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百科VIP
未登录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1年VIP
¥ 9.9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PayPal
购买数量:
1
应付金额:
9.9
汇率换算:
1.32
美元(USD)
  • 美元(USD)
  • 加元(CAD)
  • 日元(JPY)
  • 英镑(GBP)
  • 欧元(EUR)
  • 澳元(AUD)
  • 新台币(TWD)
  • 港元(HKD)
  • 新加坡(SGD)
  • 菲律宾(PHP)
  • 泰铢(THB)

按当月汇率换算,

包含手续费

打开手机微信 扫一扫继续付款
立即开通
PayPal支付后,可能会遇到VIP权益未及时开通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或者联系百科微信客服:mbalib888。
温馨提示:当无法进去支付页面时,可刷新后重试或更换浏览器
开通百科会员即视为同意《MBA智库·百科会员服务规则》

支付成功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4个条目

新媒體廣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媒體廣告(new media advertising)

目錄

[隱藏]

什麼是新媒體廣告[1]

  新媒體廣告是指建立在數字化技術平臺上的,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具有多種傳播形式與內容形態的,並且可以不斷更新的全新媒體介質的廣告

新媒體廣告的產生[2]

  新媒體廣告的產生於市場的三個變化。

  (1)新的傳播理論結構變化。傳播理論的研究框架發生變化,從大眾傳播轉變為人際傳播、小組傳播。

  傳播理論的調整為三個重點,一是選擇信息和接收信息者研究、發佈信息和發表意見者研究、研究用戶對網際網路的信息倚賴模式;企業經營理念發生變化,從4P4C4R4V;二是整合營銷傳播,即將所有與產品服務有關的訊息來源加以管理的過程,使顧客以及潛在消費者接觸整合的資訊,並且產生購買行為,並維持消費忠誠度;三是資料庫營銷,即企業通過收集和積累消費者的大量信息,經過處理後預測消費者有多大可能去購買某種產品,以及利用這些信息給產品以精確定位,有針對性地製作營銷信息,以達到說服消費者去購買產品的目的。

  廣告創作表現手段的新變化,包括製作手段採用數字技術給廣告創作帶來極大影響;傳統廣告形式產生了新變化,產生了植入式廣告、影視角色嫁接廣告等等新的廣告形式;產生了諸多新興的廣告表現形式,如流媒體廣告、游戲置入廣告、閃屏廣告、富媒體廣告博客廣告等。

  (2)新媒體的出現:新位置——傳統電視媒體的拓展,如樓宇電視(電梯、超市)、移動電視(公交、地鐵、計程車)、戶外液晶電視等。

  新技術——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數字電視、數字廣播、數字報紙、數字雜誌、數字電影等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正在被不斷開發和拓展。

  新融合——媒體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傳統電視媒體向手機、互聯網、電視等行業的融合。

  (3)新的廣告理念,具有長尾效應的互聯網打破了廣告投放規模資金的定勢,大大降低廣告投放門檻,還能精準地針對目標群體給出符合特別需求的廣告。基於海量的用戶群體的資料收集以及強大的數據分析,互聯網可以智能地實現傳統媒體根本無法想象的精確到個人的個性化廣告。通過對用戶搜索歷史和瀏覽記錄的綜合分析,搜索引擎和大型購物網站可以用一個用戶喜歡的表現形式、智能地向他提供他可能會感興趣的廣告信息。這種高度個性化的、在分眾廣告基礎上再次細分的廣告理念意義重大。

新媒體廣告的分類[1]

  關於新媒體廣告的分類,一般有以下兩種分法:

  第一種是從製作平臺上去區分新媒體廣告的類別,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網路平臺媒體廣告,主要包括博客廣告、搜索引擎廣告、電子郵箱廣告、門戶網站廣告、聊天平臺廣告、網上即時通訊群組廣告、虛擬社區廣告和電子報刊廣告等等;二是信息通信媒體廣告,主要包括手機簡訊廣告、手機彩信廣告、手機游戲廣告、手機報紙廣告和手機短劇廣告等等;三是移動媒體廣告,主要包括數字電視廣告、衛星電視廣告、移動電視廣告、手機電視廣告、IPTV(交互網路電視)廣告、樓宇視頻廣告和播客廣告等等。

  第二種是從信息發佈的信源上分類。新媒體廣告可以分為以下種類:一是有線類:廣告信息的提供與終端一般均為有線連接,如有線電視和寬頻網路等。二是無線類:廣告信息是通過衛星播送到高解像度電視、數位電視等,或者是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的媒體上的。三是已製作成型的商品類:這種形式與上面兩種形式比較而言,即時性就沒有那麼強,因為廣告信息是刻錄到光碟上或者灌制到錄像帶上的。

新媒體廣告的基本特性[3]

  新媒體廣告的類型多樣,網路廣告手機廣告、戶外媒體廣告、移動電視廣告、樓宇電視廣告等等都屬於新媒體廣告的範疇,它們看似形式多樣各具特點,但共同基於數字技術基礎的實質也讓它們具備了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互動化、融合化、個性化。

  1.互動化

  新媒體區別於傳統媒體的重要特性就體現在新媒體的互動性上,同樣新媒體廣告也具備了一定程度的互動性,這對於傳統意義上“單向傳播”的廣告有著顛覆性的意義。在傳統媒體中,用戶幾乎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所有的信息內容(包括廣告在內)全部是由內容提供商來決定的。在新媒體誕生後,這一局面已經成為了歷史。在使用新媒體時,受眾可以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新媒體廣告,甚至可以親自參與到新媒體的廣告中去,與廣告主產生互動行為。

  2.融合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媒介融合”成了時下十分流行的辭彙,不同的媒介之間已不像從前那樣各自為政,涇渭分明。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媒介形式都已經可以融合,那麼廣告形式是不是也可以融合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在廣告學上影響深遠的整合營銷傳播理論(IMC)已經反應了人們對於廣告融合化的強烈需求。只是在IMC理論誕生的時候,媒介融合看起來還是天方夜譚,所以人們當時所能想到的就是把廣告投放到不同的媒體,把不同媒體的優勢集中起來達到極大化的廣告效果,IMC理論實質上就是用人為的力量使得廣告具備了融合性。而如今,數字技術的出現使得新媒體這一新型平臺本身就已經具有了融合性,那麼投放在這一媒體上的廣告也就必然具備融合性的特點。新媒體廣告不可能還像傳統廣告那樣把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分類開來,而是需要多形式的多媒體廣告來匹配新媒體這一媒介。

  3.個性化

  以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為主的傳統媒體還有另一個名字——大眾媒體,這說明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大眾化”的,它所預設的受眾也是大眾化的統一體,然而新媒體卻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個性化的空間。這裡的個性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受眾有了自己的選擇權。如今我們看到了一部分家庭已經用上了數字電視,數字電視與以往的模擬信號電視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實現了定製功能,用戶已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由地選擇所要收看的節目,而這些選擇之中甚至也包括了廣告,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選擇觀看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廣告節目。另一方面,許多如博客、播客、威客、樓宇電視等小眾化、專業化新媒體的出現,就要求廣告主投放廣告時應該註意廣告的針對性,設計出符合媒介內容的個性化廣告信息;同時,以數字電視、手機、互聯網等媒介為代表的定製信息的出現,也為廣告商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廣告創造了可能。

新媒體廣告的形態[2]

  1. 新媒體廣告形態進化

  新媒體廣告依靠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廣告形態進化為移動媒體、數字電視、互聯網三大體系,目前,三體系廣告產品都在試驗期,發展速度以互聯網廣告為最具代表性。

  2. 移動媒體廣告形態

  移動媒體廣告形態是依靠移動媒體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廣告形態,主要以手機為載體。手機終端的主要表現是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來自傳媒,而是來自移動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以及廣電的CMMB。具體形式為簡訊廣告、彩信廣告、彩鈴廣告、手機網站類廣告。

  3. 互聯網廣告形態

  聯網廣告形態主要有三大類。

  3.1 門戶廣告

  主要廣告形式有:(1)橫幅廣告;(2)按鈕廣告;(3)對聯廣告;(4)漂浮廣告;(5)文字鏈接廣告;(6)彈窗廣告,其中又包括普通彈窗、背投彈窗、右下角彈窗;(7)拉鏈廣告;(8)富媒體廣告;(9)導航廣告;(10)視頻廣告

  3.2 互動形態廣告

  (1)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一種新興的廣告模式,逐漸占據了廣告市場的半壁江山,包括百度“關鍵字競價排名”及“火爆地帶”,google的“GoogleAd Words”,以及後起之秀阿裡媽媽的廣告買賣模式等。

  (2)置入式網路廣告是隨電影、電視等現代媒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廣告形式,指在影視節目、游戲、體育賽事中將產品或品牌的信息刻意插入,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宣傳效果,被稱為秘密的廣告。在美國有90%的產品在電視上出現是出於產品置入。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發展壯大,置入式廣告又找到了一片新的土壤——互聯網。如網路游戲《Crazy Taxi》中的乘客會要求玩家把他們帶往必勝客或是肯德基;Everquest II游戲中,點擊“pizza”命令,游戲者甚至可以進入必勝客網站並定購外賣比薩餅。

  (3)社區廣告營銷,FIDO社區正式落戶貓撲“我的空間”,作為貓撲的用戶FIDO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空間,並且在很短時間就發展成為備受喜愛的主題圈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生活在你、我身邊。在這個案例中,貓撲採用了不同的營銷組合:1.FIDO日,每個月7日,FIDO形象會出現在貓撲網頁面的很多地方,向大家問好,不僅徵集朋友、擴大FANS群,更獲得了大量曝光的機會。

  (4)博客(話題)營銷廣告,一種藉助Blog口碑傳播的話題營銷服務,Blogger可以接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邀請,併在Blog中以文章形式對廣告主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介紹、評論等營銷行為。

  (5)網站廣告營銷,即需要廣告主創建自己的媒介載體,而不是單純的從現有網路出版商手中購買廣告空間。

  (6)展示廣告,是推送到閱讀器中的廣告形式。與傳統網頁上的廣告相比,它的不同在於:①較高的點擊轉化率;②迅速吸引讀者並適合長期建立品牌形象;③廣告主自定義廣告價格;④精準的廣告投放。

  (7)網頁文章嵌入式廣告,以受網民關註的網路最終頁正文文字為載體,並根據網民的興趣及文章內容的相關性,自動標記關鍵詞,通過語義匹配系統,最終實現廣告內容與文章文字的精準匹配。

  (8)互動廣告,如網易互動廣告,它是網易首創的一種面向企業的網路互動廣告服務。企業可以根據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地區、愛好等特征自主選擇廣告投放對象,實現廣告精準的投放,並利用互聯網的互動功能實現口碑傳播的效果,提高企業銷售額、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9)電子郵件廣告,除傳統的電子郵件廣告之外,最新的是郵箱精準匹配廣告。

  (10)即時通訊廣告,比Email更快的反饋速度、便於快速解決問題、多功能便利性。正是因為這些優勢使得IM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基於IM的廣告也隨之得以開發。

  (11)網站提供的精准定制整合廣告營銷方案,隨著web2.0新媒體時代到來,用戶“浮出水面”,用戶的屬性特征也通過博客、TAG、space、RSS定製、內容分享等新的技術應用變得相對顯性起來。用戶獲得觀察別人,和被別人觀察的機會,那麼相對於傳統門戶時代,廣告主也更容易瞭解到用戶的興趣和喜好,理論上獲得了更多“通過準確的方式、以準確的通路向準確的人傳送準確的信息”的精準營銷的機會。

  3.2 精準行為定向廣告形態

  所謂(行為)定向廣告,是指網路服務商利用網路追蹤技術(如Cookies)搜集整理用戶信息,並對用戶按年齡、性別、職業、愛好、收入、地域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記錄儲存用戶對應的IP地址,然後利用網路廣告配送技術,根據廣告主的要求及商品、服務的性質,向不同類別的用戶發送內容不同‘,一對一’式的廣告。用一句來概括,就是‘在適合的時候對適合的人推適合的廣告’。相比以往廣而告之的廣告形式,定向廣告體現的是“按需分配”特性,是一種更精確的網路營銷模式

新媒體廣告的優劣勢分析[2]

  (1)新媒體廣告的主要優勢,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突出優勢是:它可以承載傳統的各種信息形式,同時與受眾具有互動性,面對新媒體,受眾的選擇性也大大增加。下麵我們採用列舉法,對新媒體的優勢進行說明。

  網路電視網路電視就是利用有線電視網或者電信運營商的寬頻網路為用戶提供多種互動式視頻節目服務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

  網路電視的最大優點是:節目交換平臺可以提供互動式和個性化的節目,可以使網路電視的用戶擁有高度靈活的時間選擇和內容選擇空間;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數字媒體服務。

  手機電視手機電視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視頻功能的智能手機作為電視節目接收終端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手機電視的最大優點是:它的節目包括電視、廣播、網頁和游戲,用戶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收看,隨處收看,隨意收看,被稱為裝在口袋裡的電視機,也被稱為“零距離親密接觸的流媒體”,是繼家庭電視機和電腦之後的“第三塊”影像屏幕。

  ③移動電視。移動電視就是可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動戶外數字電視傳媒。用戶可以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公車、輪渡、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中收看到DVD般清晰的移動電視畫面,移動電視的最大優點是:用戶可以在時速120公裡甚至更高速度的運動狀態下接收電視信號,並且接收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做到圖像穩定,色彩逼真,畫面清晰。

  ④數字電視。數字電視從技術特征講,是指電視節目的採集、製作、編輯、播出、傳輸、接收的全過程都採用數字技術。數字電視有高清晰的電視畫面,可與DVD相媲美;有優質的音響效果,有抗干擾功能,因此畫面穩定,擴展功能多,可增加上網、點播等。數字電視的最大優點是:數字化以後的電視信號占用網路帶寬資源大大減少,使目前線路的傳輸能力由原來幾十套擴展為幾百套。向用戶提供的數字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另外,數字電視還可以開設增值服務,可以分成更多更細的專業頻道一方面,在模擬時代的電視“受眾”到了數字時代有了自己的主動選擇權,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內容,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被動接受;另一方面,由於有存儲功能,看電視用不著再“趕點兒”了,可像電腦一樣進行文字錄入、上網瀏覽、收發郵件、電視購物、遠程教學、遠程醫療股票交易信息咨詢等。它改變了圖像、文字等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消費的方式,使信息傳播從單向單一形態向雙向多元化形態轉變、從資源壟斷向資源共用轉變。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尤其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媒體,他們充分調動了受眾的積極性,實現了一對一傳播的模式,讓受眾在這種互動體驗中獲得更深刻的品牌認知

  (2)新媒體廣告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傳統媒體幾乎都受國家壟斷的,政府部門對其管理監督具有直指性和強制性特點。而新媒體的投資與經營者五花八門且民營居多,其新生代特點又使得政府管理相對薄弱,行業自律缺失,在其高速發展的狀態下,必然出現種種問題。目前較為突出者如下。

  ①違規廣告屢禁不絕。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開展虛假違法廣告的專項整治,其後,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部門均多次發出通知,部署整治違法違規廣告工作。然而,一些違規、虛假廣告仍時時見諸網路等新媒體。特別是在傳統媒體廣告市場整治力度加大之時,此類廣告紛紛向網路等新媒體“轉移”,有時甚至是“整建制”轉移,網路成了違法違規廣告的藏污納垢之處。

  ②網路欺詐,誠信缺失。互聯網的虛擬特性,在給網民帶來極大自由的同時,也增加了網上商業活動和建立互聯網信用環境的難度。在網路中,不僅存在大量過時信息和冗餘信息造成的“失信”,大量故意散播的虛假欺詐信息也成為網路一大公害。一些虛假信息發佈者,利用法律和監管漏洞,通過虛假欺詐信息不正當牟利,設置消費陷阱,矇騙消費者。如果網路信用體系得不到完善,傳統產業中因失信帶來的損失將在互聯網產業中重演。

  ③粗製濫造,缺乏創新。瀏覽當今商業樓宇中的液晶電視和繁華地段的LED彩屏,製作精良的廣告固然不少,但是粗製濫造、不合國情、缺少文化內涵和創新精神、把消費者當作懵懂受眾的廣告也比比皆是。有的讓奢侈品搶占屏面,搭建奢侈品消費的虛擬世界;有的拾人牙慧,了無新意,讓受眾厭煩。

  ④垃圾簡訊泛濫成災。手機簡訊從其“出生”的短短幾年中,已發展到今天日均8億多條的天文數字。在這浩如煙海的手機簡訊中,夾雜著大量毫無價值的垃圾簡訊,這類讓接受者十分反感的垃圾簡訊影響了手機廣告的正常發展。

新媒體廣告的傳播策略[4]

  1.發現和建立有效接觸點新媒體

  有研究者借用美國學者在研究營銷信息傳播效果時提出的有效信息“接觸點”的思想方法,分析建立接觸點新媒體的策略和理淪依據。發現和建立有效接觸點新媒體的首要任務和核心問題是洞察受眾、研究受眾,解剖及描繪都市人的生活軌跡,從受眾的現代生活軌跡中發現最有價值的接觸點,然後研究、衡量這些接觸點的傳播價值,進而開發新媒體,建立全新的媒介組合策略。當代社會生活形態的主要特征是人群的移動性、社會分層的精細化和對信息的定製需求,這一切均是創建接觸點新媒體的契機。各類分眾化傳媒就是在細分受眾的原則下,符合了社會人群的移動性特征而創造的新媒體。精細化分層使受眾的輪廓越來越集中和清晰,群體的生活接觸點就越發明晰,這是創造新媒體的有效工具。社會群體“多層分級”的極致表現是小眾群體追求“個性化”並且講究“定製化”。以移動性、精細化分層和定製化等特征的受眾生活軌跡中的“接觸點”為中心打造的新媒體具有追隨性、強制性、指向性、準確性、針對性和精確傳播的有效性等優勢。在營銷信息的競爭延伸到不同的終端的情況下,在不同類別受眾的有效接觸點創建新媒體極具發展前景,廣告市場的分眾化已成為一種趨勢,廣告市場的蛋糕將被新一代媒體所重新瓜分。

  2.實現廣告完全商品信息的傳達

  有研究者認為,廣告本是為了消除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但由於工具性限制和人們在利用廣告過程中不斷壯大其誘導功能,廣告開始極盡誇張之能事,使得廣告又在不斷強化信息不對稱,以致廣告公信力減弱,效果下降,成本上升,影響了中國廣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傳媒的生存與發展。該研究者主張,廣告必須回歸其商品信息的告知功能,實現廣告接近完全商品信息的傳達。這一目標在網路與數字傳播時代可以實現,因為數字技術海量信息儲存與海量信息傳輸的特征,以及網路雙向互動、多重鏈接等複合式傳播方式,足以支持商品完全信息的傳播,不僅能實現產品與服務的詳盡說明、圖解,產品與服務全方位、多層面的展示,而且能如現場購物般地體驗。其次,消費者無須支付信息搜尋成本,廣告主也不必為傳達有關商品與服務的完全信息而支付過高的成本。網路與數字新媒體能夠剋服傳統媒體的工具性限制,真正實現廣告完全商品信息的傳達,消除信息不對稱,真正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提升廣告傳播效果

  3.新舊媒體的整合營銷傳播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優勢,單一的新媒體廣告投放往往難以滿足廣告主多元營銷傳播需求。由於營銷傳播目標需求日趨多元,廣告主往往需要通過多種媒體的整合營銷傳播,達到廣告效果的最大化,廣告主進行媒體投放活動時,更多考慮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特性進行整合使用,構成一個完整的營銷體系,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營銷傳播。空前重視對產品目標受眾的劃分,並制定與之相配合的廣告投放策略和廣告創意。廣告與其他營銷手段相結合,線下的廣告投放得到更多的重視。廣告投放策略中更重視媒體的組合投放和創新性投放。超長期的投放減少,集中性的短期投放增多。

  此外,廣告主運用新媒體的策略還有:精準傳播,將目標群體轉變成多層級的購買力客戶;明暗結合,拉動銷售。所謂的明線,是指在銷售終端出現的新媒體;所謂的暗線,是指並未出現在銷售現場的那些新媒體,這些媒體通過發揮互動性的特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同時成為企業與消費者關係建立和維護的有效途徑。體驗品牌和產品,讓目標受眾在互動的體驗中更有效地接受廣告所要傳達的信息。把新媒體作為企業公共關係管理的有效工具,各種新媒體成為企業日常傳遞信息、維護各方關係和樹立企業或領導人聲譽的平臺。對新媒體的定製式開發,也是廣告主掘金新媒體的主要方式。新媒體的娛樂化運用也將成為廣告主軟性營銷傳播的重要手段。

新媒體廣告的創意與策劃技巧[3]

  新媒體的種類繁多,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幾乎每時每刻都可能會誕生一個新的媒體,從目前看來,在我們所關註的新媒體中,網路媒體和手機媒體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它們一個被稱為“第四媒體”,一個被稱為“第五媒體”,可見人們對它們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那麼以網路廣告和手機廣告為代表的新媒體廣告在創意與策划上與傳統媒體有什麼不同呢?又會有怎樣的技巧呢?

  1.網路廣告的創意與策劃技巧

  (1)訴求技巧。

  網路廣告指的是通過網路媒體作為平臺發佈的廣告信息。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廣告逐漸被運用於廣告經營活動中。與傳統媒體廣告相比,網路廣告具有交互性強、覆蓋面廣、針對性強、便於統計、價格低廉等優勢。

  網路廣告由於受到用戶選擇性閱讀的影響,所以在創意和策劃時要力求訴求內容的簡潔明瞭,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受眾的眼球。此外,靜態的網路廣告幾乎已經無法在當今的網路廣告環境中生存,掌握動態的、擁有互動性質的網路廣告(如FLASH廣告)的設計能力也就成為了廣告設計人員的必修課

  (2)表現形式的創新

  目前,網路廣告比較常見的是採取“縱深式”的層層深入法,用戶在瀏覽廣告時可以選擇使用什麼樣的“套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瀏覽”方式:例如用戶看見了一則互聯網的廣告,那麼第一步就是他/她“看到”這個廣告,也就是所謂的“基本套餐”,“基本套餐”由於仍然停留在單向的聲畫傳播.所以並不能與傳統媒介廣告區別。不過,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新媒體廣告的專利了:一般來說,如果該用戶不希望接受這個“基本套餐”,他/她可以通過點擊“關閉”按鈕來實現,這樣用戶可以在不關閉所需要的內容(指網頁等用戶希望瀏覽的內容)的情況下關閉廣告信息,這一點是傳統媒體無法做到的。再接下來就是“附加套餐”的部分: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廣告信息對於所有用戶都是統一的、單向的,然而網路媒體廣告則可以步步深入。用戶如果在“瀏覽”之後對廣告內容有進一步瞭解的需求,那麼就可以通過“點入”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瞭解。目前最常見的點入方式是在“瀏覽型”廣告上加入超鏈接至相關的產品介紹網頁,這也就是“附加套餐”的表現之一,用戶可以通過新跳出的頁面對產品進行進一步瞭解。之後,廣告主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入更多的互動內容來滿足受眾的不同需求:例如某個受眾在點入觀看了詳細介紹後立即產生了購買的欲望,那麼聰明的廣告商就會拿出早早準備好的下一個“套餐”,引導用戶進入網路訂購、購買或下載的通道,使用戶可以選擇利用網路直接進行購買行為。這樣一來,網路廣告實際上已經大大超越了廣告宣傳的意義,而達到了真正“一站式”服務的境界。在所有的步驟完成之後還有一個小技巧:從消費者心理的角度看,由於在整個一站式服務的過程中用戶長時間與產品的接觸會積累起一定的信賴感,廣告主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立即邀請用戶參與相關調查以便收集信息。這樣的調查往往會因為信任感的增強而使得被調查率和準確率顯著提高,同時也為廣告主節約了成本。

  2.手機廣告的創意與策劃技巧

  手機媒體廣告雖然誕生時間不長,但是卻藉助其“無處不在”的特點迅速吸引了眾多廣告商的目光。短短幾年,手機廣告從原始的SP簡訊廣告發展到如今的WAP廣告、二維碼營銷、定向類無線廣告、語音類廣告、終端嵌入類廣告、索類廣告、小區簡訊類廣告、游戲類廣告等多種類型廣告,讓人們不得不驚嘆“第五媒體”給廣告業帶來的巨大衝擊。

  (1)言簡意賅、點到為止。

  雖然手機廣告的類型多種多樣,然而並不是所有類型的廣告都能夠真正到達消費者,其主要原因還在於接收終端的限制。不可否認,並不是所有人的手機都具有了WAP上網,接收彩信、語音信息等多媒體功能。因此就目前來看,手機簡訊廣告仍是成為主流。手機簡訊廣告是近幾年新興起的一種廣告形式,其主要傳播方式是廣告商通過電信運營服務將廣告信息直接發送到用戶手機上來達到廣告信息傳遞的目的。手機簡訊廣告具有製作簡單、信息傳遞快捷等優點。但由於手機客戶端的限制,目前的廣告信息一般只限於文字形式,而且用戶對於這一廣告形式的接受是一種被動的狀態,因而較難很快形成對廣告的認可。我們可以看一些手機簡訊廣告的內容來進行分析:

  “好消息:上海最大的、健身設施最齊全的華盛健身廣場9月16日巨集張開業!前100名顧客享受特別優惠。地址……”

  “中興地產:獨占小學、中學、高中學府地段。教育首選,才子家園;擁有最近.成就更遠。28日開盤起價1088元。熱線……”

  從上面的這些簡訊廣告來看,內容十分簡潔,也包含了地址、電話等必要的因素。基本符合了簡訊廣告的創意要求。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這些廣告的措辭較為生硬,很難讓人產生共鳴。所以,在手機簡訊廣告的創意和策劃中一定要註意語言文字的措辭,關懷式的、情感式的簡訊廣告會增加更多的信任感。例如: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大連燕之屋推出燕窩現燉、現吃。電話預約,免費外送到家,讓母親輕鬆在家享受燕窩美食。孝心熱線……”

  這則廣告語巧妙地結合了“母親節”這一節日,用“讓母親輕鬆在家享受燕窩美食”、“孝心熱線”等關懷式和情感式的語言風格來感染消費者,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2)巧用手機2.0服務理念。

  雖說目前的大多數手機廣告仍舊停留在文字簡訊廣告的階段,不過,也許手機廣告僅留於文字形式的日子不會太久了,3G技術的發展已經讓人們翹首企盼一個新紀元的到來。一旦3G技術成熟,那麼它將極大推動具有多媒體功能手機的普及,這就給圖片、影像形式的新型手機廣告提供了發展空間。對於手機廣告商來說,儘早熟悉3G技術,掌握立體化手機廣告製作技術應當是一個明智之舉。更吸引人的是,3G技術的成熟讓手機2.0的互動式服務理念得以實現。有這樣一個薩博轎車廣告的案例就體現了這一理念:

  在該手機廣告內容中,廣告商給受眾提供了薩博93運動型轎車的官方手機壁紙,另外,廣告創製人員瞭解到很多人喜歡薩博某電視廣告裡面的歌曲,便提供了歌曲下載入口。此外,廣告創意策劃人員通過與廣告主的溝通,瞭解到薩博在上海有一輛車,開了18年,性能還非常良好,薩博一直引以為豪。於是便設計了手機互動環節,提供了這款車的圖片,讓用戶參與競猜,究竟這輛車在上海開了多少年。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壁紙、歌曲這兩項廣告元素的加入大大豐富了手機廣告的內容,內容基本上可以與互聯網廣告旗鼓相當,而手機競猜的互動環節更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一種手機互動方式,這些無不體現了手機2.0互動服務時代的精髓所在。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3G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手機廣告有望成為繼互聯網廣告後對傳統媒體廣告構成強大挑戰的又一股力量。

  3.其他新媒體廣告的創意與策劃技巧

  除了網路廣告與手機廣告,還有許多新媒體廣告值得我們關註。

  (1)樓宇電視廣告。

  樓宇電視的位置多在城市中的商業寫字樓、辦公室、酒店、高檔公寓、健身中心、醫院等場所的大廳、電梯問內外等處,人們在觀看此類媒體廣告時由於並沒有其他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所以廣告的實際效果會有所提高。廣告創意策劃人員就應當利用此機會簡明而準確地介紹產品的優點特色。在介紹產品的過程中可以採用直接切入主體的方法,直截了當地點出產品的優點和亮點。

  此外,在廣告前期策劃的過程中尤其要註意受眾分析。由於樓宇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因此完全可以根據樓宇電視的位置來大致估計可能的受眾的身份,這樣一來就可以細分廣告的訴求目標,以達到精確傳播的目的。

  (2)公交電視廣告。

  目前在我國部分城市的公交車、地鐵、計程車、旅客列車等交通工具上已經安裝了這一媒體。公交電視廣告的播放屏幕多為液晶屏,因此在公交上播放的電視廣告最好不要從一般的電視廣告上直接嫁接而來,而應當經過更精良的製作後才能發佈。

  在創意設計這一媒體廣告時,特別要考慮到播出時周圍環境的嘈雜性,要認識到公交電視廣告的播放環境不可能是安安靜靜的,所以廣告策劃與創意人員不應把廣告創意與策劃重點放在廣告的語音、音樂和音效上,相反,更應該著重考慮電視畫面的表現。此外,對於廣告所投放的公交線路的研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斷乘客所處於的位置(中心城區、郊區、農村等地域劃分),進而根據地域範圍來投放不同類型的廣告。

  (3)“非媒介”廣告。

  “非媒介”這個詞並不是一個既定的概念,只是在整理廣告案例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有一些廣告既非傳統媒體廣告,又非我們所界定的以“數字技術”為評判標準的新媒體廣告。於是,筆者就將這些本不是廣告媒體卻被人們巧妙利用成為媒體的媒介,稱作“非媒介”。事實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它們確實存在著。
Image:新媒体广告图片说明.jpg

  上面的兩個廣告案例可以被稱作戶外媒體廣告,但卻又似乎有別於我們傳統概念中的標板式的戶外廣告。左圖中採用的是實物廣告的形式,直接將廣告產品(3M安全玻璃)展現在受眾面前,同時廣告設計者巧妙地利用了紙幣作為了輔助工具來體現3M安全玻璃的安全性。這兩個實物本身並不是媒體,但卻起到了媒體的作用,並且達到了廣告宣傳的效果.可謂創意非凡。而在右圖中,超市中的手推車被拿來作為廣告媒介,設計者巧妙地找到了摩托車與手推車的共同點從而設計出這則富有創意的廣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非媒體”廣告效果甚至要比以“互動性”為突出特點的數字新媒體廣告來得還要互動。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新媒體廣告概念的外延界定似乎仍有擴充和拓展的可能,因為只要擁有獨特的創意就能利用任何介質來作為廣告的媒體。不過,無論新媒體的界定如何演化,對於廣告創意策劃人員來說,能開拓創新思路,巧用各種媒介,甚至自己創造媒介,才是策劃與創意的重中之重。

新媒體廣告的發展趨勢[4]

  1.新媒體在廣告主媒體投放策略中的“中心化”趨勢日趨明顯

  在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增長放緩,甚至部分階段出現負增長的同時,新媒體日益得到廣告主的重用,廣告收入一路高揚,在廣告主營銷推廣活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幾乎所有的研究者對新媒體廣告的發展前景看好。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被訪企業投放新媒體費用占總媒體廣告費用的平均比例已經超過了在戶外和報紙等主要傳統媒體上的廣告費比重,僅次於電視廣告費用比例,56.8%的被訪企業預計2007年新媒體廣告費用占企業媒體廣告投放費用比重呈現上升趨勢。隨著部分新媒體的成熟、壯大,其在廣告主媒體投放策略中的“中心化”趨勢日趨明顯,成為廣告主廣告投放媒體選擇的重要對象。樓宇電視、互聯網是目前廣告主較為倚重的兩大新媒體,逐漸成為眾多廣告主媒體策略的中心,主流化趨勢已經顯現,網路媒體更是被廣告主列入準備增加投入的第一陣營。

  2.網路廣告的前景樂觀

  網路廣告是新媒體廣告中發展較早、相對成熟的一種形式,目前已經成為廣告業中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網路廣告經營額及其所占廣告經營總額比例不斷攀升,廣告經營商隊伍不斷壯大,廣告主數量和結構不斷優化,網路廣告形式不斷翻新。但是網路廣告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其基礎還很薄弱,出現的問題也很多,如網路廣告法律規範的缺失,網路廣告管理部門的執法不力,網路廣告創意水平的蒼白,網路廣告的無禮粗暴等等。雖然存在以上問題,但我國網路廣告的前景總體上還是樂觀的,我國廣告業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給網路廣告的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網路廣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網路廣告本身的巨大成就使我們對網路廣告的前景充滿希望。

  3.流媒體廣告漸成“新寵”

  隨著技術的進步,新媒體廣告的形式也將不斷地發生變化。Web2.0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互聯網廣告進入了“第二代互聯網廣告”時期,第二代互聯網廣告特指以“流媒體”為主要載體,以音視頻和互動為主要特色,在國外被稱為“富媒體”。流媒體的準確廣告定位可以幫助企業掌握用戶群體,知道用戶什麼時候使用媒體以及消費時長,同時在評估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和參與行為之後,將產生對策,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它可以通過廣告採集技術實現用戶群體的細分和總結消費行為,同時通過用戶登錄或者互動行為,展示定向或者定製廣告來提供精確廣告,富媒體廣告已經成為Web2.0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富媒體廣告創造轟動效應需要具備優秀的廣告創意、大流量頁面、用戶高參與度這三個關鍵因素。

  4.廣告傳播從灌輸到受眾參與和體驗

  寬頻網路的廣泛應用使得網路廣告從單一的文字形式演變為更多的互動形式,廣告高度視頻化、形象化,並讓觀眾參與進來,體驗產品。然而因為受眾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廣告必須要有吸引力、誘惑力、娛樂性和與受眾的密切相關性。把廣告內置到電視劇或電影中是一個方向。在不破壞影視情節、整體美感及連貫性的情況下,內置式廣告在很大程度上能減輕受眾的抵觸情緒。在電子游戲中利用置入式廣告使玩家瞭解產品或品牌也能夠收到不錯的效益。或開發專門游戲,以產品或品牌吉祥物為游戲主角,將產品或品牌信息置入到游戲環境中,使游戲在充滿廣告信息的環境中進行,潛移默化地加強品牌宣傳效果。對博客等自媒體,廣告主可以將產品的標誌或吉祥物設計組合成為漂亮的背景圖或小插圖,以供受眾選擇。同時,贊助一些大型賽事,並且在自己的網站上建立一系列博客網,把具有相同興趣的受眾聚集在一起,以此方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宣傳。企業以具有吸引各種類型分眾群體的“焦點事件”整合企業各方面資源,滿足目標群體渴望溝通、參與的傳播新趨勢。在事件營銷過程中,新媒體技術提供了企業與目標群體建立深層次聯繫的多種可能,事件營銷將成為新媒體發揮效力的重要平臺。

  5.廣告進入分眾、窄眾傳播時代

  受眾的分化離散與日益凸顯的“碎片化”趨勢成為新媒體發展的催化劑,相對於傳統大眾媒體,新媒體的分眾化趨勢越來越顯著。導致受眾割裂分化的根源在於生活形態。“碎片化”的影響體現在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品牌選擇、媒介接觸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現出的是一個個立體、生動、高度同質化的消費者集合體。大眾品牌影響力的下降和大眾媒體接觸的減少是大眾市場“碎片化”的兩大特征。碎片化、個性化驅動了大眾媒體向“分眾”媒體、“窄眾”媒體轉變,廣告從“廣而告之”發展為“窄而告之”。“窄告”背後的技術驅動力,實際上是數字技術向“以人為本”方向轉變的技術驅動力。在應用上,就表現為越來越有針對性地為個人服務,不是一般地為“人民”服務,而是為“每一個人”服務,媒體的演變趨勢將從規模化的“吸引”到零細化“追逐”,再度回到規模化的“狙擊”。“窄告”這一全新的推廣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不點擊不給錢”的“窄告”使廣告主在眾多網站上進行廣告投放實際上享受免費播出的待遇,只有觀眾做出回應(點擊),才按次數進行計費。目前,“窄告”投放模式主要有按語義投放、按地區投放、按訪問者投放和按媒體投放。“窄告”的誕生,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網路分眾廣告的一場革命,對廣告商可以降低廣告成本,增強宣傳效果,對網路媒體可以凸顯網路互動性,發掘網路媒體資源,對消費者可以緩解強制廣告與民主消費的衝突。“窄告”為網路廣告經營模式帶來了變革,但它是否能夠成功還有待實踐檢驗。目前,“窄告”的發展尚存在以下瓶頸:內容匹配精準性不夠,惡意點擊,按訪問者投放模式存在技術和倫理障礙。

新媒體廣告效果評估體系[4]

  新媒體廣告效果評估體系的缺失將制約新媒體廣告的快速發展,評估標準的解決和評估體系的建立已經成為新媒體廣告所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有些機構和研究者為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一些嘗試。

  首先,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構建了網路廣告效果評估體系。如基於消費者心理視角的網路廣告效果評價研究,設計一套衡量消費者對網路廣告產生心理反應的調查問卷並分析調查數據,得到了反映網路廣告心理效果評價的九個因數,即購買信息、情感驅動、主題認知、適應能力、媒體運用、記憶效果、親和程度、時代氣息及結構佈局,從而構建了一個凸顯網路特征的網路廣告心理效果評價指標體系,並建立了評價模型。在基於AIDA的企業網路廣告傳播效果評估研究中,研究者認為廣告主可以用“AIDA公式”來檢驗網路廣告的效果,“AIDA”即attention、interest、desire和action。這一評估方法包括四個指標:廣告曝光次數(advertising impression)、點擊次數與點擊率(click & click through rate)、網頁閱讀次數(pageview)、轉化次數與轉化率(conversion & conversion rate)。

  其次,框架投資和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正式啟動戶外媒體的“四維”評估體系,力圖在廣告主、媒體產業和行業研究等方面,尋找到一種“共同語言”,更加準確地評估戶外媒體影響力和廣告效果。針對戶外傳媒的“四維”媒體評估體系包括“有效曝光、受眾構成、媒體特質、實效性成本”四方面。“有效曝光”指準確、科學地評估媒體的傳播效果,涵蓋到達率有效到達率暴露頻次和暴露時長等。“受眾構成”是評估受眾的含金量和鎖定的細分人群,分析受眾的生活軌跡和消費偏好,涵蓋人口變數、消費變數和生活形態變數等。“媒體特質”是用來評估媒體的影響力,涵蓋媒體偏好度、媒體美譽度、廣告干擾度和媒體質量。“實效性成本”能更準確地衡量有效傳播條件下的單次成本,包含千人成本和千人次成本。“四維”評估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將廣告受眾的商業價值、閱讀習慣、媒介傳播特性等參數引入評估體系當中,從而更加準確地評估廣告效果。

  第三,手機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資料庫,這也是檢測手機媒體廣告效果的核心依據。無論怎樣的廣告形式,廣告提供商將為廣告主提供完整詳細的資料庫和數據行為報告。數據報告中涵蓋的內容包括總瀏覽量、push總量、push有效到達率、獨立用戶數、點擊率、反饋率、用戶互動次數、不同時問段用戶活躍程度等。通過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廣告主將隨時調整廣告策略,並配合線下活動。目前服務提供商能夠為廣告主提供不同層次和側重的數據報告,但從廣告主的需求來看,還缺乏權威的第三方監測機構。

推進新媒體廣告發展的途徑與對策[2]

  新媒體廣告在中國方興未艾,其發展過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也是在所難免。在應對全球性金融風暴、千方百計擴大內需、積極正確引導消費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做好各類媒體的廣告宣傳,要立足於“政府主導、立法先行、行業自律、統籌實施”的思路,加強對新媒體廣告的引導、規範和監管。

  作為政府管理部門首先應將新媒體中的互聯網廣告納入完善的法制與行政管理之下,即完善相應法規,明確行政管理部門分工,管理職能,客服管理疏漏,放任自由的狀態。使其成為有序運轉的廣告平臺。對其他媒體平臺亦應如此。

  管理是為了更好地運營與發展。作為廣告也經營者應認清發展趨勢,抓住發展機遇,做到清醒應對,適應潮流,迎頭趕上。在此僅對新媒體中的廣播電視媒體如何應對闡述如下。

  (1)數字電視媒體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優勢提升節目質量,電視媒體當務之急是練好內功,在提高視頻節目的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要改變節目現行的生產方式,從受眾出發,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打造強勢內容,註重節目創新,並註意與廣告傳播要求相結合,儘快產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且受到觀眾喜歡的產品;要加強節目包裝和營銷,進一步提高節目收視率和節目美譽度,同時要與廣告主和廣告代理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及時瞭解他們的需求,做好跨媒體的整合營銷,聚集優勢資源,儘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發展新媒體業務,打造跨媒體綜合平臺,傳統電視媒體必須採取多媒體戰略,在鞏固現有陣地的同時進軍新媒體,建立起自己的新媒體平臺,把傳統的價值鏈與互連網、手機等新媒體整合,將電視的影響力平移過去,在這些新的平臺上創造二輪、三輪的價值。這樣做,不僅對傳統電視媒節目的收視有幫助,並且有利於節目在新媒體中二度利用,能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使其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這也是傳統電視媒體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途徑。

  (2)推廣數字電視增值服務,提高網路運營效益,電視媒體應該大大推廣數字電視的增值業務。如互動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政務信息、票務信息等業務。同時要針對廣電網路在市場運營方面的劣勢,著力學習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運作和商業推廣模式,使用戶樹立起用電視上網而不是在電腦上看電視的概念。從而將收益都進入電視媒體自己的口袋裡。

  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廣告業運行提出了不可忽視的新課題,面對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誰能迎頭趕上以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按照科學的發展觀,探索規律,尋求對策,誰就能在新一輪媒體變局中取得綜合優勢否則必然被市場無情淘汰。

新媒體廣告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媒體廣告之車庫廣告發展現狀[5]

  1. 車庫廣告概述

  車庫廣告媒體是新型廣告媒體之一。它是指在城市大廈、商務樓宇百貨商場、娛樂場所等負層地下車庫內壁及柱面上製作的廣告載體。這個廣告媒體的目標受眾100%全部都是有車族,社會影響力、企業決策力、個人消費力,三者集於一身。

  隨著中國汽車型社會的到來而發展的車庫廣告將會是下一個分眾傳媒,而且有著比目前的分眾傳媒更大的優勢。當汽車成為一種大眾化的代步工具,中國城市的汽車擁有量接近城市總人口的1/3比例時,有車一族是最有廣告價值的目標受眾群體,有車族的消費市場將是商家最終戰場。如何吸引這一個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就是要求我們從有車族所接觸的場所入手,利用車庫廣告達到眼球效應。車庫廣告是廣告市場中細分出來的一個分眾媒體,將受眾進一步細分。車庫廣告適合汽車、房產金融保險、航空用品、美容化妝、保健等行業及相關產品針對“有車一族”精準宣傳。

  2. 車庫廣告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

  車庫廣告投放地點精準,受眾群體目標準確,廣告品牌干擾負面極小,具有針對性強,重覆率高,購買成本低、傳播效果高等特征,且網路性強、到達率高、註目率也高,彌補了傳統廣告盲目投放的缺點。

  地下停車場,每天都集中了城市中所有開車的人群和有購買能力的人群,他們的特點是“高收入,高學歷,高消費”。他們易接受廣告,超過75%的人對廣告持肯定態度;有良好的品牌觀,有固定的消費場所,並且是天生的“意見領袖”,影響著周圍一大群人。基於以上的分析,地下車庫廣告將受眾的第一次定位直接命中了高端消費者——“城市白領”、有車一族、自身擁有高消費能力人群。據實地調查結果顯示:56%的車主的車價在10萬至30萬之間,30%在30萬以上。其中,49%的車主年收入在10萬至30萬之間,23%在30萬元以上。

  車庫廣告可以鎖定具有高消費能力及引導力的目標受眾群體,直接、快速、準確和高效地送達廣告訊息。在公共地下停車場內,媒體投放地點獨特,直接投放在商場百貨、中高級生活住所及大廈寫字樓等地,具有其它戶外媒體不可替代的特性。

  (2)劣勢(weaknesses):

  車庫廣告面臨的問題在於:

  第一、受投放場地和目標受眾數量的限制,宣傳區域小,覆蓋率低,目標人群集中,在理想的範圍里接觸到的人群層面單一。

  第二、單一媒體分散,整合傳播效果不明顯。在停車場的特定環境中,廣告的形式及內容比較簡單,傳達的信息量有限。

  第三、傳遞時間短,不適合承載複雜信息。據實地調查,20%的車主在廣告上的停留時間在5秒以上,只有29%的車主會因為看了車庫廣告而去購買相應產品,並且多達94%的車主對停車場內的廣告品牌毫無印象。

  (3)機會(opportunities):

  車庫廣告針對性強的特征,與客戶直接交流,避免了傳統廣告轉播中經常存在的媒介到達率、有效率、用戶選讀率等種種不定性的量化數據。同時,也最大避免了目前其它戶外媒體最易發生的品牌干擾性強的現象,成為最佳的強力滲透性新媒體。

  車庫廣告屬於半強制性媒體廣告,“強制營銷”媒體可以起到強制性的效果,當受眾處於比看廣告更無聊的時候,廣告就會成為很好的選擇。在光線相對較暗、信息資源匱乏的地下車庫內,“發光發亮”並承載著某種信息的燈箱廣告將成為強制信息源,吸引著來往的車主。

  地下車庫媒體同時具有戶外媒體長期有效傳播的特點,並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強制大眾人群接受廣告效果傳達。據調查數據顯示,95%的車主每天進出停車場在1-5次之間,剩下的5%的車主每天進出停車場的次數都在5次以上。另外,車主在停車場的逗留時間都比較長,67%的車主逗留時間是5分鐘以上。除特殊地點的戶外媒體外,地下車庫媒體傳播率擁有其它戶外廣告無法達到的宣傳效果。

  地下車庫廣告市場前景良好,項目競爭壓力小,利於項目開拓。前期投入小,後期除維護費用外和廣告製作費,無其他費用。目前,與其他形式戶外廣告審批非常困難的現狀相比,車庫廣告審批流程簡化,且占地協議簽訂方式靈活,以分成形式或年付形式支付占地費用。對於這種既可美化該地點環境,又無須“占地”等投入,比起其他形式戶外廣告該項目占地費用更為低廉。

  另外,地下車庫媒體列屬新型媒體,集合特定高消費人群進行傳播,將更適合汽車製造業、娛樂休閑、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廣告信息傳播,而這些行業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4)威脅(threats):

  經濟危機對傳媒業的衝擊已日漸明顯,新媒體必然會受到影響。新媒體發展迅速但感覺張力過大,客戶認可程度並不高。因此,新型媒體絕大威脅來自客戶是否認可接受,因此如何制定良好的廣告策略價格策略、品牌傳播策略是車庫廣告面臨的首要問題。

  從目標受眾來看,車庫廣告作為新型媒體廣告出現在車主的視野里,被認可的程度並不高,形勢並不樂觀。據實地調查,有52%的車主認為車庫廣告與自己沒關係,只有2%的車主在停車場停車過程中關註停車場內的廣告。資料顯示,客戶接受程度比較高的網路型媒體有候車亭、地鐵、公交車以及機場燈箱、樓間電視廣告等,這些將是地下車庫競爭媒體。戶外媒體正在進行各種形式的變化,地下車庫媒體如不能快速被市場認可,將會被其它戶外媒體打壓,面臨著其他新媒體廣告瓜分市場的威脅。

  3. 車庫廣告的未來

  目前我們看到的車庫廣告表現形式其實只是戶外平面廣告媒體的一種延伸,並沒有完全做到數字化、互動性。其原因是出於廣告投放的成本的考慮,廣告主不會花大成本在停車場內裝一個精美絕倫的“樓宇廣告”,而普通廣告又難以達到短時間吸引車主的目的。因此,低成本、有“亮點”的廣告內容是廣告投放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有一種全新的銷售廣告模式,由技術系統自動精確統計出廣告打出後產生的訂單數量和金額,精確監測廣告的真實效果,這樣可以打消廣告主的盲目投放疑慮。這一模式類似於房地產行業的銀行放貸賣房模式,企業根據實際銷售額按協定比例,以分期浮動月供付款的方式獲得媒體的廣告資源,媒體通過廣告吸引的顧客消費額以長期或者永久分賬收款的方式獲得超倍的廣告出售收益。或許,車庫廣告可以考慮“分賬銷售模式”這種銷售模式,從單一收費模式向多種收費模式轉型。

  總之,車庫廣告要想取得好的傳播效果,必須在媒介創新方面下手:廣告內容的創新、表現形式和手法的創新以及媒體運用上的創新。顯然車庫廣告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媒體廣告戰中異軍突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1.0 1.1 沈毅,羅子明,林剛主編.傳媒的經營與經濟文化信息的傳播.遼寧美術出版社,2009.2.
  2. 2.0 2.1 2.2 2.3 劉沐.新媒體廣告形態與發展[J].科技資訊,2010,(第19期).
  3. 3.0 3.1 嚴三九,王虎編著.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6.
  4. 4.0 4.1 4.2 童兵主編,樊昌志,芮必鋒副主編.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最新報告 2007.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5. 胡蓉芳.新媒體廣告之車庫廣告發展現狀[J].新聞傳播,2009,(第11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林巧玲,Mis铭,y桑,Lin,寒曦,Tracy,刘维燎,nonameh.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媒體廣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告MBA智库百科用户的一封信
亲爱的MBA智库百科用户: 过去的17年,百科频道一直以免费公益的形式为大家提供知识服务,这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和骄傲。 然而,在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经营挑战下,单纯依靠不断增加广告位来维持网站运营支出,必然会越来越影响您的使用体验,这也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经过审慎地考虑,我们决定推出VIP会员收费制度,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内容。 MBA智库百科VIP会员(9.9元 / 年,点击开通),您的权益将包括: 1、无广告阅读; 2、免验证复制。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您对百科频道的支持。诚邀您加入MBA智库百科VIP会员,共渡难关,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MBA智库百科项目组
2023年8月10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编辑收藏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