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分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按需分配是指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分配方式,完整的應該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同時,“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用俗話來說,就是:每個人全力勞作,然後索取自己的需求。
按需分配的四種涵義[1]
就目前而言,可供討論的按需分配的涵義大致有如下四種:
(一)在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的基礎上完全滿足一切人的需要
不少學者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設想。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財產私有制的弊端,提出只有將全部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才能為全人類的解放開闢道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還沒有達到高度發達的狀態。社會產品還沒有極大豐富 這就決定了勞動者之間只能實行“等量勞動獲取等量報酬”的分配原則。而到了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則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
這個體現人類社會最高理想的共產主義原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第一次提出來的:“共產主義的最重要的不同於一切反動的社會主義的原則之一就是下麵這個以研究人的本性為基礎的實際信念,即人們的頭腦和智力的差別,根本不應引起胃和肉體需要的差別:由此可見,‘按能力計報酬’這個以我們目前的制度為基礎的不正確的原理應當——因為這個原理是僅就狹義的消費而言——變為‘按需分配’這樣一個原理,換句話說:活動上,勞動上的差別不會引起在占有和消費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權。”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比較集中地對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做了一個大致描繪,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明確規定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按需分配是與各盡所能相聯繫的,若非如此,則按需分配將難以實現。所謂“各盡所能”,就是社會成員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勞動和工作。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不僅是有勞動能力的人應履行的義務和一種謀生手段.而且成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習慣.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們的勞動已不再與個人物質利益相聯繫,不再作為分配勞動成果的尺度。許多人不能理解勞動何以能夠成為人的需要,因為他們認定勞動總是一種犧牲、一種付出,而他們並不能理解人為什麼竟然會願意作出自我犧牲。其實,勞動帶給人們的並不只是負擔、疲勞,它還帶給人們自尊感、成就感,能夠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增進人對自然的理解。甚至會與人們的娛樂需求融為一體。1843年,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中,恩格斯就此進行了論述:“傅立葉第一個確立了社會哲學的偉大原理,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天生就愛好或者喜歡某種勞動,所以這些個人愛好的全部總和就必然會形成一種能滿足整個社會需要的力量。從這個原理可以得出下麵一個結論:如果每個人的愛好都能得到滿足.每個人都能做願意做的事情,那麼,即使沒有現代社會制度所採取的那種強制手段,也同樣可以滿足一切人的需要。這種論斷儘管聽起來是非常武斷,可是經過傅立葉論證以後,就像哥倫布豎雞蛋一樣,成了無可辯駁的、幾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傅立葉證明,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一種偏好某種勞動的習性:絕對懶惰是胡說,這種情形從來未曾有過,也不可能有;人類精神本來就有活動的要求,並且有促使肉體活動的要求;因此就沒有必要像現今社會制度那樣強迫人們勞動,只要給人們的活動天性以正確的指導就行了。接著他確立了勞動和享受的同一性,指出現代社會制度把這二者分裂開來,把勞動變成痛苦的事情,把歡樂變成大部分勞動者享受不到的東西,是極端不合理的。然後他又指出,在合理的制度下,當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的時候,勞動就能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成為一種享受。”
在共產主義社會,只有當全體社會成員都盡其所能地為社會自覺勞動,才有可能創造出極大豐富的社會產品.才能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可見,各盡所能是按需分配的必要條件。但是,各盡所能未必就一定能創造出足夠按需分配的物質財富.因為人的能力不能滿足需要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常態。所以,要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然而,對不少人來說,這個條件能否成立是有疑問的。即便在科學技術進步方面持樂觀主義態度的人,也似乎無法接受如下結論:只要通過不斷創新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生產力。就能解決財富和需求之間的矛盾。首先,儘管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的確在飛速增長,但是,地球上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不是有限的嗎?人類可利用的資源難道不是有可能會枯竭嗎?地球上的資源能夠供得起幾個像美國一樣高消耗的國家?20世紀7O年代,西方的羅馬俱樂部提出了《增長的極限》問題,這也是今天的人們需要認真思索的嚴肅問題。其次,社會產品的豐富程度是否應當與人的需求增長聯繫起來考慮?即使資源是無限的,經濟增長是無限的,還要看到人的需求也在無限增長。社會物質財富的發展能不能超過人的需求的增長?如果不能,那麼,按人的絕對需要進行分配就難以實現。
其實,完全意義上的按需分配並不是沒有可能。有許多物質資源已經在客觀上體現了按需分配的原則,比如陽光、空氣等自然資源。只不過恰恰因為它們是免費的、完全按需分配的,所以人們才對它們熟視無睹。人們對糧食、衣服等消費品的需要.也完全有能力得到滿足。如果說人的欲望可能是無限的,但其真實需要卻並非是沒有限度的。比如,人們對於飲食的需要顯然受限於胃口的大小,過量飲食對身體有害無益。人們一般也不大可能會認為穿的衣服越多越好、材料越昂貴越好。此外,人類可利用的物質資源雖是相對有限的,但是資源利用的形式和效率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很多需要並不必耗費多少外部物質資源。在當代社會,一個重要的例證就是網路資源的出現。人類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質需要之外,還有大量的娛樂休閑、愛與交往、自尊與自我實現等社會需要、精神需要。雖然網路是虛擬的,但是卻能夠滿足人們在這方面的很多需求。網路上的許多資源,如電影、電視劇、音樂、各種資料、圖片等都是免費提供的,許多社會交往的網路通訊工具也是免費的,而且這些資源並不因為一個人的使用而妨礙其他人的使用。網路資源本身具有的可複製性、共用性,使得完全意義上的按需分配不再只是夢想。你需要看某部電影的時候,就下載它,你需要使用某個程式的時候,就下載它。而別人也可以同樣這麼做,大家互不影響,甚至共同受益。
儘管絕對意義上的按需分配在將來未必是不能全部實現的,而且現實中可以按需分配的領域似乎確實在不斷擴大,但是到目前為止,不能實現完全按需分配的資源畢竟仍占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把分配正義原則建立在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的基礎上。如果以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為基礎來設計分配原則,那麼,在廣大的尚存在稀缺的領域,這一原則就無法適用.而這些領域恰恰是最需要分配正義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物質產品極大豐富基礎上的按需分配的實現交給未來,而僅僅把目光聚集於今天的現實世界,定位於資源稀缺基礎之上的資源分配。
(二)在資源稀缺的前提下,僅滿足社會成員提出的合理需要
在資源稀缺的前提下,要想實現按需分配,就必定要對人的需要加以限定。這種限定既可以來自作為個體的人的自覺,也可以來自社會的限制。出於個體自覺限制的需要即是一種合理的需要 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極大發展。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也相應地極大提高,大家普遍具有高度思想覺悟,因而不會提出社會不能滿足的需要。個別人背離全人類幸福生活目標的私欲膨脹不僅缺乏明智,也會在空前高度覺悟的共產主義環境下遭遇抵制。這時,“按需分配”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指按“合理”需要各取所需,而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按需分配就是可以實現的。這是很多馬克思主義學者都持有的看法。
的確,需要是有主觀性的,一個人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一個吸毒成癮者迫切需要毒品,其迫切程度甚至不低於一個正常人對食物的需要。那麼,社會是否有滿足他的需要的義務呢?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應當給予限制而不是為其提供毒品。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應當滿足的,只有那些總體上符合社會功利原則的合理需要,才能得到滿足。然而,即便排除了那些無助於社會總體福利的例外情況,所謂合理需要的說法與唯物史觀似乎也並不契合。根據唯物史觀的邏輯.真正意義上的按需分配一定是建立在確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依賴個人自律等道德因素是不可靠的。在此基礎之上實現的共產主義和按需分配應當不是馬克思的本意。如果一個被洗腦而嚴格自律的奴隸僅僅要求維持自身生存的物質資料,而不願意提出更多的要求,那麼,當社會滿足他的這種要求時,也算是實現了按需分配嗎?恐怕很難這樣認為。
(三)按照社會必需進行分配
需要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按需分配並不是指滿足一切人的一切需要,而僅僅是要滿足與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實際相適應的需要。也就是說,按需分配指的是按照“社會必需”進行分配。這種社會必需同樣要對需要加以限制,但是與第二種含義的按需分配不同的是.這種限制是基於某種生產力水平基礎上的強制性限制,而不是出於個人道德自律的自我約束。如果不加上社會必需這樣的強制性限制,在今天以及可見的將來,不受任何約束的、全面的按需分配就難以成為現實。人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高級動物,有著發達的大腦和豐富的想象力,人類對於物質和精神生活有著永無休止的追求,而不是像豬牛羊等低等動物只要吃飽喝足便萬事大吉。
假設一個人提出要把地球作為他的私家花園,以便他可以乘飛機在任何時間停留在任何地方休憩、娛樂。那麼,很顯然.類似這樣的需要無論如何也是滿足不了的。因此,把人的需要同欲望分開是有必要的:按需分配不是按欲分配。正如夏皮羅所說:“如果極大豐富意味著權利再也不是必需的了,那麼這就意味著人類已經超越了稀缺。但要說沒有稀缺之虞,人類的欲望就一定是有限的,否則不管物質有多豐富,根據定義,稀缺會一直存在。......新古典經濟學家錯誤地將要求(wants)和需求(needs)都歸併在偏好(preferences)或者欲望(desires)這一大類下——儘管這一評價還是有爭議的。按照這一說法,要求可能是無限的,但需求不是無限的。當沒有巨集觀經濟的指令誘發對非必需物品的需求時,那麼原則上我們就可以列出一張人類基本需求的清單,當超越了某個物品豐富程度的臨界點後,所有人都會滿足於這些需求。......即使把需求最寬泛的定義為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需求仍總是超過可供利用的資源。......無論豐富的程度如何。稀缺始終是人類社會的痼疾。” “ 因此,按需分配只能是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物質經濟基礎為條件,按照社會必需而進行的一種分配方式。比如,在醫療方面,如果一個處於某種發展階段的社會沒有能力滿足社會成員在患癌症時的醫療需要.但是有能力滿足大家在患流感等輕微病癥時的醫療需要,那麼,為社會成員提供免費的流感治療就是一種社會必需。
按照這種理解的按需分配,就不只是未來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特有分配方式,而是在各個社會發展階段都可能會有的。這種社會必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在亞當·斯密的時代,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里,如果一個工作者需要在公共場合出現,那麼,亞麻襯衫和皮鞋就是當時的生活必需品。在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在按勞分配的基礎上,同樣應當把按需分配作為輔助分配原則,使那些收入在社會平均水平線以下的人們有基本的物質保證,能夠過體面的生活。實際上.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講到的社會扣除就包括應付不幸事故、自然災害等的後備基金或保險基金;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設立的基金等,都可以看做是社會必需涵義上的按需分配的形式。按勞分配應當與按需分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以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二者是共時性的分配原則,而非歷時性的分配原則。
(四)根據需要程度的大小依次滿足人們的需要
這種涵義的按需分配將需要看做是一個具有先後順序的序列,主張首先滿足最直接、最嚴重或最強烈的需要。比如,當張三和李四都出現頭痛、發燒的癥狀時,在有限的藥物條件下,醫生應當首先給頭痛較厲害、發燒溫度較高的張三治療,因為他的痛苦最大,解除他的痛苦帶來的功利也就最大。一群饑餓的人在分配食物的時候,應當首先滿足那個最饑餓的人。這種首先滿足最需要者的安排似乎非常符合人的道德直覺,但是,這裡的前提是.這種按需分配的效果是使相關群體的功利最大化。那個最需要藥物的人得到了滿足,而其他人也不至於受到太大損害,這時的最需者先得才是合理的。否則。如果那個最饑餓的人得到食物而存活下來,而其他人全部餓死,就很難說是需要原則的應有之義了。
再如:假設兩個人是腦血栓患者。其中病情較輕者的治愈率為50% ,病情較重且較痛苦者的治愈率則僅為0.1%。那麼,是否應當把有限的藥物資源用到那個治愈率較低的後者身上呢?把醫療資源全部用到他身上,很可能並不能輓救他的生命.同時又耽誤了其他人的治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來看.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此,當資源不能滿足全部需要而必須進行人與人的需要度比較時.並不一定是那些個人需要度最大的人應當首先被滿足,而是應當考慮總體功利的最大化即社會必需。這種首先滿足最需要者的按需分配應當服從於作為社會必需的按需分配。只有當其他人的社會必需得到保障時,那些最強烈的個人需要才有理由得到滿足。
總起來看,第一種按需分配是最為理想的,但在絕大多數資源尚處於稀缺狀態時.討論此種按需分配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而在三種以資源稀缺為前提的按需分配中,作為社會必需的按需分配最具有合理性和現實意義。當然,這種作為社會必需的按需分配同那種滿足人們一切需要的按需分配並非是矛盾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產品的日益豐富,社會必需的水準必定越來越高,因而按需分配的實際必然會越來越接近於滿足人的一切需要的按需分配。
提高按需分配比例的意義[2]
(一)提高按需分配比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人民自然既包括勞動者也包括非勞動者,既包括勞動能力強的勞動者,也包括勞動能力比較弱的勞動者;既包括占有生產要素的人也包括不占有生產要素的人,既包括占有生產要素多的人也包括占有生產要素少的人。若只提按勞分配和按對生產要素的占有狀況進行分配,而不提按需分配,那麼人民中的一部分是無法共用發展成果的。
(二)提高按需分配比例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
2004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公平正義的社會不能允許收入差距過大、貧富懸殊的現象長期存在。誠信友愛的社會也不能在社會總財富較為豐富的條件下坐視一批同胞僅僅因為經濟原因而不能享受“學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權利。
(三)提高按需分配比例是緩和我國當前收入差距過大的要求
我國收入差距的基尼繫數早已突破世界安全警戒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2011年初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收入最高和最低行業的差距已擴大至15倍,行業收入差距已躍居世界之首。按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先生的說法,我國的城鄉差距為6:1,是世界上最大的,世界第二的是3:1,世界平均是1.5:1。不旗幟鮮明地提出提高按需分配比例,我國當前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無法儘快解決,而滑向兩極分化的危險迫在眉睫。
(四)提高按需分配比例是彰顯我國制度優勢的重要內容
社會主義制度是比資本主義制度更優越的制度。其優越性要靠理論論證、新聞宣傳,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現實實踐和人民感受。在當今國門大開、網路資訊觸手可及的時代,西北歐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的高福利雖被一些理論權威定為無足可取,但無法打消普通民眾的稱羡;就連一般被認為自由放任國家的美國,奧巴馬政府也推出了全民醫保法案。過去三十年我們的優勢是經濟快速發展,但此種快速發展是難以為繼的,增長速度終究要回落到一般水平。在此形勢下,我們要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彰顯我國制度優勢,就必須在理論上放棄那種按需分配還不具備條件的陳舊說法,在實踐上儘快提高按需分配比例。
我也想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