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文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丧嫁娶、道德教育等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
人口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又不会停滞、僵化于不变的模式之中。在人类生命的全过程以及人们求生存、求发展,改造生存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能力中都蕴含着诸多的人口文化现象,包容着鲜活的人口文化因子。
人口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但由于它与某一国度、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文化传统、自然和社会等具体条件的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人口文化又呈现出差异性与特殊性。
人口文化的内涵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反过来又给社会、政治经济以巨大影响。例如:中国封建社会尽管当时尚未明确出现人口文化这一概念,但那时所形成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多子多福、图腾崇拜、祭祀祖宗、承继祖业等观念,本身都蕴含着人口文化的因子。以婚姻状况为例,人类就经历了原始群婚、杂婚、对偶婚以及一妻多夫、一夫多妻、一夫一妻等,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育观、价值观、道德观。这种人口文化的因子,则既反映了宗法制农业社会的面貌,同时又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巩固这一社会制度起到了特有的作用。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大量优秀的人口文化资源。进入社会主义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我国人口文化实践和理论建设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人口文化思想遗产中一切有益的成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近现代人口文化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摆在我国人口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人口文化事业,与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同步,以鲜活的现实性和鲜明时代性为特征的人口文化理论建设及其社会实践,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由一批具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艺术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率先提出“人口文化”概念,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关怀和支持。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成立时,江泽民同志“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题词,把人口文化提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高度概括了人口文化的根本宗旨。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80年代提出以来在90年代得到广泛认同的新的发展观。我国党和政府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又是人口问题。“人口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创立人口文化事业,力求从观念、心理、行为方式和文明程度上探求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途径,把解决人口问题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口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需要。
“人口文化”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关注人的自身生产、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文化力”。它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它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着力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目标和要求。
人口文化从精神文化层面入手,力求从观念、心理、行为方式和文明程度上,发挥宣传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群众,把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陶冶人们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解决好现实生活中有关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包括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年代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人口文化”概念及其理论建设,又随着党和国家对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而不断深化。人口文化理论建设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伦理学、医学、文艺学、教育学、心理学、环境学、优生学、计划行育学、法学等许多学科。人口文化融汇了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包括改造人类自身所获得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关于人对自身所获得的发展观念及行为的总和,人口文化已成为该时期人们的生育观、婚姻观、伦理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团结着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事业心的人口专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医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计划生育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等一大批爱国人士,运用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广播、电视、电影等一切覆盖面大、影响力深、渗透力强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弘扬优生、优育、优教、敬老、爱老、养老的民族美德,呼唤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净化人们的心灵,激扬人们的爱国热情,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文化事业而默默奉献。
人口文化事业是高尚的事业,文明的事业。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断地改造自我,改造客观世界。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人的精神品位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口文化理论是一门新兴的有前途的学科。人口文化事业和理论的发展,将会对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繁荣富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