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1]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条件,对未来较长时期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所进行的根本性谋划和决策,是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重点、步骤和措施的概括。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1]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以农业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较强的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通过综合处理农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各阶段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统领和驾驭农业经济发展全局,寻求一条正确途径去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正确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指导农业经济持续地、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并促进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反之,如果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失误,就会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的盲目和曲折,造成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损失,以致影响和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制订并认真执行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管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重点和措施等,这就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指导方向,为制订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提供了基本思路和依据,也为制订和运用农村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进行经济立法提供了依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长远战略目标,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来逐步实现。在每一步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中,规定了农业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的逐步实现,也是我国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

  3.正确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研究和制订正确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的步骤、措施,是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只有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1]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6个特点。

  1.全局性。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从全局、整体上来反映事物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的,如果不具备这个特点,就不成其为战略,这是战略质的规定性。这就要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不仅要研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目标、速度、途径、对策等,而且要研究农业经济在整个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甚至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和把握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这个战略高度出发,制订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原有战略进行调整。

  2.长远性。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所要确定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努力要实现的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需要二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果不具备长远性特点,只考虑到眼前或短期效益,那将不属于战略问题。当然,长远性也具有相对含义,绝非指遥遥无期的问题,

  3.综合性。综合性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面性与众多因素的相关性。农业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在确定发展战略时,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措施等的安排上都要纵贯全局,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同时,发展战略的正确决策,是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

  4.稳定性。既然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长期性的目标及其相应的措施与对策,它必然要求相对稳定,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如果战略朝订夕改,变幻无常,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不过,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也可能产生对正在实施中的战略进行调整和修正的必要,但这应当是小规模的、局部性的,当然,若是战略是错误的,或不可能实现,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5.层次性。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本身是一个复合体,而且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因而具有多层次的特点。一般说战略可以分解为宏观战略和微观战略,也可以分解为总战略与子战略。微观战略或子战略是宏观战略和总战略的组成基础,宏观战略与总战略是微观战略或子战略的前提。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又可根据不同的部门或区域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发展战略。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经济发展战略或各省(市、自治区)、地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各层次之间应该协调一致。

  6.地域性。体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地域性特点在我国农业中特别重要,这是因为我国农村自然资源、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性差异大,经济发展程度极不平衡。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发展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一样。如我国农村经济的分布,客观上就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它们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就有明显的差别。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1]

  (一)“内向型”发展战略

  “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是:把资源市场着眼于区域内部或放大到国内,经济循环活动的地域范围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小农经济的扩大。其模式是“小而全”或“大而全”。虽然在“内向型”发展战略中也可以有一些商品农产品出口创汇,但不居主导地位,只起补充作用。在经济结构上,封闭程度较高的仅与附近小城镇发生经济上的往来,形成一个以小城乡为中心的相对独立封闭圈;封闭程度较低的可以同大中城市建立经济联系,但商品率也不高。

  “内向型”发展战略使农业经济形成一种稳固、持久、自给自足的再生产小循环封闭体系,它对外来的干扰、国际市场风波具有很强的抗拒能力,但是受“内向型”本身机体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必然延续,特别是在技术革命冲击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有可能同世界农业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多向型”发展战略

  “多向型”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在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此,要突破封闭型框架的约束,强化对城市产业扩散的吸收能力,增强商品观念、市场观念,重视发展特色农业和出口创汇商品农产品的生产。“多向型”发展战略与“内向型”发展战略相比较,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其着眼点主要仍在国内,在一些地区作为过渡性战略仍然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必要和可行的。

  (三)“外向型”发展战略

  “外向型”发展战略的特点是,积极主动寻求国际市场,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大循环,在努力吸收外资,引进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劳务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创汇能力,使自己成为国际贸易组织和活动中的重要成员。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地区的农业已开始步入外向型经济,其特点是以国际市场需要确定或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1]

  一、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预测对农业经济的展望和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这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首要环节。战略目标原是提出战略的出发点,在完整的战略中,又成为战略实施的最终成果。目标是战略的灵魂,没有明确的目标,战略的其他内容就没有任何意义。战略目标错了,将会一错百错。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增长目标

  这是发展战略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目标的基础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领域目标的制定。因此,正确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经济增长目标一般包括经济增长总量、人均占有量、经济效益等。经济增长总量通常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等指标加以反映;人均占有量包括按人平均的主要农产晶和货币占有量、人均年纯收入等;经济效益包括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物质消耗的产品率、投入产出率等,从不同角度反映农业经济的效益水平。

  (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

  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为实现战略目标努力奋斗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和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本宗旨。它包括农民人均年收入,人均年食物构成、粮食需求构成、农产品进出口总量等内容。

  (三)社会环境稳定平衡目标

  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这一内容列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环境的稳定平衡,就不可能有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因此,在战略目标中要对农村人口年净增率、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森林覆盖率、草场产草量与载畜量、水资源量、水土保持、环境污染等规定明确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在发展战略的表述中,必须突出反映目标的确定性要求,才能使战略具有鲜明性、动员性和坚定性。如我国的“小康水乎”战略,就综合地反映了目标的特性。

  二、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所谓战略重点,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选择的主攻方向,是农业经济全局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环节。确定重点,突出重点,加强重点部门、地区的建设,不仅是因为在资源有限条件下优化配置的需要,还因为重点建设过程本身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或带动一系列部门、行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重点可能是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关键部门,也可能是制约全局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农业经济中的潜在优势,也可能是具有扩散效应的部门。加强这些重点,可以带动全局,达到预期的目标。事实上,在目标确定之后,选择战略重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为了实现同一发展目标,可以有这种或那种选择。所谓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战略重点的选择。重点选择得准,在重点与全面之间协调、组织得好,并真正抓住发展重点又带动了全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重点不能太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中既重要而又薄弱的环节比较多,不可能把它们同时都列为重点,只能在更具有关键意义的部位上择定,并且真正集中力量在一定时期内使之得到增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导致其他方面的进步,尔后将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总之,要从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正确确定各自的战略重点。不同时期,战略重点的选择也应适时调整。

  三、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资源配置的空间部署,是农业内部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地区间的分工、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及具体安排、各农业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关系等。

  农业布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合理的农业布局有利于发挥各地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有利于适应工业和城镇发展需要;有利于确定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等。

  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是整个国民经济战略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生产布局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农业,诸如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均衡配置、在综合发展地区经济基础上的地域分工、工农业生产在地区间协调发展、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等都是农业战略布局研究的内容。对农业生产布局来说,就是要将生产布局的基本原理与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特点相结合,并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使之更适合于农业,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的自然、经济资源。布局应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发挥地区分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功能,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体系,同时要实行地域专业化与部门综合发展相结合,做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自然经济区域;第二,从贸工农经济体系的需要出发配置农业生产。社会生产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合理的农业布局不能仅从农业部门发展考虑,还必须与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工业、交通布局相适应,从贸工农经济体系的需要出发配置农业生产;第三,重视发展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努力实现全国范围内各农业区的平衡发展。这一点既是农业合理布局的重要原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第四,农业生产布局要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深刻地影响着农业劳动地域分工,由此决定了农业生产布局必须立足于现有条件和生产力当前水平进行合理部署,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修改。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允许范围的生产布局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是实现目标顺序、过程的时间界定。实现战略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个完整的战略目标实现过程要划分若干阶段,一般说,在战略步骤上分为三步:即准备期、发展期、完善期,和战略重点一样,战略步骤的划分也并非是随意的,应依据于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取决于总的战略目标。虽然战略目标是贯穿于整个战略实施时期的目标;但由于这一时期各个不同时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就会使得它们显示出相互区别的特点。从不同时间的特点即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为了实现总的战略目标,必须为这些不同时间规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而这些不同的目标、任务就和不同的特点一起,使这些时间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它们之间必须互相衔接,使前一阶段为后期打基础,而后一阶段又为新的战略阶段创造条件;与此相适应,各个发展阶段不但在时间上是互相连接的,在内容和实质上也是互相联系和一致的。

  将整个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划分成几个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具有战略性的步骤,或将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划分为几个战略性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很好地分清农业经济发展的轻重缓急,使农业经济能够有序、协调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五、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战略对策是针对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措施。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和可能、现实和未来、目的和手段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矛盾。为了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需要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针对那些主要矛盾而确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即战略对策。战略对策按矛盾性质和实施范围不同,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总体性对策和局部性对策

  总体性对策也就是总政策,具有普遍性,在整个战略实施期间都是有效的,所以也是长期性对策。总体性对策是局部性对策或短期对策的依据。如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总政策,地区、部门在不同阶段上如何反映改革开放政策的要求,则属于局部性对策。局部性的、短期性的对策不应违反总体性对策的要求。

  (二)体制性对策和产业性对策

  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要对原有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体制性对策表现为改革的要求,在我国当代条件下,主要反映在计划与市场、所有制结构、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等关系的政策变动。产业性对策则是发展的需要,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增长等比例关系的政策调整以求结构优化,皆属于产业性对策。

  (三)国际性对策和国别性对策

  由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一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动向,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愈益广泛而深刻。因此,战略的实施,必须有明智、科学和坚定的国际性对策,以正确处理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水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大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加强同它们发展经贸关系,也有利于本国发展,例如制定发展边贸政策,即属于国别性对策。

  (四)渐进性对策和突变性对策

  渐进性对策是通过缓步、累积的过程实现战略目标,而突变性对策则强调质变为特征。渐进性对策适应于涉及国内多数人的习惯和利益(如价格改革),以及对策本身的可行性还不十分明朗等情况下采用,可以减少社会震动,便于群众接受,在实施中不断丰富经验,逐步接近目标的需要。突变性对策表现为短期内即以新的政策替代原有政策,在局部范围和具有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或在外部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采用,也是必要和有利的。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渐进达到突变的对策,效果往往较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就是采用了这样一种对策。

  以上所介绍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对策等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五大要素。需要说明的是,从广义上来看,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等,也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提出的对策,因为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层次和突出的地位,因而将它们单独列为战略要素。但是,它们同样具有战略对策的上述不同性质,而战略对策覆盖面更宽,它的不同性质在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等的内容中也必然要表现出来。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1]

  一、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

  制订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门的职能机构,坚持科学的原则和程序,使用科学的方法。

  (一)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因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等客观规律。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从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不能违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要求在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的基本状况,如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数量与质量等等。

  坚持客观性原则,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必须切合实际。战略目标如果订得过高,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可能导致农业内部比例失调,不但起不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反而会起阻碍作用;反之,如果订得过低,不用努力就能实现,实质上也就不是战略目标。

  2.整体性原则。构成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影。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找出各部门、各地区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发展农业经济与发展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在资金、劳力、土地等多方面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3.发展性原则。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涉及长远的全局性战略,应该树立发展观,努力捕捉各种超前信息,使战略富有远见性。

  (二)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程序

  1.收集分析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是指关于农业经济未来和全局发展的信息,如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农业发展的资源潜力,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将产生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变化等。取得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信息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且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对各种信息能够进行科学地引申,加工、分析,进而预见未来。

  2.进行战略预测。在取得大量战略信息的基础上,应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事关农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做出判断,揭示、描述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预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过程、可能途径和发展方向。并要预测人口、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需求结构和水平的变化、新科技革命在农业中应用的程度等一系列问题。

  3.进行战略决策。在进行战略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条件,分析优势和劣势,制订各种可行方案,从中选出最适合于本地区的方案。确定了战略决策,就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和措施等基本内容。

  4.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对战略决策目标的部署和安排。战略决策目标必须落实到一定的空间、时间和生产部门,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进行战略规划,以保证战略的实现。

  (三)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方法

  1.分析比较法。即在调查研究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经过反复比较,预测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可能达到的战略目标。采用这种方法,切忌不顾自身条件,生搬硬套,忽略对国情、区情的研究。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是该国特定国情下获得的,换到另一国家不一定适合,生搬硬套则可能引起负效应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这种事例在世界范围内是有例可证的。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大规模综合性长时期的工作,借鉴国外经验要极为慎重,因为它不同于技术引进,技术引进失误后可以退回原处重新开始,而战略一旦失误,只能使经济发展蒙受重大损失。

  2.系统研究法。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不身就是一个系统,而各部门、各领域发展战略即为子系统。通过母系统总战略的制订,可以为子系统分战略的制订指明方向;通过子系统分战略的制订,可以丰富充实母系统总战略的内容并使其战略目标落于实处。系统理论是指导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系统研究方法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方法。但是,系统一般有两种类型:一为封闭式系统,一为开放式系统。前者的经济运行局限于狭小地域范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后者的经济运行不受地域限制,甚至参加到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之中。我们在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遵循开放系统的要求进行。

  3.层次确定法。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国家一级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为最高层次的发展战略,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为第二层次的发展战略(或几个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县级为第三层次的经济发展战略。各层次的发展战略相互联系,密切结合,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体系,充分发挥战略的整体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县一级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中,是最基本的战略单位,县一级既是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部,又是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的联结点。县一级具有发展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业等综合经济能力。县级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得正确并能够切实执行,那么,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也就有了基本保证。

  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方法有多种,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只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方法,而是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使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当然,这并不排斥对其中某种方法可以有所侧重。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是指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定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与尺度;两者必须相结合。在定量研究方面,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已开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指标的进一步量化,用以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制订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意义在于实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政策、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都应向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方向转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还必须充分采用行政、法律、经济杠杆等方法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沿着制订的战略方向运行。

  在实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地进行阔整和完善。这是因为,在制订战略时,信息很可能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人们的认识、判断也可能产生偏差,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制约的因素太多太复杂,预测和决策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有些问题根本就难以预料,如政策的重大调整、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等,都需要对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甚至于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动态反馈过程,使其不仅具有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可变性。毫无疑问,发展战略的朝令夕改,就等于没有战略;但把战略看成一成不变,也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1]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既要体现出发展战略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部门、各领域共同的“大政方针”,又要反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

  1.任何发展战略的确定都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否则就会脱离实际,行不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落后,主要靠手工劳动;市场化程度低,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比重;农业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乡差别大,农村发展也很不平衡。从我国国情出发,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应有利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力争迅速发展;不能照搬外部模式,要有中国特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

  2.把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战略从来就是整体的战略,而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又是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只注重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必然达不到发展的目的,即使一时取得成功,也不能持续。因此,要综合研究它们的发展战略,使它们协调发展。但是,在整体发展战略中,经济发展战略是基础。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

  3.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结合发展,共同繁荣。我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上,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永远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而且,也只有这样,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农业现代化才能有可靠的物质技术保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4. 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实际效益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提高效益放在第一位。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总产量和商品量,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农业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协调发展,改变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不慢而经济效益较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建设和发展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农业。此外,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农业生产同其他社会物质生产一样,是一个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物质、能量投入的需求也越大。为保持生态系统内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必须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既利用又培育资源的再生能力,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农业提出的需要。

  5.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从属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它应当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服务。同时,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作用,又要积极扶持经济不发达和贫困地区,使之尽快发展和富裕起来。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适应自然;既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又要保护和珍惜各种自然资源,以求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在人口控制、人才培养以及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时,都要权衡利弊,而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损害和牺牲长远利益。

  6.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必然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是一种封闭式的循环系统,既没有(或很少有)外部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也没有外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社会需求的刺激;相反,商品性农业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循环系统,变成了开放式的循环系统,不仅有大量工业性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而且由于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必然促进农业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可见,我国要加速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内外条件,逐步建立起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发展农业专业化,建设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7.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本身的要求,而且是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的重要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动力。因此,我们研究和制定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8.在处理内外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战略。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坚持独立自主,决不意味着要闭关自守。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全部资源,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技术。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与技术交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从战略的高度,密切注视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要研究“新产业革命”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关系,要研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全面了解、掌握并综合考虑我国农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诸如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市场份额等趋势和动向,积极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争取在高层次上求得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物质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管理农业,使农业生产力由传统农业的落后状况向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转化,建立一个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人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属于生产力范畴,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现代化中的“现代”是指世界已经达到或具有的先进水平,而“化”是指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努力争取达到的过程,因此,现代化这个概念,在国际上应该是共同的,不能同时有几个概念,是个世界性的概念。同时,由于“现代”这个概念所指的时间是变化的,现代化所反映的内容也是变化的,因此,现代化又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概念。

  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历史性的动态概念,其实现过程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即现代农业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从世界范围考察,农业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进而发展到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它们之间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而具有质的区别。原始农业指采集农业。传统农业包括粗放耕作的自给性的种植业和精耕细作、以手工工具、人畜力为特点的小商品生产阶段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农业商品经济发达,以集约经营、大规模投入产出为特征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把农业生产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即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组织社会化。传统农业必然向现代农业过渡与转化,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农业当前正处在这一转化阶段。

  (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

  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

  1.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是:

  (1)建设一个发达的农业。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充分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吸收世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就和管理经验,实行集约经营,提高机械化程度,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建立起一个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断提高按人口计算的主要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做到立足于国内、自力更生为主地满足全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2)建设一个富庶的农村。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在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同时,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把目前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既有发达的农业,又是农、工、商紧密结合的,并且有现代化的交通、文化、卫生等设施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按人口计算的收入水平,不断丰富每个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差别,使工农联盟更加巩固。

  (3)建设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发展农业时,要注意保持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做到既充分利用自然,又能有效地保护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改善,从而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为全国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这既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要求。

  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使我国农业达到现代农业的水平,必须从多方面对我国农业进行改造,建立现代化的物质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是:

  (1)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用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园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农业中广泛地使用机器和电力,标志着农业手工劳动过渡到大机器生产,是农业生产力性质的根本转变。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机械化、电气化操作取代手工操作,就可以打破人类天然器官的限制,增强开发、利用自然力的能力,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纵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凡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按人口计算的耕地面积较少,而且中低产田的比重较大,旱涝洪水灾害十分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所有这些,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以改土治水、植树种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本建设,迅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水利化和大地园林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科学通过科学地研究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因素,找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地生产率的方法,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现代机械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正是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才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世界又开始孕育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然导致在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引发农业产业革命。

  (3)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开放式农业,同外部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一个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客观上要求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科学地组织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实行区域化、专业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营管理体制,以及在管理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4)农民素质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业机械的操作者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业生产力水乎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农民不仅应具有强壮的体魄,而且应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现代思想观念,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民。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没有世界上一流的农民,就没有世界上一流的农业。”

  上述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脱离其他方面而独立地进行。但是,上述四方面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现代化。

  (三)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同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相比差距有多大,不能笼统而论,必须有一套具体的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1.反映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表明农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等。

  2.反映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农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人均食物消费数量及质量等。

  3.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程度的指标。主要有:每千公顷耕地的拖拉机台数;灌溉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单位面积化肥的消耗量;良种化程度(良种化面积或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等。

  4.反映农业生产效率的指标。主要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两方面的指标。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第一,现代农业同传统农业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上;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直接反映农业劳动生产者生产能力和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

  5.反映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发生率、水土流失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等。

  以上五类指标基本上概括了农业现代化水乎的各个方面,但在具体应用时,可选用主要的几种指标。我国常用四个指标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即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施用化肥数量、单位面积占有农业机械数量或马力数。

  (四)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及其战略目标,并借鉴外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是:

  1.家庭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经营方式。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家庭经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我国的农业家庭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通过集体统一经营和社会各方面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经营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农业产业结构。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出多种农产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二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工业商业,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并使农产品多次加工增值,可获得一部分工商业利润,为农业现代化积累更多资金;三是有利于扩大农业劳动力就业门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四是有利于建立新的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裕,但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把现代农业科技与精耕细作的劳动集约技术、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要广泛应用现代工业产品,如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良种;另一方面,应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4.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行业地区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大中城市郊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已明显走在全国前列,但中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则处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从行业来看,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畜牧、水产业和部分高产值的蔬菜、水果等行业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从所有制形式来看,经济基础较雄厚的国有农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高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行业、地区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而不能搞齐头并进。应根据各地的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重点。

  (五)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必须自觉地应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继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把农业经济推向市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把农业经济推向市场,除了培育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继续深化农业经营体制、金融体制、价格体制等的改革,使农业企业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发展乡村工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为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弥补国家投资不足;二是大量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三是促进乡村集镇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是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现代化意识。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依赖乡村工业反哺农业,使农业现代化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3.重视智力开发,发展农业教育、科研事业,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村下部和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并要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的专业人才和专家。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科技人才不足,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智力开发,增加智力投资,大力发展农业教育、科研事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的改善,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积累难以实现。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同时,还应认真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的转移问题,否则,不仅会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等多种途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5.发展农用工业,增加农业物质投入。现代化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观代工业武装起来的农业,没有发达的农用工业,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种农用工业。要按照不同阶段农业增长目标,提供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料;要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安排好农用工业的布局,逐步建成一个完善的农用工业体系,使增加农业物质投入有物质保障。

  6.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之上的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和流通基础设施两个方面,生产基础设施是与土地、林地、水面相联系的设施,是人类控制和利用自然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控制和利用自然力的能力。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有效地发挥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又可以把不利于生物生长的自然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流通基础设施是指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所需物资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及服务的各种设施,是联结生产与市场的物质基础。发达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能使农产品尽快运往消费地,满足市场需要;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地区性和消费的均衡性矛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经济效益低。因此,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国家和各级政府、农业经营组织和农民都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7.大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是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发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优越性,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率地运转。我国农业是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分散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力量分散、信息不灵,常遇到许多生产经营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讲: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服务实力;二是充分发挥专业经济、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三是积极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四是建立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证制度;五是在工商管理和税收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六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和协调。

  8.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进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使农民生恬丰富多彩、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二是要进行思想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抵制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使物质文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不可能顺利进行,还会迷失方向,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

  ——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提高,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乡镇机构精干,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干群关系密切;加强法制,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

  ——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农村卫生、体育事业,使农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十条方针:

  1.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立法和司法,支持和保护农业。

  2.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

  3.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必须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又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并且把发展多种经营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结合起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4.实施科教兴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5.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7.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是保护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稳定的大事。坚持多子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农村各项建设都要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

  8.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大力提倡少生优育,使农村人口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9.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配合。坚持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加强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依法保障农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个文明都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选择[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世界上各类产品中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才能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替代农业以一种非农方式生产食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运营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 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增加农业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资金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投资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吸收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实行财政资金与其他资金相结合、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相结合、有偿投入与无偿投入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家应适当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应考虑在财政中单列,专项使用,并使投入的份额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按照分税制的原则,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事权和支农范围。第三,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和农户增加农业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及外资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对农业投资。第四,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农用专项资金要依照业务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综合部门平衡把关,政策主管领导审批的原则,集中使用,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2 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胆探索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或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信息发布,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指导等;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公司与农户通过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和相互投资入股,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尽管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但其生产不再是单个的行为,而是统一规范的要求。农民通过参与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得到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农民只是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驻村成立了农民科技服务协会,吸收村干部、供销社负责人、治富能手、科技爱好者参加,引导他们学习技术,收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产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并逐步使其过渡为公司。

  3 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种养业要在布局上实现转移,即从不适宜区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从分散产区向集中规模化产区转移。要以科技示范区为载体,按照市场需求淘汰传统低劣品种和落后技术,大力推广良种工程,把引进、选育和推广农产品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为突破口,寻求地域、季节和市场差异,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把传统农艺精华与现代加工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农产品种植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创汇农业,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在居住空院开垦二分半地,建立了台湾密南瓜、南韩苦瓜、茄子、豆角、非洲油沙豆、俄罗斯鲁梅克斯草等示范田,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效,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使他们自觉接受科学的种田思想。

  4 改变农业科研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使种子、农药、饲料、疫苗、农产品加工等单位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成为科工(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企业,或者进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缩短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周期。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是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在驻村过程中,我们先后为农民举办了十多期夜校,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发布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5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一是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各种社区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加,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就业,扩大农村消费。二是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利用小城镇的集约优势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不仅为小城镇带来了动力,也增加了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人口集中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取消户籍管制,缩小城乡差别,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迁移。三是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对农民进行先进的文化思想教育。四是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王生林 蔡伟民主编.农业市场经济与管理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
  2. 赵润杰.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选择.跨世纪.2009年1月第17卷第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