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中國製造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

目錄

什麼是中國製造[1]

  中國製造指的是“Made in China”或“Manufactured in China”,其核心就是原產地標誌在中國(不包括港澳台)境內生產產品。其中“Made in China”指原產地在中國,即原料是中國的,整個製造過程也是在中國完成的;而“Manufactured in China”多用於轉口貿易三來一補加工貿易方式,主要是指多指原材料是由國外提供,只是在中國完成加工裝配這一過程。我們現在很多出口的產品其實都是Manufacturedin China,特別是東部沿海一帶的出口貿易產品。

  2017年3月,工信部組織修訂《“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將於近期印發。該指南旨在把《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任務和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避免重覆建設,突出所專所長,打造中國製造“新版圖”。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會議對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分,提出“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中國工會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中國製造”要儘早變為“中國精造”。中國創造,是迫切要求也是全球紅利。

中國製造的特點[1]

中國製造的優勢

  (一)勞動力成本低廉

  我們國家的平均工資水平是美國的五十分之一,歐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韓的三十五分之一。而且重要的是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和地區差異使這種低成本的優勢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而且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中國勞動力素質較高而且還在不斷提高。從2008年開始,中國每年將有200萬以上的理工科大學生進入勞動力市場。中國在工程技術人員數量上的優勢將使中國在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相結合的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二)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

  中國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這是大多數以國際市場為依托的中小發展中國家難以比擬的。這種市場的規模不僅僅是指現有的規模,而且包含發展的速度,中國經濟每年以平均7%~8%的速度增長,使國內市場迅速擴大。廣闊的國內市場既能夠推動製造業規模經濟的形成,又能夠促進行業內部的成本降低和技術進步

  (三)有些行業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經過5O多年的建設,尤其是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初步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條件和實力。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繁榮,中國的不斷崛起,中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大品牌,藉助這個大品牌,這個大市場的影響力和世界對中國的信任,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條件已經成熟。現在中國也有一些企業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競爭能力,像海爾華為聯想率先走出國門之後,已經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2007年中國製造業有172類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電話、鞋,超過1,3的彩電、箱包等都產自中國,製造業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資

中國製造存在的劣勢

  (一)產品附加值低

  核心技術缺乏在世界製造業的產業鏈上。中國大多數企業只處在下游。中國製造業的加工組裝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附加值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較優勢是廉價勞動力接受的是技術或產品的轉移,這決定了我們在產業鏈中的位置是組裝和製造。而研發營銷策略的實施是由發達國家進行的,可以說中國製造業的大部分是一種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大多停留在加工製造的初級階段的情形下,中國製造業將處於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核心技術則仍然被髮達國家所掌控。所以產品附加值低,核心技術缺乏是阻礙中國製造發展的瓶頸

  (二)工業品價格過於低廉

  有些產品質量不夠優良在市場上,生產廠家、商家在不斷地打價格戰,互相壓價。無論什麼產品,只要好賣,眾多廠家、商家往往競相涉足,使一些質優價高的產品難以生存。不少企業為了能夠在價格戰中站穩腳跟,甚至不惜犧牲品質。“他鄉遇故知”這是中國長久以來的一件幸事,而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卻怕“他鄉遇故知”。遇到“故知”以後,往往是價格戰的一個開端,變成商場上殘酷博弈的對手。這是由於中國製造的生產集中度較低,商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三)“信任危機”阻礙中國製造的發展

  在2007年中,中國製造經歷了一場國際信任危機,整治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一時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的重點工作。2007年8月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國美泰玩具商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兩次宣佈大規模召回中國生產的問題玩具,引發了中國玩具出口的信任危機。一些商家的失信行為,不僅擾亂了我國的市場秩序,而且還在境外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2]

  (一)1998年興起浪潮

  “中國製造”浪潮始於1998年,出口導向性經濟發展戰略效應開始逐漸顯現。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使得泰國、印尼、南韓,甚至臺灣的經濟受到了衝擊,出口衰退。在亞洲經濟幾乎崩潰的背景下,我國的出口額在當年仍保持了微量增長(O.5%)。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原有的工業基礎加上大量釋放的低成本勞動力,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的比較優勢較快地轉化成出口優勢,促進了出口的迅猛發展。

  (二)2002年發力全球

  2002年出口額突破3000億美元,達到3255.96億美元,增速為22.36%,2003年為4382.28億美元,增速為34.59 %,2004年為5933.26億美元,增速為35.39% ,2005年為7619.53億美元,增速為28.42%。從2002這一年開始,“中國製造”開始在世界大行其道。

  (三)2005年日顯尷尬

  在“中國製造”日益崛起的同時,中國出口品也不知不覺進人了“摩擦時代”。WT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自2005年開始,無論是被立案比重還是被實施比重,中國都超過25%,此後幾年一直高於這一比例反補貼雖然是運用較少且主要被用作反傾銷的補充手段,但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4年成為WTO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國。

  (四)2008年壓力重重

  全球金融危機人力成本上漲、能源和原材料緊張、人民幣持續升值、通貨膨脹銀根緊縮......種種不利因素在這一年集中爆發。而高速發展了近1O年的“中國製造”,也在這一年裡面臨致命挑戰。2008年,全國出口的增速為17.28%,是人世7年來首次低於2O 。2009年,年度出口增速是人世以來首次負增長,為15.88%。我國的出口形勢自2008年11月急轉直下,月度出口總額在該月出現人世以來首次負增長,此後逐月持續負增長。直到2009年12月才轉為正增長。但值得註意的是該月的同比增長基數是2008年12月,是出口額最低的月份。直到這一年,“中國製造”還是保持著自已低成本、大批量的國際形象,沿著便宜、便宜、再便宜的方向,走在天天低價的路上。然而,當“中國製造”成就自己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第一的時候,自身確是龐大而脆弱的。

中國製造的轉型[3]

  首先,把技術創新作為實現“中國製造”轉型的關鍵。“中國製造”災現轉型的關鍵就是技術創新。由於出口商品大多為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工業製成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價格偏低,“中國製造” 在國際市場容易造成傾銷的感覺, 引發國際經濟摩擦。若長期以低成本、大規模、貼牌生產方式參與國際分工,就無法掌握產業升級和競爭力提高的主動權, 長期發展下去,“中國製造”的命運就會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除此以外,還會影響到“中國製造” 的利益獲得,價值鏈體系中,製造環節獲取的利益最少,多數利潤被研發設計、品牌服務等環節獲得。經過金融危機洗禮的“中國製造” 任目前這個階段,風險和機遇並存。若抓住機遇,抓緊技術創新,就能擺脫低價競爭的尷尬,掌握國際市場的主動權,避免由於低價引發的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貸款利率上調、出口退稅率下調、勞動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漲價等問題就再難不倒中國企業。

  其次,把自主品牌作為實現“中國製造”轉型的前提。

  “中國製造”實現轉型要以自主品牌為前提。自主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壟斷性、無法複製的軟實力。“中國製造”除了要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之外,還必須要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是市場信譽的重要標誌,意味著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利潤,甚至形成影響消費者的控制力。它作為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核心競爭力的最主要表現。任何偉大的技術創新都要通過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才能最終實現其價值;如果不能依附於一個強勢品牌,技術創新的價值就無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中國製造” 出口企業大多從事貼牌生產,處於製造業的低端,一方面會因為加工出口量大而遭遇國外的貿易壁壘,另一方面主動權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極易受影響。“日本製造” 中崛起的幾大知名品牌公司帶領日本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幫助日本始終保持經濟大國的地位。“中國製造”長期依靠替洋品牌代工的模式不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努力創建自主品牌,而“中國製造”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順利實現轉型。

中國製造轉型的戰略對策

  1.政府方面

  首先,必須適時調整外貿發展戰略,實現由出口導向型戰略向培育核心競爭優勢型戰略轉變,引導“中國製造” 的發展由數量增長轉向質量增長,引領企業走向自主創新的增長模式。其次,應該在稅收財政政策上鼓勵相關企業創新,支持企業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增強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並提供相關的基礎平臺建設,抓好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建立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品聯盟、公共技術平臺和應用服務中心等措施支持相關產品升級。第三,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力度,使知識產權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集中表現。嚴防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將有利於企業的科技創新和自主品牌的樹立。第四,要推進品牌化發展戰略。通過積極推進品牌化發展戰略,搶占高端市場,以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優化品牌創建環境。二是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培育品牌經營主體。三是加強媒體宣傳,提升國家品牌形象,為企業品牌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圍條件。第五,加大政府對製造企業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產品的採購。通過政府採購,給國內企業提供一定的市場,增強其攻剋核心技術、加強樹立自主品牌的信心。

  2.企業方面

  企業要從自身的長遠發展角度,從國際市場競爭和全球化經營發展的戰略高度,把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和樹立自主品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發揮主體的重要作用,努力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在加快技術創新方面,一是必須高度重視研究開發的投入,多方籌措資金,為企業自主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企業除按照一定銷售額的比例提取技術創新資金外,還要積極運用國家技術創新政策,通過申請政府技術創新基金、爭取政府財政補助、享受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等多種渠道和辦法充實企業技術創新資金。二是要從人事分配、獎勵等多方面探索建立有效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激勵機制,加強對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創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參與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

  大力進行自主品牌建設,是今後企業的必經之路。企業的管理者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要有開創自主名牌的精神。同時還要對企業內各層次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員工瞭解發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企業內建立品牌文化,促進自主品牌的建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的基礎上,通過對創新型技術申請專利,建立起企業自主的知識產權體系,以此為基礎創建企業的自主品牌。要加強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控制,延長品牌的生命力。

中國製造的規模發展

  規模擴大

  當前,我國工業行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機械建材、輕紡、食品醫葯等工業部門逐步發展壯大,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如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起來。我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

  工業大國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提高,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生活的工業品短缺局面,市場供應蕭條、匱乏走向繁榮和充裕。同時,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2010年中國製造業有2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生產大國。

  我國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種,粗鋼、煤、水泥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水泥產量2009年已占世界總產量的60%。2010年粗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44.3%,煤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5%。

  出口競爭力

  舊中國的出口,實際上是西方列強對我國資源能源的掠奪。即使到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所占比重還略高於工業製成品。但是到2010年,初級產品所占比重已下降到個位數,工業製成品已上升到94.8%,尤其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日益明顯。在工業製成品出口中,機電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已超過一半;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占近三分之一。

  家電、皮革、傢具、自行車五金製品、電池、羽絨等行業已成為中國在全球具有比較優勢、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行業。輕工產品已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貿易量中占有極大的比重,為世界人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日用消費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能源生產力

  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由1949年的185萬千瓦,發展到2010年的9.6億多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連續十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年產量由1949年的12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2億噸,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油氣生產國。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0.32億噸,增長到2010年的32.4億噸,供給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生產方式由手工作業和半機械化為主轉變為機械化、現代化為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取得顯著進展。風電裝機容量連續翻番增長,已躍居世界前列;水電、核電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我國已成為水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和在建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

  高新產業

  近幾年來,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醫葯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技術工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2010 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9%左右。重點電子通信產品中,手機、電腦、彩電、數位相機、激光視盤機2009年產量分別占全球的49.9%、60.9%、48.3%、80%和85%,電子通信產品貿易額占全球15%以上。高技術製造業為我國未來向高技術產業強國邁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裝備製造

  裝備製造業被稱為工業的基礎產業,在推動我國工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2010 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0%左右,裝備製造業總量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製造,大型露天礦及大型施工機械基本實現自主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設計製造技術,自主化率達到85%以上。部分領域裝備產品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前列。我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電腦的國家。

中國製造相關政策法規

  2017年3月,工信部組織修訂《“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將於近期印發。該指南旨在把《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任務和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避免重覆建設,突出所專所長,打造中國製造“新版圖”。

  工信部稱,制定分省市指南,就是鼓勵和引導各地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新型製造業體系,推動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區域聯動、錯位競爭製造業發展新格局。實現精準發力,避免一哄而上。

  2018年10月24日,在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中國製造”要儘早變為“中國精造”,無論是日常消費品生產,還是高精尖製造,都需要有一大批“身懷絕技”的大國工匠。只要潛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膽創新能者多得的激勵機制,中國製造就不僅會以性價比風靡全球,更能靠高質量行銷世界。

中國製造發展的政策建議[2]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調整我國外貿政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首先,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促進外貿全面協調發展。一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僅僅包括出口的增長,而是涵蓋了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的內涵。在保持出口穩定發展的同時,重點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國內緊缺物資的進口,積極推進各項進口促進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其次,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轉變外貿工作管理機制。調整目前的外貿增長評價指標體系改革過於偏重數量的政績考核體系,引導各級政府部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追求外貿增長既重規模更重質量和效益。

  隨著“科學發展觀”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續的外貿增長方式將成為我國改善產品出口結構和提升出口效益的根本出發點。

  (二)以結構調整為核心,穩定發展對外貿易

  首先,要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在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同時,增加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份額。進一步突破和深化“出口替代”戰略,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通過發展製造業,用製成品的出口替代初級產品出口,用深加工產品出口替代初加工產品出口。其次,要調整貿易方式結構,把加工貿易作為發展外貿的突破口。在高起點上,通過外商投資企業、依托高新開發區發展加工貿易。總之,在產品結構上,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為重點;在加工貿易方式上,以加工裝配為基礎。再次,要理順貿易主體結構,提高非國企在貿易主體中的地位。在提高外商投資企業在外貿經營主體中的地位的同時,大力扶持外向型集體和私營企業的發展。

  (三)以提高質量為重點,促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首先,加強原創設計,培養企業的創新能力。由於許多中小型企業生產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模仿甚至抄襲國內外名牌產品的款式,產品缺乏原創性。因此,產品的價格始終處於中低價位,產品的消費群體以中低收人家庭為主。我國企業必須及時瞭解國外相關的生產設計理念,重視中西雙方在設計方面的相通之處,將中華民族的特色與國外設計特色相結合,使我國產品在結構設計、款式造型、材料應用、色彩搭配、功能組合、品牌訂價等方面都受到中外客戶的青睞。

  其次,提高工藝技術,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外貿企業應把低檔產品的出口規模、品種和數量縮小,把低端的產品結構往中高檔方向調整。在生產的過程中不斷加大自身技術改革創新的投人與力度,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由產業鏈中利潤最低的加工環節向高端發展,向著設計、研發、品牌服務營銷等環節延伸,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贏利空間,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所揭示的正是這個道理。該曲線似微笑的嘴巴,上挑的兩端分別代表企業研發、技術成果和品牌營銷服務能力等,中間低部代表加工、製造等。“微笑曲線”其實質是“附加價值曲線”,在曲線的左側(價值鏈上游),隨著新技術研發,產品附加價值逐漸上升;在曲線的右側(價值鏈下游),隨著品牌運作、銷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價值逐漸上升;而在曲線的底部,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中間加工、製造環節,不但技術含量低、利潤空間小,而且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為整個價值鏈條中最不賺錢的部分。所以,對於我們仍基本處於曲線底部的製造業而言,一方面要註重加強研發和自主創新,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開發新產品,推進生產研發一體化,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從“製造”向“創造”的質變;另一方面要加強品牌經營和營銷網路的建設,通過供應鏈整合資源和連接客戶。

參考文獻

  1. 1.0 1.1 陳洪秀.中國製造的利弊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0(28)
  2. 2.0 2.1 劉曉玲.“中國製造"的現狀及政策建議[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0(4)
  3. 熊芙蓉."中國製造"的發展困境及轉型[J].經濟導刊,201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方小莉,Lin,Tracy,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中國製造"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