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信息系統戰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系統戰略(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y,IS戰略)

目錄

信息系統戰略概述

  信息系統戰略是關於組織信息系統長遠發展的目標,是為實現組織戰略而採取的基於信息技術戰略方案。IS戰略是組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信息系統在組織戰略規劃中的作用是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

信息系統戰略的本質

  一個企業需要的信息系統應該是具有競爭性的,這種信息系統在企業內部可提高作業的效率與效益,在外部可直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信息系統戰略應該是企業整體戰略的一個集成部分,否則這樣一種戰略系統將以一種零碎的方式發展,既不能擴大企業的戰略視野,增強對市場的洞察力,也不能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信息系統戰略必須包括的不僅僅是單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需要的系統戰略,而且還有那些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上能夠改進競爭力的策略手段。通過信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交流來改善企業與供貨商顧客的關係。此外,企業還應尋求合作優勢,共同分享信息和系統是開放性的關鍵部分,這種開放性是發展此種合作關係所必需的。

  信息系統戰略不等同於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企業不應該將其競爭戰略僅局限在信息技術上。因為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變化使企業通過引進信息技術贏得競爭優勢的努力難以實現,除非企業能夠確信此項信息技術不容易被競爭對手複製。信息系統戰略需要與企業的主導文化和突出品性相適應,因此開發合適的信息系統戰略需要重視與領會企業的基本特質與內在價值,需要認識企業這一整體各部分的內在關係,需要認清由企業未來戰略引出的“預期的”信息系統戰略與能夠鑒別企業積極要素和消極要素的“現實的”信息系統戰略的區別。信息是開發信息系統戰略的關鍵因素,對企業戰略成功的衡量需要並且只有通過相關信息的識別才能實現,這種信息構成了信息系統戰略的基礎。信息系統戰略應該充分註重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

信息系統戰略結構[1]

  目前對信息系統戰略結構的研究主要是運用框架(framework)這一工具。框架是一種概括性模型,它揭示信息系統戰略的組成要素和結構關係,說明信息系統如何適應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目標。目前,這一領域所提出的框架種類較多,但框架的範圍和作用比較模糊,更缺乏系統組織,使應用者往往無從下手。Ead提出了一種將各種框架合理組織的框架,該框架由意識、機會和位置三類框架組成。

  1、意識框架

  意識框架在觀念層次和戰略高度指明信息系統對於獲取戰略優勢的作用,它提供行業級而不是企業級上的遠見和洞察力,促進企業提高意識,顯示企業改革運作模式的價值,在特定的行業環境下,幫助企業建立合適的信息系統戰略。意識框架是主要的教育性工具,它促使企業更具戰略性地進行思考,激勵企業的創造性思維和質疑,為企業更好地利用管理信息來提高效率,通過信息系統為提高競爭力奠定基礎。意識框架由重聚焦(refocusing)框架、影響模型和範圍模型三部分組成。

  重聚焦框架研究企業應用信息系統的潛在性。其中的一種研究工具就是Benjamin等人的戰略機會框架,利用這一工具可從企業的生產管理顧客三個關鍵業務領域的信息系統中挖掘支持企業競爭戰略的有利機會。重聚焦框架不僅關註新的信息技術給企業帶來的機會,而且還重視企業對現有信息技術更有效的開發以改進作業管理並提供戰略管理信息。影響模型研究信息系統對企業競爭位置的影響和作用。

  它利用Porter的總體戰略模型在行業範圍內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以此目標為依據來分析信息系統是否能夠改善企業的競爭位置。範圍模型利用行業信息研究企業的戰略潛在性,確定企業信息系統在本行業中所涉及的戰略範圍。信息強度矩陣是適於這一模型的有效工具,它可確定信息系統是僅關註於改進企業內部的作業效率還是應更多地集中於企業外部的競爭。

  2、機會框架

  機會框架使企業能夠從信息系統的應用中發現適當的戰略機會,它更多地集中於企業的細節分析,包括對當前的競爭環境、業務活動中的信息流和可獲得的技術機會等方面的分析,通過分析確定信息系統應用於企業的哪些領域可獲得機會提高競爭力。Porter的價值鏈五種競爭力模型在挖掘企業信息系統應用潛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它們提供了有效工具來突出企業的關鍵戰略領域,在這些領域中企業可通過應用信息系統獲得收益。機會框架由系統分析框架、應用研究工具、適用於框架的技術及業務戰略框架四部分組成。

  系統分析框架研究企業內部的信息流,價值鏈方法可有效地分析企業各業務環境中的信息流;應用研究工具幫助確認企業業務中可能從信息系統中受益的特定應用領域;適用於框架的技術用於分析信息系統是否支持企業的戰略需求,是否具有增加企業效益的潛能,是否會帶來企業組織模式上的變革;業務戰略框架研究企業各業務領域可能出現的戰略機會和從信息系統中獲得競爭優勢的潛在性。

  3、位置框架

  位置框架用於幫助企業管理者在充分瞭解信息系統目前地位的情況下,更好地規劃信息系統未來的發展。它研究現有信息系統對企業業務活動的重要性,檢查企業當前信息系統各部分結構的關係及利用情況,確定信息系統是否具有有效性。這裡同時要重視的是信息系統的管理問題,研究這一管理對信息系統的價值是起增加還是抑製作用,對新的信息技術是否具有較強的吸收和應用能力。位置框架包括程度框架、空間框架和時間框架三部分。

  程度框架研究信息系統對企業不同業務活動的重要性並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和應用。MeFarlan—McKenney的戰略格(strategic grid)方法為同時考慮面向企業戰略方向的現有和計劃的信息系統的價值提供了工具。程度框架還幫助管理者瞭解企業組織結構為適應信息系統所需要的變化。空間框架主要研究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管理主體的問題,是獨立自主還是業務外包,是在企業內設置獨立的信息系統部門,雇佣專業人員開發企業的信息系統,還是在企業內不設專門的信息系統部門和人員,從信息系統的購買安裝到運行維護,都依靠企業外部的專業公司。時間框架研究信息系統的發展問題,幫助企業識別在信息系統開發應用的各個不同階段需解決的主要問題。Nolan的增長階段模型可應用於此來確定企業信息系統當前所在的階段位置,幫助企業在戰略性地使用信息系統之前明確有關的問題。

信息系統戰略開發與評價方法[1]

  1、信息系統戰略開發方法

  Blili和Raymond於1993年提出了一種開發信息系統戰略的方法,它採用一個自頂向下(top-down)的過程,將企業領導者作為關鍵因素,並採取戰略性觀念。

  • 方法的具體過程如下:
    • a.外部環境的分析(競爭力、行業對手、合作伙伴);
    • b.企業當前業務活動的分析(業務成本、價值鏈業務計劃);
    • c.當前企業中信息技術的分析(正進行的項目、設備、人員、支出、用戶、軟體);
    • d.當前企業機會的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一SWOT、重點領域);
    • e.多選性分析(技術、經濟、人員運作的可行性);
    • f.評估與成本分析(預算預測、時間表、控制、責任);
    • g.實施計劃(短期和長期的)。

  這一方法強調了來自信息技術的競爭優勢,其目的是識別能夠為企業提供戰略優勢的信息技術。Blili和Raymond方法的力量在於認識到企業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在行業供應鏈中進行整合的一種工具,除這個更具戰略性的目標外,他們還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成本最小化控制中的作用。

  Blili和Raym ond認為,影響信息系統戰略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 a.對信息系統和競爭重視的不足。如果企業領導者所具有的意識和知識有限,則進行信息系統戰略決策將是困難的。
    • b.企業因其資源有限,不能對戰略性信息系統的引入作出反映。
    • e.如果企業關註的焦點僅限於內部業務運作,則難以識別出來自信息技術的潛能。

  為了成功地使用信息技術從而產生競爭優勢,這些問題在信息系統戰略開發中應該被重點提出。

  然而,這種方法在註重了“硬性”的信息技術的同時,忽視了一些“軟性”的因素:將信息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來考慮,要比信息技術本身更重要。必要的話,信息系統戰略還包括對企業組織結構的改變以改善信息交流,而這不可能總是以信息技術作為它的支柱。此外,通過在價值鏈中規範企業所交換的數據,信息能夠成為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

  2、信息系統戰略評估方法

  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方法(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TROIS)是評價信息系統戰略的一種工具,它建立在商業企業戰略定位(STRtegic Orin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TROBE)研究基礎之上,衡量企業內信息系統組合的戰略定位,即現有信息技術的部署和使用對企業戰略和業務活動支持的程度。

  評估信息系統組合的戰略定位是研究者們能用來評估信息系統戰略很多方法中的一種,

  • 這種方法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原因是:
    • a.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指明瞭在信息系統領域信息系統被創造成什麼,而不是被計劃成什麼;
    • b.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檢查了信息系統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們對企業實際所提供的支持,而不是打算信息系統如何被利用;
    • c.信息系統戰略定位具有通用的一般性,它不是某個行業或企業所專用的,而是有著廣泛的適用性;
    • d.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揭示了潛在的、廣泛的信息系統的優勢和推動力,在一個企業中它超出了系統的簡單羅列,把重點放在了信息系統對企業的貢獻上,它首先考慮的是企業的各種活動,然後才識別相應的系統支持;
    • e.信息系統戰略定位建立在商業企業戰略定位的基礎上,與企業戰略有著直接和密切的聯繫。

  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方法借鑒商業企業戰略定位的方法,使用八個指標來評價企業信息系統戰略的成效。

    • a.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進取性(Aggressiveness)。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具有攻擊性地追求市場空間,如在市場中搶占主導地位,提高市場份額
    • b.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分析性(Analysis)。在採取行動之前.企業利用信息系統進行詳細數量化的業務狀況的分析研究。
    • c.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內部防禦性(Internal Defen.siveness)。企業利用信息系統提高業務運作效率,重點放在削減成本,提高效率、控制內部消耗。
    • d.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外部防禦性(External Defensiveness)。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加強市場聯繫.形成穩定的市場聯盟,例如加強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的聯繫。
    • e.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未來性(Futurity)。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幫助提出具有前瞻的、長期的發展目標並制定相應的計劃。
    • f.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前瞻性(Proactive.neSs)。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加快新產品服務的推廣.比競爭對手先走一步,尋找新的商業機會。
    • g 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風險規避(Risk Aversion)。企業利用信息系統進行市場風險評估,迴避風險性項目。
    • h.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創新性(In.novativeness)。企業利用信息系統促進自身變革創新和探索新的發展領域。

  通過這八種標準來衡量信息系統戰略能得到較為全面和細緻的結果,但是也有些複雜。一個給定的信息系統能否提供八個方面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支持,其評估和鑒定是困難的。評價者要想依據這些標準有效地衡量和評估企業目前的信息系統戰略,就必須檢驗企業信息系統組合的每一個重要部分,同時還要考慮信息系統為企業的進取性、分析性、創新性等八個領域提供支持的具體程度。

  由於可從一個較寬泛的角度考察企業戰略定位的多個方面,因此可使用相對少量的定位標準來衡量評估企業信息系統戰略,信息系統戰略定位的八種標準能夠被描述的更簡略。簡化了的標準主要有四種:活動(Action)、分析(Analysis)、盔甲(Armour)(或防禦性)、預期(Anticipation)(或未來的定位)。企業中一個特定的信息系統可以支持企業戰略定位的多個方面(如前瞻性和創新性),然而這個信息系統會比較清楚地歸到這四個類別中的某一個。這個不太複雜的四維視角雖然會降低對信息系統戰略衡量的精確性,但是卻提供了一個實用的、簡潔的信息系統戰略評估方法。由於所劃分的四個類別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互斥性,以此為基礎的衡量方法自然減少了共現性和冗餘性。

  信息系統支持公司未來的定位,即預期;信息系統支持公司防禦的定位,即盔甲。這些與信息系統支持公司的未來性是非常相似的。信息系統支持公司的分析是一種綜合的因素.這種綜合的因素表示信息系統被用來支持風險的規避和提供更通用的分析支持,它顯示了為風險規避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統也能夠促進其它的更詳細的分析。例如周期性的方案綜述等。信息系統支持公司的活動是一個由多方面組成的因素,這些方面主要來自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進取性、內部防禦性、創新性和前瞻性。

  被簡化的信息系統戰略定位模型描述了一個相對更簡單的信息系統戰略定位。一個給定的信息系統很可能在某一個方面為企業戰略提供實質上的支持,這使得評估信息系統戰略的工作變得更容易和直接。對於信息系統組合中的每一個系統,只需簡單地評估其是否為企業的活動、分析、預期和盔甲提供支持。為了檢驗信息系統組合的完備性,有關人員只需簡單地檢查系統與四種指標的聯繫。例如:創建一個二維矩陣,在一維中列出四個類別,在另外一維列出各個系統,這樣矩陣就提供了目前信息系統狀況的概要。

  總之,無論從巨集觀還是從微觀的角度看,信息系統戰略都有它們自己的位置併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

  信息系統戰略規劃(ISSP)是企業戰略規劃有機組織部分,是關於信息功能的目標及其實現的總體謀劃。從功能劃分的角度來講。企業信息系統戰略是一類獨立的戰略;從信息功能實現的角度來看,企業信息系統戰略又必須與企業戰略相融合。企業信息系統戰略描繪了企業未來的信息化的藍圖,並描繪瞭如何獲取與整合這些藍圖的能力。信息系統戰略規劃是將信息技術/信息系統融入組織中以促進組織的成功管理並提高組織競爭力的過程。特別是最近隨著人們對電子商務電子政務越來越感興趣,ISSP被廣泛地認為是執行成功的電子戰略的有效方法。最近關於信息系統管理問題的調查研究表明,改善信息系統戰略規劃依然是IT/IS 管理人員和企業高層管理者所面臨的焦點問題,並且也一直是學術界關註的關於信息系統研究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培、趙妍姝.企業信息系統戰略研究[J]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鲈鱼,泡芙小姐,连晓雾,Lin,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系統戰略"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