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結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農業產業結構[1]
農業產業結構是指在一定地域(地區或農業企業)範圍內農業各生產部門及其各生產項目在整個農業生產中相對於一定時期和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所構成的特有的、比較穩定的結合方式。
簡單地說,農業產業結構就是指農業各產業部門和各部門內部的組成及其相互之間的比例關係。農業產業結構是農業產業結構與佈局農業生產力合理組織(生產力要素合理配置)和開發利用方面的一個基本問題(亦即現在所說的農業生產資源合理配置問題)。它的合理與否對農業生產能否順利地向前發展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就成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
農業產業結構的形成條件[1]
- 1.生產力水平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條件
不同的農業產業結構是一定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產物。人類歷史表明,生產力的發展進程決定產業結構的發展進程。農業時代,雖然出現了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進步,形成了農業與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的分離,但糧食生產依然是主要的產業部門,生產規模狹小、產量低、自給自足就是最明顯的時代特征。工業時代,則不僅工業化成為最主要的產業結構特征,而且一些先進的國家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此外,生產力水平的地區差異,也必然引起產業結構的地區差異。
- 2.需求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消費需求。一是生活資料消費需求,即人們為了生存、繁衍後代而產生的商品需求;二是生產資料消費需求,即工農業生產者為了保證生產的不斷進行而產生的商品需求。在市場條件下,人們的需求就是生產的導向,也是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需求的多樣性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多樣性。需求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使生產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從而導致生產部門和勞動產品日益多樣化。需求的數量、水平、種類及結構制約著產業結構,但是產業結構對需求也有反作用。
- 3.地理環境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條件
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它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地理環境中一系列資源的組成特點、時空分佈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決定了各產業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繫,決定了產業結構模式在地域上的差異性。在市場條件下,人們要選擇消耗勞動、資本最少,而產出最多的經濟方向,必須要考慮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並由此形成產業結構中間的骨幹產業選擇。
- 4.勞動力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條件
產業結構發展的過程離不開勞動過程的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其中勞動力因素起主導地位,沒有人的參與,沒有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就沒有產業層次的提高。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對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結構有重要意義。勞動力的合理比例、勞動力利用率的提高對產業結構合理化有重要作用;產業結構的形成和發展,也可以說是勞動力在分工基礎上的協作及其發展。協作的規模越大,項目越多,形式越高級,則產業結構發展的類型越會多種多樣,水平會越來越高。
- 5.資金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產業結構的更新、完善和發展過程,實際上是各種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過程。只有有了一定數量的資金,才能使各種生產要素增加活性,促進分工和專業化,形成新的生產力,改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金的分配規律和增長速度。
- 6.科學技術是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和發展的動力條件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首先,科學技術為提高各產業生產要素的功能和協作程度提供了依據和保證。勞動者的勞動生產能力與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成正比。勞動工具的不斷更新,也是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對象規模和效能的擴大,同樣離不開科技進步。其次,科學技術進步加快了舊產業部門的改造和新產業部門的建立。再次,科技進步促使產業新格局的實現。產業結構要經常保持優化,必須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結合,有了很大進展,科學技術正越來越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可以預見,科學技術作為獨立的知識產業,對產業結構的介入程度越深越快,產業新格局實現得就越早。
除上述條件外,經濟政策諸如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價格政策、勞動政策等,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農業產業結構的特征[1]
- (一)農業產業結構的整體性
農業產業結構是各種自然再生產過程和經濟再生產過程的交織,儘管農業產業結構也可以適應各種需要而分解為許多側面和層次,但仍然是一個有機整體。孤立研究某個側面只會獲得局部的片面結果,農業產業結構的整體性,要求從整體觀念出發,加強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 (二)農業產業結構的多層次性
農業產業結構是多層次的主體結構,它的多層次性表現在結構總體上劃分為狹義農業的內部結構和廣義農業的內部結構,開展這兩個層次的結構研究,對於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農業產業結構的多層性研究,對於充分利用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發揮地區優勢,合理利用各業的中間產品和副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以及提高經濟效益都有重要意義。
- (三)農業產業結構的動態性
多種多樣的農業產業結構受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的影響,隨著時間、空間條件的運動變化,農業產業結構也時刻在發生著變化,一成不變的農業產業結構是不存在的,研究農業產業結構的動態規律是農業經濟學的基本研究任務之一。但是,農業產業結構總是具有一定的相對合理性和相對穩定性。它的形成和發展與當時各種經濟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有著直接關係。因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因勢利導,既要註意農業產業結構的整體性、多層次性、動態性,又要保持農業產業結構的相對穩定性。這樣,才能使農業產業結構經常處於良性迴圈之中。
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因素[1]
- (一)自然資源條件
農業生產本質上屬於一種資源型產業,它的主要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與自然資源條件的關係極為密切。不同的氣候、土壤、水分、地貌等自然資源條件,適宜不同的動植物生存,決定了農業經營項目的內容和重點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農業產業結構。
- (二)社會需要
社會需求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有一定的誘導作用。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指出,不是因為市場上有許多酒店,我們社會上有飲酒的風尚,而是社會上由於種種原因而產生了好飲酒的風尚,才使市場上有許多酒店。農產品是用來滿足人們基本生理需要的,這一特性決定了農業產業結構首先受人口的數量和消費構成的影響。一般說,在同等條件下,人口越多對糧食的需求就越大,為瞭解決吃飯問題,就容易形成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消費構成是居民生活需求水平的質態表現和習慣,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消費活動符合恩格爾規律,消費構成由以食物為主轉向其他,食物支出比重減少。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部門,隨著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國際貿易的擴大,對農副產品需求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變化,相應的農業產業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 (三)政府的經濟行為
在封建社會條件下,常常伴隨著單一封閉的“小而全”的自給型農業產業結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從根本上消除了導致農業產業結構畸形化的溫床,為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提供了可能性。在既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下,作為國家主體的代表——政府,將會根據經濟發展的規律性,通過自身的行為,利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來調控農業生產過程,以實現其既定的經濟發展目標。比如,當農產品和畜產品的比價政策有利於生豬生產時,由於比較利益的誘導,農民就會把有限的資源轉移到養豬業上,生豬的產量就會上升、比重就會增加,農業產業結構就會發生變化。
- (四)生產力發展水平
農業產業結構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合理化程度主要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因為自然資源條件可以在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下得到更合理利用,同時,它又是構成生產力的一個物質要素;社會需求狀況同樣也取決於生產力的發達程度;社會經濟制度和政府經濟行為,也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和依據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來調控。因此、,影響和作用農業產業結構的眾多因素中,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實踐證明,生產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優勢,形成良性迴圈的農業產業結構。而生產力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一般農業比較落後,農業產業結構基本上是單一的或“小而全”。
農業產業結構的衡量[2]
農業產業結構可以藉助於一系列指標來反映。通常使用的指標主要有:
農業總產值(或增加值)結構,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產值(或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如要分析二級結構,則可計算各業內部各組成項目的產值(或增加值)的比重。這是最常用的指標。
- 2.土地利用結構
土地利用結構,是指耕地、林地、牧場草地、養殖水面等各類農業用地占農業用地總面積的比重。在分析種植業內部結構時,往往用各類作物的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比重來反映。
- 3.農業勞動力利用結構
農業勞動力利用結構,是指各業或各項目所占用的勞動力數量(或勞動時間)占農業勞動力總數(或勞動時間)的比重。
- 4.農業資金利用結構
農業資金利用結構,是指各業或各項目所占用的資金在農業資金占用總量中的比重。
上述第一項指標是從產出角度來分析農業產業結構的,後三項指標則是從資源配置或生產要素占用狀況來分析農業產業結構的。當然,這些都是基本指標,實際運用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他指標。
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2]
決定農業產業結構的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因而農業產業結構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一般來說,農業產業結構具有如下變化趨勢。
- 1.在整個農業中畜牧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從食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看,較為低級的食品(主要是植物類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小,而較為高級的食品(主要是動物類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大。因此,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動物類產品的需求增長較快。需求的變化必然引起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即從種植業為主,向種植業與畜牧業並舉,再到以畜牧業為主。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畜牧業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種植業,畜牧業在農業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在畜牧業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產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
- 2.種植業中飼料生產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隨著人們的食品需求從低級向高級轉換,畜牧業得以較快地發展,進而導致對飼料需求的增長,種植業生產的糧食越來越多地被用作飼料,同時,飼料作物的栽培迅速增加。種植業由原來的“糧食作物一經濟作物”二元結構逐步轉變為“糧食作物一飼料作物一經濟作物”的三元結構。目前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居民口糧只占60%,飼料糧達40%,發達國家飼料糧甚至占到70%~80%。
- 3.種植業中經濟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對棉花、天然橡膠、糖料、藥材等原料性經濟作物的需求逐步增大;城鄉居民對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也在增加。種植經濟作物的效益好於一般糧食作物,這使得經濟作物在種植業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 4.糧食生產的基礎性地位受國家政策保護
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並不意味著農業各部門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在所有的農業生產部門中,糧食生產部門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首先,糧食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只有滿足了糧食的需求之後,還有多餘的耕地、勞力和生產資料,才有可能用來發展糧食以外的其他生產部門;其次,畜牧業及漁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糧食及飼料發展的基礎之上;最後,糧食安全關係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因此,當糧食生產在農業中的比較效益不斷下降、在種植業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都對糧食生產採取了保護性政策措施,如價格保護、農業投入要素補貼、進口限制等。
- 5.林業受國家的特別支持與保護
森林不僅具有經濟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態環保和社會文化功能。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森林是地球錶面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固碳放氧、凈化大氣等多種生態功能。同時,森林還是人們休閑和旅游的重要去處,因而衍生出很多社會文化功能。森林的生態功能和社會文化功能是經營者得不到的外部效益。因此,很多國家對林業進行支持和保護,以穩定和提高森林覆蓋率,使森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行為符合社會和生態發展的需要。
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準[2]
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通過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從而使農業生產取得最好的效益。
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是一個相對的和發展的概念。所謂相對,是從空間上來說的,即相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而言,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所謂發展,是從時間上說的,即相對於一定歷史時期的生產力水平而言,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判斷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1.資源利用最優化
農業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兩大類。農業生產以自然再生產為基礎,相對於其他物質生產部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更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自然資源是多種多樣的,但又都是有限的。同時,這些不同的資源所適應的農業生產部門和項目是不同的。因此,農業產業結構必須同本國或本地區的資源稟賦相適應,這樣才能使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併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同樣,農村社會經濟資源能否充分有效利用也與農業產業結構密切相關。以勞動力為例,不同的農業生產部門和項目能夠容納的勞動力數量不同,而且它們在利用勞動力的季節上也不相同。因此,為了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就必須合理安排農業生產部門或項目。否則,就會造成勞動力使用上忙閑不均的現象,甚至會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 2.部門配合協調化
農業內部各部門、各項目之間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相互轉化、相互利用的關係。例如,種植業提供的各種飼料是發展畜牧業的物質基礎,而畜牧業的發展又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料和畜力,並能充分利用種植業的各種副產品;林業的發展不僅能提供木材和其他林產品,而且還可以保護和改善農牧漁業的生態環境,等等。農業產業結構必須能適應和促進這種關係,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效益和經濟效益。
- 3.需求滿足最大化
農業產業結構決定了農產品的供給結構,這種結構能否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關係到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否牢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的供給結構是否合理,必然要通過市場需求來檢驗。如果農業產業結構符合市場需求,一方面農業的基礎作用能得到體現,另一方面農產品也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並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所以,農業產業結構還必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
- 4.三大效益統一化
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應表現出較高的經濟效益,即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因此,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必須是一個高產、優質、低耗的農業生產系統。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應能保持和改善生態平衡,使生態系統良性迴圈,提高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轉換率,因此,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必須是一個合理、高效、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還必須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要,能充分利用社會經濟資源,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必須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以上標準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在評價農業產業結構時應從上述幾個方面綜合考察。當然,上述標準主要是從一個國家或較大的地區層面上來說的,對一個單位來說往往就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這些標準是定性的,在具體評價時還要通過一系列具體的評價指標。
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變動的主要原因[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變動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 1.制度激勵
首先,農業家庭經營體制確立了農民的商品生產者地位,拓展了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選擇空間,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在農產品總量擴張的同時,也刺激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變革。其次,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國家對農業的計劃管理手段不斷減少,特別是逐步減少直至取消了農業的指令性計劃,使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條件和各種農產品的比較利益來安排農業生產。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轉變奠立了制度基礎。
- 2.市場誘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確立以後,市場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風向標,各種農產品的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成為農民的關註重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這種需求變化成為了農業產業結構變動的基本力量。
- 3.政策推動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根據我國農產品供求形勢的變化,陸續出台了有利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根據資源條件和市場情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 4.科技支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加速,為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提供了技術支撐。糧食育種和栽培技術的進步提高了糧食單產水平和糧食總供給能力,為確保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發展林牧漁業和經濟作物創造了條件。畜禽水產業中的育種、飼料加工和養殖技術的進步不僅提高了畜禽和水產品的產量,而且提高了品質。各種常規和高新農業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提高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資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