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目录 |
什么是有机农业[1]
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的特征[2]
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的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在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采取的措施均围绕实现系统内养分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的目的,采用包括利用系统内有机废弃物质、种植绿肥、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耕作、轮作、多样化种植、促进天敌、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布局,满足作物自然生长的条件,创建作物健康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抑制害虫的暴发。
2)实行有机耕作增加土壤肥力。有机农业实践者尝试着尽最大可能获取饲料及充分利用农家肥料来保持土壤肥力的平衡。有机耕作的农民不用人工合成肥料,而是通过种植豆科植物,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种植的豆科作物还可用作畜牧养殖的饲料,由牲畜养殖积累的圈肥再被施到地里,培肥土壤和植物。
利用土壤生物(微生物、昆虫、蚯蚓等)使土地固有的肥力得以充分释放。植物残渣、有机肥料还田以及种植间作作物有助于土壤活性的增强和进一步的发展。土地通过多年轮作的饲料种植还得到休养,农家牲畜的粪便也可被充分分解并释放出来。这样,自我生成的土壤肥力并不依赖于代价昂贵且耗费能源生产出来的化肥,从事有机耕作的农民不会在农场里简单地引进缺少的东西或找替代品,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使用化学手段会产生对农业、牲畜及环境的无法估量的副作用。他们有意识地精心照料土地,其任务就在于促进、激发并利用这种自我调节,以期能持续生产出健康的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因此,它要求有机生产体系中的耕作者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实用的生产技术。
3)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因为有机生产标准只允许从外界购买少量饲料,实施有机耕作的农民只能养殖其土地能承载的牲畜量,即每公顷一个成熟牲畜单位,所以这种松散的牲畜养殖方式可以避免环境受太多牲畜或人类粪便的污染,因此牲畜养殖规模还取决于土地能容纳的粪便量。在这种情况下,饲料和作物的种植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且经济效益最大化。
4)禁止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基因工程是指人工将一种物种的基因插入到另一物种基因中。基因工程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故违背了有机农业与自然秩序相和谐的原则。而且许多科学事实已证明基因工程品种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和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另外,基因工程品种还存在着潜在的、不可预见的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因此,有机农业坚决反对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5)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有机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3]
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虽然历史较短,但由于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我国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许多发展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需求。下面从组织模式、生态模式不同类别进行探讨。
一、组织(管理)模式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公司+农户
贸易公司加农场(或农民)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一种管理模式。通常由贸易公司与农场或农民签订有机生产合同,并负责以优惠的价格收购生产出来的有机产品。这就是“有机订单农业”的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模式。事实还证明,在中国最好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是由拥有农场全部管理权的公司经营有机农业,或由从事有机贸易的公司租用一片农地,选派合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实施管理,雇用当地农民按照有机方式从事生产,同时,公司聘请有机农业和加工方面的专家对生产和加工实施指导,公司负责实行有机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一条龙式综合管理。这样的模式比较能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和有机完整性。在这方面上海市做得比较成功,现有的位于奉贤、崇明、南汇和青浦的几家有机农场基本上都是在这种形式下运作的,他们对农场实施统一管理,工人全部是雇用的,工人完全按照农场的要求进行生产,只要农场严格按照有机认证标准管理,就不会存在由于小农户分散管理而可能造成的风险。上海市场的有机蔬菜和有机大米等产品多数都是由这些农场直接供应的,因此他们的产品在流通领域的有机完整性也是可以得到较安全保障的。应该看到,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农户所获的收益比各小农户自行组织生产要高,但各小农户在生产中仍处于配角地位,仍然无法获得农产品深加工及要高,但各小农户在生产中仍处于配角地位,仍然无法获得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所带来的那部分利润。
(二)农业大户
在近几年中,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种植业大户,他们一般为各地区的致富带头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信息,知道国内国际市场所需。这些农业大户生产的规模一般较大,能够主动联系客户,然后组织生产。这种组织方式的特点就是农户为主要利益的获得者,生产和销售的灵活性较大,能够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生产的积极性。这种生产方式尽管有许多优点,但无法否定的是这种纯粹式的农民生产模式具有许多无法解决的客观局限性。例如无法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与资金支持,在需要扩大生产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无力承担生产中的技术开发和培训问题:农民自行组织的生产模式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大多数农业大户只是生产原料,没有意识到也无力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无法获得深加工后的巨大利润。尽管这种生产方式存在许多缺陷,但应看到采取这种生产模式可使生产比单独的小农户生产获得更大利润,抵抗外界冲击的能力也有所加强。
(三)农民协会
目前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机农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小农户集体性质的,往往只是由某一个公司与这些农户集体签订生产与收购合同,并提供一定的指导,但仍由各个农户在相对粗放的管理下以分散经营的方式开展有机生产。这样的模式存在不少弊病,也不容易控制。因此如何做好小农户集体认证至今仍是全球有机界的一个难题。但是,这种通过农民协会的组织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①有助于降低有机颁证的成本,避免每个农民自行申请颁证的困难;②有助于建立和监督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内部相互牵制与联合使其有效发挥作用;③有助于组织技术培训、技术试验与推广,尤其是示范作用明显;④有助于土地连片和扩大生产规模,并便于统一田间管理;⑤有助于通过协会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以利于集体统一对外发展联系。农民协会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广大小农户生产的一种进步,具有许多优点,但应看清它还有以下一些缺陷,如对新的事物接受慢;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忽略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农民集体或团体组织活动具有不稳定性或脆弱性等。因此,在以农民协会模式组织生产时应注意这些不足之处,但只要组织得当,广大小农户还是能从有机生产中得到实惠的。鉴于发达国家的有机市场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的有机产品,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户集体有机认证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各国专家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的小农户认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最终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尚需时日。
二、生态(生产)模式
在我国有机农业建设的初始阶段,模式还相对较为简单。在有机农业进一步发展中,我们会逐渐认识到这种生产模式是多样的,它不但要因地制宜,而且要依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换。在推广有机农业时,把某种生产模式固定化、僵化,不问条件地照搬是错误的。一般来说,我国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门(或子系统)结合型
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类型。根据当地农业自然特点,安排农林牧渔等产业,或再加上加工业,并将各部门按生态学关系连成一个物质、能量或价值运转整体,在整个系统目标指导下,充分发挥互相促进、补充、协同作用,不断优化结构和功能,提高三大效益。在我国黑龙江省有许多有机大豆生产区,这也是当地主要有机农产品,许多地区除了将有机大豆作为原料在国内外销售,还成立了许多加工企业,对有机大豆进行深加工,如加工成有机大豆油、烤大豆等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二)布局配置型
合理布局,适地适作,安排好第一性生产是环境与生物统一以及生态位理论的具体应用。浙江省奉化市在推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茶、竹笋、蔬菜等作物的最适宜和次适宜面积,通过多目标规划,提出最优方案。这二规划方案正在指导布局配置,使综合开发更有科学基础。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作物,使其处于最适生长状态,提高生产效益。
(三)农林型
农林系统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作物互利共存的结构模式。它虽也是布局的一种方式,因其具有独特功能,而为国际上特别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历史和技术经验其实是很丰富的。北方有在林带和格子形林网保护下的农作物,形成农林系统。南方因林木种类多样化,凡乔木、果树、茶等均可以就近与农作物组成块状穿插或是带状排列的农林系统。在生态上互利互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经济上以短养长,长短兼顾,持久不衰。河北迁安县西李铺乡,处于移动沙丘地带,而且正对风口。他们以造林为突破口,以三排杨树构成长方形格子状林网,并在林带初步固沙基础上,打井取水,种好花生、麻等经济作物,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发展养畜,解决有机肥问题,然后发展小麦。群众有粮有钱,得到好处,反过来更增加了护林、造林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林木的生命周期长,得到经济效益的时期早晚不同。河北迁安县利用各种林木不同特性,把板栗和苹果这类长寿命树与桃树间作在同一梯地上,再以小麦或豆科作物间作护土。板栗盛果期要在种后14年开始,桃树3年即可结果,而到13年左右树势已衰,可以让位于日渐繁茂的板栗,而间作的粮、豆,在树小时可密,树茂时可稀,甚至只种绿肥。以短养长、粮果兼顾,长盛不衰。迁安县还创造了在等高梯地边缘,用矮秆密植桑紧紧排列,充作护坡保土的屏障,而在梯地上种农作物,这又是农林系统的杰作。
南方的茶园、果园都可以广泛地间作农作物。浙江金华市为了解决有机农业生产中土壤培肥问题,在紫色土橘园种紫云英绿肥,每公顷产鲜草高达45 00052 500 kg,一部分用作饲料,另一部分用作有机肥,可使每株橘树多收10~15 kg,每公顷增加收入2 250~3 000元。至于因合理间作,增加地面覆盖密度带来防止水土冲刷的生态效果就更可观了。
(四)同居共生型
利用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在稻田养鱼,古已有之。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里早就生动地记述道:“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稻田,又收渔利,及种稻,且无稗草。”明代文献记载稻田养鸭说:“挑鸭一笼人田,可当四十夫。”即一只鸭吃煌虫能力超过一个劳力捕捉的数目。
江苏省泅洪县在种植有机水稻时,充分利用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在水稻田内放养了螃蟹,解决了水稻生长过程中杂草防治问题,养殖的螃蟹品质也较好,可作为有机产品销售,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浙江省金华市在种植的有机水稻田内也放养了鸭子,鸭子吃水稻田内的害虫和杂草,粪便可以培肥土壤,降低了病虫草害方面的投入,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五)环保净化型
国内有些有机农业建设单位是从解决生产过程引起的环境污染开始的。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养猪场是一个养猪为主,兼有水田和水面的农场,1975年建场后连续5年亏损,累计达30余万元。由养猪带来的脏水和蝇虫造成严重危害。1984年以来,他们从发展水生饲料开始建设了“三级净化、四步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首先将猪粪尿同冲洗猪舍的肥水作为一级肥源物质引入高度需肥的水葫芦池塘内,经水葫芦吸收后,作为第二级肥源引入细绿萍池塘,再经细绿萍吸收净化后,作为第三级肥源物质、连同滋生的浮游生物一起引入鱼蚌、蟹混养池塘内,经摄食净化后,作为四级肥源物质,引入稻田灌溉,经稻田土壤沉淀净化为清澈无味的净水,放回到贮水坑塘内,作为冲洗猪舍的水源再次利用。这一循环过程使能量、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为循环链上每个环节的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因而促进了生产发展,收到了一系列良好的效益。在这一系列的循环过程中,由于水稻的生产过程符合有机生产标准,品质和价格都较高。而生产的水葫芦和水稻加工副产品是非常好的猪饲料,猪的养殖过程又符合有机畜产品的养殖标准,市场前景也非常好。
应该指出,上述所讲的几种类型的模式仅是群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并且还在不断丰富。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与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有机农业模式不断发展的依据。
有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
一、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长期积累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大国,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遵循二十四节气、重水利重土壤等,是中国农业得以长期维系的原因。中国传统农业自古以来就有使用堆肥、沤肥等农家肥的良好习惯,有物理、机械、生态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丰富经验,这些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较为普遍的推广。许多生态农业实践的经验和技术,如良性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立体开发多层次利用技术等都可以应用于有机农业的开发,因此,生态农业容易向有机农业转变。中国不少学者在有机农业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免耕、合理轮作、生物治虫、保护天敌等,都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实用的技术。
二、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国地域辽阔,海陆兼备,大部分国土处于中纬度,亚热带和温带约占80%。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特有属、种多,区系起源古老,栽培家养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以及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复杂,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种资源。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有着丰富多样的物质基础,使中国的有机食品发展也能够丰富多样,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发展有机农业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国农业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生态空间和诸多有利的自然条件。
由于中国地域分布辽阔,南北气候差别较大,农作物品种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为开发不同种类的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目前中国农作物分布特点可以看出,东北三省主要以大豆、大米及各种杂粮类产品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以畜禽养殖和水果种植为主;华东地区主要农作物以蔬菜、大米和茶叶为主;华南地区主要以水果和水产品为主;西南等地区茶叶种植面积较大。中国可以依据农产品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为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各种不同的有机产品。
此外,中国许多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大量化学品投入,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边远或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未受破坏,农民很少或从未使用过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呈现出自然生态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为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良好的组织优势
国家要求农业从总体上优化结构,突出质量,突出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由于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有机农业符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机食品第一次写进了党和政府最高级别的文件。
2001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保证农产品安全”。这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次正式提到有机农业,并且把有机农业的发展放在保证农产品安全的高度上提了出来。
2002年7月,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建立“菜篮子”产品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规范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和标识,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识和监管,并指出要“加快绿色、有机食品等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把有机食品作为做好新阶段的“菜篮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提出:“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央一号文件对有机农业的政策导向,无疑将进一步鼓舞和推动中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有机食品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这种组织优势对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解决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由于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村人口的就业率,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利于吸纳妇女同志加入有机生产体系,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目前,中国拥有8亿多农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农业生产经验,他们随时都可以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中来。
有机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1]
1.有机农业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当前农民增收形式不容乐观: 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已经很小,单产提升的空间也很小; 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负担已经降到“零赋税”,工业反哺农业还需要提高反哺能力,积累支持资本; 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成为阻碍农民增收的另一大障碍。因此,农民收入的再增长面临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的问题。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高额化学合成物质,其物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有机农业的产量高,虽然在转换期间,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可能会比常规农产品的产量低,但从长远看,一旦建立完成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其产量会比常规农产品的产量高出10%~60%。此外,由于有机食品所具有的天然、安全、优质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使得有机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出传统农产品价格。从国际市场上看,有机农产品比一般农产品的价格高出几倍甚至更多。以浙江省千岛湖的有机蜂王浆为例: 普通蜂王浆售价60~120 元/kg 不等,而有机蜂王浆售价580 元/kg,欧洲市场在此基础上高出10 倍。可见,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品质好、其产品价格高的优势,是农民增收可靠而有效的路径选择。
2.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我国是一个有9.2 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全国4.8 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2 亿为农业劳动力,据专家预算,目前,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为1.7亿,占现有农业劳动力的53.1%,即我国目前还有约46.9%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过高的农业人口比重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予以化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走非农业化与农业、农村内就地转移相结合的道路。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专业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投入,比其他农业生产领域高出6 倍左右,这无疑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外,如果能建立起配套的有机食品加工业,延长有机农业生产链,使有机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就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农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都起到重要作用。
3.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扩展农产品的国内、国际两大销售市场
表面看,农民增收难的原因是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农产品出口贸易下滑等。但从对外贸易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进口国外高档农产品并没有减少,国外高档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很容易进入我国市场,这就说明国内市场对高档农产品需求旺盛。问题在于我国农产品中低档产品多,缺乏高品质和高安全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只有几十万亩,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并且现有的认证有机产品都面向国际市场,国内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因此,要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占领国内高质、安全农产品消费市场。同时,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由于忽略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出口贸易下滑。特别是在加入WTO 之后,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绿色壁垒”的限制。例如,我国水果第一市的高州市,近年来由于水果产量大,又面临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荔枝、龙眼等水果已从过去的10元/kg 滑跌到现在的3 元/kg 左右,大型果场普遍收不抵支。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大力推进有机食品生产,大大提高了当地水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机荔枝”的价格约60 元/kg,巨大的经济效益无疑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可见,发展有机农业与国际接轨,用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农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进而增加农民外汇收入。
4.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
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是影响农民致富的最大的障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都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关键是技术支撑不够,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都较高,所以有机农业的开展离不开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农民可以通过科研专家的专题讲座、技术人员的咨询、田间指导和一些“订单式”培训班等多种渠道,掌握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专业型的农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的农民必然会在生产中将其转化成效益和利润。有机农户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可以将其实用技术进行有偿转让,向非有机农户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等。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4]
(一)改变分散农户独立生产的状况。我国目前的一家一户式经营体制已构成有机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的最大障碍。欧洲国家农作物的生产也采取家庭式生产方式,但是家庭生产单位是农场,而农场的规模大,管理统一,监管严格,所以与我国作坊式的小户生产有本质区别。只有将农产品生产统一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建好真正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因此,可以采用“一村一品”,合作化经营等方式使农产品生产实现统一标准化生产。
(二)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利用有限土地高产农作物。在丹麦的农作物生产基地看到,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生长着排列有序的、高产的蔬菜。仅西红柿的生产基地,每一株秧苗的坐果率达中国常规品种3倍以上。这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是高不可攀,完全可以学到和做到。那些认为有机农业不过是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和削弱贸易壁垒而进行的低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为,只能说是非常狭隘的。运用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有机农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经济效益,绝不在常规农产品之下。随着有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生产、加工和运输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未来的有机农产晶应该是高产出、高效益的。
(三)以国内有机市场的消费推动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不是单纯为了追求与国际接轨,不是单纯为了满足人们的质量安全需求,在我国消费者尚未完全搞清什么是有机农产品的今天,有机农产品发展一定也必须是缓步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推进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食品观念和环保意识;建立快速发展超市销售网络,降低销售成本;加强有机产品标识的认证,增加有机农产品的可信度;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这些工作的完善是拉动国内有机市场消费的关键环节,如果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逐步壮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就随之不断良『生增长。比如欧洲有机农产品规模稳居前三的奥地利,在推动国内有机农产品发展方面,就采取促进有机农业与销售业、旅游业和餐饮业达成伙伴关系,通过下游产业扩大有机农业市场的方法。
(四)政府的支持和导向。政府的作用是给予真正引导和大力扶持,特别是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科研的经费支持和设备的投入方面。在初级阶段农民仍然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这个阶段政府更应该在经济上给予农民支持,同时在思想意识转变和技术方法方面给予务实的指导。
有机农业的发展要点[5]
1.发展有机农业的必然性——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根本。
①发展有机农业是消除农村有机垃圾,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场所,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准的有效途径。
②发展有机农业是消除农产品中残毒,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为人类提供健康食品的保证。
③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环境稳定,从而为人类提供优良生存环境的必由之路。
2.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
①科学技术是条件。如培育抗虫、抗病、高产、优质四位一体的作物品种;分离、纯化某些植物体内可以用来抑制害虫、病源物的物质;分离或合成害虫性激素来诱杀害虫;也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这类物质;等等。
②相对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是保证。
3.发展有机农业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是必然的,可行的,但决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①发展有机农业要有全国性的合理布局。在前3—4年内,有机农业的生产水平明显低于现有水平。所以特别强调,要在全国统一规划下,合理布局。
②发展有机农业要严格遵循技术规程。有机农业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规程,如种植业中,农田必须年年轮作,不许使用任何化学制剂,不许使用污染水灌溉等。
③发展有机农业要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前提,平衡的生态效益是基础,合理的经济效益是保证。
4.发展有机农业的措施
①政策鼓励,政府扶持,舆论引导。有机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前几年的产量下降,所以政府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利用价格杠杆作用,舆论导向作用,吸引有识之士投入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
②加强研究,注重技术推广。
③综合利用有机垃圾。经过综合利用既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又可解决农村能源,还可为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④综合管理,控制病虫草害。主要包括:
农业措施:如轮作换茬;培育抗病抗虫品种;冬季翻耕;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种植诱集植物;调整播种时期;间作速生绿肥等。
生物措施: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赤眼蜂、草蛉、瓢虫、黑麦草、大麦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许多病虫杂草的危害。
物理措施:种子处理(晒种、选种、剔除病虫危害过的种子、除去杂草种子、高温、激光、电磁处理等);人工、机械中耕除草;人工捕捉害虫、清除病株或病部;设置黑光灯;放置涂有粘胶的有色牌子等。
化学措施:用提取或合成的性激素设置诱杀点等。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关系[2]
有机食品是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的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产品,是个狭义的概念,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生产的所有的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外,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林产品、家具等其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产品。所以,有机食品是有机农业的部分产品。
有机农业侧重农业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食品仅仅是其部分产出形式,它还包含有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的诸多内容;有机食品侧重于产品的开发。所以,有机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更深刻、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