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中国制造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目录

什么是中国制造[1]

  中国制造指的是“Made in China”或“Manufactured in China”,其核心就是原产地标志在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境内生产产品。其中“Made in China”指原产地在中国,即原料是中国的,整个制造过程也是在中国完成的;而“Manufactured in China”多用于转口贸易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方式,主要是指多指原材料是由国外提供,只是在中国完成加工装配这一过程。我们现在很多出口的产品其实都是Manufacturedin China,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的出口贸易产品。

  2017年3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分,提出“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中国创造,是迫切要求也是全球红利。

中国制造的特点[1]

中国制造的优势

  (一)劳动力成本低廉

  我们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欧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韩的三十五分之一。而且重要的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使这种低成本的优势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而且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国劳动力素质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从2008年开始,中国每年将有200万以上的理工科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上的优势将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这是大多数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中小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这种市场的规模不仅仅是指现有的规模,而且包含发展的速度,中国经济每年以平均7%~8%的速度增长,使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广阔的国内市场既能够推动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又能够促进行业内部的成本降低和技术进步

  (三)有些行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经过5O多年的建设,尤其是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繁荣,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大品牌,借助这个大品牌,这个大市场的影响力和世界对中国的信任,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条件已经成熟。现在中国也有一些企业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像海尔华为联想率先走出国门之后,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制造业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资

中国制造存在的劣势

  (一)产品附加值低

  核心技术缺乏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是组装和制造。而研发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发达国家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所以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是阻碍中国制造发展的瓶颈

  (二)工业品价格过于低廉

  有些产品质量不够优良在市场上,生产厂家、商家在不断地打价格战,互相压价。无论什么产品,只要好卖,众多厂家、商家往往竞相涉足,使一些质优价高的产品难以生存。不少企业为了能够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甚至不惜牺牲品质。“他乡遇故知”这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一件幸事,而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怕“他乡遇故知”。遇到“故知”以后,往往是价格战的一个开端,变成商场上残酷博弈的对手。这是由于中国制造的生产集中度较低,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信任危机”阻碍中国制造的发展

  在2007年中,中国制造经历了一场国际信任危机,整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一时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点工作。2007年8月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国美泰玩具商在短短两周时间内,两次宣布大规模召回中国生产的问题玩具,引发了中国玩具出口的信任危机。一些商家的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秩序,而且还在境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2]

  (一)1998年兴起浪潮

  “中国制造”浪潮始于1998年,出口导向性经济发展战略效应开始逐渐显现。当时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得泰国、印尼、韩国,甚至台湾的经济受到了冲击,出口衰退。在亚洲经济几乎崩溃的背景下,我国的出口额在当年仍保持了微量增长(O.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原有的工业基础加上大量释放的低成本劳动力,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比较优势较快地转化成出口优势,促进了出口的迅猛发展。

  (二)2002年发力全球

  2002年出口额突破3000亿美元,达到3255.96亿美元,增速为22.36%,2003年为4382.28亿美元,增速为34.59 %,2004年为5933.26亿美元,增速为35.39% ,2005年为7619.53亿美元,增速为28.42%。从2002这一年开始,“中国制造”开始在世界大行其道。

  (三)2005年日显尴尬

  在“中国制造”日益崛起的同时,中国出口品也不知不觉进人了“摩擦时代”。WT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自2005年开始,无论是被立案比重还是被实施比重,中国都超过25%,此后几年一直高于这一比例反补贴虽然是运用较少且主要被用作反倾销的补充手段,但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WTO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国。

  (四)2008年压力重重

  全球金融危机人力成本上涨、能源和原材料紧张、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货膨胀银根紧缩......种种不利因素在这一年集中爆发。而高速发展了近1O年的“中国制造”,也在这一年里面临致命挑战。2008年,全国出口的增速为17.28%,是人世7年来首次低于2O 。2009年,年度出口增速是人世以来首次负增长,为15.88%。我国的出口形势自2008年11月急转直下,月度出口总额在该月出现人世以来首次负增长,此后逐月持续负增长。直到2009年12月才转为正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月的同比增长基数是2008年12月,是出口额最低的月份。直到这一年,“中国制造”还是保持着自已低成本、大批量的国际形象,沿着便宜、便宜、再便宜的方向,走在天天低价的路上。然而,当“中国制造”成就自己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第一的时候,自身确是庞大而脆弱的。

中国制造的转型[3]

  首先,把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的关键。“中国制造”灾现转型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由于出口商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偏低,“中国制造” 在国际市场容易造成倾销的感觉, 引发国际经济摩擦。若长期以低成本、大规模、贴牌生产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就无法掌握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主动权, 长期发展下去,“中国制造”的命运就会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除此以外,还会影响到“中国制造” 的利益获得,价值链体系中,制造环节获取的利益最少,多数利润被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环节获得。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制造” 任目前这个阶段,风险和机遇并存。若抓住机遇,抓紧技术创新,就能摆脱低价竞争的尴尬,掌握国际市场的主动权,避免由于低价引发的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贷款利率上调、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就再难不倒中国企业。

  其次,把自主品牌作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的前提。

  “中国制造”实现转型要以自主品牌为前提。自主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垄断性、无法复制的软实力。“中国制造”除了要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之外,还必须要拥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是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意味着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利润,甚至形成影响消费者的控制力。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表现。任何伟大的技术创新都要通过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如果不能依附于一个强势品牌,技术创新的价值就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中国制造” 出口企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处于制造业的低端,一方面会因为加工出口量大而遭遇国外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极易受影响。“日本制造” 中崛起的几大知名品牌公司带领日本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帮助日本始终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中国制造”长期依靠替洋品牌代工的模式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努力创建自主品牌,而“中国制造”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顺利实现转型。

中国制造转型的战略对策

  1.政府方面

  首先,必须适时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实现由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型战略转变,引导“中国制造” 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引领企业走向自主创新的增长模式。其次,应该在税收财政政策上鼓励相关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并提供相关的基础平台建设,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建立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品联盟、公共技术平台和应用服务中心等措施支持相关产品升级。第三,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使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将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的树立。第四,要推进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积极推进品牌化发展战略,抢占高端市场,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品牌创建环境。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品牌经营主体。三是加强媒体宣传,提升国家品牌形象,为企业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条件。第五,加大政府对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产品的采购。通过政府采购,给国内企业提供一定的市场,增强其攻克核心技术、加强树立自主品牌的信心。

  2.企业方面

  企业要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角度,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经营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树立自主品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主体的重要作用,努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加快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开发的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企业除按照一定销售额的比例提取技术创新资金外,还要积极运用国家技术创新政策,通过申请政府技术创新基金、争取政府财政补助、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渠道和办法充实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二是要从人事分配、奖励等多方面探索建立有效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大力进行自主品牌建设,是今后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要有开创自主名牌的精神。同时还要对企业内各层次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发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企业内建立品牌文化,促进自主品牌的建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创新型技术申请专利,建立起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以此为基础创建企业的自主品牌。要加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控制,延长品牌的生命力。

中国制造的规模发展

  规模扩大

  当前,我国工业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工业大国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工业品短缺局面,市场供应萧条、匮乏走向繁荣和充裕。同时,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制造业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

  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种,粗钢、煤、水泥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水泥产量2009年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2010年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44.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

  出口竞争力

  旧中国的出口,实际上是西方列强对我国资源能源的掠夺。即使到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还略高于工业制成品。但是到2010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已下降到个位数,工业制成品已上升到94.8%,尤其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一半;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占近三分之一。

  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羽绒等行业已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轻工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贸易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世界人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能源生产力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由1949年的185万千瓦,发展到2010年的9.6亿多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年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亿吨,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原煤产量从1949年的0.32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32.4亿吨,供给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生产方式由手工作业和半机械化为主转变为机械化、现代化为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取得显著进展。风电装机容量连续翻番增长,已跃居世界前列;水电、核电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已成为水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

  高新产业

  近几年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 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左右。重点电子通信产品中,手机、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2009年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和85%,电子通信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为我国未来向高技术产业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的基础产业,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2010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大型露天矿及大型施工机械基本实现自主化,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设计制造技术,自主化率达到85%以上。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中国制造相关政策法规

  2017年3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

  工信部称,制定分省市指南,就是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制造业体系,推动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精准发力,避免一哄而上。

  2018年10月24日,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无论是日常消费品生产,还是高精尖制造,都需要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只要潜心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胆创新能者多得的激励机制,中国制造就不仅会以性价比风靡全球,更能靠高质量行销世界。

中国制造发展的政策建议[2]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我国外贸政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首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外贸全面协调发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仅包括出口的增长,而是涵盖了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内涵。在保持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的进口,积极推进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其次,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外贸工作管理机制。调整目前的外贸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改革过于偏重数量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外贸增长既重规模更重质量和效益。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的外贸增长方式将成为我国改善产品出口结构和提升出口效益的根本出发点。

  (二)以结构调整为核心,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进一步突破和深化“出口替代”战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通过发展制造业,用制成品的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深加工产品出口替代初加工产品出口。其次,要调整贸易方式结构,把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外贸的突破口。在高起点上,通过外商投资企业、依托高新开发区发展加工贸易。总之,在产品结构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重点;在加工贸易方式上,以加工装配为基础。再次,要理顺贸易主体结构,提高非国企在贸易主体中的地位。在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在外贸经营主体中的地位的同时,大力扶持外向型集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三)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原创设计,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模仿甚至抄袭国内外名牌产品的款式,产品缺乏原创性。因此,产品的价格始终处于中低价位,产品的消费群体以中低收人家庭为主。我国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国外相关的生产设计理念,重视中西双方在设计方面的相通之处,将中华民族的特色与国外设计特色相结合,使我国产品在结构设计、款式造型、材料应用、色彩搭配、功能组合、品牌订价等方面都受到中外客户的青睐。

  其次,提高工艺技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外贸企业应把低档产品的出口规模、品种和数量缩小,把低端的产品结构往中高档方向调整。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加大自身技术改革创新的投人与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由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高端发展,向着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赢利空间,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所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该曲线似微笑的嘴巴,上挑的两端分别代表企业研发、技术成果和品牌营销服务能力等,中间低部代表加工、制造等。“微笑曲线”其实质是“附加价值曲线”,在曲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随着新技术研发,产品附加价值逐渐上升;在曲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在曲线的底部,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加工、制造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所以,对于我们仍基本处于曲线底部的制造业而言,一方面要注重加强研发和自主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开发新产品,推进生产研发一体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质变;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通过供应链整合资源和连接客户。

参考文献

  1. 1.0 1.1 陈洪秀.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8)
  2. 2.0 2.1 刘晓玲.“中国制造"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4)
  3. 熊芙蓉."中国制造"的发展困境及转型[J].经济导刊,2011(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方小莉,Lin,Tracy,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中国制造"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