類對現實世界認識成果的系統總結。任何科學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對象,都是研究某種特殊運動形式或特殊矛盾的。正是有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才把不同的科學區分開來。安全經濟學也有其自身的研究對象和自己的特殊矛盾運動。
概括地說,就是根據安全實現與經濟效果對立統一的關係,從理論與方法上研究如何使安全活動(安全法規與政策的制定、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的進行、安全工程與技術的實施等),以最佳的方式與人的勞動、生活、生存合理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安全勞動、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可行和經濟合理,從而使人類社會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
具體地說,安全經濟學應研究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安全經濟學的巨集觀基本理論。研究社會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經濟發展等巨集觀經濟因素對安全的影響,以及與人類安全活動的關係;確立安全目標在社會生產、社會經濟發展中地位和作用;從理論上探討安全投資增長率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比例關係;把握和控制安全經濟規模的發展方向和速度。
2)事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研究不同時期(時間)、不同地區(行業、部門等空間)、不同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事故的損失規律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探求分析、評價事故和災害損失的理論及方法,特別是根據損失的間接性、隱形性、連鎖性等特征,探索科學、精確的測算理論和方法,為掌握事故和災害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規律提供依據。
3)安全活動的效果規律。研究如何科學、準確、全面地反映安全的實現對社會和人類的貢獻。即研究安全的利益規律。測定出安全的實現對個體(個人)、企業、國家,以及全社會所帶來的利益,對制定和規劃安全投入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科學的評價安全效益也是不可少的技術環節。
4)安全活動的效益規律。安全的效益與生產的效益具有聯繫,又有區別。安全的效益不僅包括經濟的效益,更為重要是還包含有非價值因素(健康、安定、幸福等)的社會效益。這使得對安全效益的評定非常困難。為此,應細緻地研究安全效益的潛在性、間接性、長效性、多效性、延時性、滯後性、綜合性、複雜性等特征規律,把安全的總體、綜合效益充分地揭示出來,為準確地評價和控制安全經濟活動提供科學的依據。
5)安全經濟的科學管理。研究安全經濟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方法、安全經濟的投資政策、安全經濟的審計制度、事故和災害損失的統計辦法等安全經濟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使國家有限的安全經費能得以合理使用,實現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類為安全所投入的人財物的潛力。
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相當廣泛的。既有基礎理論,也有應用理論,還有技術手段和方法。根據系統學和科學學的方法,我們把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整理歸類為安全經濟學四層次結構體系:
學科層次 | 學科理論與方法特征 | 主要學科內容 |
---|---|---|
工程技術 | 安全經濟技術的方法與手段 | 安全經濟政策與決策;安全經濟標準;安全經濟統計; 安全經濟分配;損失計算技術;安全投資優化技術;安全成本核算;安全經濟管理 |
技術科學 | 安全經濟學的應用基礎理論 | 全經濟原理;安全經濟預測理論;安全經濟分析理論; 安全經濟評價理論;安全價值工程;非價值量的價值化技術 |
基礎科學 | 安全經濟學的基礎科學 | 巨集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數量經濟學; 系統科學;數學科學 |
哲學 | 安全經濟觀、認識論和方法論 | 安全經濟觀;安全經濟認識論;安全經濟方法論 |
從表中內容可認識到:
①安全經濟學的哲學問題是確立安全經濟觀,確立安全經濟學的立論基點,指明安全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提供安全經濟理論的思想基礎。
②安全經濟學的基礎科學是安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根基和源泉。只有充分採用一般科學技術和一般經濟學現有的理論、方法,安全經濟學的發展才有基本的柱和依靠。在此同時,安全經濟學也應發展符合自身學科需要的理論科學。
③安全經濟學的技術科學是安全經濟學的應用基礎理論,它研究和探討安全經濟的基本原理和規律,提出安全經濟控制和管理的理論。只有充分地認識和掌握了安全經濟客觀規律,確立了安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安全經濟活動的指導與控制才會準確和有效。
④安全經濟學的工程技術指安全經濟活動或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安全經濟學不僅僅是應用理論,更為有意義的是安全經濟學的理論能指導安全工程技術的實踐活動,使人類的安全活動符合客觀實際的和必須遵循的經濟規律。
安全經濟學的任務是: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以及系統科學和一般經濟學的科學方法、理論,對人類公共安全,即職業、生活、生存活動中的安全經濟規律進行考察研究;結合當代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現代化、工業化建設的具體實踐,闡明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經濟規律在安全活動領域的表現形式,探討實現經濟的安全生產(勞動)、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途徑、方法和措施;為國家、政府和企業提供科學制定安全方針和政策的理論依據,從而極大限度地保障人的身心安全、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社會與經濟的繁榮與昌盛。
研究安全經濟學的基本方法是辯證唯物論的方法,其次還應重視如下研究方法:
1.分析對比方法。進行分析和對比是掌握系統特性及規律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要註重微觀與巨集觀相結合、特殊與一般相結合的原則。只有從總體出發,縱觀系統全局,通過全面、細緻的綜合分析對比,才能把握系統的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從而得到科學的結論。安全經濟活動所特有的規律,如“負效益”規律、非直接價值性特征等,只有通過分析對比才能獲得準確的認識。。
2.調查研究方法。認識安全經濟規律,很大程度上應根據現有的經驗和材料來進行,因此,調查研究是認識安全規律的重要方法。事故損失規律只有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基礎上,才能得以揭示和反映。
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安全經濟問題的數量關係分析和科學定量解決,是安全經濟學發展的必然要求。由於受客觀因素和基礎理論的限制,安全經濟領域有的命題是不能絕對定量化的,必須採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使獲得的結論儘量合理和正確。
安全經濟學是一門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的、特殊的交叉學科。安全經濟學從研究方法上講,具有系統性、預先性、優選性;從學科本質上講,具有部門性、邊緣性及應用性。
1.系統性。安全經濟問題往往是多目標、多變數的複雜問題。
2.預見性。安全經濟的產出往往具有延時性和滯後性,而安全活動的本質具有超前性和預防性特征,因而,安全經濟活動應具備適應安全活動要求的預見性。
3.優選性。安全經濟的決策活動應建立在優選的基礎上。安全經濟學應提供安全經濟優化技術和方法。
4.部門性。安全經濟學相對於一般經濟學,具有部門的屬性。
5.邊緣性。安全經濟學是安全的自然科學與安全的社會科學交叉的邊緣科學。
6.應用性。 安全經濟學所研究的安全經濟問題,都帶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應用性。這是安全經濟學為這種實踐提供技術和手段。
總之,安全經濟學的突出特色是,體現了安全科學的綜合性、交叉性、基礎性和邊緣性,使學生跳出或避免單純以技術或工程觀點看問題、研究問題的誤區和不足,從更廣泛的視野和角度研究安全問題,保障安全。
安全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與聯繫[1]
安全經濟學是一門安全科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相交叉的綜合性科學。與安全經濟學相近的學科主要有經濟學、安全學、安全管理學和災害經濟學。下麵主要對安全經濟學與這些學科的區別和聯繫分別予以闡述。
安全經濟學與安全學同屬於一級學科體系——安全科學技術,兩者之間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原則性的本質區別。
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於,安全經濟學與安全學都是研究生產和生活領域安全方面問題的科學,安全學的普遍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成為安全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安全經濟學與安全學在原理上有共性,在內容上有所交叉。
兩者的區別在於,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不同。安全學是以安全關係即安全的基本矛盾(矛盾的雙方是安全與危險)為研究對象,而不局限於安全經濟關係或安全經濟矛盾,因而安全學的研究對象範圍要比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範圍要廣泛。安全學的任務主要是研究安全與危險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主要揭示安全與危險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提供有效的實現安全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以及推動安全業發展的知識、技術和經驗。安全經濟學則以安全領域中的經濟關係和經濟矛盾為研究對象,由於安全經濟矛盾只是安全領域中各種矛盾中的一種子矛盾,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比安全學的研究對象在範圍上窄得多、專得多。安全經濟學的任務是揭示安全經濟關係的運動規律,為正確處理安全經濟關係提供原理、原則和方法,為提高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提供基本措施和途徑。因此,安全學和安全經濟學是兩門研究安全問題的不同學科體系,兩者不能互相代替,只能互相補充。
安全經濟學與經濟學既有一定的密切聯繫,又有本質的區別,是兩門不同的學科體系。
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於,安全經濟學與經濟學同屬於經濟學領域的範疇,經濟學揭示的社會經濟關係的普遍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成為安全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基本原理和指導方法。
安全經濟學由於其自身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而與經濟學科相區別。兩者的原則性區別在於,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不同。經濟學不是對安全領域中的經濟關係的具體分析,只能為分析安全經濟關係提供原理、原則和基本方法。而安全經濟學則是以安全經濟關係為對象,其任務是揭示安全經濟關係發生、發展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性,為安全經濟關係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基本方法,為提高安全經濟效益提供基本措施和途徑。因此,一般經濟學不能代替安全經濟學。
安全經濟學與安全管理學是兩門相近的學科,兩者不僅通用安全學的某些基本原理,而且在安全經濟學研究中也必然涉及安全管理學的某些原理、原則和方法。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不能互相代替。安全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安全領域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矛盾,是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則、職能和方法在安全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它涉及的內容不僅有經濟關係,更主要的是包含有安全管理職能、組織結構關係、業務關係、安全管理創新和技術關係等。其任務是揭示提高組織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徑。而安全經濟學雖然也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部分內容,但它不是研究安全管理本身的內容和規律,而是應用安全科學和經濟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成果,揭示安全經濟的客觀規律,為正確處理安全經濟矛盾、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經濟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安全經濟學與災害經濟學是兩門相近但又有明顯區別的學科。兩者相近,是指兩者不僅通用經濟學的一般原理,而且也通用安全學的某些原理、原則和方法。但是,在內涵與外延上,事故、安全與災害這三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十分明顯,存在著質的不同。
事故是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由於人們受到科學知識和技術力量的限制,或者由於認識上的局限,當前還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未有效控制而發生的違背人們意願的事件序列。安全工作的基本任務是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避免或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了預防事故,控制事故的損失,我們就要研事故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例如,煤礦生產中的瓦斯爆炸、粉塵危害等。安全是指消除能導致人員傷害、疾病或死亡,能引起設備或財產破壞和損失,以及能危害環境的條件,亦即是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和危害的隱患,通俗的說無危則安,無損則全。而災害是指由於不可控制或未能預料的破壞性因素的作用,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產生突發性或累積性的破壞或惡化,並超越當地社會經濟系統容忍限度而引起人群傷亡和社會財富滅失的現象和過程,如泥石流、洪水、颱風、地震等災害。
安全經濟學與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側重點各有不同,具有明顯的本質區別。災害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災害預測、災害防治和災害善後處理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社會經濟關係的學科,是一門特殊經濟學科,側重於巨集觀性、區域性的自然災害等領域的研究。而安全經濟學是安全科學領域的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以經濟科學理論為基礎,以安全工程技術活動和安全生產為特定研究領域,是一門安全科學與經濟學相交叉的綜合性、邊緣性的科學,側重於職業安全健康衛生、事故損失評估、安全投入決策與重大事故控制等領域,目的是通過對人類安全活動的合理組織、分配、控制和調整,達到人、技術、環境極其匹配的最佳效益。
有點不好理解 要是舉生活中例子 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