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發展戰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1]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資源條件,對未來較長時期內農業經濟發展的全局所進行的根本性謀劃和決策,是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針、政策、重點、步驟和措施的概括。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作用[1]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是以農業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性較強的戰略。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通過綜合處理農業經濟活動的各方面。各階段和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統領和駕馭農業經濟發展全局,尋求一條正確途徑去實現一定歷史時期內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保證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因此,正確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可以指導農業經濟持續地、高速度地向前發展,並促進和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健康地發展;反之,如果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失誤,就會導致農業經濟發展的盲目和曲折,造成巨大的無可輓回的損失,以致影響和阻礙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制訂並認真執行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1.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管理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依據和手段。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確立了一定歷史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步驟、重點和措施等,這就為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個基本指導方向,為制訂農業經濟發展規劃(計劃)提供了基本思路和依據,也為制訂和運用農村經濟政策,經濟杠桿和進行經濟立法提供了依據。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也是政府對農業進行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2。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實現農業現代化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長遠戰略目標,它需要通過一系列相互銜接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來逐步實現。在每一步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中,規定了農業發展的目標,這些目標的逐步實現,也是我國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過渡的過程。
3.正確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保證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研究和制訂正確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明確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實現的步驟、措施,是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保證。只有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繁榮。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1]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具有6個特點。
1.全局性。任何一種戰略都是從全局、整體上來反映事物組成因素的內在聯繫的,如果不具備這個特點,就不成其為戰略,這是戰略質的規定性。這就要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制訂,不僅要研究農業經濟本身的發展目標、速度、途徑、對策等,而且要研究農業經濟在整個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甚至在國際經濟大迴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瞭解和把握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及其對農業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從這個戰略高度出發,制訂科學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和對原有戰略進行調整。
2.長遠性。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所要確定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經濟在相當長的時期努力要實現的發展目標及其相應的措施和對策,需要二代人甚至幾代人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果不具備長遠性特點,只考慮到眼前或短期效益,那將不屬於戰略問題。當然,長遠性也具有相對含義,絕非指遙遙無期的問題,
3.綜合性。綜合性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面性與眾多因素的相關性。農業經濟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在確定發展戰略時,對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佈局和戰略措施等的安排上都要縱貫全局,統籌兼顧,全面考慮。同時,發展戰略的正確決策,是領導水平和領導藝術的集中體現,也是經濟、社會、政治、技術、管理等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結果。
4.穩定性。既然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長期性的目標及其相應的措施與對策,它必然要求相對穩定,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如果戰略朝訂夕改,變幻無常,就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和作用。不過,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也可能產生對正在實施中的戰略進行調整和修正的必要,但這應當是小規模的、局部性的,當然,若是戰略是錯誤的,或不可能實現,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5.層次性。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本身是一個複合體,而且可以劃分為不同層次,因而具有多層次的特點。一般說戰略可以分解為巨集觀戰略和微觀戰略,也可以分解為總戰略與子戰略。微觀戰略或子戰略是巨集觀戰略和總戰略的組成基礎,巨集觀戰略與總戰略是微觀戰略或子戰略的前提。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全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本身又可根據不同的部門或區域分解為不同層次的發展戰略。如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經濟發展戰略或各省(市、自治區)、地區、縣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等等。各層次之間應該協調一致。
6.地域性。體現經濟發展戰略的地域性特點在我國農業中特別重要,這是因為我國農村自然資源、生產技術水平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性差異大,經濟發展程度極不平衡。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發展目標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一樣。如我國農村經濟的分佈,客觀上就存在著東、中、西三大地帶,即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中部經濟中等發達地區和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它們之間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就有明顯的差別。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類型[1]
(一)“內向型”發展戰略
“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基本特征是:把資源與市場著眼於區域內部或放大到國內,經濟迴圈活動的地域範圍局限在一個較小的地域範圍之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小農經濟的擴大。其模式是“小而全”或“大而全”。雖然在“內向型”發展戰略中也可以有一些商品農產品出口創匯,但不居主導地位,只起補充作用。在經濟結構上,封閉程度較高的僅與附近小城鎮發生經濟上的往來,形成一個以小城鄉為中心的相對獨立封閉圈;封閉程度較低的可以同大中城市建立經濟聯繫,但商品率也不高。
“內向型”發展戰略使農業經濟形成一種穩固、持久、自給自足的再生產小迴圈封閉體系,它對外來的干擾、國際市場風波具有很強的抗拒能力,但是受“內向型”本身機體的制約,經濟發展緩慢,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必然延續,特別是在技術革命衝擊下,世界經濟迅速發展,有可能同世界農業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多向型”發展戰略
“多向型”發展戰略的著眼點在於,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使農業經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為此,要突破封閉型框架的約束,強化對城市產業擴散的吸收能力,增強商品觀念、市場觀念,重視發展特色農業和出口創匯商品農產品的生產。“多向型”發展戰略與“內向型”發展戰略相比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其著眼點主要仍在國內,在一些地區作為過渡性戰略仍然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是必要和可行的。
(三)“外向型”發展戰略
“外向型”發展戰略的特點是,積極主動尋求國際市場,參與和推動國際經濟大迴圈,在努力吸收外資,引進並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開展國際勞務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在國際市場上出口創匯能力,使自己成為國際貿易組織和活動中的重要成員。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經濟發展較快、水平較高的地區的農業已開始步入外向型經濟,其特點是以國際市場需要確定或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向。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1]
一、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通過預測對農業經濟的展望和希望達到的預期結果,這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和首要環節。戰略目標原是提出戰略的出發點,在完整的戰略中,又成為戰略實施的最終成果。目標是戰略的靈魂,沒有明確的目標,戰略的其他內容就沒有任何意義。戰略目標錯了,將會一錯百錯。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一般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經濟增長目標
這是發展戰略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經濟目標的基礎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他領域目標的制定。因此,正確制定經濟增長目標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經濟增長目標一般包括經濟增長總量、人均占有量、經濟效益等。經濟增長總量通常採用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及增加值等指標加以反映;人均占有量包括按人平均的主要農產晶和貨幣占有量、人均年純收入等;經濟效益包括勞動生產率、資金利潤率、物質消耗的產品率、投入產出率等,從不同角度反映農業經濟的效益水平。
(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標
這也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為實現戰略目標努力奮鬥的積極性和主動精神,這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經濟和制定發展戰略的根本宗旨。它包括農民人均年收入,人均年食物構成、糧食需求構成、農產品進出口總量等內容。
(三)社會環境穩定平衡目標
人口、資源、生態環境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當今世界各國都把這一內容列為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社會環境的穩定平衡,就不可能有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因此,在戰略目標中要對農村人口年凈增率、農村人口文化程度、森林覆蓋率、草場產草量與載畜量、水資源量、水土保持、環境污染等規定明確的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奮鬥目標。
在發展戰略的表述中,必須突出反映目標的確定性要求,才能使戰略具有鮮明性、動員性和堅定性。如我國的“小康水乎”戰略,就綜合地反映了目標的特性。
二、農業經濟發展戰略重點
所謂戰略重點,是指為實現戰略目標所選擇的主攻方向,是農業經濟全局中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環節。確定重點,突出重點,加強重點部門、地區的建設,不僅是因為在資源有限條件下優化配置的需要,還因為重點建設過程本身有利於促進全面發展,或帶動一系列部門、行業的發展,最終實現戰略目標。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戰略重點可能是實現戰略目標過程中的關鍵部門,也可能是制約全局的薄弱環節,也可能是農業經濟中的潛在優勢,也可能是具有擴散效應的部門。加強這些重點,可以帶動全局,達到預期的目標。事實上,在目標確定之後,選擇戰略重點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為了實現同一發展目標,可以有這種或那種選擇。所謂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戰略重點的選擇。重點選擇得準,在重點與全面之間協調、組織得好,並真正抓住發展重點又帶動了全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一定的時期內,重點不能太多。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經濟中既重要而又薄弱的環節比較多,不可能把它們同時都列為重點,只能在更具有關鍵意義的部位上擇定,並且真正集中力量在一定時期內使之得到增強,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導致其他方面的進步,爾後將重點轉移到其他方面。總之,要從國家、地區的具體情況出發,正確確定各自的戰略重點。不同時期,戰略重點的選擇也應適時調整。
三、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佈局
戰略佈局是資源配置的空間部署,是農業內部分工在地域空間上的表現形式。其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生產地區間的分工、區內農業各部門的結合形式和比例關係及具體安排、各農業區域間的經濟交流和相互關係等。
農業佈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經濟活動。合理的農業佈局有利於發揮各地優勢,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有利於適應工業和城鎮發展需要;有利於確定各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等。
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佈局是整個國民經濟戰略佈局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生產佈局的一般原理同樣適用於農業,諸如生產在全國範圍內均衡配置、在綜合發展地區經濟基礎上的地域分工、工農業生產在地區間協調發展、生產地接近消費地等都是農業戰略佈局研究的內容。對農業生產佈局來說,就是要將生產佈局的基本原理與農業生產的自然經濟特點相結合,並根據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使之更適合於農業,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具體地講,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區’的自然、經濟資源。佈局應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各地區農業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發揮地區分工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功能,逐步實現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建立合理的農業生產地域分工體系,同時要實行地域專業化與部門綜合發展相結合,做到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業自然經濟區域;第二,從貿工農經濟體系的需要出發配置農業生產。社會生產是相互聯繫的整體,合理的農業佈局不能僅從農業部門發展考慮,還必須與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和工業、交通佈局相適應,從貿工農經濟體系的需要出發配置農業生產;第三,重視發展落後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努力實現全國範圍內各農業區的平衡發展。這一點既是農業合理佈局的重要原則,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第四,農業生產佈局要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深刻地影響著農業勞動地域分工,由此決定了農業生產佈局必須立足於現有條件和生產力當前水平進行合理部署,並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變化而進行調整修改。超越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條件允許範圍的生產佈局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步驟
戰略步驟是實現目標順序、過程的時間界定。實現戰略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一個完整的戰略目標實現過程要劃分若幹階段,一般說,在戰略步驟上分為三步:即準備期、發展期、完善期,和戰略重點一樣,戰略步驟的劃分也並非是隨意的,應依據於客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取決於總的戰略目標。雖然戰略目標是貫穿於整個戰略實施時期的目標;但由於這一時期各個不同時間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和發展,就會使得它們顯示出相互區別的特點。從不同時間的特點即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出發,為了實現總的戰略目標,必須為這些不同時間規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而這些不同的目標、任務就和不同的特點一起,使這些時間形成不同的發展階段。各個發展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的,它們之間必須互相銜接,使前一階段為後期打基礎,而後一階段又為新的戰略階段創造條件;與此相適應,各個發展階段不但在時間上是互相連接的,在內容和實質上也是互相聯繫和一致的。
將整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過程劃分成幾個既互相聯繫又相互區別的具有戰略性的步驟,或將農業經濟發展過程本身劃分為幾個戰略性的階段,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農業經濟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很好地分清農業經濟發展的輕重緩急,使農業經濟能夠有序、協調地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
五、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對策
戰略對策是針對實現戰略目標過程中的矛盾所採取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措施。在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和可能、現實和未來、目的和手段等方面必然存在著一系列矛盾。為了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需要提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針對那些主要矛盾而確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即戰略對策。戰略對策按矛盾性質和實施範圍不同,可大體分為以下幾類:
(一)總體性對策和局部性對策
總體性對策也就是總政策,具有普遍性,在整個戰略實施期間都是有效的,所以也是長期性對策。總體性對策是局部性對策或短期對策的依據。如改革開放,這是我國實現小康目標的總政策,地區、部門在不同階段上如何反映改革開放政策的要求,則屬於局部性對策。局部性的、短期性的對策不應違反總體性對策的要求。
(二)體制性對策和產業性對策
實施新的經濟發展戰略,往往要對原有經濟體制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體制性對策表現為改革的要求,在我國當代條件下,主要反映在計劃與市場、所有制結構、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等關係的政策變動。產業性對策則是發展的需要,對農業與工業、農村一、二,三次產業、基礎設施與社會經濟增長等比例關係的政策調整以求結構優化,皆屬於產業性對策。
(三)國際性對策和國別性對策
由於經濟發展的國際化,一國的農業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的聯繫日趨緊密,而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動向,對本國經濟的影響也愈益廣泛而深刻。因此,戰略的實施,必須有明智、科學和堅定的國際性對策,以正確處理與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經濟水平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併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戰略目標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大力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點,加強同它們發展經貿關係,也有利於本國發展,例如制定發展邊貿政策,即屬於國別性對策。
(四)漸進性對策和突變性對策
漸進性對策是通過緩步、累積的過程實現戰略目標,而突變性對策則強調質變為特征。漸進性對策適應於涉及國內多數人的習慣和利益(如價格改革),以及對策本身的可行性還不十分明朗等情況下採用,可以減少社會震動,便於群眾接受,在實施中不斷豐富經驗,逐步接近目標的需要。突變性對策表現為短期內即以新的政策替代原有政策,在局部範圍和具有充分的社會經濟條件,或在外部條件發生了急劇變化的情況下採用,也是必要和有利的。需要指出的是,通過漸進達到突變的對策,效果往往較好。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總體上來看,基本上就是採用了這樣一種對策。
以上所介紹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佈局、戰略步驟、戰略對策等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被稱為經濟發展戰略的五大要素。需要說明的是,從廣義上來看,戰略重點、戰略佈局、戰略步驟等,也是為實現戰略目標而提出的對策,因為它們具有相對獨立的層次和突出的地位,因而將它們單獨列為戰略要素。但是,它們同樣具有戰略對策的上述不同性質,而戰略對策覆蓋面更寬,它的不同性質在戰略重點、戰略佈局、戰略步驟等的內容中也必然要表現出來。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制訂與實施[1]
一、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制訂
制訂科學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複雜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專門人才和專門的職能機構,堅持科學的原則和程式,使用科學的方法。
(一)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主觀對客觀的認識和反映。因此,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等客觀規律。遵循自然規律要求從農業生產的特點出發,因地制宜,不能違背生物生長髮育規律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遵循經濟規律,要求在充分研究市場規律和其他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要求充分考慮農村社會的基本狀況,如人口增長速度、人口數量與質量等等。
堅持客觀性原則,要求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制定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措施必須切合實際。戰略目標如果訂得過高,脫離實際,急於求成,可能導致農業內部比例失調,不但起不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作用,反而會起阻礙作用;反之,如果訂得過低,不用努力就能實現,實質上也就不是戰略目標。
2.整體性原則。構成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影。向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必須進行系統分析評價,找出各部門、各地區及各種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繫;要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相結合,同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相結合,在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和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進行,因為發展農業經濟與發展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在資金、勞力、土地等多方面有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
3.發展性原則。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涉及長遠的全局性戰略,應該樹立發展觀,努力捕捉各種超前信息,使戰略富有遠見性。
(二)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程式
1.收集分析戰略信息。戰略信息是指關於農業經濟未來和全局發展的信息,如國內外農業發展趨勢,農業發展的資源潛力,世界科學技術進步對農業發展將產生的影響,人口的增長變化等。取得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信息必須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並且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對各種信息能夠進行科學地引申,加工、分析,進而預見未來。
2.進行戰略預測。在取得大量戰略信息的基礎上,應根據農業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運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對事關農業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做出判斷,揭示、描述農業經濟發展的趨勢,預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過程、可能途徑和發展方向。並要預測人口、土地資源、生態環境、需求結構和水平的變化、新科技革命在農業中應用的程度等一系列問題。
3.進行戰略決策。在進行戰略預測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的條件,分析優勢和劣勢,制訂各種可行方案,從中選出最適合於本地區的方案。確定了戰略決策,就決定了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目標、步驟和措施等基本內容。
4.進行戰略規劃。戰略規劃是對戰略決策目標的部署和安排。戰略決策目標必須落實到一定的空間、時間和生產部門,必須有一定的人、財、物才能完成。因此,必須進行戰略規劃,以保證戰略的實現。
(三)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方法
1.分析比較法。即在調查研究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借鑒國內外經濟發展中的經驗教訓,分析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等,經過反覆比較,預測出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可能達到的戰略目標。採用這種方法,切忌不顧自身條件,生搬硬套,忽略對國情、區情的研究。一個國家的成功經驗是該國特定國情下獲得的,換到另一國家不一定適合,生搬硬套則可能引起負效應而阻礙經濟的發展。這種事例在世界範圍內是有例可證的。由於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是一項大規模綜合性長時期的工作,借鑒國外經驗要極為慎重,因為它不同於技術引進,技術引進失誤後可以退回原處重新開始,而戰略一旦失誤,只能使經濟發展蒙受重大損失。
2.系統研究法。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不身就是一個系統,而各部門、各領域發展戰略即為子系統。通過母系統總戰略的制訂,可以為子系統分戰略的制訂指明方向;通過子系統分戰略的制訂,可以豐富充實母系統總戰略的內容並使其戰略目標落於實處。系統理論是指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系統研究方法是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方法。但是,系統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為封閉式系統,一為開放式系統。前者的經濟運行局限於狹小地域範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後者的經濟運行不受地域限制,甚至參加到國內、國際經濟大迴圈體系之中。我們在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時,必須遵循開放系統的要求進行。
3.層次確定法。按照國家行政區劃,國家一級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為最高層次的發展戰略,省(直轄市、自治區)一級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為第二層次的發展戰略(或幾個省區內部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地、縣級為第三層次的經濟發展戰略。各層次的發展戰略相互聯繫,密切結合,構成一個完整而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體系,充分發揮戰略的整體作用,促進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縣一級在全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體系中,是最基本的戰略單位,縣一級既是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的結合部,又是微觀經濟與巨集觀經濟的聯結點。縣一級具有發展農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服務業、郵電通訊業和金融業等綜合經濟能力。縣級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制訂得正確並能夠切實執行,那麼,全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實現也就有了基本保證。
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方法有多種,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只使用其中的某一種方法,而是各種方法的綜合使用,使其具有先進性、科學性與可行性。當然,這並不排斥對其中某種方法可以有所側重。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都必須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定性是指確定經濟發展戰略的方向,定量是衡量經濟發展程度的標誌與尺度;兩者必須相結合。在定量研究方面,目前世界一些國家已開始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指標的進一步量化,用以反映農業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
二、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
制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目的、意義在於實施。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所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在政策、資金、物資供應等方面都應向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實施的方向轉移。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國家和地方還必須充分採用行政、法律、經濟杠桿等方法進行巨集觀調控,以使農業經濟的發展沿著制訂的戰略方向運行。
在實施農業經濟發展戰略過程中,還必鬚根據實際情況變化不斷地進行闊整和完善。這是因為,在制訂戰略時,信息很可能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確,人們的認識、判斷也可能產生偏差,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制約的因素太多太複雜,預測和決策難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有些問題根本就難以預料,如政策的重大調整、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重大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等,都需要對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甚至於制訂新的發展戰略。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這種動態反饋過程,使其不僅具有穩定性,同時又具有可變性。毫無疑問,發展戰略的朝令夕改,就等於沒有戰略;但把戰略看成一成不變,也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和人們的認識規律。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1]
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就是農業發展的基本模式。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既要體現出發展戰略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部門、各領域共同的“大政方針”,又要反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發展的道路。
1.任何發展戰略的確定都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否則就會脫離實際,行不通。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發達的階段,農村尤其不發達。主要表現在:生產力落後,主要靠手工勞動;市場化程度低,自給半自給經濟占相當比重;農業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後,文盲半文盲數量較大;農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還有幾千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城鄉差別大,農村發展也很不平衡。從我國國情出發,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確定應有利於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要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力爭迅速發展;不能照搬外部模式,要有中國特色,大力發展社會主義農業市場經濟。
2.把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戰略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研究。戰略從來就是整體的戰略,而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又是互相影響、互為條件的。只註重其中一個或兩個方面的發展,而忽視其他,必然達不到發展的目的,即使一時取得成功,也不能持續。因此,要綜合研究它們的發展戰略,使它們協調發展。但是,在整體發展戰略中,經濟發展戰略是基礎。這是因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解決矛盾的途徑只能是經濟、社會和科技的協調發展。
3.以農業為基礎,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結合發展,共同繁榮。我國農業比重大,農村人口多,農業和農民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基礎的戰略地位上,使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互相促進,共同繁榮,才能使我國國民經濟永遠處於良性迴圈的狀態,健康、持續地向前發展。而且,也只有這樣,農業的擴大再生產、農業現代化才能有可靠的物質技術保證和良好的市場環境。
4. 正確處理髮展速度與效益的關係。對於經濟發展速度與實際效益的關係,我們始終要把提高效益放在第一位。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農產品總產量和商品量,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努力促進農業經濟各部門、各領域協調發展,改變目前經濟增長速度不慢而經濟效益較差、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狀況,建設和發展穩產、高產、優質、高效益的農業。此外,我們不僅要提高經濟效益,而且要註意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農業生產同其他社會物質生產一樣,是一個物質迴圈和能量轉化的過程。生產發展水平越高,對物質、能量投入的需求也越大。為保持生態系統內能量轉化與物質迴圈、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協調,必須立足於生產、生活和生態的統一,努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環境,既利用又培育資源的再生能力,以滿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對農業提出的需要。
5.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從屬於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它應當為黨和國家在新時期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戰略措施服務。同時,在發展農業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經濟發達地區的作用,又要積極扶持經濟不發達和貧困地區,使之儘快發展和富裕起來。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適應自然;既要開發和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又要保護和珍惜各種自然資源,以求永續利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此外,在人口控制、人才培養以及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係時,都要權衡利弊,而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損害和犧牲長遠利益。
6.大力發展農村商品經濟。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要以農業生產力發展為基礎。反過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又必然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自給自足的農業,是一種封閉式的迴圈系統,既沒有(或很少有)外部物質和能量的投入,也沒有外部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社會需求的刺激;相反,商品性農業打破了這種封閉式的迴圈系統,變成了開放式的迴圈系統,不僅有大量工業性物質和能量的投入,而且由於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必然促進農業以更高的速度向前發展。可見,我國要加速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村商品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必鬚根據我國農村經濟的內外條件,逐步建立起農村市場經濟體系,對農業生產進行合理佈局,發展農業專業化,建設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建立農產品的收購、加工、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
7.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並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不僅是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本身的要求,而且是體現農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中國特色的重要方面。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質條件,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動力。因此,我們研究和制定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必須包括這兩方面的內容。
8.在處理內外關係上,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擴大對外開放相結合的戰略。獨立自主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然而,堅持獨立自主,決不意味著要閉關自守。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需的全部資源,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先進技術。為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事業,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充分發揮我國資源和市場的比較優勢,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擴大對外經濟貿易往來與技術交流,引進外來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要從戰略的高度,密切註視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要研究“新產業革命”與我國經濟建設的關係,要研究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給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各種影響,全面瞭解、掌握並綜合考慮我國農業面臨的機遇和風險,諸如技術進步、資源利用、市場份額等趨勢和動向,積極迎接21世紀的新挑戰,尋求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爭取在高層次上求得我國農業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二、我國的農業現代化
(一)農業現代化的概念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從根本上說,就是要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就是用現代工業物質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來武裝農業,用現代經濟管理科學來管理農業,使農業生產力由傳統農業的落後狀況向具有現代先進水平的現代農業轉化,建立一個穩產、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體系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人工農業生態經濟系統。
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屬於生產力範疇,它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業現代化中的“現代”是指世界已經達到或具有的先進水平,而“化”是指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的國家努力爭取達到的過程,因此,現代化這個概念,在國際上應該是共同的,不能同時有幾個概念,是個世界性的概念。同時,由於“現代”這個概念所指的時間是變化的,現代化所反映的內容也是變化的,因此,現代化又是一個歷史性的動態概念。
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歷史性的動態概念,其實現過程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即現代農業是針對傳統農業而言的。從世界範圍考察,農業發展經歷了由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進而發展到現代農業的歷史過程。它們之間由於生產力水平不同而具有質的區別。原始農業指採集農業。傳統農業包括粗放耕作的自給性的種植業和精耕細作、以手工工具、人畜力為特點的小商品生產階段的農業。現代農業指農業商品經濟發達,以集約經營、大規模投入產出為特征的農業,其基本特征是:把農業生產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即生產工具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生產組織社會化。傳統農業必然向現代農業過渡與轉化,這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農業當前正處在這一轉化階段。
(二)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和內容
農業現代化過程就是對傳統農業的改造過程。
1.農業現代化的目的。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主要是:
(1)建設一個發達的農業。發達的農業,就是要充分發揚我國傳統農業的優點,吸收世界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成就和管理經驗,實行集約經營,提高機械化程度,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建立起一個穩產、高產、優質、高效益的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不斷提高按人口計算的主要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做到立足於國內、自力更生為主地滿足全國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從而為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2)建設一個富庶的農村。我國的農業現代化要在發展農業生產力的同時,調整和完善生產關係,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把目前落後的農村,改造成為既有發達的農業,又是農、工、商緊密結合的,並且有現代化的交通、文化、衛生等設施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村,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我國農村居民按人口計算的收入水平,不斷豐富每個居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從而逐步縮小城鄉、工農差別,使工農聯盟更加鞏固。
(3)建設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關係密切,在發展農業時,要註意保持和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做到既充分利用自然,又能有效地保護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環境日益改善,從而為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併為全國人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這既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要求。
2.農業現代化的內容。實現農業現代化,使我國農業達到現代農業的水平,必須從多方面對我國農業進行改造,建立現代化的物質技術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因此,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主要是:
(1)農業生產手段和生產條件的現代化。用現代化物質技術裝備農業,實現農業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園林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農業中廣泛地使用機器和電力,標志著農業手工勞動過渡到大機器生產,是農業生產力性質的根本轉變。在農業中廣泛應用機械化、電氣化操作取代手工操作,就可以打破人類天然器官的限制,增強開發、利用自然力的能力,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出來,大幅度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縱觀世界各國的情況,凡是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都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我國當然也不能例外。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我國按人口計算的耕地面積較少,而且中低產田的比重較大,旱澇洪水災害十分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所有這些,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影響極大。因此,必須大力開展以改土治水、植樹種草為主要內容的農業基本建設,迅速改變農業生產條件,實現水利化和大地園林化。
(2)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現代農業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科學技術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現代農業科學通過科學地研究農業生產中的各種因素,找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地生產率的方法,從而使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更加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現代機械技術、化學技術、生物技術無一不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之上。正是依靠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才使農業生產力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水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世界又開始孕育一場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必然導致在農業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推廣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而引發農業產業革命。
(3)農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現代農業是開放式農業,同外部進行著複雜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是一個社會化、專業化、商品化程度很高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客觀上要求有一套科學的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管理現代化。農業生產管理現代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科學地組織生產力,建立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與佈局,實行區域化、專業化、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另一方面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調整生產關係,改革經營管理體制,以及在管理中採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
(4)農民素質現代化。農民是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是農業機械的操作者和農業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者。因此,農民素質的高低是農業生產力水乎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現代農民不僅應具有強壯的體魄,而且應具有現代科學知識和掌握新的科學技術的能力,同時還應具有現代思想觀念,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新型農民。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舒爾茨說過:“沒有世界上一流的農民,就沒有世界上一流的農業。”
上述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是密切聯繫、相輔相成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脫離其他方面而獨立地進行。但是,上述四方面內容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農業生產力水平現代化。
(三)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同農業現代化的國家相比差距有多大,不能籠統而論,必須有一套具體的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1.反映農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表明農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協調程度的指標。主要有:農業總產值占國民總產值的比重;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農業勞動力占就業勞動力總數的比重等。
2.反映農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指標。主要有:農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民受教育程度;人均食物消費數量及質量等。
3.反映現代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程度的指標。主要有:每千公頃耕地的拖拉機台數;灌溉農田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單位面積化肥的消耗量;良種化程度(良種化面積或數量占總量的百分比)等。
4.反映農業生產效率的指標。主要有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兩方面的指標。其中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是農業現代化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因為:第一,現代農業同傳統農業的差距集中表現在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上;第二,農業勞動生產率是直接反映農業勞動生產者生產能力和經營效果的綜合指標。
5.反映農業生態環境方面的指標。主要有:森林覆蓋率、自然災害發生率、水土流失量、土壤有機質含量等。
以上五類指標基本上概括了農業現代化水乎的各個方面,但在具體應用時,可選用主要的幾種指標。我國常用四個指標來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即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單位面積施用化肥數量、單位面積占有農業機械數量或馬力數。
(四)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
根據我國農業發展戰略及其戰略目標,並借鑒外國農業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是:
1.家庭經營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主體經營方式。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家庭經營是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經營方式。我國的農業家庭經營是在堅持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的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方式。通過集體統一經營和社會各方面為農戶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社會化服務,促進家庭經營專業化和社會化分工的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2.建立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農業產業結構。這種農業產業結構的好處:一是有利於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生產出多種農產品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使農民儘快富裕起來;二是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村工業、商業,綜合利用各種資源並使農產品多次加工增值,可獲得一部分工商業利潤,為農業現代化積累更多資金;三是有利於擴大農業勞動力就業門路,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解決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問題;四是有利於建立新的農業生態平衡,促進農業良性迴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體系。我國農業勞動力資源豐裕,但自然資源相對短缺。因此,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要把現代農業科技與精耕細作的勞動集約技術、有機農業技術與無機農業技術、機械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在農業生產中要廣泛應用現代工業產品,如機械、化肥、農藥、除草劑等,並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良種;另一方面,應繼承發揚我國傳統農業技術,如合理輪作、間作套種等,全方位、多層次地開發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在提高土地生產率的基礎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經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良性迴圈。
4.貫徹“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行業地區逐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方針。我國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沿海、大中城市郊區農業現代化進程已明顯走在全國前列,但中部和西部廣大地區則處於現代化的起步階段;從行業來看,經濟效益高,便於集約化、工廠化生產的畜牧、水產業和部分高產值的蔬菜、水果等行業的現代化程度較高;從所有制形式來看,經濟基礎較雄厚的國有農業企業的現代化程度高於農村集體經濟。因此,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貫徹“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行業、地區逐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方針,而不能搞齊頭併進。應根據各地的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農業現代化的步驟和重點。
(五)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措施
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長期的歷史任務,要完成這樣的歷史任務,必須自覺地應用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採取符合我國國情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證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1.繼續深化農業經濟體制改革,把農業經濟推向市場。目前,我國農業經濟體制正處於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把農業經濟推向市場,除了培育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外,更重要的是要繼續深化農業經營體制、金融體制、價格體制等的改革,使農業企業成為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2.大力發展鄉村工業,使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發展鄉村工業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為農業現代化積累資金,彌補國家投資不足;二是大量吸收農業剩餘勞動力,為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創造條件;三是促進鄉村集鎮建設和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四是改變農民的傳統觀念,增強現代化意識。因此,必須大力發展鄉村工業,依賴鄉村工業反哺農業,使農業現代化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發展。
3.重視智力開發,發展農業教育、科研事業,大力推廣農業技術。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提高農村下部和農民的文化技術水平,並要有一大批掌握現代科技的專業人才和專家。目前,我國農業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科技人才不足,農民中文盲、半文盲還占相當大的比重,這些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嚴重製約因素。因此,必須重視智力開發,增加智力投資,大力發展農業教育、科研事業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以適應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4.嚴格控制農村人口增長,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控制人口增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不僅嚴重影響農民生活的改善,也使農業現代化的資金積累難以實現。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嚴格控制農村人口的增長,同時,還應認真解決好農業剩餘勞動的轉移問題,否則,不僅會嚴重阻礙農業現代化進程,而且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必須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進行農業深度和廣度開發等多種途徑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
5.發展農用工業,增加農業物質投入。現代化農業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觀代工業武裝起來的農業,沒有發達的農用工業,就不可能有農業現代化。因此,要大力發展各種農用工業。要按照不同階段農業增長目標,提供相應的農業生產資料;要按照專業化協作的原則,安排好農用工業的佈局,逐步建成一個完善的農用工業體系,使增加農業物質投入有物質保障。
6.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是建立在現代農業基礎設施之上的農業。農業基礎設施包括生產基礎設施和流通基礎設施兩個方面,生產基礎設施是與土地、林地、水面相聯繫的設施,是人類控制和利用自然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農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控制和利用自然力的能力。加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既可以有效地發揮自然力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又可以把不利於生物生長的自然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改善生態環境,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率,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流通基礎設施是指農業生產資料、農民生活所需物資的供應和農產品銷售及服務的各種設施,是聯結生產與市場的物質基礎。發達完善的流通基礎設施,能使農產品儘快運往消費地,滿足市場需要;能有效地解決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地區性和消費的均衡性矛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投資大、周期長、風險大,經濟效益低。因此,應多渠道籌集資金,國家和各級政府、農業經營組織和農民都應增加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
7.大力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現代農業是高度專業化、社會化的農業。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必然要求健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才能發揮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優越性,促進農業生產高效率地運轉。我國農業是以農民家庭承包經營為主的分散經營方式,家庭經營力量分散、信息不靈,常遇到許多生產經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提供各種有效的服務。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廣泛支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來講:一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鄉、村服務實力;二是充分發揮專業經濟、技術部門的職能作用;三是積極支持農民自辦、聯辦服務組織;四是建立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保證制度;五是在工商管理和稅收方面實行扶持政策;六是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和協調。
8.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進行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使農民生恬豐富多彩、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促進物質文明建設;二是要進行思想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教育,抵制封建落後的思想觀念,使物質文明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方向進行。沒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國農業現代化不僅不可能順利進行,還會迷失方向,因此,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必須是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
三、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的目標和方針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從現在起到2010年,建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
——在經濟上,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係為支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農業科技、裝備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有顯著提高,農產品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要;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化水平有較大提高;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全面實現小康,並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進。
——在政治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保證農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全面推進村民自治,完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鄉鎮機構精幹,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健全,乾群關係密切;加強法制,保持農村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治安環境。
——在文化上,堅持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民。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發展教育事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發展農村衛生、體育事業,使農民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建設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實現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十條方針:
1.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大力發展農業不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需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立法和司法,支持和保護農業。
2.長期穩定農村基本政策。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必須長期堅持:在這個基礎上,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深化農村改革。
3.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必須穩定糧食生產,同時又要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行農林牧副漁並舉,並且把發展多種經營同支持和促進糧食生產結合起來,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4.實施科教興農。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實行農科教結合,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註重人才培養,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5.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林業建設,嚴格保護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資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環境污染,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
6.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多渠道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立足農村,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發展二、三產業,建設小城鎮。開拓農村廣闊的就業門路,同時適應城鎮和發達地區的客觀需要,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7.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這是保護農村生產力,保持農村穩定的大事。堅持多子少取,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農村各項建設都要尊重群眾意願,量力而行。
8.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大力提倡少生優育,使農村人口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9.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經濟體制改革要求政治體制改革與之相配合。堅持和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加強鄉鎮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建設,依法保障農民當家做主的權利。
10.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個文明都搞好,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問題選擇[2]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世界上各類產品中只有農產品特別是糧食才能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科學發展到今天,還沒有任何科學技術能替代農業以一種非農方式生產食品。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對社會安定及社會效益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農業在運營中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各級政府要從實際出發,針對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圍繞優化市場環境、搞好服務指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調整農村和農業結構,促使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1 完善農業投入機制。切實增加農業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國家財政資金為導向,以集體和農民投資為主體,以利用外資和吸收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機制,實行財政資金與其他資金相結合、直接投入與間接投入相結合、有償投入與無償投入相結合,從而全方位地加強對農業的資金支持。第一,國家應適當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資。這部分投資應考慮在財政中單列,專項使用,並使投入的份額和方式制度化、規範化。第二,要按照分稅制的原則,進一步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事權和支農範圍。第三,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集體和農戶增加農業的投入,引導社會資金及外資對農業的投入,特別是引導國內外大型企業對農業投資。第四,對上級下撥的各種農用專項資金要依照業務部門提出使用意見,綜合部門平衡把關,政策主管領導審批的原則,集中使用,避免多頭管理、重覆建設而造成的浪費。
2 完善農業家庭組織形式。加大農業產業化步伐
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大膽探索新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大力發展“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組織和引導廣大農戶按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生產。公司作為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或集團,公司主要從事農產品的加工、運輸、儲存、銷售、信息發佈,農業生產資料的採購、供應,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指導等;農戶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種植和養殖。公司與農戶通過農產品的購銷合同和相互投資入股,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儘管實行家庭承包經營方式,但其生產不再是單個的行為,而是統一規範的要求。農民通過參與龍頭企業的發展,還從農產品的加工、流通等環節得到收入,從根本上改變以前農民只是種養一個環節取得收入。我們駐村工作隊在駐村成立了農民科技服務協會,吸收村幹部、供銷社負責人、治富能手、科技愛好者參加,引導他們學習技術,收集農業信息,為農民提供產前購種、產中技術咨詢、產後銷售的服務,並逐步使其過渡為公司。
3 適應市場經濟規律,調整農業結構
農業是一個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的產業,不同的農產品只有在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質和產量。把握區域經濟特點,發展優質、名牌產品,改變一般農產品“資源型、趨同型、低變化”的狀況,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出路。種養業要在佈局上實現轉移,即從不適宜區向適宜區和最適宜區轉移,從分散產區向集中規模化產區轉移。要以科技示範區為載體,按照市場需求淘汰傳統低劣品種和落後技術,大力推廣良種工程,把引進、選育和推廣農產品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任務。以生物資源開發創新工程為突破口,尋求地域、季節和市場差異,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把傳統農藝精華與現代加工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的農產品種植模式。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以實現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基層政府要及時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通過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幫助農民搶抓市場機遇,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合同農業和創匯農業,正確處理好生產與市場的關係,剋服結構調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駐村工作中,我們在居住空院開墾二分半地,建立了臺灣密南瓜、南韓苦瓜、茄子、豆角、非洲油沙豆、俄羅斯魯梅克斯草等示範田,讓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農業科技帶來的實效,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使他們自覺接受科學的種田思想。
4 改變農業科研體制,做好農業技術推廣
農業科技機構應當通過調整結構、分流人才、轉換機制,使種子、農藥、飼料、疫苗、農產品加工等單位逐步由事業法人變為企業法人,成為科工(農)貿一體化經營的科技企業,或者進入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成為企業的技術開發機構,以提高企業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縮短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的周期。完善技術咨詢中介服務型科研機構,全面落實其研究、開發、經營、服務等各項職能,積極開拓第三產業,重點是發展農業科技咨詢業、信息業和技術服務業。建立社會公益及基礎型科研機構,從事遺傳育種、病蟲害災變規律及防治機制、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綜合增產技術及規律、農業資源、生態環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建立農業知識、技術轉化的新體制,成立以“縣為中心、鄉為骨幹、村為基礎、專群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試驗示範和二次開發及轉化工作,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制度化的農民成人教育體系,組織農民學習社會科學理論、現代科技知識和市場經營本領。在駐村過程中,我們先後為農民舉辦了十多期夜校,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發佈農業信息,指導結構調整,研究市場營銷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現代素質的新型農民。
5 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道路
一是繼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第二、三產業。加快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堅持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和生產力水平的多層次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小企業。隨著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對各種社區服務的需求會逐步增加,要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增加農村就業,擴大農村消費。二是將有發展前途、具有區位、地理、經濟優勢的小城鎮作為發展重點。利用小城鎮的集約優勢發展壯大鄉鎮企業,鄉鎮企業不僅為小城鎮帶來了動力,也增加了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人口集中又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逐步取消戶籍管制,縮小城鄉差別,建立起城鄉統一的勞動力流動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民向小城鎮遷移。三是引導農民更新落後的思想觀念、消費觀念,提高農民的文明素質,對農民進行先進的文化思想教育。四是實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鼓勵有經商能力的農民轉讓土地使用權,向城鎮轉移,允許農民以土地入股,促使農業走上集約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