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农村工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农村工业(Village Industry)

目录

什么是农村工业[1]

  农村工业是指乡镇办工业和村办及村以下办工业,包括农村个体工业。

农村工业的分类[2]

  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农村工业可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其中的基本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隶属关系可分为乡办工业和村及村以下工业

  (1)乡办工业指由乡一级组织集体举办的工业企业,以及以乡经济为主的各种联营合资的工业企业。

  (2)村及村以下工业指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集体举办的工业企业。包括农村村办工业、城乡合作经营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年工业总产值在100万元以下的私营工业企业,以及以村经济为主的各种联营和合资的工业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主要用于满足现行经济分级管理体制下,各级各层观察本级行政领导下的企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2.按经济类型可分为集体所有制工业、合作经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

  (1)集体所有制工业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乡村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工业企业。

  (2)合作经营工业指乡、村、村民小组三部分之间联合举办的集体合作工业企业,以及农村中部分农民自愿联合的合作工业。

  (3)私营工业指生产资料产品收入归私人所有,并且雇工人在8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包括所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款》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4)个体工业指农民个人参加生产劳动,没有雇工或者雇工及带徒弟在8人以下,生产资料和产品或收入归个人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5)其他类型工业指除集体、合作、私营、个体工业以外的其他类型工业,包括股份制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与港澳台合资合作企业等。按经济类型分组,可以用于反映和分析各个时期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及其发民变化情况,表明各种不同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及变化情况,按经济类型分组是农村工业统计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分组。

  3.按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可分为轻工业重工业

  (1)轻工业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是为满足人们吃、穿、用所需要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a.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b.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日用化工制品、日用玻璃制品、制盐、陶瓷、手工工具制造等。

  (2)重工业指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按其生产产品的用途,可分为下列3大类:a.采掘工业,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b.原材料工业,指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的原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等工业;c.加工工业。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机械设备制造、水泥制品、农具制造、塑料制品、化肥、农药制造等工业。按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分组,是为了反映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借以研究重工业对国民经济技术的改造作用以及轻工业对生活消费市场的保障作用。轻、重工业的分组,也是农村工业统计中最基本的分组。

  4.按生产规模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3个类型。

  生产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以及这些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能力的集中程度。目前,对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采用两种标准:

  (1)按企业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以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大、中、小型的标准

  (2)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凡产品种类繁多,难以按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

  企业按大、中、小型分组,可用于研究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是分析企业产出指标、要素指标、效益指标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的重要依据。

  5.按生产过程资源(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投资较少,容纳劳动力较多,劳动装备程度低,技术上处于中间或落后的行业和企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工艺复杂,设备庞大,原材料消耗量大,投资多,单位投资容纳劳动力较少,劳动效率较高的行业或企业。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以知识性劳务投入取代体力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产品的中间消耗减少,附加值不断提高的行业或企业。

  按生产过程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分组,可用于分析农村工业总量变化中各种因素的构成及影响程度,反映农村工业投资、劳动力投入及科技进步在农村工业发展中所占比重及变化。从这些构成变化中观察和判断农村工业发展所走的道路,是符合农村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还是仍然在走一条高投入低产出的道路。

  此外,根据不同研究需要,农村工业还可按营业状态分为营业、停产、筹建、其他4种状况;按各产业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程度划分为中间需求型产业和最终需求型产业;按创新能力分为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以及按行业类别,按开业时间,按核算形式等分类,还可按企业某项指标分类,如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工业增加值等进行分类。

  总之,农村工业的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农村工业必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农村工业分类应保持与国家统一规定的《工业部门分类目录》一致,以利于将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进行对比。

农村工业的特点[3]

  (一)产业结构轻型化从行业结构看,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业是农村工业的支柱,其产值比重合计在60%以上。这些行业都是我国工业中的传统行业,农村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它们的总体规模,但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与城市工业有较大差距,主要以初级简单的工业生产为主。农村工业的产品结构相对落后,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产品种类不多。产品绝大多数是资源开采及初级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作为工业投入品的重要中间制成品及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很少。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工业规模小型化农村工业产生并得到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获取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和高于农业收益的非农收人。因此,强调投资少、见效快,这是农村工业投资的普遍现象。农村人口密度、农村聚集的空间密度与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农村资金集聚能力较弱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农村工业的投资行为难以建立在所在地区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追求工业生产规模效益的基础上,这导致零散的重复性小规模投资与农村工业大规模的总体投资并存,使农村工业表现为企业平均规模小、资金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益差、资金积累循环能力弱等特点。

农村工业的生产活动[2]

  农村工业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生产活动:

  (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

  (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纺织、制革等。

  (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钢、轧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

  (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等。

农村工业统计的范围[2]

  1.农村工业统计范围和条件

  农村工业点多面广,设备、技术、规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全部加以统计,困难较多,且无必要,实际也难以做到,所以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的应具备一定条件。农村工业是由乡、村及村以下各种类型的工业生产单位所组成的,这些工业生产单位主要可分为两类: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1)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指具有独立核算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即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并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工业活动单位。指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内部的工业活动,具备以下3个条件的才能作为工业活动单位:

  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产业活动。

  ②单独组织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

  ③在企业(单位)内部单独核算收人和支出

  区分独立核算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主要按两个原则:一是法人资格原则,独立核算单位具有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民事责任和对外签订合同;工业活动单位一般不具备法人资格,也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和对外签订合同。二是独立核算与单独核算的原则。独立核算单位一般都能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工业活动单位一般是单独核算,不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但有单独核算的收入账和支出账。

  农村工业企业中,不论是独立核算法人企业,还是工业活动单位,都属于农村工业统计范围。但对于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大多数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统计条件还可放宽,因此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只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便可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①有固定的(或相对固定的)生产组织、场所、设备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员。

  ②常年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或全年开工时问在3个月以上的季节性工业生产活动。

  ③能够同农业及其他生产行业分开核算(会计上独立核算)。④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了营业执照。在实际工作中,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村办企业,只要符合前3个条件也包括在村办企业范围内。

  综上所述,农村工业统计范围是所有具备独立核算法人资格条件的农村工业企业,以及至少具备村及村以下工业生产条件的农村工业活动单位。

  2.不列入农村工业统计的范围

  在确定农村工业范围时,以下活动不列入统计范围:

  (1)农民家庭以从事农业为主,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工业生产活动或其他生产活动,如竹藤棕草编制、毛衣、手套、塑料提篮编织、挑花、刺绣、抽纱等,属于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不纳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2)农村中的一些经营活动,如养蜂、养鸡、养猪、养鱼、养蚕、种蘑菇、生豆芽、炕房、烘房、孵坊、采种、育种等,不管其单位名称叫××厂,均属于相应的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不纳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3)农村中一些从事流动性上门干活的工匠,如木匠、篾匠、弹棉花、缝纫、油漆匠等,还有从事流动性的服务作业,如走街串巷、逢场赶集、赶会的屠宰户及临时性的豆制品加工等,均不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4)农村从事生活用品的修理单位,如钟表、钢笔、自行车、衣服、鞋帽。日用五金、黑白铁、铝制品、缝纫机和家用电器修理等,不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5)农村中的一些商店和饮食店,以及一些小商小贩和饮食摊点,它们以商业饮食业为主要目的,有的虽然也生产加工一些产品,但产品是直接向消费者出售,而不是批发给他人去经营,也不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6)洗染、照相、裱糊、刻图章等单位,不列入农村工业统计范围。

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3]

  (一)影响农村工业模式选择的因素

  1.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农村工业模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只有建立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上,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2.交通运输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工业的生产经营已不限于本

  地市场条件,开始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由此伴随着生产原料和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如果交通运输条件发达,就可以加快物流的流通速度,缩短物品的流通时间,节省费用,提高效益。

  3.地理位置。一般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受周边发达的经济条件影响,农村工业可能发展得快些;而位于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也会较慢。

  4.城市发展和城乡经济联系状况。一般地说,城市发育程度越高,则对附近地区农村工业的影响也越大。偏于重型结构的城市经济、城乡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城市的发展会相应地推动农村工业的发展;相反,偏于轻型结构的城市经济,与农村工业的同构性强,它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工业发展。

  5.资金、人才、按术和信息条件状况。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较快,反之则较慢。

  6.人文社会条件。一般地说,人们思想观念保守、农耕文化氛围浓厚、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的农村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相反,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较快、工业文化氛围浓厚、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农村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就会较快。

  7.历史背景。一般历史上农村工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较快,反之则较慢。

  因此,农村工业发展规划要注意基础材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1)农村工业的发展现状。调查农村工业发展水平,包括企业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厂依据、扩建与改建的可能条件等;

  (2)资源条件。包括农产品加工资源和矿产资源能源等。农产品加工资源调查农产品的分布、数量、质量、季节性等,矿产资源调查矿石的主要类型、品位、储量、开采利用现状、进一步开采利用的可能性等,能源调查包括类型、开发利用的条件等;

  (3)建设条件。建设条件包括土地、水源、电源、交通条件等。土地方面主要考虑地形、坡度、土质、地下水位等。用水条件要考虑规划区内水资源、水量平衡状况、工农业用水分配、耗水量大的企业供水水源能否足够保证等;

  (4)了解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如了解国家对发展农村工业的优惠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等。

  (二)农村工业发展模式

  初始环境对农村工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区域农村工业发动的初始环境因素中,农业基础、城市辐射影响、矿产资源禀赋、利用外资外贸的机会、人力资源状况、市场发育水平等起主要作用。根据初始主导环境条件将农村工业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农副产品加工型。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广大农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和多种多样的农副产品加工传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发展形式。对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应当利用“以农促工”模式来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和贸工农联合经营形式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中只注重向市场提供初级农产品的方式,延长农业经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带动“农业工业”型农村工业的发展。

  2.城市辐射发展型。

  农村工业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其发展之初就拥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技术源泉——城市工业。苗长虹(2000年)对河南省178家农村工业企业的调查表明,有40%的企业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同城市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联系。这种形式的形成依赖于较强的城市辐射能力,较强的农村社区行政经济组织力量,良好的地理区位,这种形式在长江三角洲最为典型。其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与城市较为相似,与城市大工业协作配套的工业比较发达。比如,苏南地区邻近上海,区域内又拥有苏州、无锡、常州等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因而其乡镇企业是依托城市、依托大工业、依托科研单位发展起来的;二是起点高,技术与管理比较先进。企业创立与发展直接得益于城市的技术、人员支持;三是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与城市外部联系强于农村工业的内部联系,城乡工业呈现一体化的生产、经营、销售的格局,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比较强。利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方式,把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去,以带动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发展了又反过来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一些大城市郊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经验看,这些地区的农村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是与城市工业延伸、支持、帮助和推动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各地大体上已完成了市带县的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模式改革,这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区际协作型。

  指的是通过加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来推动落后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发达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经济发达地区利用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向落后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援助,落后地区可以利用自己在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支援发达地区,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4.矿产资源开发型。

  由于矿产资源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因而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资源丰富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储量,一定的运输通达性。产业结构以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

  5.外贸、外资推动型。

  改革开放政策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外向型经济在沿海发达地区已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也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外贸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利用外资、外贸推进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加工业为主,如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比较快,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规模比较大,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与海外生产要素与市场联系紧密。

  6.人力资本推动型。

  人力资本推动型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模式。在农村工业创建过程中,富有开放创新意识的政府领导人和创业意识强和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强的企业家、“经济能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市场一加工循环型。

  农村工业具有市场导向性质,对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许多地方将市场建设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形成市场一加工互动的发展格局。这种模式有赖于区域拥有发展某类产品的特殊区位优势,行业规模经济比较突出。闻名全国的江苏吴江市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都对当地的农村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8.城镇化推动型。

  农村工业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如水、电、路等,然而某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山区落后地区连起码的基础设施都不具备,这些地区发展农村工业只能走城镇化推动之路。所谓“城镇化推动”,就是通过优先发展农村小城镇,从而为农村工业发展建立起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外部发展条件,来引导和推动农村工业发展。因为小城镇发展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繁荣起来,加之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较好,这就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外部条件,只要政策措施得当,农村工业就会发展起来。

  在八种型式中,相比而言,城市辐射型、外资外贸推动型农村工业,企业的联系空间较广,生产要素的质量较高,产业和市场的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广阔。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和组织协调的依赖性日益突出,它需要城乡经济更加一体化和生产营销更加国际化的发展环境。农副产品加工型、矿产资源开发型农村工业,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比较容易在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区域专业化优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削弱企业的创新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区域发展动力和结构转换能力的不足。因而,以这两种形式为主的地区,须在强化农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注重进行产业联系,进行资源的系列加工增值和发展模式的逐步转换。对市场一加工循环推动型农村工业,当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市场性质、产品需求弹性大小和运输成本,会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因而求企业和市场努力保持其区位优势,在产品的质量、品种、特色、价格营销信息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并在规模上保持和市场的协调发展。人力资本推动型农村工业,由于当代市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因而有着广阔和深远的发展潜力。但基于我国广大农村人力资本质量还比较差的现状,必须加大教育的投资,提高区域人员素质。

农村工业主要行业和项目规划[3]

  (一)产业结构规划

  产业结构规划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避免与城市工业的趋同乡镇企业的发展初期由于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急剧膨胀,而国有企业因体制的制约无力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乡镇企业能够“乘虚而人”。通过引入和模仿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从而以低成本、低水平进入市场,迅速发展起与城市工业相似的产业和产品,占领国有企业无法满足的市场空缺,这就导致了乡镇企业与国有工业结构趋同及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结构的相似性。城市工业占50%。城乡工业结构的雷同,不仅不利于发挥各自的科技、劳动力优势,而且加剧了城乡间、地区间的原材料、产品的过度竞争,加大了各自的交易成本。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生产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组已成为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此,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选择,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重组的趋势相适应,才能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二是要注意提升水平。21世纪,将是高科技世纪。因此,一个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必须以完善的高科技体系为标志,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个以汽车家用电器、微电子、通讯、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并将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目前的农村工业大多以技术含量较低的轻纺、服装、小型化工、传统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少。所以,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工业已有较好发展规模基础的地区,应坚持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逐步实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作为战略目标。要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原材料、能源、建材、农用、轻纺等传统工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高起点上发展机电、化工、冶金等基础和支柱产业,有重点地引导农村工业,发展生物、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贪大、贪全,不盲目上马,不一见成效跟风跑;(2)整个产业拿不下,就勇当配角,对投资少、见效快的高新技术产品,抓一两个产品或几个配件,搞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廉的小巨人;(3)对现有产业,凡淘汰产品,生产过剩产品,耗能过多、破坏资源严重、污染严重近期无法治理的,下决心放弃,进行调整;(4)对技术、设备、工艺落后的产业,产品市场继续需要,就用高科技进行改造,使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5)除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外,其他地方对传统产业暂停发展新企业,进行技改提高,把着眼点转到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生物综合利用的增值上来,促进和带动农业专业化;(6)乡镇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的不是减少劳动力追求自动化,而是为了质量、环保、节能、效益,因为发展乡镇企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这是农村工业的最大优势。

  (二)产品结构规划

  重点应放在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以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技术含量、加快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产品结构调整,要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为前提,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更换样式,调换花色品种,增加功能,有利健康,美化生活,永远给消费者一个新鲜感,使产品个性化、多样化、安全化、实用化、方便化、多功能化。

  (三)农产品加工的重点领域

  2002年8月,农业部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重点领域,可作为制定农产品加工业规划时的重要参考。

  1.粮食加工。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深加工为重点,配套进行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小麦加工以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食品为主,开发各类“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满足一般消费层次的中低档产品;玉米加工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薯类加工以淀粉、冷冻粉条为基础,开发变性淀粉等产品。大豆重点开展精深加工。水稻重点开发富硒、免淘、精洁、方便米等产品。

  2.肉、蛋、奶制品及饲料加工。生肉制品重点发展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深加工制品,引导鲜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的方向发展,同时搞好猪、禽、牛、羊等动物器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药物提取。蛋制品重点解决传统的食用方法,向分级包装、蛋清蛋黄分离提取、加工蛋清蛋黄粉、生产各类具有蛋类营养的食品方向发展。奶制品要加强品种开发,并搞好产品的分级、分类包装。饲料业以发展鸡、猪、鸭、鱼、虾、牛、羊、兔饲料为基础,积极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和特种动物饲料。

  3.果品加工。发展果品的分级包装、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果品商品化处理设备和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果品运输冷链系统。果品加工要在稳定提高初加工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开发果汁饮料、罐头、果酒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

  4.水产品加工。重点发展优质鱼、虾、贝、藻和海珍品精深加工,在低值鱼类、藻类、贝类加工及贝类净化方面取得突破。利用海藻、鱼油、鱼骨等海产品,大力发展低盐、低糖、富含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开发海参、海星、海胆、扇贝、牡蛎等系列保健品。

  5.蔬菜加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及加工制品。搞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重点开发和研制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保鲜菜、蔬菜粉、调味及调理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

  6.茶叶冷藏加工。重点对绿茶、乌龙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加工设备,引进红茶加工设备和技术,推行名优茶冷藏和加工机械化、现代化,积极开发茶叶深加工和茶饮料

  7.皮毛(绒)加工。重点发展牛皮、羊皮等皮类和羊毛、羊绒深加工制品。不断开发面向城乡市场的皮、毛(绒)系列产品,引导皮革制品向生产生活用品的多品种系列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毛(绒)制品向高品位的线、衣、日用品、工艺品方向发展。

农村工业与农村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区别[2]

  (1)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区别。

  农业是指从事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区别有以下4个方面:

  ①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工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无生命的,即使有生命的生物,一般而言一旦进入工业生产,其生命也就终止了。

  ②农业产品生产过程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相结合;工业生产劳动对象一般是无生命的,故不存在自然生长过程。

  ③农业生产受动植物自然生长制约,具有季节性;工业生产除少数具有季节性外,一般都是常年生产。

  ④农产品本身又是再生产的手段,人们的劳动参与了农产品再生产。

  (2)农村工业与农村建筑业的区别。

  建筑业包括房屋、营造物的建筑工程;机器设备的安装工程;房屋、营造物的大修理工程;以及与上述活动有关的勘测设计。地质钻探工程等。建筑业是从工业中分离出来的,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建筑业为工业建造固定资产,工业为建筑业提供建筑材料。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①工业产品是可以移动的,建筑业产品一般不能移动。

  ②工业生产场所一般比较固定.建筑业则随建筑产品的建造地点不断移动。

  (3)农村工业与农村货物运输业的区别。

  货物运输业是将物质产品作空间转移,以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业生产活动在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新价值;货物运输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只是增加原有产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盛刚著.第三章 西部名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经济基础及发展状况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10.
  2. 2.0 2.1 2.2 2.3 刘桂芝,孟志中主编.第七篇 农村经济统计业务指导 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管理业务指导全书第三卷.远方出版社,2004.03.
  3. 3.0 3.1 3.2 朱朝枝主编.第七章 农村工业发展规模 农村发展规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y桑,Mis铭,Lin,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村工业"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