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投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農業投資是指在農業擴大再生產過程中進行的投資。是在生產農業產品或創造有用成果以前一次或幾次投入而在生產中被占用的資金。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加快農業發展,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係重大。而農業投資的安排、分配和使用,及由此而產生的農業投資的經濟效益,是搞好農業建設和加快農業發展的基礎。
為了對農業投資的使用進行監督,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分析投資取得的成果,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有必要對農業投資進行不同的分類。
①根據農業部門內部產業可分為:農業投資、林業投資、畜牧業投資、漁業投資,以及水利業投資等。
②根據農業投資的內容可分為:農業基本建設投資;挖潛、革新、改造及引進技術專利的投資;為擴大生產、發展生產而支付的事業費;增撥的流動資金;科學研究費用,辦專業學校、培訓幹部的智力投資等。
③根據農業投資對生產的影響,可分為生產性投資和非生產性投資。
農業投資具有不同於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投資的一些特點,具體表現在:
①綜合性。由於農業生產是與大自然打交道,整個農業存在著物質迴圈與能量轉化,因素相當複雜。農業投資必須適應這一特點,不能只單純著眼於某一方面,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②可變性。由於生產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因此,農業投資也必須因時、因地、因事制宜,投資方案並無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
③長效性。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而土地和自然資源的開發是具有長效的。因此農業投資具有長遠經濟效益,投資回收期一般較長。
④適量性。農業生產影響因素繁多,在科學技術水平尚未達到全面控制的條件下.實踐中常常會出現報酬遞減。因此農業投資必鬚根據最優化原則,選擇適度投資量。
⑤多源性。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係中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使得農業投資具有多種來源的資金籌集形式。
農業投資的基本原則[1]
①堅定不移地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和“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
②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支援為輔”。
③堅持統籌兼顧,全面規劃,適當集中。
④合理利用經濟資源,講求投資效益,合理的農業投資結構的基本要求在一定時期農業投資的有限性和投資需要的多樣性,是農業投資中的主要矛盾。在投資一定的條件下,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就是確定農業投資的合理結構,使有限的投資得到合理的分配。
- 1.農業投資合理結構的基本要求。
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必須有利於各地區、各生產部門、各生產項目有計劃按比例地協調發展。②必須有利於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使自然界長期為人類造福。③從巨集觀農業經濟出發,合理的農業投資結構必須有利於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④合理的農業投資結構,需要有一個長期計劃(例如10-15年),以確定農業投資的動態結構。
- 2.確定農業投資規模的指導思想
確定農業投資規模的指導思想,應該是有利於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促進農業內部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實現農業全面擴大再生產;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發展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滿足整個社會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為此,確定農業投資規模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儘力而為,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確定適度的投資規模。②做好綜合平衡,加強投資計劃性。③堅持按科學的投資建設程式辦事,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④投資建設規模不能有損於當前生產,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
- 3.提高農業投資經濟效益的基本途徑
①加強調查研究,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調查研究,要做到“四個落實”:資源落實,資金落實,技術設備落實,產品銷路和經營收益落實。②遵循投資建設的科學程式。抓好投資建設的全過程,尤其是要抓好下麵幾個環節:建立和健全建設全過程中的經濟合同制度;認真做好投資建設前期工作;抓好建設的後期工作,制定和建立包括投資建設程式在內的管理法規條例。③加強投資的管理和監督,推行經濟責任制,並用經濟合同的形式確定下來,由有關部門進行監督、檢查、驗收,做到獎懲分明。④加強科學研究,採用適用技術。
- ↑ 田椿生,張仲敏,王加春.中外投資大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