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息化戰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信息化戰略

信息化戰略(Information strategy)

目錄

信息化戰略概述

  信息化戰略是指企業為適應激烈的環境變化,通過集成聚合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應用信息資源,並能夠聚合組織制度以期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長遠運作機制和體系。

  哈佛商學院教授小詹姆斯·卡什等人曾指出:“現在任何組織幾乎都有購買任何IT的能力,但IT本身並不能夠促成企業的任何優勢,它只是企業運行的必要條件,關鍵是IT的應用如何與企業的戰略、組織、流程管理控制系統等結合起來。”這實際上也就指出了信息化建設需要從戰略的角度出發進行規劃和設計。

  信息化決策信息化規劃是否上升到戰略高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戰略導向、IT投資比例以及在項目實施時對涉及到的流程、組織變革和文化培訓的決心與執行力(關係到IT項目的成敗)。對於我國的企業來說,制定一個好的信息化戰略,是引導本企業信息化向著要效益見成效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

信息化戰略的內容

  企業在信息化決策時應首先制定一個清晰的支持商業戰略的信息化戰略,即與企業信息功能相關的目標、任務和計劃,這是一個包括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組織信息文化等的戰略體系。

  Image:信息化战略的体系.jpg

  圖1:信息化戰略的體系

  圖1所示的信息化戰略強調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組織以及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綜合研究,在一個系統的範圍內思考諸多管理要素,但並不是說在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要齊頭併進,而是表明企業信息化是一個戰略規劃。企業的網路建設、部門軟體開發、信息系統應用等都將在企業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戰略框架中逐步實施,在實施一個步驟時能清楚地知道下一個步驟的目標、當前步驟在總體計劃中的位置,以及其他部門同時實施的系統情況。

  在信息化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重視企業信息系統規劃,也就是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戰略的規劃。在我國的企業信息化實踐中,“信息系統規劃”的“設計”功能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IT戰略、信息系統架構大都缺少統一、整體的規劃,通常是 “業務要什麼,IT就做什麼”,而由於“業務”本身通常也缺少規劃和優化,從而導致了信息化建設的盲目投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信息化戰略實施中的問題[1]

  Image:信息化战略实施中的问题.jpg

  圖2:信息化戰略實施中的問題

  1、管理者信息化戰略意識薄弱

  信息化不僅是技術變革,也是管理變革.企業無論採用怎樣的技術與管理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戰略。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明確清晰的戰略.即使有,也是模糊地存在於最高管理者的腦海中,信息化規劃的制定者要想運用企業戰略指導信息化建設。無疑存在一定困難。

  然而,在任何企業管理活動中.認識是第一位的,沒有認識上的提高就不可能產生行動上的積極性.也就不能產生預期的良好效果。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以及員工沒有意識到企業信息系統的有效作用,不認同其有巨大的管理功能和信息處理功能。企業管理者不能正確地認識企業信息化,有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滿足於現狀。認為不提高信息化建設照樣可以使企業良好運轉.因此.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有些企業的高層領導在企業信息化初期,對信息技術抱有太高的期望,希望通過企業信息化獲得較高收益。一旦看到投資費用增多,而效益在短期內並沒有明顯提高.便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喪失信心。企業領導不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企業的信息化.急功近利,嚴重地阻礙了企業信息化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2、信息管理技術和手段有待加強

  據《國研網》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數據顯示.近70%的企業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1,3左右的企業採用了辦公自動化(OOA)、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管理信息系統(MIS)。14.1%的企業已經應用了企業資源規劃(ERP),其中房地產業為18.7%。建築業和製造業分別為15.3%和14.6% 。其他行業的比重比較低。在製造業中.有11.8%和5.9%的企業採用了製造資源計劃(MRP)和電腦集成製造系統(CIMS),其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分別為24.5%和14.8%。47.6%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頁,24%的企業建立了網站。22%的企業建立了區域網.21.5%的企業正在策劃網上交易,15% 的企業正準備投資網路項目。可以看出.雖然我國不少企業的管理技術和手段已經邁上現代化的進程,但同時也說明.我國還有很多企業的管理技術與手段的現代化還比較滯後,現代的信息技術還沒有進入管理。

  3、實施信息化面臨的問題多

  信息化戰略的應用過程中會面臨很多複雜的問題,諸如系統繁多、信息孤島的產生、維護費用高、風險高等,使得企業面臨信息化變革及管理等方面的風險。例如企業信息化使設計、製造以及管理等業務人員的工作平臺發生了變化。業務人員採用信息系統進行設計和管理,存儲介質有原來的紙質文件轉換為信息化下的電子文檔,且系統有時會有升級換代,否則就難以實現信息的共用。但是在這兩個系統轉換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資源的丟失,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同時,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有可能沒有預測技術以及行業發展情況,採用的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及效率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使得企業面臨兩難的境地:若轉用其他系統,轉化成本將會很大;若仍用原來的,又會對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

信息化戰略的對策分析[1]

  1、變革企業管理思想

  企業信息化戰略的實施必然導致以電腦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進入企業的生產和管理領域.結果促使了大量新的管理思想的涌現,如“虛擬企業”、“學習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等。所以,為了順應企業信息化的潮流.企業的管理思想應進行如下的變革:從功能管理過程管理轉變、從利潤管理贏利性管理轉變、從產品管理顧客管理轉變、從交易管理關係管理轉變、從庫存管理信息管理轉變等。當然,最根本的轉變是信息化戰略意識的轉變,企業管理者應充分、準確認識到企業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轉向了模塊化。簡明、精確、快速的模塊化電子管理程式使得傳統的職能計劃和信息處理變得異常簡單.信息化在企業生產與管理中的起著重大作用,因此,應努力創造良好的企業氛圍,有效實施企業信息化戰略。

  2、加強企業信息技術的運用

  跟隨“中國的信息化”應當符合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這一原則,在企業進行信息化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儘可能採用國產技術和裝備,減少對外技術依存度。這樣做將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成本,從而實現低成本信息化,使絕大多數的企業有能力

  實現企業信息化;同時,也將大大促進本國 信息產業的發展,達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在應用的同時,要加強思想上的引導。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 國產軟硬體大多已能實用,即使存在某些問題,只要通過應用都是可以解決的。因此,現階段建立的諸如信息化方面的考核指標,企業採用國外技術的得益遠大於國內技術,那麼企業就要負擔昂貴的支出,這給了企業很大的經營壓力,因此,應基於成本較低的國產技術來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 以此來鼓勵企業通過信息管理來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推行企業信息化戰略。

  3、加強戰略管理的指導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由於過於偏重信息化的技術本身,到目前為止,真正獲得很大成效的企業並不多。信息技術僅僅是一種工具,它並不能解決企業經營管理本身存在的問題,企業信息化的關鍵並不在於信息技術的實施,而在於建立符合現代管理要求的組織模式。這樣的組織模式會把企業信息化作為企業的重要經營戰略和工作重點.因為企業信息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計企業的大多數部門和業務流程.投資大。如果企業信息化不作為企業的經營戰略和工作重點,很難得到企業上下的支持和參與.很難取得成功。所以企業要實行信息化戰略,從企業戰略管理機制業務流程績效考核以及員工素質和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切實地轉變和整理。

  在具體的信息資源管理中。為減少資源丟失,將以往的產品信息資源進行分類整理,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有計劃地將原有的信息進行轉化,實現企業信息資源共用。另外還須完善信息化項目評估系統,通過財務顧客和公司等角度採取有效的指標,對信息化帶來的效益及收益進行評估,以提高投資效益和效果,且有利於發現信息化實施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同時需要對廣義的信息化戰略投資進行管理,通過實施各種變革、對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和優化,把信息化戰略的價值潛力發揮出來,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企業信息化實質上就是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改造企業管理模式的過程,在信息經濟時代,信息化戰略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競爭戰略選擇空間,具有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潛力。通過把新型競爭戰略變為現實,讓新戰略發揮巨大威力,以幫助企業獲取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競爭優勢。

跨國企業實施信息化戰略的必要性及對策[2]

   進入21世紀,人類正走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已逐漸成為企業生存發展和成敗的關鍵因素,作為在國際市場叱吒風雲的跨國企業更是具備了很高的信息化水平,為提高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跨國企業實施信息化戰略的內涵

跨國企業經營的思路是利用當地的市場、資源和能力,實現經營管理的高效率、低成本,最好地為整個組織服務。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通過一個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和軟體系統,使得諸如產品設計市場營銷和生產等各部分職能能夠很好地協調工作。因此,企業信息化的含義應當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來理解:從硬體方面看是指企業廣泛採用信息處理技術,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傳輸基本實現電腦化和網路化;從軟體方面看,企業整合已有的信息資源,並且利用信息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進而達到對企業內部所有資源的集中控制,從而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跨國企業的信息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工作流的網路信息化,包括信息的採集、文檔的傳遞、技術研發的信息交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生產製造業務信息化,如電腦輔助設計、製造,以及產品與原材料數據管理等;(3)商務流程的信息化,即企業交易業務的信息化,包括採購、銷售、庫存盤點等的業務流程;(4)企業運行管理信息化,使整個企業都成為一個完整、暢通的管理控制體系。

二、跨國企業實施信息化戰略的意義

對於跨國企業而言,實施信息化戰略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

由於在20世紀80年代末對信息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入,美國90年代實現了被稱為“新經濟”的長達1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信息技術行業在美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從1990年的5.8%上升到2000年的8.3%。90年代後期,美國約1/3的經濟增長來自信息化的拉動,超過其他任何行業的拉動作用。

2. 改革傳統經營模式

福特汽車公司通過網上採購,使汽車零部件的採購成本下降了30%,通用電氣公司藉助供應鏈管理手段,2000年節省成本16億美元;美國的菲利浦·莫利斯公司應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建立了擁有2.6億煙民的個人檔案。隨後進入了以互聯網應用為主要內容的企業信息化時代,20世紀90年代後期,ERP(企業資源計劃)的網路功能增強,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近80%的企業採用了ERP管理軟體。

3. 促進組織結構優化

信息技術的應用,改進和強化了組織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使企業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實現了統一,推動了企業業務流程重組乃至組織結構的重組。信息的快速傳遞和處理,使組織結構扁平化,信息系統將取代中層監督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使決策層與執行層的溝通更為直接有效,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削減了機構規模。

4. 提高對下屬公司的控制能力

跨國企業下屬公司往往地域分佈分散,企業總部難以及時有效地獲取下屬子公司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現象。企業信息化以後,企業總部通過信息系統可以實時監控下屬公司業務狀況,從而大大提高總部對下屬公司的控制能力。

5. 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如沃爾瑪1969年租用了IBM360進行貨物配送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又花費2400萬美元發射了一顆企業自己的人造衛星,用於企業信息系統的管理。沃爾瑪的電子信息通信系統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統,其規模甚至超過了電信業巨頭AT&T公司。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為其帶來了更大的回報,使沃爾瑪雄居世界零售業榜首。

6. 提高管理者的決策效能

跨國企業管理環節眾多,信息量大,上傳下達時間長,管理者收集信息所花費時間與用於決策所花費時間相比要多得多,決策效率低下,往往容易貽誤戰機,而信息系統能夠極大地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同時通過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可以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梳理,幫助決策者進行決策,從而大大提高管理者決策效能。

三、跨國企業信息化實施戰略

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應該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模式,具有不同經營模式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應該不同。

(一)跨國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

跨國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有多國模式、全球模式、國際模式和跨國模式。

1. 多國模式——高度分權式模式

其經營重點在於對當地市場的快速響應。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總部下麵的絕大多數子公司獨立經營或者以非常鬆散的方式聯盟,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各個子公司更多地趨向於本土化,但是各個子公司需要將其運作報告送往總部。因而,一方面,子公司能夠對不同的本地需求和機遇進行快速的響應,並制定許多決策;另一方面,子公司需要向總部提交大量的報告,以便於總部的監督和控制。

2. 全球模式——高度集權式模式

其經營模式強調效率,企業總部高度集中地控制分佈在國外的各個子公司的運營情況,各個子公司的經營資源完全依賴於總部。這種模式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其經濟性來源於標準的產品設計和全球範圍內的生產。對於高度集中控制的全球性經營模式,廣泛的通信和控制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3. 國際模式——部分分權式模式

這種經營模式從形式上和多國經營模式類似,他們的區別僅在於企業總部向子公司的權利下放程度不同。部分分權模式是指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子公司在新流程創建和新產品推出方面必須依賴於總部,而在其他方面則具有獨立決策的權利。

4. 跨國模式——全能式模式

這種經營模式要求通過企業總部和國外子公司之間的合作來整合全球的業務活動,一方面,要保證高度集權的高功效,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對本地市場的快速響應。其難點在於獲得全球整合、功效以及創新的同時去實現快速響應本地需求的靈活性。

(二)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針對4種不同經營模式,跨國企業信息化戰略也可分為4種:

1. 高度分權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高度分權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是獨立運作,是指處在國外的子公司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它們直接從本地的供應商那裡獲得所需的硬體和軟體,處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的信息系統的應用可能千差萬別,企業總部只是在會計財務報告上對子公司制定標準,加以監督和控制,因此,各個子公司之間很難共用信息。

2. 高度集權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高度集權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是總部驅動,是指總部統籌全球範圍內的各個子公司的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以減低系統的開發和運營成本,重點強調信息技術運作的功效。

3. 部分分權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部分分權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是理性協同,該信息化戰略要求總公司控制權交給當地子公司,總部只是試圖通過影響力來指導子公司的選擇。子公司應該征求總部的建議,總部應該設法協調各子公司,以減少重覆開發,鼓勵資源的共用。

4. 全能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

全能式經營的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是集成全球信息技術,因為這種模式要求從企業看到各個子公司的所有經營要共用彼此的信息和其他資源,企業需要為全球提供統一的客戶服務標準。該戰略下的系統的設計需要考慮來自於全世界各個子公司的數據輸入。各子公司需要將其數據標準化,並且和數據中心一致,總部要明確指定諸如訂單處理這樣的公用系統。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跨國企業將成為一種重要經濟力量。在信息時代,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對於企業的經營起著關鍵的作用。跨國經營的企業應該根據其經營模式來選擇相應的信息化戰略,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1.0 1.1 胡曼、劉廣宇.企業信息化戰略問題及對策研究
  2. 馮雷鳴、常明.跨國企業實施信息化戰略的必要性及對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化戰略"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welcome232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2月3日 23:26 發表

還不錯!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