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企業信息化建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信息化建设)

企業信息化建設(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目錄

什麼是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指企業利用電腦技術、網路技術等一系列現代化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從內容上看,企業信息化主要包括企業產品設計的信息化企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企業產品銷售的信息化、經營管理信息化、決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培養等多個方面。

  由於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行業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建設階段的不同都會帶來不同的建設需求

  與傳統的建設項目評估相比,由於信息化建設項目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導致其評估方法要比傳統建設項目複雜得多。

  • 不同之處表現在:
    • A、信息系統價值評估的很多指標難以量化;
    • B、信息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
    • C、信息系統的價值具有長期效應,還存在很多隱性效益;
    • D、信息系統的技術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嚴格的項目建設的監理機制,因此又增加了評估的難度。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意義[1]

  (1)企業信息化建設利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業務流程重組,有利於組織結構優化,有效降低成本,擴大企業競爭範圍,激發生產、技術創新.推動研發項目進展,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競爭,加速企業發展

  (2)企業信息化建設有利於迎接加入WTO後所帶來的挑戰,適應國際化競爭。加入WTO以後,企業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與國際經濟接軌。在全球知識經濟和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特別是跨國經營)的重要前提。

  (3)企業信息化建設為企業建立了信息門戶。這些“門戶”讓擁有它的企業能夠及時的掌握行業動態、市場變化,從而迅速做出反應,抓住占領市場的先機。這些門戶已經超出r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概念,已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兩大應用的結合點:這些門戶對高科技技術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必將會帶來信息時代技術革命的飛躍。

  (4)企業信息化建設有利於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困難企業脫困。

  他們可以通過資源共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科研開髮結合為一體,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尋求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和項目,改善管理,早日走出困境。

  (5)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了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路化、決策智能化。有利於抓住新世紀的良好發展機遇。使企業在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在全球信息時化代迅速發展。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理論[2]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效用論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為企業獲取經濟收益。企業信息化要想切實的發揮其功效,必須與企業的管理體系以及企業的經營業務緊密聯繫。因此。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之前,應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經濟價值評估以及技術實力的綜合測評,排除無效技術。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效用價值,以便於參考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價值。

  企業信息化的進一步實施及完善,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適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使企業迅速根據市場需求對需求信息做出反應,及時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企業自身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企業自身提升競爭能力能帶動企業對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資產論

  企業信息化建設承擔的主體是企業本身,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情況需要考察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就企業自身技術而言,管理體系以及lT技術實力可能比較有限,要想切實有效地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種負增長趨勢。所以,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前要對企業自身技術實力以及企業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從而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規劃

  不同企業的性質、規模不同,導致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建設層面上所需的資金有很大差別。任何一個大中型企業要想形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息化體系,投入的資金都是巨額的,而且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資金的高投入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

  目前,大多數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建設前會普遍引入咨詢公司,之後再引入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建設的系統來進行軟硬體系統支撐,很多企業都採取了分步實施信息化原則,逐步實現企業信息化,使企業在資金、技術層面得到一定的緩解。這樣,在確定了信息化建設對於企業發展有效用的同時,符合企業所能承載的資金成本以及技術含量.為企業謀求更高層技術、更大的效用價值提供了合理化平臺。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風險論

  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先進的技術背景作為支撐.然而企業的管理體系卻更為重要。所以.企業要想做好信息化建設。就必須把企業的管理體系與企業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企業運營過程中,管理體系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已發展成為一種“潛規則”.要與信息化技術應用切實地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企業本身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企業信息技術涉及一系列管理系統,其中又囊括了許多子系統。要想與企業的管理體系形成運營體制上的關聯,必須進行一系列變革。因此,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時務必考察企業綜合實力以及對於信息化建設風險的承受能力。

  企業實施信息化起步便存在風險,企業的管理理念企業員工的lT實力、資金準備情況,都有可能成為企業實旋信息化建設的阻力。企業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企業變革的風險,為滿足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企業的管理體系務毖要打破長期遺留下的“潛規則”,這對企業整體組織結構都會產生一定的調整。因此.企業在實施信息化建設時,需考察諸多因素來避開風險,以免使企業經營方向產生偏差。

阻礙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因素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一手的信息資料,一手的信息傳遞,一流的信息管理成為制勝的法寶。大凡成功的企業,是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的。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也非常重視信息化的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提高生產力,否則就會被淘汰。而生產力的根源,又是什麼呢?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答案浮出水面——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程度。我們企業就進行信息化建設不得了?於是大家都來建設信息化,建設中卻受到了不少阻礙,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企業的信息化呢?

  阻礙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七大因素:

  1.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夠

  信息化在中國發展這二十多年裡,一直是應用需求推動它的發展,頭疼治頭,腳病醫腳。而國外信息化建設進程是這樣的:配置硬體→組建網路→選購軟體運行平臺→選購軟體;在國內是:配置硬體→組建網路→選購軟體→遇到困難開始搭建平臺。相比之下不難發現差距: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缺乏統籌的、高屋建瓴的認識。

  2.信息化建設成本不斷增加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各種硬體設備、網路建設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

  軟體越做越大,對硬體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導致硬體設備更新,原有設備的閑置浪費。

  企業在異地不斷成立新的工廠或分支機構,而現有的信息系統在低帶寬條件下無法應用,假如申請專線來支持企業原應用系統,就會大大增加網路成本。

  3.企業運營和維護成本加大

  企業應用種類繁多,且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客戶端上,導致部署、維護、升級、培訓等工作量巨大,人力成本日益增加,效率也難以提升。

  4.當前軟體架構無法兼容

  當前的軟體架構主流是基於C/S和B/S兩大類

  C/S功能強大,靈活的人機交互界面,但對設備配置要求高,客戶端維護量大,不能實現集中部署和維護,遠程應用對網路帶寬要求很高。

  B/S架構可實現集中部署和遠程應用,但系統響應速度慢、伺服器消耗大、通信帶寬要求高、安全性差、速度慢,用戶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差。

  企業不同階段購置不同的應用軟體,形成信息孤島,企業內外網用戶無法協同工作、共用信息。

  5.信息系統安全性難以保證

  網路安全分傳輸安全,登陸身份認證安全、邊界安全和伺服器安全四個方面,傳統的方式在這幾方面沒有系統和徹底的解決,安全問題使得企業提心吊膽的,企業信息化發展顧慮重重,不敢放手去建設和運用。

  6.集中管理難以實現

  對於企業的一些核心層來說,要把所有的資源和信息都需要集中化統一管理,且又通過相應授權給相應級別的人,保證信息保密而又不影響工作的需求難以實現。

  7.移動商務形同虛設

  無論是電話、傳真、簡訊、電子郵件,還是藉助於互聯網上的其它手段,用戶移動設備無法全面系統使用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導致雖有移動辦公工具,卻無法真正實現移動辦公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誤區[3]

  1.企業結構、管理思想的變革

  傳統的企業經營、管理思想與企業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適應。企業信息化不僅僅是單純在企業中運用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對企業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我國企業界的管理人員從思想上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將信息化等同於購買行為一以為買來硬體、軟體、網路等就是實現了信息化。就是技術決定論的思想,以為技術是萬能的,是一切工作的終點。許多企業在實施信息化戰略時,一味地追求技術高消費,而忽視了對信息技術的管理和內部業務流程的變革。有些企業雖然實施了一些系統管理和信息管理,但其側重點仍然只是側重於事後的技術支持和故障解決方面。所以許多企業抱怨信息化對經營沒有什麼效果,沒有帶來預期效益。其實企業信息化首要的是對企業結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

  企業信息化,即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電腦網路技術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製造、管理,及時地為企業的“三層決策”系統(戰術層、戰略層、決策層)提供準確而有效的數據信息,以便對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本質是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但是硬體到位僅僅是信息化的開始,怎麼合理利用,如何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才是信息化的真正目標。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技術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將取決於能不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同企業的具體實際良好結合,“企業信息化建設與其說是技術問題還不如說是管理問題”。在信息化建設中企業結構、管理不合理帶來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的流程不適合信息技術結構,使得電腦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甩,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改造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同時也是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造現有的業務流程的過程,業務流程再造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信息化的效果乃至成敗。用先進的手段去適應過去的工作習慣,即“穿新鞋走老路”,使先進的信息技術喪失統一性和先進性,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由此導致了許多企業信息化效果不理想。

  (2)信息化建設出現“分層”。信息化技術相對完善的企業中間技術層,尤其是設計部門和財務部門已經初步實現電腦管理;但企業的決策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依舊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關的報表滿天飛;另一方面企業的末梢,如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的電腦基本上是空白,整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還處於“戰術層”的居多,而企業的“決策層”和“戰略層”是相當薄弱的。

  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將企業生產流程人力資源財務物流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利用MRP-IIERP等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先進管理理念,建立與信息化系統相配套的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

  2.人才的認識

  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和企業流程密切相關。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高科技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它將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從戰略高度進行規劃。這就需要企業中有一個高層管理人員專門從事信息系統方面的領導工作CIO這個職位也因而應運而生。CIO是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集成而出現的統一的信息部門的高層管理者,他們通過指導信息技術的利用支持公司的目標。他們具備技術和業務過程兩方面的知識,具有多功能的觀念,是將組織的技術調配戰略與業務戰略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管理者

  雖然國內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已經設置了信息中心,設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總經理或副總裁,但卻缺乏真正意義上的CIO。首先,國內許多企業要麼直接將技術部門的主管提升CIO,要麼就由業務部門技術基礎比較好的人擔任,甚至就是高層領導直接兼任首席信息官(ClO)職務。其次,我國CIO目前所處的位置也就是信息中心主任。IT投資上所擁有的權力也不容樂觀,一項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準CIO們,有87%表示自己在企業的IT投資上只擁有建議權,只有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擁有決定權。而在企業進行重要的戰略決策時,42%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只是偶爾會征求他們的意見;13%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不會征求他們的意見;而能夠真正參與到公司戰略決策中去的準CIO們就更微乎其微了。

  3.信息的運用

  信息的重要價值全在於運用,而運用好、管理好信息才是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企業由於自身的信息應用能力的限制,往往低估了信息的作用,這又導致企業對信息化的不正確理解,典型的表現是:企業將資金大量投入技術設備,或系統工程的建設,而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競爭力,真正體現信息的價值

  真正決定企業信息能力的因素包括:員工應用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有效配置的程式;長期利用和體現這種價值的文化;與價值和準確性相關的信息本身。企業在以技術能力為中心的信息投資項目上註人大量資金和精力,錯誤地認為技術本身能創造出信息能力,實際上,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不平衡的認識和投資,反而阻礙了信息能力。因為決定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很多是非技術的。

  這也就是我國一些企業雖然應用了優秀的軟體,開發了自己的管理系統卻仍然沒有真正提高競爭力的原因所在。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流程[2]

  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應不斷深入挖掘適合企業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管理模式,將電腦網路應用到企業的經營活動當中,通過電腦網路獲取先進有效的數據信息,加強企業在市場競爭體制下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實施流程(見圖1)。

Image:企业信息化建设图1.jpg

  (一)制定發展戰略規劃。企業信息化規劃是指企業在其長遠發展目標的指引下,結合本行業信息與最新科學技術。提出發展企業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指導企業發展方向.最大化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企業信息化規劃應以企業現階段實際狀況以及企業各方面評估結果作為依據,就信息化發展路徑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制定符合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階段目標,結合企業短期戰略目標及外部環境,逐漸優化信息化流程,服務於企業信息化建設。

  (二)創建技術隊伍。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複雜而又長遠的系統工程,企業必須有一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管理業務的信息化人才隊伍作為支撐。併在長期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註重對其管理知識以及業務技能的培養,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打下基礎。

  企業信息化技術隊伍創建流程(見圖2)。

Image:企业信息化建设图4.jpg

  企業信息化並不是簡單的軟硬體系統的購買。而是信息化的真正運營。技術隊伍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首選要素,在軟硬體系統搭建的過程中,可以使企業節省大量開支:在信息系統搭建齊全的情況下,技術隊伍可以使企業信息化真正運行。為企業謀取經濟效益。

  (三)調整工作模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企業內部信息“數字化”,併在此基礎上,將企業經營的工作流程以軟體程式的方式固定下來,將此過程不斷延伸到企業經營的各個領域。

  提高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自動化。同時利用電腦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並通過網際網路採集國家巨集觀信息,及時抓住商業現代化信息,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升企業的決策能力

  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的全局規劃,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信息化建設方案;通過創建技術隊伍,使企業內部員工IT實力不斷提孔在工作環節中逐漸貫徹信息化工作理念、數字化經營模式、信息系統工作模式,將信息化不斷延伸到企業的各個領域。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實施流程(見圖3)。

Image:企业信息化建设图3.jpg

  綜上所述,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是為滿足激烈市場競爭形勢需要,企業信息化有利於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經營智能化,增加企業間的技術流通,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然而,企業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一味追求信息化進度有可能會使企業產生危機。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一支技術型隊伍作為支撐;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要進行整體部署、全局規劃;在信息化實施過程中要切實將信息化軟硬體系統與企業管理方法相結合,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策略[1]

  1.重視企業信息化的基礎建設,處理好信息技術的集成化

  (1)信息技術的集成化是企業信息化基礎建設的關鍵。

  在引進設備和推進信息化過程中,要考慮企業信息系統能否集成,能否實現體系與外界、系統與系統的兼容,能否資源的共用、優化結構.而不能產生“信息孤島”系統分散。在軟體建設方面,國產軟體功能尚不完備.系統間集成能力較差,產品開發工程化較弱,對企業的普適性不高也應周全考慮,實現行業軟體統一開發。

  為什麼有些企業會出現產供銷脫節、財務帳與實際帳面不符等問題?這就是生產、銷售、採購物流財務等各流程單獨運作,獨立開發。

  沒有按照一定程式集成技術,形成有機的整體統一協作。所以信息系統開發時要實現信息技術的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從生產車間計劃開始.各車間各部門應統一協調編製一套集成很高的信息管理系統(MIS)。

  數據環境是實現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企業數據環境的建設應包括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數據採(收)集,加工和處理以及以“數據為中心”由低級逐步向高級發展綜合應_Hj資料庫的建設。按照數據傳遞標準,保證正常的信息傳遞及其有效的關聯.達到系統資源共用,信息不冗餘、分散,這樣就提高r信息使用效率。使信息流通方便、快捷。

  從而保證了物質流、資金流的運轉速度,促進價值流迅速提升,實現資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進而達到企業資源的優化配囂.不斷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最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能力。

  (2)抓好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處理好建設中種種的關係

  在信息網路時代,網路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承擔著大貫的公眾事務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同時還是巨大的信息來源。“企業網路工程的建設”的實施標志著中國向網路時代邁進了一大步。這將極大地增強整個社會活力,推動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

  及時配置相應的電腦、印表機、掃描儀、攝影機、照相機等~系列辦公自動化設備,更要抓好網路基礎設施。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各種信息傳輸網路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研製、信息技術開發等設施建設。

  對在企業信息化工程組織、建設與應用中我們應處理好幾個關係:信息主幹網路與廣域網路建設的關係;網路平臺與應用平臺建設的關係;軟體投資與硬體投資的關係;總體數據規劃與應用開發的關係;原有子系統集成與新系統開發的關係;系統建設與提高企業員工信息化意識的關係;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的關係;依靠自身力量與選擇伙伴合作的關係。

  (3)建屯網上協同作業體系,加強和完善安全認證體系

  網上協同作業體系建設的快慢直接影響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因此為保證電子商務的效率和艘能充分發揮.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應努力達到協調統一。

  對於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註意解決網上購物、交易和結算中的安全問題,制定一套安全認證體系並逐步完善;對於日常系統維護工作,防止電腦病毒和”黑客”攻擊,確保系統不出故障。

  2.重視人才培養,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質的信息技術隊伍

  人是信息化建設巾重要的組成部分.信息化的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企業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知識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複合型”人才隊伍。所以只有加大人才培養,才能造就一批精通專業知識.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信息技術隊伍。

  培訓形式:可通過人才專業培訓、技術交流、對外合作。同時還可在長期的信息化建設實踐中不斷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充實IT隊伍。

  來推進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進程。

  3.加大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資與投入

  有些企業高層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也就造成投資不足、經費不夠。尤其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初期,對信息管理期望值過高,一旦收效不太明顯,投資費用又需增多,就可能會喪失信心,減少投資.甚至會減少建設過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這樣將影響整個建設進程,不利於信息化建設的繼續發展。所以應積極倡導信息時代新思維管理模式,做好認識工作,讓企業決策層重視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從而加大資金與人才的投入。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4]

  一、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一)缺乏主體意識

  從企業自身來看,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解決當前企業管理中突出問題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隨著體制改革,市場化壓力的逐漸增大,企業已經深切地體會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對信息化可以促進企業發展也基本上達成了共識。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缺乏主體意識,各個企業的重視程度相差卻很大。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還不能系統地瞭解信息化建設的知識,沒有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意識,仍願意停留在原來的管理及銷售模式中,不能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信息化的重要性。

  (二)需求分析不夠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是整個信息化建設的源頭,這個源頭直接決定了整個信息化項目的工作量。由於企業領導人工作繁忙,且對信息化的實施手段和方法、信息技術等知識又缺乏足夠的瞭解,難以清晰地描述企業需求,企業經營者與電腦軟體開發者對管理信息系統所要達到的目標都不明確,由此產生雙方的配合難以默契,勢必造成需求界定不清晰,開發盲目。故導致從一開始就留下隱患,等到發現需求不清晰引發大量返工的時候,為時已晚,不是項目拖期就是嚴重超出預算

  (三)應用偏離全局性

  我國信息化建設在基礎應用方面的普及面比較廣,但是在重大信息工程建設方面相對滯後。具體說來,很多企業就某一方面,譬如財務、庫存等方面的應用比較廣,而另一方面,如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的信息系統應用基本上是空白,整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這就導致信息系統只能片面地解決某一管理環節或局部的問題,而不是從整個企業戰略的角度來系統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結果開發出來的軟體模塊之間互不兼容,無法實現系統的統一和銜接,造成整個企業的信息網路平臺和各節點間無法實現信息暢通,企業的所有資源不能得到優化配置。

  (四)相關軟體市場建設滯後

  企業信息化管理軟體價格普遍較高,對環境要求也高,超出相當數量中小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礎環境。且市場上大部分管理軟體都是通用的,軟體商為企業量身定製的能力較弱,其服務與企業的要求也有較大差距,軟體商“以我為主”的服務理念使企業需要的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務未能得到較好的滿足。而軟體開發人才和應用人才的缺乏更使軟體市場建設呈現滯後狀態。

  (五)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較高

  現階段,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高、周期長的問題較為突出。原因之一是,我國IT廠商主要提供Pc機、顯示器、終端產品,能夠提供給企業從售前的咨詢,到方案的實施,直至售後的運營維護、系統化設計、一條龍服務的IT廠商少之又少。原因之二是軟體開發、服務上的問題也導致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提高。近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國內管理軟體企業,基本上都是基於微軟系統之上開發產品,其開發的產品要隨著微軟產品的更新而更新;有些軟體企業本身不規範,由於其軟體設計人員的流失而造成無法完成用戶系統的更新和維護,迫使這些企業重新更換系統。另外,管理信息系統軟體在實施完成之後,要隨著市場變化等原因對系統進行調整,這些都需要企業支付相當數量的維護、更新等費用。較高的企業信息化成本,使一些資金並不雄厚的中小企業望而興嘆、駐足不前。

  二、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動員,儘快提高認識

  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宣傳企業信息化的意義,宣傳國家關於企業信息化的方針政策,營造促進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社會環境。要讓企業領導層充分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對管理模式組織結構思維方式進行的一場“自上而下”的創新和變革;通過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使企業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管理現代化,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術進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網路經濟信息社會的到來,企業要想在世界範圍的競爭中取勝,必須實現信息化。經驗和實踐表明:領導的主持和參與是信息化建設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是企業信息化起步與成功的關鍵。

  (二)切實建設企業內部良好的信息化運作機制

  1 建立企業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連續不斷改進的過程,因此應建立一個由管理專家、規劃專家、系統分析員、運籌專家、電腦專家等成員組成的決策管理機構。在項目決策時,由該機構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詳細的調研、論證,分析需求,明確目標,細心聽取多方意見,從而增加決策透明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2 做好信息化建設準備工作,落實企業信息化建設資金。80%的企業認為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企業信息化的首要因素,並且企業信息化是一項投資很大的綜合性工程。因此,在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時,必須對其進行包括技術、經濟、財務等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詳細的投資預算,設立企業信息化建設基金,實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資,使資金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證企業信息化的順利實施。

  3 扎實做好信息資源的基礎管理工作。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需要足夠的基礎支持,企業就必須強化基礎管理工作,包括財務管理倉庫管理質量管理生產管理,計量管理等,做到數據準確、完備、客觀、及時。

  (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隊伍

  企業信息化中所採用的模式或系統都是人機統一的系統,它需要既精通信息技術,也知曉管理知識的綜合性的信息人才。開發者在實施硬體、網路、軟體安裝調試的同時,要為企業培養熟練操作和具有一般系統維護知識的技術力量,其中包括各個崗位的熟練操作員、系統硬體網路簡單故障維護人員,以及熟悉本企業實際業務、具有相應文化知識的信息數據管理分析人員等。另外,企業還應積極完善其人才機制,一方面通過開展內部培訓、社會公開招聘以及與高校、科研單位協作,引進和培養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還要在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等方面多做文章。

  (四)積極營造企業信息化建設良好的外部環境

  發達國家經驗證明:政府的支持、鼓勵和引導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至關重要。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環境的改進和完善包括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規等,並通過組織企業管理者參加先進管理系統的培訓、宣傳推廣企業信息化的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信息化示範工程的建設等各種方式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直接倡導和推動,從而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政府還可通過行政影響,整合資源、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並積極扶持高水平的咨詢機構,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需求,提供長期的優質服務。

企業信息化建設評估

  企業信息化水平評估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企業信息化的目標實現與否,不能靠意願來定,要靠真實的評估。很多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時,非常重視投入資金的獲得,而往往容易忽視投入後的產出問題,或者是大家不願談起系統收益的“真相”。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評估的意義

  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評估,是從企業引進信息技術的目的和戰略出發,考察信息技術應用給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影響。其一,企業可以對其全過程進行全面的評價,徹底檢查企業信息化的現狀,確定信息化建設的階段。其二,企業可以根據項目建設前期所建立的可量化的項目建設的目標和成功標準,與項目建設後所取得的成效進行對比,並分析結果產生的原因,找到其中的不足,以便在持續改進的過程中“推廣優點、彌補不足”。從而消除信息系統建設成為一種投入的“無底洞”、而產出卻“無人問津”或“無法問津”的現象。

  二、企業信息化評估的指標確定

  信息系統非常複雜,並且難以給出一個綜合評價。非常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在於:用於信息評估的指標數量太多,而且指標類別也很多。在評價指標中包括:投入和產出指標、巨集觀和微觀指標、有形和無形指標、定性和定量指標。廣義的信息系統的投資回報我們可以簡單寫成:ROI=(成本降低+收入增長)/總成本

  (1)投入指標(總成本)

  1)系統分析設計費用和實施費用,包括硬體、軟體和人員消耗的費用等;

  2)人力成本,包括人員重新招聘、人員重新部署和人員培訓的費用;

  3)流程成本,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部署信息系統的企業需要對現有的工作流進行再造;

  4)系統運行成本諸如集成和測試費用、運行費用、管理費用、數據分析成本、數據轉換成本等;

  5)信息系統的維護和持續改進費用;

  6)機會成本。我們可以說,企業由於選用其中某一家廠商的軟體系統,而放棄了其他廠商所能夠帶來的機會效益,就是一種典型的機會成本。

  (2)產出指標(收入增加和成本降低)

  ① 巨集觀指標

  1)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是否提高了?如果將其轉變為具體的經濟指標,可以為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流動資金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全員勞動生產率、計劃執行準確率、設備利用率、市場信息準確率、客戶滿意率、交貨準時率、產品優質率等。

  2)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是否有所創新?

  ② 微觀指標

  1) 信息系統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包括系統的用戶數量、用戶的職位、系統信息數量、業務信息數量等;

  2) 信息系統對資源的開發率和利用率。如果把信息系統比作人體骨骼的話,信息資源就是肌肉和血液。從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角度,可以評價信息系統的利用程度和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這可以從挖潛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用方面進行評估。

  3) 企業的業務流程、工作流是否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4) 員工素質的提高和員工參與信息化的程度。人力資源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的參與者,即信息化的主體。在這裡,人力資源包括信息技術人員和企業的其他員工。對於前者的評價主要考察其電腦應用能力、軟體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而對後者,由於企業信息化的深入,員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這是推動企業信息化的基礎。

  5) 是否改善員工工作滿意度

  6) 企業不同部分之間是否擁有同一的基礎數據環境,以及是否能夠實現協同工作?

  7) 系統數據是否能夠確保完整,以及能夠確保質量

  8) 企業各級人員對信息系統所體現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接受,包括企業文化是否發生變化,銷售、市場、服務人員的工作方式是否發生變化,績效考核方法是否發生變化等等。

  9) 是否減少人工信息處理的工作量,從而節約人工費用和辦公的開支;

  10) 是否加快信息收集、傳遞、處理速度,提高企業的反應速度;

  11) 是否改善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12) 信息安全的評價。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相繼建立了不同類型的信息系統。如各類具有信息採集、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等功能的子系統和分系統。但同時,利用相應的信息系統,既可以竊取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內容,也可以擾亂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內容。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問題也逐步演變為嚴重限制和制約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對於企業信息化安全的評價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3) 系統實施後是否擁有後續的持續改進和升級服務?

  三、企業信息化評估模型的建立

  由於評估信息系統的指標不僅數量多,而且指標的性質也很多,因此,我們應當對信息系統進行綜合評價。

  要想科學的建立一個價值評估體系,我們可以考慮藉助於運籌學和系統工程領域的層次分析法(AHP),來對多指標的信息系統進行綜合評估和決策。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沙旦於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特別是將決策者的經驗判斷給予量化,對目標(因素)結果複雜且缺乏必要的數據情況下更為實用,所以這些特點都非常貼近我們現在所需要進行的信息系統的評估。

  以下簡單談談運用模型進行綜合評估的步驟:

  (1)選擇評價信息系統價值的各種指標,包括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就是我們上面所列出的各種指標。

  (2)將指標進行分類、分層處理,構造一種含指標層、準則層和目標層的多層模型,它能夠反映各因素之間相互聯結的層次結構模型。目標層:通過××萬元的投入後,我們希望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回報。準則層:衡量目標能否實現的標準,例如信息系統的資源利用率等。指標層:為實現目標,需要達到的、可衡量的一些指標。

  (3)對各指標進行量化、標準化處理。

  (4)通過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處理、分析(其中包括確定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等處理過程)。

  (5)最後給出一個綜合的、合理的、考慮全面的評價結果。

  四、用戶和廠商難以秉持相同的判斷標準

  在通常情況下,用戶與廠商由於立場不一致,容易引起判斷標準的不統一。對於用戶而言,當然希望產品越貼近企業自身越好,希望後續服務越全面越好,而且一旦信息系統出現問題,或運作不理想,企業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軟體產品或軟體廠商存在問題;而對於軟體廠商而言,總是會聲稱自己的產品基本能夠滿足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至於建設之後沒有能夠發揮預期的功效,他們總是會認為是企業本身出了問題,比如說企業難以改變的業務流程、企業員工利用信息的意識等因素阻礙了系統的效用發揮。

  我們認為,要想讓用戶和廠商在信息化技術的價值評判中秉持相同的判斷標準,有兩種可能性:

  (1)當市場發展到成熟階段,軟體市場也成為一種“買方市場”的時候,軟體廠商可能迫於競爭的壓力,往往會提出各種“讓客戶滿意”的承諾,當然這時我們就可以在項目簽定的合同中確定信息系統的價值評價標準

  (2)藉助於獨立於用戶和廠商的第三方監理機構或咨詢機構,來公正的對信息系統進行評估。

  五、信息化價值評估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在系統建設前,沒有明確“通過系統的建立,需要達到哪些具體的量化目標”,以及沒有定義好“信息系統成功的標準”,這樣會導致在信息化價值評估時失去了“標桿”,從而難以真實的評估系統的受益。

  (2)項目經理容易忽略人員和流程問題,只考慮純粹的技術實施問題,因此在評估時容易帶有片面性。

  (3)軟體廠商、企業都不願“自報家醜”。一方面,軟體廠商向來不願向公眾“曝露”失敗的案例,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往往都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往往是與負責項目的領導的業績掛鉤,而且企業也會考慮到公眾形象等問題,從而也不太願意說出問題的真正情況。

  (4)成本的回報具有短長期之分,因此為回報分析帶來了困難,企業在評估信息系統的價值往往會忽視了長期的收益。

  (5)有誰來完成項目價值評估?軟體廠商——不公正,企業客戶——不科學、不系統。

  (6)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咨詢—監理—評價體系”機制沒有形成。

  (7)評估帶有片面性,忽視對隱性收益的評估、忽視對人的能力和意識提高的評估等。

  信息系統的價值評估與傳統的投資項目價值評估相比,具有更高的複雜性。傳統的投資項目價值評估的指標比較容易量化,進行最終的評價就比較容易,而且其效益主要還是體現在顯性收益上,而信息系統的價值評價中隱性成分相對較多。因此,對項目的價值評估時,我們需要進行分類處理,不可用同一種方法來給所有的項目進行評估。

企業信息化建設案例分析

案例一:美高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案例

  青島美高集團成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硅膠系列產品,是典型的製造業企業。公司堅持“創新每一天,領先每一步”的核心理念,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現已成為同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以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瓶頸問題也越來越多,企業高層僅憑主觀判斷和經驗決策,無疑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為此,我們必須迅速變革和創新,尋求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通過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解決存在的一些瓶頸問題。

  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一直以來都是企業非常重視的工程。幾年來,公司一直堅持走信息化發展之路,公司相信,只有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才能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將企業發展過程中信息化的建設情況做一下介紹,希望能對其它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有所幫助,對一些還沒有或者即將進行的企業,起到有效的借鑒作用。

  一、信息化基礎建設

  信息化建設主要包含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硬體,一方面是軟體。這兩方面資源的整合,加上有效的管理機制,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就建立起來了。硬體環境建設是一個基礎,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開始,一個必需,它包括電腦、網路、存儲、列印等許多設備的建立連接,根據企業需求,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公司現在辦公人員人手一機,建立了內部區域網,辦公區與分廠之間全部互聯,引進光纖,大大提高了Inter網的帶寬和瀏覽速度,保證了資源共用和文件傳輸的便利條件,為以後軟體建設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另一方面,網路資源也要充分的拓展和有效利用。美高集團在建廠初期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擁有了企業郵箱,並註冊了頂級行業功能變數名稱www.silica-gel.com,成為當時青島地區為數不多的網路企業用戶之一,依托這個平臺,與世界各地以及海外客戶建立了貿易合作關係,為企業迅速拓展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網站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改版,在後臺資料庫的支持下建立了動態網站系統,提供了靈活的站內內容搜索機制和流暢的信息發佈通道,除了原有以新聞為主的信息發佈外,還建立了公告、售後服務、論談等欄目的動態發佈機制。定期更新網站內容,並每年在GoogleYahooBaidu搜索引擎和商業平臺上做了多語言的宣傳推廣,提高企業知名度,讓客戶能夠快速地找到我們,瞭解我們,聯繫我們,為拓展市場,挖掘潛在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網路資源和途徑。

  另外,美高集團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配套安裝了2臺大型的專業伺服器,專門用於項目的運作與數據備份,安裝了網路防火牆與殺毒軟體,配置了大型UPS電源,可延長伺服器20個小時的運轉時間,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軟、硬體運行環境,極大地提高了系統與項目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二、信息化軟體系統實施

  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企業軟體的實施與管理,如何選擇並建立一套適合自己企業發展需求的軟體管理系統,我們企業也在不斷的尋求和探索當中。信息化管理軟體非常多樣化,大小不一,針對行業的應用也不一樣,目前來說最典型的就是企業資源規劃,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ERP系統。ERP系統是在MRPⅡ(製造資源計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統,它代表了製造企業在信息時代管理革命的發展趨勢。其基本思想就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條供應商、企業本身、分銷網路以及客戶等各個環節緊密聯接的供應鏈,企業內部又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製造、質量控制、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在ERP的管理理念里企業同供應商、銷售代理和客戶的關係已不再是簡單的業務往來關係,而是利益共用的合作伙伴關係。

  ERP系統引入企業,通過該系統帶動企業革新管理理念,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對於現代大中型企業來說,適應信息時代管理革命的變革。

  ERP系統的在企業的實施成功率還是比較低的,為何實施效果不盡人意呢?美高在實施的過程中,總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信息系統建設存在觀念的誤區

  對信息化的認識不足,大多還停留在錶面上,思想觀念落後。目前,主要存在四種錯誤傾向:一是“簡單化”。認為信息化就是上馬信息系統項目,完全是技術上的事情。二是“神秘化”。認為信息化太高深,需大量專業知識,自己沒有能力從事。三是“模式化”。認為信息化是解決企業管理的“靈丹妙藥”,只是購買已有成熟的軟體應用,忽視基於信息的增值應用。四是“短視化”。認為信息化成本太高,沒有必要,現在開展還為時過早。與此同時,大多數企業高層領導對信息化的正確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夠,對員工進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培養企業自己的信息化人才的力度也不夠。

  2、信息化建設缺乏科學的戰略規劃方法

  企業必鬚根據內外部條件和企業戰略,慎重實施信息化建設。如果沒有從企業戰略和商業利益的角度充分考慮信息技術的使用對企業組織結構、業務流程、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去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步驟,而是盲目投資於最先進的軟硬體,造成的後果或是信息技術只是在局部環節處理上能提高效率,或是形成設備的閑置和投資的浪費。

  3、企業信息化投入資金偏低,並且重硬輕軟

  很多企業對硬體的投資占到整個信息化投資80%以上,而配套軟體投入相對滯後。這種“重硬輕軟”的做法不僅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也使硬體設備收益/投入比偏小。有些由於前期論證不足,建立了信息系統之後缺乏科學合理的應用,造成投資浪費。

  4、總體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偏低

  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實現了基礎性管理系統,絕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文字處理、財務管理等辦公自動化及簡單信息管理階段,區域網的應用也主要停留在簡單信息傳遞層面上,生產控制方面的應用很少。信息孤島現象嚴重,資源不能共用,信息化建設的綜合優勢無法發揮。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咨詢-監理-評價體系”機制沒有形成,造成有的企業信息化工程盲目上馬,工程質量無法保證。

  5、信息化意識和有關技術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開展信息化,需要既懂得商務管理又懂得信息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大多數中小企業因資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員工素質普遍較差。並且多數企業領導者對信息知識也知之甚少,對信息化重視不足。儘管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都不同程度上開展了信息化建設,但他們並非全都對什麼是企業信息化、如何實施信息化有透徹的瞭解。此外,中小企業很難找到一批既懂信息技術又懂企業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這直接影響中小型企業信息化進程。

  6、概念模糊

  很多企業對ERP認識模糊,混淆了“ERP軟體”和“ERP系統”的概念。認為只要投入資金購置電腦硬體和某種ERP軟體,就可以解決企業現有管理問題。其實ERP首先是一種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次才是一種應用軟體。

  7、企業管理機制和市場環境不完善

  很多企業還習慣傳統計劃經濟管理方式,市場意識不強,而ERP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物,若不剋服二者根本差異,ERP的實施就難以進行。

  8、對自身的需求缺乏深入的研究

  ERP的實施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如何實施必須對企業內部的需求進行周密細緻的研究論證,可行性分析。

  9、基礎建設不完善

  許多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設備落後,電腦基礎薄弱,企業人員對最新的管理思想和技術知識理解不夠,懂管理者缺乏信息技術知識,而信息技術人員缺乏管理經驗等問題。

  中小企業實施ERP阻力很大卻又很有必要。那麼中小型企業在現有條件下應當如何實施ERP系統呢?美高集團在發展企業的同時,運用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運行管理機制,完備基礎設施,加強人員培訓,採取適合企業經營環境的管理流程來擺脫企業管理現狀,逐步向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管理模式轉化。

  在實施ERP系統之前,我們通過詳細的調查調研,借鑒同行業實施的成功案例,發現存在的管理問題有:產品規格多,物料存儲形態多樣,嚴格要求批次管理;工藝流程採用專用設備或裝置,流程和能力都相對固定,工序間連續且能力匹配性不強,在最高和最低日產量間波動;成本核算分步結轉,成本項目包括主要原料;外銷按單生產的臨時插單控制、成本核算應收賬款的控制、催收、考核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公司決策層和管理部門進行了一個總體性的規劃,最終確定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產品技術數據為基礎,實現業務流程中對成本及費用的預測、控制和反饋,並實現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監控,使財務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採購管理車間管理計劃管理成本管理全面集成統一,構建一個具先進性、集成性、適應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的企業資源集成系統。要求整個系統滿足企業核心管理的需求,近、遠期投資兼顧,儘量降低投資成本,要求快速實施,迅速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

  項目計劃最終確定分成三大階段。第一階段:分模塊獨立實施。首先完成財務管理、基本供應鏈購銷存管理以及財務與銷售、採購、庫存業務的基礎集成應用。第二階段:實現生產計劃管理、車間管理、成本管理,並與財務、銷售、採購、庫存業務集成。第三階段:供應鏈全過程的物流、資金流的全面控制與考核,支持管理者經營決策。

  隨著ERP系統的逐步實施,系統在短期內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系統可以實時按所需條件查詢庫存數量,為生產部門合理安排生產任務、倉庫管理部門進行庫存管理和控制提供詳細而準確的資料;倉庫賬與財務賬、財務賬與客戶賬不一致的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貿易公司則運用銷售系統現有的報表,對銷售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對應收賬款進行分析。

  三、體會和感受

  公司從管理目標著手,根據自身需求分步實施ERP系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ERP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電腦應用軟體,而是一個至上而下,全員參與,循序漸進的系統性工程。鑒於中小企業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一個ERP項目的成功導入,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觀念的轉變

  ①ERP系統的實施不僅僅是一個IT項目,更是一個管理項目。在選擇、實施系統時項目負責人不能只由技術部門的領導擔任,高層管理人員,尤其是企業一把手必須親自主持和參與系統實施。

  ②ERP系統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套軟體,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整套新的管理思想。企業在準備上ERP系統之前,應充分認識到ERP系統的實施會不可避免地衝擊企業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程式和方法,以及權責關係和體制結構等。只有深刻理解、消化吸收了新的管理思想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加以運用,實現企業管理的全面變革,才能充分發揮ERP系統帶來的效益。

  不少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並沒有意識到實施ERP系統必須同時實現企業管理的改革,只是要求系統模擬企業目前的運行狀況,僅是原管理方式的電腦化,這是導致ERP系統應用不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必須同時推進管理觀念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企業成功實施ERP系統最為關鍵的因素。

  2.明確企業自身需求和實施重點

  很多企業實施ERP系統成功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沒有明確自己的需求和實施重點,許多企業對ERP系統期望過高,以為ERP系統是"萬靈藥",可以解決企業存在的一切問題。從而在決定建立ERP系統前,沒有對本企業進行需求分析,不清楚企業應當如何通過ERP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及企業在管理方面想要達到的目標。最後很多企業實施的ERP項目只是企業現有管理模式的電腦翻版就是由於實施前的需求和重點不明所造成的。

  因此在實施系統前,應該重點考慮以下方面:①考慮企業今後長遠發展目標,同時找出近期企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企業可以通過ERP系統解決的問題,也應當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根據企業的近期需求和遠景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實施。同時確定ERP項目每階段結束的標準和項目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參考和修正的依據,確保每一步驟都實施到位。②分析企業現有工作流程,弄清在哪些方面未能實現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哪些方面與企業的總體目標不符,需要進行怎樣的調整和改革。③在考慮ERP軟體的具體功能時,要分析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類型企業的組織形式對軟體的要求,企業特點對軟體功能的特殊要求。④分析企業現有基礎建設是否完善。眾多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設備落後,電腦基礎薄弱,企業人員素質不能適應ERP軟體等。而這些問題都應該在實施前得到合理的解決。

  3.企業業務流程重組

  ERP系統的信息實現了最小冗餘和最大共用,傳統需要幾步或幾個部門完成的工作,在ERP中利用統一的資料庫和集成的信息系統可能一次就可以完成。因此,要想使ERP系統在企業成功應用,就必須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去除冗餘和無效的工作環節,從而確保企業有一個科學、規範的業務流程和管理基礎,併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組織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對客戶的快速反應能力。

  許多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對實行業務流程重組缺乏清醒的認識,只是要求ERP系統的功能適應原有手工業務處理流程與工作方式,而不去對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等方面進行改造和調整,結果造成企業想通過實施ERP系統來提高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的目的難以達到。

  而業務流程重組必然會涉及到部門職能的重新劃分、崗位職責的調整、權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方面的問題,而且新的管理方式對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業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問題,都會給企業帶來不穩定因素,這正是ERP系統成功實施的難點。

  一個成功的ERP系統實施,除了以上提及對策,同時還包括其他要點。譬如說實施前專業管理咨詢公司的整體方案設計,實施過程投資預算和資金分配,系統運行後的維護和擴展等都是決定一個項目是否成功的關鍵要素。

  ERP系統是一個因需制宜的項目,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系統工程,推進信息化建設必須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效益驅動,重點突破"的原則,做到統籌安排,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步實施,協調發展,才能取得期望的成效。

  四、目標

  信息化建設對企業來說,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儘管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但離我們的目標相距還很遠,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實踐,從中找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信息化建設真正融入到企業管理中,發揮出有效的作用,通過構築企業信息化平臺,實現整個企業的資源共用,進一步規範企業的基礎管理和運作方式,使企業建立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和快速反應的經營機制,幫助企業快速、穩步的發展。

案例二:快速消費品企業信息化建設案例[5]

  作為國內知名化妝品企業,X公司專門研發、生產和經營天然植物類美容護膚品,素有“面膜專家”美譽。其產品系列暢銷300餘家全國連鎖超市和百貨商場,其俱樂部現已發展了數萬名會員。

  在規模化擴張的背後,提升業務效率、實現有門店的協同運作,成為困擾X化妝品企業的難點所在。

  有研究表明,忽視對企業管理現狀的分析判斷是導致大部分信息項目失敗的罪魁禍首。因此合作伊始,根據AMT IT解決方案導入方法論,項目組確定了三步走戰略戰略分析、規劃設計、系統實現。即首先進行充分的內部業務需求分析和調研,併在此基礎上考察和引進成熟的信息管理解決方案,最後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逐步實施和推進這個方案。

  其中,對於方案的規劃設計部分,AMT從四個維度構建了信息化應用藍圖。

  第一,人的維度。對企業員工進行信息管理的宣導和培訓,瞭解業務需求,提高員工協同辦公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知識的維度。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知識點,需要通過標準業務流程的設計沉澱下來。

  第三,管理的維度。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及組織,以此保障日常協同管理的持續開展。

  第四,IT系統的維度。針對企業信息化應用現狀,實現需求分析成果與軟體平臺的銜接。

  由此,通過以上4個重要的切入點,項目組有效推進了信息管理平臺的實施與應用。

  流程管理加快業務流程

  在X化妝品企業的組織架構中,各門店的業務員是一線銷售人員。以濟南地區一名普通業務員完成銷售請示為例,該申請必須先彙報到山東區域經理處,再由區域經理向南京大區經理彙報,最後由南京經理向上海總部進行彙報。

  “如果業務涉及報銷,那麼還要將相關報銷單據通過層層快遞到上海總部財務手中,一個業務流程走下來平均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財務於總監對企業內部純手工的業務報銷流程大為不滿。

  令她更為不滿的是,單據在逐級審批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丟失,而相關人員對審批的進程也一無所知。“如果涉及重要的市場銷售,這麼慢的反應效率顯然會讓我們喪失不少市場商機。”於總監說。

  為了改變這一管理不足,X化妝品企業運用AMT所提供的IT解決方案系統,通過項目管理、知識管理、流程管理和人事行政管理以及門店和美容顧問管理等功能模塊,將X化妝品企業從過去依靠人工手工管理轉變為依靠信息化管理

  “現在一線業務員的報銷流程通過系統逐級審批,審批狀態隨時可查,而相關單據則直接快遞到總部,避免了中間環節丟失的風險。”於總監說。而僅此一項改變,X化妝品企業的審批流程速度就從過去至少一個月變為最快一周,對於市場的掌控也更為敏感。

  協同管理完善核心業務

  作為一個倡導時尚概念的植物護膚美容廠商,X化妝品企業除了需要完善內部自身管理外,還要通過信息化手段洞察市場和消費者趨勢,並及時將收集的信息反饋給產品研發和生產部門。

  賣場、網路、專賣店是目前 X化妝品企業的零售系統中三個完全獨立的銷售渠道。針對不同渠道的顧客差異,X化妝品企業在產品包裝上也各有特色。針對賣場經常促銷的狀況,X化妝品企業會推出“買大送小”的促銷裝,甚至在類似屈臣氏等超市,就直接推出小包裝產品方便消費者購買;而針對網路購買用戶,除了在產品包裝上要夠炫夠漂亮,還在產品包裝材質上要避免易碎易破的包裝材質;在專賣店則要根據地區消費者的喜好,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擺放。

  在過去,為了滿足不同銷售渠道用戶的購買喜好,當地業務員都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產品促銷包裝申請,研發和生產部門則跟在業務員的後面進行一味的滿足,毫無計劃性和規範性可言。但在IT解決方案上線後,“現在通過在IT解決方案可以彙總各地的銷售活動情況,再結合ERP系統,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大致瞭解消費者對產品和包裝的需求,產品研發部門也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產品設計。”於總監舉例說明,“比如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新產品小樣搭配我們銷量最好的產品進行促銷,也可根據銷售數據及時調整各專賣店的主打產品。”

  而在賣場和直營門店的宣傳上,X化妝品企業也擺脫了過去“拍腦袋決策”的管理模式,而是將過去的市場投入費用與業務增長量作為雙維度考核依據,以此來決定下一季度市場費用投入的額度和區域,使管理層能真正做到通過系統來管理核心業務。

  知識管理固化企業文化

  在此次實施中,令X化妝品企業感到滿意的除了IT解決方案實現了X化妝品企業所有門店信息的批量導入和及時更新外。IT解決方案為X化妝品企業打造的門店美容顧問的組織管理更令他們驚喜。系統上線後,管理者只要將每位美容顧問的工作調度、在假或離職等人事管理資料納入系統後,就能夠輕鬆地結合X化妝品企業的各類項目、活動需要進行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以及美容顧問的工作效率

  此外AMT還為X化妝品企業做了AMT標誌性的知識管理項目,將企業沉澱在業務流程中的知識經驗提煉出來,讓組織形成內部學習的良好氛圍。現在新員工可以較全面地完成公司內部系統的學習,然後在IT解決方案平臺上分享老員工的經驗和知識,在入職導師的指導下迅速完成對公司文化和工作技能的初步瞭解。

  “IT解決方案平臺中關於公司歷次重要會議記錄、信息發佈、公司企業文化宣傳一應俱全,因此我們要求新員工進公司後要花兩天時間來看這個內部平臺,瞭解公司流程、制度和企業文化,這也減少了公司進行員工培訓的成本和時間。”於總監說。

  隨著IT和業務的結合程度在企業的競爭中表現得越來越重要,於總監認為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綜合能力的競爭,她表示X化妝品企業未來在企業內部協同管理上將更進一步,並計劃將IT解決方案平臺作為企業信息化平臺門戶基礎,在平臺基礎上融合CRM、ERP等系統,並開發經銷商平臺,使經銷商通過平臺能瞭解X化妝品企業的市場政策、公司新聞,併進行訂單管理

  “雖然IT解決方案平臺剛剛上線的時候,有同事向老闆反映‘系統平臺太麻煩’、‘不適應’,但經過我們自上而下的推進,目前上至領導下至一線業務員都已養成每天上IT解決方案平臺的‘好習慣’,公司員工信息化素質和意識的提高,將有助於我們未來信息化更深一步的推進。”在於總監看來,IT解決方案平臺的上線,只是X化妝品企業信息化推進企業管理的起步。

參考文獻

  1. 1.0 1.1 賈婷.淺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策略及深遠意義.科技信息2009年9期
  2. 2.0 2.1 韓雪.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理論分析及流程構造設計.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商業時代.2009,24
  3. 許紅利,劉慶芳.淺談芷業信息化建i殳硇誤區與發展思路[J].煤礦現代化.2008,1.
  4. 常桂英.淺談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 《北方經濟》 2008年第06期
  5. 邱文峰.快速消費品企業信息化建設案例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信息化建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3.68.48.* 在 2010年3月5日 11:11 發表

受教了,謝謝斑竹!

回複評論
220.114.130.* 在 2010年11月5日 23:22 發表

很清晰,謝謝~

回複評論
222.91.99.* 在 2010年11月14日 13:17 發表

受益匪淺!十分感謝!

回複評論
175.171.61.* 在 2011年1月30日 00:26 發表

學習了

回複評論
222.75.146.* 在 2011年3月15日 10:44 發表

謝謝分享

回複評論
8.20.85.* 在 2011年3月23日 16:40 發表

只會理論,卻沒有從實質出發,我勸各位不要人云亦云了,作者說所說並不是沒有道理,但都只是理想下發生的,舉個例子。監理有辦演仲裁角色的,那請問請仲裁的錢是誰出?如果其中一方出,那麼他為什麼要幫另一方說話??作者應該本身應該不是接觸市場的‘空想家’!

回複評論
鲈鱼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3月24日 11:29 發表

8.20.85.* 在 2011年3月23日 16:40 發表

只會理論,卻沒有從實質出發,我勸各位不要人云亦云了,作者說所說並不是沒有道理,但都只是理想下發生的,舉個例子。監理有辦演仲裁角色的,那請問請仲裁的錢是誰出?如果其中一方出,那麼他為什麼要幫另一方說話??作者應該本身應該不是接觸市場的‘空想家’!

補充了新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複評論
218.58.50.* 在 2011年5月16日 15:30 發表

感謝!

回複評論
116.23.57.* 在 2011年6月16日 22:08 發表

IT技術美國18個月就會有重大革新,這種停留在上個世紀的語境和實際的狀況完全對不上號。

回複評論
Yixi (討論 | 貢獻) 在 2011年6月18日 09:57 發表

116.23.57.* 在 2011年6月16日 22:08 發表

IT技術美國18個月就會有重大革新,這種停留在上個世紀的語境和實際的狀況完全對不上號。

謝謝指正,原文已修正,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複評論
wydbz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2月5日 07:46 發表

馬克一下!

回複評論
125.118.3.* 在 2013年11月19日 15:55 發表

英文里有信息化這個概念嗎?

回複評論
125.118.3.* 在 2013年11月19日 15:59 發表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好像是政府的說法,在中國才廣泛使用的概念.

回複評論
124.93.239.* 在 2014年2月21日 07:00 發表

Hao

回複評論
大鹏 (討論 | 貢獻) 在 2015年8月11日 15:43 發表

寫的非常詳細,也比較貼近事實

回複評論
106.38.206.* 在 2015年9月4日 07:49 發表

挺好,若與當下國家主推的兩化融合相結合會更接地氣

回複評論
1.69.34.* 在 2016年1月12日 21:37 發表

相當好!很有幫助

回複評論
60.3.65.* 在 2016年2月19日 19:40 發表

好,值得學習!

回複評論
111.182.216.* 在 2016年5月29日 16:57 發表

相當好!很有幫助

回複評論
175.20.208.* 在 2020年1月6日 08:55 發表

這是~高級貨啊。厲害

回複評論
101.93.149.* 在 2020年7月1日 10:02 發表

125.118.3.* 在 2013年11月19日 15:59 發表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好像是政府的說法,在中國才廣泛使用的概念.

世界銀行就有一個Digital Adoption Index,看各國的信息化程度,政府的信息化就是一個重要維度。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