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業革命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叫數位化革命,是指以數字化、人工智慧化製造與新型材料的應用為標誌的工業革命,它直接的表現是工業機器人代替流水線工人,從而引起生產方式的根本改變,其結果將導致直接從事生產的勞動力快速下降,勞動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小,規模生產將不會成為競爭的主要方式,個性化、定製化的生產會更具競爭優勢。
“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個迴圈的過程,錶面上反映了從實體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實體經濟的回歸,實際上體現了服務經濟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戰略,符合經濟形態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如果說“去工業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環節,那麼,“再工業化”實際上是對製造業產業鏈的重構,重點是對高附加值環節的再造。”
《經濟學人》今年4月發表《第三次工業革命:製造業與創新》的專題報道,描述了目前正在發生的由技術引領的製造業的深刻變化。而美國著名未來學者傑里米·里夫金(Rifkin)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出版,也論述了由互聯網與再生性能源融合導引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引發廣泛關註。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一些學者較早分析了其對員工、收入和研發等微觀層面的影響。赫爾夫戈特(Helfgott)分析了新技術對工人在企業中地位的影響。他認為,正風靡美國產業的新技術,推動著工作場所的轉型,團隊中的工人變得更加重要和自治,身負更多責任。格林伍德(Greenwood)認為,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經濟體系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而信息技術的快速變革會在初期降低生產率,擴大收入差距。莫維利(Mowery)分析這場革命對產業研發結構帶來的影響,他認為自1985年起,美國的產業研髮結構由大企業主導的封閉式創新走向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開放式創新,非製造業企業成為研發投資的重要來源。
然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真正興起和全球化傳播,則與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壓力息息相關。具體來說:一是至20世紀80年代,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及隨之而來的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的持續生存帶來了危機。二是化石燃料驅動的原有工業經濟模式,不再能支撐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尋求一種使人類進入“後碳”時代的新模式。三是歐盟的推動和媒體的傳播。2000年起,歐盟就開始積極推行大幅減少碳足跡的政策,以加速向可持續發展時代的轉型。未來學家裡夫金全面分析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全球性影響,他提出互聯網、綠色電力和3D列印技術正引導資本主義進入可持續、分散式發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
目前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論述有兩種,一種以傑里米·里夫金為代表,一種以保羅·麥基里(Markillie,《經濟學家》編輯)為代表。
傑里米·里夫金對第三次工業革命有比較長期的研究。他認為,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能源互聯網與再生性能源結合導致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的重大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而且迫在眉睫。它有五大支柱:1、向不可再生能源轉型;2、將每一大洲的建築轉化為微型發電廠,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棟建築物以及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存儲技術,以存儲間歇式能源;4、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每大洲的電力網轉化為能源共用網路,調劑餘缺,合理配置使用;5、運輸工具轉向插電式以及燃料電池動力車,所需電源來自上述電網。
保羅·麥基里長期關註製造業技術和數字製造的發展。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數字化革命,將帶來製造模式的重大變革,大規模流水線製造從此終結,人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第三次工業革命甚至還可能帶來反城市化浪潮,取代城市化生活的將是一種分散、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方式。
歸納起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以上兩種路徑,它們各有特點,但殊途同歸,即人類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需要根本性的變革。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1]
目前,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可謂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主流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信息技術革命。該觀點最早出現於上世紀9o年代,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大規模應用浪潮應運而生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互聯網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機結合。美國學者傑里米·里夫金是該觀點的提出者和倡導者。他認為,隨著化石燃料時代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Et益暴露,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已是大勢所趨,而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進行收集儲存並實現餘缺調劑,從而實現人類發展的綠色化和低碳化。
第三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製造業數字化革命。2012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的封面文章認為,全球製造業領域目前正在發生一系列深刻的數字化變革,將使現有製造業的生產模式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傳統大規模、集中式和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代之而起的將是家庭作坊式、分散化且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工業生產模式,其中3D列印技術正是這場革命最引人註目的核心元素。
除以上三種主流觀點以外,也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指生物技術革命;還有人認為,是指空間技術、納米技術、海洋技術等領域的重大突破等。應該說,在以上各種觀點中,里夫金的觀點目前最流行、影響也最大。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前景[1]
- (一)2020年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趨勢
1.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將上升。但化石能源占據支配地位的格局不會發生改變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正形成一股潮流。美國能源部發佈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報告顯示,2010-2020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年均增速將達4.1%,遠高於能源消費總量1.8%的平均增速。美國2012年能源展望報告稱,3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均提出在未來l0一l5年問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提高至20%一30%的強制性目標。2007年歐盟在“能源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在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提高至20%的目標。日本受福島核事故影響已將能源發展的重心由核電轉向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並於2012年發佈了《可再生能源飛躍新戰略》,提到2030年將風能、地熱、潮汐、生物質等四類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提高至2010年的六倍。與此同時,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也開始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然而,從供給和需求角度來看,202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也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一是可再生能源的關鍵技術短期內難以取得重大突破,表現為技術供給和儲備不足。二是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於化石能源,加之配套基礎設施薄弱,導致市場需求難以迅速擴張。彭博社2010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目前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是化石能源的一倍左右,2016年以後才有望與化石能源基本持平。三是傳統化石能源的相關技術研發仍在推進,短期內其主導地位還難以撼動。即便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將達34.3億噸標準煤,而其比重也僅從2010年的10.96%升至2020年的13.2%。
2.智能電網技術研發投入加大,未來將會進一步推廣應用
智能電網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目前已成為各國能源領域的發展重點。2009年,美國能源部發佈公告,撥款45億美元用於支持智能電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積極支持私營資本進入智能電網相關項目;歐盟將智能電網技術作為實現“3個20%”的重要抓手,並制定了一個為期9年總價值2O億歐元的研發計劃;英國則制定“2050智能電網路線圖”,預計未來10年內將4700萬個普通電錶全部更換為智能電錶;日本產業經濟省於2010年啟動了智能電網示範工程項目,著力開發太陽能發電和大容積蓄電池相結合的相關技術。臺灣資訊工業促進會發佈的報告預測,未來5年全球智能電網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9%,2015年擴大至1900億美元。
3.未來10年集中供應的能源模式不會發生顯著變化
里夫金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結合,每一棟建築將會被改造成一個微型發電廠,能源供應模式也會由目前的集中模式變為分散模式。但是,2020年前集中供應的能源結構仍將處於絕對支配地位。首先,根據《世界能源展望2011》預測,到2020年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中的比重仍將超過80%;其次,目前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是建造大面積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基地,其理念仍然是基於傳統的集中供應模式;第三,將現有建築物改造為太陽能發電廠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在世界經濟緩慢複蘇的大背景下,其可行性並不樂觀。
- (二)本世紀中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趨勢
1.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顯著提高,但其能否成為主導能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從長期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將明顯下降,在全球能源供應中所占比重將大幅提高。全球自然基金會、全球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指出,2050年可再生能源完全有可能滿足全球能源消費的80%以上。歐盟制定的2050年能源路線圖中稱,力爭到2050年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提高至55%,德國等部分國家可能達到80%;美國能源部最新發佈的報告稱,2050年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供應美國80%的電力。然而,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成為主導能源這一判斷應謹慎樂觀。因為全球自然基金會等國際機構的研究結論僅僅是從技術上對2050年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潛力進行測算,並沒有充分考慮其經濟意義上的可行性。並且,這些預測均假設了隨著可再生能源相關技術順利取得重大突破,其生產成本將持續降低,但該假設能否如期實現,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2.採用扁平化能源供應模式的城市大量涌現,但全面實現的可能性並不大
從中長期看,分散式發電技術、智能配電技術、智能用電技術等智能電網領域的核心技術發展迅速,未來產業化應用前景相當廣闊;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進一步上升,生產成本也將明顯下降。因此,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成本上看,採取扁平化能源供應模式的方式進行城市建設是完全可行的。目前,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個別中小城市已開始由能源集中供應模式向集中供應和分散供應相結合的模式轉變。然而,即便是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技術完全成熟,將全球絕大部分城市和住戶改造成一個微型的太陽能發電廠,從而實現全面能源供應扁平化所需成本也將是極為高昂的,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實現這一目標難度很大。
3.將催生一批新興產業,但對全球經貿和投資的帶動作用可能要弱於前兩次工業革命
歷史地看,一種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將會催生出一批新興產業。目前,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手電筒、太陽能汽車等產品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但從現實情況看,可再生能源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外部性的相關領域,其核心元素仍然離不開“電”,因而難以產生與蒸汽機、內燃機、無線通訊相類似的重大生產和生活方式變革,對全球經貿和投資增長的帶動作用可能不像前兩次產業革命那樣強大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質[2]
一代信息技術的縱深拓展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本質。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五大標誌性的新技術群: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綠色能源為核心的新能源技術,以數字化製造、3D列印、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技術,以新型材料為核心的材料技術,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中樞神經系統,是驅動其他技術的大腦和指揮中樞;新材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數字化製造、3D列印、工業機器人是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智能製造方式;生物技術則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後半程的核心技術。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向經濟社會全面滲透、擴散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推動一批新興產業誕生與發展,還會導致社會生產方式、製造模式和全球產業組織模式等方面的重要變革,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和國家比較優勢,形成新的技術經濟範式,最終使人類進入生態和諧、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第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本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超越大規模定製的個性化製造範式逐步確立:第三次工業革命導致生產方式、製造模式發生重大變革
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規模生產方式相比,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生產方式主要是超越大規模定製的個性化製造範式。標準化是大規模生產的主要特征。標準化的形成和完善又極大地促進了大規模生產的發展和效率的提升。通過標準化活動,零部件、產品的規格、品種、式樣大大減少,這樣不僅可以獲得大規模生產的規模經濟性,還可以促進零部件之間的通用化和互換性,使其獲得在相關產品生產上的範圍經濟性.前兩次工業革命追求的是低成本、標準化的批量生產,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現在儘快實現規模經濟。隨著生產相對過剩,人們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逐漸增強,效率的提升逐漸轉變為能夠高效且低成本地滿足人們不斷變化和同時出現的個性化需求。隨著智能軟體、新材料、智能機器人、三D印製技術等的出現,使工廠逐漸走出大批量製造的時代,可以低成本地生產綠色環保、個性化的產品。建立在虛擬製造技術基礎的增式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已開始用於產品的個性化生產,即3D列印技術。傳統製造模式是“減式製造(Subtracted Manufacturing)”,一般是存原材料基礎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蝕、熔融等辦法,去除多餘部分,得到零部件,再以拼裝、焊接等方法組合成最終產品。這種生產方式是集巾式的,只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原材料浪費。而3D列印技術無需原胚和模具.直接根據電腦圖形數據和編寫的軟體,通過增加材料的方法把產品逐層逐步地“列印”出來,就像印表機一樣,用疊加、層疊的辦法形成產品,這種生產方式的材料利用率非常高,並且能夠簡化產品的製造程式,縮短產品的研製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智能化製造則幫助人們從簡單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加非線性,更具創新的腦力勞動。
而隨著柔性的數字化製造、3D列印、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逐步完善,大規模定製的生產方式有向全球化個性化製造範式轉變的趨勢。黃群慧和賀俊指出可重構的生產系統可以在柔性生產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生產成本、產品多樣性、產能和生產周期等多目標之間的衝突,因而能夠更好地適應全球化時期消費者需求千差萬別且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閘以3D印表機為代表的添加製造技術是生產一體化個性產品的主導技術範式。這種生產方式可以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充分體現消費者的個性需求,產品製造是根據個性化的設計進行的。在以3D列印為代表的個性化製造系統中,消費者不再被動接受或僅僅從企業給出的產品清單中選擇自己喜好的產品,而是親身參與產品的設計過程.並直接成為產品生產者。
(二)基於模塊化虛擬再整合的“社會製造”模式逐步形成:第三次工業革命引發全球產業組織模式變革
模塊生產網路是第五次產業技術革命導入期形成的一種重要範式。在20世紀末,隨著產品或產品體系設計、研發、生產的模塊化和組織形式的模塊化以及大量面向外部供應商的外包子系統的出現.模塊生產網路成為一種新型的產業組織模式。Sturgeon認為模塊生產網路所體現的主要組織創新是新產品開發的公司規模從產品製造的規模經濟中分離出來.這樣成功的創新並不必然導致公司的巨型化。跨國公司藉助模塊化帶來的組織柔性和組織接近效應,紛紛進行了相應的戰略和組織結構調整,更專註於本身的核心能力,將非核心能力業務外包,因此促成了專業代工的興起。全球性的領導廠商和系統設計師以外包為基礎,以產品設計為龍頭,以開放共用為標準,在全球經濟範圍內重新建立戰略體系,將分佈在不同地區的企業或企業集群連接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以實現資源的共用和優勢的互補,這樣就形成了模塊化虛擬再整合的新型產業組織模式。
超越虛擬再整合的模塊化生產網路之上的“社會製造”模式將成為新的主流產業組織模式。產業組織模式的變遷是伴隨著生產技術的變遷而發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將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場轉變為縱向一體化的工廠模式,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了大量大型企業集團。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使大量物質流被虛擬化為信息流,生產組織中的各環節將進一步被無限細分,生產方式呈現出社會化生產的重要特征。因此,產業組織模式也將在虛擬再整合的模塊化生產網路模式的基礎上,充分汲取產業組織網路化和產業集群虛擬化的優勢.形成“社會製造”這一新型產業組織模式。
“社會製造”模式是在互聯網、物聯網和物流網與3D印表機組成的社會製造網路中.通過眾包等方式讓社會民眾充分參與產品全生命周期製造的過程,社會製造的關鍵是主動、實時地將社會需求與社會製造能力有機地銜接起來,從而有效地實現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相互轉化過程。社會製造最大的特色就是消費者可以將需求直接轉化為產品,即“從想法到產品”,並使得任何人都能通過社會媒體和眾包等形式參與其設計、改進、宣傳、推廣、營銷等過程,並可以分享其產品的利潤。美國紐約的Shapeways和Quirky公司是社會製造的典型案例。在社會製造的環境下,大批3D印表機形成製造網路,並與互聯網、物聯網和物流網無縫連接。形成複雜的社會製造網路系統。實時地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在“社會製造”的產業組織模式中,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小企業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隨著能源互聯網的建立,中小企業可以獲得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和低廉快捷的物流服務.同時通過線上獲取生產所需要的各類協作服務,使生產要素的配置成本降到最低。同時各類個性化的產品銷售可以通過互聯網、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傳播,使擁有最新款式的消費品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行銷全球。新的資源配置方式將讓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家如魚得水,推出新品變得易如反掌且製造和銷售成本更低,小企業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以核心技術構建平臺化解決方案將是大公司生存的主要商業模式。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進,每個建築可能都是能源的生產者。每個人都是一種產品的一體化生產者,但是。這種組織方式下大公司不會消失,超級大公司將從集中化的產業鏈的壟斷者,轉變成平臺的提供者,在以核心技術為中微小企業構建平臺化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實現產業鏈共贏。這些平臺型大企業將提供全球範圍內的服務、平臺、基礎設施,由於有了這些平臺。小型企業會更快速地發展,新產業革命中的網路化製造和網路化新能源,將使這種平臺型企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成為產業內部和產業之間關聯互動的重要支撐。
(三)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推動新型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程度將越來越高。由於製造業的生產製造主要由高效率、高智能的新型裝備和軟體系統來完成,與新型裝備和軟體系統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將成為製造業的主要業態,研發、設計、物流和市場營銷等占據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傳統的製造業中的每一個產業鏈環節都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交叉融合,從而使研發設計、加工製造、營銷服務三個產業鏈環節在共同的網路化雲計算平臺上進行一體化深度整合。呈現服務化的發展特征。製造業和服務業出現深度融合,並導致原有服務業部門的重構。隨著服務業活動成為製造業的主要活動,製造業的主要就業群體將轉變為製造業提供服務支持的專業人士。因此,低技能的生產工人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下降,高技能的專業服務提供者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
中國推進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路徑在勞動力優勢逐步喪失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進程中,中國如何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最佳推進路徑是一個不可迴避的難題。中國推進第三次工業革命必須要充分利用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層次雙“提升”的有利條件,將產品的個性化生產與促進新興產業成長、啟動“內需”戰略有機結合起來。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背景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知識產權密集的複雜系統,任何一個新興產品都不是靠一項專利、一次技術突破就能發展起來的。而是需要依靠相關配套技術逐步完善。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同時還需要大量微細的漸進式創新。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系統的部署面向未來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產業化各階段科技發展任務和重點.充分挖掘與新興產業相關的科技成果,打通技術研發、應用示範、市場培育和產業發展、技術標準和配套設施等各環節的壁壘和障礙.使技術創新成果儘快產業化。
基於內需培育領先市場是推進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路徑。領先市場是核心技術成為全球主導設計的關鍵。從全球五次產業技術革命的發展歷程來看,任何一次產業技術變革都會爆發於一個特別的核心國家或地區,然後從核心向外圍逐漸擴散(佩雷絲,2002)。並逐步成為全球主導設計。這些率先應用新技術的核心國家或地區就是領先市場。Beise(2001)進一步強調了領先市場的擴散功能,認為首先採用某項技術並使其成功擴散的國家或地區才是真正的全球領先市場。領先市場是創新擴散的源頭,代表著未來全球市場的主要特征,滿足領先市場所需的資源、能力與策略是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先發優勢的基礎。在新工業革命和新興產業的培育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能否成為領先市場以及市場的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核心技術及其產業標準能否成為被世界廣泛採納的全球主導設計。滿足區域性低端市場需求的架構創新是中國自主建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網路的邏輯起點,本土“鏈主”是參與全球主導設計競爭的核心,成為全球主導設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價值網路建構的終極目標和歸宿。
架構創新能力是培育領先市場進而搶占新興產業戰略制高點的關鍵能力。架構創新是對產品構成、組織結構和生產流程的系統性創新,它不僅反映了產品構成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和功能分擔關係的改變,還反映了產業系統內各利益主體之間互動關係的改變。架構創新需要準確把握技術與需求的戰略契合點。這是形成領先市場的關鍵。在領先市場的形成過程中,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萌芽的形成階段,市場上存在著多種由不同技術路線創新設計的產品,這些不同設計之間的競爭激烈而殘酷。企業之間競爭的焦點在於提高產品性能的創新設計,不斷通過“嘗試~糾錯一嘗試”進行頻繁的產品架構創新。領先市場形成的實質是通過架構創新構建了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正反饋機制,呈現出核心技術創新的乘數效應和相關產業的連鎖反應。經過殘酷的企業試錯過程,將技術資源與市場需求有機聯結起來的、代表優秀產品的主導設計在特定區域內的領先市場上出現。主導設計定型後,產品基本穩定並逐步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接受,工藝技術創新替代產品架構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受共同的歷史、傳統、文化、語言、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領先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具有很強的同質性,產品已經具備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基本條件。擁有主導設計的企業處於技術壟斷地位並開始獲得超額利潤,企業規模迅速擴大,成本快速下降,規模效益逐漸體現,成為新興產業的領導者。為了獲得最大化的創新收益.該企業一般會控制核心技術的擴散和轉移,以維持自己的壟斷地位。受壟斷利潤的誘導,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模仿或引進的方式跟隨主導設計進行生產,並圍繞新興產業的主幹技術鏈,逐步完善配套技術鏈、輔助技術鏈、產業裝備技術鏈、產業材料技術鏈等,從而引發了相關產業和互補產業的連鎖反應。這種反應以累積的方式擴張,形成持續的正反饋機制。基於模塊化的架構創新有利於剋服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需求差異,實現核心技術、產業標準和主導設計的全球擴散。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發展的原子能技術、航太技術、電子電腦的應用最為突出,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
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並逐步深入生活,滲透到各個領域。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變了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呈現出機械化、自動化的特點,減少工業成本的同時節約時間。社會生產率顯著提高。
科技革命使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全球化趨勢加強。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劇了世界的競爭,擴大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
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