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新興服務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興服務業(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目錄

什麼是新興服務業[1]

  新興服務業是指工業產品的大規模消費階段以後出現的加速增長的服務業,包括教育醫療娛樂文化公共服務

新興服務業的類別[2]

  新興服務業按照類別劃分包括:電腦服務業軟體服務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科技交流業推廣服務業居民服務業社會福利業體育業娛樂業倉儲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等等。

新興服務業的作用[2]

  新興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先導,是社會運轉的主要載體,其發達程度普遍被看做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是否合理、產業結構是否協調城市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它的作用十分突出:

  (1)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對內聚合力和對外輻射力,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有利於實施區域發展戰略、提升城市綜合競爭能力。

  (2)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優化經濟結構,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科學、持續、協調發展。

  (3)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變“輸血”為“造血”,有利於促進財政狀況的改善

  (4)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緩解日益尖銳的就業壓力,暢通就業渠道,有利於社會安定、建設和諧社會。

  (5)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豐富和拓展東北地區的地方文化特色,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和質量

  (6)發展新興服務業能夠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新興服務業的發展趨勢[3]

  1.知識經濟崛起帶動新興服務業發展

  服務業經過近二三十年的迅速發展,已突破了傳統服務的舊形式,傳統服務業已逐步轉移到新興服務業,即知識型服務這是與知識經濟的崛起有直接關係的,或者說,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或集中表現。雖然新興服務業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定義,但各類新興服務業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服務手段高技術含量高,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技術知識的勞動者才能提供這種服務,即只有較高文化技術知識的人,才能從事服務勞動,也就是說只有知識勞動者才能提供這種服務。

  大量就業統計資料表明,在經濟發達國家中,從事新興服務業的勞動者不僅在第三產業就業者中占絕對優勢,而且在全社會勞動者中也已經或即將占絕對優勢。在新增就業人口中,幾乎全是新興服務行業的勞動者。如美國70年代增加的約2000萬個新工作中,只有5%屬於製造業,而大約90%屬於信息知識和服務性工作。

  總之,自信息技術革命發生以來,傳統服務勞動逐漸向知識型新興服務勞動轉移,而且這種轉移的速度逐漸加快,21世紀絕大多數勞動者從事的將是知識服務勞動。世界貿易總幹事魯傑羅講到,服務經濟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服務部門和製造部門的界限已經模糊。信息和知識的自由流動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高速增長的機遇。

  2.新興服務業的基本特征及發展方向

   新興服務經濟的四大基本特征是:越來越漠視地理、距離和時間;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服務、電信和運輸正在為世界經濟創造一個全球基礎設施,一個極大的促進老產業調整和新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全球服務經濟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其最寶貴的資源將是信息和資源;無邊界技術有潛力使國家之間和地區之間的關係變得平等,因為它有能力為每一個國家自由平等地獲得知識和信息開闢道路。

  發展新興服務業要實現幾個轉變,即從過去搞活流通和提供基本生活服務,向推進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轉變;從滿足一般生活需求,向滿足生產性需求和較高層次生活需求的方向轉變;在商業服務業中,從傳統的批發零售業態,向超市連鎖經營物流等新型業態轉變;從經營型為主,向市場化產業化方向轉變。

  3.發展新興服務業的重點和措施

  要以信息技術開發應用為基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斷開拓信息服務的新領域,重點發展通信、網路、傳媒、咨詢等各種類型的信息服務業;培育和規範市場,大力發展會計、審計、評估、法律服務等中介行業,加快發展金融業,大力推進金融業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加快金融制度金融產品創新,積極拓寬金融服務領域,促進銀行證券基金信托保險融資租賃現代金融業務發展。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積極發展為城鄉居民生活服務的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旅游業,大力開拓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積極開發會展旅游都市旅游修學旅游度假旅游科技旅游等新的旅游產品,加快市級旅游度假區等旅游項目的建設,進一步規範旅游市場,改善旅游綜合環境,不斷提高旅游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使旅游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積極促進和引導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醫療保健等服務業發展;以住宅建設為重點,大力培育房地產市場,逐步理順商品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推進物業管理體制改革,拓展社區服務功能,促進社區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大力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外向輻射功能的服務業,拓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空間,重點發展教育培訓、會議展覽、國際貿易、現代物流等行業。

新興服務業的主要領域和特點[4]

  新興服務業是相對於傳統服務業而言的,但本章所指的新興服務業並非單純以時間概念上的“新興”和“傳統”來加以區分。因為有的起源較早,但隨著現代技術的改造,已越來越多地具有了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因此,我們所說的新興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社會服務、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技服務和國家社團等七類。從“新興”和“傳統”的發展領域看,兩者區別是較為明顯的:一是新興服務業註重的是為消費市場提供更多的精神層面的服務,如文娛活動、個人理財、保險、教育服務等,脫離了傳統服務業吃、住、行等物質含量較多的層面和領域。二是新興服務業在整個社會經濟中處於較高的戰略位置,可以通過資本的周轉,甚至是虛擬經營來發揮作用;而傳統服務業則處於重要的基礎性地位,行業操作的實務性較強。新興與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領域不同,其發展的特點也不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資本密集

  金融、保險等行業,作為資本吸納和市場運作的主體行業在工業化金融、保險等行業,作為資本吸納和市場運作的主體行業在工業化後期的發展中,呈現出對資金流很強的調配能力。從初期的銀行業信貸到後來的證券以及現在的二板市場,金融業體現了越來越強的資源配置力。正因為如此,金融、保險業這類資本高度密集的新興服務業始終被看做是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性行業。

  2.知識含量高

  隨著市場需求個性化趨勢日益增強,知識型的新興服務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知識含量高的新興服務業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面對新型需求不斷增加的市場,知識資本的融入形成了社會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尤其是技術上的進步以及科研服務的發展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其次,知識含量的增加促進了新興服務業管理方式的革新,並隨之帶來了高效率和快發展。以目前發展較快的策劃、咨詢、培訓等新興服務業為例,這些行業都是在知識與市場不斷融合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都是通過“知識+資本”的發展模式而迅速發展壯大的。這些知識型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充分體現出知識創新與經濟發展密切融合的特點。

  3.產業延展性強

  由於新興服務業自身處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沿,因而對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也較為顯著。從新興服務業的延展方式看可以分為橫向延展和縱向延展兩類。橫向的延展主要包括金融、保險等產業的跨行業服務,其所形成的延展產業之間並不存在鏈接關係;縱向延展則主要包括信息服務、旅游、文化、房地產等行業,其產業鏈的前向和後向的延伸較為顯著,範圍大、涉及的行業多,一般會由具體的區域特色發展成為各地區的基礎性產業

我國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戰略[5]

  一、市場引領戰略

  (一)轉變服務業準入和管理方式

  (二)制定服務業標準;

  (三)理順服務業定價機制。

  二、科技支撐戰略

  (一)實施新興服務業關鍵領域科技突破戰略;

  (二)設立新興服務業科技促進專項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新興服務業;

  (三)推進共性技術平臺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四)加快科技中介服務業的對內開放,激活科技中介服務業活力。

  三、政策扶持戰略

  (一)實施有利於新興服務業發展的財稅體制機制;

  (二)建立與新興服務業相適應的金融創新體系;

  (三)實施有利於新興服務業發展的土地管理政策;

  (四)健全新興服務業統計體系,加強服務業統計基礎工作。

  四、積極開放戰略

  (一)服務全球化是大勢所趨,我國已經融入服務全球化浪潮;

  (二)積極應對利用外資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三)積極承接離岸外包

  (四)對內對外同步開放,不能“厚外薄內”。

新興服務業對企業未來生產的影響[6]

  (一)企業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二)新興服務業成為新技術創新的動力;

  (三)新興服務業是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點;

  (四)大城市是新興服務業主要載體;

國內外新興服務業相關研究[2]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加,通過發展服務業來實現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逐漸受到重視。200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要以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為方向,增加供給,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擴大就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到:“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制定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200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規範市場,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近年來,我國大城市中心區高度重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著力做好服務業新興業態的培育。

一、國外新興服務業的經驗介紹

  西方發達國家對新興產業的培育研究較早,多已形成了成熟的產業培育模式或體系。早在1958年,美國就頒佈了《小企業投資法》,確立了小企業投資公司(即小企業投資基金)制度,並明確規定,小企業投資公司由小企業管理局頒發許可證,專門向規模較小的新興高技術企業投資。為了促進小企業投資公司的發展,小企業管理局還向小企業投資公司提供低息貸款。1979年美國國會對ERISA關於“謹慎人”(Prudentman)的條款進行了修改。這一條款曾要求養老基金投資時要基於對“謹慎人”的判斷,也即禁止養老基金投資於新興的創業企業。修改以後,規定只要不威脅整個投資組合的安全,允許養老基金參與更高風險的投資,包括對新興的創業企業的投資。

  1980年國會又通過了《小企業發展法》,將小企業投資公司重新界定為“企業發展公司”,規定其不受1940年的《投資公司法》和《投資顧問法》的管轄,並對創業投資基金做出了若幹特別的豁免條款,如對創業投資基金所通常進行的私募制定特別豁免條款。1982年美國國會頒發了《小企業股權投資激勵法》。該法規定,小企業管理局以政府信用為基礎。為那些從事股權投資類的小企業投資公司提供發行長期債券的擔保長期債券自然產生的定期利息也由小企業管理局代為支付,只有當小企業投資公司實現足夠的資本增值後才一次性償付債券本金,並一次性支付小企業管理局10%左右的收益分成。

  1963年,日本效仿美國制定的小企業投資法,成立了財團法人小企業育成社,1974年政府又成立了創業投資企業中心。日本政府針對高技術小企業信用薄弱,難以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特點,由政府直接出資成立信用擔保機構——信用擔保協會。為進一步提高貸款擔保能力,還全額出資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對擔保協會進行再擔保。當高技術小企業在擔保協會的擔保下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後,保險公庫對擔保協會所擔保的貸款額度進行再擔保。當企業因某種原因無力償還時,擔保協會可以從信用保險公庫獲得相當於償還金額70%一80%的保險金,代替企業償還。日本政府的兩級信用擔保體系,有力地促進了日本高技術小企業和創業投資業的發展。

  歐洲一些國家把貸款、貸款貼息、擔保和股權投資作為支持創業投資業發展的重要金融手段。英國於1981年推行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信貸擔保計劃(LGS),其目的是支持銀行向高技術小企業提供中、長期貸款。英國工貿部為借款人提供擔保,一旦借款人不能償還債務,工貿部除代為償還貸款外,還支付2.5%的年息。法國除了對高技術小企業給予1.5%的貸款利率補貼之外,還專門為新辦的創新企業提供特別的計劃貸款,這種貸款的貼息率相當高。德國也以低於市場水平的利率向高技術小企業提供資金援助,通常情況下政府給予中小企業的補貼率大約為2.5%,即當市場利率為9.5%~10%時,高技術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利率約為7%~7.5%。丹麥、荷蘭和芬蘭等國家採取的是對股權投資資金進行部分擔保。瑞典則對風險企業提供長達6—10年、且前2年免息的貸款。

二、國內新興服務業的相關研究

  國內對於新興產業培育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現代服務業的含義、發展等方面的討論。

  朱曉青等認為現代服務業具有高技術性、知識性、新興性等三個特點。楊翠蘭認為傳統經濟學關於服務涵義與特征以及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劃分標準。朱珍華、夏訓峰研究了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提出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韓雲研究了產業集聚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問題,提出工業化加速了產業集聚,發展產業及其產業集聚需要服務業的支持,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進產業集聚的重要舉措。劉暉、張信研究發現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出現了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尤其是高新技術的帶動使得這兩個產業的表現形態發生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高新技術產業服務化、服務業高技術化和新型現代服務業態的出現。

  王瑞丹進行了高技術型現代服務業的產生機理與分類研究,認為高技術型服務業是傳統服務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高技術型現代服務業就是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到高級階段之後而產生的一種新業態(服務業新興業態)。高技術型現代服務業,是指以網路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為支撐、以服務為表現形態,服務手段更先進、服務內容更新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新興服務業。

  劉輝群分析了世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提出信息化和網路化是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特征,服務業的開放是大勢所趨,服務貿易正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代文、秦遠建認為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是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治理理念發展起來的、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現代服務業的聚集體。在這一聚集體中,基礎服務、生產和市場服務、個人消費服務、公共服務等相關聯的服務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某一特定區域形成的空間集聚現象,提出了虛擬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生態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和鏈群化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劉重探討了現代服務業理論發展的歷史過程,提出現代服務業是一個相對動態的概念,是第三產業的延伸和發展。現代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是一種類別,即第三產業可以劃分為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有廣義和狹義區分,廣義的現代服務業包括傳統服務業的升級和新型的服務業。狹義的現代服務業主要指依托信息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和技能發展起來的,信息、知識和技能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化比較發達的階段產生的,“現代服務業”之所以區別於“傳統服務業”,主要是指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治理理念發展起來的、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識與技術密集的特點。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本質上來自於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社會分工的專業化等需求。

  常修澤分析了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總量問題、結構問題、競爭力問題和體制問題,提出以產權制度創新為重點的體制創新思路。研究了企業外包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問題,認為現代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之間存在耦合現象,生產性服務形成企業的中間需求,隨著專業化分工的加深,企業外包成為一種趨勢。盛世豪於2006提出,自20世紀60年代初起,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提升,全球產業結構在總體上已呈現出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趨勢,為順應產業結構的“服務化”趨勢,世界各國紛紛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在發達國家,以知識創新為動力的知識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旋律,其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越來越多地體現知識經濟的特征:一是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份額和就業份額不斷增加;二是知識型服務業發展迅速;三是服務業成為新技術重要的促進者。張樹林則研究了現代服務業的聚集優勢和聚集效應。周勇、李廉水研究了都市現代服務業空間分佈的市場作用機制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另外一些研究學者則研究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旅游業發展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係等。

三、對現有新興服務業研究的評述

  現有的研究,主要針對現代服務業概念的提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性、現代服務業的內涵與特征、現代服務業與製造業的關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與模式、現代服務業的集聚現象等方面展開,對現代服務業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基本的內涵與特征有了比較清楚的熟悉。大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滿足地方發展服務業的政策需要,屬於應用性對策研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發展思路,對於政府部門制定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現有的研究主要採用理論性推理和描述性分析方法,尤其是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應用比較普遍,深人的理論分析和定量實證研究還比較少,對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成功經驗總結還不夠,對服務業發展的機制、模式、規律的熟悉還有待深入,需要在今後的研究中加強。

新興服務業與整體經濟的關係[4]

  從目前國內外的情況看,新興服務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發展,在GDP中所占份額也不斷提高。更為重要的是,新興服務業對整體經濟所產生的推動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註的焦點。

  1.推動了消費市場的升級

  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新興服務業的發展代表了一個更為細緻的方向,即個性化服務的方向。從消費的角度看,人們自身的消費習慣、水平、偏好等是多樣化的,但這種多樣化的需求在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並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取而代之的則是規模化經營所帶來的低成本,這樣就形成了規模產品的普遍性與個性化需求問的明顯差距。服務業、尤其是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從個性化方面推動了消費市場的升級,如電子商務所推動的網上營銷、個性化產品服務和各種社會服務業、信息服務業以及為個人提供的具體的信息咨詢、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這些都直接拉近了標準化產品與個性化需求的距離。通過對規模產品和個性化需求的銜接,新興服務業充分發掘了消費市場的潛力,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整體個性消費市場的結構,提高了經濟社會的服務水平。

  2.提升了工農業的競爭水平

  隨著現代工業化的不斷深入發展,生產方式產生了很大變革,如虛擬經營、電子商務等發展形式,使生產本身產生了很大的迂迴性和集中性。處於市場競爭中的企業由此而越來越多的通過功能“外置”的手段,特別是在設計、創新、應用軟體(如ERP)等環節和領域,加強了與外部服務市場的合作與引進,這就客觀上為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金融、科研、技術咨詢等行業也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可以這樣說,高度的工業化生產是新興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又進一步提升了工農業的競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著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和調節作用。

  總體來說,新興服務業作為個性化、專業化和高度關聯化的產業群,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佈局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新興服務業已成為國內外搶占競爭優勢的新制高點,是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新興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的區別[7]

  新興服務行業同傳統服務行業相比較,區別主要表現在:

  (1)傳統的服務業主要是靠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向用戶提供服務,一般來說,其勞動者未受複雜的專業訓練,知識水平也較低。而新興服務行業,如咨詢和情報信息等行業,則主要靠腦力勞動和藉助於電子電腦、電視、電訊器材等現代技術設備和工具向用戶提供服務,一般來說,其勞動者受過較複雜的專業教育和訓練,知識水平較高。

  (2)傳統服務行業的存在和發展主要取決於農業和傳統工業部門的發展水平,取決於這些部門能夠提供多少剩餘物質產品供傳統服務行業以及其他物質生產部門支配和享用。而新興服務行業的存在和發展則不但取決於此,而且取決於現代物質生產部門的發展水平。

  (3)新興服務部門的存在和發展受一國文化、教育、科學發展水平的制約。傳統服務行業只需要有一般勞動者或稍受訓練的體力勞動者加上簡單的勞動工具就能提供服務。而新興服務行業則需要受過各種專業教育的複雜勞動者同現代科技設備相結合,才能提供服務。因此,它的發展必須以社會的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前提,只有在一國的文化、教育和科學部門比較發達,能夠向其他部門輸送大量專業人才的條件下,新興服務行業才能獲得大規模的發展。

  新興的服務業有別於傳統的服務業,還在於它是開放的服務業,是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業。而傳統服務業與新興服務業的區分,是一定時期內當代社會分工發展而新產生的服務業與過去社會分工形成的、現在仍然繼續發揮作用的服務業的比較。當我們肯定某一服務行業為新興服務業時,並不是說這一行業在傳統服務業已經出現之後,還沒有一點蹤跡,而是說這一行業成為規模較大,其產品已經成為某些經濟實體消費者群體的必需品的產業,只是近代才有的事實,而且,只有在現代工業社會裡,它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對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來說,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往往有著不同的內容。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各自提供的服務產品的質量結構、品種結構以及價格結構也是極其不一致的。對於一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或地區來說,旅游業、咨詢服務業等很可能屬於新興產業範疇,然而對一個已經基本走完了工業化進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來講,旅游和咨詢服務業則很可能早已成為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

  可見,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里,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具體內容,取決於本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但這隻是事物的一個方面,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服務業狀況常常要受本地自然地理條件、國際經濟環境、政府經濟發展戰略的制約。一些在別的國家和地區只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程度時,才會逐步興旺起來的服務業之所以能夠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或地區率先達到較高水平,成為當地重點行業,原因就在於它的自然條件或經濟政策為這一服務業的超前增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機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張傑著.第二章 樓宇經濟發展產業背景:現代服務業 中央商務區(CBD)樓宇經濟發展研究 2010.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01.
  2. 2.0 2.1 2.2 劉子君著.第六章 沈陽市服務業新興業態現狀分析 遼沈老工業基地新興產業培育.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04.
  3. 中共新餘市委宣傳部編.第八章 文化產業與現代服務 科學發展新知識讀本.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1.
  4. 4.0 4.1 王吉科,顏廷標著.第七章 河北省新興服務業發展研究 河北服務業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
  5. 夏傑長著.我國新興服務業的四大發展戰略[J].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012.4.第16捲第2期.
  6. 陳正奎主編.第十二章 現代城市產業的未來眺望 現代城市的產業前沿:服務業創新與發展.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10.
  7. 蘇允琴編著.第四章 傳統服務業、新興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 服務經濟知識讀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0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林巧玲,y桑,Lin,寒曦,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興服務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