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信息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文化(Information Culture)

目錄

什麼是信息文化[1]

  信息文化是信息時代的特征文化,其支撐點是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發展到高級階段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化行天涯。

信息文化的特征[2]

  1.數字化

  數字化技術構成了當代信息革命的新平臺。信息高速公路技術上說,它是用光纖傳輸的一串串0與1的信息網路。0與1是最基本的數據單位,叫“比特”,意為“二進位數字”,它們是信息的密碼。數字化準確的含義也就是“二進位化”或“比特化”。在現代信息網路管道中流動的就是一連串的數字叫與1。比特的特點是沒有形狀,沒有重量,以不變應萬變。比特必須藉助相應的媒體,自由轉化為各種形態。通過電腦從一張儲存著大量比特的光碟“讀出”的,可能是幾百部小說,幾十首交響曲,也可能是幾部電影。比特正取代原子成為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信息已經同物質和能量一起成為社會的基本財富和基本資源。

  2.智能化

  智能是改造物質、變換能量和處理信息社會的綜合能力。高智能結構是信息社會的特征之一。它包括自然智能人工智慧、人機複合智能、網路集成智能等。人工高智能即機器智能;人機複合智能指人與機器構成的人機系統整體的智能功能;網路集成智能指智能網路集成了聯網所有電腦智能以及人與網路交互的高智能,它包括網路運行、維護和管理的智能化和所提供服務的智能化。在生物進化史上,單個神經元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在千萬個神經元組成神經網路後,才使智慧得到飛躍發展。同樣的道理,互聯網把全國、全球的電腦聯網,相當於生物單個神經元的網路化,會產生智慧的放大效應,形成“社會腦”。當然,人工智慧、人機複合智能,也都有人機交互的作用,都有相互轉換的過程,所以都是人的智能的放大。

  3.網路化

  網際網路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用戶最多、信息資源最豐富的跨越全球的電腦通訊網路。它是信息時代的基本框架,是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和原型。它由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電腦系統和網路組成,是一個自由共用的集合體,是人們對理想化通信模式的具體實施。電腦的應用由單機到網路是一大飛躍。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共用。它塑造了一個與物理空間並行的人類生存空間,一個由“0”與“1”數字構成的真正的“信息社會”,使人類從物理空間走進虛擬空間。

  4.虛擬化

  信息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信息社會中,人們不用人體直接介入,而是通過信息流進入互聯網進行各項社會活動,如學術交流、商品交易、多媒體娛樂等。電腦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創新能力,這是一個通過虛擬手段消除傳統的時間和空間界限的場所。虛擬世界的運轉法則與現實世界不盡相同。例如,通過“超文本”的鏈接,你可以在網上瀏覽圖書,檢索文件;或者用滑鼠在電腦屏幕上選購商品,求醫問藥等等。使用電腦的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技術,人們可體驗許多沒有親身經歷的事件,如投入古代戰爭、漫游宇宙、進入微觀世界、模擬核反應、模擬風洞、模擬旅游、模擬醫療手術教學等等。

信息文化的現代意義[3]

  勿庸置疑,信息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一種正在變化的文化,一種人們還無法清楚把握的文化,一種人們必須面對的文化。新舊文化的衝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文化衝突往往有兩種形式,一是不同地域或民族之間的文化衝突,是一種橫向文化衝突;一是不同歷史階段具有延續關係的文化衝突,是一種縱向文化衝突。信息文化不僅是新舊文化的衝突,而且也加劇了同時代的不同地域性文化衝突。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文化衝突具有範圍更廣泛、手段更複雜、對抗更頻繁、碰撞更直接等特點。新舊文化的衝突中對個人和群體自我“摧殘”和“陣痛”更為劇烈。信息文化帶給人們怎樣的自我“摧殘”和“陣痛”昵?

  1.文化的衝突

  有學者曾經這樣形象地說,如果把知識比喻為一座“拱門”的話,科學與人文則是支撐這座“拱門”的兩大支柱,在20世紀之前人文之柱高於科學之柱,在20世紀之後科學之柱高於人文之梓。這一趨向在信息文化體制下尤為突出。信息文化就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直接對話的結果。在這種對話或衝突中,最根本的一點是觀念的衝突。文化觀念的衝突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體系,體現在政治、經濟、技術和生活諸方面,大到超國家主義與民族自立的對立,小到個性化生活與社會價值觀的失衡,觀念的衝突成為文化衝突的敏感話題。一幅國外的漫畫這樣描述到:一位“讀者”來到21世紀的圖書館,他望著一臺又一臺的電腦終端,滿腹疑問地說到——圖書館的書到底在哪裡呢?這還僅僅是所謂閱讀觀念的衝突而已。由於觀念的衝突以各種形態具體表現於現實社會中,人們有理由對信息網路和信息技術構架上的信息文化進行人文反思,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的終極目標。正如英國物理學家斯諾在《兩種文化和科學革命》中分析的那樣,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裂和對抗的傾向使西方人喪失了整體的文化觀,以致於20世紀的西方思想界不能對“過去”作出正確的解釋,不能對“現在”作出合理的判斷,不能對“未來”有所憧憬和展望。我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完善的信息文化構建之前的“交替時期(Parenthesis Era)”的自然表徵,但是這並不能夠使我們放棄對信息文化現實特征的深層次分析。信息文化的觀念衝突,從本質上講是由於不同社會群體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社會利益上存在的差異而造成的,從表象上講則有經濟利益、意識形態、社會等級、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地理區域、技術成分等具體的成因。不管如何去把握信息文化的觀念衝突的具體原因和形式,都必須建立在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基點之上,必須從社會和個人層面全面考察信息文化,從心理和行為角度深入考察信息文化。

  文化觀念的衝突最終將演化為行為的衝突,而這種行為的衝突有時會變得異常明顯和激化。也許我們還無法對信息文化構建中文化行為的衝突給予詳細的、逐一的描述,但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文化行為的衝突正在社會各個層面出現。例如,電子空間行為與物理空間行為的交融與不可分割,使得人們對社會行為的真實性充滿疑問,不同人群更趨於固守自我的心理陣地,利用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進行文化掠奪和文化侵襲已經司空見慣。當北約的炮火瀰漫整個南斯拉夫的時候,“世界憲兵”美國同時又企圖切斷南聯盟的網際網路通信線路:從文化衝突的角度來講,這是基於不同政治價值觀和經濟利益觀之上的文化衝突的最激烈表現,是政治霸權和文化霸權的極至。又如,在信息共用權、獲知權和隱私權之間,人們越來越難於找到一個平衡點,越來越無法把個人權利的複雜性與社會監督的有效性聯繫起來。一方面,人們對信息安全技術手段和信息安全產品具有強烈的需求,總是希望信息在一定範圍內得以獨自占有或如我所願地使用;另一方面,人們又藉助更多更快的信息交流渠道讓世界成為一個龐大的信息交流網路,自由地享受暢游“信息之海”的愉悅。知識產權的保護既有“支持者”,更有“破壞者”。在信息文化體制下,控制與反控制、破壞與反破壞、自我與環境、個性與社會性、獨立性與一體化、虛擬與現實、霸權與平等、單一與多元……信息文化的衝突,觀念和行為的衝突,完全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矛盾聚集體,人們有必要努力去尋求各種矛盾的調和。

  2.新文化的構建

  既然我們採用文化“衝突”而非“毀滅”,甚至沒有採用所謂的文化“重建”的說法。至少在我們看來,文化衝突就不是絕對無法調和的,是一種著眼未來的“建設性衝突”,雖然這種衝突有時充滿暴力和膠著。“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相信,文化衝突的結果必然導致新文化的構建和完善。時至今日,信息文化還遠不是一種成熟的文化。新文化的構建要有正確的思路。“向未來學習”是信息文化反思的重要準則,是新信息文化構建的基本取向,是面向新世紀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關聯、批判與創新相依存的演化機制。

  “和諧”是新文化的重點和終點,因為“我們將在電子空間創造一種新的精神文明”,這種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最終結合,將走向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並非朝夕可待,“求同存異、兼容並蓄、互通互補、共用共榮”成為現實的、理智的選擇。求同存異就是不同文化觀之間要溝通、學習和理解:兼容並蓄就是要使新文化成為各種優秀文化精髓的大熔爐;互通互補就是要在相互的貫通中使不同文化精髓相得益彰;共用共榮就是追求新文化的社會創新性和功能性。文化本無所謂好與壞、優與劣,都是一定歷史階段和範圍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狀態的反映,因而文化與文化之間具有的排他性不是絕對的,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融性才是絕對的。如何充分綜合運用道德的力量、技術的力量、人文的力量、科學的力量,來化解衝突、轉化矛盾、尋求和諧,成為人們苦苦思考的關鍵。“和諧”並不是以甲勝乙、以我代他、非此即彼、或是或非,而是相互貫通、相互理解、相互兼容、相互促進。因此,要構建新的文化觀念和形態,有必要認真地回答下麵的問題:如何才能既尊重和吸取他人的長處,又維持自身發展的現實性和創造性?如何才能不以損害可持續發展為代價而追求更大的進步?如何不以背叛傳統精華為代價而追求更快的發展?如何維護文化發展的主流,摒棄非文化的垃圾?

  新文化的構建需要充分積蓄多種力量,需要確立正確的社會整體價值觀。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既要“學知識(toknow)”,又要“學做事(todo)”,更要“學做人(tobe)”;基於全面發展的人之上,一個全面發展的文化既要“有特質”,又要“納百川”,更要“可持續”。認識衝突、分析衝突、剖析衝突的目的不是僅僅砸碎一個“舊世界”,而是為了建設一個“新世界”。所以,當以信息網路為載體的新生活、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已經與我們結伴而行的時候,新文化已經向我們走來,將與我們撞個滿懷。

信息文化法的發展趨向[2]

  從20世紀邁向21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千載難逢的跨世紀轉折。自有公元紀年以來,這樣的時機僅僅出現過一次,這一次跨越註定要由我們這一代完成。僅此一點就足以令人激動不已。

  進入2l世紀,農業文明已成落日前的最後一抹餘輝,工業文明也已滑過如日中天漸成午後斜陽,只有信息文明正如朝陽冉冉升起。21世紀將是信息文明的世紀,人類文化正從諸多方面經歷深刻的變革。這些變革大多與信息文化的崛起息息相關。

  1.文化性質從工業轉向信息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一直是工業文化。工業文化的性質,是人類通過加工改造天然原料,而不是馴化利用天然原料,來創造文化。所以,工業文化中的核心是替代和擴大人力的機器系統。圍繞這一核心,工業文化便有了以下的特點:第一,對人類力量的充分自信,以至於發展為自我崇拜,確信人性和理性能夠征服一切;第二,所謂理性和人性的力量集中體現在以機器為標誌的工具系統中,使人們重視物質的和技術的文化;第三,由於機器大工業造成社會化大生產,使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趨向集中和統一,人口集中的結果是都市化,活動集中的結果是標準化;第四,由於工業生產把世界劃分為原料和加工市場和生產兩大互相依存的部分,擴大了社會的區域差距、分層差距和文化差距。

  2.文化主體從區域轉向全球

  信息文化的直接後果是把全球結成一個緊密的信息整體,無論身處何地,一旦被納入由電腦、電視、衛星、電話、電傳組成的現代化信息網路,一個人可以與整個世界同時存在。同時知曉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某種局部的社會變遷,通過全球一體化的信息網路,可以及時準確無誤地傳播到全球範圍,從而產生全球性影響,使全球各區域之間的關聯性大大增強。另一方面,信息一體化暴露了不同社會之間的差距,強化了不同社會之間的頻繁接觸,從而使人們很快意識到各自的處境和差距,有利於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協調發展,加速前進,追趕代表全球先進水平的發展浪潮。

  3.文化狀態從離散時空轉向同步時空

  時空是一種文化尺度,用以衡量人活動的距離和過程。時空是客觀的,但又是相對的,隨運動主體的運動速度而改變,人們的時空感亦隨主體活動的速度和節奏的改變而改變。在農業社會,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步行或乘馬,時速不超過15公裡;主要的通訊手段是口頭傳遞。所以,人們覺得世界廣大而寥廓,德勒·凡爾納杜撰了一個乘火車汽船用80天環游地球的福特先生,被人們看成是神話,福特先生則被看成英雄。這種時空觀使人格外重視遠行和離別,遠行往往意味著死亡,離別往往意味著永訣。古人遠行告別親友的方式常常是抱頭痛哭、灑淚而別,正所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時,在傳統農業社會,生產是迴圈的,人們世世代代春種秋收,周而複始,時間感是停滯和綿延的。這一文化背景下人們的行為缺乏節奏感,人們的歷史意識也是編年史,人們不敢打亂時空的順序。

  4.文化變遷從穩態轉向動態

  一種文化一經形成,都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特別是傳統文化,大多在相對封閉的文化條件下形成,其穩定程度極強。在中國,從秦漢時代到明末清初,全國人口在5000萬~10000萬之間波動,價值觀念在儒道佛之間波動,在孑L夫子、朱熹和王船山之間沒什麼根本差別。

  然而,當代文化面臨的是社會加速發展和信息一體化的挑戰。在農業社會,實踐是迴圈的。從公元前2000年到1830年近四千年的時間里,全球人口從1億增長到10億;行走時速由15公裡增長到100公裡。而從1830年到1980年,在短短150年的時間里,全球逐步進入工業社會,人口從10億增長到近50億;行走時速由100公裡增長到3000公裡。人類社會的發展節奏目前已超過四千年前的千百倍乃至萬倍,以往需要幾代、十幾代乃至幾十代人經歷的社會變遷,如今將發生在一代人乃至同一代人經歷多次。這種快速而頻繁的社會更新勢必導致文化的動蕩不定。

  另一方面,信息一體化又為文化開放創造了條件。傳統文化大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獨立發展而來,先人們無須過多顧慮面對他人思考。然而,信息一體化使全球一體,把各種文化不由分說傾倒在同一大鍋內不停地攪拌,加速了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近代以來,素以純正中國傳統文化自豪的中國人一直面對一個令人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事實:必須學會面對世界文化思考,必須接受註定失去純正傳統文化的文化融合過程。走向21世紀,這一進程更不可逆轉。

  5.文化權力從壟斷性轉向平等性

  文化權力是指一個人創造、接受、享有文化的資格和支配能力。在傳統社會,文化結構呈金字塔形,越向上發展,文化水平越高,參與社會的能力越強;越向下發展,文化水平越低,越遠離社會管理和文化創造。由此便產生了文化特權現象。文化往往被文化階層壟斷,廣大人民群眾則游離於文化享用之外。文化特權是產生文化權威崇拜的心理基礎。文化壟斷造成文化神秘,誘使普通群眾盲目崇拜權威。中世紀的神學家聲稱,越是荒謬,我才越相信;對上帝必須先下跪而後理解,而不是先理解而後相信,這也恰恰是這種文化特權現象的生動寫照。

  當代信息文化的發展迅速打破了文化壟斷和文化特權。全球一體的信息網路改變了文化結構。這一網路將語言文字圖像融為一體,易於理解和接受,大大消除了由於文化水平偏低而形成的接受障礙。電視可全天24小時不停地播放,不斷重覆某一傾向,造成強大的信息氛圍,形成難以抗拒的誘惑力。昔日有言:秀才不出門,安知天下事。如今秀才不出門,甚至不是秀才,也可以全知天下事。例如,女性一向有不關心社會和政治的傾向。電視普及後,女性成為電視的忠實觀眾,從而使之潛移默化地對社會和政治感興趣,甚至施加影響。由於她們的介入,政治家必須註意個人形象和態度,關心家庭,多行善事,以博得女性的好感和支持。另一方面,電腦的普及和應用打破了專家壟斷。電腦整理、分析、記憶信息的能力在數量和速度以及準確性方面是人力遠不能比的。電腦軟盤的使用和聯機檢索網路使資料社會化,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從而大大消除了文化的專家性。

  6.文化層次從精英轉向大眾

  傳統文化基本上屬於精英文化,即由文化人創造、供文化人和上層社會享受的文化。精英文化有三個特點:第一,求古,越古越稀,越距現代久遠越有價值;第二,求純,越純越正,越不與異種文化融合越有價值;第三,求玄,越玄越深奧,越不著邊際、越不實用就越有價值。

  文化壟斷一旦被打破,大眾文化隨之興起。大眾文化也有三個特點:第一,可流行性,可藉助現代化傳播手段,迅速而又廣泛地受到社會各階層歡迎。第二,通俗性,可打入現代化傳播媒介的條件就是能為大多數電視觀眾接受。第三,商品化,能夠符合大眾的文化消費口味,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像迪斯科、流行歌曲、卡拉OK、武俠言情小說等,大多屬於大眾文化。

  7.文化傳遞從縱向轉向橫向和逆向

  文化發展有其傳遞過程。文化必須在代與代之間傳遞,才能保存和傳承下去。傳統的文化傳遞模式是縱向傳遞,即由老年、成年人向青少年傳遞,老年和成年在文化傳遞中唱主角。這種縱向文化帶有農業文明的典型特征。農業實踐是純經驗性實踐,其技術完全是個人感受性的。個人經歷越多經驗越豐富,實踐能力也就越強。因此,中老年人自然占據文化統治地位。

  8.文化方法從分析轉向綜合

  傳統工業是一種分析的文化。傳統工業的目標是為征服自然而分解自然,把人從自然中提升出來,再把自然瓦解。與此相適應,文化越來越呈現出綜合的傾向。信息文化的目標不是單向地征服自然,而是在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把人與人、人與自然重新綜合為一個整體。信息一體化打破了傳統的知識界限。一方面,它使認識對象綜合為一個整體,須採用綜合的方法才能認識;另一方面,它使不同學科之間產生了互相協作的普遍要求,以適應信息激增和頻繁更新的潮流。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以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全球學、未來學、科學學、文化學、社會發展理論研究為標誌,出現了一個跨學科綜合研究的熱潮。

  9.文化結構從偏重物質轉向精神

  傳統工業文化是一種偏重物質的文化。這種文化以機器系統為核心,以創造物質產品為目的,以刺激個人的物質消費為發展手段,在生產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力和資源的配置,所突出的主要是技術操作性的體力勞動。所以,人們較為重視物質力量。物質力量相對於精神來說是第一性的、決定性的力量。

  10.文化態度從自信轉向自省

  傳統工業文化是一種人類自我崇拜的文化。文藝復興運動推翻了對神的迷信,卻樹起了對人的迷信。人們相信自己的人性和理性是先天的、必然合理的、永恆的、至善的,以為人一旦獲得理性的力量,就可以征服陸地、海洋和天空,征服整個宇宙。

參考文獻

  1. 邱均平,沙勇忠等編著.信息資源管理學.科學出版社,2011
  2. 2.0 2.1 訓太主編.先進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3. 譚祥金,黨躍斌.信息管理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方小莉,连晓雾,Mis铭,y桑,Lin,林晓辰,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