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有機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

目錄

什麼是有機農業[1]

  有機農業是指在作物種植與畜禽養殖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平衡,採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過程。

有機農業的特征[2]

  1)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有機農業的重要原則就是充分發揮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自然調節機制。在有機農業生態系統中,採取的措施均圍繞實現系統內養分迴圈,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統內物質的目的,採用包括利用系統內有機廢棄物質、種植綠肥、選用抗性品種、合理耕作、輪作、多樣化種植、促進天敵、採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蟲草害技術,建立合理的作物佈局,滿足作物自然生長的條件,創建作物健康生長的環境條件,提高系統內部的自我調控能力,從而抑制害蟲的暴發。

  2)實行有機耕作增加土壤肥力。有機農業實踐者嘗試著盡最大可能獲取飼料及充分利用農家肥料來保持土壤肥力的平衡。有機耕作的農民不用人工合成肥料,而是通過種植豆科植物,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來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同時種植的豆科作物還可用作畜牧養殖的飼料,由牲畜養殖積累的圈肥再被施到地里,培肥土壤和植物。

  利用土壤生物(微生物、昆蟲、蚯蚓等)使土地固有的肥力得以充分釋放。植物殘渣、有機肥料還田以及種植間作作物有助於土壤活性的增強和進一步的發展。土地通過多年輪作的飼料種植還得到休養,農家牲畜的糞便也可被充分分解並釋放出來。這樣,自我生成的土壤肥力並不依賴於代價昂貴且耗費能源生產出來的化肥,從事有機耕作的農民不會在農場里簡單地引進缺少的東西或找替代品,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使用化學手段會產生對農業、牲畜及環境的無法估量的副作用。他們有意識地精心照料土地,其任務就在於促進、激發並利用這種自我調節,以期能持續生產出健康的高營養價值的食品。因此,它要求有機生產體系中的耕作者具有廣博的知識背景和實用的生產技術。

  3)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因為有機生產標準只允許從外界購買少量飼料,實施有機耕作的農民只能養殖其土地能承載的牲畜量,即每公頃一個成熟牲畜單位,所以這種鬆散的牲畜養殖方式可以避免環境受太多牲畜或人類糞便的污染,因此牲畜養殖規模還取決於土地能容納的糞便量。在這種情況下,飼料和作物的種植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且經濟效益最大化。

  4)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基因工程是指人工將一種物種的基因插入到另一物種基因中。基因工程不是自然發生的過程,故違背了有機農業與自然秩序相和諧的原則。而且許多科學事實已證明基因工程品種對其他生物、對環境和對人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另外,基因工程品種還存在著潛在的、不可預見的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影響。因此,有機農業堅決反對應用基因工程技術。

  5)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等物質。

有機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3]

  我國的有機農業發展雖然歷史較短,但由於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使我國目前存在多種不同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許多發展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國有機農業發展需求。下麵從組織模式、生態模式不同類別進行探討。

  一、組織(管理)模式

  從組織管理角度看,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主要組織模式有以下三種:

  (一)公司+農戶

  貿易公司加農場(或農民)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發展有機食品生產、加工貿易的一種管理模式。通常由貿易公司與農場或農民簽訂有機生產合同,並負責以優惠的價格收購生產出來的有機產品。這就是“有機訂單農業”的模式。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適合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模式。事實還證明,在中國最好的有機農業生產模式是由擁有農場全部管理權的公司經營有機農業,或由從事有機貿易的公司租用一片農地,選派合適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實施管理,雇用當地農民按照有機方式從事生產,同時,公司聘請有機農業和加工方面的專家對生產和加工實施指導,公司負責實行有機生產、加工和貿易的一條龍式綜合管理。這樣的模式比較能保證有機產品的質量和有機完整性。在這方面上海市做得比較成功,現有的位於奉賢、崇明、南匯和青浦的幾家有機農場基本上都是在這種形式下運作的,他們對農場實施統一管理,工人全部是雇用的,工人完全按照農場的要求進行生產,只要農場嚴格按照有機認證標準管理,就不會存在由於小農戶分散管理而可能造成的風險。上海市場的有機蔬菜和有機大米等產品多數都是由這些農場直接供應的,因此他們的產品在流通領域的有機完整性也是可以得到較安全保障的。應該看到,在這種組織模式下農戶所獲的收益比各小農戶自行組織生產要高,但各小農戶在生產中仍處於配角地位,仍然無法獲得農產品深加工及要高,但各小農戶在生產中仍處於配角地位,仍然無法獲得農產品深加工及銷售所帶來的那部分利潤。

  (二)農業大戶

  在近幾年中,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種植業大戶,他們一般為各地區的致富帶頭人,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信息,知道國內國際市場所需。這些農業大戶生產的規模一般較大,能夠主動聯繫客戶,然後組織生產。這種組織方式的特點就是農戶為主要利益的獲得者,生產和銷售的靈活性較大,能夠充分發揮農戶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生產的積極性。這種生產方式儘管有許多優點,但無法否定的是這種純粹式的農民生產模式具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客觀局限性。例如無法獲得足夠的生產資料與資金支持,在需要擴大生產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無力承擔生產中的技術開發和培訓問題:農民自行組織的生產模式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大多數農業大戶只是生產原料,沒有意識到也無力對其產品進行深加工,無法獲得深加工後的巨大利潤。儘管這種生產方式存在許多缺陷,但應看到採取這種生產模式可使生產比單獨的小農戶生產獲得更大利潤,抵抗外界衝擊的能力也有所加強。

  (三)農民協會

  目前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有機農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小農戶集體性質的,往往只是由某一個公司與這些農戶集體簽訂生產與收購合同,並提供一定的指導,但仍由各個農戶在相對粗放的管理下以分散經營的方式開展有機生產。這樣的模式存在不少弊病,也不容易控制。因此如何做好小農戶集體認證至今仍是全球有機界的一個難題。但是,這種通過農民協會的組織方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①有助於降低有機頒證的成本,避免每個農民自行申請頒證的困難;②有助於建立和監督內部質量控制體系,並通過內部相互牽制與聯合使其有效發揮作用;③有助於組織技術培訓、技術試驗與推廣,尤其是示範作用明顯;④有助於土地連片和擴大生產規模,並便於統一田間管理;⑤有助於通過協會發展產品銷售渠道,以利於集體統一對外發展聯繫。農民協會的成立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是廣大小農戶生產的一種進步,具有許多優點,但應看清它還有以下一些缺陷,如對新的事物接受慢;過分依賴外部技術培訓或指導,忽略主動將技術與當地實際結合的能力:農民集體或團體組織活動具有不穩定性或脆弱性等。因此,在以農民協會模式組織生產時應註意這些不足之處,但只要組織得當,廣大小農戶還是能從有機生產中得到實惠的。鑒於發達國家的有機市場需要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大量的有機產品,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小農戶集體有機認證是必不可少的。經過各國專家和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的小農戶認證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要最終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尚需時日。

  二、生態(生產)模式

  在我國有機農業建設的初始階段,模式還相對較為簡單。在有機農業進一步發展中,我們會逐漸認識到這種生產模式是多樣的,它不但要因地制宜,而且要依發展的不同階段而變換。在推廣有機農業時,把某種生產模式固定化、僵化,不問條件地照搬是錯誤的。一般來說,我國的有機農業生產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部門(或子系統)結合型

  這是一種最為普遍的類型。根據當地農業自然特點,安排農林牧漁等產業,或再加上加工業,並將各部門按生態學關係連成一個物質、能量或價值運轉整體,在整個系統目標指導下,充分發揮互相促進、補充、協同作用,不斷優化結構和功能,提高三大效益。在我國黑龍江省有許多有機大豆生產區,這也是當地主要有機農產品,許多地區除了將有機大豆作為原料在國內外銷售,還成立了許多加工企業,對有機大豆進行深加工,如加工成有機大豆油、烤大豆等產品,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二)佈局配置型

  合理佈局,適地適作,安排好第一性生產是環境與生物統一以及生態位理論的具體應用。浙江省奉化市在推動有機農業發展過程時在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具體規劃茶、竹筍、蔬菜等作物的最適宜和次適宜面積,通過多目標規劃,提出最優方案。這二規劃方案正在指導佈局配置,使綜合開發更有科學基礎。不同的區域種植不同的作物,使其處於最適生長狀態,提高生產效益。

  (三)農林型

  農林系統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作物互利共存的結構模式。它雖也是佈局的一種方式,因其具有獨特功能,而為國際上特別重視。我國在這方面的歷史和技術經驗其實是很豐富的。北方有在林帶和格子形林網保護下的農作物,形成農林系統。南方因林木種類多樣化,凡喬木、果樹、茶等均可以就近與農作物組成塊狀穿插或是帶狀排列的農林系統。在生態上互利互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經濟上以短養長,長短兼顧,持久不衰。河北遷安縣西李鋪鄉,處於移動沙丘地帶,而且正對風口。他們以造林為突破口,以三排楊樹構成長方形格子狀林網,併在林帶初步固沙基礎上,打井取水,種好花生、麻等經濟作物,在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發展養畜,解決有機肥問題,然後發展小麥。群眾有糧有錢,得到好處,反過來更增加了護林、造林的積極性,形成良性迴圈。

  林木的生命周期長,得到經濟效益的時期早晚不同。河北遷安縣利用各種林木不同特性,把板慄和蘋果這類長壽命樹與桃樹間作在同一梯地上,再以小麥或豆科作物間作護土。板慄盛果期要在種後14年開始,桃樹3年即可結果,而到13年左右樹勢已衰,可以讓位於日漸繁茂的板慄,而間作的糧、豆,在樹小時可密,樹茂時可稀,甚至只種綠肥。以短養長、糧果兼顧,長盛不衰。遷安縣還創造了在等高梯地邊緣,用矮稈密植桑緊緊排列,充作護坡保土的屏障,而在梯地上種農作物,這又是農林系統的傑作。

  南方的茶園、果園都可以廣泛地間作農作物。浙江金華市為瞭解決有機農業生產中土壤培肥問題,在紫色土橘園種紫雲英綠肥,每公頃產鮮草高達45 00052 500 kg,一部分用作飼料,另一部分用作有機肥,可使每株橘樹多收10~15 kg,每公頃增加收入2 250~3 000元。至於因合理間作,增加地面覆蓋密度帶來防止水土沖刷的生態效果就更可觀了。

  (四)同居共生型

  利用生物間互利共生關係在稻田養魚,古已有之。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里早就生動地記述道:“魚兒長大,食草根並盡,既為稻田,又收漁利,及種稻,且無稗草。”明代文獻記載稻田養鴨說:“挑鴨一籠人田,可當四十夫。”即一隻鴨吃煌蟲能力超過一個勞力捕捉的數目。

  江蘇省泅洪縣在種植有機水稻時,充分利用生物間的互利共生關係,在水稻田內放養了螃蟹,解決了水稻生長過程中雜草防治問題,養殖的螃蟹品質也較好,可作為有機產品銷售,提高了綜合經濟效益。浙江省金華市在種植的有機水稻田內也放養了鴨子,鴨子吃水稻田內的害蟲和雜草,糞便可以培肥土壤,降低了病蟲草害方面的投入,保護了生態環境,達到了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豐收。

  (五)環保凈化型

  國內有些有機農業建設單位是從解決生產過程引起的環境污染開始的。遼寧省大窪縣西安養豬場是一個養豬為主,兼有水田和水面的農場,1975年建場後連續5年虧損,累計達30餘萬元。由養豬帶來的髒水和蠅蟲造成嚴重危害。1984年以來,他們從發展水生飼料開始建設了“三級凈化、四步利用”的生態養殖模式:首先將豬糞尿同沖洗豬舍的肥水作為一級肥源物質引入高度需肥的水葫蘆池塘內,經水葫蘆吸收後,作為第二級肥源引入細綠萍池塘,再經細綠萍吸收凈化後,作為第三級肥源物質、連同滋生的浮游生物一起引入魚蚌、蟹混養池塘內,經攝食凈化後,作為四級肥源物質,引入稻田灌溉,經稻田土壤沉澱凈化為清澈無味的凈水,放回到貯水坑塘內,作為沖洗豬舍的水源再次利用。這一迴圈過程使能量、物質得到充分利用,為迴圈鏈上每個環節的生物提供豐富的營養和適宜的生態環境,因而促進了生產發展,收到了一系列良好的效益。在這一系列的迴圈過程中,由於水稻的生產過程符合有機生產標準,品質和價格都較高。而生產的水葫蘆和水稻加工副產品是非常好的豬飼料,豬的養殖過程又符合有機畜產品的養殖標準,市場前景也非常好。

  應該指出,上述所講的幾種類型的模式僅是群眾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部分,並且還在不斷豐富。有機農業生產模式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可變性,與一定的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是有機農業模式不斷發展的依據。

有機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3]

  一、傳統農業和生態農業的長期積累

  中國是一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的大國,傳統農業中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遵循二十四節氣、重水利重土壤等,是中國農業得以長期維繫的原因。中國傳統農業自古以來就有使用堆肥、漚肥等農家肥的良好習慣,有物理、機械、生態技術防治病蟲草害的豐富經驗,這些傳統農業的技術精華為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生態農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和較為普遍的推廣。許多生態農業實踐的經驗和技術,如良性迴圈綜合利用技術、立體開發多層次利用技術等都可以應用於有機農業的開發,因此,生態農業容易向有機農業轉變。中國不少學者在有機農業的研究上取得了許多成果,如免耕、合理輪作、生物治蟲、保護天敵等,都為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實用的技術。

  二、豐富的物種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中國地域遼闊,海陸兼備,大部分國土處於中緯度,亞熱帶和溫帶約占80%。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特有屬、種多,區系起源古老,栽培家養動、植物種質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多樣以及生物多樣性空間分佈格局的複雜,為中國有機農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種資源。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有著豐富多樣的物質基礎,使中國的有機食品發展也能夠豐富多樣,並形成自己的特色。在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發展有機農業無疑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競爭力,同時也為中國農業資源的保護和持續利用提供了極其廣闊的生態空間和諸多有利的自然條件。

  由於中國地域分佈遼闊,南北氣候差別較大,農作物品種分佈具有一定的特點,為開發不同種類的有機食品提供了有利條件。從目前中國農作物分佈特點可以看出,東北三省主要以大豆、大米及各種雜糧類產品為主;西北地區主要以畜禽養殖和水果種植為主;華東地區主要農作物以蔬菜、大米和茶葉為主;華南地區主要以水果和水產品為主;西南等地區茶葉種植面積較大。中國可以依據農產品分佈特點,因地制宜發展有機農業,為國內和國際市場提供各種不同的有機產品。

  此外,中國許多區域的生態環境非常優越,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儘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大量化學品投入,但仍有許多地方,多集中在偏遠山區、邊遠或貧困地區,自然資源未受破壞,農民很少或從未使用過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質,呈現出自然生態優勢和地方資源優勢,為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良好的組織優勢

  國家要求農業從總體上優化結構,突出質量,突出效益,向多樣化、高品質的方向發展。由於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有機農業符合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從而得到了中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01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強調:“充分發揮我國農業的比較優勢,重點扶持和擴大畜禽、水產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特色產品和有機食品的出口”,有機食品第一次寫進了黨和政府最高級別的文件。

  2001年3月,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江澤民同志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保證農產品安全”。這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第一次正式提到有機農業,並且把有機農業的發展放在保證農產品安全的高度上提了出來。

  2002年7月,溫家寶同志在全國“菜籃子”工作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建立“菜籃子”產品認證認可和產品標識制度,規範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和標識,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轉基因食品安全評價、標識和監管,並指出要“加快綠色、有機食品等生產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從而把有機食品作為做好新階段的“菜籃子”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重點提出:“要加快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推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支持建設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中央一號文件對有機農業的政策導向,無疑將進一步鼓舞和推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對有機食品的高度重視,有力推動了有機農業產業的發展。這種組織優勢對發展有機農業、開發有機食品,解決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和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由於有機農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農業,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於提高當地農村人口的就業率,增加當地農民收入,有利於吸納婦女同志加入有機生產體系,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目前,中國擁有8億多農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有機農業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農業生產經驗,他們隨時都可以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有機農業的生產體系中來。

有機農業對農民增收的作用[1]

  1.有機農業為農民收入增長開闢一條新的途徑

  當前農民增收形式不容樂觀: 農產品價格上升空間已經很小,單產提升的空間也很小; 而且農村勞動力轉移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農民負擔已經降到“零賦稅”,工業反哺農業需要提高反哺能力,積累支持資本; 農業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成為阻礙農民增收的另一大障礙。因此,農民收入的再增長面臨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的問題。有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和添加劑等高額化學合成物質,其物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有機農業的產量高,雖然在轉換期間,有機農產品的產量可能會比常規農產品的產量低,但從長遠看,一旦建立完成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其產量會比常規農產品的產量高出10%~60%。此外,由於有機食品所具有的天然、安全、優質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使得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遠遠高出傳統農產品價格。從國際市場上看,有機農產品比一般農產品的價格高出幾倍甚至更多。以浙江省千島湖的有機蜂王漿為例: 普通蜂王漿售價60~120 元/kg 不等,而有機蜂王漿售價580 元/kg,歐洲市場在此基礎上高出10 倍。可見,與常規農業相比,有機農業具有成本低、產量高、品質好、其產品價格高的優勢,是農民增收可靠而有效的路徑選擇。

  2.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於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

  我國是一個有9.2 億農村人口的農業大國,全國4.8 億農村勞動力中有3.2 億為農業勞動力,據專家預算,目前,農業實際需要的勞動力為1.7億,占現有農業勞動力的53.1%,即我國目前還有約46.9%的農業勞動力需要轉移。過高的農業人口比重決定了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任務任重道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予以化解,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必須走非農業化與農業、農村內就地轉移相結合的道路。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有效融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其產前、產中、產後等環節的專業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投入,比其他農業生產領域高出6 倍左右,這無疑會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另外,如果能建立起配套的有機食品加工業,延長有機農業生產鏈,使有機農產品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就能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對農業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穩定都起到重要作用。

  3.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於擴展農產品的國內、國際兩大銷售市場

  錶面看,農民增收難的原因是農產品生產過剩,價格持續走低,農產品出口貿易下滑等。但從對外貿易的數字可以看出,我國進口國外高檔農產品並沒有減少,國外高檔農產品(如水果、蔬菜等)很容易進入我國市場,這就說明國內市場對高檔農產品需求旺盛。問題在於我國農產品中低檔產品多,缺乏高品質和高安全性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我國已經通過認證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只有幾十萬畝,有機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場份額不到0.1%,遠遠低於2%的世界平均水平,並且現有的認證有機產品都面向國際市場,國內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因此,要加快發展有機農業,占領國內高質、安全農產品消費市場。同時,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於改善我國農產品出口環境。由於忽略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國際競爭力不斷下降,出口貿易下滑。特別是在加入WTO 之後,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受到西方國家“綠色壁壘”的限制。例如,我國水果第一市的高州市,近年來由於水果產量大,又面臨國外“綠色壁壘”的限制,荔枝、龍眼等水果已從過去的10元/kg 滑跌到現在的3 元/kg 左右,大型果場普遍收不抵支。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市大力推進有機食品生產,大大提高了當地水果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有機荔枝”的價格約60 元/kg,巨大的經濟效益無疑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可見,發展有機農業與國際接軌,用高品質、高安全性的農產品占領國際市場,進而增加農民外匯收入。

  4.發展有機農業,有利於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民就業競爭力

  農民整體素質較低是影響農民致富的最大的障礙。我國農產品的加工、保鮮、儲運都相對落後,生產成本高,附加值低,關鍵是技術支撐不夠,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都較高,所以有機農業的開展離不開對農民進行培訓和教育。農民可以通過科研專家的專題講座、技術人員的咨詢、田間指導和一些“訂單式”培訓班等多種渠道,掌握有機農業的相關知識、技術和技能,把自己培養成高素質、技能型、專業型的農業人才,提高技術水平的農民必然會在生產中將其轉化成效益和利潤。有機農戶在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還可以將其實用技術進行有償轉讓,向非有機農戶進行技術推廣和指導等。

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建議[4]

  (一)改變分散農戶獨立生產的狀況。我國目前的一家一戶式經營體制已構成有機農產品質量控制體系中的最大障礙。歐洲國家農作物的生產也採取家庭式生產方式,但是家庭生產單位是農場,而農場的規模大,管理統一,監管嚴格,所以與我國作坊式的小戶生產有本質區別。只有將農產品生產統一按照有機食品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保證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才能建好真正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因此,可以採用“一村一品”,合作化經營等方式使農產品生產實現統一標準化生產。

  (二)採用科學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利用有限土地高產農作物。在丹麥的農作物生產基地看到,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在有限的土地上生長著排列有序的、高產的蔬菜。僅西紅柿的生產基地,每一株秧苗的坐果率達中國常規品種3倍以上。這些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是高不可攀,完全可以學到和做到。那些認為有機農業不過是滿足食品質量安全和削弱貿易壁壘而進行的低經濟效益的生產行為,只能說是非常狹隘的。運用合理的技術和管理方法,有機農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經濟效益,絕不在常規農產品之下。隨著有機農產品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其生產、加工和運輸的成本將大大降低,未來的有機農產晶應該是高產出、高效益的。

  (三)以國內有機市場的消費推動有機農產品的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發展不是單純為了追求與國際接軌,不是單純為了滿足人們的質量安全需求,在我國消費者尚未完全搞清什麼是有機農產品的今天,有機農產品發展一定也必須是緩步的。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推進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食品觀念和環保意識;建立快速發展超市銷售網路,降低銷售成本;加強有機產品標識的認證,增加有機農產品的可信度;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這些工作的完善是拉動國內有機市場消費的關鍵環節,如果國內有機農產品消費市場逐步壯大,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就隨之不斷良『生增長。比如歐洲有機農產品規模穩居前三的奧地利,在推動國內有機農產品發展方面,就採取促進有機農業與銷售業、旅游業餐飲業達成伙伴關係,通過下游產業擴大有機農業市場的方法。

  (四)政府的支持和導向。政府的作用是給予真正引導和大力扶持,特別是對農民的教育培訓、科研的經費支持和設備的投入方面。在初級階段農民仍然以經濟效益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這個階段政府更應該在經濟上給予農民支持,同時在思想意識轉變和技術方法方面給予務實的指導。

有機農業的發展要點[5]

  1.發展有機農業的必然性——是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根本。

  ①發展有機農業是消除農村有機垃圾,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減少病原菌的滋生場所,從而提高農村人口的健康水準的有效途徑。

  ②發展有機農業是消除農產品中殘毒,減少環境污染,從而為人類提供健康食品的保證。

  ③發展有機農業是保護生態平衡、維護自然環境穩定,從而為人類提供優良生存環境的必由之路。

  2.發展有機農業的可行性

  ①科學技術是條件。如培育抗蟲、抗病、高產、優質四位一體的作物品種;分離、純化某些植物體內可以用來抑制害蟲、病源物的物質;分離或合成害蟲性激素來誘殺害蟲;也可採用基因工程技術,大量生產這類物質;等等。

  ②相對較多的農村剩餘勞力是保證

  3.發展有機農業的原則

  發展有機農業是必然的,可行的,但決不是盲目的,隨意的,而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①發展有機農業要有全國性的合理佈局。在前3—4年內,有機農業的生產水平明顯低於現有水平。所以特別強調,要在全國統一規划下,合理佈局。

  ②發展有機農業要嚴格遵循技術規程。有機農業有一套嚴格的技術規程,如種植業中,農田必須年年輪作,不許使用任何化學製劑,不許使用污染水灌溉等。

  ③發展有機農業要兼顧社會、生態、經濟三個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是前提,平衡的生態效益是基礎,合理的經濟效益是保證。

  4.發展有機農業的措施

  ①政策鼓勵,政府扶持,輿論引導。有機農業需要投入更多的勞動力,前幾年的產量下降,所以政府要給予相應的鼓勵,並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利用價格杠桿作用,輿論導向作用,吸引有識之士投入有機農業,發展有機農業。

  ②加強研究,註重技術推廣。

  ③綜合利用有機垃圾。經過綜合利用既可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又可解決農村能源,還可為農田提供優質有機肥料。

  ④綜合管理,控制病蟲草害。主要包括:

  農業措施:如輪作換茬;培育抗病抗蟲品種;冬季翻耕;增加田間通風透光;種植誘集植物;調整播種時期;間作速生綠肥等。

  生物措施:利用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赤眼蜂、草蛉、瓢蟲、黑麥草、大麥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許多病蟲雜草的危害。

  物理措施:種子處理(曬種、選種、剔除病蟲危害過的種子、除去雜草種子、高溫、激光、電磁處理等);人工、機械中耕除草;人工捕捉害蟲、清除病株或病部;設置黑光燈;放置塗有粘膠的有色牌子等。

  化學措施:用提取或合成的性激素設置誘殺點等。

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的關係[2]

  有機食品是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生產的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的產品,是個狹義的概念,而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生產的所有的有機產品除包括食品外,還包括紡織品、皮革、化妝品、林產品傢具等其他與人類生活相關的產品。所以,有機食品是有機農業的部分產品。

  有機農業側重農業生產體系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食品僅僅是其部分產出形式,它還包含有生態農業和環境保護的諸多內容;有機食品側重於產品的開發。所以,有機農業的內涵和外延更深刻、更廣泛。

參考文獻

  1. 1.0 1.1 劉曉霞.發展有機農業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1):22-24.
  2. 2.0 2.1 杜相革.第一章 有機農業基礎 有機農業原理和技術.北京市: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3. 3.0 3.1 高振寧,趙克強,肖興基等著.第一章 國內外有機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北京市: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05.
  4. 葉博,駱玉岐,劉玲.歐洲有機農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農業經濟,2013,(6):19-20.
  5. 楊國正,論有機農業.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y桑,Gaoshan2013,杨巍,方小莉,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有機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