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革命(Information Revolution)
目錄 |
信息革命指由於信息生產、處理手段的高度發展而導致的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變革。
信息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包括取得信息(感覺器官)和傳輸信息等。
一般認為,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已發生5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人類語言的誕生。作為人類最早的信息交流工具,語言輔以結繩記事、累石記數來存儲信息。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創造。用文字元號記錄、存儲和傳播信息,突破了時空界限。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改善了信息的存儲載體和存儲方式,增加了信息的存儲量,擴大了信息的交流渠道。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電話、電報、廣播和電視的出現,信息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第五次信息革命是電腦的發明。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息革命,即徹底的信息革命是在電腦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集合之時。
當代的信息革命對經濟的管理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的工業化的管理體制誕生於19世紀中葉,以鐵路運輸、電話和郵政作為管理的對象,距今已有l0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最早的現代管理系統是1980年左右在鐵路部門中形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掌握鐵路的行車信息,以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
傳統的工業化的管理體制趨於成熟的標誌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所形成的“多部門組織模式”。這種管理體制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每一個企業的組織機構圖均呈現一種金字塔式的結構。生產工人和服務人員在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圖均呈現一種金字塔式的機構。生產工人和服務人員在金字塔底層,各種專業管理人員則充填在各個中間層次,最後是總經理或首席執行官在這個金字塔的頂部。在這個層次結構中,每一個層級上的工作人員都假定有一定的職能和任務而且他們的工作只是對他們的頂頭上司負責。相關的信息流沿著縱向的指令系統在每一層級上處理後,逐級向上流動而最後達到金字塔的頂端。第一把手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有關的決策後,最高部門的指令再沿著指令系統層層下達並逐級予以實現。
在一些大的公司和企業里,層次中還有層次,各個部門都有其自己的指令系統,形成一個相當複雜的多層次管理系統。
這種管理系統很大的程度上依賴著中間的管理層,既依靠他們處理公司內部的縱向信息流(幾乎沒有橫向的信息流),又要通過他們對公司的活動進行協調和控制。結果是中間管理層變得越來越臃腫,成為公司管理結構中最龐大的一塊。由於決策過分集中,“剛性”較大,對產品做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更改相當困難。
隨著製造業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這種管理體制弊病叢生,使許多企業失去競爭優勢;其在工業化時期的許多優點已經表現為在信息化時期的致命弱點。
信息技術對管理體制的第一個影響是獲取信息變得比較容易了。利用資料庫和電腦網路,在同一個業務過程或業務流中的不同的工作人員可以在不同地點、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國家,分享和處理信息,完成各自不同的職責。第二,信息可以迅速地獲取意味著業務活動的控制和協調可以在決策的較低的層次上,即更接近於實際活動的層次上來完成;信息也可以方便地在橫向進行處理,而不需要通過縱向的管理層次一層一層地傳遞。
因此,傳統的金字塔式的信息收斂結構不再有存在的必要。第三,藉助於一臺電腦和決策支持系統,幾乎任何人經過授權都可以做決策。只要信息充分,權責明確,不一定要通過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層層上報審批。第四,“知識庫”可以擴大工作人員的“能力”,使一般工作人員有可能變為很有知識的人,進一步增加了決策活動下放的可能性。
在管理科學和實踐中,集權或分權始終是一個管理者必須考慮和難以選擇的問題。但是,信息化有可能使得這個問題不復存在。
因為,現代信息技術使得決策可以在最接近業務活動的地點完成,而同時卻保留了對絕大部分信息的集中控制。隨著信息化的進展和網路時代的來臨,管理正在由傳統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網路模式。
企業或單位必須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結構向錯綜複雜的、水平的網狀結構轉變。機構改造,管理層次的減少,代之以各種形式的通過網路與員工、與各相關單位的直接聯繫,將是不可能避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