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勞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勞動(Labour)

目錄

什麼是勞動[1]

  勞動是指人類在生產過程中所提供的勞務,包括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勞動的質量受到勞動者勞動技能、受教育程度和經驗積累程度高低等的影響,而勞動的數量受勞動時間長短和勞動效率高低等的影響。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手段之一,每個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儘可能少的勞動換取別人的儘可能多的勞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一定的貨幣報酬,是市場對勞動的一種定價

勞動的含義

  馬克思曾對勞動含義作過如下的描述:“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的、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著的潛力發揮出來,並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的控制。”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首先,勞動是人的客觀物質活動。“是以人自身的活動來引起的、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其次,勞動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動的活動。“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而“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著的潛力發揮出來,並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的控制。”第三,勞動一開始就是社會活動。勞動的目的、方式和勞動能力的發揮都受到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第四,人的勞動具有雙重效果。“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於他身外的自然並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勞動不僅改變了勞動對象,同時在勞動中也改變了人本身及其人類的社會狀況。

  通過對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將勞動簡單定義為:勞動是人類特有的,為滿足自身的物質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的一種改變自然物的社會實踐活動。

勞動的特征[2]

  在給勞動概念初步定義之後,我們接下來繼續分析勞動的特征。

  1.勞動的人類專屬性

  從錶面上看,勞動作為一種活動,是對自身生活有用的自然物質的占有,這與自然界的動物的活動沒有什麼區別。如蜘蛛通過織網來捕食獵物,蜜蜂通過建築蜂房而儲存蜂蜜,燕子通過銜草築巢來繁殖後代。然而,動物的這些活動,並不能稱之為勞動,因為它是一種動物生存的本能。人的勞動和動物的本能活動最不同的地方,是在於人的勞動是具有自覺意識支配的、能動的和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動。

  2.勞動的自覺意識和能動性

  勞動的人類專屬性就在於它的自覺意識和能動性,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人類的勞動不僅知道為什麼去做?怎樣去做?而且知道將會做成怎樣:這些就是人類勞動和動物奉能活動之間的本質區別。

  3.勞動的創造性

  勞動具有自覺意識和能動性,它是具有目的的活動。然而有自覺能動意識、有目的性的活動,並不都是勞動。因為人是有意識和思想的,人的一切活動都受意識的支配。如旅游、跳舞、吃飯、睡覺,雖然也具有目的性,但就不能稱為之勞動。

  勞動與就業在人的活動中,只有那些能夠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性活動,才能稱之為勞動。而前面所說消費性活動,則不能稱為勞動。

勞動的分類[2]

  人們按照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將勞動分成不同的種類。

  1.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馬克思在剖析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時候指出:生產商品的勞動有著兩個方面,即生產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和生產價值的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也稱作有用勞動,是指在一定的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具體勞動包括人們的勞動目的,勞動工具、勞動對象、操作方法和勞動結果等五個要素。由於勞動的目的、使用的工具、加工的物質對象和採用的操作方法不同,便可生產出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物品。例如,木匠製造傢具的具體勞動,是用斧子、鋸、刨、鑿等勞動工具對木材等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結果生產出桌、椅、立櫃,床等產品。而農民種地的具體勞動則是用拖拉機、收割機、犁、耙等勞動工具,進行翻地、播種,收割等活動,從而收穫了農產品。我們可以看到,由於生產的使用價值眾多,因此,相應的具體勞動方式也很多。具體勞動體現著人和自然的關係。

  生產商品的勞動儘管它們的具體形式千差萬別,但都是人類勞動力的耗費,這是無差別的。不論是種地,還是織布,都是人類勞動力的支出,即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從這個意義上說,種地和織布的勞動,不過是耗費人類勞動力的兩種不同的形式。這種抽去了具體形式的一般人類勞動,就是抽象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

  當然,不論什麼社會,也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勞動,只要是勞動,總要支出人類的腦力和體力。單就這方面看,似乎抽象勞動是個永恆範疇,適用於一切時代。但是,作為價值實體的抽象勞動決不單純是個生理概念,而是個經濟範疇,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通過物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只有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當人們的經濟聯繫通過勞動產品的相互交換來實現的時候,耗費在這些勞動產品上的人類的腦力和體力,才能當作形成價值的一般人類勞動而被社會“抽象”出來。它是一種社會關係,是商品經濟所特有的。

  2.技術性勞動與非技術性勞動

  運用技術作為勞動的分類標準,我們所遇到的首要難題是對技術本身的界定問題,即什麼是技術?

  技術的含義,眾說不一,在社會經濟發展不同時期,所下的定義也不相同。我們認為從廣義上說,技術是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勞動過程中積累和體現出來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也包含人類在勞動中所創造的工具、機器和設備等。

  然而,在實際社會活動中,人們運用“技術”標準對勞動進行分類,往往更多的是出於一種社會對技術的“公認”的理解,沒有過多的理由可以解釋。例如我國在工人中,列出車工、鉗工,木工等等工種作為技術工種,而清潔工、門衛等工種被列為非技術工種。這裡,社會民眾常將需使用複雜工具來完成的工作以及需要較高的文化知識來進行的工作,視為技術性勞動;而將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視為非技術性勞動。

  人們在運用技術標準時,還習慣上將技術分為“硬技術”和“軟技術”。人們通常將物質技術手段,即勞動資料,稱為硬技術;而將與物質技術手段相適應的操作、控制和運用的方法、技巧和技術管理組合形式稱為“軟技術”。從硬技術來看,物質技術手段大體可以分為手工工具,機器(包括勞動力裝置、傳動裝置和工作裝置)、自動機等,與此對應的勞動為手工勞動、機械化勞動和自動化勞動。從軟技術來看,手工勞動只是一種朴素意義上的技術,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只有近現代的複雜的勞動才能稱得上軟技術。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硬技術”和“軟技術”是不能絕對分開的,其發展越來越相互依靠。因此,硬技術和軟技術的標準也是相對的。

  在執行技術標準時,我們應該註意到有關技術水平的評價是隨國家、地域的不同以及某一時期的科學、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動的。如在20世紀60年代半導體技術屬高新技術,但到了今天,這種技術就已成為普通技術了。

  3.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

  獲得人類需要的各種勞動在技術複雜程度上是不同的,如製造原子彈比燒煮茶葉蛋的勞動要複雜得多。簡單勞動是指不必經過特別訓練、每個正常的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複雜勞動是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具有一定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才能從事的勞動。它包含著比較多的技巧和知識的運用,是倍加的簡單勞動。馬克思指出:“比社會平均勞動較高級較複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力表現,這種勞動力比普通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它具有較高的價值。”

  4.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人類在勞動中,不僅有體能消耗,而且有腦力支出。這也就是說,在勞動中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是共有的。但是,對於某項或某類具體勞動來說,從計划到完成的過程中,其腦力活動的複雜程度以及體力消耗的強度常常是不均衡的。習慣上,

  人們將腦力活動占優勢的活動稱為腦力勞動,而將體力活動占優勢的活動稱為體力勞動。古人所講的“勞心”與“勞力”就是指嘀力勞動與體力勞動。

  當然,依據其他的分類標準,還可以將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生產性勞動和勞務性勞動,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私人勞動社會勞動等等。

勞動的目的

  勞動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論是在哪一種社會體系中,抽象地來看勞動一般有以下的目的:

  • 個人以及社會作為個人的集合勞動來生產和製造其所需要的生活的物質基礎,以及來滿足其需要。
  • 勞動作為保證或改善勞動的人或其家庭成員、朋友、團體、集團或階級的社會地位的手段。
  • 參加創新、文化和藝術創造的過程,參加科學知識的領會和發現,參加對政治或社會的改革

勞動的意義

  通過勞動和勞動所創造的文化和技術的發展人類不但能夠在自然界幸存下來,而且能夠不斷地加強社會的生產力以至於這個似乎無限的生產力的發展開始威脅到地球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本身的存在。從20世紀中開始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開始註意到勞動的這個歷史意義。

  勞動過程隨著社會的規則和法律的不同而變化。而一個社會的規則和法律又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會所擁有的生產關係所決定的。生產關係可以看做是調整一個社會的勞動資源的供給、分佈及勞動結果的方式。也就是說,勞動隨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和差異而不斷地變化。生產關係決定勞動的經濟和政治目的和意義。每個文化時期和歷史時期都有其特有的勞動形式。

  勞動有一個與社會和國家體系不十分相關的方面,這就是技術水平。雖然每個人和每個社會的能力和經濟可能不同,但一般來說人類總是儘可能地使用最有效的和新穎的技術來保證和提高其勞動的質量和生產力,來保證其勞動結果符合社會的需要。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的體力在勞動過程中越來越不重要了。其結果是體力勞動不斷地被機器取代,而為了維護和發展現代化的生產系統的運行,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需要更好的教育和訓練,新的勞動產生。雖然如此在一些發展國家中今天甚至於可以達到三分之一的人不直接參加勞動而是通過社會福利或其它方式來享受勞動產生的結果。對於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來說這個現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棘手的社會問題。

  一些哲學家(比如卡爾·波普)認為只有從獨立的意識中產生的勞動才會對社會帶來最大的財富,因為奴隸或士兵式的勞動者沒有或只很有限地可以選擇其最有效的勞動方式和工具。

參考文獻

  1. 劉天祥主編;湯臘梅副主編.西方經濟學(第3版)(微觀部分).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01.
  2. 2.0 2.1 張彥 陳曉強編著.勞動與就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林巧玲,Mis铭,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勞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