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农业生态环境(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目录 |
什么是农业生态环境[1]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农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2]
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人类的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农业生物,是指作物、果树、蔬菜、栽培的中草药和树木花草、蚕桑、家畜、家禽、养殖鱼类等”(引自“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三条)。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就是在人为作用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所发生的好的或坏的变化程度,或者说是农业生态环境在人为作用下的总体变化状态。对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做出的评价即是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时间可分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指根据近期的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通过现状分析进行问题识别,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预断评价是指通过对连续多年的某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变动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环境质量。按评价要素可划分为农业生态环境单要素质量评价、综合评价以及联合评价等,单要素质量评价是针对某个环境的某个要素的评估,这是最基本和最具有应用价值的评估手段。例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综合评价即指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进行评定,反映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联合评价指以反映各个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如土壤和作物联合评价、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评价等。按评价对象可划分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等。
二、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态资源总量
生态资源总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生态资源总量包括耕地、森林、草地、光照以及水资源等。农业经济活动的进行也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生态资源总量越丰富,农业生态环境越优越,可承载的污染破坏强度越大,对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越高,但不排除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
(二)污染破坏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在农业耕作和养殖中的不断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从根本上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例如,化肥会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成分,如果施用过量还会引起大气环境的变化,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目前已经明确的许多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施用化肥有密切关联。以臭气层为例,因为氮肥施入土壤后,通过NH3挥发和反硝化过程形成NO2或NO,NO2会在平流层中参与重要的大气反应而消耗臭氧,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三)经济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农业生态环境多处于原生态阶段,几乎没有遭到污染和破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断向生态环境靠近。种植、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农具的普及推广,化肥农药的不断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通常来讲,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地区农业经济越发达,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越低;农业经济越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越高。
(四)环境保护
在应对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上,相关部门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一方面体现在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上,另一方面,水土流失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林业建设等方面也是保护的重点内容。随着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会有所改善。
三、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是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最根本原则。必须将所有能够反映指标特性的因素考虑周全,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在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适当对指标进行分类与筛选。
(二)层次性原则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涉及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破坏与保护以及农业生产等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自身具备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要分层次进行,不能仅从单一层面和单一因素进行分析。指标体系设计时也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性原则,体现各层次指标之间既独立又关联的特点。
(三)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体现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指标建立的目的相一致。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有助于研究黑龙江省及我国其他各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水平,进而从整体上对各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为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方法,为今后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所以,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依据事实,合理选择评价指标,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
(四)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评价指标设计的一个通用性原则。任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及指导实践的,如果设计的指标体系晦涩难懂、操作繁琐,那么这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就不大。所以,需要强调的是,指标体系在设计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来考虑,明确指标涵义。在数据来源渠道上,要求必须可靠,同时要易于操作。
(五)导向性原则
设计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只是一个评价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要以黑龙江省的省情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发展”的评价工作原则,从而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四、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系统,为了全面把握其质量动态,便于对基层指标的划分与选择,本论文从生态资源状况、污染与破坏程度、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为划分指标的依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也就是目标层;第二层是评价指标层,包括资源状况、污染与破坏程度、保护力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等;第三层是能够直接评价二级指标的微观具体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与设计当中,力求全面充分地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做出科学评价。
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涉及不同层次的多个指标,在详尽分析基础之上,构建了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三个层次、1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 | 准则层—B | 具体指标层—C |
---|---|---|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A | 生态资源状况B1 | 耕地资源C1 |
森林资源C2 | ||
草地资源C3 | ||
光照资源C4 | ||
水资源C5 | ||
污染与破坏程度B2 | 水土流失程度C6 | |
农药使用强度C7 | ||
化肥使用强度C8 | ||
工业“三废”排放强度C9 | ||
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排放强度C10 | ||
保护力度B3 | 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C11 | |
水土流失治理力度C12 | ||
自然保护力度C13 | ||
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力度C14 | ||
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C15 | ||
农业经济发展程度B4 | 种植规模C16 | |
经济效益C17 | ||
机耕水平C18 | ||
规模化程度C19 |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
科学发展观要求决策者在考虑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和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从与自然界的不断冲突中得来的教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一味地拼资源、拼环境、拼物(能)耗,表面上看GDP在增长,但除去资源成本和生态成本,实际上可能是低增长或者负增长。
科学发展观要求决策者在创造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的发展和消费权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避免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失去平衡。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和社会的最大限度发展。
2.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是塑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民众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农村人口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农民的生态观念。首先要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且具吸引力;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主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农业污染带来的生存危机意识,引导农民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发展观,与自然和谐共处,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解释[4]
农业环境问题,在国家农业经济发展进程的某些时段,呈恶化趋势,似乎具有某种必然性。在此阶段,不要说想使环境污染得到完全的治理,即使想让恶化的趋势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都是困难的。只有越过这一艰难时期,当工业化和农业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环境问题才可得到根本改观。这也不是说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如我国现阶段,环境污染是理所当然的,只是说这里存在着经济发展引起环境变坏的规律性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所导致的环境治理的困难性。
1.资源市场缺陷
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率利用,但资源利用的外部性负效应可以妨碍效率的实现,如产权问题、价格问题等,往往不得不靠政府的干预和社会矫正,如干预不及时或不妥当,则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从原则上讲,市场规律本身可使供需各方均获得最大收益,但效率实现的有些机制有不利于环境、影响环境持续的负作用。
(1)市场非对称性。对于基础资源的开发、加工与分配,市场运作有效率,而对于由于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则市场运作往往失灵,不受市场力量的约束。如以海洋捕捞为例,由于经济利益趋动,大家尽量加大捕鱼量,而且不断开发捕鱼新技术,使海洋中可捕之鱼越来越少,很少有人去做保护渔场的投入和研究,最后可能使大家都捕不到鱼。获益是自己的,不利影响转嫁给大家,这种转嫁超出市场作用范围。
(2)非市场交易资源。在环境资源中,有一些是被认为(或暂时被认为)没有市场价值的资源,它伴随其他经济活动而被随意处置,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一些未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生物品种等。实际上,它们并非没有价值,只是没有直接使用价值,而有间接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这两种价值虽然不容忽视,但不在市场上交换,也不受市场力量保护。
2.资源利用的不可逆性和唯一性
资源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对于耗竭性资源是这样,可再生资源也有相似属性。比如一般认为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但有史以来许多物种的灭绝即是不可逆性的表现。土地利用中,荒原变城镇,湿地变粮田,林地变荒山,草原变沙漠,均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可逆性。环境资源由于其自身特点,有其唯一性,任何一种资源都难于被其他资源所完全替代,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便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危险,威胁着环境的持续。
3.权衡取舍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权衡取舍关系,一种是此消彼长关系,即资源存量与经济增长的转换关系;另一种是互为促进关系,经济水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会提高,环境改善的投入也可能增长。如果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量转化为经济增长后,部分经济增长又可转换为环境资源,补偿资源消耗量,很可能呈良性发展状况。否则,必将不可持续。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靠牺牲农业生态环境赢得的农业发展终究是暂时的,最终必将导致不可持续,为了不蹈古文明的覆辙,农业必须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道路。
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
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保证。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和农产品污染严重,不仅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尽快制定和完善这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对重点污染区进行综合治理,实属重大而紧迫的工作。”因此,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农业生产才能得到保障,我国的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而且还要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这就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便会更进一步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性,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2.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生态农业的建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态农业不仅为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构建低碳“三农”——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农村、培育低碳“农民”,促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
低碳“三农”指,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农村、培育低碳“农民”。低碳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它具有低耗性、持续性、高优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征,发展低碳农业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辅相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低碳农村指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的农村能源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运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培育低碳“农民”,是指引导农民养成以循环发展、降低能耗的思维来规划管理个人的种植、生产、生活,通过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促使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化,从而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仍存在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重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所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今后应加快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